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们的1649-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余四十三名安保队员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大多有去过北方的经历。
达鲁对这次行动没有参加的机会感到气愤,他找到中队长孙瑜,说:“孙队长,我等也是安保队员,也对汉唐集团的大旗发过誓言……为,为何不让我等也去……”
孙瑜中队长说道:“你们刚刚才在海里学会游泳……海上逃命行吗?”
“为什么要,要逃命?”
“料敌为宽懂吗?”
“懂,敌人寨子里有一百人,我等要,要按一百二十人来对待……可是,我听过周边的海上势力报告,没有人能,能比我们实力强大……”
“你无法断定是吧?一但有呢?上次那个大山里的纠纷,你处理完了吗?”
“刚刚处,处理完,那帮子人太没有文化了……一个把十三只野鸡数成十二只,一个把十三只野鸡数成十四只……就为这个打起来的……”
“这样啊,就为一只野鸡差点死人?!”
“为,为两只。”
“那你是怎么处理的?”
“我让他们出十三个人,一人拎一只野鸡,然后点人头……他们就搞懂了……”
“……野鸡呢?”
“他们要价太贵,就是想去热兰遮那里卖,我,我当时买不起,只买了三只回来……”
“这一阵子食堂里也没有野鸡啊?一定是你和吴化龙吃独食了!”
“没,没吃独食……半路上碰上韩力子厂长了……他全给买去了……”
“我靠,你没有说这是咱们军营里的伙食?!”
“是我用自己的钱,钱买的……”
“好吧,我的三只野鸡啊!!”
在基隆码头,在低低的军号声中……汉唐集团的旗帜慢慢升起……伍坚强大队长带队,余下的安保队员也都站在码头上送行。
伍坚强大队长当时高喊一句:“向远航执行任务的队友敬礼!”
“啪”的一声,全体队员连带着众多学员一起敬了个礼。他们的动作整齐,声音似乎能盖过了送行的礼炮声……
郭怀一在船上看得心旌摇动……大声说:“我老郭必将如此……”
吴化龙目视着渐渐变小的码头,似乎现在还能见过自己的队友。
“不行啊,大哥,你年纪超标了……就是岁数太大了……”
郭怀一一时气结无语。
感谢起点的朋友纵横胖马123、大汉草民的支持。
第三百章 山东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650年的一月份真是汉唐集团的幸运月。
在这个一月份中旬,郭怀一回来了。在整个行动中,他的船队没有受到大的损伤,而且只有两名行动成员受伤。
果然如汉唐集团事先预料的那样,在目前的时空里,他们就是无敌的存在了。在这个北风呼啸的季节里,他们成功地带回满满四艘大夹板船的人,足足有一千多号合格的体力劳动者,这不能不说是奇迹了,当然,汉唐集团让他们长时间的在沿岸运煤的行为,也让他们练出来操控水平来了。
这次任务是成功的,圆满的。虽然当时没有时间限制,但是时间上也算是够快的了。
但是这时的郭怀一,心里却有了一点点的不满,伍大鹏董事长竟然忙着去赤嵌小学上课,而没有理他,迎接他的是一名叫范例的人。
难道自己带回这四大船的劳力竟然没有那些娃娃们重要?
不过,那个汉唐集团的人,倒是礼貌得很。
在一间办公室里,他微笑着对郭怀一说:“我叫范例,郭船长,请你把整个经过慢慢向我介绍一下,你说的每一点可能对我们都很重要……我是汉唐集团情报部门的负责人,来,请坐,我们要谈很长时间的,先不要着急。你想喝点什么?茶还是百年孤独?你们在船上也有喝的吧?”
“有。我要喝刘家的……”郭怀一瓮声瓮气地回答道,自己主动在椅子上坐好。
像是早有准备一样,范例回身打开一个白色的瓷瓶,慢慢给他倒好了一杯,自己也倒了一杯,然后递给了郭怀一,说道:“汉唐集团对你这次工作非常满意,伍大鹏董事长多次表示要好好赞赏你……”
他妈的,郭怀一果然露出了笑脸,大嘴都咧开了,说道:“我老郭做什么事情都是应当应份的,难得伍董事长牵挂我……哈,哈!”
