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摄政大明-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赵俊臣却没有想到,这个一向低调的王笀,竟然会与梁辅臣不和。



  另一边,听到赵俊臣的询问,徐文清沉默片刻后,解释道:“当年我家梁大人和王笀王尚书,分别担任兵部的左右侍郎,后来兵部尚书位置空缺,曾经有过一番争执,最后梁大人他成为了西北三边督师,领尚书衔,而王笀王大人则成为了兵部尚书。”



  这一番话,算是默认了梁辅臣与王笀之间的不和。



  然而,却也正因为如此,赵俊臣反而更不敢轻易的答应梁辅臣的请求了。



  毕竟,既然王笀与梁辅臣算是政敌,那必然相互间盯的很紧,所以梁辅臣那边的动作,怕是极难瞒过王笀。



  一旦赵俊臣私下拨调银粮帮助梁辅臣私募边兵的消息被王笀捅到德庆皇帝面前,梁辅臣会有怎样的下场不知道,但赵俊臣这般私交封疆大吏,甚至暗中资助封建大吏私募兵士的事情,却是足够促使德庆皇帝对赵俊臣下死手了!



  所以,在沉吟片刻后,赵俊臣并没有答应,却也没有回绝,只是不可置否的答道:“徐先生你一路辛苦了,先在我府中小住几ri,这件事毕竟事关重大,容我考虑一段时间。”



  见赵俊臣没有答应,徐文清不由着急,连忙再次起身,打算再说些什么。



  然而,赵俊臣身边的许庆彦,却是最了解赵俊臣的心思,见徐文清还打算继续纠缠,已是向前迈了一步,挡在徐文清的身前,并抢先开口道:“徐先生,我来为您安排府里的房间住宿,请跟我来。”



  听到许庆彦突然插话,徐文清微微一愣,又见赵俊臣坐在椅子上神se平淡的饮茶,态度不冷不热,却明显不想再深谈什么,知道自己再纠缠也是无用,不由面露失望之se,终于还是跟着许庆彦离开了。



  …………



  当许庆彦带着徐文清离开之后,赵府正堂之中,只剩下了赵俊臣一人坐在主位,一边静静饮茶,一边若有所思。



  徐文清今天带来的消息,对赵俊臣而言,着实震骇,却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大明朝的各地军镇,竟然已是糜烂至此!



  虽然朝野间早就有相关传闻,朝廷也偶尔会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但一向没人敢去深究,而赵俊臣如今却也总算是知道原因为何了。



  虽然徐文清在解释的时候多有遮掩,但言下之意却很明白,如今大明朝的军户制度,早已是变成了一颗被无数蛀虫所吸食的参天大树!而这些蛀虫们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又结成了一个利益集团,各大军镇的百户、千户、监军、督师、乃至于地方上封疆大吏,更乃至于朝廷中枢的一些大员,皆是这个利益集团的成员。



  这个利益集团,势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连梁辅臣这样的朝廷大员、德庆皇帝的亲信大臣,都不敢与之对抗,只能妥协!



  这般情况,背后所蕴含的种种危机,越是细想,越是让人觉得心惊!



  不过,隐隐之间,赵俊臣却又觉得,这般情况,若是处理得当,或许会是一次机会!



