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并虎-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河水中,虽已被匈奴人潮淹没,却始终无法被冲去,令匈奴人始终无法彻底掌控城关。

    看着城关上的士卒,丁靖不禁眼角泛泪,无论城关上的士卒是如何出身,现在他们就是整个并州最大的恩人。

    “弟兄们,同袍浴血,吾等岂能落后!”

    丁靖大喝一声,座下战马抖蹄,一声呼啸,带领着五千精锐援军杀上雁门关头。

    匈奴人擅长马战,却不擅长步战,尤其是在这城关之上,丁靖麾下士卒各自三五人组成步兵阵,与匈奴人杀到一起。被丁靖所率援军突袭,本有着登城之势的匈奴人反而节节败退,城上的人向后撤,城下的人向前爬,彼此践踏,阵型大乱,自相残杀者无数。

    右贤王於夫罗见局面混乱,当即举刀指天,连砍身边混乱族人数人,大呼道:“全军稳住!不得退后!”

    匈奴人骇于於夫罗威势,不敢再退,只好向前拼杀,这时突然一箭袭来,强箭连续射穿三人,箭矢直奔於夫罗脑门。

    於夫罗不知怎得,只感觉一股死亡威胁,竟一时腿软下蹲,只听“咻”得一身,其头上毡帽被一箭射飞。

    如此箭势即便是善于射箭的匈奴人里都难以见到,众匈奴人连忙看向箭矢射来的方向,只见城关旗杆下,曹性左手持弓,右手开弦,正在瞄准发射第二箭。

    “是那汉人修罗!是那汉人修罗!”

    顿时城关上的匈奴人纷纷大喊,随即曹性的箭矢再次射来,目标依旧是於夫罗,於夫罗身边猛士连忙挡在於夫罗身前,用身躯为於夫罗阻挡曹性的箭矢。

    也许是距离太近,也许是箭力太猛,也许二者都有,曹性的第二箭威势更甚第一箭,径直射穿五人身躯后,箭矢停于於夫罗面前半米处,差一点就贯穿於夫罗的面庞。

    这一次於夫罗是真的吓到了,他想要起身指挥族人反击,只是脚下疲软,口中嘶哑,竟是吓得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

    见自家贤王呆滞不动,周围匈奴人不知如何是好,为了护全於夫罗性命,匈奴人只好将於夫罗背起,撤下城关。

    丁靖怎能让这匈奴人安然退去,连忙派人追击,账下徐晃更是先驱突击,径率三千精骑追出城关。

    本来在草原上,汉家骑兵几乎不可能是匈奴骑兵的对手,更何况徐晃只有三千骑兵。不过於夫罗前来攻打雁门两日,打得雁门只能反抗,因此从没想过会有汉家骑军出雁门反击,而且为了攻城便利,於夫罗令账下人马尽皆下马步战,将数万战马放于后军大营统一看管。

    当徐晃率骑兵杀出雁门关时,匈奴军中竟无一支成规模的骑军杀出来反抗,徐晃则是一路追击,击杀残余匈奴溃军无数,直杀到於夫罗大营之中,将营中牛羊杀死一空,还缴获战马上万,堪称血洗了於夫罗的大军。

    而雁门关城内,丁靖将城关上的伤者悉数收容,派军医全力救治,战死同袍的尸首也收集规整记录,以便将遗体送回亡者家中。

    丁靖将城关旗杆上的曹性缓缓放下,只见到曹性浑身血色,皮肤苍白,身上满目疮痍的伤痕,一时丁靖竟不知该如何表达心中的震惊与感激。

    曹性是丁靖穿越到这个世界后,认识得第一个历史名人,也是第一个主动靠近他的将领。在丁靖的印象中,他对曹性也只是粗浅的认识,只知道曹性在历史上射瞎过悍将夏侯惇,其余战果则没有任何记忆。

    他本以为曹性只是一寻常将领,如今之后,丁靖对曹性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其心中对于这个世界也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原来这个世界的人,也是如此有血有肉的。

    想到此处,丁靖亲自将曹性背起,曹性身上的血缓缓流下,渐渐渗入丁靖衣铠,与之肌肤相触,那血液的滚烫无一不再鞭笞他的心。

    “曹性,好汉子,你是我的恩人,是并州的恩人!”

    城关上上下下所有的士兵都看向丁靖的方向,见丁靖驮着血人曹性,所有将士无不肃立,眉宇间尽是钦佩与毅然。

    ……

    “快牵本王战马来,本王要回大营,本王要夺雁门,本王要……要……要杀了所有并州军!”

