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们的1649-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家家人连忙把刘童生请到上座,王三连忙用这次带回来的好茶,沏好献上。

    杨童生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着忙,便急着开始询问起小王四了。

    “我且问你,小王四,你可知何为文字六书?”

    小王四立刻站了起来,大声说:“王四知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也。”

    杨童生满意地点点头,不仅仅因为小王四知道六书,更因为他还知道应对有度……长者问,高声答。朱子《小学》中尝有言,“小学宜兴全体,文字仅其一端。洒扫、应对、进退,未尝不可谓之小学”。

    如此,看汉唐集团现在所做所为,大善。

    “文字能写者,几何?”

    “常用汉字八百,我已经会写其中的二百…能认出的有四百!”

    “何为‘常用汉字八百’?”

    “范老师亲口说,没他妈的时间一课一课的教,就这些字,不会写就打手心!”

    “……”

    呵,呵,杨童生干笑了几声,道:“为人师者,要求弟子严格些,未必是坏事,你且写几个字,让我看一下……”

    王四从书包里找出铅笔,又找出一个怪怪的书本,此物竟是上下翻页!只见小王四信手横着写到:我爱我的家,我爱我的爹娘,我爱我的哥哥。

    杨童生接过来细细察看,他知道汉唐集团的人是横写,而且从左到右……那铅笔之物也是见过,书写之物而已……他看完三行字,心中一笑,小学,初识人伦之爱未必不可……只是这书本为何要有十字方格?也许是规范学生的字体……

    他又翻了翻前面,果然不出他的意料,汉唐集团的人都是用草书、行书中的简体字来教学生!不过,这些人等又不是参加科举,写些俗体字,倒也无妨……大明早不开科取士了,听说北方的鞑子倒是开了科举……

    王家人看着杨童生的脸色阴晴不定,都有些担心。没想到杨童生却一下子露出了笑脸,说道:“王四,这字写得好,将来必是大才……你可背得下大小九九歌?”

    小王四骄傲地挺起胸膛,说:“王四背得下。一一得一………一十九乘一十九得三百六十一!”

    王家人露出了高兴的笑容,小王四定会成为大才,杨童生都是这么说的,他会的这些都是学问啊。

    杨童生捋着胡须满意地说道:“好个聪明的王四,甚好。不过你可知这九九歌的来历吗?”

    “王四不知。”

    “哈哈,待我告之。《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都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

    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歌便已经有了……这其中还有个典故可察……相传春秋时期,齐桓公专设一个招贤馆来征求各方人才,等了很久也没有人前来应召。

    一年以后,来一人却将‘九九歌’当作见面礼献给齐桓公。

    齐桓公笑道:‘九九歌’可当作见面礼吗?

    这人答到:‘九九歌’确实不够资格拿来当作见面礼,但是您若对我这个仅懂得‘九九歌’的人重视的话,还愁比我高明的人不接踵而来吗?

    齐桓公深以为然,就把他请进招贤馆隆重招待。果然,不出一月,许多有才能的人都从四面八方前来应召。

    齐桓公正是如此善纳贤才,方成霸业!

    王四,我且问你,此典故是何道理?”

    小王四满怀信心地说道:“王四知道。九九歌很重要!”

    “哈哈,王四所答……甚有道理!”

    杨童生对着王家人略一做揖,便扬长而去。

    王三对着杨童生的落寞的背影大为赞叹,刘童生,真乃名士也。

    王家人欢欢喜喜地吃了一顿晚饭……明天才是中秋,所以没有吃月饼。

    晚饭后,王四又要找借口出门。

    王家爹爹叹了口气说:“你且不要去了,老安德烈已经死了……就在上次丰收之际……大家都说这是祖宗用红毛蕃的性命来祭天,方保我等家业兴旺,万物丰收……”

    “吧嗒”,小王四偷藏的月饼掉落到地上了。

    夜半时分,小王四睡得很香,但在月光下,好像能看出他还带些许忧伤。

    这个娃子,就是个娃子啊,竟对红毛蕃……不说也罢。

    在这满屋的月光里,王三和爹爹小声商量着明年盖房之事。

    王三道:“家里银两,马票都够,为何要等明年?刘结首把自家酒坊都盖上了砖瓦房……听说张家酒坊也马上要盖,我家为何要等明年?”