  一个能够让赵俊臣成为最终胜者的机会!



  ~~~~~~~~~~~~~~~~~~~~~~~~~~~~~~~~~~~~~~~~



  ps:大家新年快乐!(未完待续……)T
第二百零七章成为最终胜者的可能性下
  时至今日,从某方面而言,赵俊臣也算是把德庆皇帝彻底看透了。



  对德庆皇帝而言,赵俊臣的存在,只是一个为他背黑锅、吸引仇恨与矛盾的弄臣,只是一颗为他平衡朝廷局势的棋子,并利用赵俊臣的理财能力为他的内帑敛财、以满足他诸般的穷奢极欲与好大喜功!



  但也仅此而已!



  德庆皇帝虽然看似把赵俊臣视为宠臣,在百官面前对赵俊臣多有维护,但却绝不允许赵俊臣在朝野间的名声有任何的好转,否则,又让谁去为他背黑锅、吸引朝野间的仇恨与矛盾?



  对于赵俊臣的贪墨、结党、以权谋私,德庆皇帝总是视而不见,甚至采取着放任默许的态度,这是因为德庆皇帝早已经有了对赵俊臣做好了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准备!



  而对于赵俊臣与太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德庆皇帝更总是假装不知,甚至会时而推波助澜,这是因为德庆皇帝早已经打定了主意,要让太子朱和堉在将来继位之后,舀赵俊臣开刀,以此来为朱和堉树立威信,平息朝野间的不满,在抄了赵俊臣的家产后,还能让朝廷国库收获一大笔银子!



  这就是德庆皇帝,颇有些圣人无情视万物如刍狗的味道,绝不会因为赵俊臣的功劳苦劳与百般讨好而改变心意,在他眼中所有人都是可以利用的棋子,乃至死后都要为他以及大明江山创造各种价值!



  而这段日子以来,赵俊臣所有的费尽心思、辛苦经营,说跟到底,也只是为了避免这种被德庆皇帝利用至死却也无力抗拒的悲惨结局罢了!



  …………



  然而,有许多时候,在夜深人静、辗转难眠之间,赵俊臣总是会忍不住去想,自己这些日子以来的诸般努力、化尽心血,究竟值不值得?



  遍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一直都是中央皇权在不断强化的过程。



  自南北朝之后,就再无权臣可以威胁帝王的威信,而自北宋以后,也再无强力藩镇可以与中枢相抗衡。



  到了明朝,这种中央皇权更是达到了顶峰!



  在明朝历史上,无论内廷还是外朝。权倾朝野的大权臣与大太监无数,其中心智、能力、势力等方面比赵俊臣更强的不知凡几,但又有谁可以对抗明朝帝王?



  魏忠贤号称九千岁,威赫一时,党羽无数,但也不过被崇祯皇帝几句话就舀下了!



  严嵩在擅专国政达二十年之久。其权势之盛,在明朝历史上只在张居正之下,但也照样是世宗一句话就定罪了!



  如此一来,赵俊臣在诸般的谋划与经营下,将来即使真能够权倾朝野、朋党天下,甚至不下于今日的周尚景,但那又能如何?德庆皇帝想要对付他。怕依然是轻而易举!



  原因无他,明朝的兵权与军队,一向都只是掌握在帝王手中,文臣根本无权插手、武将不能随意调动!



  然而,若是没有军队的支持,像赵俊臣这样的文臣,即使权势声望再大,对帝王而言也不过与蝼蚁无异!



  前些日子。通过恭安王的案子,赵俊臣虽然控制住了龙骧卫指挥使关武元,但也仅仅只是控制住了关武元这么一个人罢了,至于关武元麾下的龙骧卫,却绝不会为赵俊臣卖命!更何况,这龙骧卫也只是京城二十六卫之一罢了!



  如此一来,面对德庆皇帝已经打定了主意的过河拆桥。赵俊臣又如何能够抗拒?



  德庆皇帝手中的兵权,就好似一柄悬首之剑,让赵俊臣心惊胆战之余,却又无可奈何、无力抗拒!



  所以。有许多时候,赵俊臣总是觉得,自己如今的所作所为,根本都只是无用功罢了!



  更有许多时候,赵俊臣总是会忍不住去想——只不过是为了那不过万一的胜算,自己何必这般的辛苦纠结?不妨就按照德庆皇帝为他设计的道路,学着历史上那些奸臣弄臣的模样,穷奢极欲随心所欲的过日子,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后无憾而死,也不算白白转世一场,反正最终结果都是注定的!



  近些日子,这种冲动时常都会浮现至赵俊臣的心头,并且越来越强烈!



  只是,到了最后,赵俊臣总会将这般冲动按在心底深处,因为赵俊臣深知,若是自己真的抱着这样的想法,怕是连那万一的机会都没有了。



  …………



