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林氏荣华-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底林清婉还是信不过宗族,务必要给林玉滨留下足够多的有利于她的条件。

    所以她还当着各房主的面将林玉滨和尚明杰叫到跟前叮嘱,“作父母的,难免有所偏向,但不可偏心,一定要一碗水端平。所以除了老宅我给了康儿外,其他的东西任由你们处理。”

    林清婉道:“将来你们肯定还会有别的孩子,我就不代你们分产了。”

    林清婉似真似假的和林玉滨开玩笑道:“且这些产业都是给你的,或许将来你想着孩子们应该自强自立,宁愿捐出去送人也不留给他们呢?”

    在场坐着的族人却没敢也当这个是玩笑话,这是警告他们呢,这些产业都是林玉滨个人的,她将来是给林文泽还是尚文晖,或是直接扔了都随她愿意,宗族这边休想插手。

    林玉滨低下头去,眼泪忍不住一滴一滴的落到地上,只咬着嘴唇没有哭出声来。

    林清婉见了立即起身道:“好了,今天便先说这些,大过年的,我就不留你们用饭了。”

    众人看了林玉滨夫妻一眼,默默的起身告辞。

    林清婉送他们出去,下人们也悄悄地退下。

    林玉滨再也忍不住扑进尚明杰的怀里痛哭起来。

    尚明杰眼眶也忍不住一红,却也只能拍拍她的肩膀。

    他知道妻子这段时间来的煎熬,可除了陪着她四处寻访名医,在林姑姑面前假装开心和镇定外便无力可使。

    林玉滨只觉得心痛不已,父亲去世时她还小,无能为力,可现在姑姑病重,她已经长大,却依然是无能为力。

    在病痛面前显得人力之渺小,显得她有多无能,为何她每次都留不住自己在乎的人?

    林玉滨只觉得心口上压着一块石头,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那石头还带着石锋,直割得她的心痛不已。

    伏在尚明杰的肩头,她忍不住一把咬住他的肩膀,将心口那股疼痛表现出来。

    尚明杰原先还在心痛,现在却只剩下肩痛了。

    他忍不住呜呜两声,也抱着林玉滨哭起来了。

    林清婉回来时就看到夫妻俩都泪涟涟的,本还有些心虚,毕竟她此死非彼死。

    可看到林玉滨正咬着尚明杰的肩膀就顾不得心虚了,抽了抽嘴角上前道:“哭什么,姑姑现在不是还好好的吗?”

    她瞄了一眼尚明杰的肩膀,觉得有些对不起他,她家玉滨以前不爱咬人啊。

    她轻咳一声,看着眼眶通红的尚明杰道:“明杰,要不要让徐大夫给你看看?”

