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煮酒探西游-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个过程中; 猪八戒肯定要比孙悟空会立功; 请你不要怀疑; 这是有统计数据的。那么; 他究竟立了多少功呢? 又是怎样立的功呢? 我们来看一下:
  
   1。 黄风怪一回; 孙悟空打虎先锋; 那虎怪撑持不住就跑,行者执棒赶来,喊声不绝。八戒正在那里放马; 忽见行者赶败的虎怪,就举钯一筑,筑得九个窟窿冒鲜血。
   行者道:“兄弟啊,这个功劳算你的。”
   八戒道:“哥哥说得有理。你去,若是打败了老妖,还赶将这里来,等老猪截住杀他。” 
   (捡便宜)
  
   2。 金角大王请来舅爷狐阿七助战。唐僧叫:“沙和尚,你出去看你师兄胜负如何。”沙僧举杖出来,打退群妖; 狐阿七见事势不利,回头就走,被八戒赶上,照背后一钯就筑死了。 
   (捡便宜)
  
   3。 孙悟空想立个大功果; 一直缠着牛魔王打; 叫猪八戒去打牛魔王的小老婆; 猪八戒杀进摩云洞; 一钯筑死了玉面公主; 百十余口,斩尽杀绝! 
   (捏软的)
  
   4。 孙悟空打死了碧波潭的万圣龙王; 那龙子披了麻,正看着龙尸哭。这八戒骂上前,把个龙子夹脑连头,一钯筑了九个窟窿。万圣宫主正与孙悟空抢夺匣子时,被八戒跑上去,着背一钯,筑倒在地。 
   (捏软的)
  
   5。 杏仙一回; 共6个大妖; 4个小妖。行者笑道:“你可曾看见妖怪?”八戒道:“不曾。”行者道:“就是这几株树木在此成精也。”八戒闻言,不论好歹,一顿钉钯,三五长嘴,连拱带筑,俱挥倒在地,果然根下鲜血淋漓。
   三藏扯住道:“不可伤了他!他虽成了气候,却不曾伤我。”那呆子索性一顿钯,全部筑倒。
   (老孙让的)
  
   6。 南山大王豹子精一回; 孙悟空用瞌睡虫使豹子精睡着; 被八戒上前一钯,把老怪筑死。 
   (抢功劳)
  
   7。 金平府捉犀牛精; 死了1个; 捉到2个活的; 八戒并未参加战斗; 他却把两个犀牛精的头砍下了! 
   (抢功劳)
  
   这就是猪八戒打死的所有大妖怪; 小妖怪也多; 就不计算啦。他的功绩和孙悟空比; 孙悟空占59%; 猪八戒占41%; 居然有这么高; 都没想到吧。
  
   猪八戒打死的这些妖怪; 都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基本上都是瞅个空子只一钯; 从不浪费精神力气; 碰到强的; 他首先是跑; 他只打有把握的仗; 你别看他呆; 在立功方面; 孙悟空简直就是个傻子; 费那么大劲; 比老猪也强不了多少!
  
   象他这样投机取巧; 尽管也立了接近一半的功劳; 但是; 佛祖是看不上的; 没给他算数! 佛祖说: 孙悟空; 汝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汝为斗战胜佛。
   没有猪八戒的份。
   
   没给猪八戒算功劳; 但算了他的苦劳; 这一路上; 他挑担子辛苦了。
   那个担子; 最先是唐太宗派的两个随从在挑; 随从被妖怪吃了; 唐僧用马驮; 收了孙悟空后; 就该孙悟空挑; 孙悟空太矮了; 只有1米2左右高; 反正不到1米3; 挑个担子很不舒服; 就背在肩上; 背也不舒服; 又挑。
   收了猪八戒后; 就该猪八戒挑; 收了沙和尚后; 按说该沙和尚挑了; 但孙悟空逼着要八戒挑。大概是因为沙和尚不抢功吧; 沙和尚很清楚; 他是永远不可能官复原职的; 所以他不立功。
   再者; 菩萨给他开的价格本身就是最高的; 也不需要立功。
  
   猪八戒打妖怪时; 沙和尚挑担子; 猪八戒挑累了; 沙和尚换换手; 毕竟少些; 主要是八戒在挑。电视上放的一直是沙和尚在挑; 把猪八戒仅有的一点劳动果实及优点也给抹杀了; 太不尊重劳动人民了!
  
