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唐群英-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琅星



第一章 千年穿越

一辆黑色路虎行驶在西禹高速公路上,车内坐着三个人,驾驶座上带偏光太阳镜的中年男子名叫李邱华,X市某地产公司总经理。后排坐着两个学生模样的青年,左边的名叫李邱民,是李邱华的弟弟,本书的主人公。右边的名叫叶枫,是李邱民的表哥,两人同在一所大学读书,同时毕业。两人之间并没有多少言语,李邱民性格内敛,而叶枫好事招摇。三年级时,叶枫为了竞选学生会主席,不择手段整垮了竞争对手。

叶枫原本要留校担任团支部书记,不料半路突然杀出个程咬金,据说此人与某位校长有特殊关系。事情已经过去三个月,叶枫依然耿耿于怀。

李邱华对此事略有所知,开导叶枫说:“年纪轻轻的呆在学校没钱途,不如来公司帮大哥做事。”

叶枫爽快的回答:“小弟绝不会让大哥失望。”

李邱华笑道:“早就听丘民说你小子聪明过人,鬼点子多,什么时候让大哥见识一下。”

叶枫瞟了眼李邱民,微笑着对李邱华说:“表弟过奖了,很多东西小弟还得向大哥学习。”

李邱华笑道:“说的不错!今后好好跟着大哥干。”

车外阳光明媚,李邱华的心情很好,一边开车一边描绘着公司未来的发展。叶枫不时插进几句赞美之词,说得李邱华哈哈大笑。李邱民对房地产没有兴趣,在一旁静静的听着。土黄的山丘和深切的沟壑从车窗外掠过,李邱民无意间发现前方天空有些异样,正在疑惑中,一簇蓝色强光从天而降,击中路面。李邱华出于本能猛打方向盘,路虎撞断护栏,冲下山坡……

昏迷中的李邱民隐约听到有人呼唤自己,勉强睁开眼睛,朦胧的视野中出现一名身披铠甲的高大武士。李邱民头部一阵剧烈的疼痛,晕厥过去。

李邱民再次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一张舒适的床上,房间非常宽大,装修古朴雅致。李邱民转过头,意外的看见床边站着几个身穿太监和宫女服装的人,心中不禁纳闷:难道是拍戏的剧组救了我?对了,那个身披铠甲的高大武士。李邱民突然觉得头痛欲裂,不禁叫出声。

一名老太监听到声响,快步走到床前,面带喜悦的说:“真是吓煞老奴!终于醒了,老奴这就去禀告皇上。”

老奴?皇上!李邱民大脑里一片茫然,口中不停的念着:“这是什么地方?”

旁边一名十多岁的小太监走进床前,神色慌张的说:“这里是大明宫拾翠殿,您经常住的地方。”

李邱民看着那个小太监,好奇的问:“你是谁?”

小太监显得有些惊慌失措:“您可别吓奴家!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奴家可怎么办啊!呜—”小太监跪在床边哭了起来。

李邱民的脑子里一团乱麻:大明宫?难道是穿越了!对,一定是那个晴空霹雳让我回到唐朝。我现在身处大明宫中,身边的人对我如此尊敬,莫非现在的我是大唐帝国的皇亲国戚。李邱民尽力稳定自己的情绪,对小太监说:“别哭,我没事。”

小太监擦干眼泪站起来,脸上立马露出笑容。

“圣人至!”殿外传来一个太监的声音。

殿内的太监、宫女退到一边,俯首跪地。

圣人?!李邱民有些不知所措,看着一大群人前呼后拥的朝自己走来,人群最前面是一位身穿龙袍的老人,精神矍铄,双目有神,不用问也知道是皇帝。皇帝身后紧跟着一位气质高贵的中年男子,不知是何身份,刚才与自己说话的那个老太监,紧跟在中年男子身后。

见了皇帝当然得跪拜行礼,李邱民不懂宫廷礼仪,正准备硬着头皮爬起来下跪,不料皇帝开口阻止道:“孙儿身上有伤,好好躺着。”

原来我是皇孙,不知眼前这位皇帝是?李邱民小心回答:“孙儿不孝,让皇爷爷担心,孙儿万死!”

