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并虎-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身为汉室宗亲的刘晔,自然将丁靖视作豺狼虎豹一般,只想尽量与之远离。

    不久,五艘大船终于抵达淮水南岸,丁靖也不迟疑,等船夫架好着陆踏板之后,便立即让郝昭带人上岸。

    临走之际,丁靖缓缓走到刘晔的面前,看了看滔滔的淮水,突然正色言道:“刘兄弟,恕丁某直言,与其继续匡弼一个扶不起的汉室,不如转心于他处,去寻一个重立江山社稷的道路!”

    听着丁靖的言语,刘晔先是面露疑惑,继而化作震惊,双目凝视着丁靖,不禁问道:“将军,这是何意?”

    丁靖微微一笑,道:“你自己心中明白,不用我过多解释吧!”

    听着丁靖的言语,刘晔立即顿首不言,不敢回答丁靖的问题。

    丁靖的话,以他刘晔的才智,自然能够洞悉明白,就是劝他刘晔不要再想着什么匡扶汉室,而是将希望投靠到其他明主豪杰身上,辅助其他的诸侯去争霸天下,这才是最明智的道路。

    然而,刘晔心中依旧不甘,他对汉室的心态,并未因丁靖的三言两语而瞬间改变,仍旧处在天人交战的混乱之中。

    丁靖知道像刘晔这样的汉室宗亲,没那么容易打破他们的心中底线,想要招揽刘晔,必须还要从长计议。

    此刻,丁靖也没有太多时间去花费在招揽刘晔的身上,见刘晔默然不答的样子,他也颇有些无奈,只能向刘晔微微一礼,便黯然拨马向南岸而去。

    望着丁靖一行人远去的背影,刘晔的脸上也是阴晴不定,心中似在做着某种交战。

    说实话,在船上的时候,丁靖说出的话语,其实已经将刘晔的理念底线给重创了。

    汉室真的还有重振的希望么?

    对于这个问题,刘晔的心中不禁生出了大大的问好。

    曾经,他一直以为汉室之所以衰微,是因为有乱臣贼子作乱导致。

    但是今天他才发现,汉室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根本怪不了别人,最直接的始作俑者,还是他们汉室皇族自己的无能与失德。

    “刘家的江山,也该易主了”,这句话或许并不是狂言与说笑,而是某种天下大势,非人力可阻挡。

    ……

    下了刘晔的大船之后,丁靖一行算是终于抵达了庐江郡境内。

    这庐江郡位于淮水以南,是真正意义上的南方之郡。

    而丁靖一行人在庐江郡中奔行,可谓是真正体验到了南方对于骑兵的恶意。

    骑兵之所以在战斗中致胜无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骑兵拥有着其他兵种绝不具备的机动性。

    除非是骑兵对阵骑兵,否则在旷野之外,骑兵对战任何别的兵种,通常情况下,都占据着绝对的主动性。

    掌控主动权的一方,就相当于让胜利的天平,向自己这一方倾斜了许多一般,拥有着无可披靡的制胜先机。

    然而骑兵的制胜性,大多体现在北方之地。

    因为,北方多是平原,土地起伏性不大,所以骑兵的战马奔驰起来之时,对速度和体力的策动性更稳定,可以做到持续有效的机动奔跑。

    然而南方却不同了,即便是初入南地的庐江郡,便出现了无数座各种各样的山丘土陵。

    这些丘陵的起伏高度虽然不大,最高的山丘也才一两百米,最低的起伏就数米。

    然而,这些丘陵的数量实在太多了,几乎遍地都是,根本不见尽头。

    丁靖一行人在疯狂的赶路之中,却反而行进速度骤减,因为他们胯下的战马,根本吃不消这种赶路方式。

    在这庐江郡的境内行走,战马一会儿上爬,一会儿下闯,上上下下,持续不断,马力损耗极为严重,以至于战马到最后,根本难以奔跑起来了。

    这下子丁靖也有些傻了眼,他一直以为骑兵之所以不适合在南方作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南方水系众多,以至于战马做不到奔袭流转的机动优势。

    然而到了今天他才明白,阻碍骑军在南方纵横的,可不仅仅是南方密布的江河水流,还有这连绵不绝、无一丝平坦的丘陵地貌。

    北方一望无垠,战马可以匀速奔驰,自然跑得飞快,一路无阻。

    南方此起彼伏,战马跑起来上攀下行,一直在进行着变速奔驰的状态,以至于马匹的体力消耗极快,难以做到持续有效的奔跑。

    就好似现在丁靖这一百多骑,在这庐江郡疾驰不到半个时辰,这一匹匹战马就已经粗喘不止,甚至有的已经开始口吐白沫了。

    (本章完)

第357章 触碰虎须() 
眼见着战马已经吃不消了,丁靖一行人也不敢太过分,立即停止一切赶路动作,所有人下马驻营修整,以给战马喘息恢复的时间。

    搭营之时,丁靖又将郝昭叫到身旁,问道:“郝昭,现在我们到哪里了?”