   唐僧也说:“那呆子倒也有些膂力,挑得行李。”孙悟空更有意思:“白脸的是我师父; 黑脸的是我师弟; 那个长嘴,是我雇请的长工,只会挑担。”
   不说他是师弟。就连花果山那个假取经队伍里的假八戒; 也挑着行李!
   
   猪八戒挑担子; 是个很容易被忽视的辛苦活; 再加上他本身食肠宽大; 当然饿的快; 结果大家却都说他懒惰! 还是如来知人善用; 给了他一个美差!
   如来说:“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
  
   所以; 猪八戒的正果; 不是靠修行得来的; 他一句经也不会念; 修个屁呀修; 他是用双肩挑担子做苦力换来的。
(80) 都是取经的受益者
   
   
  
  
  
  
   到了西天; 如来封授:
   唐僧; 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为旃檀功德佛。
   孙悟空,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为斗战胜佛。
   猪悟能,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
   沙悟净,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
   白马:驮圣僧来西,又驮圣经去东,亦有功者,加升汝职正果,为八部天龙马。
   
   唐僧成了佛; 究竟有多大本事呢? 我想这个问题大家都比较关心; 但书上没有写; 所以不知道。不过我们可以进行合理的推断:
   在凌云渡脱去凡胎; 标志着他终于从一个凡人成了仙; 应该是可以飞了; 后来也有过两次飞行的记录。不过; 他可能还不具备孙悟空猪八戒那样的变化功能。寿命方面也应该没话说; 他是吃过人参果的。
   至于武艺方面; 唐僧没有任何升级; 肯定不会打。
   但是他多了两个法宝: 一件锦阑袈裟,一条九环锡杖。这永远是他的。
   如来曾经说过“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事实上; 唐僧在路上很少穿这件宝贝袈裟,至于那条锡杖; 他拿不拿在手里都是一样的; 总是屡遭毒害!
  
   难道是佛祖的宝贝不灵? 佛祖不至于打诳语吧; 细看原文; 有一个前提条件:“若肯坚心来此”。
   也就是说; 若诚心诚意来取经; 这两个宝贝才有用; 若心不诚; 不来; 那么; 这两个宝贝就没有任何价值。
   这两个宝贝; 应该是个信物; 要唐僧一直带着; 从长安带到雷音寺来; 如来一看; 就知道不是假冒的; 这就可以证明唐僧是诚心诚意来取经的。如来的宝贝都是密码声控的; 只需要把密码(即口诀)告诉唐僧; 宝贝马上就会厉害无比!
   袈裟可以护身; 锡杖可以用来进攻; 当然; 他也可以修改密码; 或是以手指代替鼠标; 上; 下; 左; 右; 进; 退; 指哪打哪。这已经够厉害的啦! 君不见观音、文殊、普贤之流; 哪一个会打? 不都是这样的?!
   
   师徒四人; 连马五口; 俱得了如来封授; 皆成正果。三个大职正果,两个汝职正果。其中; 猪八戒最为实惠。
   因为猪八戒和白龙马是授于的汝职正果; 于是; 就有人说如来耍了八戒; 把八戒和白马划在一个级别; 属于最低的。
   错了! 八戒和白马尽管都是汝职; 但绝不是同一个级别的; 八戒的汝职级别绝对要比沙僧的大职级别高!
  
   西游记最后有个排名; 唐僧排在佛级别的倒数第二名; 孙悟空是最后的一个佛; 排倒第一; 取经队伍中只成就了这两个佛。也可以说他们是最后来的; 也可以说是资历最浅的; 这无所谓; 反正成佛了。
   孙悟空的后面; 紧接着是观音菩萨。
   孙悟空排在所有佛之末; 观音排在所有菩萨之首; 单单只从级别上讲; 孙悟空是混到前面去啦。
   观音菩萨的后面是一大排各种菩萨的名称; 最后的倒数三名分别是: 南无净坛使者菩萨、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南无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八戒是净坛使者; 沙僧是金身罗汉; 白马是八部天龙; 这三位都不是菩萨的级别; 为什么名号还要后缀菩萨两个字? 这就说明尽管他们不是菩萨的级别; 但他们绝对都是享受菩萨待遇的!
   八戒和白马都是汝职; 也就是副职; 唐僧、悟空、沙僧都是正职; 是正职大还是副职大呢? 当然是正职大; 但前提是: 在同一个级别上; 正职比副职大。否则的话; 你会认为副省长没有正乡长大滴!
   八戒属于哪个级别的副职呢? 他是菩萨级别的副职! 比沙僧要高; 沙僧是罗汉级别的正职; 比白马要高; 白马是罗汉级别的副职。
   
