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林氏荣华-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后这才感觉到心脏处有密密麻麻的痛意涌出,她捂住胸口既说不出话,也哭不出声。

    长公主和三皇子等已经失声痛哭起来,四皇子也趴在一边哭,礼部的鲁尚书抹了一把眼泪,上前道:“四殿下节哀,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要收敛,您也要准备登基事宜。”

    这是礼部的任务,其他各部协理。

    鲁尚书是新提拔上来的,他并没有经验,只能照着惯例来做。

    四皇子强忍着悲痛,抹了一把脸便带着三位兄弟起身帮皇帝换好寿衣。

    各部门都尽量方便礼部,好将皇帝的丧事办好。

    林清婉和钟如英则扶了皇后去后殿,御医见她脸色不好,一步不肯离的守在殿内。

    “娘娘,”林清婉用力按着她的虎口,低声道:“您哭出来吧,哭出来就好了。”

    皇后愣愣的看着她,林清婉盯着她的眼睛,一字一顿的道:“娘娘,陛下去了!”

    皇后的眼泪再也绷不住,一下泪如泉下,林清婉和钟如英便都松了一口气。

    林清婉抱住她,皇后便靠在她的肩膀上痛哭起来。

    守着的宫女和御医也都松了一口气,能哭出来就好。

    兵部尚书和禁卫军统领已派兵去戒严,整个京城都被戒严,一直到第二天,皇帝的死讯才发布,同时召三品以上大臣进宫哭丧。

    蜀国的大皇子是住在皇宫里的,但蜀国使臣却住在理藩院的驿站里,消息一出,两边反应不一。

    蜀国大皇子是招来自己的心腹问,“我们可要去拜祭?”

    “殿下不必急,等梁国的安排。”

    大皇子沉默了一下才问,“梁帝驾崩,我还能与梁国的五皇子换回来吗?”

    爹当皇帝和哥当皇帝是不一样的,大皇子知道,之前梁帝是想换回五皇子的。

    但现在新梁帝未必还想。

    他知道,蜀国内也有很多人不想他回去,甚至父皇都想留他在梁国,因为质子带来的便利可不少。

    心腹没说话。

    大皇子便幽幽叹了一口气,半响才压低了声音道:“派人给外祖父送封信吧。”

    他可以当一时的质子,却不能长久的做质子,因为没有一个继承人会在他国做好几年的质子的。

    而驿站里的正使却跟心腹道:“此是我等的机会,之前两国迟迟定不下质子之事是因为梁帝不同意,此时新梁帝登基,机会更大了。”

    他们正想着等梁帝的丧礼完结再提此事时,四皇子已经招来林清婉道:“既要接老五回来,你此时就去与蜀国使臣商议吧,赶在父皇出殡前将人接回来,好让他送父皇最后一程。”

    皇帝是要在宫中停灵四十九天的,朝臣哭灵都要哭七日,四皇子现在名义上已为新君,但要正式登基还得等皇帝出殡之后。

    林清婉算了一下时间,若是事情顺利,五皇子的确能赶回来。

    她叫来理藩院的官员,道:“派个人,即刻前往朗州,找到蜀国的张将军,告诉他我们要换回质子的事。”

    “大人不与蜀国使臣商议吗?”

    “自然是要商议的,但张将军是大皇子的外祖父,到时候我们会把大皇子送到朗州交接,自然也要通知他一声。”

    但也不必那么早,此时通知他,不过是让他在蜀国发力,促成此事,便安全护送五皇子到朗州。

    等安排好,林清婉这才去见蜀国的使臣。

    蜀国的兵部秦尚书早回国了,陪着大皇子留在梁国的正使姓方,据说是蜀帝的心腹。

    林清婉此时找上门来显然出乎方正使的意料,更意外的是她是要换回质子。

    林清婉见他愕然,便叹气道:“方大人也知道,先帝驾崩,新帝顾念五殿下与先帝的父子之情,所以说什么也要五殿下回来奔丧。”

    “这……”

    “在下也知事出突然,有些难为方大人了,好在两国早已履约,只剩换回两位皇子即刻,倒也不难。”

    方正使抿了抿嘴问,“此是新帝个人的意思,还是梁国朝臣们的意思?之前我们两国有意继续交换质子的。”

    “是,可谁也没料到陛下的身体会衰败至此,好在此事在陛下崩前便商议好了,这不仅是先帝和新帝的意思,也是我大梁朝臣们的意思。”

    意思是大家都同意了。

    方正使就笑道:“也好,我这就上书我皇,待得了答复再回复林大人。”

    “有劳方正使了,只是时间紧急,所以我的意思是,您一边快马加鞭使人派送折子,一边先护送大皇子去江陵府如何?”

