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们的1649-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个明人医生好像是找到了痛点,便起身从身后的木匣子里取出一副膏药,双手合掌温开,然后又慢慢撕开,贴在了那老汉的胳膊上……郑德生医生听到了他们说三日之类的话……看样子是三天后再来换药。

    哼哼,原本可以放老汉三副膏药,偏要他再来换药……这是挣门诊费的一种手段啊。

    只见那老汉套上衣袖,恭恭敬敬地掏出一马票来,交与那明人医生,那明人医生也就接过来,放进一个匣子中。

    郑德生医生当时就瞪大了眼睛,心里说,一马票一副膏药?!那你那膏药里还能有什么?!三七是别想有了……红花也不太可能了……

    那老汉经过自己身边时,郑德生医生闻到了一股陈醋夹杂着桃仁粉的味道………桃仁倒是有消肿止痛的作用,但你不可能用它为主药吧?一会儿好好问问那个医生。

    这时该一位老太上前了,但她好像是被自己的儿子掺着坐到明人医生旁边。

    那老太在医桌上伸出了她的两只手,郑德生医生一见便知,这老太极有可能是风湿!手指关节红肿,还不停地抽动……这是就是风寒湿痹的典型案例,应该属于肝肾两亏,气血不足。

    郑德生医生看到那明人医生正在给她号脉。他想,从脉象上看,这老女人应该是脉象虚弱,应属于沉弦或细弦,如果再看舌苔的话一定是典型的红舌白腐苔样。

    那明人医生果然示意老女人伸出舌头……郑德生医生远远看去,虽然不真切,但也是**不离十了。

    郑德生医生微微有些得意,随口在心中背了一下《妇人良方》中,关于三痹汤的药方:独活、秦艽、防风、细辛、当归、芍药、川芎、干地黄、杜仲、牛膝、党参、茯苓、甘草、肉桂心、黄芪、续断、生姜……诸多配药,各自依病理一一调配。

    他心里感叹道,爷爷啊,当年您逼我背药方……那时真是累啊。

    但谁知,那明人医生没开药方,竟取出来了银针!
第二百一十八章 现代中医VS明代中医(上)
    李四在热兰遮市场上买的清热正气散,其实早都开发出来了。只是当时包装和现在不同罢了。

    大概那还是七月份的时候吧,郑德生医生建起了赤嵌中医院后,首先开发出来的几种药,清热正气散算是一种了,它当时仅仅属于平民用药。

    当初,郑德生医生来到赤嵌地区筹建中医院的时候,一个人忙坏了。

    他不光要整理带过来的中成药和一些贵重药材,还要把一些这个时空难以得到的中药材的种子种上,这个可不能推到后面,郑德生医生对药材的种植略通一点,但那都是自学的,没经过实践检验,不敢保证效果。

    好在赤嵌农业基地里,有相当多的技术员还是非常配合的,他们对中医也许比西医更相信,完全听从郑德生医生的安排,所以赤嵌中医院建起来也并不算费事情,累一些,忙一些也算正常。

    待到正式开业那一天,郑德生医生发现,除了汉唐集团的技术员们来看看,开点清凉油之类外,竟然没有一个明人农民来……而先前郑德生医生决定这个中医院对全体人员开放的。为明人治病,也许是最简单,最快捷了解这个时空疾病特点的办法了。

    郑德生医生的中医院是在赤嵌农业基地的办公区里,汉唐集团的人把临街的墙开了一个大门,用石灰和水泥粉刷了一遍……这里的干净程度不亚于热兰遮城的医疗中心。

    而且他还尊重本时空的风俗,挑出了一个阴阳幡,示意这里有中医坐堂。

    可怪了,没有一个明人农民进来。不是明人不敢来这里,时常就看到明人农民从门口经过……但就是没有人进来。

    一开始他还没当回事儿,新店开业嘛,有个认识期,这也正常……再说,他来这里,本来主要就是为汉唐集团服务的。

    于是,他抽出时间,正经着手办起了中成药的加工厂,没有什么设备,只需要雇佣几个明人女劳力便可以了。

    虽然这个中成药厂暂时是作坊级别的,但也可以生产出必要的产品。

    郑德生医生想都没想,便首先加工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的方子最早见于北宋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此书最早曾名《太医局方》。徽宗崇宁间(1102…1106年),药局拟定制剂规范,称《和剂局方》。后来经过众多医官校正,最终成五卷21门、收279方。

