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锐秦-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他们还在坚持着!
他们的脊背。依然如同那个矗立在阵前的如山背影一般,笔直而坚挺!
锐秦军!
这就是为了全中华的解放而战斗到死的锐秦军!
这就是誓死也要诛灭起义反贼们的锐秦军。
泪眼摩挲的孤独寂在这一刻才发现,自己似乎第一次真正的懂得了赵一和他亲手带兵带出来的锐秦军!
或者说是,所有的锐秦军人!
城内的锐秦军兵卒何尝不是如这些千里之外奔驰而来的锐秦军兵卒一样?
“来人!出城救人!”
城墙之上,陡然响起孤独寂声竭力嘶的高喊声!
寂静的寿春城,顿时泛起惊天的波浪!随着刚刚关上的唯一能够打开的南城门轰然开启,无论男女老幼。尽皆蜂涌而出!
如果陈胜王和项梁公两人看到了如今韩信亲自统领的这一万五千锐秦军骑兵,会不会直接郁闷而死?
赵一确实想到了也许会遭到项梁大军的伏击!但是,他真的只有心理准备,而没有行动上的准备!
原因很简单,即便已经料到会有项梁叛军的伏击。难道敌军当前不惜一战的韩信还会因为这伏击而停军不前,不前来驰援九江郡?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即便前面是刀山火海,韩信以及这一万五千余锐秦军也会一直朝着寿春城死命的疾奔而来!
因为,他们的同伴们在这寿春城中!
就因为这一个理由,即便前面是由数十万大军扎成的口袋,赵一坚定地相信,内在灵魂已经和锐秦军民彻底地融为一体的韩信依然会带着这一万五千余已经精疲力尽只要停下奔驰就会倒地的锐秦军骑兵一往无前!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如果,没有闽中郡锐秦官兵们的以死殉国,南海郡锐秦军民们的英勇抗敌,让项梁等人不得不分兵围剿;如果,项梁等人依然如同最开始那般要同大秦南方名将孤独寂在这寿春城死磕,那么,恐怕此刻韩信连同这一万五千余锐秦军精锐骑兵,已经尽皆被项梁及他的贼军们诛杀!
置之死地而后生!
人人都会说,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那就是名闻天下的韩信大将军和皇上亲自调教出来的锐秦军?”从胡亥那边投诚过来的原九江郡秦国地方正规军将领虞若木不知道何时竟然到了孤独寂身后,疑惑的道!
“是的!那就是坏银候、大将军韩信以及他麾下的锐秦军骑兵!”孤独寂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回过身,对着虞子期身边的勉强给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将军,这就是前身为大秦第一强军的九原军!?”虞若木有点不信的指着依然有兵卒在不断的倒地的锐秦军,也可以说是九原军的骑兵方阵。
“他们,确实是大秦第一强军!”
孤独寂说完,大步往下城甬道方向走去!
“那为何如此不堪?”虞若木喃喃的道!
“他们自临淄城锐秦军兵营而来!五天四夜!疾驰千里之上!”
一个亲兵白了虞若木一眼,然后疾走两步紧紧跟上孤独寂!
虞若木听到这亲兵的话顿时如遭雷击!
不是都说锐秦最强之军是锐秦铁军的野战军团么,他们不是全部云集在蜀郡和桂林郡还有云中郡、汉中郡一带,随时准备与薛西斯大帝的波斯军团展开第二道防线的生死决战了么。
怎么还有一支如此骁勇的部队呢?
虞若木当真弄不明白,肿么了,赵一真是可怕的家伙,竟然雪藏了这么强锐的实力,连身为自己人的我都还不清楚半点三分呢。
虞若木谈叹了一口气,摇摇头,然后呆呆地望着城下徐徐入城的韩信之军。
锐秦军兵团战记之五
房内,虞若木正在忙碌地收拾他的东西,还有一炷香的时间,他就要随韩信去重新夺回曲阳城了,这段时间内,他要把一切都安排好,他在寿春城的住处已经蓄积了足够钱财和粮食,如果他不幸阵亡,这些遗产也足够家小过得很舒服了。
作为一名光荣的锐秦军人,他就等着最后的时机到来。
他想起了太守孤独寂,他还在城头下追回士卒们加固城防,昨天去抓贼军斥候的小分队都回来了,带来了项梁公大军最新动向的消息,这让虞若木稍稍松了一口气,这样便能证实项梁公这几天围而不攻确实有问题,韩信将军那边他也好交代。
只是自己的亲兵怎么还不回来?现在是关键时刻,不能为一点小细节便耽误了大事,虞若木沉思了片刻,心中生出一个大胆的念头,索性就让亲兵都留在寿春城,这一来可以增加守军的力量,二来可以作为帮助自己的家小安全退到三川郡洛阳大营的基础。
这个念头令虞若木激动不已,他立刻回到桌边,准备写一封信,刚提笔,门口传来管家的声音,“老爷,曲阳县县尉派人送信来了,情况好像很紧急。”
虞若木一愣,出什么事了吗?“带来进来!”
