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亮剑1918-第3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立人点点头,“好的,我这就安排。”

    会议也进行的差不多了,黄柯示意众人都先散了,他和孙立人留下,聊起了一些并不适合在会议上说的事情。

    众人也都心领神会,便都收拾纸笔,都下去了。

    屋子里只剩下了黄柯和孙立人几个人,黄柯掏出一包烟递给孙立人一根,自己也点燃了一根。

    “说一说你和史迪威之间吧,我听说你们之间的矛盾已经有些严重了。”他身子向后靠在椅子上,慢悠悠的说道。

    孙立人倒也不隐瞒了,他揸开五指,捋了捋头发道:“矛盾是必然的,这倒不是我和史迪威个人的问题,而是中美合作的问题。”

    “说说看。”黄柯弹了弹烟灰,继续道。

    “跟欧洲战场相比,在亚洲的地面战场上,美军并未起到主导作用,甚至连配合作用都谈不上。美军在亚洲的地面战场没有什么部队,担任作战主力的是我们中国军队。当然,空军另当别论。这和欧洲战场不同,欧洲战场无论是海上、地面,还是空中,都是美军作为主导。英国人只是陪衬。这样显而易见,美军自然是主导地位。”

    黄柯点头道:“你说的没错,史迪威不是艾森豪威尔,你也不是蒙哥马利。以我们军队为主导的地位上,势必要我们中国人来指挥。不过,我们都是盟国,有时候关系不能搞的太僵。”

    孙立人道:“这不是我们愿意把关系搞僵的事情,而是涉及到指挥权的问题。我们不能拿了美援之后就受制于人了。”

    黄柯沉吟了片刻,之后他说道:“这样吧,我明天和史迪威谈一谈,听听他的想法。若是我们不能满足,就寻找其他的解决办法。”

    片刻之后,他问道:“你对那个昂山有什么想法?”

    孙立人摇摇头道:“他呀,要钱要枪还想要名份。无非就是这么多。”

    “嗯,这不奇怪。他现在有其他迹象吗?譬如和英国人联系?”

    “这个目前没发现,不过缅军内部倒是一直有这样的声音,利用英国人牵制我们,争取利益单位最大化嘛。”

    “马来亚准备的怎么样了?”黄柯问道。

    孙立人知道,黄柯问的定然不单单是进攻准备情况,而是包括了物色一个华人在当地建立政权的意思。

    他想想后道:“预备干部处上次提供了一个苏子荣的人,我看过了。”

    “喔,研究过没?你以为此人如何?”

    孙立人摆了摆手,“说实在的,这个人我没有接触过。不过余参谋长和他接触过,他说的看法比较真实。”

    “嗯,那余参谋长你谈谈此人的看法。”黄柯转向对旁边的余子铭问道。

    见黄柯问询自己有关人选的意见,站在一旁的余子铭心里便知道,黄柯对此人可能有些不满意,当然,也有可能是纯粹想听一下自己的想法。

    他也没什么好隐瞒,便如实说道:“我看过此人的经历,也和他接触过一两次。此人谋略有余,才干凸出,但是胆识不够。做事有些优柔寡断,这可能是诸多华人商人们的通病。当然了,跟他们所处环境也有关系。”

    黄柯很感兴趣,他道:“说说看。”

    余子铭也不客气,直言道:“华人在东南亚多地都是饱受欺负,个中原因我就不多说了。我想,委员长此举是想为在此地的华人谋求一定政治地位。不过,苏子荣这个人做事两面三刀,从他在日本占领马尼拉之后的表现便能看出。通俗点说,这是一个圆滑世故的人,从商他在行,从政或许也不错,不过,如果想要培养他作为一把手,可能不会达到我们需要的目的。”

    黄柯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片刻之后,抬手看了看表后道:“时间也不早了,你们也都早点去休息吧。缅甸,包括东南亚的事务,都要拜托你们了。”

    孙立人等人也都站了起来,黄柯想了想后又说道:“再帮我安排见两个人。”

    “哪两个?”负责行程安排的余子铭问道。

    “一个是同古在同古的肖恩牧师,听说他救了不少的远征军士兵,我想去摆放一下。还有一个就是深入狼穴的张祈福。”

