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林氏荣华-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小姐呢?”

    白枫接过汤碗,向春晓苑努了努嘴道:“在谢夫人那里学琴呢,姑奶奶,大小姐真厉害,几乎是一学就会。”

    “林家人在学习上向来得天独厚。”不管是男孩女孩,都是学霸型的人物。

    谢夫人的琴艺天下闻名,年轻时甚至被太后特意召见夸赞过,不知有多少人想拜在她门下。

    只是谢夫人虽好为人师,人却挑得很,至今能被她看上眼的除了婉姐儿,也就只有林玉滨了。

    林玉滨也会琴,但只是粗浅的学过一些,以前还有小姑指导她,但自从姑父逝去,小姑便不再动琴,林玉滨也不好提起让小姑伤心,所以回家时便只能自学。

    但现在有了谢夫人指导,林玉滨的琴艺可谓是突飞猛进,上次琴课上她可是拔了头筹。

    有了这样的成绩,林玉滨对琴越发喜欢,差点把才学的箭术丢下专门去学琴。

    只是小姑不许,要求她每日至少拿出三刻钟来练箭,还承诺她,“等你箭术学好了,我叫家里的大匠给你造两把袖箭。”

    林玉滨黑头,“小姑,明明是你想要嘛,干嘛拉我做借口?我并不想要袖箭。”

    林清婉不承认是自己想要,点了一下她的额头强辩道:“危险无处不在,你以为如今是太平盛世?琴棋书画皆是陶冶情操的东西,但真正陷入险境,你就会发现这些东西都无用,还不如跑得快来得重要,有一武艺在身,再有武器伴身,你活的几率要比常人多很多。”

    林玉滨不在意的道:“江南久安,从哪儿打仗都不可能先到江南来,小姑也太杞人忧天了。”

    话是这样说,每日下学回来她还是认真的学完了箭术才去找谢夫人学琴,每次休沐也会拿出半个时辰来拉弓弦。

    她希望若哪一日遇上危险,她不仅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保护小姑,保护身边的人。

    林清婉倒是也想学,但她力气不涨,连弓都拉不开,根本学不了箭,这具身体好些被固定在了这个度上,不会生病,但也不会变得更加强健。

    她也就想着等大匠把袖箭做好了练练准头,也算了有了防身的技术。

    林清婉到春晓苑时玉滨正在学学古筝,弹的是古乐府的名曲春江花月夜,乐色清透,曲调婉转,她脚步不由一顿,站在路边看树下的俩人。

    谢夫人正在低声指点玉滨,抬头便看见了清婉,见她神色有些恍惚,正要招呼她的手便不由一顿。

    她怎么忘了呢,清婉和二郎常合奏这首曲子,现在玉滨弹的曲调还是二郎改过的。

    谢夫人就有些忧心的看着清婉。

    林清婉听着这熟悉却又陌生的曲调,忍不住靠在门上,她当然不是在想谢逸鸣,她是想祖父了。

    她十二岁后便戾气渐重,学校里要是有人叫她野种,或是背地里议论她没有父母要,她便不管不顾的跳出去揍人。

    那段时间,祖父几乎是每隔两天就要去学校一趟领她回来,看着祖父给老师鞠躬道歉,她也知道这不对,可她就是忍不住。

    压不住胸中的怒火和悲愤,往往头脑一热就已经出手了。祖父只能让她练字压气,可并没有用。

    祖父看着她几乎力透纸背的毛笔字,默默地给她报了古琴班。为了让她乖乖去上这个特长班,祖父特意把她领到乐铺里,借着里面的古筝给她弹了一首春江花月夜。

    他告诉林清婉,“只要你学会了古琴,那你也就学会了古筝,学一种乐器会两种,到时候你想弹什么曲子都可以。”

    十二岁的林清婉很喜欢古筝的活泼,那音色清脆悦耳,就跟山泉水一样让人听了心生欢喜。

    所以她听了祖父的忽悠就去学了古琴,古琴厚重古朴,不仅难学,她不会弹时弹出的音调还很难听。

    但林清婉一向倔强,立下了目标便要完成,所以她压着心里的烦躁一点一点的试着弹。

    从一开始弹个十来分钟便狂躁的走来走去,到最后能坐在古琴前两个小时,哪怕弹错了也不再烦躁的跺脚,而是耐着性子回去翻乐谱,再到弹错也能无波无动的回头折磨时,她这性子便算磨成了。

