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摄政大明-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尝尝老夫的龙井?”



  赵俊臣也笑道:“首辅大人相邀,晚辈如何还敢推辞?荣幸之至。”



  说罢,赵俊臣便随着周尚景登上了徐州为周尚景准备的马车。



  周尚景身为当朝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徐州为他准备的马车自然是宽敞舒适,车厢内不仅可以容下周尚景与赵俊臣二人,并且还可以摆放一套茶具。



  而周尚景的茶艺也是不凡,所用的茶叶又是最上等的龙井,所以冲泡出的茶水不仅色泽幽碧、香气宜人,饮入口中更是清洌醇厚、齿颊留香,让赵俊臣的精神不由为之一振,四肢百骸说不出的轻松快慰。



  见赵俊臣饮茶之后,闭目细细回味的样子,周尚景笑道:“如何?”



  赵俊臣睁开眼睛,赞叹道:“首辅大人的茶艺自然是极佳的,茶也是好茶,可惜晚辈不懂茶艺,说不出究竟是哪里好,只觉得喝完之后,口津生香、身体舒适。”



  周尚景点了点头,道:“舒服爽口也就够了,泡茶虽然是门学问,但终究也只是茶匠的学问,俊臣若是不爱此道,也就不必了解太多,否则只是附庸风雅罢了。”



  说到这里,周尚景微微一叹,又道:“我等为官,只需要明白为官之道也就足够了,可惜如今许多官员并不明白这一点,他们或是擅长书法、或是擅长作画、或是擅长诗词、当然也有人擅长茶道,看起来颇是品味高雅,但偏偏为官的能耐没有多少……”



  摇了摇头,周尚景突然又是一笑,并满是赞赏的看着赵俊臣,说道:“而我最欣赏俊臣你的地方,就是俊臣你办事专注,用心勤奋,没那么虚浮,又能够坦然承认自己的不足,这些日子以来虽然地位渐涨,但依旧是一心为官,没有把精力心神浪费在没用的地方,恐怕也正因为如此,俊臣你才会有今天的成就。”



  赵俊臣叹息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晚辈太过愚笨,无法像首辅大人一般,能够在官场、书法、围棋三途皆有大成就,连茶艺也是如此高深,晚辈若能够用心办好一件事情,就已是万幸了!可惜,哪怕到了现在,晚辈对于为官之道也依旧有些茫然,虽然还算勤勉,但也只是在蒙头乱撞罢了。”



  周尚景摇头笑道:“而俊臣你最大的缺点,就是太过自谦,总是将心思藏的太深,反而有些过犹不及,老夫记得你曾经和身边人谈论过为官之道,将为官之道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做人、做官、做事,说是为官之人应该先学会做人以求自保,再学会做官谋求权势,最后则是学会做事,可为江山百姓谋福祉。”



  说到这里,周尚景一副赞叹有加的样子,道:“当初老夫听了俊臣你的这番言论之后,可是拍案而赞叹许久,寥寥数语尽述了为官的紧要之处,俊臣你能够拥有这般见识,又如何还是蒙头乱撞?若你是蒙头乱撞,那么朝中的绝大部分官员,都只能算是没头苍蝇罢了。”



  听到周尚景的这一番话,赵俊臣面色微变,眼中闪过了一丝精芒。



  做人、做官、做事的为官之道,赵俊臣确实讲过,但当时在讲这番话的时候,身边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楚嘉怡。



  然而,楚嘉怡是太子朱和堉安插在赵俊臣身边的探子,并不是周尚景安插在赵俊臣身边的探子!



  那么,周尚景又是如何知道这番言论的?



  只有两种解释——或者,楚嘉怡是一个双面间谍,除了为太子朱和堉办事之外,也在为周尚景办事;又或者,某位太子党的核心人物,已经被周尚景收买控制,所以楚嘉怡将赵俊臣的这番话告诉太子朱和堉之后,自然也就传到了周尚景的耳中。



  根据赵俊臣的推断,第二种解释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毕竟楚嘉怡并不是什么城府深沉、善于伪装的人,又有西厂的番子随时监视着,如果楚嘉怡还是周尚景的人,那么赵俊臣早就该发现了!



