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并虎-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便是人言不足恤,即是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要知道世人虽众,然多是无知者、随波逐流者、人云亦云者,人言可畏,若是将流言看得太重,必会影响自身道心理念,难成大事。”

    “此三者,乃我丁靖的精神支柱,思想武器,听起来确实很是疯狂,然而诸位若是细想,不觉得也颇有道理么?”

    听丁靖言语发问,亭中众人更是深思,借由丁靖的话语,亦是知晓了丁靖其人,的确是别具一格,与众不同。

    这也难怪,丁靖毕竟是一个穿越者,理念相对于这个时期的人,显得更加开放,看事物的角度也多一些,虽是比当世主流与众不同,但也谈不上错得离谱。

    看着亭中众人沉思不已,丁靖也不打扰众人的思绪,只是自顾自地斟酒喝酒,等待众人理清思路。

    也不知过了多久,众人终于理清了自己的思路,看待丁靖的眼神也随即大有不同,那是一种意味深长、莫名难测的眼神。

    “安北将军欲建立的学院,能否仔细说说看呢?”最后,还是蔡邕率先发话,从他的语气里,丁靖知道了蔡邕已经被自己的想法吸引,并未如最开始一般排斥。

    丁靖点了点头,连忙说明道:“我想要建立的学院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这是一个长时期的工程,短则二三十年,长则百年以上,甚至永远无法完成。”

    “不过就算希望渺茫,又能如何?”丁靖话锋一转,态度无比坚定,道,“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不去做怎能知道能否完成?愚公移山,数辈而成,学院之事,亦是如此。”

    “因此,我打算置办场地学舍后,先构建五科学术。”丁靖说道。

    “哪五科学术?”却是蔡琰忍不住问道。

    丁靖看了一眼一脸好奇地蔡琰,又转视蔡邕诸人,见大家脸上皆是好奇,丁靖也不再卖关子,说道:“首先是基础两科,分别为汉文科和数算科。”

    “汉文科,主要教导研究经、传、记等儒家典籍,意在让学者懂得我汉家最基础的思想理念,让学者具有基础的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

    “数算科,主要教导研究数字、计量、形态,此一门乃基础自然学说,独成一系,其务实之重,不轻于汉文科。”

    听到丁靖说明后,蔡邕亦是抚须点头,言道:“汉文科修研经传,此乃根本;数算科与六艺之数相同,亦是稳妥。还有三科又是什么?”

    “还有三科为扩展学科,是在学者修习粗解汉文科、数算科之后,所进行得进阶学习,所谓术业有专攻,大部分人都难以精通任何学术,唯有专精一门,再兼顾其他才行。”

    “这扩展学科本该开设更多,理论上是可以根据人的认知领域,而无限开设研究的。只是我并州目前条件有限,只能暂时开设三科,未来若是有了基础机会,我定要再多设几门扩展学科。”

    “目前我想要开设的扩展学科,分别为法理科、军谋科、格物科,法理科自是传授研究律法刑罚等规律事务,培育立法、执法、擅法人才,保证并州法理有度、适时行法。”

    “军谋科则是传授研究兵战谋略,培育将领参谋,提升军队战斗力。”

    “格物科就是研究事物的真理,达到格物致知,如水为什么结冰,人为什么跳起又会落地,为什么木头能在水上浮起而石头不行,如此世间常识的因果解答,皆是格物科传授研究之列。”

    (本章完)

第80章 格物() 
听完丁靖解释,亭中众人再次惊呆,即便在场皆是当世人杰,亦是觉得脑子有些不够用,难以跟上丁靖的思维。

    最后,依旧是蔡邕最先理清丁靖的思路,心中对丁靖的办学理念也略有认同,不过他心中依旧存在疑惑,认为丁靖的想法着实很难实现。

    “安北将军,你的办学想法确实别出心裁、略有道理,只是前面四科中,我皆有涉猎,正常情况下也能教导讲学,只是这最后一项格物科,虽是礼记中有曾提及,然而其具体理念却是闻所未闻,不知又该如何教导讲学?”

    蔡邕看着丁靖说道,眼中露出意动之色,只是依旧心存顾忌。

    听到蔡邕话语,丁靖心中却是一惊,他本只想过让蔡邕道学院里教导汉文科和法理科两样,军谋科则由贾诩、荀攸抽时间兼顾教导,而数算科和格物科,丁靖决定亲自编撰一套后世基本教材,由自己暂时充当教导讲师。

    却不想蔡邕竟然如此博才,经法兵韬都极为精通,竟然敢独揽四门学科,只身充任讲师教导。

    丁靖敬佩得看向蔡邕,解释道:“格物科的确前所未有,亦是我新创学科,其中包含我自己的一些研究见解,虽是不甚高端,却也启蒙足够。一边学习、一边研究,如此也属乐事嘛!”

