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们的1649-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知道金字塔和帝国大厦?”
“……”
明人工作的工地上,还会安排监工,但不会像对另两种人那样凶狠,一样管吃管喝,而且还发工钱……这一点虽然不是区别是不是奴隶的关键,但是对提高生产积极性的作用却是巨大的,这帮子人可不是白痴,真给你怠工,光抽鞭子还是作用不大的,他们人太多了。
好在这帮子人还算明白自己的处境,劳动换食物,这个是人之常情,他们还能给马票……这就相当可以了。
后世的台北和基隆两地区现在慢慢开始有了人气。
这里开始有了商业行为,而且比较固定了,有了一些规律可以遵循……更为重要的,这里有了非常稳定的消费群。
来往的商人们是一块儿。
他们可不是过去拿着针头线脑来换土特产品的小商贩,都是正了八经的行商。
台湾北部地区的硫矿、煤矿都是他们也看中的,另外还有一些鹿皮和山野货之类的产品……淡水河两岸的木材也是他们看中的。
汉唐集团曾经专门为台湾矿产方面出台了一个政策,规定可以承包开发台湾的任何矿产品。
当然,汉唐集团有按一定比例的优先购买权。这一点,去年潘家自己开建的盐场,郑家与汉唐集团在硫磺方面的合作都做了很好的表率。
郑家出人出物,在台湾北部的火山屯地区开采硫矿,采出的硫,上交汉唐集团三成作为开采税。
当初这一项合作还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
郑家在台湾北部管理此事的人认为,他们郑家是光明正大的上交了矿产税,所以有权开采,那么,那些三五人成伙来偷采硫矿的,不就是小偷了?
其实也不能这么说,自古这个地区就是明大陆的人来台湾开采硫矿的地方,虽然不是大规模的,但是大家都这么干……土著们从没有意见,红毛蕃还没有还得及有意见。
但是郑家的人却不让了,很用心的清理,很用心的管理。
说实话,他们做的事情,汉唐集团的管理者都做不出来。
就算汉唐集团的人也抓到了盗采者……骂两句,踢两脚就算了,就那几背篓的东西,和整个台湾北部几千万吨的可采硫矿没法比,派出专门人员管理……金明池技术员认为太不值得了,都不够那工资……
郑家的人却不这样认为,这个地区都是我们郑家交税才能开采的,你们凭什么也来开采。
郑家的人,手下劳工多,打手也多,就开始任性起来,非得经常清山,非得抓到偷采者不成,他才不管为此生发出的各项费用……永胜伯那面本来就对他的硫矿供应非常满意,哪里有什么成本核算的观念?
那打赏是经常大把,大把的赏赐下来,汉唐集团的人算是看明白了,其实古人才是最任性的人,越有权和钱的古人还越这样呢。
郑家的人倒也不傻,他抓到了偷采者也不打不骂,却强制人家劳动,倒是给饭,不能让饿死,但是要工钱那是不可能的了……
后来金明池技术员知道这事了,责令郑家的人放了那些“小偷”,你们都是明人,别太欺负人了,差不多就够了。
郑家的人绝对给金明池技术员面子,嘻嘻哈哈地就给放了。说实话,再也没有人来此地盗采了。
这件事倒是小事,但是引起了金明池技术员的思考。几个月前吧,他写了一篇对台湾矿产品开发的看法,托人把它发布到了网上。
他认为,只要明确了明商们开采矿产的地区和时间界限,进行合理的税收,反而是对矿产品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第三百三十六章 征兵记 (四)
在从米国得到的视频中,一帮子米国中年大叔穿着米国内战时的军服……可以看出来,他们的军服还是属于当时的南方联盟军。
他们一个个装逼一样地站得笔直,一共八个人,除了炮长,其他人似乎分为一至七号炮手。
林胜利厂长看到他们中的傻逼炮长,身上穿的好像是上尉服饰。只听到他命令道:“准备发射!”