    方正使脸色一沉,问道:“林大人这意思竟是不等我皇的回复便直接换过质子了?”

    “当然不是,等自然还是要等的,只是自持此事符合我两国的盟约,并无出格之处,料想蜀帝必会答应,所以不如早行一步。还请方大人体谅一下我大梁的五殿下,先帝在时,几个孩子之中最疼爱的便是五殿下了。先帝驾崩他却不在身边,心中正不知如何伤心,还请方大人顾念一下父子天性。”

    “那也不必急于这一时……”

    “于五殿下来说,晚一刻都如晚一年,等方大人的折子到蜀国再传回来,您再动身,这一去一来就半个月了,您算算这于我们五皇子来说都多少年了。”林清婉道:“方大人也有父母,难道就能感同身受吗?”

    方大人:……他不能,他爹活得好好的呢!

    林清婉在这里磨了半天,眼见着太阳都快要落山了他还是不松口,她就只能叹气道:“既如此,为了先帝和五皇子的父子之情,在下只能得罪方大人了。”

    方正使瞪眼,戒备的问,“你要做什么?”

    “在下会派人护送贵国大皇子前往江陵府,告知朗州的张将军接手,”林清婉起身冲他行礼道:“明日我派往蜀国接五皇子的人就会出发,所以方大人有三天的考虑时间,三日之后,不论您答不答应,我都会派人送贵国大皇子前往江陵府的。”

    从江陵到朗州,只需一天时间而已。

    方正使没想到林清婉要玩硬的,一时气得不行。

    但两国已经履约,按照盟约规定,他们此时的确应该换回质子,梁国的作为并没错。

    最要紧的是,守着朗州的是张将军,是大皇子的亲外祖!

    她要直接把人交给张将军,到时候只要在他那里露那么一点他不愿意换回质子的口风,他就能被张家削死。

    张家在蜀国的势力不小,他虽是皇帝心腹,如今所为也是听命于皇帝,但显然张家不会理解。

    他们若不能怪皇帝,也就只能迁怒于他了,这果然是个苦差事,难怪秦尚书会走得那么干脆。

第四百八十七章 守灵

    在宫中的蜀国大皇子听到消息时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一再问道:“消息确切吗?”

    伺候他的心腹高兴道:“是理藩院的官员亲自来通知的,还说林郡主明日就来求见殿下,与您商议启程之事,梁国似乎要急着请他们的五皇子回来奔丧,此事已有十分准了。”

    大皇子忍不住蹦起来,总算是像个孩子一样高兴的团团转,“也就是说,我不日就要回蜀国了?”

    “是,殿下不用留在梁国做质子了。”心腹也很高兴,但还是有些忧虑,“不过小的听人说,似乎方大人不太同意,还跟林郡主吵了起来。”

    大皇子脸色一冷,小小的脸上满是寒霜,他沉默了半响道:“他是父皇的人,他的态度便代表父皇的意思,此事他只怕真不能做主,我再给外祖父去一封信,你使人快马加鞭送去。”

    他不能坐等结果,上一次他是没得选择,这一次梁国都想换回质子了,他自然也要努力一番的。

    父皇他再强势,他也得听听朝臣的意见。

    方正使不知道林清婉前脚从他这里出去,后脚就派人去宫中挑拨离间了。

    此时他正写好奏疏,让人快马加鞭的送回蜀国。

    现在楚国已灭,蜀梁交界,交通方便了许多,信件来往几乎可以缩减一半的时间。

    林清婉说给他时间考虑,第二天果然不再来纠缠,一直到下午,他才知道她跑去找大皇子。

    他这才想起这位正主来,一股寒意直接从尾骨处直接升起,林清婉和大皇子说了什么,大皇子会如何想他?

