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并虎-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丕继续言道:“现在,立宪政权在大汉上下,也是同样的逆潮一片,可是我心中完全相信,立宪绝对大利于社稷!”

    “呵呵,说得倒是冠冕堂皇,孰能料到丁靖执掌天下之后,丁靖会不会自己称帝就尊呢?”曹操依旧冷笑道。

    “父亲,哪怕大将军称帝就尊了,这立宪政权也会照样施行天下的!”曹丕也斩钉截铁地言道。

    听着曹丕如此肯定的言语,曹操阴沉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惊诧之色,他依旧不敢相信地言道:“丁靖乃当世人杰,岂会甘作一个傀儡?”

    “父亲,我相信大将军!整个河北都相信大将军!”曹丕肃然地言道。

    眼见着曹丕居然对丁靖有如此推崇信赖之心,连曹操的内心也不禁有些震动了起来,他不明白丁靖到底给曹丕灌了什么迷魂药,居然会使曹丕在并州短短几年,就发生如此令人惊骇的变化。

    良久之后,曹操才长叹了也一口气,对着曹丕言道:“也好!丕儿你先回信给丁靖,让他派人把那什么立宪政权的始末章程,详细地给我送到丞相府来。”

    “如果这立宪政权真的有依有据,那么我曹操自然愿意止战休兵,化干戈为玉帛!”曹操说道。

    ……

    一个月后,丁靖派出蔡邕、钟繇二人为领队,带着大量关于立宪制的材料和章程,马不停蹄的赶到了许都城拜见曹操。

    连曹操自己也没有想到,丁靖居然会派蔡邕、钟繇二人前来,毕竟对曹操本人而言,蔡、钟二人亦是他长期仰慕的达者。

    尤其是蔡邕,更是曹操最仰慕的师长,昔年曹操在雒阳的时候,便多受蔡邕的指教,可谓是蔡邕的半个弟子。

    所以,在得知蔡邕、钟繇二人到来之后,曹操更是亲自出城来迎接。

    “弟子拜见蔡师!”见到蔡邕之后,曹操立即恭敬一拜,行了一记规范的弟子之礼。

    蔡邕见曹操如此动作,也是面露和蔼之笑,将曹操轻轻扶起,言道:“孟德已是当今丞相,何必再如此呢?”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蔡师乃孟德的恩师,所以孟德就算再与众不同,却也不能忘了应有的礼数。”曹操笑着回答道。

    随后,曹操立即邀请蔡邕、钟繇入丞相府叙话,二人自然没有任何拒绝。

    在一番标准的会客之礼后,蔡邕和钟繇也当即开门见山,对着曹操言道:“曹丞相,我等受大将军之托而来,正是为向丞相解释立宪制的缘由。”

    见蔡、钟二人话至正题,曹操的面色也严肃了起来,言道:“还请解惑!”

    于是,蔡邕、钟繇二人立即传命随从,让他们将随行马车上的物什,全部搬到了曹操的府邸之中。

    眼看着这三四车的书籍文献,曹操也有些目瞪口呆了,他有些错愕地问道:“这是作何啊?”

    蔡邕连忙解释道:“这些都是关于立宪制的描述,其中有立宪制的基本原理和推行章程,以及立宪制试行过程中所收货的经验,总之只要曹丞相将这些资料阅读完毕,便可知何为立宪制了。”

    听着蔡邕的解释,看着小山一般的书籍,曹操的脸色是越加苍白。

    直到这一刻,曹操的心中才彻底相信了,丁靖所提出的立宪制绝非是一时兴起的。

    当即,曹操立即让人将这些书籍,小心翼翼地搬入自己的书房中。

    “来人,去将曹仁、荀彧、国渊、毛玠、程昱、董昭、刘邵等朝中重臣请来!”随后,曹操又对手下吩咐道。

    虽然立宪政权的事情很重大,事绝不能轻易外传出去的,但是正是因为事关重大,曹操更不敢一个人就独下结论。

    为了更加认清立宪制,曹操必须将自己麾下最有才能的文武,全部请来共同认识讨论立宪制才行。

    不一会儿,曹仁、荀彧等人便来到了丞相府,当即有些疑惑地问道:“丞相急召我等,不知所为何事?”

