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们的1649-第3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东西自己定量领取,当然身受外出人员的欢迎了,台湾之外可没有可能定期为性工作者做身体检查。

    当然这个也可以出口,到时候再说了。

    鲍威参谋就有这东西,现在兜里就有,好几个。但是他认为现在不是用的时候,一大摊子事情呢。

    鲍威参谋狠狠地望了望助手所说的丽春院的方向,正气凛然地说:“不可以因为女色而影响了工作!咱们走,去清河坊看看!”

    他的助手又一次肃然起敬!

    清河坊自古是杭州繁华地段。河坊街新宫桥以东,是南宋时期宋高宗寝宫—德寿宫遗址。

    南宋时被封为清河郡王的张俊住宅就在当时称之为御街的太平巷,故这一带被命名为清河坊。

    南宋时,清河坊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地。历经元、明时期直至现在,这一带仍是杭城商业繁华地带。

    但是这里的流民更多,远比他们在路上遇到的要多。

    他们大多是被战争毁了家园,要不然也不能是拉家带口的东游西荡,还好在这座大城里怎么也能要到一口饭吃。

    两人在这城里走的时候,经常能在桥下,树下,阁楼下看到聚堆躺在一起的人。

    在鲍威参谋的眼里,那些所谓的小桥流水顿时失去了颜色,整个内河水都是脏兮兮的。

    那些流民望向他们两人的眼光是恐惧的,穿成这样的人有多可怕,他们还真亲眼见过,不说是打死多少可怕的鞑虏了,单单就是原先在城横行的地痞无赖见到他们都要吓死,凡是捣乱或是同以往一样收份子钱的,若是被他们看见,一顿藤条,然后人就带走了,再也不见回来……太可怕了。

    在流民的眼里,这里的地痞无赖比这里的鞑虏可能更容易伤他们。

    鲍威参谋的助手当然很熟悉杭州了,他背着火铳,火铳上插着亮闪闪的刺刀,他的腰带上还佩带着转轮手枪。

    本来大家都说,有了转轮手枪就不需要带着制式长刀了,但是那个助手喜欢制式长刀,所以还是挎上了,他认为这样能显得威风凛凛。

    那个助手本来高高兴兴地游杭州,这里可比台州大多了。

    那数不清的商铺,二层三层阁楼都有,那无数旗幡在风中翻舞。

    街面上人来人往,还都是主动避让他们,连四处巡视的海安队员们见了面都是愉快地打招呼。

    还有独轮木车辚辚地压过石板路,还有遮挡的严严实实的轿子悠悠地经过。

    摆小摊的,挎篮子卖货的,真是十分热闹!

    但是他忽然发现鲍威参谋竟然不似开心的样子了。

    他的眼睛只看着那些流民,看向那堵塞的阴沟,看向那破损的石板路,甚至地上有些成堆的垃圾也能让他皱眉。

    这里当然不能像热兰遮城那样干净了,但是这是杭州啊,人口比我等那里多多了。

    鲍威参谋指着那些商铺问他:“你说,用不用我们告诉他们怎么做生意?”

    那个助手说:“用不着吧,他们都是百年老店了。”

    鲍威参谋点点头,指着来往的百姓说:“你说,用不用我们告诉他们怎么生活?”

    那个助手有些发愣了,他认真看看来来往往的行人,想了想说:“用不着吧?居家过日子的事情,都是自己操心之事,没有我等,他们也能活下去……”

    鲍威参谋又点点头说:“那你说,他们要我们干嘛?!”

    那个助手马上挺直了胸膛说:“保护他们,若是有来抢的,我等就狠狠地打!”

    “那我们能收获什么?”

    “做生意的人交税啊……”

    “那我们想多要税呢?”

    “我等可以加税!”

    “笨蛋,这是最臭的办法,你想想还有什么办法?”

    “……”

    “好吧,如果这一座城是你家的大商铺,你怎么来多挣钱?”