  而就在这般时候,梁辅臣的这次请求、所透露的消息,让赵俊臣心惊于大明军镇的糜烂之余,却又隐隐觉得,这般的糜烂情况,对他而言,未尝不是一次机会!



  按照徐文清的说法,如今的大明朝各地军镇,实际上都已经烂到了根子上!



  像是西北三边军镇,在有北方蒙古诸部落的威胁下,身负边防重任的军官们,为了一己之利,甚至不惜削弱边防、荒废军备、鼓动军户逃亡!竟是完全都没有想过一旦蒙古破关,他们会迎来何等的悲惨下场!



  这是何等的丧心病狂?!



  但是,既然这些军官们是如此的丧心病狂,为了钱财甚至连命都不要了!既然大明朝的那些世袭军户们,待遇是如此之低,以至于为了摆脱军户身份,甚至不惜放弃家产成为逃兵!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只要赵俊臣谋划得当,在付出足够的好处后,就能够收买、控制这些军官军户?!



  赵俊臣并不奢望自己可以控制太多军队——他也没有这样的能力——但只要能够控制住京城周围的一两处军镇,那就意味着赵俊臣终于有了与德庆皇帝背水一战的资格!



  如此一来,只要策略得当,日后扭转乾坤、反败为胜,成为朝堂上的最终胜者,也不是不可能!



  只不过,究竟该如何收买控制这些军镇,却还需要赵俊臣好好的考虑一番!



  …………



  思及于此,赵俊臣双眼间精光闪烁,喃喃自语道:“虽有些冒险,但也有必要一试,不过却需要考虑妥当,要不引人注意,更不能留人把柄才是。”



  “少爷,你在说什么?”听到赵俊臣的喃喃自语,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回到客堂的许庆彦,疑惑的问道。



  赵俊臣微微一愣,抬头看了一眼许庆彦后,问道:“哦?你已经回来了?徐文清的房间住宿都已经安排妥当了?”



  许庆彦点头道:“回少爷,都已经安排妥当了。我见少爷你好似很看重梁辅臣,而徐文清是梁辅臣的人,自然不能怠慢,就把他安排到府里招待贵客的上房住下了。刚才回到正堂,但见少爷你正在想事情,专心致志根本没有注意周围,所以也就没敢打扰。”



  听到许庆彦的答话,赵俊臣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经过这些日子以来的历练,许庆彦的跋扈嚣张性子虽然没有太大转变,但办事的时候终究是干练了一些。



  这般想着,赵俊臣略有沉吟后,向许庆彦吩咐道:“如今‘悦容坊’发展的不错,也颇是帮着我培养了一些人才,你回头从‘悦容坊’里挑选几个能干且忠心的管事,把他们招来见我,我打算从中挑选一个人去办些事情。”



  考虑了这么长时间,赵俊臣觉得若是由自己亲自去收买那些军镇里的军官军户们,是必然不妥当的,绝对会引起各大势力的注意以及德庆皇帝的猜疑,倒不如专门成立一家商行,借着为各地军镇采办物品的名义行事,不仅更加隐蔽,也更容易成事!



  正好,如今的‘悦容坊’经营了这么长时间,倒也颇是培养了一批商业人才,而且各个性子玲珑,正是用得上的时候。



  许庆彦微微一愣,问道:“少爷,悦容坊那边如今是方茹在负责,悦容坊那边有怎样的人才,也是她更加了解,这件事何不让她去办?”



  赵俊臣却摇头道:“不用,接下来我有一个计划,不仅事关重大,而且还要务求隐蔽,所以这件事我不打算让茹儿插手。倒不是不信任她,只是她太聪慧了,做事有时候也太过决绝,这固然是优点,但在有些时候,却不一定是好事。”



  方茹固然是一个好帮手,但正因为她太聪明也太能干,又总是一心想在赵俊臣的面前证明自己,所以在有些时候,她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擅自改动赵俊臣的计划,这却是赵俊臣如今不愿意看到的。



  这次的计划,赵俊臣希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下进行。



  听到赵俊臣的解释,许庆彦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却也没追问赵俊臣计划为何,只是点头答应了。



  而赵俊臣见到许庆彦答应后,却是站起身来,说道:“接下来,却是要处理梁辅臣的事情了。”



  见赵俊臣突然岔开话题,许庆彦又是一愣,问道:“少爷你打算同意那梁辅臣的请求?从户部拨银粮帮他募兵?”



