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并虎-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顺将军,你曲解我的意思了!”荀攸连忙摇头,解释言道,“我们去进攻西河和五原,并不是做做样子而已,而是真的要取得必要战果的!”

    “在西河郡西北部的美稷城,曾经南匈奴归附大汉之后,所设立的收容迁居之城,因此这美稷城又被匈奴称为南单于庭。”

    “虽然现在美稷城不是於夫罗的老巢,但是其在匈奴人的眼中,地位相当于我大汉人眼中的雒阳和长安。”

    “所以,只要我们把美稷城再次攻取,则匈奴人的意志必定受到重创。”

    “而为了挽回美稷城丢失后的影响,於夫罗也会带着大军从北舆开拔南下,那时黄鳍海面临的危势也会更加被削弱!”荀攸自信地言道。

    听着荀攸居然是准备进攻美稷城,高顺也变得激动无比,整个人不停地摩拳擦掌,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高顺之所以露出如此情态,也是有原因的。

    虽然高顺性格冷静沉稳,但是他毕竟是一个骁勇的武将,而且是训练处陷阵营的武将。

    所以,在高顺的骨子里,依旧潜藏着一往无前的进攻因子。

    如今北伐战争持续了一年多了,可除了五支深入草原的骑军之外,整支北伐大军便始终处于消极防守的状态中。

    这种战斗策略,让高顺的内心,怎能不感到压抑?

    因此,在听到荀攸准备进攻美稷城之时,高顺才会变得如此激动、如此迫不及待。

    看着高顺如此激动迫切的样子,荀攸却是微微一笑,连忙拉住高顺,言道:“高顺将军别急,虽然我军准备进攻美稷城,但是却不是要全军出击,只需派一大将领军两万去进攻就行了!”

    高顺闻言一愣,言道:“仅仅两万人么?这么点兵马恐怕攻不下美稷城吧!”

    正如高顺所言,美稷城虽然并非什么坚固大城,但是美稷城方圆数百里,却是有着不少匈奴部落的。

    因此,光光行军攻至美稷城下,就必须至少动用五万人的兵力才行。

    而荀攸竟然只准备派出两万人去进攻,这岂不是以卵击石?

    恐怕最后这两万军士还没走到美稷城,就可能被沿途的各部落匈奴军歼灭了!

    (本章完)

第680章 战局变换2() 
“我当然知道攻取美稷城,依靠区区两万人当然是做不到的,因此我根本就没打算攻取美稷城。”荀攸又笑着言道。

    这下子,高顺是彻底懵圈了,忍不住哀叫道:“副军师,你一会儿说要攻取美稷城,一会儿又说不攻取美稷城,我们到底要干嘛啊?给个简单的话行不!”

    “高顺将军别急嘛!”荀攸看着高顺笑道,“我们自己不打算攻取美稷城,但是我们要让於夫罗以为我们要攻取美稷城,迫使於夫罗引兵去救援美稷城。”

    “一旦於夫罗驱兵去救援美稷城,那么他就必定要经过沙南、琪陵和曼柏等地,而这些地方的地形属于沙地和草地相间的荒地,并不利于带着牛羊行军。”

    “因此,如果於夫罗想要快速救援美稷城,就必须在沙南一带构建行军要塞为中转。”

    “如此,我们只需要在於夫罗大军抵达沙南之前,将沙南和琪陵二地牢牢攻取在手,便就宛如在於夫罗的咽喉上插下了一枚铁钉,使於夫罗处于更加如鲠在喉的被动之中。”

    听完荀攸的详细说明之后,高顺终于弄清了一切,当即感到荀攸的策略极为可行,当即赞成道:“副军师之策极妙!我觉得当速速执行!”

    当高顺和荀攸达成共识之后,整个西进的战略也瞬间传达了下去。

    一时间,从西河郡的河曲和偏关二地,便有两三万人的精军向北挺进,目标直指有南单于王庭之称的美稷城。

    此外,整个并州北部各军寨,都开始流传一道振奋人心的传言,那就是高顺和荀攸决定攻取美稷城,以此断绝匈奴人的王室气运。

    很快,丁靖军准备攻取美稷城的消息,也迅速流传到了草原之上,连远在北舆立营结帐的於夫罗,都已经得到了这个令人惊诧的消息。

    当即,於夫罗立即派人去美稷城的各部落,去求证丁靖军西进行动的真实性。

    而结果也正如传言一样,在美稷城的东南数百里,早已经有数万人的汉军正拔军而来,并且根据密探传回的消息,整个并州北部的物资都有向西河郡调转的迹象,似乎是为了供给支撑攻取美稷城的战争。

