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摄政大明-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陈芷容的手段,还不仅仅只是这些。



  将玉佩送给赵俊臣之后,陈芷容的妙目一转。将目光转向了赵俊臣身后的楚嘉怡。



  楚嘉怡自从出现之后,虽然一身丫鬟装扮,并且低调内敛、话语不多,然而她的相貌与气质皆是万里挑一。自然是引起了陈芷容的注意。



  根据陈芷容的想法,以楚嘉怡的相貌气质,绝不会只是普通的丫鬟,只看赵俊臣在伴驾南巡之际还将她带在身旁,就知道赵俊臣对楚嘉怡十分在意,所以陈芷容在讨好赵俊臣之余。也想要趁机赢取楚嘉怡的好感、拉近与楚嘉怡的关系,这是一种投资,今后总有获利的时候。



  所以,陈芷容打量了楚嘉怡几眼后,向赵俊臣问道:“这位姑娘,想必就是赵公子的贴身丫鬟吧?”



  赵俊臣点了点头,解释道:“是的,她叫楚嘉怡,笔墨不错,也擅长厨艺,平日里负责我的书房笔墨与夜宵茶点,因为已经用她用习惯了,所以我这次伴驾南巡也带着她。不过近段日子以来,她一直跟在崔姑娘身边负责照顾。”



  陈芷容并不知道楚嘉怡其实是太子朱和堉安插在赵俊臣身边的探子,也并不知道赵俊臣其实完全不信任楚嘉怡,只是听到楚嘉怡平日里负责赵俊臣的书房工作后,就愈加觉得楚嘉怡与赵俊臣关系亲近,也就愈加坚定了讨好楚嘉怡的心思。



  于是,陈芷容将那根金镶玉的发簪递给楚嘉怡,说道:“这位楚姑娘当真漂亮,我一见就觉得喜欢,刚才看到这根发簪的时候,心里面就觉得这根发簪非常适合楚姑娘,所以就拿了下来,同样是‘借花献佛’送给楚姑娘,还望楚姑娘能够收下。”



  顿了顿后,陈芷容见楚嘉怡有些迟疑,又笑道:“既然楚姑娘你是赵公子身边的亲近人,那么今后你我会有很多打交道的机会,这根发簪,就算是我的见面礼了。”



  楚嘉怡微微一愣,有些不知所措,将目光转向了赵俊臣。



  赵俊臣点头道:“既然陈小姐送你礼物,你就收下吧。”



  得到赵俊臣的许可后,楚嘉怡点了点头,从陈芷容手中接过发簪,并轻声道谢。



  这根发簪是由金玉构成,价值不菲,至少要几十两银子,然而楚嘉怡只是一脸平静,没有表现出任何欢喜模样,似乎见惯了这类贵重物品,却让陈芷容心中暗暗称奇、愈加觉得楚嘉怡不简单。



  将玉佩送给赵俊臣、又将发簪送给楚嘉怡之后,陈芷容自己只留下了一块绣着鸳鸯的白色香帕,这块香帕虽然精美,但只是价值几钱银子罢了,算是“悦容坊”里面最便宜的东西了,但陈芷容却是珍而重之的放入怀中。



  *



  另一边,将陈芷容的所作所为看在眼里,赵俊臣心中暗暗一叹。



  显然,陈芷容不知出于何种原因,竟是深信赵俊臣最终会迎娶她作为正室妻子,所以已经开始为日后入主赵府进行布局了。



  不管是先前迎合崔倩雪,还是如今讨好楚嘉怡,皆是如此!



  而陈芷容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针对赵府里面的另一位强势女子——方茹!



  也正因为如此,赵俊臣才会在心中暗暗叹息。



  与陈芷容的八面玲珑不同,方茹虽然精明强势,但欠缺了一些圆滑,平日里除了赵俊臣之外谁也不在乎,虽然赵府在她的管理下一直井井有条,但方茹的手段太过于强势,得罪的人也非常多,赵府上下对于方茹虽然敬畏有加,但畏远大于敬!



  可以想象,若是赵俊臣娶了陈芷容,那么以陈芷容的圆滑手段,很快就会得到赵府上下所有人的好感,而方茹因为“失道者寡助”,也必然会遭到陈芷容的打压,即使得到赵俊臣的鼎力支持,怕也很难与陈芷容相抗衡。



  “方茹对我忠心耿耿,又帮着我管理‘悦容坊’的产业与‘同济庙’的情报网络,可以说是成效显著,所以我也绝不会辜负于她,而陈芷容这么快就表现出了针对方茹的心思,只会让我心生反感与警惕……这般道理,以陈芷容的聪明,难道不知道吗?”