第009章 仰光大学() 
按照事先的安排,黄柯一行于第二天上午前往仰光甘马育,莅临仰光大学进行演讲。这也是安排昂山与他会面的一个契机。

    仰光大学是缅甸创办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坐落于甘马育的茵雅湖畔。此前隶属于印度的加尔各答大学,20年代独立出来,成立专门的仰光大学。

    昂山等人便是毕业自该校,多次的反英反日运动也从该校开始发起,可以说,这里是缅甸民族解放运动的摇篮,也是缅甸近代化发展进程的一个缩影。

    车队从仰光市区开出,前往仰光大学。不高但是殖民色彩浓厚的建筑,茂密的胭脂树柚木,身着缅甸传统服装的青年学生们,让这所大学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在仰光大学,昂山、吴努、吴登温等一票缅政府高层以及仰光大学的学校领导们接待了黄柯。黄柯同他们一一握手。

    这是缅甸高层首次见到黄柯,虽然之前缅甸方面派出过访华团前往南京,但那时候黄柯正在西北地区,并未接待他们。

    黄柯穿着一件墨绿色的卡其布裤子,脚上是一双小牛皮的黑皮鞋,上身是一件黑色的短袖列装扎在裤子里,头发后梳,身材匀称,黝黑的皮肤再配上棱角分明的国字脸,自然是在身高不高的缅甸高层显得比较突出。

    黄柯同昂山他们一一握手,顺带着寒暄了几句。

    同昂山握手的时候,昂山说:“欢迎委员长先生来到缅甸和仰光大学,没有能够亲自去迎接你,希望谅解。也希望你在这里能够留下美好的回忆。”

    这番话看似平常,表达的意思却很明显,那便是我是这里的东道主。

    黄柯也笑了笑回道:“没事没事。今天来到缅甸和你的母校,希望我们这次的握手是中缅合作的一个新开端。至于接待嘛,因为诸多原因,目前我们只能越俎代庖了。”

    他的话也巧妙回应了昂山,意思便是这里目前还是我们做主。

    两人听后都象征性的笑了笑,接着黄柯便同其他人握手去了。

    一番礼仪性的接触过后,黄柯开始准备进入礼堂。这是今天安排的重点,在仰光大学进行一耳光演讲。

    演讲是在仰光大学的礼堂举行,这是仰光大学的标志性建筑,深色的墙体,厚重的墙壁和三孔样式的大门造型,让人很难联想到这里是英国人建造的。

    有意思的是,礼堂前面有一个旗杆,今天这里悬挂着的是中国的国旗,随行人员说,这或许是为了欢迎黄柯到来故意升起的,因为日本撤军之后,由于仰光大学学生们的反对,这里便不再悬挂任何国旗。

    虽然距离原本预定开场的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不过礼堂上已经被涌来的学生们挤满,放眼望去,整个礼堂座无虚席,连走廊和门口都站满了学生。

    这给负责安全警卫的人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十四仔担心这么多人会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

    便招呼来了缅甸军的副总司令吴登温商议。吴登温看了看之后道:“放心吧,我已经安插了大量的便衣,进来的同学也都经过检查了,不会有问题的。”

    十四仔还是不太放心,便放自己身边的几个人在周围警卫。

    半个小时过后,主持人吴努说了一段简短的主持词,之后在掌声之中,黄柯步入了会场。

    掌声很热烈,因为这是仰光大学迎来的首个国家元首。

    黄柯站在麦克风前,用手指轻轻的拍了拍麦克风,看看有无声音,得到确定的答案之后,黄柯对旁边的翻译示意过后,便开始了自己的这次讲演。

    “仰光大学的同学们,今天很荣幸来到美丽的仰光大学,和大家一起感受来之不易的和平时光。在这里,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如果大家对我的演讲有什么不满,可以提出反对的意见,也可以和我进行辩驳,但是请不要扔掉你的鞋子。因为扔掉了你的鞋子,你可能要光着脚回去。”

