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亮剑1918-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景行看苗阿满表情有些紧张,便说和道:“没事,他想看看你的枪,没有什么恶意,不愿意的话就算了。走,胡排长,我们该巡逻去了。”

    胡利群冲着苗阿满撇了撇嘴道:“傻不拉唧!”

    苗阿满瞪了他一眼之后,没有理会。

    另一边,苏慧和帕特在得知教堂已经被临时作为野战医院之后,他们决定最初的采访从这里开始。

    到了教堂,和肖恩牧师说明来意之后,肖恩牧师热忱的欢迎他们进来。此时正是周末,在教堂的大厅里正在举行着聚会,一个年轻的女孩带着大家做着祈祷,那些躺在病床上的伤兵们也都认认真真的看着,虽然他们的信仰不同,但此时的内心却也向着宗教的期望。

    朱景行几人在人群中不断的观察着周围的人,此时的他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些天随着伤员的不断增加,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入教堂,而这些人的身份他们并不得而知,也让他们的警卫工作压力不小。

    一切都看似竟然有序的在进行着,但他们都还不知道,此时针对教堂的一个袭击计划正在酝酿之中。

    距离教堂直线距离向南的三十公里处,是同古外围的一个小村子。

    这村子和同古各地的村子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修着并不宽阔的小路和错落分布的竹排房子,不远处是高低交错的稻田,清风吹过,成排的稻穗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像是预示着丰收的到来。

    在这个村落里不远处的一栋竹楼里,一群衣衫褴褛的人神情肃穆,像是在迎接着什么重大人物的到来。

    在这栋竹楼不远的地方,每隔几米的距离就有一两个看似不经意的人都在时时刻刻的警卫着。如果走进就会发现,这些人并不厚重的衣服里,露出了黑乎乎的枪柄。

    显然,这里是要有大事发生。

    不一会,前面传来了准备接待的指示。一个穿着拖鞋的小男孩跑了过来,吧嗒吧嗒的跟一个青年说了几句之后,青年手一挥,周围担任警卫的人开始不那么刻意的伪装了,他们都把目光投向了一个方向。

    所有人的神经都绷紧了起来,那种紧张既有激动,又有一些兴奋。

    再约莫过了半个小时以后,一辆牛车从城外缓缓的开了过来。

    不是汽车,是一辆普普通通的牛车。虽然和他们想象的有些不同,但这会让他们觉得更加的亲切。

    远远地,他们就瞧见牛车上坐着一个戴着毡帽的赶车人。后面的车兜里则是坐着一个戴着白色帽子、穿着拖鞋的青年男子和一个胖嘟嘟穿着卡其布猎装的敦实中年。

    这个拖鞋青年和这个敦实的中年似乎在谈论着什么,他们不时的发出放肆的笑声。

    看到这辆牛车之后,竹楼里的人纷纷走出来迎接,就连那些负责警卫的人也都聚集了过来。牛车抵达目的地后,那拖鞋青年男子和敦实的中年从车上跳下来,向众人挥手致意。

    “司令,您总算来了!”

    “先生,快给我们下达指示吧!”

    大家都簇拥在拖鞋青年男子周围,无论老幼都热情的涌过来,他的到来让人群之中沸腾了起来。

    只见拖鞋青年摘下帽子向大家示意,然后冲着大家挥了挥手,示意让大家不要激动,这才在众人的簇拥之下走进了那间大竹楼做成的会议室里。

    刚进入大竹楼里,里面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里面的人都站起来鼓掌,有的干脆挥舞着双臂如同中奖一般。

    这个受到众人簇拥欢迎的就是缅甸独立军总司令昂山,而跟在他身边那个敦实的中年人则是日军派来的军事顾问大冢拓一。

    “我宣布!缅甸独立军第3师今天正式成立!”昂山举起右手握拳,重重的冲向空中,随着他这一声宣誓,下面的那些面孔再次洋溢出激动和兴奋之情。

    缅甸独立军第3师成立了!这是自在泰国受训的缅甸第1师、第2师之后又一支缅甸独立的革命武装。

    对于这些常年为了民族独立奔走的人来说,独立的武装力量意味着什么再简单不过了。

    有了独立的武装,他们就能够掌握了自己的话语权;有了独立的武装,他们就能够不用再受制于人;有了独立的武装,他们就能够驱赶英国统治者,实现民族独立!

