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岁月1913-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道。王芝祥的反对恰恰正对吴景濂的口味,当即就说了一大堆理由,表示选举方子达为kmt理事并不合适。
“各位怎么看?”宋教仁把目光投向另外几位理事,征询其他人的意见。
“我觉得可以,方鄣明劳苦功高,以他功劳早就能当理事了,我觉得这事根本不用讨论。”和王芝祥、吴景濂两人意见相反的是张凤翙,一开口就明确表态支持方子达,不仅如此他还把话说得斩钉截铁。
“张翔初,你要拍袁项城的马屁也不用来这么一套,方鄣明劳苦功高?哼!在坐的谁不劳苦功高?当年辛亥时老子提着脑袋和满清干革命,他方鄣明那时候在哪里?在欧洲舒舒服服喝着洋牛nǎi,吃着洋面包,有什么功劳?就算归国后建了点功勋这又如何?要没有我们kmt的支持,他能坐到现在的位置?依我说,当年随便哪个去都能干出名堂来,他方鄣明只不过是捡了个便宜罢了。”
“是极是极!”吴景濂这番话说得王芝祥点头连连,手抚长须开口道:“莲伯兄所言甚是,老夫也是这个看法。翔初弟,方鄣明任理事之事大为不妥,依老夫之见还是押后吧。”
张凤翙脸sè难看,狠狠盯了吴景濂一眼。无论年龄和资历他都比不上王、吴两人,何况吴景濂刚才一句话说得他心中恼怒异常。张凤翙虽是kmt理事,但他是kmt理事中唯一一个明着投向袁世凯的人,换句话说张凤翙和袁世凯关键极其密切,这是众所周知的,他主动为方子达说话,话音刚落就被吴景濂毫不留情面地揭穿,要不是顾及身份,恼羞成怒的张凤翙甚至想跳起来暴打吴景濂一顿。
“铁珊兄,我kmt自建立至今已有数年,原理事共有九人,但自黄克强蒙难,孙文东渡另组新党后,其理事仅有七人,名额空缺已久,前些年来因宪政之事一直拖延至今,未能增补也属无奈,而今国家大局已定,按照党内制度增选理事理所当然。方鄣明虽不是辛亥时的功臣,但无论谁都不能抹掉他为kmt为国家作出的贡献。王某在此说一句公道话,增选方鄣明为理事还是可行的,不仅是方鄣明一人,我党还应增选一位理事,以补足所缺人数。”
说这话的是王宠惠,王宠惠是kmt中有名的法学专家,虽然在zhèngfu地位不算高,可为人比较正直,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名声远比好sè的吴景濂好得许多,他这么一表态,吴景濂、王芝祥都是一愣,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话来反驳。
接着,另一位理事贡桑诺尔布也明确表示支持方子达增选为kmt理事,这样一来除还没发言的王人文外,已有三位理事同意,如果再加上宋教仁的话,四票在手已成多数。
“采丞兄,此事你怎么看?”吴景濂心中发急,迫不及待地问王人文的意见,假如王人文也反对的话,三票对三票,就算宋教仁以党魁身份强行通过这事,将来也会被党内留下“独断”的看法,这样一来方子达就算真担任了理事也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从一开始,王人文就没说话,一直躲在一旁微闭着眼作旁观状,似乎他们讨论的东西根本没他的事一般。直到吴景濂迫不及待地询问他的意见时,王人文这才张眼呵呵一笑,似乎刚从梦中醒来一般。
“方鄣明此人,老夫交道打得不多,并不好多说。以他在党内的资历来看,似乎担任理事有些不太合适。”不等吴景濂喜上眉梢,准备开口附和王人文的话时,王人文继续又道:“不过,这些年来方鄣明功劳不小,为党为国家做了不少实事,堪称有功之臣。对待一个于党于国有功的人,适当提拔也是必须的。当然了,身为kmt的一员,一切还是得依党内制度执行,只要党内同志达成一致,老夫肯定是举双手支持的。”
唠唠叨叨说了一大堆废话,王人文是左也好右也好,反正是不肯承担一丁点的风险。在场所有人心里都暗骂这家伙老狐狸左右逢源,可谁都无法反驳王人文所讲的这些没有道理。