皇帝坐到床前,摸了摸李邱民的头,微笑着说:“朕的乖孙儿,何时学得那帮王公大臣说话的口气,是在哄朕开心吧。”

李邱民连忙解释:“皇爷爷日理万机,孙儿不想让您担心。”

皇帝笑着说:“刚才太医禀告朕,孙儿的伤势并无大碍,静养些时日便可痊愈。”

“皇爷爷如此关心孙儿,孙儿—”因为太过紧张,李邱民一时语塞。

皇帝和蔼的说:“这段日子就住在宫里安心静养,有什么需要只管跟高总管说。”

站在皇帝身后的老太监连忙回答:“老奴遵旨。”

“孙儿谢皇爷爷。”李邱民见十几双眼睛齐刷刷盯着自己,感觉面庞炙热,呼吸急促。

皇帝站起身:“看看,朕把话都说完了,你们父子俩聊聊,薛将军还等着朕。”

父子俩?皇帝身后的中年男子是我便宜老爸!薛将军?薛仁贵!难道眼前这位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李邱民的大脑快速运转着。

老太监喊道:“摆驾延英殿。”

中年男子躬身行礼:“儿臣恭送父亲。”

李邱民躺在床上跟着说:“孙儿恭送皇爷爷。”

中年男子目送皇帝出了殿门,起身来到床前,仔细的打量着李邱民。

李邱民心中直发毛,战战兢兢的说:“父,父亲,您坐。”

中年男子坐在床边,关切的问:“我儿感觉如何?哪里疼?让为父看看。”

李邱民如履薄冰的回答:“孩儿没事,让父亲担心了。”

中年男子见儿子没有大碍,松了口气:“没事就好,为父担心你万一有个什么闪失,耽搁了婚期。”

“啊!”李邱民大吃一惊,心想:我刚穿越到这个陌生世界就要结婚,新娘是谁?长什么样?

中年男子见李邱民神色异常,诧异的问:“怎么,我儿莫非不满意为父为你定的这桩婚事?”

李邱民连忙回答:“父亲误会了,孩儿只是一时兴奋,以致失态。”

中年男子摸着李邱民的头说:“你已经十五岁了,别成天只知道玩,有空多读些书。”

什么!我才十五岁!新娘多大?李邱民再次大惊失色。

中年男子看了看李邱民,和蔼的说:“看来我儿确实受惊过度,听你皇爷爷的话,好好在此静养,为父过几天再来看你。”中年男子临走时把小太监叫到身边,叮嘱他好生照顾小王爷。

中年男子离去后,李邱民长出了口气,礼貌的对站在一旁太监和宫女说:“请你们出去一下。”太监和宫女面面相觑的离去,只剩下小太监一人。李邱民假装头疼,不记得最近发生的事,让小太监把自己受伤的经过复述一遍。小太监讲述过程中,李邱民不时提问,很多疑问有了答案。

现在是唐开元二十九年,自己姓李名俶,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皇长孙,半个月前刚被册封为广平郡王。刚才见到的那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明皇李隆基。在大唐帝国二十一位皇帝中,李隆基的名气毫不逊于李世民,他是“开元盛世”缔造者,引领中国封建社会走上前所未有的巅峰。wOsr#t7?那位中年男子是李俶的父亲,太子李亨。那名老太监是李隆基的心腹,内侍监高力士。身边的小太监名叫刘德顺,十二岁入东宫,侍奉李俶两年。李俶的生母吴氏早亡,李隆基对其特别关爱。三个月前,李亨为李俶定了门婚事,下月迎娶吴兴才女沈氏,此女就是《珍珠传奇》中的沈珍珠。李俶天性活泼好动,此次受伤纯属意外。当时,李俶正在跑马场练习骑马,突然晴空一声炸雷,马匹受惊跃起。李俶掉下马背,跌落地上,不省人事。

刘德顺说到这里,幸灾乐祸的说:“保护您骑马的那个千牛侍卫肯定脱不了干系。那小子活该,害得小的跟着吓出一身冷汗。”

李邱民想起第一次睁开眼看到的披甲武士,问刘德顺:“那个千牛侍卫,叫什么名字?”

刘德顺回禀:“小的不知,不过听说他父亲是左卫长史,叫郭什么仪。”

李邱民猛然坐起来,兴奋的看着刘德顺:“可是郭子仪!”

刘德顺表情木楞的回答:“好像是叫郭子仪。”

大唐名将郭子仪此时还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从六品左卫长史,李邱民的过度反应,让刘德顺不明所以。

李邱民知道自己失态,冷静下来问刘德顺:“那名千牛侍卫现在何处?”