    当於夫罗得知这些信息之后,立即对丁靖军准备攻取美稷城的情报,变得确信不疑了。

    于是,於夫罗立即亲自统领大军,准备从云中速速赶至西河,保证美稷城彻底安然无恙。

    然而,让於夫罗没想到的是,当他领军刚刚开拔才几日,便突然得到沙南和琪陵被丁靖军攻取的消息。

    刹那间,於夫罗大军通往美稷城的救援之路,就这样被懒腰给斩断了。

    如果是平常时候,凭借大军随带的牛羊群为储备,於夫罗完全可以绕道前往美稷城,只是过去数百年时间的西河郡,因为牧民部落实在太多,以至于过度放牧太严重了,变成了草地和沙地混合的戈壁荒野。

    这样的地形情况,根本不允许牛羊群和大军随行,因为戈壁上根本没有足够的草料供牛羊食用。

    当然,就算没有现成的牛羊群为食物,於夫罗麾下的各部军伍,也有不少风干的牛羊肉作储备。

    只是,为了供给左贤王刘豹在黄鳍海更加畅快的战斗,於夫罗已经命各部军伍将大量的风干肉先供给给了刘豹军。

    因此,现在於夫罗麾下的各部军伍,除了必要的风干肉做储备之外,并没有多余的风干肉供大军长久食用了。

    而将牛羊宰杀了风干取肉,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做到的。

    为了保证美稷城不容有失,於夫罗只能放弃绕道的选择,将大军的兵锋直接对准了正南方向,准备将丁靖军占领的沙南和琪陵夺取回来,再以这二地为中转要点而挺兵进援美稷城。

    而於夫罗的一切抉择,可谓是正中了荀攸和高顺的下怀,二人早已经集结兵马五万多人在沙南和琪陵固守,想要在此和於夫罗展开一场大决战。

    另一方面,高顺和荀攸又派遣退回来的羌族骑军和乌丸骑军,再次整装纵马北上,去进攻正处于空虚状态的云中郡。

    一时间,整个并北草原的大片地域,都可谓满眼都是烽火狼烟之中。

    无论是最东部的黄鳍海,还是最幽绿草茫的云中郡,亦或是最荒凉肃杀的沙南和琪陵,甚至是南单于王庭之称的美稷城一带,到处都是匈奴军和丁靖军厮杀拼搏的刀光剑影。

    而位于两军厮杀的战场上,最苦难的还是那些没有反抗实力的普通人。

    当战争的巨兽之芒射到草原上之后,草原上的各个匈奴部落,成为了丁靖军打击摧毁的第一目标。

    早在北伐战争爆发之前,丁靖就给北伐军设下了基本命令,那就是摧毁匈奴军最直接的手段,那就是摧毁匈奴军赖以依靠的匈奴部落。

    因为一旦没有了大量部落人口和牛羊为支撑,那么匈奴军就再也做不到悍勇持久的战斗了!

    眼看着草原上一座座匈奴部落被摧毁,眼看着一头头匈奴牛羊被劫虏,眼看着一个个匈奴妇女和儿童死于战争,身为匈奴族最高至之王的於夫罗,整个人再也保持不住冷静了。

    当即,於夫罗就要纵马汉地,也去摧毁屠戮并州的城镇,准备和丁靖来个玉石俱焚。

    然而,纵马汉地的想法虽然很简单,但是想要做到却十分困难。

    先不说并州北部布置成线的十数万大军,就算是进入了并州汉地,摆在於夫罗面前的也只会是一道道坚固的城池高墙。

    如今的并州早已经不是昔日那个贫瘠的并州了,尤其是作为边塞重地的并州北部,更是做足了军事防备,并北之地的每一座城池,几乎都被加固加强了,完全是一个个星罗密布的战争猛兽。

    因此,於夫罗想要在并州长驱直入,却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

    最后,为了降低匈奴族有生力量的损失,於夫罗只能让位于战争波及地的各部落,暂时向西北的匈奴族腹地迁移,等战争落下帷幕之后,再迁回这里放牧休养。

    (本章完)