    不知何时,在亲卒护卫下逃走的於夫罗突然惊醒,整个人癫狂乱舞,口中大喊胡言。於夫罗身边的亲卒各自面面相觑,心中悲伤茫然,竟是纷纷啜泣起来。

    此次雁门之战,五万匈奴大军被杀得四散奔逃,其中战死者至少两万,战马牛羊等军资、物资更是损失不计其数。

    发疯一阵后,於夫罗突然安静下来,整个人脸色死白,身体更是不停颤抖,其牙齿上下相咬,竟是迸出血来。

    “回去吧。”於夫罗突然对身边亲卒说道。

    “贤王,我们还有两万多勇士,一定还能夺下雁门关的!”有亲卒对着於夫罗说道。

    於夫罗摇了摇头,眼中却是惨淡,他岂能不知自己账下还有两万族人,可是今日一战,族人们皆已丧胆,已经没有机会再夺取雁门关了。两万人的战损,即便是贵如右贤王的於夫罗也承受不起,他已做好接受一切的准备,只求能够将剩余的两万族人带回草原。

    没有听从亲卒的建议,於夫罗只是上马,一路缓缓向北,其目光再无看向身后南方,只是其手中拳头,却已捏出血来!

    “雁门……之仇!”

    “来日……必报!”

    ……

    解决了雁门危机后,丁靖派斥候北去探索,得知於夫罗的大军已北去数十里,且各自分散北逃,再无南下意图。

    又多次至军医处探访曹性安危,得知曹性虽身受重创,却无大碍,只需要静养半年即可,丁靖顿时放心。

    留下一千军卒在雁门关防守后,丁靖与徐晃带军离开雁门,继续向西面进发,在那里的楼烦,亦有人需要他的驰援。

    (本章完)

第20章 陷阵() 
楼烦城外。

    呼厨泉的数万匈奴军已兵临城下,不过呼厨泉却没有派军攻城,而是将部队军锋对准了楼烦以南。呼厨泉虽不如其兄长於夫罗勇武,但是却别有谨慎,从不做无意多余的事情。

    此行呼厨泉带军南下,是前来掠夺部族冬季过冬物资,并非前来攻城占地。楼烦虽是草原进入并州的要地,但是却并非一定要拿下不可,呼厨泉知道自己兄长於夫罗正在攻打雁门关,雁门关距离并州腹地更近,他担心於夫罗率先进入并州抢夺。

    因此呼厨泉决定派数千偏军包围楼烦城,其余军队则继续南下,争取早点进入并州腹地,抢掠一番。

    此时,高顺正立于楼烦城墙之上,对于呼厨泉的匈奴军的举动已望在眼底。

    高顺十分明白,丁靖派遣自己带军驻扎在此地,就是为了阻拦匈奴军南下入并州。如果他对呼厨泉的举动放任不管的话,也许楼烦城会安然无恙,但是并州腹地可就要糟了恙。

    高顺向来忠义无双,他既然被丁靖托付如此重责,自当竭尽所能报答,只要楼烦还在,必让匈奴军不得南下寸里。

    “击鼓,进军!”

    高顺一声令下,留下千余人继续守城,其自身则带着四千精锐骑军杀出城去,直向那呼厨泉偏军杀去。

    呼厨泉偏军多为奴隶军和伤残人构建,战斗力不足,当高顺率军杀入呼厨泉偏军阵中时,只一个冲锋就将偏军击溃,各自望风而逃。

    所谓穷寇莫追,且呼厨泉势大,尚有反击之力,高顺立即见好就收,带军归城。

    而呼厨泉这一边,却是暴跳如雷,他呼厨泉万万没想到,自己没有主动找这楼烦城的麻烦,那楼烦城却有胆子主动杀出来。

    最令呼厨泉没想到的是,这小小的楼烦城里竟然有至少四千人的骑军,如此规模的骑军已经具有一定威胁。呼厨泉担心如果自己放着楼烦不管,而是进入并州腹地的话,这楼烦城里的骑军届时若是配合并州守军前后夹击自己,那时候自己麾下必定损失不小,对于其将来回去争夺单于之位十分不利。

    考虑到单于之位的归属,呼厨泉决定必须先消灭掉楼烦城内的骑军不可,如此大军才可安然南下劫掠。

    不过呼厨泉也并非鲁莽之人,这楼烦城虽小,但城中守军应该不少,若是强攻的话,其账下勇士必定损失惨重。

    因此呼厨泉决定不强攻楼烦,而是将楼烦城中军队引出来,在这野外之地上歼灭。

    ……

    高顺带军回到楼烦城内后,军中士卒尽皆振奋,士卒们本以为刚才主将带领他们出城杀敌,乃是以卵击石,却没想到那匈奴人竟然如此不堪一击,竟然经受不住大军一次冲锋就被击溃。