    听到丁靖解释,亭中众人皆是一头雾水,还是不甚理解。

    “请将军再仔细说明一下吧!”蔡邕又说道。

    丁靖没有办法,只能挠了挠头,心中亦是焦急,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跟众人解释格物物理这门学科。

    不过丁靖转换了一下思路,向众人说道:“具体的说明,我亦是不知如何解释,我先举个例子吧!”

    说着丁靖随地找了三块合适的石头和一根木棍,尽皆放在亭中,见丁靖如此举动,亭中众人更是疑惑,不知丁靖想要做什么。

    “蔡公家可有刀具,请借我一用!”丁靖向蔡邕请道。

    蔡邕也不问丁靖借刀作甚,示意一眼蔡琰,蔡琰立即回到屋舍,寻来一柄短匕交予丁靖。

    丁靖用短匕将木棍削得差不多呈长条状后,将木棍放在一块小石上,又将三石中的大石放在木棍左边靠中心处,呈杠杆之状。

    将基本杠杆摆好后,丁靖看向亭中众人,问道:“诸位,如今我手里还剩一块小石,可放于木棍右端,但是放于何处才能使木棍翘起,而又正好平衡于地面呢?”

    “此乃市井秤杆之理,简单也!”

    听丁靖疑问,却是荀攸自告奋勇,率先借过丁靖手中小石,放于木棍末端。小石放下后,木棍果然向右边压下,左边的大石亦被翘起,但是却不能正好保持水平状态。

    见荀攸失败,一旁的钟繇也来了兴趣,将小石向木棍稍微左移几寸,果然木棍左边压下,右边翘起,只是两边依旧无法保持水平。

    虽然丁靖的简易杠杆和买卖用的秤杆相似,但是却因为制作粗糙,却是难以完成水平杠杆的效果。

    之后还是蔡邕年老而见识广,别处心裁,不拘谨于丁靖手中小石,却是在亭子旁找了几块不同的石子。

    蔡邕将杠杆右边的小石留下,又在左侧放了几块小石子,取舍之间,木棍横空水平。

    “蔡公别出心裁,然却违背我之题目,只准意动右边小石,却不能增添其他石子。”丁靖见蔡邕让杠杆水平后,却是笑着说道。

    蔡邕听得老脸一红,连忙将杠杆上的石子纷纷丢弃。

    最后,还是蔡琰这个女子心思较细、心灵手巧,反复意动右边小石后,终于让杠杆答道水平状态。

    “成功了!”看着杠杆水平,蔡琰忍不住惊喜叫道。

    丁靖见此行状,亦是微微一笑,却是将左边大石向后意动稍许,顿时杠杆再次向左侧倾斜,瞬间失去水平之状态。

    见丁靖将好不容易水平之后的杠杆就要毁去,蔡琰大惊,惊呼道:“不要碰!”

    可是却已经为时已晚。

    “将军,这是作甚!”蔡琰明目怒视丁靖,不知丁靖为何毁去自己辛辛苦苦弄好的水平杠杆,不禁娇喝道。

    看蔡琰如此较真,丁靖也是老脸一红,却没有道歉,而是淡然说道:“诸位可知,为何我稍微移动一下左侧大石子,这平衡地面的木棍就瞬间倾塌了?”

    亭中众人尽皆摇头,表示不知。

    丁靖笑着解释道:“其实道理很简单,假设木棍中间处为一点,左侧石子距离中心距离为甲距,左侧石子重量为甲重;同理右侧石子重量为乙重,距离称为乙距。”

    “若是甲重乘以甲距相等于乙重乘以乙距,则这根木棍就能平衡于地面,此中理论公式,我称之为杠杆平衡条件。”丁靖解释道,却是道出了后世的杠杆平衡公式。

    不过听完丁靖解释后,亭中众人依旧一头雾水,茫然的看着丁靖,不知道丁靖在说些什么。

    最后还是蔡邕、蔡琰二位父女反应迅速,对数算格物还算精通,略微思虑后,也大致理解了丁靖的解释。

    “可是将军,你所说的‘乘以’又是什么意思?”蔡琰对丁靖问道,对丁靖的‘乘以’之词不甚了解。

    而丁靖这时也才反应过来,原来此时代的人里,大多只懂一些简单的加减法,对乘除法根本不懂。

    于是丁靖又向众人解释了什么是乘除法,还将九九乘法表简单的写了出来,众人这才理解什么是乘除法,口中大呼精妙。

    ……

    此后,丁靖又展示了一些其他的简单物理知识,如不同重量的石头从同一高度一齐放下,最后却是同时落地,丁靖向亭中众人稍微解释了一番自由落体后,众人再次恍然大悟,对丁靖胸中奇妙认知也十分佩服。