    而那时候她也已经知道学会古琴并不是就会了古筝,只能说她再学古筝就要容易很多,可以一通百通。

    但那时候她并不生气,她已经能体会到祖父的苦心,她不再去学琴,但也不会再为了些闲言碎语就去跟人打架,她已经学会了如何去忽视掉那些恶意。

    “婉姐儿?”谢夫人满眼心疼的推了推她。

    林清婉回神,对谢夫人笑了笑,“母亲。”

    玉滨也丢下了古筝,小跑过来一把抱住她的胳膊笑道:“小姑,丹兰姐说外祖母想我们了,明天我还有一天假期,我们去看外祖母好不好?夫人也去,外祖母早就想见一见您了。”

    林清婉便看向谢夫人。

    谢夫人见清婉的注意力被转开,便也点头道:“也好,既来了苏州,是该去拜见老太太的。”

    谢家和尚家也有交情的,所以她去拜访自然不会是以林清婉婆婆的身份去,而是以谢家主母的身份。

    谢夫人扭头吩咐杨嬷嬷道:“着人给尚家递个帖子吧。”

    杨嬷嬷扫了一眼林清婉,见她脸上的恍惚已不见便笑着应下。

    谢夫人就拉住林清婉的手笑道:“来陪我说说话,这几日也不知你在忙什么,早上过后就看不到你人了。”

    谢夫人隐约知道林家是遇到了难题,她怜惜的看着林清婉道:“外头的事让他们忙去,若有为难之事就告诉杨嬷嬷,让她去帮你办。”

    林清婉没有拒绝她的好意,“等我解决不了再请杨嬷嬷出山,到时候母亲可不要嫌我占了您的人才好。”

    “你是我儿媳,便也是她的主子,以后都是要留给你的,我怎么会嫌弃?”

    这话听得林清婉心一跳,就是杨嬷嬷也诧异的抬头,不过她也只是看了谢夫人一眼便收敛了神色。

    倒是林清婉有些犹豫,看了眼杨嬷嬷道:“母亲要是把嬷嬷给我,我自然高兴,但母亲身边谁伺候呢?”

    谢夫人就笑道:“我总有老去的时候。”

    林清婉垂下眼眸,她不觉得自己能活得比谢夫人长,毕竟等玉滨长大嫁人生子,她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短则七八年,长则十来年,她总要离开的,到时候便也是这具身体死亡之时。

    而谢夫人正当壮年,她要是想得开,肯定还能活很久的。

    见林清婉淡笑不语,谢夫人便有些心慌,强笑了一声问,“婉姐儿,你可是遇上了什么难题?”

    “也不是什么太为难的事,就是书局遇到些问题,我已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谢夫人微微蹙眉,“书局怎么了?你们林家的书局是老字号了,在晋时便有了,能有什么问题?”

    “所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林清婉浅笑道:“不过是有人不服气,觉得我们姑侄两个年幼,又是弱质女流,所以想取而代之罢了。”

    谢夫人脸一冷,“落井下石不是伪君子,就是真小人,是谁干的?”

    林清婉也不隐瞒,“江都赵家。”

    林玉滨气得眼圈发红,“怎么又是他们家?”

    “怎么,赵家还做过其他事?”谢夫人扭过头去看她。

    林玉滨委屈的点头,红着眼睛道:“自父亲死后他们就步步算计,若不是小姑机敏,我们都不知道吃了多少亏了。”

    谢夫人就嗔怪的看向林清婉,“这些事你怎么也不和我说?”

    “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林清婉笑道:“要是真遇上我解决不了的事,我是会求母亲帮忙的。”

    谢夫人见她说得诚恳,这才信了她,心中松了一口气。

第九十一章 透露

    虽然林清婉说不难,但谢夫人还是对赵家心生厌恶,连带着也不喜尚二太太,被尚二太太迎进门时脸色稍淡,只在脸上带了三分浅浅的笑,不至于失礼。

    林玉滨更不必说了,看到尚明杰时直接冷哼一声扭过脸去不说话。

    尚明杰不知自己怎么得罪表妹了,急得抓耳挠腮,围着她团团转,问道:“可是我做错了什么事,表妹告诉我,也好叫我改。”

    林玉滨冷笑道:“哪是你做错了,是我错了。”

    说罢绕开他便走。

    尚明杰张大了嘴巴,尚明远幸灾乐祸的问,“二郎怎么得罪表妹了?”

