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双规行动-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有着校长的假证明和同学的肝相助,骆财生不久就上了火车皮,来到昆明某部当了一名后勤兵。与其他一些战士们不同的是,骆财生并非刚走出校门,也并非只在生产队干过。他有过学校的经历,生产队的经历,也有过经商的经历,特别是在经商中所遭受的挫折和失败,使他比别的战友显得更为老道,更精于世故。他对战友们非常友好,对领导非常尊敬,甚至还有一些小恩小惠孝敬,再加上那张谦和的笑脸,使他很快赢得了战友和领导的信任。不久,他就被任命为副班长。
副班长的头衔不大,但这是骆财生一生中所争取到的第一个职务。他非常珍惜这个副班长的荣誉,他日常的训练和工作中变得更为勤奋,成为全排甚至全连的业务尖子。
这个时候,他的叔叔到部队里来看望他了。他叔叔那个时候还没有转业,仍旧在某部服役。当然,这位叔叔已经不是个小兵了,他是某司令部政治部一位正团级的处长。处长叔叔在骆财生所在的这个部队里,有几个战友,而且他们之间常有来往。今天,他就是为自己侄儿的前途问题,特地跑到战友这里打招呼的,当然,也顺便点拨一下骆财生。
处长叔叔得知骆财生已经干起了副班长,简直有些不相信。因为,他早就听说过这位侄儿在家里时的种种恶行。听说是读书读书不行,种田种田不行,做生意做生意不行。他多年没回家了,也不知道这位侄儿长得究竟怎么样,是个怎么样的人。他原准备让他改掉以前的恶习,好好表现几年,争取入个党,将来回村里好当个村干部。可是,一见到骆财生,他就发现这个人不简单,不像是他哥哥嫂嫂所说的那样没出息。特别是在连队领导介绍了他的情况后,他就有点想努力帮他一把。
“你一定要好好干,要做一个有出息的人。”叔叔在与他单独相处时,教训道。
“好的,我一定好好干。”骆财生说。
“部队是个锻炼人的地方,只要你好好干,就可以入党,提干。就算再不行,我可以帮助打个招呼,将来转个志愿兵,把户口转掉去,那就省得回村里去了,将来就可以回县里去安排工作,做个吃公家饭的人。”
骆财生听说“志愿兵”三个字,心里却不太高兴,道:“叔叔,我不想当志愿兵。”
叔叔以为他不长进,批评道:“难道你想回去务农不成?”
骆财生道:“我到部队里来的第一天,就发誓要当个军官,不干到营长团长,我决不回去。我一定要像叔叔一样,干到团一级,回到去弄个县长局长干干,那才威风呢!”
“别说那么响!”叔叔高兴地批评道,看看四周没人,又道:“好,有志气!你可比我当初有志气多了。我到部队里来的时候,还什么都没想过。后来只想混个党票就回去的,没想一混就混到正团。你有志气是好的,不过,光有志气还不行,一定要好好干,勤干加巧干,赢得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最重要的是领导,一定要得到领导的信任。干任何工作,并不要真的干得多少好,但只要排长连长营长说你好了,那就行。所以你一定要和他们搞好关系。我已经和他们打过招呼了,相信他们会关照你的。剩下来的,就看你自己好好表现了。”
叔叔来过以后,部队里的领导对他果然另眼相看。经常让了上各种培训班、讲习班,提高他的文化知识和业务素养。加上他自己的努力,他在部队的几年里,可以说是非常顺利的。十八岁到部队,当年任副班长,第二年任班长,二十一岁任副排长,二十二岁任排长,二十五岁任副连长,二十七岁任连长,三十一岁任副营长,三十三岁任营长。正准备向副团职务冲刺时,形势却发生了逆转。部队的几位首长纷纷转业,和他叔叔关系较好的那几位,已经不在部队了。而且,那时他的叔叔也早已转业到南京任地方官了。新上来的部队首长,老乡观念很强,除了自己老乡外,外省的兵很难提拔。于是,骆财生在仕途上首次遇到了危机。