很快,一名曲阳县县尉的心腹士卒被带进房,进屋便跪下大哭,“将军,出事了,我家县尉本想带着残兵退向寿春城,可是半道上被项梁的骑兵追上,除了我之外,都殉国了!”
“出什么事了,那现在什么状况?”虞若木声音颤抖着问道,他心中笼罩着一种极为不祥的预感。
“您的弟弟,曲阳县县尉虞子奇被反贼给杀了。”
士卒手忙脚乱取出一封信,手发抖地呈上,虞若木一把夺过信,急不可耐地拆开,匆匆看了一遍,他仿佛被雷击一般僵住了,信从手中飘然而下,亲弟弟虞子奇被杀,项梁公大军的一名贼将亲笔写此信,要求和锐秦军决一死战。
虞若木只觉一阵心痛如绞,一下子晕厥了过去,旁边侍妾吓得魂不附体,跑出去大喊:“来人啊!快来人啊!老爷晕倒了。”
十几名亲卫冲进房间抢救虞若木,他血压已高,不能再轻易晕倒。不一会儿,闻知此事的韩信和孤独寂也赶来了,他么不能从地上拾起信,匆匆看了一遍,心一下子冰凉了一半,项梁公的贼军一夜之间居然尽下九江郡十五城,扣住锐秦官吏和残兵为人质。
孤独寂心中大恨,估计是起义军心毒太狠,竟然用此流氓手段逼迫对手出兵决战。
这时。虞若木悠悠醒来。他第一句话便道:“保守秘密,不准任何人提此事。”
“信呢?信在哪里?”
孤独寂连忙把信递上去,“有我在,放心。你要紧吗?”
虞若木接过信,喘着粗气道:“我不碍事,将军,您让所有无关的人都下去。”亲卫们都退了下去。虞若木又看了一遍信,信有两页纸,前面一页是陈胜王麾下主力大将军项梁公项梁所写,让锐秦军不要嚣张,锐秦官兵的生命落在项梁军手中,令虞若木心惊胆战,究竟该如何是好哇?
后面一页信纸却是某名被俘士兵被逼所写,自己歪歪斜斜,乃是外力强迫所致。
用的是瑞芹官方字体小篆,说千万不要出兵,这是个圈套,敌人(项梁公)在此埋伏了十多万大军。
后面还有一排楚国文字写的警告之语。
任何一位锐秦将军如果胆敢派兵来进攻,他就砍掉被俘的士兵的脑袋,并把九江郡所有沦陷了的城池一把火全烧了,让他锐秦在这里扎不了根。
后面几行却写着,如果答应投降的条件,可以放回被俘官兵,但什么条件项梁公却没有写。
韩信、孤独寂和虞若木翻来覆去看了几遍,都找不到项梁公的条件在哪里?他们立刻命道:“把报信的士兵叫来。”
报信士兵很快又被领了进来,三位将军问他,“反贼项梁公要你带什么口信没有?”
家丁摇摇头,“什么都没说,放我走的时候,就只留了一封信。”
韩信已经完全冷静下来,他已经意识到,项梁公是在拖延锐秦全军发动南征【文】的时间,或许他【人】另有目的,这件事【书】还急不得,把项梁【屋】公逼急了反而会狗急跳墙,好在齐国残余兵力马上就要被歼灭干净了,并且九江郡还不至于兵力稀少。
仗是一定要打的,此仇不报非君子。
韩信秉承了赵一的战斗精神,于是他策划了一个聪明绝顶的军事行动。
……………………
九江郡被反贼沦陷了的安丰城,暴雨倾盆之日。
城门洞开,两军正在惨烈地厮杀着。
或许这里的反贼怎么也想不到,韩信竟然敢拿他们来开刀的吧。
凝望着锐秦军三千重甲骑兵杀进起义军大阵,韩信慢慢眯起了眼睛,眼睫毛上挂着的水珠子连成一片,使目光有些模糊。
但韩信并没有擦去水珠,他的思绪却飞向曲阳城,能不能携此战之威,大军一路南下,杀入陈胜王势力范围的腹地之处呢?