  赵俊臣心中疑惑,暗暗想道。



  *



  不过,虽然心中疑惑,但赵俊臣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吩咐许庆彦付了银子之后,就带领着三女离开了“悦容坊”,并在一位“悦容坊”伙计的领路下,乘着马车向着“知味轩”赶去。



  因为在“悦容坊”的事情,耽误了许多时间,如今已是午时过半,众人皆有些饥肠辘辘,所以也再没有多少耽搁。



  只是,在前往“知味轩”之前,因为赵俊臣的吩咐,许庆彦却是离开了队伍,并带着赵俊臣的名帖前去那位吴公子的家中拜访了。



  因为苏秀宁与崔倩雪的关系,吴公子买下的那两块水晶胰子赵俊臣还是要拿回来的。



  不过,赵俊臣的目的,并不仅仅只是如此!



  利用这次与吴公子冲突的机会,以及从李莱处得到的一些情报,赵俊臣觉得自己或许还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



  ……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五章。知味轩内。
  ……



  ……



  众人来到“知味轩”之后,赵俊臣在二楼找了一处靠窗的位置,并点了几道苏秀宁极力推荐的菜肴。



  因为食客不多的缘故,所以上菜也很快,并没有耽搁多少时间。



  赵俊臣尝了几筷之后,也真心实意的夸赞了几句,认为苏秀宁的推荐没错,“知味轩”里的徽菜确实正宗美味。



  然后,赵俊臣与陈芷容、苏秀宁、崔倩雪三女边吃边聊,时间缓慢流逝着。



  因为经历了“悦容坊”的事情,众人之间的气氛不似最初那般的尴尬沉闷,即使崔倩雪也逐渐恢复了一些活泼,所以吃饭期间赵俊臣的心情还算愉快。



  当桌上菜肴吃到一半的时候,陈芷容的妙目向着窗外瞄了一眼,然后轻轻一笑,道:“赵公子,咱们等的人终于来了。”



  听到陈芷容的提醒后,赵俊臣也向着窗外看去,却见在街头拐角处,许庆彦正领着两位老者、以及一位年轻男子向着“知味轩”走来。



  两位老者并肩而行,左边的老者衣着华贵、身型富态,但表情间满是焦急,而右边的老者则身材普通、穿着朴实,白面无须,但气质文雅,神色也要平静许多。



  至于那位年轻男子,正是赵俊臣等人在“悦容坊”里见过一面的吴公子,此时他随在两位老者身后亦步亦趋,垂着脑袋,神色间满是沮丧,手中还捧着两个木盒子。



  “嗯,终于来了。”赵俊臣点了点头,表情波澜不惊,并缓缓补充道:“要比我想象中迟一些。”



  陈芷容笑道:“恐怕是因为吴公子的父亲到处托关系、搬救兵,所以才耽搁了时间吧?嗯,那位身材富态的老者应该就是吴公子的父亲了,至于他旁边那位老者,难不成就是吴公子的姨夫、南京户部侍郎曹文斌?”



  “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了。”赵俊臣说道:“听说曹文斌也随着南京户部尚书唐臻来到徐州迎驾,只是我在徐州码头的时候。只顾着与王保仁、唐臻二人周旋,并没有注意其他人,所以也不认识他。”



  陈芷容又笑道:“这次吴公子招惹了赵大人,恐怕是被他父亲骂惨了。也不知他父亲打算如何向赵大人你赔礼道歉。”



  赵俊臣却是神情温和,好似胸怀宽大一般,淡淡道:“说起来,我与吴公子之间只是寻常的争执,双方各有道理。并不能说谁对谁错,更何况那位吴公子也没什么坏心思,所以也不用他们赔礼道歉,只要将那两块水晶胰子割让给我,这件事情就算揭过去了……说不定,借此机会,我与他们还能成为朋友,今后会有合作的机会。”



  听到赵俊臣这么说,陈芷容微微一愣,隐约觉得赵俊臣心中有什么计划。但这个计划的具体内容,却无论如何也猜不明白。



  只是,这种猜不明白的感觉,反而让陈芷容对赵俊臣愈加有感觉了——陈芷容喜欢揣摩他人的心思,也喜欢掌控他人的命运,但对于陈芷容而言,想要成为她的丈夫,却必须是一位聪明且又强势的男子,既让她猜不透,也让她无法轻易掌控!——这是女人的天性。即使是陈芷容也不例外!