    王家爹爹叹了口气说:“他们两家那是扩大酒坊,如今这水泥之物还是贵重……有人说,明年将会便宜些……再说泥水匠的工钱现在也甚贵,不如等明年再说……那时盖一座大些的宅子,也好给你留一处婚房……”

    王三想说自己只想在河口基地安家,但见月光下,爹爹一脸的向往之色,便压下念头,等来日再说吧。

    王三确实只想在河口基地安家。

    一是那里实在是太忙,二是他与李四大哥搭当,做事甚是方便。

    李四与王三承包了河口基地的木器加工厂后,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木桶、木箱、桌子、床、各种竹器的订单连绵不绝,李四和王三经常要亲自下手,与工匠们一起加工才行……期间,他们二人索性彻底盘下此处工厂,不用在每月上交月例钱了,宋士达董事开的价码也确实公道,两人没算白白辛苦。

    李四着一个工匠搭渔船回家乡再去招一些人手来,如果家乡人手不够,再去他乡招一些。

    寻常的木匠、竹器匠果然好找,虽说其中也有手艺不行的,那也无妨,就那几样物件,反复做它几十遍,谁都能学会了。

    招来的人手是原来的三倍……不怕,这些人也不够干的,订单越来越多,就算是汉唐集团的人也知道迟期付货,不是河口木器厂的错,只能乖乖地等着。

    那时,他们两个认为,美好的日子会一直如此下去。

    但是,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广州潘家,广州首富潘家,竟然也要在河口基地开一家木器加工厂!

    怪哉,你们潘家是行商,海商,走的是出洋的路子,怎么能做起木器的苦工?!

    确实得知潘家真的要开潘家木器加工厂时,李四捶胸大恨,悔不该当初让潘家公子进到厂子里观看……

    他本意是讨好此人,对有钱之人好一些,怎么也不会吃亏的……但谁知他们潘家竟然也要在此地办厂,真真是岂有此理!

    木器加工厂设备简单,他们潘家十几日内便操作完毕,便开始接单……木匠人数,倒好像比他们还多!

    李四精心计算了一下,等将手中的订单完活后,生意生生少了一半,木匠人数多了,如果还按原先定下的工钱,他们就有些亏了……这可如何是好??

    他们潘家木器厂开业那天,潘家一位长者亲自上门送礼,李四笑脸接过礼仪,心里却将对方骂个狗血喷头,但最后还是送了回礼……礼数不可或缺,民间向来如此。

    李四本想找宋士达董事帮忙,毕竟他和自己要比和潘家亲近些。

    宋士达董事也很忙的样子,他轻轻地说:“我们的木工机床现在都在忙着制造木屋模块……实在无法再帮你了,你看人家潘家就购买了两套水力木工机床设备,马上就要从红星工业区送来安装了……当时你们觉得人工费便宜,现在人家潘家要大干一番了……至于订单,你别怕,要多少有多少,只不过大部分生意会让他们抢走了……效率就是银子,就是马票,你会想明白的。”

    李四顿时心中叫苦,啊呀,难怪他们把木器加工厂也如自己一般设在了水边,原以为他们图的是运输方便……他们潘家这是要了我等的性命啊。

    针对目前缺乏原动力的实际情况,其实就是有,也无法立刻给明人工匠们安装上,所以汉唐集团决定先把手动木工机床设备拿出来。

    在那面世界的1791年,英国的s。边沁先后发明了平刨床、单轴木工铣床、镂铣机和木工钻床。汉唐集团认为这几样设备还比较适用于现在的条件。

    于是就把它们的图纸拿出来,做了一些现代化的改动,把其中的传动方法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使之更适合人力,畜力,风水动力的驱动,效率更高些。