他知道经年累月的血站下来,起义军在九江郡的人数不多,基本上和他在寿春城里拥有的十二万步骑大军相仿,即使有后援估计也是临时从江东调来,这是一次机会。
韩信骨子里非常自负,但这次九江郡收复故土的大战,他却将孤独寂佩服得五体投地。
整场战役的战略部署都是韩信一手策划,这足以看出赵一的用人之明。韩信他就像一个谋定而后动的弈棋高手,思虑全局,步步连环,用一种明谋将起义军渐渐逼入绝境。
尤其利用起义军不敢对被俘官兵动粗的心理矛盾,巧施将计就计,率先发动东征反贼的战争,解除了从寿春城进一步向前挺进的侧翼的后顾之忧,使起义反贼之军大量投入中原战役,从而衡山郡锐秦军兵力超过敌军,奠定了最终胜局。
在这场两线同时进行的战役中,韩信作为九江郡战场的总指挥,制定了东攻西守的策略,东线作战,西线对峙,将精兵集中在东线,而西线则是稍弱之兵。
正是这样的战略安排,使虞若木率领的四万精兵都是跟随孤独寂多年的老兵,战斗经验丰富,是整个渔阳郡锐秦军的精锐
在春天攻打大楚国的偷袭战役中,他们也参战了,正是他们从侧翼杀入大楚军大营,一举击溃了五千大楚军。
相对于赵一的大气挥洒的战略布局,韩信更精于战术布兵,尽管他们已经两次大胜大楚军,但他对各路起义依然没有一丝轻视。
经过多年的休整,南方起义军的装备算是比较精良的,或许他们作战经验略逊一筹,仅仅强于章邯那个刑徒军团的军队。和锐秦军相比还是相差甚远。
但项梁公项梁这个大楚名将后裔却将他们训练很好。阵容整齐,使他们在阵型上有着高人一筹的作战能力,所以李靖才使用重甲骑兵冲乱起义军,也可以称呼为贼军阵型。
项虎,乃项梁的表侄。他是这里的主将,他注视着重甲骑兵的冲击。当重甲骑兵将兵车撞得粉碎之时,他立刻喝令,“骑兵准备!”
战旗挥舞。两万骑兵刷地提起了长矛,动作整齐划一,表现出了高超的军人素质。
“列队冲击!”
两万骑兵分为一百列,每列二百人,间距一丈,队列整齐,兵器动作出击划一而没有事先的演练。
这仿佛经过周密丈量过一样,除了长矛外,他们每人还配有五支短矛。每支短矛重约七斤,用精铁打制,靠臂力投掷远。二十步外距离刺穿敌人。
这是起义军军在雨中无法使用弓箭时,用来远程杀敌的另一种利器。
不过此刻却派上了用场。
起义军骑兵开始发动了,双手执矛。战马奔腾,喊杀声震天,手中的锐利的矛尖在初升的霞光下熠熠闪烁着红光。
这支担任冲击中军任务的骑兵是九江郡锐秦军最精锐之军,最早是蒙恬的九原军,长年与匈奴人作战,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
他们配备着精良的骑弓,有效杀伤射程有千百步之远,唯一的缺点就是雨中无法使用,为了弥补这个弱点,每名锐秦军又配有精钢打造的短矛五支,适合短距离投射,其次便是刀、长矛和盾,装备齐全。
三千重甲骑兵杀进了唐军大阵,在起义军阵营中横冲直撞,不断撕裂起义军的防御阵型,杀得起义军尸横遍野,哀嚎满地。
尽管少将军项虎是第一次和韩信麾下的锐秦军作战,也是第一次和重甲骑兵交锋,但丰富的作战经验使他一眼便看出了重甲骑兵的优势和弱点,也看出了韩信的作战企图。
重甲骑兵主要是用来冲击阵脚,抵御弓箭,但今天没有弓箭,使他们没有发挥出最大优势,但他们弱点就是不能持久,他们不可能反复在军队中冲击,必然是直接冲过敌阵远去。
很显然,这支重甲骑兵只是一个诱饵,吸引起义军的注意,真正的威胁是后面的骑兵。
后面的两万骑兵已经如惊涛骇浪般杀来,起义军部分将校脸色有些变了,能在快疾的奔跑中依然保持着整齐的队列,连章邯军的刑徒骑兵也不到。
显然他们整体配合十分娴熟,仅从这一点,这就是一支前所未见的劲敌。
其次他们没有使用弓箭,每人却拥有多支短矛,在短矛之外又有一杆长矛,由此可推断,短矛是他们的投掷武器,尽管短矛的射程上不如弩箭,可在近距离投掷,杀伤力惊人。
而且他们的马很健壮,高大强健,这比西域匈奴人的青海马还要厉害,这是从西域好马中精挑而出,明显比起义军南方马还要快上一筹。
从这支精骑兵身上,项虎忽然意识到了韩信的战略,从一开始,韩信便战略重点放在东线,他自己的死对头孤独寂率军在西线不过是个幌子。
这就像反用田忌赛马,以好马对劣马,用他最精锐之军来对阵力量稍弱的起义军,以保证绝对取胜。
而孤独寂他自己却领弱军在西线虚张声势,利用项梁公保存自己实力的心态,对峙而不打。
此时项虎有一种被对方玩弄于股掌的痛感,只是他没有时间去体会这种被玩弄的羞辱,也没有时间找个小三在床上云雨之时好好地吐槽一番。
他必须要寻找到对方的弱点,集中力量打击,否则此战他撑不过半个时辰。
脑袋愚笨的项虎看不出锐秦军骑兵的弱点,但他却想到了起义军的优势,他高声喝喊:“恢复阵型!”