“这个老东西!”吴景濂心中破口大骂,王人文这么表态等于变相通过了方子达担任理事的提议,既然如此他也无可奈何,只能听着宋教仁最后以党魁名义拍板通过方子达增选为kmt理事。
至于另一位理事名额,宋教仁提议由廖仲恺增补,对于这个大家都没什么疑义,廖仲恺作为kmt的老党员,不仅能力颇强,而且其人品德毫无挑剔,何况廖仲恺本就是理事会成员,如今增选为正式理事是理所当然的。
等众人离去,宋教仁和守候在会议室外的廖仲恺见了个面,先是告诉他经讨论已增选他和方子达两人为kmt理事的消息。
“鄣明来了没?”宋教仁轻声问道。
“已经在路上了,遁初兄,你选鄣明为理事也就算了,何必还把我弄上去呢?”廖仲恺摇头苦笑道。
“这事等鄣明来了再说,走,我们进去等他。”招呼着廖仲恺,宋教仁快步向办公室走去。
祝大家圣诞节快乐!(。。)
p
。。。
第一卷 动荡不安的时代 第一百六十四章 纸上谈兵()
方子达赶来时已是半小时之后了,快步推门而入,只见宋教仁和廖仲恺正在谈事,见方子达到来,宋教仁笑容满面地招呼着他坐下。
不等方子达坐定,宋教仁就告诉他刚刚经kmt理事会议决定,增选他和廖仲恺为党理事的消息,并伸手向方子达表示祝贺。
握着宋教仁的手,方子达脸上的表情有些古怪,突然增选自己为kmt理事,这件事有些出乎他的意料,本来他只是以为宋教仁喊自己来是讨论财政或军事准备上的工作,谁想到居然一见面就听到了这么一个消息。
kmt理事,这在kmt内部是个极高的位置,全党中拥有理事身份的一共才七人,如果加上原先的黄兴、孙文两人,kmt自成立后理事人数最高也就是九人,这九位理事在党内被戏称为九大长老,除宋教仁这个理事长外,其余理事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等于是党内的最高职务。
“这个不合适吧?”方子达有些迟疑道,看了眼在一旁的廖仲恺,又道:“仲恺兄增选为理事是理所当然,可是我本来连理事会成员都不是,突然就成了理事,恐怕惹人非议吧。”
话音刚落,宋教仁和廖仲恺同时笑了起来。
“仲恺兄,鄣明这话和你刚才说的如出一辙啊,怎么,你们难道是商量好的?”
“遁初兄说笑了,其实鄣明所言也是我想说的。只不过我觉得鄣明担任理事远比我合适,你何必硬要拉我干这个呢?”廖仲恺苦笑着摇摇头,方子达在一旁微微一愣,顿时也忍不住笑了笑。
“行了。你们也不用推来推去,这件事已经定下了,两位同志都是党内jing英,当得起这个理事职务。”宋教仁一挥手,制止他们再相互推辞,随后就说起了他们两个担任理事后的工作安排。
按照宋教仁的安排,方子达主要负责党内财政、组织的工作,而廖仲恺负责后勤、秘书处的工作。这样的安排。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方子达搞财政是一把好手,加上本就着手组织统计工作,如今这样安排是名正言顺。至于廖仲恺管后勤和秘书处。无论是宋教仁还是别人,都相信以廖仲恺的能力和为人一定会做得很好。
当然,kmt不是后世的kmt,国家也不是历史中蒋光头的党国,宋教仁领导的kmt无论从结构还是作风。都接近于西方国家的政党,所以并不存在什么后来党指挥枪这一套。kmt中并没有负责军事的明确职务,不过方子达既然负责了党内组织,以方子达如今在军中的权利也可以说变相地担任起军事这块工作。这也是宋教仁如此安排的一个用心所在。
既然已经作了如此安排,方子达和廖仲恺也就不再推辞。当即答应了下来。
“在欧洲的军事观察团何时可以全部归国?”党内工作谈完,宋教仁转而问起了其他事。
略算了下时间。方子达说道:“预计还要一个月左右,命令下达后第三天军事观察团就动身了,不过路途遥远,为了安全起见我交代同盟国那边转道北欧的中立国再搭船归国,所以行程时间要稍长些。不过协约国也就是沙俄那边会快点,按照行程计划应该九月中旬就能回来。”
“也就是全部人员归国要等到九月底或者十月初?”宋教仁问道。
“是的,差不多就这时间吧。”
点点头,宋教仁的右手搭在沙发的扶手上,两根手指轻轻点了几下,转身向廖仲恺瞧去:“仲恺兄,ri本那边有何动静?”