范例左眼眼眉挑了挑,心里说,他妈的,什么时空的人都有这个情结啊……
“我只是代表汉唐集团先和你聊一会儿……以后伍大鹏董事长会亲自接见你,亲口表达对你的感谢……”
“哈,哈,这可使不得,我老郭做事哪里用得着伍董事长记得?……不过这次山东之行,说起来话长,许多事情太惨了……你都能记住?”
范例随意扫了一眼左边的dv,现在红灯正亮着呢,这表明运行良好。
郭怀一也看到了后说道:“有那滴微最好了……我听老何说过,此物甚为神奇,恐怕只能在南极洲大城才有……”
“嗯,说吧,越细越好,我自己一切也都能记住……我们一点也不急,今晚你会住在热兰遮宾馆……”
范例看到他的情绪好了一些后,自己便在椅子上调整了一下坐姿,找到了一个最舒服的姿势坐好了。
“甚好,那我就说了……”
郭怀一兴致勃勃地开讲起来。
明大陆的齐鲁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是名臣、名将、圣贤辈出,然而这一片深受孔孟之道、忠孝礼义廉耻之教影响的土地,却同时又是明大陆农民起义次数最多的地方,这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莫明其妙的讽刺。
这个数据,无论从自然或社会的哪个角度去找原因,它都是个事实。
汉唐集团关心山东的情况原因很简单,如果史料没有错的话,山东地界现在还处在一个权力真空的时期,明面上山东是被满清占了,但实际上,满清政府只是派出了一些官员就任而已,那些官员还是以降臣为主,这个时候他们手头根本就抽不出兵马来维护权利的令行禁止。
任何政权,没有军事力量作保证,那都是虚弱的,可能命令都不出衙门。
要不然那位曾经提出“剃发改服易俗”的,前江西提督军务兵部尚书孙之獬,在剥职回乡之后,只能带些极少数衙役们,用木棍抵挡农民起义军,最后被农民起义军攻破了县城,全家惨死……死得很惨,说坏话的嘴被缝上了,指手划脚的四肢被分割了,连他剃的金钱鼠尾辫子也被拔了,还在他裸露的头皮上植上了猪的鬃毛……
当时,他只是因**等小事被主子革职,如此的惨死后,连一个封号也没有得到……由此看来,替邪恶政权出邪恶主意的人,替邪恶势力说话的人,一般都不得好死,一定会遭到清算,这里面只是个时间问题。
因此也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也正好是山东各地农民起义的**期……各种民间势力纷纷涌现出来,连远在台湾的汉唐集团这时都想着插一手。
造这种局面的深层次原因,除了连年大旱的自然因素,除了满清手中无可委派之兵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是此地拥有大量的白莲教教众,另一个就是还存在着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余众。
有一个人必须要提一下。他就是徐鸿儒﹐其本名为徐诵﹐山东钜野县人﹐后迁居郓城。
他早年参加白莲教。明天启年间(1621—1627),他发动并领导的曹州农民起义,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徐鸿儒年轻时代,正处于明朝末年,社会黑暗,政治**,当时,白莲教在民间正秘密流传。白莲教又名“闻香教”,在京东滦州知庄一带,建立秘密宗教中心。
滦州皮工王森自称“闻香教”主,徐鸿儒就是王森的弟子。
白莲教遍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四川省等,迅速发展,很快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秘密宗教组织之一。
万历二十四年,王森因弟子背叛入狱而死,秘密宗教分为两支,一支由徐鸿儒领导,在山东一带活动,另一支王森的儿子王好贤和他的另一名弟子于弘志领导,在河北开邑、景州一带活动。