第681章 赤血不寒() 
就在草原的东、南部发生着激烈的交战之时,在草原北面的一条长河旁,正有数千骑军在此修整驻扎。

    这数千骑军正是公孙续所统领的北绕之军,而他们临近的这条长河,被鲜卑和匈奴等草原民族成为狼河,后世则称之为克鲁伦河。

    除了狼河之外,在公孙续军西面不远的地方,便是著名的狼居胥山。

    在狼居胥山西面数百里,便是数百年前匈奴鼎盛时期的王庭,也就是同样著名的龙城。

    只是,自从汉武帝击败宛如架刀在大汉民族脖子上的匈奴族之后,威势滔天的匈奴帝国就分裂成了南北两部。

    北匈奴不愿臣服大汉,便选择了西迁谋存,在西域、中东和欧洲挣扎辗转,南匈奴则选择归附大汉,成为了大汉的治化之民。

    只是,大汉对南匈奴的统治并不彻底,这才导致在东汉末年时期,南匈奴多次杀入汉地劫掠,甚至是冀州和中原等地也曾遭受过南匈奴的荼毒。

    现在声称自己统一了匈奴族的於夫罗,严格来说只是统一了大部分的南匈奴部落而已,北匈奴还远在西域、中东和欧洲呢!

    而如今的龙城,也早已经荒凉一片,失去了作为匈奴帝国中心的繁盛。

    在数年之前,龙城和狼居胥山所处的极北草原,也许还有一些部落放牧休养。

    可是随着北边的天气越来越寒冷,在极北草原的部落已经生存不下去了,大部分都选择向温暖的南方草原,或者向靠近海洋的东方荒野迁徙,因为那里的环境更加温暖,更加适合人与牛羊生存。

    此时,抵达狼河的公孙续,也不再准备继续向北了,因为这漫长的北上之路,已经让他实在支撑不住了。

    在决定绕道极北之时,公孙续的麾下足足八千最精壮悍勇的将士,可现在这个时候,他麾下的将士只剩下五千多人了,甚至其中还有一千多人处于疾病之中。

    极北草原环境的恶劣,绝对不是常人能够想象的,寒冷的温度和冽风,连点燃火焰煮食的条件都没有。

    因为这么寒冷的草原之上,根本早不到可以点燃的燃料,连足够的动物干粪都没有。

    最后,公孙续的大军还是依靠战马的粪便风干后,才弄出了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来。

    只是,随着北上的路程越来越远,一万多匹战马也陆续消减。

    公孙续的战马虽然各个健壮良好,但是这些战马毕竟不是极北草原上长大的马匹,它们的耐寒能力根本扛不住极北草原的环境。

    因此,公孙续每天早上醒来之时,都会检查大军的战马情况,清点战马的数量。

    而每天早晨,都有不少战马的尸体出现在营地,它们大多死于极北草原的寒冷和各种疾病。

    当然,不止是战马扛不住极北草原的环境,连有厚厚衣甲和帐篷庇护的军士,也同样扛不住极北草原的恶劣环境。

    每当公孙续看着身旁的同袍,不知何时已经冷得宛如石头般死去,他的内心都会感到无比悲恸。

    好男儿从军一生,最好的归属便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然而这些冻死于极北草原的同袍,却连这唯一的追求都难以办到。

    尤其是昨天突然一场冷雨,更是让公孙续军见识到了什么是残酷。

    那场冷雨来得太过突然,众军根本来不及立帐避雨,所有人都被冷冷的雨水浸湿了衣袍。

    而这场雨的后果也极为严重,除了两百多人直接冻死了之外,又有至少过半的军士发烧感冒了。

    如此情况之下,大军再继续北行的话,恐怕是会全军覆没的。

    公孙续不能看着这一帮骁勇战士的赤血,被这极北草原的严寒给冰冻了,他不能再往北行进了,是时候向南进攻了。

    于是在次日清晨大早,公孙续下达了一个众军迫切已久的命令,那就是传令大军折兵南下进袭。

    闻听这道命令之后,公孙续麾下的众军先是一愣,随即各个群情高涨地大吼不止,连那些因疾病而消沉的士卒,在这一刻也变得无比亢奋了起来。

    听着众军的吼叫,公孙续感觉到四周寒冷的空气,都变得有些灼热温暖了。

    在简单的收拾之后,公孙续立刻统领中军拍马南下,向着无数匈奴部落聚集的满夷谷进发。

    ……

    在大约急行军了两个多月之后,公孙续终于引军抵达了满夷谷北面六十里处,只是他麾下的军马人数,也只剩下三千余人了,其余的弟兄们都没能支撑过来,全部永远的留在了极北草原之上。