    而丁靖也趁势鼓动,再次向蔡邕提起出任的邀请,蔡邕略微思索后,终于欣然答应了。

    得蔡邕出任并州学院,丁靖此行目的也宣告成功,一时间丁靖兴奋无比,众人于亭中再次互相饮酒作乐不止,一旁则有蔡琰抚琴,美妙不已。

    (本章完)

第81章 迎奉天子() 
蔡邕同意出任并州学院后,丁靖打算回去立即新设一个学庠祭酒一职,掌管丁靖治下一切学庠教育事务,类似于后世的教育部职能。

    并且丁靖决定任命蔡邕为学庠祭酒,兼任并州学院院长,至于并州学院选址建立等事务,皆由太守府出钱出力,一切以蔡邕的要求为最高要求。

    得丁靖赋予如此权力,蔡邕也十分高兴,心中对丁靖的好感也大大上升。

    众人于亭中饮酒作乐、吟觞作对,一旁又有蔡琰抚琴,琴声悠悠不绝,闲雅韵风,实为娱乐至极。

    荀攸饮下一杯温酒,却是看向钟繇,略显疑惑的问道:“元常,你不是在朝中担任尚书郎么?本应该在长安随侍陛下才对,为何会来并州?”

    钟繇闻言一叹,道:“诸位不知,董卓已死了!”

    “什么!”听钟繇话语,除了蔡邕父女外,丁靖、荀攸皆是一惊,吓得手中酒杯都落在地上。

    显然钟繇已经和蔡邕父女说明过此时,可丁靖、荀攸二人却不知长安状况,于是钟繇便将最近长安的状况说明一通。

    原来,自王允、吕布联合马腾、韩遂干掉董卓军后,关中却没有就此稳定,马、韩二人设计诛杀了王允,并领军与吕布于长安外大战。

    吕布虽是骁勇无敌,但是却敌不过马腾、韩遂的西凉军悍勇,所谓猛虎不敌群狼,即便是虓虎吕布,也被这帮西凉群狼咬得浑身是伤。

    吕布大军战事不利,只能西守长安一带,又令大将张辽依据渭水之险要,呈掎角之势,阻挡西凉军队。

    马腾、韩遂一时间久攻长安不下,又有张辽依据渭水之险而虎视眈眈,西凉军一时无奈,只好退守安定、扶风二郡,袭扰京兆、长安不止。

    在吕布与马、韩大战的时候,汉帝与朝廷百官乘机买通长安守门将,大开长安东门,乘机逃跑向潼关。

    而吕布忙着对付马腾、韩遂,见汉帝、百官尽皆东逃后,吕布也觉得让这帮包袱走了最好,便没有派人追回。

    只可惜长安以东早就被董卓军给劫掠无数轮,几百里也一无人烟,因为逃得匆忙,汉帝与百官只带了简单的印信官服,并没有准备逃命干粮。

    没等到汉帝和百官到达潼关地界,一行人的粮食就吃完了,而四目望去,却没有任何村庄有人居住,也找不到住宿食物等补给。

    汉帝、百官对此皆是无奈,只好停下步伐,如难民逃荒般就地休息,寻找野菜、野草、树皮充饥。

    太尉杨彪见朝廷如同难民一般,知道如此下去并非长久之计,便集中队伍中剩余的粮食交予钟繇、董昭二人,让二人率先东出潼关,向关东诸侯求救。

    杨彪的理想求救目标只有一人,便是关东割据势力最为强大,名望最为盛大的袁绍。

    钟繇、董昭北过并州前往冀州,途径晋阳的时候,钟繇听闻蔡邕在此。

    蔡邕曾经指导过钟繇书法上的技巧,是钟繇的书法老师,钟繇思见蔡邕,便让董昭率先前往冀州渤海寻找袁绍,而他自己则留在晋阳拜访蔡邕后,再去追赶杨修会合。

    ……

    听完钟繇述说,丁靖、荀攸皆是一惊,荀攸连忙向钟繇说道:“元常何必舍近求远,我并州亦是汉家疆域,天子有难,我并州岂能坐视。”

    随即荀攸又看向丁靖,一边对丁靖使眼色,一边说道:“主公,我知你亦是心忧天子朝廷,何不速速出兵潼关迎驾!”