  另一边,听着赵俊臣与陈芷容的谈话,苏秀宁与崔倩雪屡次想要插话、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又不知该如何开口。不由皆是有些郁闷。



  不得不说,虽然苏秀宁娴静文雅、崔倩雪天真单纯,但陈芷容与赵俊臣才是同一类人,他们看待问题的眼光、分析事情的角度,皆是有些相似,所以也有共同语言。



  *



  就在赵俊臣与陈芷容闲聊的时候。许庆彦也带着两位老者与吴公子来到了“知味轩”二楼。



  “少爷,我将您的名帖送到‘荣发船行’之后,‘荣发船行’的大东家吴有珍就跟来了,说是要向您赔礼道歉,同行的还有南京户部侍郎曹文斌曹大人,还有咱们在‘悦容坊’里见过的那位吴公子。”许庆彦来到赵俊臣身前,面带不屑的禀报道。



  当然,这种不屑是针对他身后几人的。



  随着许庆彦的话声落下,他身后的两位老者齐齐迈前一步,皆是拱手躬身,行礼问候。



  “下官南京户部侍郎曹文斌,拜见赵大人!”



  “草民荣发商行吴有珍,拜见赵大人,逆子今天有眼无珠,多有得罪赵大人之处,草民在这里替他向赵大人赔罪了!还望赵大人您宽宏大量,念他年幼无心,不要怪罪于他。”



  正如陈芷容之前所猜想的那样,在这两位老者之中,体型富态、神色焦急的老者是“荣发船行”的大东家吴有珍,而衣装朴素、气质文雅的老者则是南京户部侍郎曹文斌。



  见两位老者主动行礼,赵俊臣笑道:“原来是曹大人与吴老板来了,今天我与吴公子之间,确实出现了一些争执,为了避免误会,就派人给吴老板送了一张名帖,以示双方和解之意,却没想到不仅吴老板来了,连曹大人也来了……嗯,两位不必多礼,我这次是微服出游,咱们就不必讲官场规矩了。”



  说着,赵俊臣转头看了吴公子一眼,又是一笑,道:“说起来,我还不知道这位吴公子的大名呢!怎么?不自我介绍一下?”



  吴公子自从来这里之后,就一直垂着脑袋,但依然会时不时的偷瞄陈芷容,只是他如今已经知晓了赵俊臣的身份,明白自己根本没资格与赵俊臣“争女人”,所以神色颓唐,竟是有些灰心丧志的意思。



  另一边,听到赵俊臣的询问后,吴公子还没表示什么,但吴有珍已是转头大声喝骂道:“孽子!还在这里发呆干什么?还不快向赵大人赔礼道歉!?”



  听到吴有珍的喝骂,吴公子的面色有些难堪,向赵俊臣躬身垂首,道:“草民吴荣德拜见赵大人,今日草民有眼无珠,得罪了赵大人,这全是草民的不对,还请赵大人您看在草民年幼无心的份上宽宥一二,草民今后绝不敢再犯了。”



  语气平顺流畅,但诚意欠缺,就好似背诵账本一般,让吴有珍再次瞪眼怒视。



  另一边,吴荣德的话声刚落,曹文斌也是趁机说道:“赵大人,这吴荣德乃是我的外侄,今日他与赵大人冲突的经过,下官已经听说了,确实全是他的不对,还请赵大人放心,下官今后一定会严加管教他,绝不会再让他在外面惹是生非。”



  言下之意,就是希望赵俊臣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就不要追究了。



  见吴有珍、曹文斌、吴荣德三人皆是态度凝重、表情认真,赵俊臣失笑道:“三位误会了,我并不是要追究什么,刚才也说过了,我派人送名帖给你们,只是为了表示和解之意,仅此而已。”



  说到这里,赵俊臣突然转头看了陈芷容一眼。



  陈芷容明眸一闪,瞬间已是明白了赵俊臣的深意。



  于是,陈芷容突然拉起一旁的苏秀宁与崔倩雪,笑道:“苏姐姐、崔妹妹,我突然发现这‘知味轩’的旁边竟是有一家胭脂铺,你们陪我去逛逛好不好?”



  说完,不待苏秀宁与崔倩雪答应,陈芷容已是拉着二女离开了。



  如此一来,闲杂人等皆已经离去,赵俊臣也终于可以说正题了!