   猪八戒捞到了实惠; 可喜可贺! 因为他得到了一个美差; 管吃管喝; 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
   寺庙的正当收入有三: 香火、功德钱、供品。
   猪八戒没权利管香火、钱; 因为这是由正职菩萨管的; 但八戒他管供品; 因为他是副职菩萨嘛。相当于如来佛的税务财政副总管; 这已经很不错啦。
   猪八戒的本事确实不济; 臭毛病又多; 但他实在; 肯卖苦力; 象猪八戒这样的人; 只有跟着如来这个级别的领导才有出头之日。其他低级别的人对他都不公。
   猪八戒会种地; 在高老庄的产业;都是他耙田种地换来的; 但丈人老头子居然以他长得丑为由把他赶出去。
   猪八戒会烧饭; 取经路上除化缘外; 都是猪八戒烧的饭; 他们都不会; 却说猪八戒最贪吃懒做。
   猪八戒最懂生活常识,过通天河时知道怎样试水深浅,知道怎样使马蹄履冰不打滑,但他们都说他最呆最笨。
   猪八戒取经十一年总共只积攒了四钱五六分银子(合人民币约45元6角),都是牙齿上刮下来的,舍不得买了吃,留了买匹布做件衣服的,却被孙悟空恶诈去了; 银子的下落不明不说; 还给他扣上个攒私房的罪名! 钱呢?
   
   还是如来知人善用; 知道他的食量大; 知道他没别的目的; 当和尚只是为了混饭吃; 所以如来抹杀了他打妖怪的功劳; 打击了他的投机取巧心理; 又给他多吃会更实在更卖力。
  
   猪八戒的食量大; 究竟有多大呢?
   小雷音寺一回; 猪八戒被吊了几日,饿得慌了,师父、师弟们各吃了两碗,这呆子即吃了半锅,这是饿极了吃的。
   到如来处; 吃了大餐出来; 肚子是饱的; 陈家庄的人又请他们吃。三藏不吃,孙大圣也不吃,沙僧也不甚吃,八戒也不似前番,就放下碗。行者道:“呆子也不吃了?”八戒道:“不知怎么,脾胃一时就弱了。”
   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 在如来处都是吃的好东西; 不饿。
   2。 因为大家都不吃; 八戒不好意思了; 也不似前番,就放下碗。
   3。 他再不愁吃喝了; 当然没有以前那副穷样了。
  
   可是大家坚持要他吃; 家家户户都来送吃的; 八戒笑道:“我的蹭蹬!那时节吃得,却没人家连请十请;今日吃不得,却一家不了,又是一家。”略动手又吃过八九盘素食;纵然胃伤,又吃了二三十个馒头,已皆尽饱又有人来相邀。三藏道:“望今夕暂停,明早再领。”
   
   那时节挑担子卖苦力; 没人请他吃; 今天是架云来的; 不饿; 却都来请他吃; 只略动手; 就吃过八九盘; 这八九盘应该是有半锅或小半锅的; 又吃了二三十个馒头,若不是唐僧止住; 真不知他还能吃多少!
(81) 西游记的主旨是什么
   
  
  
  
  
  
   西游记的主旨是什么? 这么多年来; 一直是众说纷纭; 答案千奇百怪; 大致有如下几种说法:
   
   1) 搞怪说。仅是神话小说; (或恶搞历史上的玄奘法师); 滑稽搞笑; 看了好玩; 并没有什么寓意。
   2) 宗教说。是一本宗教小说; 讲的是佛道并重; 或是以佛证道。
   3) 炼丹说。讲的是丘处机道长(或其他道士)的炼丹口决。
   4) 谤佛说。看起来是在讲修佛; 其实是在讥讽诽谤佛教。
   5) 修心说。心生则魔生; 心灭则魔灭; 讲的是如何养性收放心的学问。
   6) 养身说。讲的是气功口诀; 养身怯病(魔)之道。
   7) 讽刺说。讽刺官场腐败。
   8) 揭露说。揭露现实社会的黑暗。
   9) 惩恶扬善说。
   10) 反映人民斗争说。
   等等。主流的大致就这些吧。
   
   所谓主旨; 是具有唯一性的; 看看上面这些说法哪一条是的? 哪一条都不是的! 
   以上这些说法; 西游记中确实都函盖了有; 时不时的都有所体现; 这只能叫: 西游记从侧面反映了有如上现象; 但却都不是当做自始至终的主线来写的。
  