    郝昭连忙将地图拿出,反复观察参照之后,却依旧不敢确信大家所处的位置,只能摇头道:“主公,从过淮河之后,我们应该又行进了五六十里的路程,不过这南方道路崎岖起伏,具体行了多远,我也不敢肯定。”

    听郝昭如此回答,丁靖也是一愣,连忙将地图拿来,亲自观摩参详了起来。

    丁靖估算了一下自己行走的距离,预料自己等人应该到了庐江郡安风城一带。

    这安风城是庐江郡北部的一座小型县城,虽然地缘辽阔,良田无数,但是人口却不多。

    因为安风城位于三条河流的交汇处,这样的地形虽然带来了水利优势,但是却导致有些过犹不及,以至于水患频发,反而造成了不利的居住耕作环境。

    而日积月累之下,安风城的西面因为水流累积存蓄,逐渐形成了一个面积颇大的湖泊。

    因为这个湖泊紧邻在安风城西面,故而又被称为城西湖,是庐江郡内除巢湖之外,最大的内湖。

    根据地图上的详细标示,丁靖自然知道城西湖的存在与特征。

    这样极具标志性的山水,是一种极为合适的地标,亦是让丁靖重新认清他们所处具体位置的参照物。

    丁靖连忙向郝昭令道:“郝昭,你带几个人往东面探查个十多里,看看能不能见到这个城西湖。”

    “诺!”郝昭瞬间就明白了丁靖的意图,连忙领命而去。

    ……

    安风城,城西湖。

    在袁术占据淮南之前,庐江郡内可谓是贼匪纵横,肆掠贯横,几乎每隔个十多里地,就能遇到匪徒剪径的情况。

    与北方不同的是,北方的贼匪多为山贼、马匪,而南方的贼匪,则多是水匪江寇。

    这些水匪江寇在南方之地,就宛如马匪在北方平原,可以来去自如,自由纵横。

    而且南方水系更加复杂的情况,可以让这些水匪江寇藏匿消失的更加迅捷,就算有大军围堵,也难以寻出他们的踪迹,想要剿灭也更加困难。

    而在这城西湖中,也有一支水匪在此盘踞,这便是庐江一带极有名的之一的安风贼。

    安风贼的首领名为黄夲,曾经响应过天公将军张角的黄巾起义,在张角败亡之后,黄夲便率众从豫州逃到这扬州庐江郡,并且在这安风城的城西湖继续落草为贼。

    经过数年的发展,黄夲的安风贼已经聚众三千余人,其中青壮悍匪就有千余人,可谓实力强悍,是整个扬州之地,仅次于太湖贼严白虎、巢湖贼郑宝的第三大水贼势力。

    然而就在一年前,后将军袁术进攻寿春,继而占据了整个淮南。

    袁术为人贪财苛政,对待其统辖区的贼匪等,也是极力征讨。

    袁术这般剿匪举动,并非是因为他痛恨贼匪祸害一方,而是因为他知道,这帮大贼大匪的老巢里,藏着诱人的金银财宝。

    只要剿灭一个大贼窝,就可以收获无比丰厚的回报。

    正是这样的原因,才导致袁术对自己境内的贼匪十分不顺眼,隔三差五就要剿上一剿,唯有一些超大型的贼匪,或者躲

    在深山大泽中的匪寇,才能得以幸免,比如巢湖贼郑宝,以及汝南贼刘辟,皆是因为躲在大泽深山中,才免遭袁术大军剿灭。

    然而黄夲却不同了,他虽然聚众数千,但是盘踞之地却是城西湖,这处湖泊可不如巢湖那般广阔,也没有芦苇丛生的遮蔽优势。

    面临着袁术大军的征讨,黄夲的安风贼可谓是根本毫无抵抗之力。

    在灭亡的压迫下,黄夲可谓是行动迅速,在袁术大军占据寿春,即将前来征讨庐江郡之前,黄夲就主动攻陷了老巢旁的安风城,并且立马奉城投靠袁术,并且献上了自己一半的家底孝敬袁术。

