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亮剑1918-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骑兵的人数编制不如步兵,两个连加起来不过一百来人,可对付这群流氓土匪,巴图知道已经绰绰有余了。

    当天晚上,饭过半饱,巴图带着一百多号人的队伍换上短裤长衫,戴着本尼头盔扛着步骑枪队伍就出发了。

    这会,土匪正在庆祝这几天的胜利;刘世贵自然是在山上和土匪们一起吃喝,说来刘世贵也是前清的秀才,识文断字的怎么就干出来这种事了?

    土匪们没有在意刘世贵,这些人有一部分就是不务正业的老百姓,这些天放开了抢杀,他们也算是过了几天的舒坦日子;土匪还抢来几个黄花大闺女当活票,可这活票不过夜,家里穷没有赎回来,长毛仔就做了几次新郎。

    舒坦的日子让长毛仔得意忘形,所以当巴图带着两个连冲到山口的时候,这家伙还醉醺醺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土匪到底是土匪,进山的路上虽说安插了几个暗哨眼线,可还没有报信就让侦察兵抹了脖子。干掉了报信的,一百多号人当即向山上运动。

    等到机关枪架在山口的时候,刘世贵才发现不妙,可哪还有路能够逃走,土匪的十几杆老枪还没有开火就让缴了械。

    长毛仔被抓的时候想要反抗,让巴图一梭子打成了筛子,刘世贵倒是被抓住了,后来又是公审,又是游行,最后还是一枪给毙了。

    可黄柯这招杀鸡敬候不管用,两广的匪患好像是一直下不去了,反倒是越来越严重,土匪的装备和人数也越来越好了,有时候还发生袭击驻军的事情。

    这次黄柯听后没有破口大骂,他只是扫视了周围的军官一眼,他心里头清楚,不能再糊弄着了,大西南剿匪是要动真格的了。

    愤怒和震惊之余,黄柯也有了新的思考,会不会是自己手段下的太狠了?让那帮地主老财走向了土匪那边?

    改革历来都不是一帆风顺,这一点黄柯早就有所预料,但没有想到他说进行的土地所有制改革,竟然受到了这么大的阻力。

    这不得不让黄柯开始思考接下来的改革如何进行,如果全部搞一刀切,势必会激起更多人的反对,可要是不进行土地改革,黄柯心里头也清楚,这个国家将会一直贫穷落后下去,因为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贫穷的人越来越贫穷。

    两个问题摆在黄柯面前,迫使他不得不立即解;第一个是当务之急的土匪问题,两广地区民风彪悍,地形上也是山多林密,所以给土匪们提供了天然的条件,再加上以前军阀混战,地方治安基本处于无政府的状态,这也给土匪们提供了一个天然的生存土壤。

    黄柯觉得,是时候消灭这群土匪了,不消灭他们,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盘就要被他们败坏光了。

    另外一个严峻的问题虽然没有那么严重,但如果酝酿起来,将会对新政权产生颠覆式的影响;改革必然会影响到一部分人的利益,如果这一伙人不能有效的安排,就会形成新的威胁,看来土地改革还是要继续进行,只是要做好后续保障工作罢了。

    “义兵,你觉得这次剿匪交给谁比较合适?”剿匪已经被提上议程,黄柯在尚在南宁的时候就开始部署剿匪事宜。

    杨义兵眉头紧锁,剿匪可和行军打仗有很大的区别,这些敌人是藏匿在深山老林里,大部队剿匪无疑是拳头打跳蚤,要想清缴土匪,还真要有几把刷子。杨义兵知道任务艰巨,但只有这个时候他才能够凸现出来自己的作用。

    “司令,我愿意带兵剿匪;给我半年的时间,我保证大西南没有一个土匪。”杨义兵拍着胸脯对黄柯保证。

    黄柯等着就是他的这句话,他拍着杨义兵的肩膀:“好样的,我给你把宪兵队的一半兵力外加两个步兵营留下来,其他的需要你就自己招募;记住,发动老百姓的力量,让他们自己保护自己的胜利果实,稳固大后方就靠你了。”