    尚明杰满脸迷茫,“我不知道啊。”

    尚二太太不知后面孩子们的官司,只满脸是笑的招待谢夫人,尚平想从工部调到中书省,正愁找不到门路呢。

    尚老夫人也站在正院门口迎接,远远的看着她便笑道:“总算是来了,倒叫我好盼。”

    谢夫人脸上扬起大大地笑容,上前行礼道:“见过老太太。”

    “快起来,快起来,”尚老夫人一把拉住她,笑问,“你姨母可还好?”

    “好,中秋前还来信说一顿能吃五个小馒头呢,姨母听说我在苏州,便让我来给您老人家请安,只是临近中秋,不好上门打扰,听婉姐儿说过了中秋她也要带玉滨来给您老人家请安,我便和她一起上门。”谢夫人笑道:“您不怪我们打扰就好。”

    “你们日日来我才爱呢,我一个老人家,每日除了吃就是睡,以前还有孩子们陪着说说话,现在他们都上学去了,身边连个说话的都没有了。”

    相携走来的尚家三姐妹一惊,尚丹兰就笑道:“不如明日我就不去上学了,在家陪祖母。”

    丹竹和丹菊也喊道:“我们也在家陪祖母。”

    落在后面的尚明杰立即诚挚的道:“我也不去上学了!”

    尚老夫人就瞪了他一眼,嗔道:“怎么能耽误了你们学本事,这话要让你们先生听到,仔细你们的皮。”

    “孩子们孝顺是好事,”谢夫人说好话道:“老夫人好福气。”

    尚老夫人脸上笑呵呵的,很以为傲,正要夸回去,却突然想起谢夫人唯一的儿子死了,话音一顿,便扯开话题道:“我们先进屋吧,再与我说说你姨母。多少年的老姐妹了,自我搬回苏州就没再见过。”

    林清婉这才知道尚老夫人和谢夫人的姨母是手帕交,而且俩人还有些亲戚关系。

    她婆婆管兄长的岳母叫姨,这关系乱的。

    林清婉摇了摇头,上前坐下。

    尚家三姐妹上前和谢夫人见礼,谢夫人把准备好的见面礼送她们,含笑看着她们,“早听玉滨说过你们,说尚家有三朵金花,如今一看果然不虚,长得可真漂亮。”

    尚老夫人倚靠在迎枕上,笑呵呵的道:“她们是表姐妹,互相看着自然好,但到了外面就不好了。”

    “谁说的?”谢夫人拉着尚丹兰的手笑道:“我就是外面的,我就说她们漂亮。”

    三姐妹红着脸低下头,林清婉见她们脸都要烧起来了,就拉过她们解围道:“知道母亲舍不得,只是孩子们爱动,让她们到一旁玩去吧。”

    谢夫人就横了她一眼道:“知道是你想玩,你和她们一块儿去吧,我和老太太说说话。”

    林清婉微愣,尚老夫人已经对尚丹兰道:“领你林表妹下去玩儿,好好招待林姑姑,厨房里不是还有几篓螃蟹,让人蒸了给你们吃,可不许吃多,免得晚上叫肚子疼。”

    尚丹兰笑着应下,拉了林清婉和林玉滨下去。

    林清婉看了眼谢夫人便笑着和她们离开,候在一旁的尚明杰忍不住往外看了两眼,也找了个机会告退。

    尚丹兰和林清婉走在前面,尚丹竹则拉着林玉滨落在最后,见左右无人,离前面的林清婉又远,她便忍不住低声问,“林表姐,可是我哥哥惹了你生气?”

    林玉滨有些不自在的问,“怎么这么问?”

    尚丹竹抿嘴笑,“哥哥让我问呢,说他早上和你打招呼你不爱搭理他,让我问你可是他做错了什么,他好改。”

    林玉滨抿着嘴不说话。

    尚丹竹见了惊诧,“怎么,我哥哥还真做错事了?”

    可不该啊,月初她哥还因为周通挖坑的事跟周通约架,在外头打了一场,不小心伤了一下手臂,林表姐知道了还心疼了好一阵呢。

    这俩人最近好得不得了,要不是林表姐守孝,中秋时她哥还想约了她出门看花灯呢。

    林玉滨不说话,她总不能跟尚丹竹说,因为你舅舅针对我家,所以我迁怒你哥吧?

    说起来赵胜也是丹竹的亲舅舅,但她似乎就没有生丹竹的气,可为什么看到尚明杰会那么生气?

