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并虎-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布死,郿县降。

    自此,丁靖尽取整个关中三辅,威势更加如日中天,俨然已经掌控整个大汉的半壁江山了。

    当然,除了实力的充分扩张之外,丁靖在天下间的孝名,也是溢美传扬。

    丁靖和吕布有杀父之仇,且二人中一人称并虎、一人称虓虎,因此二人间的矛盾仇恨,也被世人称为“二虎相争”。

    二虎中,丁靖的实力虽然很强,但是吕布的实力也不弱,二人间不杀个天崩地裂,实在有违二虎相争的名头。

    所以,对于二虎相争的结果,居然是并虎轻易取得完胜为结局,这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其实,丁靖能够胜得这么流利顺畅,也绝对不是件出人意料的事情。

    毕竟,从战争开始前的实力对比中,吕布就差了丁靖太多太多;而且,丁靖进攻关中的时机,也把握的十分合适,正是趁着吕布全力进攻西凉之时,杀了吕布一个措手不及。

    总之,综合各种情况条件后,丁靖都处于此战的绝对优势之中,能够取得如此顺畅的胜利,也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然而,吕布灭亡、关中占领之后,丁靖却依旧没有停止进兵的步伐。

    这一次前来关中,丁靖出动了数十万的军力,如此庞大的手笔,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小小的关中而已。

    丁靖没有让大军稍作休息,而是直接一鼓作气,指挥马超、张绣二人,分别从汉阳郡、北地郡杀入凉州,准备将凉州这片混乱土地,也一并收入囊中。

    如今整个西凉土地之上,由于韩遂身死在关中的原因,大部分的凉州军阀,都选择臣服于丁靖,只有少量的韩遂余孽,以及部分顽固尊大的势力,尚在抵挡丁靖的兵锋威压,比如韩遂的军师成公英等人。

    然而,对于威势浩大的丁靖军而言,这些西凉的反抗实力,哪怕表现得再悍勇、再不屈,也不过都是在螳臂当车罢了。

    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丁靖军就扫清了西凉的全部反抗势力,而且通过马超和张绣的威名,西凉土地上的羌族胡人,也纷纷向着丁靖纳首臣服。

    此后,丁靖又任命徐荣为西凉刺史,张绣为平西将军,马超为安夷将军,陈宫为护军中郎将,领军五万留镇西凉,并且令众人向敦煌、酒泉出兵,尝试打通和西域的联系,将西域重归纳入大汉统治之中。

    ……

    ……

    丁靖在雍凉的声势做派,自然也刺激到了天下各路诸侯,尤其是中原的曹操、江淮的袁术,更是由不得丁靖如此迅猛的扩张壮大。

    然而,此时曹操和袁术仍旧在争斗厮杀,二人也都抽不出兵力去给丁靖制造麻烦。

    当即,二人几乎同时传信给荆州牧刘表,逼迫刘表出兵杀入南阳,由武关威慑关中,使丁靖的关中不能安宁。

    只是,刘表收到曹袁二人的信件之后,却是也十分为难了起来。

    虽然他刘表坐拥荆州,麾下亦是带甲数万、钱粮丰足,可无论是曹袁二人,还或是并虎丁靖,都不是他刘表能够主动招惹的。

    如果他刘表出兵南阳、进逼武关的话,先不说镇守南阳的牛辅能否给轻易解决了,万一因此激怒了并虎丁靖,以至于丁靖驱大军由武关而出,直杀入他刘表的荆州,那么他刘表也就要完蛋了。

    可是,曹操、袁术这两个家伙,也同样不是容易对付的。

    要是他刘表拒绝出兵南阳,可谓是同时得罪了曹操、袁术两个人,那么他刘表到时候一样没有好果子吃。

    面对如此为难的局面,刘表只能招来蔡瑁、蒯良、蒯越等人,共同商议应对之策。

    听到刘表想要出兵招惹丁靖,蔡瑁、蒯良、蒯越三人,几乎同时反对道:“刘州牧,丁靖如今坐拥半壁江山,我等小小一荆州,如何能够与之抗衡?此去南阳,岂不是以卵击石!”

    听着三人的劝言,刘表也露出为难之色,言道:“我知道丁靖不好惹,可是曹操、袁术二人又岂是好惹的?如果忤逆了曹操和袁术,我们荆州同样没有好下场!”