“孙文嘛还是老样子,没了查理兄的资金赞助,他的革命党快支持不下去了,这些ri子到处在找援助。至于ri本zhèngfu明面上的动静不是很多,但是听说十月份ri本海陆军会在福冈有场演习,到时候大正天皇也会到场出席。”
“ri本现任内阁是在十月换届是不是?”宋教仁追问道。
“是的,不过具体时间还没定。”
“依你看,ri本的新内阁和军事演习哪个会早些?”
“这不好说。”廖仲恺想了想,摇头说道:“按理说大隈内阁应该在演习后换届,可ri本人一向不按规矩出牌,而且这次演习是大山岩的陆军为主导,大隈重信虽然是首相,但在军方中影响力并不大,何况根据消息确定ri本大正天皇会届时到场,所以是否谁前谁后,都有这个可能。”
“听清楚了?”宋教仁扭头向方子达看来,神sè严峻地问道。
方子达当然明白宋教仁问这话的意思,关于ri本的动向他近来也一直密切关注着,廖仲恺所说的这些方子达是一清二楚。
“我会催促欧洲军事观察团那边尽快归国,只是时间上恐怕很紧。”方子达如此说道,微微一顿,又道:“遁初兄,关于提前宣战之事,zhèngfu这边是怎么考虑的?”
“这分歧还是很多。”宋教仁皱了皱眉头,轻叹一声:“国防部的意思都是能拖则拖,毕竟我国防军整编还没完全完成,而总参谋部那边的看法和你差不多,既然可能发生战争那就先行宣战,以取得政治和军事上的主动。但我和大总统私下商量后,还是决定稳妥为主,ri本人狼子野心,可不好对付啊,能多做些准备总是好的。”
默默点了点头,作为zhèngfu总理,宋教仁身上的压力之大方子达当然清楚。一旦宣战,他这个总理必须要担负起万一战败的责任,如今民国是责任内阁制,宋教仁考虑的谨慎些也是正常的。当然,对于宋教仁来说,ri本这个国家他一直没什么好感,当年为了国土争纷他宋教仁没少和ri本人斗过,这也是他判断形势后果断表态支持方子达的建议,同意由战争中立国加入协约国向同盟国宣战的决定。可对于现状,宋教仁心中还是有些没底,满清鸦片战争之今,中国和对外战争中一败再败,割土赔款,丧权辱国。他宋教仁绝对不想再让中国再遭受这么一次失败。
“还是一手准备,一手拖延吧,这样更稳妥些。”廖仲恺是zhèngfu中对这计划极少知情者之一,主动出了个主意。
“这个法子我也想过,可一旦部队大规模调动必然引起ri本方面jing惕,而且ri本海军力量强大,隔海随时可攻击我东南各处海防。仅仅防守实在太被动,顾头顾不了尾啊!”宋教仁摇了摇头,国防军现在从规模和装备来讲已经不下于ri本陆军了,甚至人数还要超出许多,但无论是训练还是指挥,对上ri本陆军宋教仁还是心里没一点底,况且ri本还有中国不能比的强大海军。虽然针对此事总参谋部判断ri本最可能进攻方向是东北,可毕竟这仅仅是判断,万一把部队往东北调动集结,一旦ri本人改了主意由南方发起攻击这如何是好?
宋教仁是政治家,并不是军事家,他对军事方面的知识也仅仅来源于下面的意见。但他非常清楚,一旦作出决定再要变更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这也是他的顾虑所在。
宋教仁如此说,廖仲恺顿时没了话,坐在一旁苦思苦想。对于军事他也不太在行,无奈只能把目光投向方子达,毕竟在场三人中,只有方子达直接带过兵还打过仗。
见廖仲恺用迫切的目光望向自己,方子达忍不住苦笑。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还不清楚?他的确带过兵也打过几仗,可这仗怎么打的方子达心里有数,如今的对手可不是乌合之众的革命党,更不是毫无战斗力的巡防营,ri本鬼子的凶狠在电影中方子达可没少见过,和这样疯狂的对手交锋,凭他三脚猫的本事能成么?