起义军军旗挥动,战鼓隆隆,开始迅速调整阵型,这就是起义军最大的优势,多年的休整之后,他们训练有素,他们迅速集结,重新恢复了被重甲骑兵冲乱的阵型。
这种阵型并不是什么特殊的结构,而在于兵要找到将,将要找到兵,将军要指挥军官,主将要统领将军,保证军队作战体系的完整。
此时起义军已经不在意重甲骑兵的威胁,将整个注意力都转到即将杀到的锐秦军骑兵上来。
锐秦军两万骑兵也缓缓向前推进,一手执长矛,一手举巨盾,用两腿控制着战马,保持着严密地阵型,两军越来越近。嘶声呐喊声交织成一片。后头鼓声和冲锋号角声隆隆作响,鼓舞着各自士兵的士气。
两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步,锐秦军已经冲入起义军弩箭的杀伤范围。
但在密集的雨雾中。起义军没有弓弩射击,项虎一声令下,起义军刷地举起长矛。准备迎接锐秦军的第一波冲击。
位于冲锋战阵前头第二排的韩信并没有急于下令投矛,他目光锐利的盯着起义军的盾,仿佛看透了这些盾牌,这些盾牌是无法抵挡住锐秦军的钢矛。
五十步了,韩信还是没有下令,不少锐秦军兵将的手心都浸出了冷汗,这是他们多年作战从来没有遇到,攻击方竟然用短矛发动远距离投射,这是韩信这个小年轻的战术发明。
这时。锐秦军陡然加速,而起义军骑兵也迅速向后退,起义军队列的间距开始拉大了。这也是项虎仅有一点点的聪明之处。在最后关头将间距拉开,这样锐秦军短矛的杀伤面积就小了。
双方战马奔腾。锐秦军骑兵呼喊着向起义军铺天盖地杀去,三十步,韩信战刀一指,大吼一声:“杀光敌军!”
喊杀声如雷,前面数排锐秦骑兵的千支短矛倏地投射而出,千支短矛投射出千百道抛物线,短矛如劲雨,呼啸着向起义军骑兵群刺去。
尽管项虎已经预料性地想到短矛的厉害,但最终战果还是让他痛苦地闭上眼睛。
强劲的钢矛交织成了一片密雨,在空中飞舞,声势骇人,刺穿了起义军骑兵的盾牌、贯穿了铠甲,直透身体,战马扑地摔倒,骑兵惨叫着从马上摔倒,瞬间人仰马翻,近四百人被插翻。
凶猛的投刺令起义军士气为之一挫,紧接着又是千支短矛投射而出,密集地刺入起义军骑兵中。
短短两轮短矛投射,起义军便损失了近八百人,就在两轮短矛投射完毕,凶猛的锐秦军骑兵瞬间冲进了阵脚已乱的起义军贼军的大阵之中。
凶悍无比的锐秦军显然没有打算和起义军集体混战,他们以百人为一队,各自灵活作战,尽量用短矛的威力打乱起义军阵脚。
他们时而互相配合,溶为一体,时而分散开来,各自作战,虽然看似散乱,但仿佛有一根绳将他们牵在一起,这根绳子便是锐秦军选黑色的耀眼的指挥旗,旗帜不断变幻出各种组合,指挥着锐秦军各部分兵将的进攻节奏。
而起义军在项梁公手底下残酷的训练使他们阵型不断被锐秦军打散,又不断聚合,顽强地抵抗锐秦军的每一次,每一种,每一段进攻。
锐秦军灵活作战方式和密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