    这是多少年来缅甸仁人志士的愿望,如今这支武装在不断的扩大,怎么能让人不兴奋?

    竹楼的人们激动的鼓起掌来,他们有的相互拥抱,有的甚至喜极而泣,有的干脆激动的乱跳起来,这简易不结实的竹楼都险些被他们震塌。

    昂山用手压了压示意道:“独立军第3师师长由吴登温担任,参谋长也暂时由他兼任,日本陆军大佐大冢拓一也将担任第3师的特别顾问,你们的任务就是配合日军攻占同古,驱赶中英军队!希望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之下,我们能够早日驱除侵略者,恢复自由!”

    昂山再次高举手臂,这时候站在前排的吴登温将军也激动的站起来带头跟随高呼,竹楼里面再次沸腾起来。

    昂山见大家群情激动,也继续发表着慷慨激昂的演说,演说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现场的这些独立军高级军官们兴奋不已。

    演说到最后,昂山也激动的说道:“同胞们!战友们!我们选择的可能是一条通往死亡的道路,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义无反顾!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让敌人感受到我们猛烈的革命之火吧!”

    独立军第3师成立之后,所属部队接收了不少日军的装备,再加上招募的青年由日军官兵进行训练,也算是在短期内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

    加上之前的独立军第1师和第2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缅甸独立军就拥有了近七千人的一支独立武装力量。

    此时,昂山清楚的意识到,在当时缅甸的这块土地上,无论是跟日军、英军、中国远征军,甚至是少量的美澳等联军相比,这支独立军的规模和战斗力都还是最为弱小的一支,但他们占据着其他任何军队都不占据的一样优势,那就是民心。

    有了当地民众的支持,是比任何军队都要强大的。

    昂山和这一批的独立运动者认为,缅甸民众就是他们的后盾,他们暂时依靠日本人,在驱散了所有侵略者之后,他们就能够获得民族的独立和自由。

    也基于这个目的,他们要尽快的帮助日军击溃英军和中国远征军。

    眼下的形势他看的很清楚,英国人并不愿意固守缅甸,不然怎么可能不战而退,但中国远征军已经开了进来,他们的战斗欲望和态度是怎么样的?

    昂山自然清楚,在过去的很多年里,缅甸一直都是受到北方那个大国的辖制,后来直到英国人入侵。

    如今他可不希望重蹈覆辙,他要实现的缅甸真正的独立,所以要尽快赶走远征军。

    昂山嘱托第3师师长吴登温要切实协助日军尽早攻占同古,也要在协助日军的过程中,不断的壮大自己的力量。

    吴登温对于他的要求自然是心领神会。他向昂山保证说:“一年之内,第三师一定会兵强马壮的。”

第025章 大计划() 
缅甸独立军第3师被编入了进攻同古的部队之中。当然,日军方面为了表示他们对缅甸独立的支持态度,表示他们并不干涉和指挥第3师,也就是说第3师有着独立的指挥权。

    日军高层这样决策除了出于拉拢缅甸独立力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缅甸独立军的力量实在弱小。

    就拿吴登温的第3师来说,这支部队虽说是冠以“师”的编制,但其实也就拢共不到两千人,战斗力较之前有所提高,但总体能力可想而知。日军更多的是寄希望于他们在缅甸占领区进行基本秩序的维系。

    日军高层虽然是这样的意图,不过缅甸独立军却不能什么都不干。独立军第3师主动要求要加入到对同古的进攻之中。

    吴登温师长还和大冢拓一决定,在日军正面发动进攻的同时,独立第3师派出相应的部队进行策应,同时还应该在后方进行必要的破坏活动。

    在同古外的竹楼指挥所里,远处的枪炮声又响了起来。不用说,日军这次的进攻肯定又受阻了,因为从同古方向传来的炮声似乎更强一些,这说明中国军队正在反击,真的搞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非要硬死守在同古?