    曹操也不解释,直接将众人带到自己的书房,指着已经奔搬入书房的立宪书籍,言道:“此乃丁靖送来的书籍,你们且随我共同浏览!”

    言罢,曹操又让人将书房关闭,任何人不得再靠近书房。

    眼见着曹操如此作态,曹仁、荀彧等人皆知事非寻常,忍不住对房中这小山一般的书籍文字,有了更加好奇的兴趣。

    “丞相,这些书都是丁靖送来的?”曹仁指着房中的书文疑问道。

    曹操点了点头,说道:“都是丁靖送来的!”

    “丁靖突然间送来这么多书文又是为何啊?”曹仁更加疑惑地问道。

    曹操也没有解释,只是言道:“先别问这么多,你们先跟我看看这些书文的内容,再讨论这些问题也不迟!”

    (本章完)

第786章 促谈2() 
    听曹操这么说了,曹仁的内心虽然尽是疑惑,却也没有再疑问下去。

    当即,曹操立即带着众人,一起翻阅这小山一般的书文。

    然而,当这些书文的内容入眼之后,包括曹操本人在内的每一个人,脸上皆露出了严肃的神色。

    并且,随着不断深入的阅读,众人脸上的严肃神色,也逐渐变成了惊骇之色。

    “这本《论农业》是谁人写的书籍?为何会有如此天人般的见解?简直就是神农亲手所书啊!”擅长农政方面的国渊,却是捧着基本书籍大叫道。

    国渊话音一落,大匠造毛玠也跟着叫道:“还有这本《论工业》,它上面的见解也是闻所未闻。”

    “这里还有本《法理学》,简直就是法家和儒家的结合产物,其上面的良法之学说简直可称为旷世之论啊!”掌管刑狱的满宠也说道。

    “你们看的那几本书,虽然所写的内容很新奇,但至少还能看个一知半解,这本《政治经济学》、这本《天道可知论》,还有这本《唯物论和唯心论》,简直就是看不懂的天书啊!”这时,曹仁却是拿起了几本书,对着书房中的众人言道。

    眼见着曹仁如此哀愁,曹操也反应了过来,立即将曹仁手中的书本夺过,又将一本名为《有序的撤退》的书籍,放到了曹仁的手里,言道:“子孝,那些书的确不适合你,这本书应该比较适合你!”

    看着这本被强塞在手的书籍,曹仁也忍不住翻开了其第一页,却发现上面写着一句醒目的话语,为“称职的将军也做不到连战连捷,能做到有序的撤退就是称职的将军”。

    当看到这句话语之时,曹仁便眼前一亮,其所有的目光都被书中内容所吸引。

    连续十几天的时间,曹操和众人都在书房中看书,无论是吃喝拉撒都没离开过书房。

    终于,在经过十数个昼夜的折磨后,众人终于将书房中的书籍浏览完毕。

    虽然只是匆忙一览,但是对于书中的许多内容,众人皆有了基础的认识。

    “只凭这些书籍,便可知丁靖做到今日的地步,实非运气也!”

    看完这些书籍之后,房中众人所发的第一句感叹,便是这样的一句话。

    忽然,曹操对着众人言道:“这些只是铺垫而已,我要让你们看得东西,其实是这个!”

    言罢,曹操又把书房内的一个箱子打开,这个箱子内的书籍,却都是关于研究立宪制的。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哪怕是曹操这样的聪明人士,若要想正确理解立宪制的可行性,也必须先粗解这十几天所浏览的书籍的内容。

    现在,有了一定的相关基础之后,再继续来看这些立宪制的书籍,却是可以更加帮助理解。

    小小一箱子的书,不到一天的时间,曹操和众人便浏览了一遍。

    然而,在简单的浏览了一遍之后,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惊骇的神色,所有人都忍不住再继续浏览第二遍,浏览第三遍……

    最后,众人也不知道把这些立宪制的书籍,到底给翻阅了多少遍。

    可是,哪怕将这些书籍翻遍了,曹操和众人的脸上却还是无法平静下来。

    “丞相,这箱书也是丁靖送来的?”忽然,董昭有些哑然的向曹操问道。

    曹操点了点头,言道:“是的。”

    “丁靖想构建一个立宪制的政权,具体而言应该就是这些书中所言的‘虚君立宪制’。”曹操又断言道。

    “这……虚君立宪……恐怕……或许……能可行么?”董昭语气吞吐地说道。

    曹操摇了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

    “对了!丁靖派了蔡邕、钟繇二人前来,他二人对这立宪制研究多年,我们还是让他俩跟我再解释解释吧!”