第五百二十六章 奉命探视

    林清婉带着林玉滨一家四口一连住在老宅三天,因为恰逢过年,每天都有人上门来拜年。

    都知道林清婉病重,将命不久矣,于是,哪怕是最远的旁支也会带了孩子来看她。

    林清婉知道这边的规矩,所以心中虽无奈,但还是见了。

    每个孩子被领来前都被叮嘱过,这是姑奶奶(姑祖母),就要走了,你们要常来看看她,记住她,也让她看看你们。

    懂事一些的孩子便知道林清婉是要死了,这是来给长辈看看,好让对方记住自己的,也让他们记住长辈。

    不懂事的则当这是一次普通的拜年,一进到老宅就似模似样的作揖,父母让他们跪下磕头,虽有些犹豫,但还是扑通一声跪下了。

    林清婉坐在上首,手一挥,白枫便拿了一叠红包下去发。

    三天过后,该见过的人都见了,林清婉便立即收拾东西拖着一家四口回林府去了。

    结果林府那边也有一群等着上门拜年的人,周刺史,卢氏,钱氏,甚至盛家也领了不少人来。

    才过完初七,林清婉便决定“卧床生病”,上门的人更多了,好在烦不到林清婉跟前,她便优哉游哉的在自己院子里晒太阳,偶尔躺床上装起不来身就好。

    刘太医看着,要不是一碗碗药都是他亲手熬了又眼见对方喝下,他也要怀疑她是装病的。

    但虽然林清婉脉象一日比一日弱,可除了脸色苍白些外便没有其他不好的症状了。

    不痛,不疼,不虚弱,就连胃口都没少。

    可喝了那么多的药,同样也一点效果都没有。

    见识过不少宫廷手段的刘太医还特意守着林清婉,待她服药过一个时辰后才起身离开,可药效依然无效。

    确定林清婉不是在他走后把药吐了,刘太医就一脸郁闷的离开了,继续拉着徐大夫和严大夫商议换药。

    而请来的两位苗医已经在看过林清婉的脉象后离开了,他们表示无能为力。

    而这段时间,除了苗医,林玉滨还陆续找来其他名医,林清婉来者不拒,找来了她就看,并不排斥就医,也正因此,林玉滨愈加绝望,因为这些久负盛名的名医对姑姑的病情皆无办法。

    所有人一致认为林清婉已耗尽精血,除非能遇上已成形的人参,或许能有一救。

    林玉滨开始转而找人参,她现在已经接手林清婉手上所有的产业,能号令的人更多,不计成本的去找,总能找到极品人参。

    消息传出,连皇帝都去翻了库存,将两株年份挺高的人参送来,卢真也从灵州送来一个盒子。

    让林清婉惊诧的是,连崔正都派人送来一株近五百年的人参,这东西可是有价无市,乃救命的良药啊。

    可惜林清婉用了没效,所以给大夫们看过后林清婉便做主退回去了。

    因为热闹,时间便过得很快,正月过完是二月,春风开始拂过江南,二月初二龙抬头,林清婉虽还能下地,但身体却是急剧衰败下来。

    她倒也不痛不疼,就是困乏,一日十二个时辰,倒有七个时辰是在沉睡,剩下的五个还有些浑浑噩噩。

    刘太医早在她嗜睡的症状出现时便上折了,皇帝沉默许久,最后派了正要南下的崔正去苏州探望,并给了钟如英两个月的假期。

    边关的守将,若无君令,不得擅自离开边关。

    钟如英自从收到林清婉病重的消息后便一直上书请假,听说最近还带着人去拜访僮人部落,想要延请名医和买些珍贵药材。

    可当今世上,若论医术,各族加起来只怕都不及汉人,若连太医院的御医和林家请的名医都没办法,那估计就是没办法了。

    崔正比钟如英更快一步赶到苏州,他没在驿站停留,直接便去了林府。

    林清婉的沉睡时间更长了,他到林府时,她正好在睡觉,院里一片寂静。

    林玉滨沉默的出来接待他,知道他是奉圣命来看姑姑,便将人请到了院子里,轻声解释道:“姑姑还在休息,待她醒了,我便请大人去见,现在还请大人在偏房稍作休息。”

    崔正笑了笑问,“那刘太医可在府上?陛下有几句话要问他,趁此机会便先与他见一见吧。”

    “在的,大人请稍后,我这就让人去请。”林玉滨请崔正去偏房里坐。

    崔正笑着跟上,左右看了看,他还是第一次来苏州的林府,扬州的林府,哦,现在是县主府了,倒是去过多次。

    这次他来江南是为调整防事,皇帝派他来看望林清婉他也惊诧得很,因为他跟林清婉并不熟。

    几大将军中,该属钟如英与她最熟,次之卢真,毕竟他与林江有渊源,再则该是徐廉,他们不仅有过合作,东北军的前身也是林家军。

    认真算起来,只有他与林清婉没什么交集,最多是朝中见面问候几声罢了。

    也不知道陛下为何派了他来,就因为他正巧来江南?

    崔正不知道,皇帝派他来,是因为他送的那根人参,他觉得崔正能送那么贵重要紧的东西,那肯定与林清婉关系也很好,正巧他要去江南,那就顺道去苏州探望嘛,合情又合理。

    崔正虽疑虑,但还是要把皇帝派的差事做好,且他也好奇得很,林清婉怎么说病就病了,先前在京城明明看着很好的。

    刘太医很快过来,与崔正在屋里谈了近两个时辰,直到太阳都快偏西了,正房那儿才有动静。

    白枫等人轻手轻脚的端着热水进去伺候,崔正站在窗前,轻声问刘太医,“现在林郡主每日清醒的时间是多少?”

    刘太医就叹气,“每次醒来不到一个时辰便又会昏昏欲睡过去,下官和徐大夫把过脉,脉象一日弱过一日,近来已经似有似无了。”

    崔正蹙眉,轻声问道:“不痛不痒?”

