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们的1649-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明人们看到各种农机轻而易举地把平时繁重之极或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农活干了个痛快时,他们开始高兴起来,不时地欢呼。有的还总想靠近拖拉机,摸摸它的轮子。带队的安保队员顿时火了,军靴子上了。他妈的,要不你们吓得直跑,不肯靠前,要不你们就要往轮子下钻,古人就了不起吗?但不管怎么说,消除了畏惧感总归是好事。
中午吃饭的时候,由刘结首等十多个结首组织的几十个农妇做午饭。用去了穿越者们五担米,二担咸鱼。炊具、柴禾、碗筷全没用穿越者们操心,他们自己全都解决了。
当然穿越者们有自己的伙食,不屑于和他们挤在一起。
不过,怪了,大多明人没有乱遭遭地挤在一起,反而有谦有让的,比大学食堂里还文明就餐呢。
建国安董事看到这一幕,想了想,给出了一个解释,
“明人所谓的公德心,只是发生在同一宗族或极熟悉的环境和人群中,当然还要在物质丰盛的条件下……你看他们都是在自己的小结或村子圈里吃饭,多有秩序。”建国安董事指了指不远处一个小一些的灶点,说,“那边,都是周边的散户,就有些乱,抢着盛饭呢……”
有个技术员想了想叹了口气说:“想想自己,还真是这样呢。”
建国安董事很遗憾梅乐芝经理已经离开这里,回了热兰遮城,要不他还能说出更深刻的话。梅乐芝经理不得不回去,因为听说明商们差不多都找回来了。
傍晚,下工了。穿越者们真心狠,让明人们从早六点,干到晚六点,中午吃完饭就干活,没有午休的。但明人们好像还乐呵呵,没人不愿意。
后来建国安董事才知道,明人只吃两顿饭的,他们认为自己白吃了一顿……而且荷兰人经常让他们自备干粮白白干活。
建国安董事很久后还有点小小的愤怒,他妈的,当时被明人当凯子了……于是又把种子价钱涨了一点才心理平衡。这是后话咱先不提。
下工时,按照名单还按不同的工种,穿越者们分发了不同面额的粮票。明人得了这纸片,立刻跑到街上,穿越者们开办的粮店和副食品店去买东西,都想立刻变现。幸亏穿越者们早有准备,二十吨稻米(回家自己舂米去吧),几百斤咸鱼,几百斤盐,几十斤胡椒在等着他们呢。
当晚穿越众们一统计,所有粮票全部回收!他妈的,还真不信我们的信誉呢。
建国安董事当时不在意地说:“一步步来吧,急什么。大家早点睡吧,明天更忙……”
果然,第二天又有一千多偏远一些的人要上工……来吧,我们就要人手。看来梅乐芝经理临走时的推测有可能实现。
今天除了水田继续推进外,还要开垦出玉米和土豆、地瓜、木薯所需要的田地。懂农业的人一眼就能看出,穿越众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啊,从河边到稍平缓一些的坡地都不放过。当然这些不是一天能干完的。
穿越前,当看到有木薯这个品种时,伍大鹏没当回事儿,作为一名东北人,他从来没有见过木薯的真面目,李子强当时就吓了一跳,他小时候可是见吃木薯死人的。
建国安当时是一脸的“我不解释”的神情。
孙德发笑笑说:“肯定带得是面包木薯了……黄心的。”
李子强脸也不红,说:“离开农村生活太久了……”
就此,世界三大薯类全部到齐。
建国安董事现在正用望远镜看远处山坡上正在铲除草根和树根的明人。他发现明人们都很认真地干活,很可爱的人们啊。
没办法,木薯怕积水,较缓一些的山坡最适合了。
那块山坡穿越者们事先把一些杂树都伐了,然后放火烧了野草,剩下的全交给明人处理,告诉他们这一大片坡地,去除草根,树根,石头后,每个人可以分到八匹马。
从昨晚开始,这里的人都知道一匹马代表着什么了。
感谢老朋友们,yezhongye、启火、无言在看,三位老朋友一直不离不弃地鼓励我……
第八十一章 掩护红毛蕃老安德烈