    随后,曹操立即让人将府中暂住的蔡邕、钟繇二人,一起请到了自己的书房中。

    眼见着曹操等人的脸上,竟然都是黑眼圈,钟繇和蔡邕也是不禁一愣,言道:“这十多天里,丞相和几位大人,难道是通宵达旦地看书么?”

    曹操等人点了点头,说道:“事关重大,不敢懈怠!”

    “蔡师、钟先生,这立宪制的基本情况我们已经了解了,的确是一个……一个不好不坏的东西,不过其真的有可行性么?”曹操探问道。

    蔡邕、钟繇二人闻言之后,彼此却是对视一笑,言道:“丞相,你们可看了那《宪法》和《政府结构》两本书籍?”

    曹操点了点头,言道:“嗯,看过了。”

    蔡邕继续言道:“正如丞相所见,那本《宪法》上的条例,已经在河北大地上颁行;而那本《政府结构》所描述的官署衙门,也已经代替了河北的官府体系,正在河北之地顺利施行呢。”

    那本《宪法》书籍上,所立的法令并不是很多,总计也不过一百多条而已,加上法令解释之后,也不过是数十页纸的内容。

    但是这宪法上的法令,全部都是不得轻易更改的规范性法令,其规范的方面极为广泛,而且是绝对不能违背的法令。

    而那本《政府结构》的书籍上,更是将政府的只能化作三个部分,分别为立法、执法(行政及军事)、司法(监督及判决)等。

    三个部分对应的三个官署机构,又分别为立法院、行政院和审判院,而这三个机构的设置,也是从中央到地方依次建立各级别官署。

    听到宪法和新型官署机构,已经在河北之地施行了,曹操等人届时一惊,忍不住大叫道:“什么!?”

    对于众人惊诧的反应,蔡邕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又言道:“莫要如此惊讶,老朽所言并非诓骗!”

    “如今,河北之地的政权结构,早已经调整为立法、司法、执法三法分立的结构。”

    “如今,大将军身领行政院总理一职,而审判院的总理则是贾诩,至于立法院的总理么,正是老朽。”蔡邕微笑着言道。

    曹操等人知道,蔡邕这样的长者,是绝对不会骗他们的。

    一时间,众人皆已经相信,那令人侧目的宪法,的确是正在河北之地施行,并且河北的政权结构,也在宪法的要求下,向着新型政府的形式转变。

    (本章完)

第787章 促谈3() 
    然而,哪怕知晓了河北的政权结构,曹操却依旧面露猜忌,带着怀疑地言道:“我曹操就不信了,他丁靖放着偌大的权力不要,却真的会把权力分给他人而受人管制么?”

    “恐怕这在丁靖名义表面上,虽然没有大权在握,可这背地里还不是都是他丁靖一人做主!”曹操继续言道。

    面对曹操的怀疑和不信,蔡邕也没有任何隐瞒的意思,直接言道:“孟德所言也不错,虽然丁靖将立法权、司法权放出手来,但是丁靖作为河北的领袖,其对立法权和司法权,还是有不小的决策力。”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现实问题,毕竟这套新型政权体系才刚刚诞生,而且天下也还未归于安定,如此风雨飘摇的时期下,必须有一个团结上下的领袖来统一调度才行。”

    “而这种情况则被称为‘特殊时期的全权制’,也就是当国家遇到波及范围极大的特殊状况时,应该从三院总理中推举出一个领袖,令此领袖有领导三院的权力!”

    “孟德,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这条制度也被写入了《宪法》之中,你们难道没有注意到么?”蔡邕疑问道。

    “我们当然看到过这项法令。”曹操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不过,我们却觉得此乃丁靖以己为尊的伎俩罢了!”

    显然,对于这什么特殊时期全权制的规定,曹操等人皆认为此乃丁靖独裁的把戏而已。

    似乎看出了曹操等人的假想,蔡邕也立即解释道:“孟德,你们把丁靖想得也太阴险了吧?老夫敢用名节来保证,丁靖虽然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但是他却并非要独掌权政,做那天下第一人!”