    “这样啊,要气派,漂亮,干净,让人相信我家的实力;还要货多,便宜,有奇货;掌柜的和小二都要和气……”

    鲍威参谋看见他在苦苦思索,便说:“诚信,这一点最重要了。还要让人来往便捷……这样我们就挣得多了,不用去想着加价。所以,这座大城的生意越活跃,我们的税收就越高,何必加税呢?笨蛋!”

    那个助手又露敬佩的神色了,鲍威参谋很满意的多看了几眼这表情后,说:“走,回去看我做个大计划!”

    鲍威参谋在侯东方队长没有来之前就先搞了一个项目。

    他以自己开超市的眼光来看,这个项目有搞头,估计到时候他们会争起来。

    他设计的是方案是,谁把西钱水道疏浚了,能通二百吨的海船,顺便再把西湖疏浚了,那么,他就有权力在西钱水道收取过路费用,三十年不变!

    他把这个发包要求写好,然后着人给各个大户们送去,还说先到者先得!

    但是气人的是,他这个发包行动,直到侯东方队长来了,也没有人来接这个包。

    这是一群没有眼光的古人,还都是大户呢,真是太气人!

    感谢老朋友白银盟主美乐芝、盟主书友19630508、laser310、胡镇南的支持,欢迎新朋友书友12226259、卧马的到来。
第五百九十二章 战后的管理工作(五)
    侯东方队长的到来,让整个杭州城为之一震。

    这倒不是因为侯东方队长带领的后勤部门实力强大。

    其实他们的后勤兵员明显要比海安大队的陆战兵憨厚了些,弱了些,当然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关键是他们真的一举歼灭了二十万鞑虏大军,二十万啊,不是原先守城这些人!

    关键是他们真的开始在西湖边上,原先鞑虏的兵营里驻扎了!

    而一开始他们只是白天出现在城里,晚上出城住,现在他们一时半会儿不会离开杭州了!

    一时间,一个消息在大户们中间流传着,他们是真的全部占领了浙江,而且是真的开了海禁,除了进出海的货物买卖,他们真的开始半年不收税了,台州那面有人来汇报了!

    他们不是引蛇出洞……事情正在发生着变化!

    还是在前几天吧,汉唐集团海安大队陆战队快速占领了杭州时,杭州这座千年古城几乎还没有反应过来,陆战队的这种打法和这种节奏,还不是他们能接受得了的。

    接着,大户们没有等来想象中的劫掳,只看着他们清除掉了当地的官员后,好像接着就啥事情也没有了。

    他们发出布告,又着人举着一个物件大声喊来喊去,所有事情是弄明白了,但是他们说的是真的吗,那些传闻真的可信?!

    大户们互相商量着,听闻过汉唐集团做生意讲信用,但是这不是重要的地方,占了杭州就是谋反了,什么时候听过商人谋反成功的?哪怕他们是一群商人!!

    他们到底会在这里停留多久?

    还有半年不收税,那大军吃什么?

    突然打开海禁,怕是想让我等拿出私货来啊,呵呵,这明显是引蛇出洞啊。

    他们越不来抢,大家想的越多,种种可怕的阴谋都一一从他们口中说出,但凡是在江湖中历练过的人,哪个没有见过骗局。

    大户们着人盯着那个所谓的鲍参谋,什么叫军管时期他们听不明白,但是谁是管事的,他们弄得很清楚。

    他们发现他领着一个凶悍无比的卫兵,每天东走西逛,怕是他第一次看到这么美丽的杭州大城吧,惊呆了吧??你就好好玩吧……

    但是很快他们收到了一封信,说是要疏浚西钱水道和西湖,可以在以后收费,三十年不变,还先到先得!

    哈哈,果然是开始要钱了,大户们说实话都松了一口气,大家面色轻松地谈着该送多少银子为好,送完银子,再把少量的货物出海看看,刚收完钱,总不能马上翻脸吧?这样多多少少就赚回部分银子。

    甚好,只要不乱杀人,哪怕他们拿了银子就跑了呢。

    就当这是人生的一个劫难了,欲成就大事者必受种种磨难嘛!