整整一天的登记,只完成了荷兰人档案中百分之三十的数据。而且稍微偏远的地方还有一些佃户,不是他们不愿换证,给谁交租不是交,何况还减租免税的,让人高兴。关键是消息传播的速度太慢。
刘结首积极的配合态度让穿越者们满意,于是建国安董事就暂时安排他负责通知其他人。这种任命都很让人有期待感。
大家不用明说都明白这种安排最终意味着什么,有时候建国安董事看到刘结首认真地忙碌时,都有些恍惚,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汉奸和带路党。三百多年的距离真不当回事儿啊。
建国安董事决定把农业基地的办公区建在赤嵌地区,具体位置就是那些逃跑的蔗田管理员,那些西斯拉夫人的住宅。虽然现在是17世纪,可这里的居住条件比自己在那面世界里曾经去过的深山区里好太多了。砖瓦房,不是土坯的,有窗有门还有床,还有水井。要不今晚就住进来吧。
建国安董事的提议第一次遭到了否决。理由是安全。
建国安轻轻地说:“城市里出不来袁隆平的……再说,白白浪费宝贵的燃料不好,马上就要春耕了……”
步话机的那一头一下子就沉默了。最后总部同意了他的决定,今晚所有人都留在那里吧。明天会有农机车队,带齐了相关物品过去。
第二天,一支浩浩荡荡的车队驶向了赤嵌地区。
打头的是一台100马力的日本久保田大型农用拖拉机,它有通用机架可以配备各种犁类和耙类设备,比如桦式犁、圆盘犁、凿式犁和旋耕机,水田耙、圆盘耙、钉齿耙等。
可说得这样热闹,其实只带了两样,一样是桦式犁,一样是水田耙。正装在拖拉机的拖车里呢。
当初李子强拍着胸口保证,只要钢铁能产出,其它的犁类和耙类都能配齐。
建国安当时就表示怀疑,你李子强能很快制造出稀土合金钢?
李子强说:“咱制造不出久保田稀土合金的犁类和耙类,但铸钢的肯定行,坏了再修。”
随后的是两辆久保田50马力中型农用拖拉机,也同样装有通用机架可适用大规模农田田地作业。拖车里装着农业基地所需的各种物品。
再随后就是四辆久保田20马力小型农用拖拉机,两台推土机,又从红星工业区抽调了两台翻斗车,一台轮式挖掘机,这让正干得热火朝天的李子强董事心里不舒服,可伍大鹏董事长一句话就搞定他了:“春耕生产懂吗?要换以前都得先把工业区停了去支援……”
听到车队出发了,留在赤嵌地区的人员乐坏了,昨天晚上,众人第一次过上古人的生活,没有电,没有自来水……
还好从那些蔗田管理员西斯拉夫人的房间里搜出了些蜡烛,可他妈的是臭哄哄的,没办法,这时候蜡烛都是用动物脂肪做的。燃烧时气味难闻死了。
足有一米六高的100马力拖拉机后轮,轰隆隆地碾压过街道时,那震动几乎让所有的民房田舍颤抖。所有明人都服了……你们还有什么吓人的一起拿出来好不好?!
医院就改成农机站了。原先的大门不适用,推土机在墙上轻轻一碰,重新开了一个口子,等以后重建大门吧。
分给农机站的设备有15千瓦格林蒸汽交直流两用发电机,燃料为木炭。河口基地那里,木炭可以量化生产了。还有一台9千瓦的电焊机,一个小型低压锅炉和其它相应维修工具、配件和必要的生活用品。十几个男人将告别大食堂的待遇,走上小食堂的道路。
没有给他们配电台,因为他们在农业基地中继台的信号覆盖下。
农业基地的配备比较齐全,这里不一一介绍,必要时再说。
这整整一天,一百多个农业口的技术员们忙了个脚朝上,勉强安顿下来。傍晚,随着农业基地里30千瓦格林蒸汽交直流两用发电机的启动,整整二十八间房子的农业基地大放光明。
可是建国安董事心里有些遗憾,听说李子强董事的工业区的办公区内有花园配备,还是两座。真让人羡慕,要是这里也有,吴咏梅一定会喜欢的。
可惜的是,农业基地这里原是西斯拉夫人,就是现在的波兰那一块地儿的人,都是粗鄙不堪的打手一样的人,哪有那样的雅兴?有个围墙就不错了。
梅乐芝经理也没闲着,一万多户人家呢,而且陆续有偏远一些的地方来人换证,并搞清政策。刘结首忙里忙外的跑,带动其它的结首主动为他做政策上的宣传,替他省了不少事儿。没有出现想象中暴力对抗的事儿,一个个明人都温顺地让人可怜。
得要一个什么样的统治政府才能把他们逼得造反!