    见黄夲如此识时务,袁术也心中高兴,觉得自己的威势果然不同凡响,让这些宵小之辈只能望风而降。

    袁术也不是傻子,自然懂得收买人心之道,他见黄夲是淮南之地中,第一个投靠自己的贼匪,便在收下黄夲的孝敬之后,就任命黄夲为讨逆校尉,兼领安风长,掌管安风县的各种军政事务。

    而自此之后,黄夲的安风贼也摇身一变,从匪寇余孽的身份,变成了正儿八经的官军,可谓更加威风八面。

    因此,黄夲对袁术可谓是感激不尽,对袁家也变得忠心耿耿。

    此刻安风城内,黄夲听说袁术的儿子袁晖,有事前来拜见自己,他顿时惊得坐起,连忙亲身前去迎接袁晖入府招待。

    “二公子,我黄夲真是三生有幸,竟能得您大驾光临!”黄夲见到袁晖之后,立刻亲密地上前招呼道,仿若看到了自己的再生爹娘一般,激动异常。

    见黄夲如此对自己阿谀奉承,袁晖心中也自得无比,脸上也觉得倍有面子,终于体会到了一回当二公子的威风凛凛之感。

    不过,面对着黄夲的讨好之情,袁晖虽然心中舒坦,面上却保持着傲然平静的神色,以防自己的得意被人看出,显得有失身份。

    突然,袁晖冷眼一凝,看着面前的黄夲,道:“黄校尉,我此来寻你,是有一笔买卖来送给你的。”

    “哦?!二公子有甚么买卖要送给我?!”黄夲脸上也来了兴趣之色,顿时激动好奇地问道。

    随后,袁晖便把丁靖一行人的大概情况,添油加醋的和黄夲叙述了一番,几乎将丁靖一行人描述成了一支人傻钱多的巨大肥羊。

    听完袁晖的描述,出身贼匪的黄夲,脸上亦是是露出兴奋之色,眼中里也布满了贪婪之欲。

    “二公子,这伙人真的是带着百匹良马来的?!”黄夲看着袁晖,激动无比的再次确认道。

    袁晖笑着点了点头,言道:“可不是么!也不知道这帮白痴怎么想的,这淮南江河纵横,山丘无数,根本不是跑马奔驰的地方,他们带这么多马来,岂不是自讨苦吃?!若是在淮南赶路,用驴车都比战马有效!”

    “而且,我看他们那伙人的马匹上,各个都是缠着包裹无数,嘟嘟囔囔的,也不知道里面藏着什么东西,想来应该也是各种值钱的物件。”

    “这般人傻钱多的家伙落到我俩面前,你说我们难道就直瞪瞪的看着他们离去么?黄校尉,你觉得我说的对不对?!”袁晖看着黄夲问道。

    黄夲亦是连忙点了点头,不过他的心中却有一丝担心,便说道:“可是,二公子,这伙人的数量过百,而且人人配马,一看就不是来历低微的,如果他们来历不凡,我们要是惹不起的话,可咋办?!”

    袁晖却是怒目一瞪,叫道:“黄校尉,你在害怕什么!?就算他们是皇亲国戚又怎么样?!”

    “如今淮南已经入我袁家之手,我们就算光明正大的将他们全部做掉,我只要去父亲那里说明一下,而有我父庇护,又有谁敢针对责罚我们?!”

    “而且,若是我俩把事情做得干净点,不走露一点风声出去,谁又知道是我俩干的!?”

    “所以,黄校尉,你就不要担心了,一切由我袁晖给你罩着!”袁晖继续说道,又自信无比地拍了拍黄夲的肩膀,让黄夲一万个放心。

    (本章完)

第358章 猛虎夺命() 
听着袁晖不停的担保与怂恿,黄夲心中的欲望终于被全部勾起,只觉得肥肉就在自己眼前,想要立即就上去啃上一口。

    黄夲面露贪欲地看着袁晖,极为兴奋得叫道:“好吧!二公子,我黄夲就全听你的,只要到时候的缴获和功劳,二公子能分我几份,老黄我就心满意足了!”

    袁晖诚恳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理所当然的表情,言道:“黄校尉,你我合作,缴获与功劳应该平分,这是当然的事情,你就放心吧!”