正想开口推辞,建议把军事的事还是交给军事专家来定。但不等准备开口,突然一个念头从脑海中划过,方子达想了想后,有些迟疑道:“当年后金的野猪皮和明朝打仗,明军浩浩荡荡数十万,以分进合击的战术试图同后金决战。但后金军避开锋芒,野猪皮更提出了‘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军事观点,以寡击众,以弱打强,最后打得明军大败。由此一战,明军实力大损,导致数十年后清军入关,明朝就此灭亡。”
“鄣明你是想说?”廖仲恺眼前顿时一亮,急切问道。
方子达笑了笑,提议道:“总参谋部判断ri军如果开战首选东北是考虑到好几个因素,这些我就不多说了。我只讲讲辽东的关东州吧。遁初兄、仲恺兄,对于ri本人脾xing两位远比在下清楚得多,假如关东州突然受到攻击,ri本人会作如何应对呢?”
“好主意!”廖仲恺一拍大腿就兴奋道:“ri本人占便宜惯了绝对不肯吃亏,如果关东州受到攻击,甚至还有丢掉的可能,以ri本的脾xing肯定会一味增兵关东州,而不会顾其余地方。”(。。)
p
。。。
第一卷 动荡不安的时代 第一百六十五章 感觉()
东北、奉天。
二十七师,师部的后厅,这天傍晚众人汇集一堂,师长张作霖和他的把兄弟们——五十三旅旅长张景惠、五十四旅旅长孙烈臣、五十七旅旅长张作相、骑兵二十七团团长汤玉麟等人摆了一大桌子的酒菜,大家边喝小酒边聊着。
“大帅,恩帅什么时候到?”喝了口酒,觉得身上有些发热,顺手就扯开军装的钮扣,汤玉麟敞着胸口拿军装扇着风,半大着舌头问道。
“具体时间还没定,估计就在这几ri吧,来前恩帅会再电报给我。”张作霖吃着菜随口答道,突然斜着眼瞧了瞧汤玉麟的样子,撂下筷子就破口大骂道:“妈勒个巴子!我说你汤大虎都是当了将军的人了,怎么还和山里的胡子们一样呢?你又不是小娘们,更不是大姑娘,露着双破瘪nǎi*子大白肚皮给谁看那?”
众人听得顿时哄然大笑,喝了酒的汤玉麟本就脸上有些泛红,这下子更是红得发烫,连忙手忙脚乱,异常尴尬地把衣服扣子扣上。
“和大家伙说个事啊!”等大家的笑声渐渐落下去,张作霖正sè道:“今非昔比,兄弟几个现在都中华民国国防军的军官了,在座的官当最小的也是个少将团长,手里都握着上千号人马。何况如今满清已灭,天下是民国的天下,早就不是当初大家在山里当胡子的时候了。既然都从了良,当上了官军。在外面就要有当官军的样子,平ri在自己家别说露几个nǎi*子出来,就是光着屁股蛋在院子满地爬老子也不去管你,可要到了外面,该有的规矩还是要有,谁要是稀里糊涂还把自己当胡子时候那套摆上来,不要怪老子到时候翻脸不认人!”
杀气腾腾的一番话。说得众人是面面相觑。虽说在座的除了张作相外,其余人都比张作霖年龄大,可张作霖一开口谁都不敢反驳。尤其是刚才被指着鼻子骂了顿的汤玉麟更是大气不敢出一口,耷拉的脑袋羞得差一点儿就要塞进裤档里去了。
“哈哈哈!”发现气氛突然凝重起来,张作霖哈哈一笑又举起了杯子:“哥几个。都傻愣着干嘛?喝嘛,继续喝嘛,来来来,干一杯。”
“喝喝喝。”顺着张作霖的话,大家一起举杯,几口酒下去嘻嘻哈哈气氛又活络了起来,仿佛刚才的事丝毫没有发生过一般。
“大帅,恩帅这回来是不是为了我们部队改编这事?”张景惠喝了几口酒,突然问了一句,见到张作霖笑眯眯地点点头。顿时兴奋道:“还是大帅的面子大,国防军改编全国上下除大帅这里外都是国防部或总参谋部直接派个少将、中将什么的联络,恩帅居然能亲自为此事来奉天和大帅会晤,这是天大的面子啊!对了大帅,恩帅在电报里怎么说?提没提我们二十七师是怎么样个改法?”
汤玉麟、张景惠等人口中所说的恩帅不是别人。正是徐世昌。当年满清的时候,徐世昌担任东三省总督,对麾下的张作霖委以重任,并一手把他提拔起来,直至领军一方。可以说,要没有当年徐世昌的慧眼识英雄。也不会有现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