万历末,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赋税徭役不断增加﹐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他以白莲教教义组织群众﹐聚众至数千人。被山东﹑南北直隶﹑河南﹑山西等省信徒推为教主﹐约定各地于1622八月起义。
徐鸿儒起义后,自称中兴福烈帝,改年号为大成兴胜元年,分封了大量的官职,初立建制,并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
这场起义的结局还是失败了,它历时190余天,范围遍及半个山东省。这场起义中无辜死亡的民众数以万计……但是在那面世界的资料中,称它是点燃了明末农民斗争的烈火,敲响了明王朝的丧钟……就好像大清更好一样……
过了不到七年,席卷全国的李自成起义就爆发了。
这场起义除了起到了这个作用之外,这另一个作用就是留下了无数的隐患,可以说一个教众就是一个火种了,一但出现了权力真空的现象,就一定会有人跳出来的。
汉唐集团研究过白莲教的教义后,对此嗤之以鼻,不就是这点东西吗?比它邪恶的教义大家都见过……众人对所谓的邪教组织表示毫无压力,大家都力挺去那里招工的计划。
第二个因素也很重要。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占领北京后,向山东当地派出了不少官员和军队。当李自成在山海关战败,退出北京,退守西安。此时,山东各地民众开始争杀这些伪官,同时山东仍然存在的李自成余部也在坚持造反这份工作。具体原因一会讲。
同时在经济上,山东地区连连受到了三次大规模的破坏。
首先是在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和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两次清军入关,攻入山东,这些强盗加绑匪给山东百姓造成极为深重的苦难和无可计量财产损失。
尤其是第二次清军入关,一路清军攻入青州和莱州地区,到处烧杀抢掠。清军入关南下时不携带粮草,仅靠从各地抢掠维持给养,每到一处就劫掠一空,掳掠大量人口和物资,然后放火焚烧城市和民居。
乡村镇店,无一处,无一家不被焚劫掳掠,满目流离,惨不忍闻。遭到清兵劫掠的地区,社会经济破坏得更为惨重。
无数被贫困逼得走投无路的农民参加了山贼这个组织,他们也许只能从事的事业。
第二次是毛文龙旧部孔有德等率领部下发动叛乱,攻陷登州府,在登州和莱州地区与明军对抗,直到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孔有德从海上逃离登州,登州事变结束。
这场军事叛乱持续近两年,波及登州和莱州两府十余县,攻城掠地,焚杀劫掠,造成登、莱地区生灵涂炭。
可以说万幸的是,这次范围还算是小了点,其后的影响力都远没有第三次大。
第三次是在崇祯十七年,也就是1644年三月,自从李自成攻入北京后,便派郭升率军进入山东,向绅衿大户们追赃助饷。
他们带着愿意和他们一起造反的人,去聚众打砸各种大户,刮分大户的土地……大顺军抢走大户们的金银财宝,绸缎棉布,大型牲畜,各种粮食,漂亮女人……跟着造反的农民们,也不分信教不信教了,他们就跟着抢各种家具,或者说是把门窗之类的也拿走……甚至院子中的树也砍伐回家,更厉害的,把大户的女佣人或下人的妻女抢走……这种事情很快就在山东弥漫开来,许多地方还真没有用人家大顺军亲自指挥……直接就开抢了。
大顺军的政策很明显是引动贫苦农民等抢掠地方大户,把山东的水搅得再浑一些,天下大乱才好呢。
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暴行也引起地方强烈的反抗,没有人愿意傻瓜似的等死……抢完了大户,自然就是中户了,一些乡绅们便紧密团结起来,组织自己的人马,双方一时间打个不亦乐乎。
等到李自成败退于北京,他原本留下的那些官员的下场可想而知了。
但是,也正因为此时山东是一潭浑水了,大顺的余部当然如鱼得水了……坏人一定要把别人也逼成坏人,这样他们才可以容身。
这是山东自古响马多的原因,还是表现?