    “孟德,老夫也不跟你隐瞒,丁靖对治国理政并无兴趣,他想的只是让天下恢复安定而已。”

    “此外,丁靖听说孟德你被誉为‘治世之能臣’后,还想要等天下统一太平之后,将行政院总理的位置,让给孟德你呢!”蔡邕感慨道。

    听着蔡邕这般话语,曹操等人却是又惊呆了,尤其是曹操本人,更是面露骇然之色。

    “这……这是丁靖的玩笑话吧?”曹操有些咋舌地言道。

    蔡邕却是摇了摇头,说道:“老夫并非跟你开玩笑,这些都是真言实语!”

    “老夫虽然常在并州学院和立法院中,但是对行政院的一些事情,却也有许多耳闻。”

    “丁靖虽为行政院总理,但是他对诸多政令,却是全部惟托于院中各司的司部尚书,唯有关系最为重大的政令,才会过目审核、发表建议。”

    “若非天下尚未平定,丁靖恐怕早就主动辞去这行政院总理的职务了!”蔡邕看了看身旁的重要,才继续言道,“钟繇也是行政院的司部尚书之一,这些情况他也很清楚的。”

    蔡邕话音一落,钟繇也点了点头,肃然地言道:“大将军虽然总有许多超凡的政见,但是在实际处理政务的时候,大将军确实是显得手忙脚乱,他并不擅长理政治国!”

    听完蔡邕、钟繇二人的解释后,曹操等人却是更加疑惑。

    忽然,房中的荀彧终于开口说话了,问道:“蔡先生、钟先生,按照你们刚才的描述,大将军对兵权又是如何安排?”

    面对荀彧的疑问,在场所有人皆是目光一亮,只因为这一问才是真正的重点。

    似乎早知道会有此一问,蔡邕毫不错愕地回答道:“丁靖说过一句话,那就是‘所有的政权都在兵权中建立,没有对军队的掌控,就没有管理天下的基础’。”

    “丁靖说的这句话,简单而言就是说,兵权和政权是一体的!”

    蔡邕又说道:“但是,若是让军队干涉了治国,却是绝对会出大乱子的。”

    “故而,河北的军伍指挥体系,也被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参谋司和军政司,两司衙门都归属于行政院,受行政院总理的领导。”

    “其中,军政司只掌管军伍的政令,包括军伍驻防的调动、粮草的拨配、军饷的发放、军伍的扩编和军职的升降等等。”

    “而参谋司则是掌管军伍的军令,包括军伍的编制调整、战备准备、作战调动、攻防调整、战争演习等实际的作战命令。”

    “两司衙门对军伍的掌控,虽然存在着一定的交叉干涉情况,但是却是彼此分立自主的,可使兵权彻底掌控于行政院之中,大大削弱了军将干政、割据地方的情况。”

    听完蔡邕的这番解释后,曹操不禁言道:“听蔡师这么一解释后,我却觉得丁靖的这个行政院总理,倒是和我这个丞相的职务有些相似啊!”

    蔡邕摇了摇头,言道:“孟德,看来你对这套新政权体系,还是没有理解透彻啊!”

    “对于行政和军事的掌管方面,行政院总理虽然是权力巨大,但是却并非是只手遮天。”

    “行政院的内部有共商裁决权,若是行政院内部对行政院总理发布的政令有异见的,可以召集行政院各司的尚书进行共商投票,以此决定继续施行或立即撤销总理发布的政令。”

    “当然,不仅是行政院内部可以对抗行政院总理的命令,立法院和审判院也有权抗议、撤销行政院发布的命令。”

    “总之,将掌管社稷的权力分化为三足鼎立之后,不但每一只鼎足可以内部制衡,而且三只鼎足也可以彼此制衡。”

    “如此,既可以缓解政令的众口难调,又可以防止政令的只出一人,使国家的政令具有全面性和协调性,不但可以减少错误政令的出现,更是可以迅速对错误的政令进行改变。”

    ……

    为了给曹操等人答疑解惑,蔡邕、钟繇足足讲解了三天三夜,几乎把嘴皮子都要说破了,才算让曹操等人对宪法制和新政体有了清晰的认识。

    而在明白了立法分权制和虚君立宪制之后,曹操等人也是感到振聋发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