    有了这首战之利,城内士卒尽皆磨刀霍霍,眼睛里全是再战斗志,想要随自家主将再出城冲杀一番。

    看着士卒眼中热切的目光,高顺却没有莽撞,而是紧闭城门,严防城墙。他知道匈奴人好战不受欺辱,刚才自己带军出城突击匈奴军,虽然打败的只是一支偏军,但是对整个匈奴而言都是不可容忍的。

    高顺猜测,城外的匈奴军此时必定群情激愤,其主将一定会令大军攻城。高顺自信凭借手下五千精兵,守住这小小的楼烦城,已是足够。

    不过高顺等待许久,却依旧不见匈奴军攻城,城外依旧只有一支匈奴偏军遥遥相望,而其余匈奴人则各自结群南下,没有一丝攻打楼烦城的意图。

    见城外匈奴军如此举动,高顺顿时陷入两难境地,若是他依旧坚守城池不攻的话,则匈奴人必定大军越过楼烦城而南进并州,届时并州必定生灵涂炭;而若他率军出城阻击或是骚扰,却不知匈奴是否已设下陷阱,故意引诱自己出城作战,要知道刚才他已经带人出击过一次,匈奴不可能没有防备。

    高顺知道,虽然自己手下的军士骑术精湛、勇猛好斗,不过在野外与匈奴人作战的话,依旧略有不足。而且匈奴军人多马多,没有城墙之利的话,高顺手下军队绝无战胜的可能。

    “少将军之托大于天,吾必不能让匈奴一人过楼烦!”

    思虑片刻,高顺随即有了决定,再次打开城门率军杀出。

    高顺骑军与城外匈奴偏军交战一处,岂料这支匈奴偏军与之前的匈奴偏军却大不相同,这支匈奴军较之前的更加凶狠悍勇,誓死拼杀,毫不后撤。

    高顺没想到,此军乃是呼厨泉所弄出的假象,呼厨泉令其帐下精锐勇士数千,打扮成偏军模样游弋在楼烦城外,故意吸引城内军队出击。

    待高顺军马出城,这支军队则拼死拖住高顺军,然后再以狼烟为号,令周围匈奴勇士合围,一举歼灭高顺之军。

    见对方燃放狼烟,高顺知道自己中计了,此时他必须带军撤回,否则此军危矣,楼兰危矣,并州危矣。

    “全军摆脱缠斗,撤回楼烦!”

    高顺长刀横劈,将一员匈奴将领砍于马下,振臂大呼,拨马带军撤离。

    高顺骑军向楼兰撤去,只见楼兰城方向,已有万余匈奴骑军合围而来。高顺估算了一下彼此的速度,知道自己在撤回楼兰之前,必定被前方匈奴骑军堵住。

    “跟我来!”

    高顺大喝一声,匹马向北而去,其后军卒紧随之。

    见高顺骑军不回楼兰城,而是向北奔逃,众匈奴大军立刻纵马追赶,似群狼猎兔般,围追堵截。

    高顺带大军于狂野外左突右进,始终摆脱匈奴军不得。

    奔逃途中,高顺军遭遇匈奴军堵截部队数支,皆被其冲破。

    此时天色已经将夜,高顺手下骑军也仅剩下一千多人,而那匈奴人却还不放弃,竟然秉持火把追赶,始终紧随在高顺军马之后。

    “弟兄们!随吾突击!”

    高顺再次猛喝,继续带人来回突围,又杀得堵截的匈奴军人仰马翻。

    尽管匈奴人已经用出全力,却不料高顺军顽强如斯,始终不能将高顺军彻底拦住剿杀。

    从南至北,又从北向南;从白昼杀入黑夜,又从黑夜杀至白昼。

    此时天色再亮,高顺已不知自己带军杀了多少个来回,死在其铁蹄之下的匈奴人又有多少,回顾身旁,高顺发现跟在自己身边的骑军只有两百人不到,所有人都血淋淋一身,甚者有将士已经死亡,其身躯却依旧呈纵马战斗状,跟随着奔进。

    看到手下儿郎如此惨烈之状,高顺眼中血泪纵横,口中大呼:“弟兄们,可是害怕了?”

    “不怕!”

    众将士呼喊着,声音虽不大,气势却惊天。

    “弟兄们,可是后悔了!”高顺继续呼喊道。

    “不悔!”