    三人闻言面面相觑,却是当机立断地言道:“刘州牧,虽然曹操、袁术也不是好惹之辈,但是他二人对于我们荆州额而言,却是还能惹得起。”

    “可是,那镇北将军丁靖,却不是我们荆州惹得起的!此中孰轻孰重,还请刘州牧三思!”

    这下子,刘表整个人也好似醍醐灌顶,立刻想通了此中的要害。

    正如三人所言一般,丁靖、曹操和袁术三个诸侯,就好似三座巨大的高山,而丁靖这座大山,则是三座高山中最高耸的那一座。

    (本章完)

第743章 狼子野心() 
    如此,刘表也打消了出兵南阳的想法,只好以得罪曹操、袁术的姿态,避免去主动招惹丁靖。

    然而,尽管刘表已经没有了出兵南阳的打算,但是刘表的内心却又有了另一个担忧。

    现今丁靖轻易就攻取了雍凉之地,其兵势仍旧锐利锋芒,而且丁靖并未将大军从关中遣散回河北各地,反而是继续集结大军驻扎在雍凉地界。

    如此情况,足够表明丁靖尚有征讨之意,而且丁靖征讨的目标,很可能就是关中以南的荆益二州。

    万一丁靖驱铁骑而出武关,兵锋直取荆楚大地,那他刘表又该如何自处?

    为了防止自己的荆州被吞并,刘表虽然不敢主动招惹丁靖,却也不会傻乎乎的坐以待毙。

    因此,刘表派遣大将文聘,屯军驻扎于新野县,并且勒令各部水军,在襄阳北面的诸多水道设营扎寨,以防丁靖大军突然南下。

    然而,刘表并不知道,他的一番小心谨慎,不过是多虑了而已。

    丁靖现在的目标,却根本不是荆州,而是更加富庶安定的益州。

    所谓得陇望蜀,连丁靖也逃不过这个思想,历史上占据关陇地界的势力,大多都会继续打巴蜀之地的主意。

    这并非是一种贪恋,而是一种逐鹿天下的大局观,就好似守江必守淮的观念。

    然而,巴蜀之地虽然富庶安定,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但是却也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历史上,曾有无数诗人骚客,对于出入巴蜀的困难,做出了许多发自肺腑的感叹。

    哪怕穿越到这个世界上这么多年,丁靖犹且记得李白的那句“噫吁嚱,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因此,丁靖虽然十分贪图攻取巴蜀之地,但是这也不过是一个想法念头而已,具体付诸于实施的话,至少还需要准备许久才行。

    而在正式图谋巴蜀之前,丁靖还必须先拿下汉中才行,没有汉中作为前沿基点,丁靖更加不可能跨越秦岭而进入巴蜀平原了。

    可是,占据汉中城地的张鲁,却才刚刚出兵帮助过丁靖,双方间的关系也属于亲善莫逆。

    如果丁靖出兵图谋张鲁的汉中,不但引得天下人耻笑谩骂,甚至还可能造成麾下文武所不满,有失丁靖的威信。

    虽然,以丁靖现在的威势权力,就算麾下文武对此感到不满,却也动摇不了丁靖的地位和权力。

    但是,现在天下尚未平定,政权也没有彻底构建稳妥,如果丁靖势力的内部变得矛盾重重,那将对丁靖统一天下的大局,有着不小的影响,这是丁靖现在所不能容忍的。

    如何妥善的处理好张鲁,这是丁靖现在最忧愁的事情,以至于丁靖每日都焦躁烦闷。

    ……

    ……

    就在丁靖对汉中张鲁,感到踌躇不定的时候,一队从许都来的使者,却是抵达长安来面见丁靖。

    而这支许都使者队伍的领头人,乃当朝参司空军事、官至谏议大夫的王朗。

    说来这王朗,也是当世有名的经学家,并且其为官善达,曾任职会稽太守,备受会稽百姓所爱戴。

    当孙策进取江东之时,镇守会稽的王朗也遭败被俘,不过孙策也十分敬重王朗,而并未加害虐待,甚至还被孙策放回故乡。

    王朗回到故乡之后,曹操便派人前去征召,拜征王朗为司空府参军、谏议大夫。

    此次王朗前来长安面见丁靖,也是受到曹操的委托,目的就是探明丁靖夺得关中之后,是否就准备对中原出兵。

    “拜见沁乡侯、镇北将军!”