    但是凑银子是一个慢工夫,大家正在商量着,当然没有人去理会那个什么招包了。

    张、陈、宋、郭、王、刘、李、杨等八大家族,一直号称是杭州八大头商,当然,在士族和官员的眼里,他们啥也不是,但是在民间百姓中威望极大。

    其中头四家开办了杭州的四大丝织作坊,合起来便占了杭州丝绸生产总量的六成。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郭氏家的主掌之人,他姓名为郭勿语,但是他的外号却叫“随便说”。

    以前说过,一个人的名字很可能叫错,但是他的外号一般都错不了的。

    果然是郭勿语第一个发言,说:“他们汉唐集团想要我等的一些银两,这好说,不用转这样一个大弯,若是真让我等出海才是正道!”

    好吧,调子定下来了,那么需要多少银两呢?鞑虏来了,交了十八万两白银,换得家家人员安全,这汉唐集团可比鞑虏厉害,那么要不要加倍呢?

    郭勿语直接说:“我看不用了!”

    他一甩直裰的下摆,站了起来,把手中的倭人折扇“啪”的一收,指着窗外的西湖说:“我见那个鲍参谋的格局不大……疏浚西湖的费用不过三万两,算是疏浚西钱水道,也不过……这二百吨海船是多少石……”

    “两千石!”有人补充道。

    郭勿语用扇子打了打手心,说:“这样的话,花费高了些,也不过三万两,这两样才是六万两!”

    宋家的主掌之人轻声笑了,说:“郭随便,你打算让大家集上六万两银子去?你不怕连银子带人都给我等丢去门来?你有车跑,我等没有。”

    众人轰笑。

    郭勿语特别喜欢车,家里有四五辆双轮马车,本来都备有马匹的,但是让鞑虏强征去了不少,家中大大的马厩里现在只剩下一匹马了,他甚是珍惜,再也不驾出来行走了。

    郭勿语知道大家还有其它看法,于是讪笑着坐下,说:“但听大家所言,但听大家所言。”

    有人挑头说话,这个商谈的局面就打开了,大家开始约定总数了。

    杭州地区的先民早四五千年前就已从事养蚕纺丝。

    吴越时,杭州的丝织品“越罗”、“吴绫”已被列为朝廷贡品。至唐宋,杭州的丝绸已被赞为“天下之冠”。

    杭州的丝绸织品有绫、罗、纱、紵、丝、绢、绸,花色纷繁,工艺精美。

    各种丝织作坊数不尽数,更别提家庭式加工的了。走到小巷中,几乎能遍闻织机声了。

    可以这样说,这里是可以左右世界丝织业的地方,可以加工出具有美艳绝伦的图案,可以让丝如蝉翼的地方,但是竟然能让鞑虏吃得死死的!

    先不说大明那些二货们玩海禁,他们多半是偷着走私,以公济私是常态了。

    但是鞑虏这帮子刚摆脱部落氏族文化的二货们,竟然也能有样学样,学得还更好,是真禁海啊。

    要不然现在看那杭州城,哪有一个正了八经的港口,全是破破烂烂的。

    侯东方队长来到杭州时,鲍威参谋亲自到码头接他。

    两人在码头上热烈握手,场面很有真情。

    西钱水道根本借助不上,他们的后勤物资只能先从几个临钱塘江的城门处上岸,然后再去西湖边的军营。

    他们后勤部门自己带了一些简易的码头设施,他们的后勤兵们在原有码头的基础上,三下五除二就建起来了一个简易的新码头。

    接着他们把锅驼机汽车一辆一辆的泊运上岸,一共只有四辆,有两辆被马旁经理留下了。

    然后又是马拉四轮车,马匹也被运上了岸。

    最后开始下摆各种物资了。

    这是一次整体搬迁,从现在开始杭州就是汉唐集团安保大队的陆上大本营了,或者说是一个大钉子更好。

    后勤兵们驾驶着让杭州人看不懂的物件,沿着预先勘测好的路线,轰隆隆地在杭州城内行走,场面惊人且壮观。

    鲍威参谋说:“老侯,你看这杭州人见识明显要大一些,见过锅驼机汽车竟然不太害怕。”