  不过,若是在太子一党的核心人物之中,有周尚景的探子,那么这个人会是谁?新任阁老程远道?都察院左都御史吕纯孝?太子少傅郭汤?礼部侍郎鲍文杰?似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但每一个人都没有充分的疑点。



  不过,对赵俊臣而言,这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真正重要的事情是,若是赵俊臣的猜测是真的,那么赵俊臣通过楚嘉怡交给太子朱和堉《商税改革折子》的事情,周尚景必然已是知道了,以周尚景的眼光,也必然能够看明白这是赵俊臣挖给太子朱和堉的陷阱!



  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周尚景愿意,那么他随时都可以阻止赵俊臣的这个计划!



  然而,这个计划对于赵俊臣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并且赵俊臣的许多其他计划,都是依据这个计划而创建的,若是这个计划被周尚景中断的话,那么就意味着赵俊臣绝大部分计划都需要重新谋划,而赵俊臣这些日子以来的所有努力与心血,也将尽数付诸流水!



  所以,周尚景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却是让赵俊臣品尝出了威胁的味道!



  这种威胁,赵俊臣并不确定,但它确实是存在着。



  所以,赵俊臣沉吟片刻后,突然道:“我总算是明白,首辅大人您为何能够屹立朝堂三十余年而不倒了,这些年来朝堂风风雨雨,但首辅大人您的权位反而愈加稳固……晚辈的些许小心思,却是完全隐瞒不了首辅大人。”



  周尚景依旧是一副淡然模样,再次为赵俊臣冲泡了一杯茶茗后,轻轻笑道:“当官久了,门生故吏总会多一些,消息也总会灵通一些,在办事应对之间,也就游刃有余了一些。”



  说着,周尚景抬头向赵俊臣问道:“俊臣今日主动向我搭话,是不是想要告诉我,那王保仁与唐臻二人在言语之间,对老夫依旧是十分在意,似乎对当年的事情恨意未消,接下来恐怕会找老夫的麻烦?”



  赵俊臣点头,觉得这没什么可隐瞒的,回答道:“首辅大人猜的不错,正是如此。”



  周尚景又问道:“不过,据老夫所知,无论王保仁还是唐臻,皆是城府深沉之辈,他们即使存着这般心思,也绝不会表现出来,恐怕他们突然提及老夫,也是因为俊臣你引出的话题吧?”



  赵俊臣沉默了一瞬,但还是答道:“不错。”



  周尚景似赞赏似叹息,又说道:“如此一来,俊臣你就可以推波助澜,引起我与王保仁、唐臻的冲动,最终将南巡的这潭水搅混,而俊臣你就可以躲在后面渔翁得利,并还可以吸引陛下他的注意力,让陛下没办法顾及京城中的事情?嘿嘿,好算计,真是好算计!”



  赵俊臣摇头苦笑道:“果然,晚辈在首辅大人面前耍弄小心思,无疑是自取其辱了。”



  周尚景只是静静看着赵俊臣,竟是没有否认。



  对此,赵俊臣也不气恼,这次确实是赵俊臣把事情想简单了,也活该被周尚景讥讽。



  不过,对于周尚景,赵俊臣也有自己的底牌,既然周尚景选择在这个时候摊牌,那么赵俊臣也就不会再藏着捏着了。



  所以,赵俊臣突然一改刚才的被动,反问道:“说起来,晚辈也有些事情想要请教首辅大人。”



  周尚景似乎已经猜到了赵俊臣想要问些什么,脸上出现了一丝苦笑,道:“你能忍到现在才开口询问,要比老夫预想中更有耐心,你问吧,若是能够回答,老夫也不会刻意隐瞒。”



  ……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二章。摊牌!(下)。
  ……



  ……



  说话之间,周尚景的表情坦然,一副很好说话的模样。



  然而,看到周尚景的这般神色,仿佛成竹在胸、早有准备,却让赵俊臣有些拿捏不定。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最让赵俊臣看不清根底的人,无疑就是眼前的周尚景了,如今赵俊臣的手中虽然掌握着一副对付周尚景的底牌,但这副底牌究竟有没有作用、又能够产生多大的作用,赵俊臣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而且,看周尚景的态度,他对于赵俊臣的这副底牌似乎已是心中有数,之前的种种,也只是为了逼迫赵俊臣提前摊牌!——事实上,若不是周尚景在今天突然发难、主动相逼,赵俊臣也绝不会这么早就亮出自己的底牌。