    方正使这才后悔起来,当初不该同意梁国将大皇子放在皇宫的,他要见一面不容易,对方却能随时见到他。

    可当初要对大皇子不利的势力不少,为安全起见,他不敢冒险啊。

    而且此事也是秦尚书与梁国议定的,此事他才察觉到其中的不妥。

    方正使顾不得许多,连忙进宫求见大皇子。

    为了安蜀国的心,当初梁国是将大皇子安置在皇宫前殿部分的一个偏院里。

    那里历来是皇帝留宿大臣的客院,既与后宫隔开,又在皇宫范围之内,且因为靠近朝堂,非常安全。

    梁国还特意开了一条甬道给蜀国使臣,方便他们进出。这样蜀国使臣进宫不必和梁帝请示,只需向蜀国大皇子递帖子,对方同意了就能进。

    而且蜀国使臣也不能从甬道进入其他区域,加上梁帝又加派了侍卫,除非他们能收买这一片的侍卫,不然安全系数还是挺高的。

    当然,守着甬道的则是蜀国大皇子带来的人,以免他们怀疑梁国隔开大皇子和使臣的接触。

    这一次,方正使也是直接把帖子交给守在甬道旁的蜀国侍卫,不过对方却没有直接进去,而是收了帖子后道:“殿下刚刚歇下,且时辰已晚,大人还是先出宫吧,待殿下同意,下官再派人去驿站中通知您。”

    方正使脸色难看,问道:“林郡主来与殿下说了什么?”

    “下官只守着甬道,如何能知道殿下与林郡主之言?”

    “那林郡主是何时离开的?”

    “就在大人来此的一个时辰前,”侍卫拢手笑道:“郡主是用过午饭和下午茶后才走的。”

    意思是她上午就来了,与大皇子谈了一个上午加下午。

    方正使抿了抿嘴,“你尽快报给大皇子知道,就说我已上折禀报陛下,不日就能得到消息。”

    侍卫笑着应下,等他走了,这才让同伴守着他的位置,他拿了帖子进去。

    大皇子正在看着人收拾东西,林清婉今天过来已明确告诉他,不论后天方正使答应还是不答应,她都会送他前往江陵。

    五皇子是一定要回来奔丧的。

    大皇子也不是全信林清婉的,但林清婉表示因换回质子事关重大,所以她会亲自前往,他这才放心许多。

    林清婉一再强调,是梁国先帝想见五皇子,而新帝孝顺且友悌,所以才这么着急的召回五皇子的,其实梁国之前也想跟蜀国继续交换质子,巩固两国的友好关系的。

    大皇子一点也不开心这点强调,但他还是忍不住庆幸,幸亏要登基的四皇子方正,不然他可能真的要继续留在这里做交换质子了。

    不管怎么说,大皇子此时心花怒放,所以也不在意方正使怎么样了,盯着宫人将他特别喜欢的一些东西收好带走。

    其实他在梁国的这小半年过得还不错,梁帝礼遇他,而四皇子年纪跟他爹差不多大,看着他的目光中都透着怜惜。

    又有五皇子的手书,六皇子跟他玩得很好,而其他伴读,虽偶有口角,但因为他身份贵重,也没人敢明目张胆的欺负他。

    反而带着他玩了许多未曾玩过的东西,见识了不少东西。

    可是,玩得再好,他在这里也是客居,一举一动皆要小心翼翼,哪有自家自在?

    而此时,林清婉正守在皇帝灵前,今夜轮到她守灵,与她分在一起的是三皇子。

    梁帝的孩子,包括她和钟如英这两个义女,都要给他守灵的,白天林清婉要早上来一趟,然后去处理理藩院的政务,晚上则是轮班。

    林清婉已不是第一次戴孝守灵,但这一次和林江那一次不同,需要守的规矩更多。

    好在一旁有礼部的官员提醒,倒也不会出错。

    她默默地将黍稷梗捧起放入火盆内,三皇子默默地跪坐在一旁,跟着她默默地磕下行礼。

    林清婉行完礼,看着他直接趴在地上痛哭,不由膝行两步去扶他,三皇子似乎是不好意思,偏过头去擦干眼泪。

    “多谢三妹。”

    林清婉见他脸色不好,忍不住低声道:“您先去后堂歇息吧,这儿我来看着。”

    三皇子摇了摇头,跪着没动,“我已是不孝,未能在父皇病时服侍左右,怎能不给父皇守灵呢。”

    “那也该以身体为重,陛下就看着呢,您既知他心疼您,焉能让他更心疼?”

