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们的1649-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定远侯郑联的墨镜上还映射着火箭在空中划过的反射影,这家伙这时又来了一个平举大刀,又大喊了声“废尔”!
两门行军火炮这时才“轰”“轰”响起,顿时在进攻的人群里划出了两条血肉的胡同,炮弹,这个时候是有绝对优先通过权的!
郑家军的骡卡秋杀发射器,用骡子驮的是九筒式,一共两具,四匹骡子分工驮运,这一轮一共十八枚,他们全打出去了,结果只有两枚准确地扎入到在四百米开外观阵的鞑虏马队中,顿时在马队中爆开了两朵贼绿色的大花,其它的便四处乱爆开了。
战场上陆续响着火箭的爆炸声,同时闪着贼绿色的光茫,连郑家军受过事先训练的士卒都还有一些骚动,别说从没有见过这个场面的鞑虏步卒了。
这支鞑虏步卒本来都是精兵,是从可战之兵中选拔出来的,他们大多是从北征讨到南,人人见过血,个个抢过劫,都是胳膊上跑过马的汉子,但是一些人有些乱了。
定远侯郑联的大墨镜里反映着鞑虏步卒的混乱,他们有嚎叫着向前冲的,有向别处跑的,还有仍然呆立着的,但是大多数不冲锋了,还分别聚堆保持着警惕。
但定远侯郑联却仍然在观望着远处的骑兵队伍,那里其实更乱了。
鞑虏的战马经历过火炮,但是绝不是这个类型!
从火箭在空中飞行时,战马就开始骚动,当火箭爆炸响起来后,特别是有两枚扎到队中炸响了后,那战马控制不了了,场面比这八百名步卒还乱!
定远侯郑联看准了后,在空中挥动着大刀,喊:“冲!冲!”
远处观战的吴化龙分队长差点把单筒望远镜吓掉了!
他看见郑家军的队形变了,那三层火铳队竟然没有冲着鞑虏步卒开一枪,而是当场安上了刺刀。
火铳队后面持钢刀和持长枪的士卒倒是先冲着鞑虏步卒冲去!
而那支火铳队竟然在剩下的长枪手的陪同下,端着枪绕过了战场,冲向了后面的鞑虏骑兵!
这时火炮装好了弹药,但是却放在那里闲置!
定远侯郑联仰天大笑,拖刀上阵,他的亲兵队就在身边。
远处,不停地响起了吴化龙分队长熟悉的火铳声。
他可以看到,有正在忙着控制马的鞑虏骑兵被打下了马,也有被长枪捅下了马,但是也有长枪手和火铳手被控制住了马的鞑虏骑兵斩杀了。
靠!这是个什么打法!
但是,不管怎么说,定远侯郑联最后还是取得了这场打斗的胜利。
定远侯郑联的火铳队以损失二十多名人员,长枪队损失三十多名人员的伤亡打死打伤了近一百名骑兵,这算是歼灭了其三分之一,剩余的则狼狈逃窜了。
“我等大胜!我等大胜!”
郑家军的高呼让他们的士气猛涨,转眼间,那些剩余的鞑虏步卒,曾经胳膊上能跑马的汉子们纷纷抛去武器,开始跪地求饶。
在先前的各种摩擦中,他们都知道对方不杀俘虏了。
这场打斗是一场至关重要的打斗,它的胜利意义不在于歼灭千八百人,而在于它是一场正经八百的野战,而且还是在有鞑虏骑兵押阵的情况下,郑家军除了让大部鞑虏骑兵逃了之外,完全是打硬仗赢了鞑虏他们!
连定远侯都亲自上阵了……
在打扫战场期间,定远侯郑联心满意足地坐在一把椅子上,美滋滋地吸着大红鹰雪茄,这货已经把这个牌子包了,以致有的汉唐集团技术员都没有见过这一种品牌。
他现在满脸都是血点,大墨镜上也有很多……而且已经干涸了。
他对面的吴化龙分队长看看太阳,觉得不刺眼了,便摘下来自己的墨镜。
定远侯郑联得意扬扬地对着吴化龙分队长说:“龙官,莫要急为我贺功。再来几战,人数多些,我军方成!”