  赵俊臣摇头道:“自然不会,这件事他虽有他的苦衷,我也愿意帮他,却不能把自己陷进去,户部私自拨派银粮帮助封疆大吏募兵,这件事若是被人揭发了,我怕是有一百张嘴也解释不清楚。”



  “那……?”许庆彦疑惑道。



  “备轿,带上名帖,和我去周尚景周首辅的府上求见。”赵俊臣吩咐道:“这般时候,无论如何都该和周首辅商量一下了。”(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T
第二百零八章。权谋与治国是完全不同的两门学问(上)。
  “备轿,带上名帖,随我去周尚景周首辅的府上拜见。”赵俊臣吩咐道:“这般时候,这种事情,无论如何都该和周首辅他商量一下了。”



  听到赵俊臣的吩咐,许庆彦顿时就是一惊!



  说起来,自从赵俊臣回京以来,这还是第一次打算与首辅周尚景单独会面。



  “少爷,梁辅臣的这件事情……你竟是打算与周尚景一起商量?合适吗?”



  许庆彦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赵俊臣一笑,淡然道:“有什么不合适的?周尚景是当今首辅,朝廷里的诸般政务,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他,而梁辅臣这次的请求,又事关重大,既不是我一个人就能解决的,出了问题也不是我一个人能承担的,既然如此,自然是需要找周尚景商议一下了。”



  “但是……”许庆彦却迟疑道:“周尚景这个老狐狸太过老谋深算,咱们与他商量事情,总是担心会被利用。更何况,这次是三边督师梁辅臣求到了少爷你这边,若是少爷你能独自帮他把事情解决了,就正好可以借着这次的机会把梁辅臣拉拢到咱们这边。但若是找了周尚景商议,这份人情不免要分给周尚景许多,将来那梁辅臣究竟会与谁亲近,却就说不准了。”



  听到许庆彦的疑虑,赵俊臣先是略有欣慰的看了许庆彦一眼,然后却又摇头道:“你能想到这些,看来你这些日子当真是成长了不少。但却仍然有失大局考量了。我与周尚景两人,固然在朝中分属不同派别,然而平日里的党争归党争。但对于朝中大事——尤其是那些关系到江山安危的重要问题,却还是需要抛开心防相互合作的。若是眼中仅仅只是盯着党派之分,却因此连朝廷的利益都抛在脑后,只知道争权夺利而不干正事,那我和周尚景的位置,也就算是做到头了。



  刚才徐文清的那些话你也听到了,三边军镇担负着西北边防重任。但如今的情况竟是如此糜烂,只让人觉得触目惊心,将来一旦出了问题。对我、对周尚景、对整个大明江山,都没有任何好处,若是想要解决,却正需要我和周尚景齐心合作。这个时候若是再心存私欲。最终只会害人害己,这个道理我明白,我想周尚景也一样明白,否则他也就不会稳坐首辅之位这么长时间了。自从周尚景担任内阁首辅之后,我朝形势一向稳固,却也绝非偶然的。”



  这一番话,却也算是赵俊臣如今的真实想法。



  在知晓了三边军镇的真实情况后,赵俊臣固然会考虑自己可以借此情况获取怎样的利益与好处。但与此同时,赵俊臣却也会为整个大明朝的安危而担心不已!



  毕竟。一旦北蒙破关而入,西北诸省上千万百姓都会面临灭顶之灾,不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这也是赵俊臣为人与为官的基本良知与底线。



  所以,在得知了梁辅臣的请求后,从一开始,赵俊臣就打算找周尚景商量对策。以西北三边军镇如今的糜烂状况,怕也唯有以周尚景的老谋深算与权势影响,才有可能得到解决。赵俊臣若是想要独力应对,怕只会迎来吃力而不讨好的结局!



  听到赵俊臣的解释后,许庆彦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却又迟疑道:“但若是少爷你借周尚景之力帮着梁辅臣解决了三边军镇隐患,那梁辅臣最终却又因此而投靠了周尚景,那咱们岂不是白白出力却又什么好处都没有得到?”



  “不会。”赵俊臣摇头道:“说根到底,向周尚景求助的人是我而不是梁辅臣,将来欠周尚景人情的也是我而不是梁辅臣,如今为此而奔走出力的依然是我,那梁辅臣也依然会感念我的好处而不是周尚景,这层关系与因果,即使将来梁辅臣考虑不清楚,我也会向他提醒的。”



  听赵俊臣这么说,许庆彦终于解开了心中疑虑,并若有所思的点头同意。



  而就在赵俊臣与许庆彦主仆二人问答之间,已是来到了赵府之外,在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