    王朗见到丁靖之后,立即向着丁靖恭敬一拜。

    丁靖立即将王朗扶起,笑道:“王大夫不必多礼,你身为天使而来,代表着汉室皇庭,何故与我这地方将领施重礼?”

    王朗见丁靖如此客气,也是微微一笑,说道:“礼数还是应该要有的,毕竟将军现在已经贵为大将军了!”

    “大将军?”丁靖闻言一愣,却是有些诧然。

    王朗点了点头,立即捧出一道诏书,以及一块印绶,继续言道:“此乃大将军印绶,此乃陛下亲书的诏书,还请大将军速速收下!”

    看着王朗手中的两件物什,丁靖更是彻底惊呆了,他丁靖现在坐拥半壁江山,还本以为王朗是代表朝廷来兴师问罪的,却不想王朗居然是来颁发赏赐的。

    难道……难道朝廷就不怕他丁靖充任大将军之职后,更加威势浩大、不可压制么?

    毕竟大将军一职,可是大汉最高级的武官职位,有开府掌庭的庞大权力。

    甚至,如果大将军表现强势的话,还可以直接威胁分刮皇帝的权力。

    因此,哪怕是大汉最英明的皇帝,都不敢将大将军之职轻易授人,更何况是丁靖现在这个外将呢?

    惊诧了良久之后,丁靖才微微反应过来,立即施礼一拜,迅速将印绶和诏书捧入手中,恭敬地向王朗回应道:“多谢陛下恩重!”

    见丁靖收下大将军印绶和诏书之后,王朗却是搓手一笑,对着丁靖探问道:“大将军,如今您坐拥河北和雍凉,麾下掌管雒阳、长安两京,可有将皇帝陛下迁回旧都之心?”

    听着王朗的探问,丁靖先是一愣,随即立刻想明白了王朗的言外之意。

    如果他的回答,是有意将汉帝从许都带走,那么就表明他丁靖有出兵中原之心,相反则表明他丁靖没有出兵中原之心。

    当即,丁靖向着王朗笑道:“陛下身在许都,受司空妥善照顾,若无必要的话,又何须再迁回旧都呢?如此岂不是妄生麻烦?”

    听着丁靖的回答,王朗却是咋舌一惊,瞠目看着丁靖的脸庞,表情显得慌张错愕。

    看着王朗这样一幅表情,丁靖却是一愣,不禁问道:“王大夫,你怎么了?”

    “咳咳……”王朗闻声轻咳了两下,当即摇头摆手,言道,“大将军,我没事,没事。”

    ……

    送走了朝廷使者王朗之后,丁靖也把麾下重要文武召来,将王朗代天子前来任职自己为大将军的事情,向着众人阐述传达了一遍。

    (本章完)

第744章 狼子野心2() 
    听到丁靖从镇北将军直接晋升为大将军之职,在场所有的文武皆是欣喜,纷纷向着丁靖表示庆贺。

    此前,镇北将军虽然也是个权位崇高的官职,但是最多只能算是大汉将官中的第四品级,地位虽不低,却也并不高。

    因此,丁靖在执行许多事务,以及任命各级官员之时,往往会出现越权和越级的现象,以至于丁靖做出的许多行为,严格上而言并无合法性。

    如今,当丁靖拥有了大将军之职,那么他就算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其实大将军一职,在大汉也不是一个常设官职,而是当临逢大规模战争之时,才会设置任命的职位。

    在大将军的职责中,可以总理全国军事,统领各级将士军队,地位犹在三公之上。

    甚至,当大将军权柄最高的时候,不但可以总领诸将军事,还可代行丞相之职,掌握国家的政权,连名正言顺的废立皇帝,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总而言之,只要丁靖现在有了大将军这个身份后,他也可以更加放开手脚的做事。

    ……

    就在大家皆对丁靖领受大将军一职,而感到欣喜欢庆的时候,李儒却是对着丁靖蹙眉问道:“主公,那王朗问你是否会迎汉帝还归旧都,你是如何回答的?”

    丁靖闻言一愣,虽不懂李儒此问何意,却也回答道:“我跟王朗说陛下身在许都,受司空妥善照顾,若无必要的话,又何须再迁回旧都呢?如此岂不是妄生麻烦?”