    三皇子固执的摇头,“若不能守灵,那就是枉为人子了。”

    林清婉忍不住抿了抿嘴,她知道这个时代对守孝的看重,有的孝子为守孝是真的三年不吃荤,还要在父母墓前搭草棚守孝,一守就是三年的孝子,出孝时就跟个野人似的也比比皆是。

    守灵只是最基本的,三皇子显然心结颇深,若是连灵堂都不叫他守,只怕心里过不去那关。

    她没再说话,而是瞥了一眼后面守着的宫人。

    宫人悄悄地退下,不多时便端了一碗药来,林清婉接过,奉给三皇子道:“三哥,陛下走前最惦记的是还留在蜀国的五弟,和身体不好的你,一直叮嘱宫人要记得服侍你吃药。”

    三皇子一点胃口都没有,闻言泪如雨下,默默地接过,一仰头全喝了,连药味变了都没发觉。

    林清婉松了一口气。

    这不是三皇子先前的药方,而是御医新开的补血益气的药,他今天统共就吃几口饭,再守灵,只怕等皇帝出殡了,他也倒了、。

    晚上灵堂人少,除了林清婉和三皇子,便只有一个礼部官员和两个伺候的宫人在了。

    此时众人都困极,礼部官员和宫人还有人交班,林清婉和三皇子却是要一直守着的。

    俩人此时已经倒在席子上睡着,礼部官员见时辰到,看了眼三皇子和林清婉,最后还是决定推醒林清婉。

    林清婉睁开眼睛,看了一眼时辰,默默地上前添油烧香祭奠。

    将黍稷梗投进火盆,林清婉行完一套礼后回身看三皇子,见他脸色不好,不由去摸他的手,入手一片冰冷,显然是冷到了。

    林清婉蹙了蹙眉,将她的被子铺好,给礼部官员使了一个眼色,俩人小心翼翼地给他翻了一个身,让他躺倒被子上,再给他盖上他的被子。

    林清婉松了一口气,觉得守灵真不是人干的活儿,幸亏她这具身体特殊,不然肯定也守不住。

    礼部官员敬佩的看了林清婉一眼,他一个大男人都觉得受不住,林郡主却能面无异色。

    此时可是寒冬腊月啊。

    林清婉默默地坐在席子上,心里却在想着待到了江陵要怎么与张将军谈。

    好让对方尽早将五皇子送来。

    五皇子第二天凌晨醒来时脸色好了一些,见他身下铺着林清婉的被子,一张脸瞬间涨红,懦懦的道:“这,这怎么行,妹妹晚上可受寒了?”

    林清婉对他笑道:“我向来浅眠,睡不下了,所以不要紧的,三哥既醒了,我们就去后堂用些粥饭吧。”

    三皇子没胃口。

    林清婉就道:“还有四十六天呢,难道三哥要一直不吃不喝吗?”

    三皇子这才起身与她去后堂,桌上只有小馒头和一盆粥,以及两碟子咸菜,俩人默默地用早饭。

    林清婉一直盯着三皇子,直到他将碗里的粥全部喝完,这才放下碗筷,叹气道:“三哥,明日我就要启程离京了,以后与你一起守夜的应该是如英,您别看她疏朗大方,其实心思也细腻得很。”

    她道:“除了钟老将军和齐姐夫,陛下是对她最好的人,上次我看她差点在灵堂上晕过去,我不在宫中,还请三哥多照顾一下她,盯着她按时用饭,按时服药,按时休息,莫要为守孝就坏了身子。陛下一直看着呢,如英姐姐要是过不好,他心里也会不好受的。”

    三皇子抿了抿嘴,这话与其是叮嘱他照顾钟如英,不如说是叮嘱他照顾好自己。

第四百八十八章 换回

    常听人说这位义妹厉害,为人周到,如今他才算感受到,果真如沐春风,没有一处不妥帖。

    这一次,三皇子没再推拒,点头应下了。

    虽然如此,林清婉还是又额外叮嘱了钟如英一遍,让她注意一些三皇子。

    钟如英问,“你此去江陵,可要我送你一些人?”

    “不必,四殿下都安排好了,”林清婉道:“且此次不会离开太久。”

    林清婉护送蜀国大皇子去江陵,皇帝派了两千禁军给她,就是为了保护大皇子。

    蜀国的情况比梁国要复杂许多,还不知有多少人希望他就留在梁国或死在梁国呢。

    这次林清婉又是不经蜀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