  只是,事至如今,赵俊臣想要争取主动,也唯有一试了。



  想明白了这一点,赵俊臣心中轻轻一叹,表面上却是一副淡定模样,开口道:“既然首辅大人这么说,那晚辈就冒昧相问了,然而晚辈的询问之中,有许多揣测之处,若是不当,还望首辅大人海涵。”



  周尚景依然是一副很好说话的温和模样,点头道:“不必客气,你问就是了。”



  “据晚辈所知,首辅大人您这些年来,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从不会反对陛下的决定,然而陛下去年想要南巡的时候,您却是一改常态、坚决反对,却不知这是为何?难不成陛下南巡之后,会威胁到您的某些利益不成?”赵俊臣细细打量着周尚景,试探的开口问道。



  然而,周尚景的神色没有任何变化,只是轻轻一笑后,说道:“想必俊臣你还有其他问题要问,还是一口气问完吧,这样老夫回答的时候也方便。”



  见周尚景这般表情,赵俊臣心中有些挫败。但神色间却是愈加淡定,继续问道:“晚辈曾得到消息,陛下原本并没有南巡的打算,然而收到了南京吏部尚书王保仁的一封密折之后。就突然产生了南巡的想法,却不知那封密折之中,究竟写着什么?竟是会影响陛下的决定与态度?”



  周尚景轻轻一叹后,不置可否,只是用目光示意赵俊臣继续说下去。



  赵俊臣眉头一扬。又问道:“陛下他前几次南巡,首辅大人您一向都是留京辅政、主持大局,怎么到了这次南巡,您会主动伴驾南下?目的又是为何?”



  说到这里,不待周尚景接话,赵俊臣已是再次问道:“还有,据晚辈所知,您的长孙周素海周大人,如今正在苏州知府任上,而且晚辈还隐约听到一些传闻。说是去年六月份的时候,有一股倭寇海盗流窜到了苏州附近,他们四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苏州百姓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然而晚辈翻览了去年苏州发给朝堂的所有奏折,却没有见到相关的消息,晚辈还请首辅大人赐教,这是有人刻意将消息压了下去?还是说倭寇的传闻是假的?”



  说完了心中的种种猜测,赵俊臣再次注视着眼前的周尚景,眼睛眨也不眨。细细观察着周尚景的神情变化。



  赵俊臣的意思很明白,去年苏州境内有倭寇作乱,并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只是因为苏州知府是周尚景的长孙周素海的关系。周尚景将这个消息隐瞒了下来,但终究还是让南京吏部尚书王保仁得到了消息,而王保仁更是将消息秘密通报给了德庆皇帝,接下来无论是德庆皇帝打算南巡,还是周尚景反对南巡,乃至于南巡成为定论之后周尚景决定伴驾南下。种种明争暗斗、风起云涌,皆是源自于此!



  而这些消息与猜测,也正是赵俊臣对付周尚景的底牌!



  本来,赵俊臣是打算到了苏州的时候,再向周尚景摊牌的,然后自然可以逼迫周尚景退步,将一些好处与利益交让给赵俊臣。



  然而,今天在周尚景的隐晦威胁之下,赵俊臣还是提前亮出了底牌。



  只是,在亮出底牌之后,见周尚景表情没有太多变化,赵俊臣忍不住眉头微皱,有些猜不出周尚景的真实心思。



  在赵俊臣的打量之下,周尚景沉默了片刻后,突然笑了,缓缓道:“这件事,我已是尽力隐瞒了,但终究还是无法瞒过像俊臣你这样的聪明人,只是通过一丝蛛丝马迹,就能够窥探出事情的大概,老夫果然没有看错你……不过,若仅只是凭借一些猜测,想必俊臣你也不会将它视为依仗,嗯,俊臣你这段时间以来多次遣人前往江南,恐怕如今已是收集了一些确凿证据吧?”