    这番话将现场的气氛活跃起来,现场的师生之中发出了一阵并无恶意的笑声。大家发现,原来黄柯并不似印象中的那样古板生硬,他虽是一个铁血军人出身,但却不乏幽默和微笑。

    在现场学生的笑声中,黄柯开始了自己的演说,他是脱稿讲演,题目是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他从个人理想谈起,谈及了中国未革命之前的国情,以1918年、1930年以及1940年三个时间段作为对比,具体细小到一个百姓家庭的生活,谈及了中国这些年的变化和发展。

    “二十年前,我们的国家积贫积弱,当时从南京要想来到今日的仰光,至少需要一个多月,因为当时的中国很多地方没有铁路和公路,也没有机场。最快的方式就是乘坐火车前往上海,再从上海坐上轮船抵达仰光。但在今天,我们可以乘坐火车从南京到昆明,再从云南出发通过滇缅公路前往仰光。而这,只需要一个礼拜的时间,时间上大大缩短了。”

    “让各地联通起来,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

    “再举出一个例子,在二十年代,中国境内的母亲河黄河经常泛滥,每到泛滥的时候,上海、南京、武汉这些大城市的街头,便会涌现了大量的灾民。在当时,买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需要二十升大米,一个女孩只需要十五升,而当时一头牛却可以卖一百元法币,当时的大米只有几毛钱一升。人命比纸还要薄,”

    “我曾经遇到一个骨瘦如柴的母亲,她拉着一个十来岁的女儿和一个只有几岁的儿子在南京街头,哀求别人把她的孩子买走。”

    说到这里,黄柯声音有些哽咽,全场鸦雀无声,大家不仅仅是听着,更是感同身受。

    黄柯控制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后来这个母亲因为没有吃的,再加上寒冷,便病了。她的女儿要把自己和弟弟卖掉,用以埋葬自己的母亲。我把这两个孩子接到了我的家中,这个母亲还是死了。这两个孩子今天是我的大女儿和大儿子。他们一个是出色的报人,一个是优秀的空降兵。这一切并非彰显我自己是多么仁义,只是证明在这些曾经不值一头牛的孩子身上,也有着无限的可能。”

    黄柯深吸了一口气,稍稍舒缓了一下语调道:“我当时便立下誓,一定不让我的祖国再出现这样的事情。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

    此言说毕,礼堂先是片刻沉寂,紧接着有几声零星的掌声,接着便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黄柯用手压了压,他接着说道:“我们这一代人,亚洲除了日本之外,皆都是贫穷落后。而这个稍微比我们先进一些的日本,还企图侵占我们,将我们的奴役。我想起1919年,当时我还在广州,追随着革命先驱中山先生。有一年我随同廖先生前往上海,在当时的黄浦江码头,我看到了很多现代化的军舰,它们的烟囱冒着黑烟,舰首昂着巨大的炮管,但很遗憾,没有一艘是我们中国的。”

    “在上海,我还看到了日租界一辆日本士兵驾驶的汽车撞上了路边的行人,但却对当时中国警察拳打脚踢,然后扬长而去!我当时很愤怒,廖先生告诉我,小不忍则乱大谋!为了不再进行这样的小忍,我们必须让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

    “30年代,我曾经出访美国,当我看到一栋栋挺拔而起的大楼,整齐的街道、宽阔的马路,以及衣鲜光艳、满脸笑容民众的时候,我当时在想,我的祖国什么时候能够如此强大?”

    “今日的缅甸,和彼时的中国都面临着同样艰巨的任务。国家贫弱、民众吃饭急需解决。此时,我们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将两国建造成富饶民主强大的国度。这是我的理想,也是我们应该做的!”

    说毕,黄柯站起来向众人微微鞠躬,会场上的掌声经久不衰,群情激奋的学生们高呼“黄柯”。

    毫无疑问,这场演说获得极大的成功。

    吴努和昂山等人也受到了黄柯演说的感染,通过这次演说,他们对黄柯的印象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演说的主持吴努走进来,说进入下一个环节,现场的提问环节。说到提问,师生们都争先恐后的举起手来。

    现场提问并未进行安排,不过大多数学生提问都是围绕着中缅友谊,以及缅甸将来打算进行提问。

    这对于黄柯来说,并不算是什么难事。他寥寥几句,便已经回答的十分明了。提问回答过后,现场不时的爆发起掌声。

    这时候,一个穿着缅甸传统服装的学生站起来,他不等吴努宣布,便大声嚷嚷道:“请问,委员长先生,你们中国人什么时候从缅甸撤军?什么时候让缅甸真正独立?”