第035章 利益触动者() 
冬季的广州并不寒冷,但海风吹来却有些凉意;海面上刮来的海风钻进大街小巷,让整个城市的暖意都消失了。

    街面上,来来往往的人们换上了北方秋天才穿的衣物,新潮的人就换上了立领的国装和呢子披风;知识女性穿着琵琶袖口的上衣和到脚踝的短裙,还有人戴上上黑呢礼帽,穿着西式翻领西装,繁荣的商品经济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快到年底的时候,黄柯带着教导队回到了广州,一说是谋划北伐事宜,还有一说是要剥脱他的兵权,到底是什么原因,他也没准。

    稳定西南之后,革命新军招募了大量新兵,又整编补充滇军、桂军的兵力,兵力一下扩充到近十万人。

    穿越前过惯穷日子的黄柯一下慌了神,手里头攥着精锐的十万大军,他的心里头倒是有点飘飘然;没有穿越之前,自己哪里享受过这种待遇?娶了一个民国版的关之琳,又混上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想一想,真像是做了一场梦。

    不过宠辱不惊这句话黄柯却是一直念叨着,十万兵西南几个省份算什么?将来老子还要带着百万大军席卷东亚,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

    人数一多问题和麻烦全都来了,十万大军其实编制除了地方上一些队伍外,编制还是四个军,四个军分别成了两派,分别是以蒋先云、胡宗南、林祚大的军校派为主的第一军第四军,和他们相对的就是崔武、王茂才等老教导队的第二军、第三军,除此之外,还有湖南、湖北江浙等地的官兵,地方之间的差异让队伍开始明显分成几个不同的派系。

    两个派别之间的装备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军校派的军官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士兵也比较混杂,全国各地的都有;老教导队派就是清一色的两广兵,很少有外地人;两派之外是巴图的骑兵团,谁都想把巴图拉拢到自己的队伍里,不过巴图就是不愿意。

    黄柯对于两派并没有什么意见,队伍有一个对比性也好,相互间有个竞争嘛,同时权力也有一个制衡;不过眼下十万多人才四个军的编制,难免机构有点臃肿,再加上装备什么的也都有点跟不上了。

    黄柯盘算着如何进行下一步的部队整编,以发挥出最大的作战力。

    前些日子苏联顾问陆续回国了,回国之前黄柯向他们提出了一份购买武器的清单,其中最主要的是足够装备三个团的各类现代火炮。

    除了火炮外,这次黄柯不光只买武器了,他还想着怎么发展西南地区的重工业,只有有了重工业的支持,大纵深大兵团正面突击的理论才能有实现的基础。

    不过黄柯这些设想都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毕竟他现在只是一个革命军的指挥官,不是统筹全局的总统。

    总统还是那个计划,尽早北伐,尽早的统一全国;如今已经有了十万新军,总统认为可以进行北伐了。

    这样一来,两人之间就产生了战略分歧上的矛盾。

    午后的总统府十分安静,后院的藤椅上,总统穿着一身江南绸缎厂的长袍走来走去;黄柯站在旁边,一动不动,羊毛呢子的薄大衣披上身上随着微风荡漾。

    总统想了想道:“兴华,土地改革现在已经开始进行了,有没有什么实际的困难?”

    黄柯微微一笑:“困难倒是有点,不过都被克服了。”

    “好,平均地权这一点没有错,也必须进行;不过后续的工作应该怎么办?你有想过吗?”总统的忽然发问,让黄柯心头一愣,看来土地改革已经引起的纠纷已经传到了总统那里。

    黄柯思索了一会:“总统,历来改革势必会引起一些相关利益者的反对,在进行土地改革前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改革与否,要看是否有利于长期的发展,所以基本政策我不会改变。”

    总统笑了笑:“兴华,你这种毅力是好的;不过你是军人,有时候管的太多会让人说闲话。”

    黄柯自然明白总统的意思;这段时间以来,很多人开始对他独断专行议论纷纷,有人甚至说他是新的军阀,有人因此中伤黄柯。

    功劳容易被忘却,尤其是你的对手;这句话在黄柯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从西征开始,无论是政府内部还是社会人士,都有无数人对他的行为进行攻击,有人在报纸上公然骂他想走共产主义,也有人说他是军阀这些根本不可能混合在一体的词汇却在黄柯身上全都套上了。

    这一点黄柯却毫不在乎,反正军政大权现在在老子手里攥着,他以革命需要一言以蔽之;所有人也都明白,革命新军是黄柯一手缔造的;如果没有他,革命的情景很可能到不了现在的局面。

    不过总统既然都发话了,黄柯还是要小小敲打一下了,锋芒毕露很多时候是办事的大忌,老话不是说的好嘛,闷声发大财!