    丁靖听到荀攸话语,心中自是了然,作为一个穿越者,丁靖岂能不知天子朝廷对并州势力的重要性。要知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瞬间占据了天下名义的至高,号令天下、有理有据,名正言顺之下,天下莫敢正面反对。

    不过丁靖心中却有一个担心,他并州贫瘠、德薄人微,若是他迎奉天子朝廷来并州后,虽说天子朝廷不一定能够鸠占鹊巢,但难免麻烦众多。

    其一便是,丁靖迎奉天子朝廷后,天下诸侯必定嫉妒仇视丁靖,说不定会让并州被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继而让丁靖成为下一个董卓。

    其二便是,丁靖的政治手腕暂时稚嫩,根本不是那帮朝廷老臣的对手,若是迎奉天子朝廷入并州,届时被天子朝廷釜底抽薪,夺取并州实权,那时候丁靖恐怕在并州就待不下去了。

    丁靖却没有急着回应荀攸,而是思索片刻后,说道:“并州贫瘠,恐天子朝廷来此不足以显天威,可让徐晃前往接引天子辇架,奉送平阳而过河东,再往洛阳旧都即可。”

    “主公!”荀攸闻言大急,还要再劝。

    不料丁靖举手打住,毅然坚决说道:“我命已决!休要再言!”

    见丁靖如此,荀攸虽然心有失望,却也不再劝说。

    倒是亭中其余三人,看向丁靖的目光瞬间异变,心中对丁靖的认识也更多了一分。丁靖派人接引天子入洛阳,却不准备迎奉天子入并州,连客气的表示都不准备提出,此举实在叫人难以评价。

    丁靖对天子朝廷的态度,虽不如董卓恶劣,却也显得格外平淡了。

    蔡邕、蔡琰父女对丁靖的态度略显愠怒,然而丁靖所作所为也谈不上不敬朝廷,二人也不好多指责什么。

    倒是钟繇看向丁靖的目光略微发光,在钟繇心中,他本来留在晋阳也是准备邀请丁靖迎奉天子的,然而见到丁靖在并州的政令和威望后,钟繇的这个想法就变了。

    钟繇从丁靖在并州的举动,看到得不是丁靖的匡扶汉室、救济黎民的表象,而是看到了那种称霸天下、逐鹿华夏的野心。

    本来这一切都是钟繇的猜测,今日他钟繇说出天子状况,就是想试探丁靖会不会主动迎奉天子朝廷。

    若是丁靖主动迎奉天子,那么钟繇就能确定,丁靖虽是有所野心,但不失为中兴能臣良将。

    若是丁靖不肯迎奉天子,钟繇也能确定,丁靖乃枭雄之徒。

    当确定丁靖的野心和枭雄举动后,钟繇心中竟然没有失望,反而生出了许多期待。

    只怪钟繇来到并州地界后,便深刻感受到了一股欣欣向荣的气息,知道丁靖是一个蓬勃向上的割据势力,心中对丁靖也有了一丝好奇与期待。

    ……

    却说董昭来到袁绍处后,恳请袁绍逢迎天子。

    袁绍谋臣田丰进言道:“西迎大驾,即宫河北,挟天子以令诸侯,谁能御之!”

    这时,谋臣郭图却是进言反对道:“汉天子名存实亡,迎至河北,又有何用?反而徒增繁琐,掣肘手脚罢了!”

    袁绍闻言犹豫不决,亦是不知该不该迎奉天子入冀州,便推脱董昭,容他思虑一番。

    董昭见袁绍如此怠慢天子朝廷,心中不爽,便星夜离开冀州,又听闻山东曹操励精图治,便往兖州寻曹操而来。

    曹操得知董昭来意后,谋士戏志才、郭嘉尽皆进言,让曹操赶紧派人迎奉天子入中原。

    曹操担心袁绍反悔,便星夜让夏侯惇领军先入司隶,自己随后而至。

    ……

    而徐晃得丁靖命令后,连忙领兵前往潼关、阳平,寻到天子、百官后,立即赠予吃食车马,引天子一行前往洛阳。

    天子、百官得徐晃接济,正解了燃眉之急,对并州军感激不已。

    在徐晃的护送下,天子、百官顺利来到洛阳,却见洛阳宫室烧尽、街市荒芜,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