在多次提出转业要求后,三十六岁那年,骆财生终于回到了青云,当时还没有撤县设市,还是叫青云县。穿着一身的绿军装,怀揣着区委的介绍信,骆财生来到青云县红星乡报到,第二天,县委组织部的文件也到了乡里:骆财生被任命为红星乡党委书记。那个年代的转业干部,比现在要好多了。可能那时部队里提干也难一些,地方上的干部也更缺乏一些,所以营级干部能够到地方上担任一个乡党委书记。要是到现在,恐怕只能干个一般干部了,如果能干个股长什么的,那还算是幸运的了。那时的乡党委在区委的领导下,还不归县委直接领导,区是正科级单位,乡是个副科级单位,所以,骆财生的职务是个副科级,相当于县里的副局长。但是,由于乡党委书记是一个地方的一把手,管着十几个村,上万人口,也称得上是一方的诸侯。在农民们看来,那也算是个了不起的干部了。
骆财生到了地方上之后,才知道地方上比部队的天地开阔多了,也实惠多了。他在乡里和县里干了几年,充分施展出了自己的才华,由乡党委书记干到乡镇企业局局长,直到现在的青云市经委副主任兼三电办主任,当然,更重要的职务还在后头,那就是财大气粗的青云江电厂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骆财生在部门工作期间,创造出了自己新的传奇。如果不是上面几番要查处他,可能早已经担任青云市的副市长了。这也怪他的官运还不够。不过,要说财运,青云市可是没几个当官的能够比得上他。现在,他手上掌管着几个亿的家产,青云江电厂的小金库成了他自家的聚宝盆,他爱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钱,爱怎么玩女人就怎么玩女人。这位从小就淫邪不堪的小子,终于可以随心所欲了,因为,他已经成为青云市名声赫赫的财爷。
第七章
17
火热的太阳当空而照。高楼大厦的每个窗户外面,一只只空调的风机在不停地向外排泄着热而脏的废气,把街道上的空气搞得更闷热,更让人难受了。
青云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反贪局局长石勇,以及市纪委案件检查室副主任封强,干部倪宜帮等几个人,正在一家家的建材商店进行调查。
封强拿出几张发票的复印件,指给石勇看道:“植明物资经贸公司,就是这家。他们给青云江电厂提供了大量的钢材。”
石勇进去向工作人员问了问现在的市场行情:“多少一吨?”
工作人员道:“这种型号啊,两千六,现在价格便宜下来了,你们要多少?”
石勇笑道:“我们先问一问。”
工作人员道:“需要多的话,我们可以便宜一点。”
石勇问:“你们老板呢?”
工作人员道:“你找我们老板?”
石勇道:“我们以前见过面的,姓什么来着,我一下子给忘了。”
工作人员指了指门口的牌子道:“姓余,叫余植明。”
石勇拍拍脑袋道:“对,植明物资经贸公司嘛。”
封强倒是认真地道:“这个人我也认识的,头发好象……”
工作人员道:“对对,就是他。”
一行人又到其他几家钢材商店走了走,还到两家水泥厂的门市部了解了水泥的行情。封强拿着一张发票道:“对,去年的价格比现在要高一些,不过,这张发票上开的价格也太高了,高得没有数。这个骆财生的胆子也太大了。”
石勇道:“这叫虚抬价格,套取差价。不过,我想供应商和骆财生之间肯定还有个人的经济来往,只是骆财生把价格高上加高,才会出现这么明显高于市场价的数字。”
封强道:“这个余植明,是个秃子,我经常在街上看到他。只要把这个人规起来,让他供出和骆财生的事,那我们可就抓住骆财生的重要证据了。”
石勇道:“对,这件事我们回去再向易书记汇报一下,大家统一协调行动。但不能打草惊蛇,防止骆财生过早转移证据。”
龚有劳、林朝虎以及雷媛媛等人在青云江电厂不停地翻阅着发票。财务室里条件不错,柜式的海尔空调把财务室的温度控制在了十八度,丝丝的凉风吹过一堆堆地发票,吹在办案人员的脸上。但是,三个部门的办案人员心里却感觉不到丝毫凉爽。面对一页页混乱的账目,他们心情很沉重,感到压力也很大。
雷媛媛道:“我们最好找一些人谈一谈,看看厂里有没有人提供一些线索。”
林朝虎道:“一般的人是不会谈的。不过,我们纪委收到过好几封关于骆财生经济问题的举报信,从举报的内容看,可能是内部的管理人员,而且有一定的层次。”
林朝虎从一只黑皮包里拿出了几封信递给雷媛媛,雷媛媛粗粗看了一下,道:“这些举报信反映的问题比较粗,没有太多的细节,但从反映问题的语气上看,他们对骆财生的做法很不满意。我们不妨找一些人单独谈一谈,也许可以从中发掘一些线索。”
林朝虎道:“我看就选择这么些人,一个工会主席,一个党支部书记,两个副总经理,还有财务处长。你们看怎么样?”