吴化龙分队长当时心里苦笑,想,若俺是这样打,伍坚强部长非得踢烂俺的屁股……
他看到那些本可以不用死去的郑家军士卒,被一一抬了下去。
他知道定远侯郑联也修了个烈士陵园,不再像以前那样随便就地掩埋了,听说还找了高僧来为这个园子里的死者超度。
用定远侯郑联自己的话说,汉唐集团的做法,他扫一眼便知道了他们的用意,以前没有精力,顾不上了,现在见了,照做就是。
但是,他们郑家军这样的打法对吗?!
吴化龙分队长不得不继续倾听着定远侯郑联的表白,因为他听伍部长说过,历史都是由胜利者雇佣写手们写的。
真是有趣,世界上还有这等职业。
定远侯郑联在这个充满着血腥味道的下午,非常激动,他边说话,边不停挥动着他的左手,他粗大的手指头上,还夹着大红鹰雪茄,那烟味也在四处飘散……
“龙官,我刚才的表现英勇吧?”
吴化龙分队长点点头,这是实情。
刚才打斗绝对是激烈,如不是开始时把鞑虏的步卒打散了一些,郑家军的损失一定会更大!
定远侯郑联挥舞着大刀,气势雄霸,在阵地上绝对威风八面,自己未必能抵挡得住,但是,自己会去抵挡么?
只要一勾火铳……便要了他大好的性命。
“建成铁军成败的关键,绝非只靠几样大杀器……”
定远侯郑联又意味深长地说:“龙官是从一场战斗的胜负来考虑,我定远侯则是从建一支郑家铁军上来顾忌……”
吴化龙分队长扬了扬眉,专心听了下去。
“士卒们见了血,便有了血仇,上阵方才会红眼而绝不留情,这时,你要是比他还能杀人,你便会让他们真心佩服,如此,铁军方可建成。”
定远侯郑联摸了摸腿上的短火铳,又说:“龙官,为将之道当然不可拘于形势,他鞑虏若是出动了骑兵,我等当然不可坐以待毙,三线火铳连击之法,我当然看得明白,事先排布,便是防他冲击,若是三百骑兵,如没有火铳,骡卡秋杀,我没有三千人马,不会与他们交战,我定远侯又不傻!”
吴化龙分队长实在是忍不住了,便说:“如此,定远侯便将用于步卒之物,打向了远处的骑兵,打乱他们阵形后,放出刀枪士卒,缠住鞑虏步卒,然后让长枪手和火铳手上前冲击骑兵?”
“然也!龙官看得清楚,果然是知兵之人,我与部下也是商议徐久。”
定远侯郑联得意地吸了一大口雪茄,又说:“新打法呢!”
“一个合格的火铳手训练花费人力、物力几许?轻易就用他们上刺刀冲击骑兵?”
“龙官有所不知了,一个鞑虏骑兵价值几许?一个火铳手换一个我都要感谢天神了!
没有兵我可以招,没有火铳我可以买。
我家大哥开海关,兴商业,通外洋,联台湾,端端的一步步好棋呢!
若是当年鞑虏进中原之时,我等舍下一人换一人的代价,他们如何能打到福建来?”
“任何战争都与平民无关!”吴化龙分队长脱口而出说,“我等有天然的责任去保护平民……”
定远侯郑联愣了一下,慢慢又含上了雪茄,说:“听闻龙官在广东冯家村带着特工队,还有若干平民与鞑虏作战?
龙官,后来听闻此事,听得我荡气回肠,如果你我能并肩作战,那会是一幅何等壮观的场景………”
“那不是战争,那是鞑虏的屠杀,平民是在为免遭屠戮而抗争。”
定远侯郑联感觉自己在离此番谈话的目的越来越远,他轻轻吐了一口青烟,幽怨地说了一句:“龙官,真谢谢你把那骡卡秋杀的发射兵练得好呢,来帮我吧,一切都好说……”
吴化龙分队长头皮发乍,说:“……骡卡秋杀的发射器上有距离标尺,按照数字调动螺母即可……俺听从安保部部长伍坚强的命令!”