    回答高顺的依旧是齐喝。

    “哈哈!”高顺扬天大笑不止,胸中豪情万丈,指着又一支前来堵截的匈奴军,振呼道,“陷阵之志,有死无生!杀!”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杀!”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杀!”

    (本章完)

第21章 破匈奴() 
话说张绣去了一趟羌胡地后,不但带回来近两万羌胡控弦猛士作为援军,还喜得一场异域姻缘。在白兰羌的日子里,张绣以客人的身份参加选亲比试,期间打败无数竞争者,最后竟然夺得比试桂冠,被那白兰羌族长白熊招为女婿,与那羌胡第一美人白兰结为夫妇。

    张绣娶了羌人女子,又获得羌族勇士拥戴,在羌族人里威望骤然升高。当知晓张绣此来羌胡地的目的后,各族纷纷响应支持,甚至直接借兵托付给张绣指挥,让张绣带走大批羌胡男儿前去抵御匈奴人。

    张绣获得羌族人支持后,却没有带兵返回并州腹地太原,而是率军过西河郡,直接北上河曲、楼烦一带。

    张绣知晓自己来到羌胡地已经三个月了,结合时日此时匈奴肯定已经南下,按照丁靖的安排,战线将被维持在雁门、楼烦一带。

    当张绣来到楼烦范围之时,立即被眼前景象吓住,自从进入楼烦地界,几乎每走几里地,就可见到一大片尸体的残骸。

    这些尸骸全是血迹未干,显然都是死亡最多不超一天。

    张绣下马检查地上的尸体,发现尸体中有匈奴人打扮的,有奴隶军打扮的,也有汉家军打扮的。并且尸体上几乎所有的致命伤,都位于胸前正面,死于后背攻击的屈指可数。

    毫无疑问,这些尸体是匈奴军与丁靖军战斗留下的,而从各处的尸体凄惨度来看,此战惨烈不可想象。

    “快点去楼烦!”

    想到同袍正在征战,张绣顿时大急,连忙上马继续朝着楼烦城而去,其后上万羌胡勇士亦是呼啸而随。

    羌胡人也是好战勇猛之族,不过当看到一路行来的战斗痕迹之时,这些羌胡勇士也心悸不已。从地上尸骸来看,毫无疑问这是一场遭遇战,甚至是突围战,并且突围的军队人数远远不如包围堵截的军队人数。

    此外从地上不断出现的两军尸体,还证明着突围者尚未成功突围,或堵截者亦未堵截成功。

    ……

    此时一处山坡下,高顺身边仅剩百人不到,所有人都筋疲力竭、无力再战,就连胯下战马都已经口吐白沫、马蹄发软。

    而在高顺等人面前数十米外,则是呼厨泉亲率数千大军赶来。

    昨日一天一夜的战斗里,除去初次被突袭杀死的数千奴隶偏军不算,呼厨泉在追击堵截中竟然又折损了过万人马,如此损失令呼厨泉痛心不已。

    一昼夜的时间里,呼厨泉的心境几经变化,从欣喜到漠然。

    再到愤怒。

    又到暴怒。

    最后到不解,到敬佩!

    呼厨泉对面前的这支汉军有了别样的认识,虽然现在已经将这支汉军困在了此山坡之下,但他呼厨泉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前面汉军,我是谷蠡王呼厨泉,能否告知我你是何支军队?”

    呼厨泉策马呼喊,在他印象里,汉家的强军都有军号,如幽州的白马义从,凉州的飞熊军等。

    眼前这支汉军能在他大军包围堵截下,爆发如此惊人的战斗力,呼厨泉猜测这支汉军应该也有其自身的军号。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杀!”

    高顺并未搭理呼厨泉的问话,而是挥刀前指,口中呼喊,再次领军冲锋。

    他知道,或许这次冲锋,就是他人生里最后一次冲锋了。

    “陷阵军么?”

    呼厨泉闻言低声一叹,手掌一挥,周围匈奴勇士瞬间一涌而上,朝着高顺等残军杀去。

    就在呼厨泉大军与高顺残军已经杀到一起时,山后突然传来如雷般的马蹄奔腾声,众匈奴军不知是何军马前来,纷纷向山坡方向看去。

    只见山坡上突然立有一骑,良驹长枪,顺山坡冲杀而来。随即在那单骑之后,如墙一般出现无数骑军,跟随那长枪将军朝着匈奴军直挺挺地杀来。

    “敌袭!敌袭!”

    见所来军马并非匈奴人打扮,呼厨泉立即意识到不对,连忙大喊指挥人马御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