中国人只有两个时代,一个是能安稳做好奴隶的时代,一个是求安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梅乐芝经理默默想起鲁迅先生的话,至少这一句话是对的。
安保队的接收小组闲得蛋疼,主动要求弹性巡视。得到同意后,他们三人一组,东南西北的走了走。啥弹性巡视啊,就是出去走走。没有反抗他们的,甚至见到他们这样的黑皮——明人私下叫的,都避之唯恐不及。明人认为花皮还好点,有点笑模样。
在主要街道两边,可以看出有小酒馆,有小杂货铺,还有一些不知道做什么的手工作坊。安保队员没那闲心进去看看,手工业者和小业主之类的统统由财务公司管理。安保队就管安保问题,除非另有安排。
郝刚组长昂首阔步地在街道上散步或者说巡视,他经过昨天的忙碌以后,没有再背ak47,一把手枪足够用了。他把它留给留守农业基地的队员,还笑着说:“要是有人来攻打,你双枪同时扫射多爽。”
队员白了他一眼,一点也不好笑。凭啥自己留守啊。
郝刚组长说:“小子你别不高兴,我上街走一圈就回来替你。”
那队员才高兴起来,说:“我等你啊,郝组长。站岗太无聊了……”
郝刚组长走着走着感觉不对劲,闹半天自己成了净街虎了,用得着看见自己就跑吗?我也没拿带刺刀的ak47啊?
他不知道,他那巨大的身材在明人眼里是何等的吓人。
他走了走,觉得无趣,就匆忙回农业基地了。他心里有个想法,又想向上级汇报,让明人不敢反抗是对的,但要和他们搞好关系是更应该的。
在他往回走的时候,他没看到,在他背后有个来自二层行溪的探子,走进了黄广林医生的小药堂。此人正是郭苞。
他是受郭怀一指使前来此地查看红毛蕃的情况,看看是怎么回事。
明代行医其实并不受尊重的。
这与明代的医户制度有关;一旦被划为医户;他的子孙就必须世代行医;连科举考试都不能参加;医户的发展仅被限制在医业之内,想做官都难。当然,如果能通过太医院医科考试,便可报与吏部备案,也许有机会去某地方做个医官。可这太难了,比现在的公务员考试还难。所以大部分行医只是在家开个药堂,可以给人看病也可以卖药,维生还算不难。
私人的小药堂一般都比不了官方开办的惠民药局。惠民药局大多都是用石坊做标志,小药堂大多挂一面阴阳旗幡,但不算命。
郭苞正是看到阴阳旗幡才进门的,在这里打听消息,比去酒馆和杂货铺更安全不是。
郭苞开门见山地介绍自己的身份,当听得他是郭怀一大结首的子侄时,黄广林医生恭敬地站起身来欢迎。郭怀一的身份哪个不知?
“红毛蕃的去向?”黄广林医生沉吟道,“他们人人惊惶不安,狼狈不堪,早不见当初的傲气……”
郭苞说:“以先生之见,他们红毛蕃是被外面那些人打跑的吗?”
“正是。他们还占有了红毛蕃的财产,说是接收……可他们又占了此处大结首的临街住处,说是他与红毛蕃有勾结,欺压百姓。此处百姓倒是看着高兴,听闻他们是要开什么粮店之类……”
郭苞瞪大了眼睛,道:“噢,他们劫掠大户?”