    侯东方队长说:“看看吧,哪怕是手工业发达一点的地方,也会让人见识多一些。”

    鲍威参谋苦笑着说:“见识多?我的第一次发包就失败了。来,我们好好谈谈。”

    正当两个人勾肩搭背地琢磨着如何对付这些商人大户们的时候,一个自称叫郭勿语的人来了。

    他首先言道,各商家有心,要捐献三十万两白银犒赏大军。

    接着又说各商家都有一批存货,想尽快出海。

    此人说话流畅,不卑不亢,但是言语间总是偷看两人的表情,让人与他交谈时感觉不爽。

    鲍威参谋说:“我这里从来不接受捐赠,你给我了,我也没法子下账,这么多贵重金属,我也没有法子揣兜里。说说看,你们为何不接包呢?”

    “……”

    侯东方队长看到郭勿语不肯发言了,便想,这个时空,他们要是能马上与我们平等对话,那才见了鬼呢。

    侯东方队长笑笑说:“你回去吧,告诉大家,我们这里是军管,你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不违反了我们的规定就行。”

    鲍威参谋也笑着说:“是啊,那些规定都在宣传栏里贴着,过两天还有有线大喇叭上马,记不住也没有关系,基本都是做人做事的常识。”

    郭勿语一时见这两人好说话,张口就随便说:“不知道两位大人,那样式神奇的四轮马车,可以在哪里买到?”

    鲍威参谋和侯东方队长对视一眼,想,这人还能叫郭勿语?上来就问我们军用品在哪里买……

    鲍威参谋想了想说:“杭州城内小桥太多,我们那种大型运输四轮马车行走困难,好容易才找到合适的道路。不过要是小型的到也能适用……但是你得去热兰遮城的红星工业区定制,弄不好他们能要你高价。

    私人订制,总是要比普通货贵一些。”

    郭勿语连连揖手,表示感谢,他其实是要给跪的,但是汉唐集团的人从他进门来就不让跪,直接把他按到椅子上了……这些人的力量真大!

    郭勿语说:“在下必将说服众人第一批货便发往台湾!”

    鲍威参谋想了想说:“那你还要多带些银两,估计你们想买的货物太多了。”

    两人把郭勿语打发走后,又开始商量起来。

    不过说着说着,两人忽然明白了,是啊,咱是军管啊,咱把治安管好了,把进出口税管好了,剩下的事情让杭州人自己操心不行吗?!

    对,咱就发包,以后什么市政建设都这样,没有人接包就停着,他们不急我们急什么??

    侯东方队长补充了一句:“咱们是军管,但是也不能不去引导,比如这一次如果全让他们去一趟台湾,或许比我们说服命令的都要强。”

    鲍威参谋也拍着大腿说:“就是呢,咱们去管该管的,等着总部把我们需要的行政人员送来,我们这里就是走发包的路子了,谁去为他们乱操心,但是他们见识上的不足部分,这个我们当然还是要负一些责任来引导……”

    感谢老朋友白银盟主美乐芝、盟主书友19630508、静哥、萧湘、凌步虚、gaulyork、howfan的支持。

    在下现在已经是月票榜第二名了,感觉很不好,有票的投票啊!
第五百九十三章 台湾贸易记(一)
    话说杭州这第一批货物在郭勿语的力劝之下,没有北上倭国贸易,别看倭国那里正是闭关锁国时期,但是这八大头商中,可是有和幕府关系不错的家族,虽然禁海这么多年了,可关系和路子还在;他们也没有南下澳门,那里的生意路子大家也都熟悉。

    这一次,他们全都直接去了台湾。

    不管他们去哪了,鲍威参谋收到了到杭州以来,海贸出关的第一笔海关银子,但是数目真不多。

    他想,这怕是长年禁海带来的弊端,可叹哪,若大个杭州,才出了这点丝织品,怕是现在都赶不上了泉州了……

    后来他才知道,自己对各大海商的私货存量估计不足。

    这时,他手里还有海安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