    “同古内的中国军队是他们远征军的主力吗?”吴登温点燃了一根烟,对身边的军事顾问大冢拓一问道。

    大冢拓一是参加过上海战役的日本陆军大佐,其实在这之前他只是陆军中佐,上海战役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少佐。为了显示对缅军的重视,才把他提拔为大佐的。但参加过实际战斗,又是陆军大佐这几点就足以让吴登温等人对他刮目相看。吴登温对军事上并不成熟,但很爱学习和研究,所以很是愿意和这个军事顾问进行交流。

    大冢拓一朝着远处炮声隆隆的地方看了看道:“不,这里的部队只是支那远征部队的一部分,他们的主力部队应该集中在曼德勒和腊戍等地。”

    吴登温颇为诧异:“中国军队现在战斗力竟然如此之强悍?”

    “我曾经在上海战役之时,同支那政府军交过手。巧合的是,他们的指挥官也就是目前支那远征军的指挥官孙立人。”大冢拓一幽幽说道。

    吴登温脸色颓然一变,发生在中日战争的上海战役他是知道的。他在日本陆军学校学习的时候,他的教官专门介绍过那场城市为中心的攻坚战。

    在那场中日正式的大规模战役之中,双方共投入了三十万的部队,在日军付出了死亡数万人以上的代价才占据上海。事后他们对此战役进行的总结,得出一条结论便是“支那军队擅城市防守作战”。

    如今的情景,和当初的上海又何尝不像?

    大冢拓一显然有些看出了吴登温的担心,他继续说道:“吴师长,今日的情景和当年进攻上海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上海作战,我们要时刻提防着支那百姓,但在同古缅甸的百姓可可以为我们服务的。”

    “你的意思是破坏中国远征军的补给站、兵营等地方?”吴登温试探性的问道。

    大冢拓一点点头:“重要的军事场所他们肯定戒备森严难以进入,难以进行实质性破坏,不如就对后方的医院、交通线等非重要场所进行破坏,对他们展开致命性的杀伤。”

    “大佐阁下请明示。”吴登温道。

    大冢拓一凑过来低声的说了起来,应该如何如何。

    吴登温听后眉头紧皱:“这样会不会伤及无辜?”

    大冢拓一鄙夷道:“战争的目的就是打垮对手。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不折手段。今天的痛苦是为了以后不再痛苦。吴师长,成大事者必须果断。”

    听了大冢拓一的话,吴登温坚定的点点头道:“那就按照大佐阁下的要求去办。”

    和缅甸战场激烈的战斗相比较,中国本土三大战场就显得平静起来,甚至连最为激烈的华东战场此时都已经陷入了一种平静的对峙之中。从苏州战役结束以来,双方几乎都没有爆发过什么大规模的战斗,更别说什么大的战役了。

    对于眼前的这种局面,黄柯是早有预料的,可以说这些也都在他一步步的设想之中在实现。前线战事的舒缓,也让黄正这个日夜奔波的空降团长有了一个回家的机会。不久前,他回到南京度假。

    回到南京本打算休息一些时日,这些日子他打算去拜访了一些在南京的好友,不过找了一圈都没有找到什么人。傅国强在昆明和联合航空队受训,韩光又不知道被派到哪个战场去了,就连自己弟弟黄正忠也在西南联大上学,好友们大都不在本地,而他又和那些高官子弟谈不到一起去,这些天也就只好去新修的图书馆里去打磨时间。

    此时已经是五六月份的天气,往年的梅雨时节也差不多该来了。南京城经常是细雨蒙蒙,这时候去图书馆看看书打磨时间再好不过了。

    在回家后的第五天的时候,黄柯破天荒的让黄正下午不要再去图书馆了,让他陪着自己转转。

    黄正知道父亲又有在这个时候给自己训话,所以也赶忙在吃过午饭之后,收拾停当、带上雨具来到了父亲的书房前。

    今天黄柯没有穿军装,而是一袭浅色的长袍,脚上穿着一双千层底的布鞋。见黄正在门口等着,黄柯背抄着手道:“走,咱爷俩出去转转。”