    想着这么多的同袍成了异域野魂,公孙续觉得自己内心宛如刀绞一样痛苦,他此刻甚至有些后悔自己提出这绕道北上而南下进攻的策略。

    不过,现在所有的痛苦和后悔都没用了,反而化作了不可遏止的愤怒和疯狂。

    他公孙续此刻心中唯一的想法,那就是将整个满夷谷的匈奴部落,都给全部摧毁屠戮殆尽,如此才能湮灭他心中的痛苦和悔恨。

    似这样疯狂心态的,可不仅仅只是公孙续一人而已,从极北幸存下来的三千多军士,可谓各个都是如此疯狂的心态。

    “众军下马修整,将肚子填饱,将战马喂饱,将战刀磨利,一个时辰后突袭满夷谷!”

    虽然心中早已经迫不及待,但是公孙续身为统兵将领,基本的冷静思绪还是能够保持住的。

    满夷谷就在眼前不远,但也不能冒然的直接出击,那样能取得的战果太渺茫了。

    想要获得最饱满、最持久的战果,就必须吃饱喂足之后,才能有足够的力气去办到。

    一个时辰后,待大军修整待戈完毕之后,公孙续一声哨令,立即让众军上马。

    “目标满夷谷!随我冲锋!”

    公孙续大喝一声,整个人一马当先冲出,领着大军向着满夷谷奔驰呼啸而去。

    看着公孙续一脸兴奋的样子,紧随其后的众军士也同样激荡无比,亦是嘶吼嚎叫不止,宛如一群被压抑了许久的疯子一般。

    (本章完)

第682章 满夷谷() 
满夷谷,其实并不是一片峡谷或者山谷,而是一片确确实实的优质草原。

    而在满夷谷南面不远,便是地利优良的河套平原,因此满夷谷也被视为河套平原和草原的连接点。

    正是这种承上启下的地理位置,让满夷谷有了汇聚人口的先天条件。

    以满夷谷为中心的方圆数百里区域之内,随处可见各种大小错落的匈奴部落。

    如果非要说个数字的话,那么满夷谷区域和河套平原的匈奴人,总计至少有五六十万。

    可以说,在满夷谷休养生息的匈奴部落,甚至比西河、云中和朔方三地加起来的都要多。

    因此,这满夷谷和河套平原的大片区域,便是匈奴族的腹地中心。

    如果将这两处区域内的匈奴部落重创的话,那么匈奴族的根基便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而这也是完成丁靖定下灭亡匈奴族的战略目标的最直接途径。

    此时,满夷谷的各个匈奴部落内,留下的基本都是老弱妇孺,成年的匈奴男子不到总人口的两成。

    只因为在丁靖军的北伐攻势下,匈奴的单于於夫罗,早已经将各部的勇士全部抽调走了。

    而一些不擅长征战的成年匈奴男子,也被调集到了南部和东部的一片地区,作为预留在后方的留守战力。

    正是因为这种大批成年男子被征召的情况,这才导致各个匈奴部落,无论是大的小的,男女比例全部都显得极度失调。

    此刻,满夷谷中的某个匈奴部落中,一个须发皆白的老牧民,正坐在一个高高的草垛上,目光忧虑地看着北方的天际。

    “耶耶,你又在凝望北方,是在向天神祈祷么?”

    就在此时,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却是不知道何时也爬上了草垛,对着草垛上的老牧民好奇地问道。

    小孩没有大名,但因为小孩喜欢打架,所以族人又都叫他狼崽,包括他家中亲人也同样如此称呼他。

    老牧民听到耳旁的声音,连忙一把将草垛旁的小孩抱起,笑道:“狼崽,草垛这么高你也敢爬上来,跟你那浑父亲一样莽横的啊!”

    狼崽的父亲是这个部落最强壮的汉子,也是这个部落当之无愧的第一勇士,因此狼崽的父亲就被於夫罗征召入伍,随大军一起去和丁靖军交战了。

    狼崽对自己的父亲十分崇拜,一直以超越父亲为目标,所以在听到耶耶的话后,狼崽只是大叫道:“将来我一定会超越父亲的,成为部落里新的第一勇士,不,是成为全族的第一勇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