    汉唐集团又专门为他们设计了圆锯机床,这样便凑够了一整套木工设备。

    由于推行成本独立核算的原因,河口基地的宋士达董事便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一个价钱卖与李四他们,认为他们可以接受……但谁知道,竟然被他们两个人婉拒了。

    汉唐集团认为此套设备,完全可以达到人工效率的十倍左右,如果仅按宋士达董事设计的价钱售卖给李四他们,这都是严重亏本呢。

    但李四可不这么想。

    他和王三商量了一下后,两人共同认为,慢一些怕什么?木匠要多少有多少………不够时再去招,何必要拿出八百两白银购买设备?那是两人辛辛苦苦劳做了大半年的积蓄啊……
第二百一十四章 开枪也许能打开心结
    在布袋镇新兵训练营的靶场上,穆瑟厂长手枪射击的姿势非常标准。

    但是他射击的上靶情况,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刚才鄂玉喜中队长校正了他的手枪,那枪没有毛病。

    鄂玉喜中队长迟疑地放下望远镜,想了想说:“要不我们还是从二十五米处开始吧,五十米可能远了一些。”

    于是两个人又把靶子放到25米远的位置了。

    鄂玉喜中队长细心观察穆瑟厂长开枪前的准备动作。

    他看到穆瑟厂长采用双手握枪的姿势,握枪时的手用力均匀,枪柄正好卡在他的虎口内,食指放松,他的手腕及大臂挺直,以大臂带动小臂。拿枪的姿势很稳,看样子眼睛、缺口、准星三点是成一线的……刚才他射击时,也没有出现女生常见的闭眼现象。没啥大毛病啊。

    鄂玉喜中队长忽然想到了新手常犯的错误……自己潜意识里把穆瑟厂长当老手看待了。

    鄂玉喜中队长问道:“穆厂长你瞄准的是什么位置?”

    “靶心,偏上一点,抛物线的道理,我还是懂得的。”

    “嗨,我的穆厂长,你想当然了,手枪是手枪……你要瞄准十环圆圈的下沿!我们军训时都说过好几遍了……”

    穆瑟厂长的脸当时就有些发红:“啊,原来和步枪不一样啊,是想当然了……我当时没注意听。”

    随后的射击便大有起色……再到五十米靶时,第一枪就是六环!

    鄂玉喜中队长放下了望远镜,高兴地说:“好了,就是这个手感!不愧是玻璃大工匠级别的,手感找得快!”

    再射击了几发后,穆瑟厂长停了下来自信地说道:“妥了,我回去没事时再练一练空瞄就行了。现在终于有手感了……”

    两人把子弹壳收拾了起来,鄂玉喜中队长说:“你看啊,穆厂长,这目标要是找准了,剩下问题都不大了。”

    穆瑟厂长感叹地说:“这下子可好了,在梦里我一定会打准了……找到办法就好。”

    “……”

    穆瑟厂长笑了笑,没有对鄂玉喜中队长解释。

    在梦中,他总是被原先的厂长喝斥,甚至还打骂,每次当他恼怒万分,想拔出枪来打他,可总是打不着……那厂长还在不停的侮骂他,嘲讽他,那看不起人的表情,让他恨得心胆俱裂……

    也许通过这一次练枪,穆瑟厂长能够解开一个心结。

    在中秋节的前一天,赤嵌小学也终于放假了,再不放假,就违背教育规律了,学生受不了不说,这些客串老师也受不了……除了从广州交换来的孤儿依然留在学校的宿舍外,家在本地的学生终于可以回家了。

    校门刚刚打开,学生们便纷纷扬扬地向外走,已经几个月了,谁都想家。虽然家长可以来探望,但是家的感觉更好。

    这时,一直令人瞩目的李志婷同学,同样又以令人瞩目的方式离开。

    她离开的情景让众多学生们铭记在心,很久以后都忘不了。

    当时,李子强董事得意洋洋地开着真正的汽车,正等在门口。

    当他看到李志婷怯生生地走出校门四处张望时,他顺手拉了一下气笛,随着一股白烟喷出,那气笛发出的声音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李子强董事从车窗中探出头来,冲着李志婷喊了一句:“婷婷,到爸爸这来!”