得到这一命令后,拿着推弹器和炮刷的一号炮手和三号炮手,走到了炮口右边站定;二号炮手则站在了炮口左边,准备一会儿接纳炮弹和药包并装入膛内;三号炮手用炮刷对炮膛进行了清理后,做出了护住火炮的火门的样子。
四号炮手站在后膛左边,他一会儿要通过火门在药包上打孔。在装好药包后再插入拉发点火管,系上拉火绳。
还是在那面的世界里时,认真观看这个视频的人挺多的,不过没有人注意过林胜利的失落,再说了,他有什么可失落的?就是一个视频。
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看着,特别是安保队的人……他们很有可能要玩玩这个东西了,至少要来教导别人了。
视频中五号炮手站在炮车的后面,他在六号和七号炮手准备弹药时,都一直等待在其身边。
六号和七号炮手在整个火炮的射击中似乎是最忙的,在视频最后面的花絮中,他们要一直不停地切割引信并把它们装入炮弹中。
那个炮长接着下达了发装填弹药的命令后,全体都开始忙碌起来。
他们的目标是300米远处横列摆放的五个油桶。
位于炮车后部的七号炮手,这时正装模作样地查阅贴在车盖子上的表格。
视频还给了这张表格一个特写:上面详细的列有对应炮弹、装药和射程所需要的射角,同时也详细列有对应炮弹的飞行时间。
这个表格,米国佬也给他们了,但是林胜利当时没在意,因为这玩意要自己一点点测试,别人的数据不好使,只能算是一个参照吧。
那个七号炮手在查到所需射角后,就大声的告诉炮长。
炮长使用象限仪来确定射角,并用瞄准具调整,同时用粗俗的语言命令三号炮手和四号炮手使用炮尾的手杆来调整火炮,同时火炮还要根据风向和风力做适当的修正。
当然,米国佬在这中间往往少不了对这两个倒霉鬼的女性家属的问候。
视频中还传来了不远处观众的笑场声,真他妈的不严肃。
这时七号依据命中时间,适当的切割了延迟引信的长度,之后从炮弹引信孔中抽出活动堵塞,将引信轻击入引信孔的适当位置。
炮弹准备好后,五号炮手开始行动,他将其装入所谓的“炮手帆布背包”,也就是一个用来搬运炮弹的背包之内,将它搬运至炮长的位置。
炮长对炮弹进行了检查,以确保炮弹是否装有引信,是否是所需要的弹种,药包有没有泄露火药或遭到其他损坏。
那个炮弹检查完成之后,炮长下达了“继续进行”的口令,五号炮手接到命令后径直走向炮口,在那里将炮弹交给二号炮手。炮弹有条不紊的由二号炮手放置在炮口,由一号炮手用推弹器将其推进炮膛,完成之后一号和二号炮手离开火炮站定,站在炮口后面背向敌方。
与此同时,四号炮手在药包上打洞,然后取出了拉发点火管,用拉火绳钩住拉环之后将其插入火门内,然后离开火炮,拿起拉火绳等待发射命令。
那个米国装逼炮长这时正式发布命令了,“fire!”
这时,他们已经花费了一分半钟。
他们整个炮车向后跳动了一下,然后随着一股白烟的升起,肉眼可见,一发圆圆的炮弹,飞速的射出……当时林胜利一眼就看明白了,这帮子米国佬的发射药是自己diy的,现在找不到烟气这么大的火药产品。
哈哈哈,米国佬并没有击中目标,可以看到那一排油桶的后面,一个大土坡上,升起了一道土烟,他们在炮弹中并没有装多少炸药。
视频里响起了稀里花拉的掌声,真是狗屎,没打中还鼓掌,应该算倒彩了。
火炮一旦发射,就有必要对炮弹是否准确命中进行评估。
如果真正到了战场上,没有那些硝烟和噪音带来的眩晕和混乱,这项工作还是很好做的,因为飞行中的射弹很容易观察到,即使是由现代榴弹炮发射的速度高达750米/秒的弹丸也是一样。
炮长必须确定所发射的炮弹到底落在什么地方,这样才能为下一发炮弹的发射进行修正。
那个装逼炮长拿着单筒望远镜装模做样地观察着目标,这时其他炮手们将火炮滚回阵地,接着开始重新清洁炮膛,准备第二轮射击。
他们在炮长的命令下,重新调整火炮,对射角进行了修正,步骤与第一轮一样了。
又是一炮打去,可以看那油桶破碎了,里面装的水四射……有观众尖叫表示兴奋……林胜利不看了,他心里想,如果他也有这个条件,他敢保证一发中的……米国佬的水平不咋的。
伍坚强当时问林胜利,说:“不是很难吧……俺看那帮子家伙像是做游戏一样……”
“他们就是在玩儿!……那个炮长和七号炮手,以后我们要好好培养……但是,这个炮组要绝对有服从命令的精神!”