    “是,”刘太医也觉得很神奇,却只能归咎于天顾,他叹气道:“老太爷还算长眼,没有折腾林郡主。”

    崔正抿了抿嘴,“它要是真长眼,天下就不会乱成这样,这样的人也同样不会在这时候病了。”

第五百二十七章 崔正

    林清婉梳洗了一下,林玉滨将厨房刚熬好的汤递给她,轻声道:“姑姑,崔大人到了,正在外面等着呢。”

    “快请进来,”林清婉笑道:“他和你父亲也有些交情,一会儿你留下与我们一起用饭。”

    “是。”

    林玉滨下去请崔正进来,林清婉脸上不见痛苦,崔正脸上也不见悲戚,就如平常见面一样打了一个招呼。

    崔正坐在她的对面,浅笑着将他此来的目的说了一遍,“陛下一直忧心郡主,所以派我来看望您。”

    林清婉微微欠身笑道:“劳烦陛下惦记,是我之过。”

    崔正客气的回了几句,然后顿了顿后道:“郡主若有所需,只管告知于我,在下也好与陛下上书,满足你所愿。”

    这是让她交代遗言了。

    林清婉就垂眸想了想道:“有劳崔大人了,我会与陛下上书的。”

    崔正便点了点头,这才看向林玉滨,开始夸她,“倒有郡主之风。”

    林清婉就笑道:“以后还请崔大人看顾一二。”

    崔正见她不照规矩谦逊,反而托他照顾人,再看一旁眼眶红红,比他两个儿子还要小的林玉滨,不由微微一叹。

    都是做人父母的,这心倒是一样的。

    念头闪过后才想起林清婉不是林玉滨的母亲,不由摇头一笑。

    林清婉见了不由微微瞪眼,“崔大人不愿意也不用摇头吧,好歹安慰一下我这将死之人。”

    崔正脖子一僵,连忙解释道:“郡主误会了,我们两家乃世交,自然会照顾侄女,只是感动于郡主的慈母之心,这才失态。”

    崔正可不想林清婉生此误会。

    林清婉这才松了一口气,夸张的伸手抹了一下额头道:“崔大人可吓煞我了。”

    崔正抽了抽嘴角,才不信她这么不经吓呢。

    林清婉虽然“病”了,但胃口还不错,照常用了晚饭,就把林玉滨打发走,她与崔正一起边往园子里消食一边说说话。

    林清婉笑问:“崔大人这次来是帮孙大人设置城防?”

    崔正点头,倒也不瞒她,“还有招兵。”

    这种事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同品级的林清婉,崔正道:“陛下要从河南府中抽调出五万兵马,所以我急需增加新兵,好趁着现下安定将新兵练出来。”

    听说要征兵,林清婉脸上便一黯。

    崔正看了她的脸色明白,没再说这事。刘太医说林清婉这病就是累的,总不能让人临走了都劳累吧?

    林清婉却顾自垂着眼眸想了半天,最后幽幽一叹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不是一人所能阻拦的,今日之苦或许能成明日之甜。”

    崔正没有她这副柔软的心肠,他是武将,连送别战死的将士都是常态,更别说招兵买马了。

    林清婉也只忧心了一下,她从不是囿于当下的人,顺脚走到荷塘边,林清婉停下脚步道:“前不久我求了姬先生一件事,详情还得请崔先生回京后代为向陛下禀报。”

    姬元答应她的事不好在折子中细说,毕竟就算是密折也有泄露的可能,所以为了姬元的安全,林清婉一句都未曾提过。

    这次崔正来,倒方便了她,不然,她就只能托付给周刺史了。

    崔正显然没想到林清婉养病时还能顺手做下这样的大事。

    现在大梁所忧虑者不就是闽国和蜀国,而偏安一隅的大理完全不必忧心,两国只要收服了其中一国,那另一国便不需要忧心了。

    以战收服尚且如此,更何况以和收服?

    那样不是更显得大梁是天命所归?