“其它大户……未曾见到他们登门……”黄广林医生顺口把那些人的政策也告诉了他。
郭苞来的时候只见到十几辆吓人的怪车正在行走,他恐慌无比,一时不敢靠前,只是在远处徘徊。直到很久后见没有什么异常出现,百姓农民可以自由出行,也未见他们四处逃命。于是大着胆子靠近,但还是躲着那些黑衣人。
“我还听说,他们屠杀红毛蕃无数,倒未闻杀害平民……”看到郭苞正在沉思,黄广林医生补充道。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以先生之见,红毛蕃人还会回来吗?”
“未尝得知。那些人怪异,但我见他们人少啊……”
“多谢先生教我,等到他日,先生到二层行溪来,小子必然相报。”
“好说,好说。”黄广林医生得意地捋着胡子,心里话,若不为此,何苦与你浪费口舌?
郭苞告别而去,他决定连夜往回赶。道路他都熟透了。
黄广林医生站在门口,看着郭苞远去。不自觉得又想到罗德门医生,心知他如今凶多吉少,叹了口气。这个年代好人总是不得好报的,管好自己吧。
眼见傍晚,王四随口对老爹说出去大解,便偷偷地溜出家中。他怀中揣着从家中偷拿的饭团,还包了一条烤好的干海鱼。
他偷偷跑到风车榨房,那些人也来这看了,看见了王四在后,便问他看见红毛蕃没有。王四当时装着吓坏了的样子,说,红毛蕃子都跑了。
那些穿着黑色衣服,身材高大的人进了风车榨房看了几眼就走了。临走时告诉他,这已经是什么汉唐集团的财产了,要他先看管一下,到时自有工资。当时吓得王四心都要跳出来了,不管对方说什么,都点头答应。
还好,他们没有仔细搜查。
红毛蕃老安德烈就在榨房的顶棚上藏着呢。
感谢老朋友yezhongye、美乐芝、酒后不乱性、启火,你们能鼓励我这么久,太难得了。欢迎新朋友zmcyhh的到来,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第八十章 穿越者们的经济体系
最后给罗德门医生挂的是磺胺类吊瓶,因为在计划中,所有抗生素中,它会被最快的生产制造出来,毕竟它的生产技术难度不算大。哪怕是实验室制法也够穿越者们用的。
小赵被要求再练一遍输液扎针技术,因为他的水平远远比不上小马。小赵静下心来,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别固定罗德门医生手背上的血管两端,在血管上边以30度斜角进针,回血后,针头稍挑起,顺着血管进入,成了!小赵顺利地给罗德门医生扎上了。小赵得意地冲着小马扬了一下眉毛。
小马心里话,那个病人血管粗大,叫个人就能扎上,白人天生适合输液,你牛逼什么。
罗德门医生一直静静地看着这些奇怪的人。
四个人不知道在说什么后,那个女人出去拿回一个玻璃瓶子,里面装着水,一个脸上有红疙瘩的男人,在他的手背上扎进了一根针,那根针后面连着一根细管,细管又连在那个玻璃瓶子上。他感到有水正进到身体里,很奇怪的感觉。
他又看到那些人此时正围在一直昏迷不醒的病人的床前说着什么,他心里真希望能听懂他们的话。这些白衣人绝不是坏人,而且那个女人望向自己时,黑眼睛里全是怜悯,好像自己的妈妈看见自己病了一样,尽管她十分年轻。
“你们看他的血常规检验,”马军院长递给小马和小赵病人的血液检验单,“说说你们的判断。”
穿越者带的是全自动血项检测仪。不过,他们早晚还得用显微镜来人工计算白细胞,除非他们的电子技术能高速发展到晶体管和芯片时代。
那单子上的白细胞计数高,在15x(10的九次方)~30x(10的九次方)/l之间,中性粒细胞增多并伴核左移现象。血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同样增高,这是血液浓缩的标志,而并发dic时血小板进行性减少。
乔美银医生扫一眼就记住了。两个家伙哼哼叽叽地说:“白血球高吧……有伤口?是烫伤造成的吧?”
乔美银医生在心里摇了摇头,这是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