    筹备的北伐在一步步提上议程,总统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他急切的想要积极推动北伐,黄柯也想要推动北伐,可北伐到底是南方政府的一件大事,在开始之前需要中央执行委员会进行商议和表决。

    这时候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对北伐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可对于总司令的人选却是出现了很大的分歧:有人建议黄柯继续担当总司令一职,也有人建议汪精卫担任军事委员会主席,主导北伐进行候选人一下有六七个之多。

    执行委员的讨论会上,廖仲恺和其他元老倒是一如既往的支持黄柯,他也十分赞同黄柯进行的土地改革,认为这些不但让广大的农村有了发展,还给革命提供了充实的群众基础,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情却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土地改革将原本私有合法的土地强行分散,这不就是学习苏联那套吗?那我们干脆都做gcd了,所以我不赞同黄柯担任北伐军司令,甚至不建议他继续在军中担任职务。”

    中央委员会的孙科、邹鲁代表了很大一部人的意见,保守势力和封建势力不仅反对黄柯担任北伐军司令,甚至还建议停止土地改革,让黄柯离开革命新军。

    廖先生摇了摇头:“进行土地改革让我们有了充分群众基础,革命新军现在很多的官兵都是进行过土地改革的农民,他们进行参军进行北伐,会为了保护他们的革命果实去进行战斗,这就是进行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坐在旁边的伍朝枢对廖先生的意见不能同意:“为了一部分的利益就要损失另一部分的,那么革命的基础又怎么可能坚固呢?”

    “革命的基础是大多数人,不是少数人;利益群体如果只是符合少数人,那就不会坚固。”廖先生有些生气的说道,说话的时候他不由的咳嗽几声。

    “还有,我看咱们政府不光要对军队进行改革,对财政也要进行改革;一个集中的政府,自然是要进行财政统一的;没有财政的支撑,无论是谁当这个北伐军总司令,都是不能够的。”

    提到财政统一的问题,像是点中了一些人心里头的要害,他们故意岔开话题说:“今天讨论的是北伐军司令人选的事,廖先生不要把话题扯远了,咱们回归到本来的话题上来。”

    争论了一上午,委员会执行会到底也没有争论出什么所以然来;对于这些争论,黄柯觉得自己提心吊胆也没有用,革命党就是后来的xx党,xx党就是代表这些大资产阶级和官僚阶级利益的,黄柯的举动已经触动了他们最根本的利益,这些人现在肯定恨不得吃了黄柯。

    不过黄柯决定一意孤行到底。

    他手里攥着一支劲旅,这样一支劲旅现在能够凝聚在一起,不单单靠的是他的个人威望,更多的是一种革命的精神。

    新军在改革进行后,每天的早操前就要背诵“三座大山压迫”之恨,晚上睡觉前,这些官兵还要反复诵读为兵纪要,黄柯知道,就是靠着这样的信念才把这支军队凝聚在了一起。

    同时,苏联教官推行的党代表制度也得到了实行,不过并不是某党派的代表,是思想代表。黄柯对政党不是很感冒,虽然现在军队里到处都是各种政党的党员,不过黄柯却始终没有入党,他还规定高级军官不可以参加党派。

    他的设想是将来建立一个军事统一多党派轮流执政的政权,如果军人参与到其中会影响不好,在黄柯的影响下,他手下的军一级军官始终没有参加任何党派。两方面的政党有时候都把黄柯视如己出,有时候又把他排斥在外;同时,还经常派人说服劝说,不过黄柯始终是不为所动。

第036章 筹钱() 
自从上次在执行委员会会议上争吵了一次后,右派和保守势力的人似乎不再提及撤换为北伐军总司令的事了,这样一来,广州的政坛局面上反倒是平静了很多;这一点倒是让黄柯觉得十分意外,这帮老家伙究竟还是想什么呢?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他一时间也是摸不清楚。