    南渡后绍兴十八年(1148年)药局改“太平惠民局”,《和剂局方》也改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那时,南宋在全国主要大城市成立了惠民坊,算是当时的一种医保手段吧,药费价钱低廉,主要为方便贫民就医,也负责整理各地的药方,几经增补几乎达到上千药方后方成。

    郑德生医生当然没有完全依照古方,他根据台湾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改动。这改动则是建立在现代技术对中草药的药理分析上。

    藿香,含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食欲和消化机能,并对胃肠有解痉、防腐作用,故有芳香健胃之功,因而成为了本方的主药。

    这挥发油其实就是藿香酮,它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均有抑制作用。那面世界的复方实验证明,本方对流行性感冒病毒在鸡胚中的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所以郑德生医生准备对藿香进行简单加工来增加它挥发油的浸出量。他当然不会像古人那样直接用藿香配药了。

    桔梗,它所含皂苷及陈皮所含挥发油均有剌激性祛痰作用,同时陈皮又对气管及支气管有轻度扩张作用而有除淤平喘的效果。半夏的镇咳作用明显。甘草则既能祛痰又能镇咳。诸药配合,共同达到收宣肺祛痰,止咳平喘的效果。

    同古方比,郑德生医生又加大了厚朴的份量。厚朴,有广泛抗菌作用,其抗菌成分较稳定,不易被热、酸、碱等所破坏……那面世界的试验证明,厚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就此,郑德生医生重新设计的一份新的中成药的配方就出现了。

    他选了精制藿香2250克,白芷2250克,大腹皮2250克,茯苓2250克,紫苏叶2250克,陈皮1500克,白术1500克,厚朴1500克,半夏(姜制)1500克,桔梗1500克,甘草750克,50%食用乙醇50~60升。

    古方中也是用酒的,但他们的度数远远达不到50度,这也限制了药性的发挥。

    制作时把藿香,紫苏叶碎断,余药用电动粉碎机制成粉,然后混粉,密闭浸渍72小时,每日搅拌3~4次,使用流浸膏及浸膏剂的渗漉法,缓缓渗漉,收集漉液,最后加50%乙醇混匀,便算是制造成功。

    郑德生医生一定要先制成藿香正气水的原因很简单。

    首先,它是夏季治疗感冒的常用药,各种药材也容易得到。

    那么它是不是治疗感冒的万能药呢?有技术员好奇的在网上问道。

    郑德生医生回答说道,藿香正气类感冒药不是治疗夏季感冒的“万能药”!只有同时出现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时才能对症服用,如果没有出现上述症状,吃再多的藿香正气类感冒药,也不会见好。

    如果对症服用,一般2…3天后,症状就会缓解,即可停药。如果没有对症,比如只出现咳嗽、鼻塞等症状时,再怎么吃藿香正气类感冒药,效果也不会好。

    郑德生医生还说了一个现象,是他的亲身经历。

    在那面的世界时,有些患者虽对症服药,但症状得到缓解后,还继续服药以求巩固疗效。

    对此,郑德生医生坚决反对,他解释说:“很多人觉得藿香正气等中药副作用少,多吃点没关系。事实上,病症好了,再吃药根本不能发挥其药效,而且对身体有伤害。”

    关于这事事情,他还写过小论文,但是没有人理会他。在那面的世界,这篇小论文连报纸都没上去。

    但在汉唐集团的论坛里却得到了大家的无数个赞。大家纷纷说,这些太有用了,中医,什么时候都不能忽视啊……

    郑德生医生对此很有成就感。

    在小论文中,郑德生医生还建议道:“其实,选感冒药时不妨以嗓子疼痛为参考。嗓子疼和鼻涕、痰为黄色的感冒,可选用带解毒字样的感冒药,如银翘解毒片等。而嗓子不疼、鼻涕和痰是白色的、怕冷,可选用带有清热字样的感冒药,如感冒清热冲剂。这些药我们都带了,不久的将来我们都能自己生产。