    听着丁靖重复一遍回答,不仅仅是李儒,连荀攸、贾诩、钟繇等人,也各个皆是面色大变,露出了惊骇诧异的神色。

    “主公,你这回答也太直接了吧!这岂不是明目张胆的表示对天子的不敬之心?”众人向着丁靖哀叹道。

    丁靖闻言也是一愣,却是依旧弄不清楚情况,只是言道:“诸位,你们在说些什么啊?我怎么有些听不懂呢!”

    李儒向着丁靖立即解释道:“主公,你现在坐拥半壁江山,雒阳、长安这两座旧都,也都在你的统治之下。”

    “如今汉帝委身规避于许昌,才会以许昌为都城,可是许都毕竟不是正统都城。”

    “所以,如若主公心向汉室、牵挂天子,就必须表明出要迎还天子归旧都的意愿出来。”

    “当然,这并非表明主公一定非要将天子迎归,就算主公内心并不想迎归天子,却也应该表露出一些犹豫无措的样子才好,如此才能免遭天子仇视、天下忿恨。”

    李儒继续说道,“可是,主公你却一口决然的回绝了,连一点迎归天子的态度都没有,甚至将迎归天子的反感态度,直接表露于言语之中。”

    “如此,恐遭世人非议谩骂啊!甚至天下世人,可能将主公视作董卓一般的大汉寇仇啊!”

    随着李儒的一番解释,丁靖也是面露惊诧,却不想自己会有此疏忽。

    看来,随着丁靖势力的扩张壮大,他的心绪也变得有些膨胀,才会造成今日这种失误。

    “那现在该如何是好?”丁靖也有些苦闷地看着众人。

    众人摇了摇头,皆是言道:“事已至此,也别无他法了!”

    忽然,贾诩又站了出来,言道:“主公,其实你心无迎归天子的想法,却也并无太多影响。”

    “如今主公坐拥半壁江山,麾下带甲数十万,领地内也是民富粮足。”

    “有如此硬实力在手,又何需惧畏世人的眼光?”

    贾诩继续说道:“而且,我昨夜观察天象,发现大汉早已经气数尽了,反而是晋地上空有巨星琅琅如火,此已彰显主公将取汉而代之!”

    听着贾诩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语,在场所有人皆是一惊,各个骇然地看着贾诩。

    虽然,现在丁靖已经有实力取汉而代之,但是在这个讲究忠义的时代里,改朝换代并非那么容易让人接受,尤其是大汉已经统治了天下四百年。

    不过,对于贾诩的逆言,丁靖却无一点生气,反而诧然地言道:“文和,你何时学会了观星之法?”

    听着丁靖的疑问,贾诩却是老脸一红,竟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他贾诩虽然精通奇谋妙算,但是这观星推演的能力,却还是不具备的。

    因此,他贾诩刚才所言的观星之断,不过是一时的胡说八道而已。

    其目的,就是为了借丁靖和王朗的对话,来向众人挑明现在的天下局势,让丁靖取汉而代之的念头,正式开始出现在世人的眼界中,为丁靖将来改朝换代做好基础准备。

    若是以前,贾诩当然不敢提出如此大逆不道的念头,但是丁靖现在所具备的实力,却已经让贾诩有了足够的信心。

    其实贾诩的用意,丁靖自然是能够体会的,但是现在天下仍旧未定,谈改朝换代之事,也有些太过急促了。

    因此,丁靖才会如此问话贾诩,以缓解现在众人的措手不及。

    当即,丁靖立即转换话题,向众人又问道:“算了,这迎归天子还旧都的事情,还是先不要再讨论了,我们现在更应该在意的,而是秦岭以南的益州!”

    “不过,想要夺益州,必先取汉中。”丁靖继续言道,“只是,这执掌汉中的张鲁,却是我丁靖的朋友,如若我去攻夺他的汉中,颇有些无信无义啊!”

    “可是这汉中之地,又不得不拿下,这又该如何是好?”丁靖愁眉而问。

    听到丁靖将话题转移到汉中和张鲁的问题上,在场众人也纷纷不提改朝换代之时,皆开始发表各自对汉中张鲁的态度和想法。

    贾诩率先言道:“主公,先不论汉中张鲁与我军的友善关系,光是进兵直入汉中,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汉中之地,有湑水、阳平关、萁谷等险要为护,其攻取的艰难程度,甚至比进攻关中还要难上十倍。”

    “而且,张鲁在汉中经营多年,其势力遍布汉中和巴郡,甚至还自称为‘天师君’,借用什么五斗米道来蛊惑百姓,以至于当地民众和土人,皆是其信徒教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