吴化龙队长心想,真不明白,为何与他交往总有些不得劲,他还算是一个好相与的人。
定远侯郑联满是血点的脸上,现出了一丝忧愁,勾引人才,还真的挺难呢。
ps:感谢老朋友yezhongye、酒后不乱性、神冷舞的支持,谢谢以各种方法帮这本书活下去的朋友。
谢谢小潘书友向支付宝15841539140汇款,一盒烟钱也很感人,但求心安了。
第四百六十一章 福州战争之大叔上场
永胜伯郑彩的二弟定远侯郑联,没有让他的大哥失望。
郑家军突然暴起,多点开花,准确地穿插过双方已经默认很久的实际停火线,他们像是事先知道鞑虏兵力布置一样,一层层地迅速攻破了鞑虏的防守,在经过一场场激烈地厮打后,终于将鞑虏的残军三面围在了福州城里,只留下福宁州方向一个缺口。
同时在闽江上,还有郑家的战船在巡视着,那上面的大炮在鞑虏眼里是犀利无比。
他们很轻易地就攻破了鞑虏在海港上的防守,由于地理原因,那里的海防从来都是水平极低的。
福建的归属问题上,总体的势态已经明朗。
事实整个战争过程还是比较简单的,回顾起来,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
先前,吴化龙分队长为永胜伯郑彩制订完特袭仙霞关的计划后,直接与永胜伯郑彩派出的第三批次支援队火速赶到了泉州城,与定远侯郑联集合,配合他们发起对福州方向的大战。
这种大规模做战,郑家就没有使用汉唐集团的军事支援人员,人家是自己制订的。
吴化龙分队长有幸见了几处战场的安排计划,顿时感觉郑家军有些冒险了,很多地点都是单兵突进,缺少支援和保护。
但是那时,虽然是在屋子里,定远侯郑联也戴着墨镜,嘴角还含着巨大的雪茄,不停摇着大脑袋,脑袋后面的马尾辫子一甩一甩的。
他充满自信地说:“不,不,吴队长,你不知晓,这其中有我郑家的奥秘啊……”
吴化龙分队长登时明白,人家还是有内部情报呢,自己多余关心了。
有很多事情都不是他能想明白的,这福州大城对汉唐集团来说是唾手可得,为什么俺们不去拿下,却帮助永胜伯郑彩拿下?
这是千年古城啊,光是那里面的工匠一项,与泉州比,那不是一个级别的,造船之地,各种工匠还能缺了?
……难道还害怕得罪了鞑虏?
早先安保部伍坚强部长就单独对他说过:“你永远记住安保队的规定和命令就行了,咱们安保队员不费那个脑子去猜测原因……”
伍坚强部长的态度是非常认真的,吴化龙分队长记得很清楚。
这个福州大城,可以是俺的大城……但俺们不要呢。
从明代起,福州一直是福建的首府。
明初的福州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先进。
1396年,福州三十六姓开始迁居琉球,而郑和舰队选择长乐县太平港作为停泊基地、物资采办地及开赴西洋的起点。
郑和舰队的宝船即是福州制造的福船,汉唐集团认为这个应该算是古代木质海船的代表,在体积上完胜同时期的欧洲,而且那里当时还有大批干练的福州籍水手活跃在郑和舰队中。
此后,福州海外贸易逐渐复苏,到了1474年成为福建市舶司的所在地。
福州还是明大陆和琉球交往的枢纽,福州柔远驿专门用于接待琉球使者、商人,在日本有相当一批脸熟的海商。
自明朝晚期起,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等国和地区也同福州的接触渐趋频繁,1624年底,艾儒略还将天主教传入福州,在汉唐集团抢占台湾那一年,此人死去。
1645年,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建都称帝,改元隆武,1646年,清军击溃隆武政权后攻占福州。
现在福州的最高领导者便是福建提督赵国祚,现在他正是焦头烂额之时。
与各路的郑家叛贼他在先前都一一打败过,但是好像后来越来越不好打了。
丢了泉州和漳州后,他拼命向上级报信请求支援,但是回信却是责令他定要守住福州,等待援军,若不是主子端亲王博洛回军时将大部分兵力带走了,去镇压山西姜瓖的叛乱,这次定会有丢城之死罪……但最终还会不得好。
他从海商那里征集粮饷,也大肆征召团练,同时也想试探着向泉州方向进攻,万一有收回的可能呢……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郑家叛贼反抗得越厉害。
刚一开始,在双方的实际控制线上多有摩擦,一般是自己一方获胜,虽然无力长驱直入,但是总会将郑家叛贼打跑。
后来则不然,特别是最近,郑家军频频骚扰,还总是放冷枪,这个可就太讨厌了,每一次都造成伤亡,出动了镶蓝旗骑兵后,一开始有作用,郑家叛贼听闻马蹄声便跑地飞快,后来,竟遭到了郑家叛贼的伏击,其中一次连人带马损失了十多骑!