刘德顺回答:“关在天牢。”

郭子仪的大名让李邱民心潮澎湃。按照史书记载,十多年后安史之乱爆发,顷刻间庙堂倾覆,天下大乱。郭子仪临危受命,力挽狂澜,成为平定叛乱的首要功臣,出将入相,名留青史。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称赞郭子仪“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安史之乱后吐蕃叩关、藩镇作乱,李唐王朝风雨飘摇,郭子仪独力擎天,让天下保持了三十年相对安定的局面。

李邱民心中突然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意外穿越到唐朝,怕是要留在这里了。不如去找皇帝老儿求求情,放了郭子仪的儿子,提前送个人情给未来的郭令公。李邱民并不知道,此刻关在天牢的那名千牛侍卫,正是郭子仪的次子郭旰。虎父无犬子,郭旰是郭子仪七个儿子中最勇猛的一个。

第二章 初识郭旰

李邱民的伤势恢复得很快,两天后已经可以下地走动。李邱民考虑再三,决定去见自己的便宜爷爷、大唐天子李隆基。李邱民梳洗更衣,看着水盆里的那张似曾相识的面孔,李邱民的心情有些激动,或许世间真有投胎转世。

走出拾翠殿,李邱民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大明宫的宏伟雄奇远远超出电影里那些气势恢宏的镜头。前方,巍峨壮观的宫殿群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右边,一湖碧水在微风中泛着涟漪,水鸟在湖面上跳跃飞翔。身后,拾翠殿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木中,若隐若现。沿着风景如画的湖岸前行许久,来到一座雄伟庄严的大殿外,殿门正中悬挂一匾,上书“含凉殿”。

看到殿外全副武装的千牛侍卫,李邱民不免有些心悸,低声问刘德顺:“圣人是在这里吗?”

刘德顺回答:“是的,小的先前问过高总管。”

李邱民站在殿外,正犹豫进不进。

高力士从殿内走出,微笑着说:“看到郡王恢复如初,老奴心中甚慰!”

老阉货,我好没好关你什么事!李邱民心中暗想,嘴里却说:“多谢高公公关心。本王想见皇爷爷,烦劳公公通禀一声。”

高力士的表情显得有些诧异,很快恢复如常,笑着说:“跟老奴开玩笑,进去吧。”

李邱民不知道,皇帝的爱孙李俶在大明宫里向来是横冲直撞。李隆基有过口谕:李俶觐见不必通报。满朝王公大臣,包括李俶的父亲太子李亨和权倾朝野的李林甫,都没有这样的特权。

李邱民小心翼翼的抬脚跨进殿门,殿内空间很大,古朴庄重的装饰透出天家独有的威严。李邱民走进内殿,见李隆基正坐在龙榻上批阅奏章。李邱民学着清宫剧里的情景下跪行礼:“孙儿拜见皇爷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隆基抬头看见爱孙,连忙把手里的奏章放到御案上,笑着说:“这是干什么?快起来,活一万岁那是妖怪。坐到朕身边来,让朕看看身上的伤好了没有。”

清宫剧害死人,看来唐朝并不流行三呼皇帝“万岁”。李邱民起身上前,坐到李隆基身边,心中七上八下,惴惴不安。

李隆基拍了拍李邱民的肩膀,关心地问:“身上的伤这么样了,还有哪儿疼?”

李邱民回答:“蒙皇爷爷庇护,孙儿的伤全好了。”

李隆基点了点头,突然问:“今日来见朕,所谓何事啊?”

李邱民心中一紧,见李隆基锐利目光的看着自己,低头回答:“孙儿确有一事,恳请皇爷爷恩准。”

李隆基笑着说:“今天这是怎么了,一点不像朕的俶儿。有事别憋在心里,说来与朕听听。”

李邱民心中一惊,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小心回答道:“日前孙儿受伤,只因自己骑术不精。孙儿恳请皇爷爷恩准,赦免保护孙儿骑马的那名千牛侍卫。”

李隆基显得很是惊讶,看了看高力士,摸着李邱民的头感叹道:“朕的俶儿长大了。”

高力士在一旁若有感触地说:“老奴看到此时的郡王,想起了陛下年轻时候。”

李隆基问高力士:“那个千牛侍卫是谁家子弟?”按大唐兵制,内廷侍卫挑选极为严苛,大多是王公贵族和官宦子弟。

高力士回答:“此人姓郭名旰,是左卫长史郭子仪之子。”

果然是郭子仪,李邱民心中一阵欣喜。

李隆基对高力士说:“你与俶儿同去天牢宣朕口谕,除去郭旰千牛卫军籍,让其回家反省思过。”

李邱民连忙谢恩:“孙儿谢皇爷爷。”

身为九五至尊的李隆基,并不在意如何处置郭旰。李隆基对李邱民说:“下月初六是你大婚的日子,朕选了一处宅子作为你的府邸。改日去看看,有不满意的地方,只管回来告诉朕。”

李邱民连忙回答:“皇爷爷亲自为孙儿所选,孙儿绝对满意。”