    听到袁晖这般担保,黄夲心中更是高兴,满脸都是欣然之色,连忙问道:“二公子,不知那伙肥羊现在到了何处?我也好立即带人去将他们连锅端了!”

    见黄夲急不可耐的样子,袁晖心中也不禁跟着焦急,言道:“快点行动自然最好,以免夜长梦多、妄生变故,根据我手底下人的回报,那伙肥羊今天中午刚刚渡过淮水,已经抵达了黄校尉统辖的安风县境内。”

    “哦?!”黄夲闻言顿时兴奋,连忙问道,“在安风的哪里?!”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袁晖微微一笑,继续道,“就在这安风县西面十多里外!”

    “哈?!”黄夲闻言后,似乎有点不敢相信,问道,“二公子,这是真的假的?!”

    袁晖自信一笑,道:“本公子骗你做什么!”

    黄夲闻言后,顿时拍案而起,兴奋叫道:“既然肥羊已经到了嘴边,那岂有不吃的道理,我这就召集人马,还请二公子统领我们立即去‘剿匪’!”

    听到黄夲如此奉承的话语,袁晖极度满意地点了点头,对黄夲的反应显然很是满意。

    ……

    安风城,城西湖边。

    郝昭带着几个快马士卒,按照丁靖的命令向东摸索了十多里,果然见到了这里的城西湖。

    见到了城西湖后,有城西湖为参照,郝昭立即就弄清了他们的位置,对于接下来的行程调整和安排,有着极大的帮助。

    确认了这片宽广无尽的湖泊就是有名的城西湖后,郝昭也不敢耽搁时间,立即就要原路返回,向丁靖报告这个消息。

    就在此时,郝昭突然看到城西湖旁,不远处的官道上,突然变得烟尘滚滚起来,一支七八百人的队伍,正全副武装的向西面而去。

    郝昭立即让众人下马,并且控制战马趴下,所有人马都潜在灌木之中,仔细观察着这支人马的情况。

    这伙人就是黄夲统领的安风城守军,虽然他们都穿着袁军兵服,却都是悍匪出身,因此显得邋邋遢遢的,有些不够规整。

    郝昭伏在灌木中,仔仔细细地暗中观察着,却不禁目光一闪,发现这伙人的行进目标,不就正直指着他们所选择驻营的地点么!

    难道,这伙人是冲着他们而来的!郝昭不禁如此想道。

    毕竟如今已是傍晚,即将日落天黑,这样的情况下,除了偷袭行动之外,根本不适合行军作战。

    因此,郝昭才会猜测这帮袁军,是去针对自己这一行人的。

    待黄夲军走远之后,郝昭等人立刻蹿出灌木丛,连忙跨上战马,分作两组人马行动。

    郝昭亲自向着驻营地极速折返,好将自己在这城西湖看到的情况,及时报告给丁靖,让丁靖早作准备。

    其余几人,则继续遥遥潜行在黄夲军身后,看看黄夲军到底想要干嘛。

    无论黄夲军最后是否真的要前往驻营地,一旦有准确的情报之后,他们都要陆续返回营地报告情况,以让营地中的丁靖,可以随时掌控黄夲军的动态。

    ……

    没过多久,郝昭终于飞马返回营地,看着郝昭火急火燎驱马奔驰的样子,正在营地周围观察情况的丁靖,顿时微微有些惊讶。

    丁靖连忙迎上郝昭,不禁问道:“郝昭,为何如此御马疾驰?!”

    “主公,我有重要军情禀报!”郝昭立即下马拜道。

    丁靖闻言后,眉头微微一挑,连忙问道:“何事快说!”

    郝昭拿起水袋喝了一口,让干涸的喉咙和嗓子湿润之后,连忙言道:“主公没有预料错,我们东面十多里,就是城西湖和安风城,不过我看到安风城内有七八百袁军士卒出城,疑似正朝着我军营地进发!”

    听完郝昭的报告,丁靖脸上顿时一惊,不知道安风城的袁军,会不会真的是来针对他们的。

    不过,无论安风城的袁军到底要干什么,丁靖觉得还是要小心为妙,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行。

    丁靖可不敢马虎大意,万一阴沟里翻船了,那可就是追悔莫及了!

    丁靖闻言后,立即下令道:“全军备战上马,分作两股人马,到营地西、北两面的树林中埋伏等待。”

    “对了,营地里的帐篷和火堆都不要收拾,按照寻常样子弄好不动,并且给我多扎几个草人在营中摆好,再多放几匹战马在营外闲游食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