    还要注意的是,服用藿香正气类感冒药时,最好不要吃甜食,包括水果、饮料等。因为甜食有生湿作用,而藿香正气类感冒药是解湿的,两者作用相互抵消,药效会降低。”

    当时大家纷纷点赞。

    其次,结合现代中草药药理学技术制成的藿香正气水,还有其它的新作用。

    汉唐集团制成的藿香正气水在皮肤科疾病疗效也是极为显著。

    头癣、手足癣、灰指甲,现代中医学认为皮肤癣、灰指甲是皮肤癣菌感染引起,而藿香、紫苏、白芷、桔梗分别对多种致病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而用藿香正气水擦洗对治疗头癣、手足癣、灰指甲有较好的疗效。

    还有疖,中医一般分为暑疖和多发性疖病,认为是内郁湿热、血热或外受风热暑邪而成。涂抹藿香正气水也有疗效。

    郑德生医生更是知道它还是因为葡萄球菌感染所致。而他的方子中的紫苏等成分有抑制葡萄球菌的作用,方子中藿香挥发油能化湿,白芷发表、祛风、胜湿,故能散郁除湿治疗疖及疖病。

    白癜风,中医认为是风湿两邪侵入毛孔,以致气血癌滞、毛窍闭塞而成。而藿香正气水恰恰有芳香通窍、促使气行的作用。抹擦藿香正气水可以使得气归血帅,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散。

    针对外阴瘙痒,因藿香正气水是由抗多种致病菌和杀滴虫的藿香、紫苏、白芷、生姜等药组成,故治疗外阴瘙痒有较好的疗效。可以直接用藿香正气水按1克:50克的比例兑凉开水清洗外阴,男女皆可。不但有止痒疗效,而且有一种清爽感。

    因此,藿香正气水的稀释液也可以充作性器官的保健清洗剂,这一点很重要。

    甚至它还可以治外痔,每次用藿香正气水2支加凉开水1000毫升,以药棉擦洗,每日2次。在炎症期发作时有消炎止痛、促使萎缩之作用。

    正是由于以上的两大点,赤嵌中医院的中成药药厂首批就生产出来了这种产品。

    事先早在陶瓷窑厂订做了两千瓶小瓷瓶,装好药,一一分发到汉唐集团的技术员们手里,还大方的把明人和土著安保队的人也算上了。

    剩下的存库,中成药厂则继续生产,不过大部分工作都交给了雇佣的明人女劳工了。

    大家都知道了藿香正气水的用法后,都学会了正确使用它……尤其在性器官保健清洗剂的方面,所有人的用后反映都不错。

    随后。郑德生医生把眼光对准了当地的明人们。他想为那些明人们配制一些防暑防热的药剂………最好能很快推广的。

    他首先想到了清凉油。

    清凉油所需的药材都是很容易得到的,但就是原材料的准备费了些事情。

    薄荷脑、薄荷素油、樟脑、桉油、丁香油、肉桂油、樟脑油这些药材的准备时间只能说是慢工夫了。

    没有凡士林,可以用蜂腊替代;在那面世界里的工业生产中,生产时还要往里面加一点点氨水……不过也可以不用它,它只不过是增强挥发作用的。

    郑德生医生决定就先按着胡文虎当年发明“虎标万金油”的老配方制作吧。

    但所有的材料都需要一点点积累,这个倒是不能急的。

    那么还有什么药剂能够受欢迎,迅速推广开呢?
第二百一十七章 我们给公平公正下定义
    李四浑身这一舒坦,脑子变得更灵活了。

    他忽的就想到了,汉唐集团的人可以卖清热正气散,那么我等家传的驱蚊药不是也可以卖吗?!