  周尚景这么说,无疑是承认了。



  但这般坦诚的态度,却让赵俊臣不由一愣。



  若是周尚景否认、辩解、找人替罪、借口推搪,赵俊臣都不会感到意外,但周尚景就这么坦然的承认了,却是让赵俊臣愈加摸不透周尚景的真实心意。



  不过,听到周尚景的询问,赵俊臣还是点头答道:“首辅大人慧眼如炬,猜的不错,虽然受到了一些阻碍,但数次遣人查探之下,晚辈确实已经掌握了一些相关的证人与证据。”



  周尚景叹息一声后,说道:“俊臣你猜的不错,去年六月份的时候,苏州境内出现了一股流窜的倭寇,不过区区数十人罢了,然而南直隶兵备荒废多年,竟不能挡,造成了颇多损失,而老夫得到了消息之后,也是一时糊涂,觉得这件事情一旦让陛下知晓,不仅老夫会有麻烦,老夫的长孙周素海也将会一生尽毁,所以就秘密联合南京兵部尚书姜斌、南直隶巡抚苏长畛等人,将这个消息压了下去,毕竟这件事情上他们也有责任,所以也还算配合。”



  说话间,周尚景摇了摇头,又道:“然而,天下终究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还是让王保仁知晓了消息,接着他又用一封密折告知于陛下,陛下这些年来一直想要扳倒老夫,这正是一次机会。于是就有了南巡的想法……嘿嘿,若是老夫没猜错,陛下他到了苏州之后,就会频频微服私访、接触百姓、收集证据。并趁机扳倒老夫,而老夫看明白了这一点,当初才会反对南巡,在南巡成了定局之后,又主动伴驾南下。也正是为了想办法将这件事情继续遮掩下去。”



  周尚景这般坦白,赵俊臣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应对,于是沉默不语,只等着周尚景继续说下去。



  赵俊臣知道,周尚景今天逼迫自己摊牌,又主动说出实情,其中必有深意,所以也不着急开口。



  虽然,周尚景手中也掌握着一些关于赵俊臣的底牌,可以随时阻止赵俊臣陷害太子朱和堉的计划。但与周尚景隐瞒苏州倭寇之乱的事情相比,终究是小巫见大巫,不可同日而语——即使周尚景阻止了赵俊臣的计划,也只会让赵俊臣浪费一些心力与谋划,但若是赵俊臣揭露了周尚景隐瞒苏州倭寇作乱的事情,那么周尚景距离倒台失势也就不远了。



  从这方面而言,赵俊臣手中的底牌,无疑更大一些。



  所以,若是进行一场政治交易,那么赵俊臣也可以捞到更多的好处。



  然而。在老谋深算的周尚景面前,赵俊臣再一次的失算了。



  见赵俊臣沉默不语,周尚景突然笑着问道:“如今,老夫已是回答了俊臣你的问题。没有任何的欺瞒之处,那么,俊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赵俊臣摇了摇头,道:“这般大事,晚辈不敢做主,却要看首辅大人您的态度了。”



  周尚景轻轻一笑。淡然道:“老夫并没有什么态度,接下来只看俊臣你的选择了……只是,俊臣你若是帮着老夫遮掩此事,那么京城里的那些风云变化,老夫也会帮着俊臣你遮掩一二,让陛下他迟些知晓消息,毕竟在这方面,老夫与俊臣你的立场是一致的……当然,若是俊臣你不愿帮助老夫,老夫也绝不会为难俊臣,更不会阻止俊臣你的计划,只是不会帮你罢了。”



  见周尚景丝毫没有求助于自己的意思,甚至没有用赵俊臣想要陷害太子朱和堉的事情威胁赵俊臣,又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好似料定了赵俊臣一定会帮他遮掩一般,赵俊臣愈加有些摸不着头脑,所以并没有马上回答,只是沉吟不语,细细考虑,只觉得周尚景另有深意。



  然而,不等赵俊臣考虑清楚,马车已是行驶到了德庆皇帝的徐州行宫之外,速度渐渐减慢,并最终停了下来。



  接着,在马车外面,有徐州行宫的使者恭请周尚景与赵俊臣下车。



  这场交谈,却是在这个时候中断了。



  而周尚景,似乎也没有继续交谈下去的意思,只是缓缓道:“如今南巡只是到了徐州,距离苏州还有些距离与时日,俊臣你心中若是有些疑惑,却也不必着急,慢慢考虑就是,想必以俊臣你的聪慧,定然是可以考虑清楚的。”



  顿了顿后,周尚景似乎又想到了什么,补充道:“俊臣你到了如今,应该也发现了,老夫这些年来为了稳固自己在朝中的权势,也算是无所不用其极,这些年来朝中所有可以威胁到老夫的官员,比如王保仁、唐臻等等,尽是被老夫排挤出了朝堂中枢,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