那镶蓝旗的骑兵牛录额真勃然大怒,先前整个南下征闽之战也没有损失这般大!
但是终究不敢再小股出动了,只得等待郑家叛贼大队伍出来后,再出动骑兵进行掩杀来报仇。
那时福建提督赵国祚顿时陷入被动势态,只好收缩兵力严密防守。他也设过陷阱,等待郑家叛贼孤军深入,但是郑家叛贼却似事先知道一样,从不上套,真是让人无可奈何。
福建提督赵国祚从没有低估过郑氏家族在福建的势力。
想当年,郑芝龙在击溃了刘香等海商、海盗集团之后,完全占有了东南沿海的制海权。
从那以后,郑家家族雄踞海上,几乎独占南海之利,福建乃至东南沿海各省的海上贸易权均在郑家集团的帷幄之中,所有海舶船只,没有得到郑家集团的令旗,不得私下往来,每一船规定纳三千两银子,每年收入达千万,郑家集团从此富可敌国。
崇祯十四年至顺治三年(1641—1646年),郑氏集团的商船络绎不绝地川流于中国的沿海以及日本、吕宋和东南亚各地。
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的商船都要在他的配合允许下,才能与中国的商船进行贸易。郑家集团的武装船队,旗帜鲜明,戈甲坚利,故八闽皆以郑氏为长城。
刚占据福州不久,福建提督赵国祚听任福州海商自便,乐得按大小船收“牌饷”(牌税),此时由于距离近的原因,去日本的多是小船,一船要六百两;南下的多是大船,一船要二千五百两。
但是听闻台湾被一伙来自南极洲大城的海盗集团给占了,他们有行动如风的大铁船不说,又与郑家叛贼勾搭,在那海上占了大风头。那么此刻就是安全第一了,福建提督赵国祚随后就宣布了禁海,片板不得下海。
福州海港分为两部分,福州本身处在闽江的下游,有河港,沿江下走,便是海港。
这一禁海,便有了两道锁,把整个福州锁得死死的,同时对内实行恐怖管制,五人以上,不得聚众。
这一下子把福州的海商们愁惨,没有了海洋贸易,他们狗屁不是。
恐怖管制确实能管出秩序来,但是管不出民心,特别是海商们还有其他选择时。
有人想到了永胜伯郑彩。
福建提督赵国祚确实想完全锁死福州,但是他不可能不让城内外的物资交流,他也是要吃饭的。
于是有关永胜伯郑彩的一些真实的举动都传播了进来。
永胜伯郑彩设立了厦门海关。
商业活动税务比鞑虏低。
郑家集团直接生产加工商品,并在厦门自由售卖,使海商们很容易获取物美价廉的商品,由于绕过了中间环节,当地商家也获得市场的第一手供求信息,降低了成本和风险。
福建海商出口的商品位居前列,对外竞争力很强,据说还打败了出产神奇货物的台湾汉唐集团。另外还有航行东洋、西洋船只,分别航行于日本、吕宋、东南亚和台湾地区。
郑家集团对各出洋船只进行征收“牌饷”,大船每年每艘征收2100两白银,小船每年每艘收500两银,这比鞑虏的要便宜。
永胜伯郑彩的军事实力强大。
从来没有海商想着投奔台湾的汉唐集团,他们再强大也是化外之人,种种怪异之事,非常人能够理解。
一城一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