    汉唐集团的人可以用竹筒制成药盒,那么我等岂不可以也用竹筒、木盒装置?!对的,用那些物件定比瓷陶之物更省银子。

    李四一路无语,只是低头想事。待回到河口基地后,便和王三细细地商量。

    王三听完后大喜,连忙说:“若是我等制作不完,还可发包给山里的熟蕃们,那山里还有一些人……小竹筒,简单之物,女子,小孩,都可以轻松完成……”

    李四哈哈大笑道:“甚好,我等也还可以发包给新来的人家……我见那热兰遮市场多了许多人!”

    李四办了一桌酒席,请宋士达董事赴宴,说是要有重要的事情相商。

    当时宋士达董事轻声细语地说:“你就在我的办公室说,晚间我还有事情,现在大家都在忙……”

    李四无奈,只得把想卖驱蚊药的事全都说出来了。

    宋士达董事想了想说:“汉唐集团有规定,五年之内进口销售中医药品,我们都不收海关税,就连医生之类的也不收营业税……驱蚊药当然也属于中医药品了,如果你的驱蚊药效果好……出售是没有问题的……如果确实比我们的驱蚊药的效果还好,我们汉唐集团都可能大量采购。”

    太好了,太好了,李四千恩万谢地出了宋士达董事的办公室。

    驱蚊药的配方早都烂在李四的肚子里了,随时可以拿出来。

    那药方和其他人家的驱蚊药方不相同,李家祖传的配方异味甚少,可制成膏药涂抹;可制成散剂焚烧……驱蚊效果同样好,而且还不会惊扰到猎物。

    但是,那药里面有一味重要的配料只在闽南山区里才有,在别处,李四尚未发现。

    李四想了想,便对王三说:“三弟,我必须回老家一趟……时间必定长些,这里就辛苦你了。”

    王三道:“无妨,四哥尽管回去,我一人可以应对过来……好在如今船只来往方便。”

    李四心里盘算了一下,便带上二百两白银,匆匆赶回闽南。

    他一方面着人去山区里挖他所要的草药,然后雇佣他们晾晒好,等自己回来处理……幸好此物现在正是根壮茎粗之时,药性最好。

    另一方面,他自己亲自去福州购买其他配药……那热兰遮城市场倒是有几家药房,吓,那里的药材竟比寻常价钱贵了一倍有余……还不如自己亲自去购药,可以省却一大笔钱。

    还有一些工匠托他将他们的家眷带到河口基地,他自然照办,也许这些人将来还可以用得上。

    安排妥当后,他便首先去了福州。

    战乱早已经过去了,商贾又是重新云集,鞑子的剃头令看来还没有传到这里。李四不管其他,只是快速去寻药店集中之处。

    还好,那里果然还是药店如林的地方,如果不是因为赶时间,他无法货比三家,也许购进得那些药材还会更便宜些……但效率就是银子,就是马票!这句话他能记一辈子…本来他还想购进一些杜仲之物,听说汉唐集团对此有多少要多少,至少可以把自己的花销挣出一些来,然而市面上却很难寻到了……于是他匆匆把所需药材购齐后,雇佣了人手运回家乡。

    家乡的人早依着他的安排一一准备妥当,当李四赶回后就一起上船出发,前后不到一月,便又匆匆返回了河口基地。真不放心自己的产业。

    配制药物,完全是李四一手操办,王三当然知道这是四哥的祖传之物,他没有亲手参与调配,待李四在密室里调制完毕后……木匠们有得忙了,还搭上了家眷。制盒的制盒,研磨的研磨,不得闲了。

    不过也好,这些劳作李四都是要给他们算工钱的。

    那个时候,汉唐集团的人没有关心两个猎人在忙着什么,他们正就着河口基地的两个明人木器制造厂,对新设备的不同态度展开了讨论。大家的态度都是随意而轻松的,想到哪说到哪。

    红星工业区的一个技术员得意地说道:“以我给他们安装设备的经历来看,他们至少都是愉快地接受了……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哪里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另一个技术员说道:“得了,潘家那是投靠的一种表现,你信不信?就算我们卖他们狗屎他们都买……类似厦门郑家吧。至于那两个猎人,从宋士达董事发回的资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