李隆基笑着说:“去吧。”

“孙儿告退。”李邱民缓步退出含凉殿。

皇帝的孙子可不是好装的,走出含凉殿,李邱民感觉后背发冷,衣衫已被汗水浸湿。

高力士看在眼里,关心的说:“郡王如果感觉身体不适,请回去休息,老奴一人去天牢宣谕即可。”

李邱民回答:“多谢高公公关心,我没事。”皇帝让我亲自去放人,大好的机会怎能错过。

李邱民跟在高力士身边,穿过雄伟的殿堂、高大的宫墙,一路上遇到的太监、宫女、侍卫,乃至官员都对高力士十分尊敬。李邱民心中暗想:看来老阉货在朝中的地位非同寻常,我得和他搞好关系。大明宫实在是大,走了两刻钟才到天牢门外。这里的气氛与皇宫其他地方迥然两异。

李邱民正要迈步走进天牢大门,被高力士叫住。高力士吩咐天牢守卫将郭旰带出来。没过多久,两名守卫带来一个身材魁伟的少年。李邱民第一眼见到郭旰,猛然一震。自己现在十五岁,身高大约一米七。郭旰整整高出自己一个头,至少有一米九,即便此刻身穿囚衣,依然透出雄武之气。

高力士宣皇帝口谕,特意把皇长孙在御驾前求情的经过告诉郭旰。

郭旰单膝跪地:“郡王因旰受伤,还为旰开脱求情,旰万分惭愧。”

李邱民扶起郭旰:“都怪俶骑术不精,连累郭兄被革去千牛卫军籍,俶深感内疚。俶有意请郭兄担任王府侍卫长,不知郭兄是否愿意?”李邱民特意以兄弟相称,满怀期待的看着郭旰。

郭旰再次俯首跪地:“旰惶恐,不敢从命。”

高力士在旁劝道:“郡王点名要你,还不答应了,圣人面前老奴去说。”

李邱民屈身扶起郭旰:“郭兄请起。”

郭旰站起身,抱拳回答:“多谢郡王。”

广平郡王年纪尚幼,按惯例王府侍卫长应由广平郡王的父亲太子李亨指派。李邱民不得不感叹高力士的善解人意。

第三章 王府皇宫

第二天上午,刘德顺前来禀报:“内侍省常侍边令诚在门外求见。”

内侍省常侍是个什么官?找我干嘛?李邱民对刘德顺说:“有请。”

一名相貌俊秀、衣着光鲜的中年人来到李邱民面前,躬身行礼:“臣内侍省常侍边令诚见过郡王。”

李邱民:“边大人不必客气。”

“臣惶恐!臣万死!”边令诚突然跪在地上。

李邱民在大明宫住了数日,大致知道唐代官员面见郡王不必下跪行礼,四品及以上官员面见太子也不必下跪行礼。这家伙发什么神经?李邱民心中纳闷,见刘德顺不停向自己递眼色,不明所以的对边令诚说:“请起。”

边令诚站起身,低头禀告:“臣奉高总管之命,领郡王参观王府。车马已备妥,正在殿外候命。”

李邱民:“有劳边常侍。”李邱民没有再以大人称呼边令诚。

边令诚:“能为郡王效力,臣十分荣幸。”

李邱民来到殿外,看到一辆豪华的马车,车前立着四匹高头骏马,泛着光泽的棕黑色皮毛看不出任何色差。

边令诚对李邱民说:“郡王,请上车。”

刘德顺扶李邱民上了马车,边令诚骑马在前领路。

马车沿着太液池湖岸行进了许久,来到一座高大的城门前,十余名全身甲胄的兵士守卫在此,门楼上有一匾,上书“左银台门”。李邱民此刻有些兴奋,心想出了这门应该就是繁华的长安城了。出乎李邱民的意料,城门外并不是熙熙攘攘的大街。

马车出了城门,经过一段空旷的大道,来到一座威严的官署门前,匾额上写着“左羽林军”。八名衣甲鲜明的侍卫骑马迎上来,护卫在马车左右。

马车继续前行,视野很快变得开阔起来,远处有成片的树林。大约走了一刻钟,又一座城门出现在眼前。李邱民心想:这回该进城了吧。穿过城门,眼前的景象再次出乎李邱民的意料,马车进入一条笔直的通道,通道宽十余丈,两边都是高大的城墙,路上没有其他车马,异常安静。李邱民有些紧张,心想:这是什么鬼地方?

马车继续前行,停在一座关闭的城门前。边令诚亮出令牌,守门兵士缓缓打开城门,李邱民听到了久违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