大家点头同意后,便分成两个组同时谈。龚有劳和林朝虎一组,雷媛媛和市纪委案件检查室副主任祝侃一组。在谈话之前,大家统一的口径是了解财务问题,并要求他们对下一步的财务纪律整顿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党支部书记老邵道:“财务上确实有一些问题,我们党支部会议上也有人反映过。但是,不是我在背后说骆总,他这个人工作上有一些能力,但作风上也有些武断。他不太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像钢材价格,水泥价格,厂里面发些劳保品和副食品之类的,价格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我们其他人提了也是白提。”
龚有劳和林朝虎边听边做记录。
副总经理老戴道:“财务上是有些混乱,进进出出的钱数字很庞大。今后确实应该加强管理。不过,骆总这个人有能力,有魄力,我们相信他,所以,大家也不太会提出什么相反的意见。”
雷媛媛记下这些话,忽然想起什么,便道:“我刚才看账目时,发现你们打给信用社的资金不少,这是怎么回事?”
老戴道:“是啊,有一笔是给马岛信用社的,可能是为了多赚点利息吧。还有一笔是给上塘金融服务社的,这一笔钱问题多一些,青云市信用联社也是知道这件事的。这些都是骆总批的,有些事情我们也不太清楚。”
祝侃道:“你是副总经理啊,你平时主要分管什么?”
老戴笑道:“财务方面是骆总直接抓的,我是分管后勤方面的工作。我虽然是个副总,但主要还是协助总经理抓好厂里的工作,我是配角嘛。”
两个小组分别找人谈话以后,把情况进行了汇总。然后,雷媛媛和祝侃还专门去了市信用联社,了解了青云江电厂把资金打入马岛信用社和上塘金融服务社的事。
会议再次在铜山湾招待所召开。
这是一个炎热的夏天,热浪一阵阵地滚过繁华的青云城。但是,在滚到铜山脚下时,被铜山上的大片林木挡住了些,所以,铜山湾里的温度要略低一些,而且还不时掠过一丝丝的凉风。
参加铜山湾招待所联合办案会议的同志,似乎完全忘却了这个夏天的凉与热。他们把全部的心思都扑在了青云市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案件上,决心在青云的反腐历史上,写下浓重而壮丽的一笔。
易锋和蓝屏山走进了会议室,微笑着与办案人员一一握手,然后坐下来听取汇报。
石勇道:“我和封强到建材市场上去转了转,基本问清了青云江电厂当时购买建时的市场价,发现市场价确实比他们购买的价格要低得多,钢材的价格当时市场上是两千七,而厂里买的是三千元。这个差价确实是存在的。另外,我们还根据发票上盖的公章,找到了钢材最大的供应商的商店,这位老板姓余,叫余植明。我和封强商量了一下,认为应该先从这个人身上着手,可能会敲开一些什么重大线索。”
封强道:“对,只要余植明开口,骆财生的问题很快就出来了。”
易锋道:“我看也可以先找他谈谈,但要注意策略,不要打草惊蛇。如果余植明开口了,还要想办法不让骆财生他们发觉。”
石勇道:“这件事我们会想办法的。我们在另外一个办案点上,正好上一个小案子,干脆把他叫到那里去谈一下,到时候看谈的情况再说。”
易锋道:“好的,你们一定要把这事办稳妥,不要违反法律和政策。”他看了看林朝虎和雷媛媛,问道:“你们那边有什么进展吗?”