   西游记自始至终的主线; 其实非常清晰明了。
   开头; 唐僧师徒因为种种原因; 聚到了一起; 上西天去取经; 无论他们是真心实意也好; 虚情假意也罢; 反正是朝着目标出发了。
   过程中; 他们遇到了无数次的艰难险阻; 面对环境的恶劣; 敌人的攻击; 上级的压力; 内部的纠纷; 他们都挺过来了。
   故事的结尾; 皆大欢喜; 都成功了; 是以圆满成功结束的。
  
   所以; 西游记的主旨写的是如何成功的故事; 这才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起因、经过、结果; 无一不是紧紧地围绕着这条主干在写。其他的; 诸如上面的那些说法; 都是枝叶; 不过是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已。
   
   我说西游记的主旨就是如何成功; 有些朋友可能不太认同; 这种理解太肤浅了吧; 太世俗了吧; 尤其是有宗教信仰的朋友会反对; 他们硬是要固执地坚持西游记讲的是佛家的修行。
   佛是真正的大智慧者; 说句不好听的话; 佛的境界; 又岂是你一个凡夫俗子所能理解得了的! 西游记你都看不懂; 你还能看得懂佛经?! 
   其实呢; 世俗的修行与佛家的修行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矛盾; 只是追求的境界不同而已。并且佛也提倡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修行。
  
   任何一个人; 起初都有一个立志阶段; 立志升官; 立志发财; 立志为僧; 哪怕是具体到做某一件事; 也都是起缘于最初的一个念头; 所以; 立志阶段(决定开始)总是在幼稚期完成的; 是最不成熟的; 因为他处于整个事件的最前端。
   没有立志; 便谈不上努力。做任何事; 先都有个目标; 没有目标; 你往什么方向努力?! 有了目标; 很自然地就要朝着目标去努力。
   没有努力; 便谈不上怀疑。在前进的过程中; 一定会因种种困难而产生种种怀疑(幻象); 我的决定是否正确? 我的努力是否正确? 我坚信的理论是不是有问题? 或者理论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或从一开始我就受到了欺骗? 这些都是正常的; 他说明你认真努力过。
   没有怀疑; 便谈不上坚定。其实呢; 你怀疑的两个面; 他都是对的; 同时也都是有问题的; 所以你才会怀疑! 这个取舍是很困难的; 必须取一而舍其他; 舍去的其他未必就不是正确的; 取的这个一; 也未必都是尽善尽美的; 究竟站在哪一边; 靠的是信念; 而不仅仅是知识。只有认识到这一点; 才可以称之为坚定。
   没有坚定; 便谈不上成功。怀疑、坚定都是成功的中间过程; 你要是在怀疑中; 动摇了; 或者放弃了; 也就等于是在成功的中途; 自己主动放弃了。
   没有成功; 便谈不上无欲无求。只有该有的都有了; 才可以很自然地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 现实中的释迦牟尼佛他从一生下来就是个王子; 他当然可以追求更高的无求境界; 一个老百姓也谈无求; 自欺欺人; 不觉得很可耻吗?! 这才是真正的曲解了佛意。这些都是混饭混日子的假佛信徒!
   没有无欲无求; 便谈不上皆是虚妄。不认识皆是虚妄; 便不可得无上正等正觉。
   
   世俗的修行以成功为终点; 佛家的修行以无上正等正觉为终点(没有终点)。很显然; 佛的境界比世俗的要高的多。
  
   而西游记只讲了从立志到成功这一段; 就结束了; 并没有讲更高层次的修行; 因此; 西游记的主旨就是谈如何成功; 如果你硬要说是佛家的修行; 那么也可以看做是修佛的初级阶段吧。这是不矛盾的。
(82) 《西游记》之成功法则 
   
   
  
  
  
   
   西游记的起因、经过、结果; 一直都是紧紧地围绕着“如何成功”这条主线来写的; 非常清晰明了; 为什么就很少有人这样理解呢? 是作者隐藏的很深吗?
   不是的; 是中国人的性格使然; 因为大家都不以谈功利为美德; 当然就不愿意把西游记与功利挂钩。
  
   然而; 西游记是一本赤裸裸的描写功利的书; 反复的提到功果、功劳、功绩。
   故事的开始; 观音菩萨就明确的告诉了唐僧:“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不是白干; 是有赚头的; 用“去”换取“正果”。
   就是与取经无关的人; 也都是以“功”来衡量的。黄风怪一回; 灵吉菩萨说: 我拿他去见如来,才算这场功绩哩; 这个功劳是我的。
   金角银角一回; 老君说: 却是你今拿住,得了功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