    林玉滨加快脚步的追上小姑,尚丹竹无奈的去找兄长,“问不出来,不过你肯定是得罪林表姐了,你再好好想想最近做了什么坏事吧。”

    尚明杰一脸懵逼,“我真的没做坏事啊。”

    尚丹竹不信,丢下他不管,没做坏事,难道林表姐还会无缘无故的生气吗?

    尚丹兰领了林清婉姑侄俩去花园,“过节时赵舅舅送来了不少菊花,林姑姑看看怎么样?”

    林清婉笑容微淡,看着面前摆放的珍贵菊花盆栽,颔首道:“是不错。”

    尚丹兰目光流转,笑道:“除了菊花,赵舅舅还送了许多好东西呢,就连府里的螃蟹都是他送来的。”

    林清婉笑,“倒是有心,只是赵舅爷不是回江都去了吗,怎么又来了?”

    “刚来了没几天,”尚丹兰笑道:“这一次来是要长住的,听说是要把一品楼改成饕餮楼,赵舅舅为此还准备了不少新的菜品。”

    林清婉挑眉,似笑非笑的看向尚丹兰。

    一品楼曾是林家的产业,去年被林清婉一并打包卖了,但她记得买走苏州一品楼的是苏州这边的一个姓钱的商贾,怎么又落在赵胜手上了?

    尚家三姐妹看着彼此感情好,又不问外事,可现在看来倒是她小瞧她们了。

    既然有人要给她报消息,她自然不会拒绝,对此表示出了兴致。

    尚丹兰就仔细给她报了几个菜名,那几个菜都是赵胜送来给尚二太太品尝的,尚二太太当然不可能独享,得先奉给老太太。

    尚丹兰便也跟着尝过。

    尚老夫人是出了名的会吃,赵胜把菜送来其实也是想征求一下老太太的意见。

    老太太也的确给了不少中肯的意见。

    而其中尚老夫人最满意一道菜是用豆腐做成的。

    尚丹兰笑,“据说那豆腐出自汉淮南王,祖母以前在北地也吃过,只是现在很少有人做,赵舅舅用豆腐做了一系列的菜,听说还是很受欢迎的。”

    林清婉忍不住扭头,“豆腐?”

    尚丹兰颔首,“听说是用豆子做的,以前典籍中也记载有方法,只是因战乱典籍流失,或许一些世家知道方法。”

    林清婉讥笑,做豆腐啊,她会啊,而且林家收藏的典籍中应该也有记载。

    这个时代交通不便,信息传递也非常慢,山南的人会做豆腐,但山北的人却可能连豆腐是什么都没听说过。

    豆腐是自汉代便有的东西,她理所当然的以为大家都知道,以为制作方法也不是秘密,可现在看来是她太过想当然了。

    这时候不仅消息闭塞,连手艺的传承也很隐秘,都是一代传一代,很少会往外传的。

    这样的情况下,豆腐的做法自然也没有大范围流传开来。

    “饕餮楼已经开张了?”

    “是,正是中秋那日开的,听说这两日客人云集。”所以二婶在家里又抖了起来,而祖母也因为赵胜在苏州而对二婶越发容忍,这段时间她大哥的日子可不太好过。

    “那可要恭喜赵舅爷了,”林清婉见玉滨和丹菊走来,自然而然的指着地上的一盆菊花转开话题,“这颜色不错,再培育培育或许能出绿菊。”

    “我也是这样说,只可惜我们家里没有擅种菊的花匠,很怕种坏了。”尚丹兰顺着她的话锋笑道:“听说林姑姑喜爱花草,不如带一盆回去种种看?”

    “这是赵舅爷送给二太太的,我就不好夺人所爱了。”

    尚丹菊进来正好听到了个尾巴,闻言笑道:“这是赵舅舅送给老太太的,林姑姑要是喜欢,回头我和祖母说一声,您就捧一盆回去吧。”

    林清婉本想拒绝,但想到上次文园提的,说是菊花名种不好买,他们很难培育开来,便点头笑道:“好啊,秋天赏菊,正当时,我先谢丹菊了。”

    尚丹菊一愣,然后便露出大大的笑容,“林姑姑客气了。”

    说着话,厨房便端来了蒸好的螃蟹,加上菊花酒和各种小菜。

    林清婉和林玉滨却并不怎么想吃,他们就住在农庄里,那里也养有螃蟹,中秋时也没少吃。

    关键是螃蟹性寒,姑侄俩的身体都不怎么好,所以吃的并不多。

    而此时,谢夫人在找到借口支走尚二太太后便打着说和的借口和尚老夫人告状。

第九十二章 豆腐

    “……也不知道赵舅爷对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