林朝虎道:“有啊,我们财务组这边也发现了不少新的线索。我们以财经纪律整顿的名义,找厂里的一些同志初步了解了一下,总的看,骆财生这个人在厂里比较专制,什么都由他一个人说了算。不管是十几万,几十万,上百万还是上千万的资金,进进出出都由他说了算,其他人的意见他都听不进去。另外,青云江电厂还有两笔资金打到两家信用社里,而且有不少嫌疑。这方面,我们也专门去了解过了,下面,就请雷媛媛同志具体谈谈吧。”
雷媛媛道:“我们从市信用联社那里了解到,青云江电厂曾经有一笔五百万元的资金打入马岛信用社。马岛信用社将这笔资金转成定期,利息有十几万。然后,马岛信用社又通过张宅信用社,将这笔资金贷给了一个叫林利国的人。”
易锋道:“林利国?”
雷媛媛道:“对,据我们了解,这个林利国是青云市胜利建筑公司的总经理。他和骆财生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近年来青云江电厂的基建工程,都是由这个人负责承建的。”
易锋点点头,道:“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线索。好,继续说下去。”
雷媛媛道:“还有,青云江电厂还有一笔更大的资金,是两千万,打入了上塘金融服务社,而且也指定贷给了一些个体户。”
蓝屏山道:“这个上塘金融服务社的名气不太好。这是一家集体性质的经济组织,由于贷出去几笔大的资金收不回来,出现了严重的信用问题,听说好多存款户都来提款,但服务社一时不能兑现,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雷媛媛道:“是啊,严重的不良贷款造成了一场‘挤兑风波’。但骆财生却非常看好这家服务社,不仅把大笔的资金打进去,听说还要把这个服务社买下来呢。”
易锋道:“这家服务社也要注意,主任是谁呀?”
林朝虎道:“主任叫陈献金,我们估计这个人和骆财生的关系肯定也不太干净。建议把他规起来,可以从中打开一个缺口。”
易锋道:“好的,今天大家谈的这些情况都很重要。你们可以先干起来,该找的人再找一找,名义上还是财经纪律整顿,或者信访调查,不要把风声搞得太大,要让骆财生他们的心情放松一点,这叫先松后紧。”
大家都笑了起来,易锋又道:“你们先动手干起来,到时候有什么压力,我来给你们顶着。现在还是刚刚开始,就像今年的这个夏天,更热的还在后头呢。我希望,等这个夏天结束的时候,我们的这个案子也结束了。等秋天来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好好收获一番,好好庆贺一番。”
易锋这么一说,大家都挺来劲的,仿佛一场猛烈的战斗就要打响。
梅镇是离青云城比较远的又一个中心城镇,人口十几万,经济发展速度迅猛。这里的人大多忙于做生意,做鞋的做鞋,卖布的卖布,贩海货的贩海货。他们就像是一群蚂蚁王国的子民,总是不停地穿行在洞穴和阳光下的泥土之间,搬运的搬运,行走的行走,忙忙碌碌的,没完没了。这里的宾馆饭店越来越多,但上星级的还没有,规格高点的也不多见。主要是因为到这里经商歇脚的大多是些中小商人,大富豪大商人就是经过这里一下,最后也要把娱乐和睡眠留到青云城去完成。但是,梅镇最近建起了一间比较上档次的培训中心,它是由梅镇广电站和市广电局联合投资的,各种娱乐设施齐全,将来可以迎接到这里检查指导工作的各路官员,同时也能将青云市近年来广电工作的伟大成就找到一个充分体现和展示的机会。
在各部门领导还不知道梅镇有这么个培训楼时,检察机关的同志却早已得到消息。他们在和金融系统纪检组联办一个小案子时,已经把这个培训楼三楼的几个房间用了一段时间。当然,他们并不是到这里来享受娱乐设施的,纪律和经费都不允许他们这么做。他们选择这里,是因为这里安静,更因为外界还不知道他们会在这里办案。
石勇很快就将植明物资经贸公司的经理余植明带到了梅镇广电培训中心。在这里,石勇和封强对他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要他把和骆财生之间的经济来往交待清楚。
余植明这个人看起来胆子比较小,他脑袋半秃,双唇前倾,似乎有些萎萎缩缩。余植明在用物质向骆财生进攻时的勇气与在检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