    这个问题一出,现场一片哗然,众人嘀嘀咕咕起来,昂山等人转向看着旁边的校长,校长表情也变得有些尴尬。

第010章 史迪威() 
礼堂之中,一阵嘀嘀咕咕的声音后,一会便安静了下来。这时候,不知道哪个学生带头鼓起了掌,稀稀落落的掌声响了起来,那个提问的青年扫了一眼周围,嘴角微微上扬,脸上露出一副颇为有些得意的表情。

    这一类,想必便是所谓的激进派了,他们认死理,不知道变通,打着国家民族的大旗,以毫不退让的原则咄咄逼人,看似在帮,其实是害!

    不过他心里也明白,有时候,往往也是需要这一类人的存在。

    不过大多数时候,这一类激进派的存在,带来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但他今天知道,这个问题不回答是不行的,回答的不满意也是不行的。他思索了片刻之后道:“你先坐下!”

    那个青年没有坐下,而是追问道:“请委员长先生回答我的问题。”

    黄柯微微一笑,脸上丝毫没有被激怒的表情,他手压了压,接着用流利的英语说道:“先坐下。这样我会觉得舒服一些,因为这个问题我不止是对你回答,更是对所有类似疑问的人回答。”

    那个青年还是不肯坐下,并且振振有词道:“请委员长先生回答我的问题。”

    黄柯不再勉强,他笑了笑后道:“好,看来咱们这位同学非常注重民主观念,他看我一直站着,觉得自己坐着不好,便要求也站着。”

    礼堂一阵低声的哄笑,现场的气氛稍稍缓和了一下。

    黄柯走向前道:“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请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在这场对抗法西斯的战争之中,美国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翻译将原话翻译过去,那个学生听后摇摇头道:“委员长先生,我提问的是有关中国和缅甸,请你回答我的问题,而不是扯到其他的方面。”

    黄柯点点头,“你的目的性很强,这很好。那么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吧,美国在这场反对法西斯的战争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如果没有美国支援,中国的抗战将极为艰难,而英国甚至可能会亡国,就连苏联红军都受到了美国军事物资的援助。”

    “同样的,在中国,我们有美国军人,因为我们空军很弱小,大量的美国飞机和飞行员成建制的来到中国战场,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战。其实,在战争初期,苏联红军也派出了他们成建制的飞行员来支援我们的抗战。”

    “我再跟你讲一个事情。1940年初,美国飞行员来到我们中国的时候,因为他们喜欢吃牛排,我们的老百姓将自己耕地的黄牛杀死,做成牛排给他们吃。这些并非强迫,而是他们自愿。而在今天的缅甸,在同古,当地的百姓也将家里的大米给远征军的官兵吃。这样的道理是一样的。”

    黄柯的话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共鸣,会场中不少人不由的点头。

    那个青年学生见此,便又打断了黄柯的讲话道:“委员长先生,我承认中国出兵帮助缅甸赶走了日本人,但是现在缅甸境内已经再无日军。远征军就没有再驻扎的必要,这个时候远征军应该撤出缅甸,将缅甸的政权归还给缅甸人。试问,有哪个独立主权国家会长期允许另一个国家大规模的军队驻扎?”

    黄柯耐心的听着他说完,便道:“我们中国有句话叫‘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是最后的一点,才是胜利的关键。如今,我们并未取得对日作战的全部胜利,就在距离缅甸不远的泰国,日军号称‘马来之虎’的山下奉文和他的虎狼之师,仍旧蠢蠢欲动。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只要我们稍稍松懈,日军必定卷土重来!”

    说到这里,黄柯加重了语气,他伸出一根手指指向空中道:“至于你所说的‘主权国家驻军’问题,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英国本土没有被日军占领,但现在至少有十五个师的美军驻扎在那里。这并不是什么有辱主权的问题,因为国家大小有不同,侧重有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