    “是,父亲。”黄正跟着打起了伞。

    “最近听你母亲说,你一直在图书馆看书。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心得体会?”黄柯和往常一样,询问起儿子学习的情况,因为他知道黄正自幼不爱看书,现在能够静下心来看看书,想看看真伪。

    黄正应声回答,又将自己这段时日以来看的书目以及其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同黄柯说了。

    黄柯听后点点头道:“看书是好事,不过要静下心去看。”

    “是,我记下了。”黄正说完,嘴里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

    “父亲”外面的雨更大了一些,黄正撑着伞尽力让黄柯不要淋到,自己的肩膀则几乎都湿了。

    黄柯看到后自然装作是不知道,他停下了脚步问道:“你好像有什么话要说?”

    黄正这才将心里的疑团说出:“父亲,我有一事不明,想请示父亲。”

    “你说。”黄柯道。

    “我军目前在前线处于一种优势,为什么不乘胜追击收付上海呢?”黄正这才将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黄柯没有立刻回答他,反倒是向前走了几步,走到湖边问道:“你看到前面的那个人工湖没有?现在的情景就跟这湖水很像。外面虽然一直在下雨,但雨不算大,而湖水又能够通过旁边的小河进行排泄,所以这湖水才不至于溢满。日本人就像是这雨水一样,他们不愿意放手,但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在我们任何的一个地方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反之,作为这个湖,我们工业基础和各方面条件不如苏联,也不能像是他们那样发动大规模的反击,也就只好这样僵持着了。”

    黄正点点头,但还有些不懂:“难道双方就一直这样僵持下去吗?”

    “自然不会。今日的僵持和对峙,都是为了以后的反击。东条英机和东京那帮高级参谋们是这样打算的;我和国防部参谋部也是这样打算的。只不过照着目前的形势发展下去的话,他们的反转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让日本人占领的地方我们自然都是要夺回来的,而且远远不止夺回来这么简单,为政者还要布下更大的局,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说毕,黄柯停下脚步,他转向头对黄正问道:“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叫杨义兵过来吗?”

    黄正摇摇头,他是真的不知道。

    “缅甸那边现在有些情况,日本人扶持了一个叫昂山的人,说是要帮助他们从英国人那里摆脱出去。战后的格局自然是要以独立为主的,缅甸与我国接壤,能够扶持一个亲中的政府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黄正犹豫了一下:“昂山此人我有所了解,他在日本受训,现在已经完全投靠日本,怎么会被我们轻易说动?”

    “这就是你不成熟的地方。”黄柯毫不客气的说道:“昂山是个有抱负的人,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缅甸的独立,他不会傻到去相信日本人会好心帮他做这件事。可以说,在这件事上日本人在利用他,他也同时在利用日本人。既然都是相互的利益关系,我们为什么不能横插一刀?”

    “政治上的事情,绝对不是谁对谁错,而是要看到具体的利益。英国人现在退出缅甸切断了我们的滇缅公路,看起来是一个不利环境,但在某些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便利的条件。做事情要顺势而为,也要学会借力而为。”

第026章 赴缅工作组() 
正午时分,教堂里的钟声又一如既往的响了起来。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只是报告时间的一种方式;对于肖恩牧师来说这却是一种虔诚的象征;而对于朱景行和他排里的弟兄们来说,这是象征着又平安无事的度过了一天。

    教堂的钟声并不是机械运动而自然响起,而是由肖恩牧师亲自去敲响。原先安放的那个机械钟在日军的炮击中损毁,表针已经不能再转动。每天中午,肖恩牧师都会对着自己的怀表上的时间,准时准点的去敲钟,所以钟声的响起,对于朱景行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平安的象征。

    敲过钟声之后,朱景行他们也就开始安排一个换班了。副排长胡利群带着几个弟兄过来换班,朱景行也准备去兵营吃饭。

    其实在教堂里也有免费的饭食,不过那都是提供给伤员和一些灾民的,朱景行吩咐弟兄们去兵营吃饭,不得在教堂蹭吃蹭喝。这一点上大家倒是理解,也没有说过些什么。

    简单的交接完毕之后,朱景行等人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