    所有的学生都静了下来,看着眼前这一幕。

    那李志婷一点,一点上了那大铁东西。那大铁东西忽然就冒出一股白烟,直接轰隆隆,轰隆隆地开走了。

    这些学生一定不知道牛逼这两个字,但是他们都在心里发出了类似的感叹。

    在教师办公室里的范伟业老师,听到了汽笛声后,他连忙探头向窗外看去,眼睁睁地看着那本属于学校的汽车开走了……李子强董事说,现在是新车阶段,还要反复试运行,磨合一阵子才行,这样,他就无耻的把“公车”私用了,还让人一下子挑不出毛病来。

    不过,范伟业老师不急,李董早晚要把汽车交给赤嵌小学,他答应过的,很多人都可以作证……再说李志婷还要和自己学小提琴。

    赤嵌小学需要一辆汽车,下一阶段,赤嵌小学需要好多客串老师……只能用这种汽车去接了。

    在赤嵌小学的办公室里,范伟业老师拿着一个竹筒,里面插着一根稻草管,正在津津有味地吸着汽水。

    那汽水明显是刚从冰盒里拿出来的,竹筒壁上还挂着露珠。

    他瞥了一眼姜雪老师,她还在皱着眉头批考试卷子呢。看样子她班的数学成绩还是没有自己教的班好……另两个老师刚放假时就早早的走了,他们向校长郝刚请了假,要趁着中秋节搭船去台湾北部地区。那船是给那里送各种各样的过节用品的,台湾北部地区现在还无法自给自足。

    他们想去看看自己的队长刘海洋,顺便过一过飞行的瘾头。

    范伟业笑着说:“你再认真批,你们班的数学成绩也没有我们班好……”

    姜雪说:“我们女生班的语文成绩好,能说普通话的人数比你们班多!”

    “切,会普通话那是早早晚晚的事情,数学要是不行,早晚都不行,你说你们女生班十位数乘除法能完全掌握的有几个?别说女生天生数学不好啊,在小学基本都是女生得双百……所以你要考虑一下你的教学方法问题。”

    “得了范伟业,你休想把你的魔手插到我们女生班里……成绩再不好我也不用你管……”

    “你看吧,姜雪老师,你不负责任的劲头又露出来了……什么教育学啊,教育心理学啊,就是两个字概括了:良心。你又逼我看这个那个的,你们班的成绩可不太行,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范伟业,你屁良心,你那是暴力教学,男生哀嚎的声音,我们女生班都能听到。每次你上课,郝刚校长都要看你好几次……”

    “但我的教学更有效果,你得承认这一点吧?我们班平均六十分了,你那班有五十分了吗?”

    姜雪低了声音,说:“五十还不到……”

    “看看吧,”范伟业老师小脸放光了,“我现在可以大胆地在网上公布成绩了……啊哎!”

    姜雪拎着范伟业的耳朵进了他的宿舍,强迫他把自己的宿舍收拾好。

    姜雪的妈妈和范伟业的爸爸都要来赤嵌农业基地过中秋,他们两个也自然地要住进两个孩子各自的单身宿舍。

    刚一放学,小王四一路飞快地向家里跑,都没有顾得上平常的小伙伴们。

    在路边的水田地里,那水稻泛着黄顶,这说明它要成熟了……一阵微风吹过,小王四好像能闻到那稻香。

    这一季水稻定是又能大丰收了。

    此时虽是近黄昏,但是天空却蓝得可爱,不着一丝白云,不时就有鸟儿飞过,划过一道快乐的弧线。

    小王四气喘吁吁地跑到家里时,还没有进门,就闻到了娘烤月饼的香味。

    娘每年都要烤一次月饼,这在以前都是小王四最开心的时候,可是现在,当他吃过学校发的月饼后……那种味道比娘亲手烤的要好吃太多了……听说有个叫李志婷的女生,大家都说她是李董失散多年的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