    南方的春天来的比较早,新年刚过,已经暖和的不行了;开春有了好消息,从苏联购买的95门122毫米野战加农炮和107毫米山炮首批35门已经运送到广州港口,现在已经准备卸货。

    黄柯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地从床上跳了下来,这是他用大米跟老毛子换的;除了这些中型火炮外,黄柯还引进了一条炮弹和轻型火炮生产线,并且建在广西柳州。

    在最初购买谈判的时候,斯大林的军事专家当时想推荐一下75毫米的山炮给黄柯,这些中国通的苏联军事专家明白,在中国的战场上,75毫米口径的山炮已经足够了,并且中国南方水田较多,不适合中型火炮。

    可黄柯不这样想,他组建庞大的炮兵并不只是为了对付国内的军阀,最主要是还是为了对付日本鬼子,所以当然不能马虎,他还是坚持要了45门122毫米的加农炮。

    这一揽子武器购买协议对黄柯来说并不轻松。

    老毛子胃口不小,首批就要了十几万斤优质大米还有土豆;为了弄到这笔钱,黄柯可算是把嘴皮子都磨出泡了;除了找总统调拨专门的款项外,还动用了自己小舅子赵廷辉的产业,还搜刮了傅望山一批各种商会商人的钱,再加上廖先生主导发型的军工国债,满打满算总算凑够了。

    黄柯跟这些商人许诺,筹钱投资军工企业,不仅免除各种税收,还享受其他各类的优惠,其中就包括可以合法存在私人财产,不受到土地改革影响。

    听黄柯说这席话,傅望山还在心里隐隐作痛,他那一百多亩良田不久之前刚被当地的土改小组分掉,最让他生气的是,分掉这些田后,黄柯还把自己孩子派回来劝说自己,说什么那是不合理的,要平均地权,要以大局为重。

    自己的两个孩子不知道是被他们灌了什么迷魂汤,竟然称赞黄柯的行为,还说他父亲本来就不该拥有那么良田,这样让更多的穷人吃不上饭。

    傅望山这算是体会到黄柯的手段了,他从你的口袋里把钱掏走了,还让你去称赞?他心里已经把黄柯骂过千百遍了。不过他也明白了,黄柯以后肯定是能够干大事的人,抱住这个大腿有好处。

    在筹资组建第一支火炮工厂的会上时,黄柯刚刚说完,他当即站起来激动的表态:“黄司令说的没错,我们商人也爱国,尤其是我们这些华侨,在国外我们吃过多少次这样的亏,我们多么希望祖国日益强大!”

    傅望山说的声泪俱下,“这么多年我们漂洋过海来这里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国家强大吗?现在,我代表南洋华侨商会表态,我们将全力支持开办工厂编组新军。另外,我个人会把在东莞的一个纱厂卖了,至少拿出拿出了一百万支持革命。”

    一看华侨商会这边这么表态,其他人也不好多说什么了,广东商团也开始纷纷表态,全力支持革命事业。

    这些人其实心里乱糟糟的,怎么就稀里糊涂的把钱捐了出去呢?

    这段时间就有传言说黄柯要把所有企业合并成国有,像土地改革一样;不过黄柯许诺支持的企业可以保留,这不是明显的暗示吗?

    相对于傅望山的高瞻远瞩,小舅子赵廷辉可就没有那么有远见了;他想自己妹妹嫁给了黄柯,应该是自己人了,没想到黄柯办工厂的时候,张口就跟他要一百万。

    “黄司令,让我们这些大头都捐出一百万,那军火公司的股份怎么算?要是政府还占据其中的一半,这不是从我们口袋里掏钱吗?革命我是支持,可不能这样干,这样我们商人还有什么利益可言?”赵廷辉破口大骂,并且当场离开了会谈席。

    黄柯笑了笑对诸位说:“我这个小舅子今天跟我发火了,大家不要见怪,他就是有点小气,我小舅子跟我是一家人,我替他表态了,他这次投资两百万资助工厂。”

    黄柯打了几句不要紧玩笑后,会场上响起了一片并不爽朗的笑声,赵廷辉的意见代表着其中很多人,他们心里头都是这样想的,可黄柯立马又把他筹资的钱数变成了两百万,一下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