汉唐集团的安保部门才不去做那些让人蛋疼的社科调研,他们一直在为这次行动做着军事上的准备。
当郭怀一的四条大夹板船在基隆暂停后,安保部门派出了44名明人安保队员上船了。
感谢起点朋友纵横胖马123、fugudoku、s6110、middlelv、大汉草民、纵横粒子、wingzero、lt6275262、打你屁屁哟、书友141005145427073、飞龙狂飙~~~的支持,刚到起点不到两个月,就让我们彼此间的美好有个美好的相遇吧。(下)
第二百九十九章 汉唐集团的上帝之眼
随后,何斌经理的工作便步入了正轨,广发物流公司也开始了自己的运营。
此时此刻,台湾需要各种原材料,广州商家需要各种订货,还有私下里用匪类及其家属,偷偷交换火铳和火炮等商业行为,在汉唐集团的眼里都不算重要了。
因为在原本计划中,在明大陆上,广州这个窗口的作用可不仅仅如此。
汉唐集团更看重两地信息交换的问题。
随着何斌经理工作的推进,广州的各种信息情报和汉唐集团的各种命令要求,在两地之间地交换越来越通畅了……第一次测试信息传递时,汉唐集团发现台湾与广州的信息新鲜度,只能保持在一个月的时间范围里。
不过,汉唐集团一点也没有打算在两地之间架设无线电装置,一个月的周期就一个月周期了,在这个时空,这已经是超快了,而且他们手中还有历史的走向资料。
其实在汉唐集团的眼里,眼下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玻璃罩罩着的大沙盘,里面生活着若干种不同类别的蚂蚁,它们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环境下生活着,遵守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制度,它们每个个体的结局都摆在那里了,汉唐集团的人则在外面注视着它们正在做着各种各样的无用功,也许蚂蚁们不知道,它们逃不出自己命运的安排。
当然,现在有例外了,如果汉唐集团想改变某些蚂蚁的命运,可能会打开盖子,伸进去手,帮助某些蚂蚁一下……虽然汉唐集团里,没有人这么露骨地说出来,但是大家可能都是这样想的。
广州的何斌经理接到了汉唐集团的命令,让他派人去肇庆观察打听一番,不久后,他便把第一波次的消息情报传回来了,都是些琐碎的事情,汉唐集团也没有专门训练过他们,一句话,多打听事情,听到重要的事情汇报就行了…
汉唐集团的技术员中,有关心这件事的人,认真在网上看了一下,然后笑呵呵地问道:“这个鲁王如果腿脚能像永历一样快的话,就不会被别人干死了吧?”
这时,暂时负责情报分析工作的范例写着回言道:
“应该不会了,他的腿脚也一样够快的了。在真实历史中,明年吧,也就是1651年十月吧,清军云集定关,舟山战役即将开始后,这个鲁王的腿脚就特快,领着一些部众转进了,一直南下到厦门去依托郑成功。
舟山破城后,留守的大臣们死的死,降的降,这小子的小二小三都投井而死了……他妈的,现在这小子一定在肇庆过着性福生活呢,我们弄个性工作者还有人反对……好了,我跑题了。
当时这个小子不甘心呢,意图休整恢复后卷土重来,无奈郑成功一向不承认鲁王政权,只同意鲁王以明藩王的身份借住于金门,保证他的生活优遇而已。
又他妈的借机分化收编鲁王部下将领。这个鲁王当时灰心之余,决定上表于永历朝廷,放弃自己的监国名义,永历帝为了维护朱明王朝对东南地区的影响,也就是让他帮着吸引满清的火力,于是仍然让他保留监国的名义。
但这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在郑成功的严密监视之下,老小子朱以海只是作为“寓公”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而已。
到了1661年,永历帝及太子被清军俘获,明统告绝。以张煌言为首的忠于明室的文官武将又重新酝酿拥戴朱以海出面组织朝廷。
但是,此时已经完全掌握了实权,完全控制了台湾的郑成功父子对此却毫不热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