  ……



  PS:因为一些意外的耽搁,今天先更新一个小章节,又因为情节并未写完,所以明天会有二到三更!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六章。意外的联想(上)。
  ……



  ……



  看着陈芷容拉走了苏秀宁与崔倩雪二女,赵俊臣不引人注意的轻轻叹息了一声。



  其实,赵俊臣并不喜欢陈芷容,因为赵俊臣觉得陈芷容心机太深、手段太毒、思想也有些扭曲,但陈芷容对于赵俊臣的态度与暗示,却总是心领神会、一点即透,反之赵俊臣对于陈芷容的心思与想法,也总是洞若观火、心照不宣,所以两人在一起的时候,竟是有些默契十足的样子。



  正如前文所讲,赵俊臣与陈芷容在本质上是同一类人,两人看待问题的眼光、思考事情的角度,皆是有些相似,所以两人有如此默契,也不足为怪。



  也正因为如此,赵俊臣才会轻轻叹息。



  这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赵俊臣有着自我厌恶的心理。



  *



  不过,对于赵俊臣而言,这种心理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轻声叹息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很快赵俊臣已是收敛了心思,脸上也重新换上了笑容,并抬头向着吴有珍与曹文斌邀请道:“两位可吃过了午饭?若是还没吃的话,今日相遇也是有缘,何不一起?”



  说话间,赵俊臣已是唤来了店小二,又添点了几道菜肴。



  受到邀请之后,吴有珍与曹文斌不敢驳了赵俊臣的颜面,纷纷表示“还没有吃饭”,又客套了两句之后,也皆是坐在赵俊臣的旁边,与赵俊臣同桌共餐,而吴荣德也是陪在一旁。



  就这样,赵俊臣与三人边吃边聊,只是说些闲事,气氛还算融洽。



  期间,吴有珍与曹文斌二人见赵俊臣确实没有追究的意思,也就渐渐的放松了许多。



  就在这时,赵俊臣话锋一转,谈到了“荣发船行”的现状。



  “吴老板,我听人说,你们‘荣发船行’的近况不大好?”



  听到赵俊臣的询问,吴有珍出于商人本能,产生了一些警惕,但“荣发商行”的近况并不是什么秘密,所以犹豫了片刻后,还是实话实说,叹息道:“我‘荣发商行’扎根于徐州,自从徐州河道渐渐萧条之后,我‘荣发商行’也就每况愈下了,近些年来也只是勉强维持着没亏本罢了,根本没什么赚头,反而费心费力、十分幸苦。实不瞒赵大人,若不是徐州境内还有近五百位船夫、脚夫依附着‘荣发船行’讨生活,若是我‘荣发船行’倒了,他们以及他们的妻女也就失去了生计,我怕早已是放弃‘荣发船行’、转而经营其他生意了。”



  赵俊臣恰到好处的流露出了一丝钦佩,道:“原来吴老板竟是为手下的船夫、脚夫们思虑如此之多,实在是菩萨心肠,赵某钦佩……此外,徐州如今百业萧条,吴老板能够维持着‘荣发船行’不亏本,这般生意手段也已是远超旁人了,来,我敬吴老板一杯。”



  吴有珍连忙端起酒杯与赵俊臣对饮,又见赵俊臣待自己客气,心中的警惕也就消散了许多,感慨道:“其实,我倒也不是菩萨心肠,实在是有些骑虎难下了,我船行里的那些船夫、脚夫们,皆是自他们爷爷辈起就在‘荣发船行’做事,对船行也是忠心耿耿,我若是就这么抛弃了他们,他们恐怕会找我吴家闹事啊!”



  赵俊臣好奇问道:“自从泇运河开通之后,徐州在京杭运河的地位已是被枣庄取代,既然如此,吴老板何不将‘荣发船行’转移到枣庄?那里机会很多,或许就可以扭转局面。”



  吴有珍苦笑道:“故土难离啊,我‘荣发船行’已是扎根于徐州,我吴家的诸般产业皆在徐州,船行里的船夫、脚夫们也大都是徐州人,如此情况之下,又岂能说走就走?更何况,朝中无人难赚钱,我在枣庄那边没有官府门路,怕是竞争不过其他船行,到时候反而会丢失徐州的生意,却是得不偿失。”



  说到这里,吴有珍满脸的愁容,一旁的曹文斌也跟着叹息,反倒是吴荣德不见有什么表情变化,只是轻轻的撇了撇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