    这次他为什么要特特跑来帮孙槐设置城防,就是因为闽国紧邻江南,现在楚国已亡,他们不得不防蜀国和闽国,他这才来的。

    崔正高兴起来,原地转了两圈道:“郡主放心,我一定派人保护好姬先生,我一回京便和陛下禀告。”

    “倒不用特意做什么,”林清婉轻声道:“姬先生不喜束缚,朝廷还是不要离他太近,以后大梁真与闽国起冲突时再来请人吧。”

    现在楚国已亡,以姬先生的声望,他在梁国还是很安全的。

    崔正点了点头应下,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起三国的关系来。

    林清婉陪同崔正走向书房,屋里已经点起了灯,她也不知道自己下次还能不能醒来,那种要离开的感觉一直在,却一直未曾离开,似乎是没到时间。

    所以她会尽量让自己清醒的时间长一些,多陪陪林玉滨他们也是好的。

    今天崔正到访,她就更要保持清醒了。

    林清婉让白枫将棋盘拿来,坐到一旁笑道:“崔大人,我们来手谈一局?”

    白枫有些忧虑的看了姑奶奶一眼,以往,她清醒到现在也该困了。

    崔正也看了她一眼,他刚从刘太医那里了解过,林清婉每次醒来都不足一个时辰,从他们谈话吃饭再到现在游了一圈花园,时间已经快了。

    这时候下棋?

    崔正隐约猜到林清婉是有话与他说,便微微一笑坐到她对面,伸手请她先走。

    林清婉扭头看了白枫一眼,对她微微颔首。

    白枫便低下头去,默默地退出去给她泡一杯浓茶,好提神。

    林清婉的棋艺是姬元都自叹弗如的,崔正自然也不是她的对手,但她并不急躁,一步一步走得很稳。

    一开始崔正有些漫不经心,走到一半也不由认真起来,沉吟的看着棋盘思索。

    半响,他才落下一子,林清婉微微一笑,几乎不假思索的便用一颗棋子封住了他的退路。

    崔正微微蹙眉,抬头看向她,就见她的眼睛亮晶晶的,正含着笑意的看着他。

    要不是手边那杯散发着浓浓茶味的茶,崔正几乎要以为刘太医是在故意骗他了。

    崔正继续垂眸盯着棋盘思索,他从不是轻言放弃之人。

    林清婉把玩着手上的棋子问,“崔将军可有想过天下太平后的日子?”

    “自然,”崔正落下一子,淡淡的道:“梦嘛,每个人都会做的。”

    “那崔大人梦中一统天下后的日子是什么样的?”

    “自然是国泰民安了。”

    “国泰民安……”林清婉怔怔喃语,半响后摇头道:“岂是那么容易的,一统天下时难,但要治好国却更难。”

    “陛下仁厚,又俭让,已是容易得多了。”崔正显然信心满满,只要能一统天下,想要国泰民安应该不难。

    “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林清婉道:“陛下仁厚是好事,就怕会纵容了某些宵小之徒。且居安思危,这国泰民安最后要依靠的还是强国。”

    “那郡主以为国家怎样才算强?”

    “民富则国富,民强则国强,兵强国才强!”

    崔正挑眉看向林清婉,颔首笑道:“崔某也觉得兵强国才强。”

    不论是民富还是民强,跟崔正的职务都没有直接的关系,也就兵强了。

    林清婉就捏着棋子笑问,“那崔大人觉得,如何才能兵强呢?”

    “继续招兵买马,维持住大梁兵力?”

    林清婉笑,“那是穷兵黩武了。”

    “那郡主以为……”

    “不如精兵,”林清婉笑道:“而且兵役繁重也劳民伤财。”

    崔正蹙眉,“精简士兵?”

    “也不是要马上就做,主要的还是在强兵与精兵上,”见崔正脸上有些不赞同,林清婉便笑道:“这不过是我的些许意见,我毕竟更擅长民生,对兵务了解不多,但崔将军可与卢将军徐将军及钟将军商议一下。”

    崔正沉吟不语。

    半响,他回过神来时见林清婉已困倦的撑着脑袋,便笑了笑轻声问道:“郡主费如此大力,不会只想与我说这个吧?”

    她跟另外三位将军更熟,这件事显然和他们说更好,何必与他提?

    林清婉眯了眯眼睛,从身体深处透出来的困乏几乎将她湮灭,但她还有一丝理智在,因此笑道:“若我说,我是想劝崔将军在天下一统后办军校,培养出足够多且优秀的将领,让他们到军中取代你们的位置呢?”

    崔正就笑道:“将多兵广不是好事吗,郡主何必如此迂回?”

    林清婉就抬起脑袋,放下手,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