“放心,这个精神交给俺来培养了……”
当时伍坚强不知道为什么感到这个林胜利好像不太高兴,心想,知识分子就是有些怪。
陆安大队的行军炮是现成的,海安大队的副炮却要做一些改动……这也就是孙瑜大队长更为关心的原因。
海安大队的副炮主要改动在炮架上。
当时林胜利说过,咱们只能把炮车改动一下,变成架退式吧,这个容易。
林胜利还认真查了查资料,可能太古老吧,没找到有关架退炮架的结构图,索性自己设计了一个炮架……原理摆在那里,万变不离其宗。
林胜利在这个炮架下方,设计了呈前低后高的斜坡状轨道设置和简版液压器。
经过纸面上的数字计算,这种火炮在击发的同时,整体后坐,炮架向后上方运动,过程中带动辅助缓冲的液压筒活塞,可以消耗部分坐力,在到达一定高度后,后坐动能耗尽,由于重力关系,又开始沿斜坡下滑复进,回到炮位。
为了安全,还可以在炮架上方装着极限保护铁链,以防后坐冲出轨道。
当时大家看了图纸后,感觉太过简单了……林胜利说:“知足吧,这在17世纪就是无敌的存在了,这是最适合给明人们用的一种前装滑膛火炮,再也找不到性价比它更高的……再说了,在炮弹的置备上,我们的车工技术还有巨大的优势,就算别人仿制出火炮来,也可以保证没有谁能给它批量置备上合适的炮弹……”
这一下子大家都心服口服了,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1650年2月中旬,汉唐集团推出来招募新安保队员的政策。一时间台湾的民间沸腾起来了。
当汉唐集团安保队员的好处不用多说了……更重要的是,退路好,据说那个断了一只手的家伙都当上了结首,是平湖岛的头目了,要是好手好脚的呢……
报名的人非常涌跃……汉唐集团安保部门的人初步算了一下,五千人是有了。这样就有了挑选的余地,安保部门的人整天乐呵呵的,比较高兴。
但是二层行溪地区的畜牧站长王国涛却是有点不高兴。
汉唐集团第一批次招募的人员,就是以二层行溪地区为主。这里算是汉唐集团的老区级别了……同时,现在又开始成批次的向汉唐集团提供家禽、鸡鸭鹅蛋和一定数量的猪羊肉及其鲜羊奶……可以说,在二层行溪地区,汉唐集团付出和收获是大于一比十的,当然,这和采用了现代养殖技术有关,更和王国涛站长一个人的付出有关。
所以,汉唐集团的上上下下都对王国涛站长比较尊重,真的,人家是一个人带着一帮子明人一手一脚打开的局面,虽然他背后有汉唐集团强大的支持,但是想到一个人在那里,没有网络,没有有线广播,没有同伴……那该有多寂寞啊。
汉唐集团还没有人能走进王国涛站长的情感世界里,也没有人知道他正享受自己的小幸福。
王国涛站长生气的是,原本二层行溪地区的青壮男子就剩不多了,这一次招募安保队员,去报名的还很多,安保部门好像还有意图向这个地方实行政策倾斜,老区嘛……可这个畜牧基地还要不要了?!
王国涛站长直接找到的董事长伍大鹏,就算董事长又是敬烟,又是沏茶的,他还是有点不高兴……这要是真把那些青壮再招走,他手里可能没有干体力活的人了……没在农村生活的人,不知道那些养殖场要有多么累人……
伍大鹏董事长说:“我们不是又给你们增加了几台人力粉碎机吗?”
王国涛站长气乐了,说:“您以为养殖场只需要青饲料吗?女人是能干得了人力粉碎机的活儿,但是单单一个运输搬送工作……她们哪里能干得了。”
“要不,我再给你十台手推车?”
“这个可以有,但是还是不能从我那里征兵了……刚在饲料加工厂,养殖场,屠宰厂里干熟了,就想跑?不成,绝对不成……”
“好吧,王站长,我通知一下安保部门,尽量不要二层行溪地区的人……要是一个也不要,我们怕伤了明人们保卫汉唐集团的热心……你说呢。王站长?”
“那倒是,一个也不要,不好……”
“王站长,你还有什么要求,都提出来吧。”
“我还要二层行溪能像热赤大道那样通四轮马车!来回做船,要不就走着走,太费事了……”
“哈哈,王站长,你不要担心,这一次招募的安保队员,首先就要集中起来干大工程……这条路早都算一项了……大头儿还是开荒和春种!”
“我靠,董事长,你这是招劳工呢?”
“不是,我的王站长,我们要在劳动中观察能完全遵守命令的明人……其它的都没有这个重要!”
第三百三十五章 征兵记 (三)
这两门携带过来的火炮综合了各个时代特点。
它的炮口直径100毫米,炮管长1800毫米,总身长3200毫米,总重2。7吨。
它的胃口奇好,直接使用黑火药便可以发射椎形实心弹、链弹、散弹,将来还可以有高爆弹……不过,在那边的世界里他们没有加工这个,怕携带时出危险不说,有这个配重,他们选择多带一些三七炮弹了。
这可以理解,什么数据都是现成的,在17世纪加工出来,是早晚的事情,何必占用配重呢。
对它们的测试,严格地说,不够科学,因为种种原因,他们试放了一次,只发射了三发后,就偷偷把两门炮从山区里拉回去了,紧张得要命。
这个要是被发现了,很难解释说只是为了爱好了。
这两门火炮通过直瞄平射,在三百米的范围内,可以击穿两只装满沙子的油桶……最大射程也可以了,能达2。2公里。
汉唐集团把这两门库存的火炮拿了出来,做了一些改进,给海安一号和二号的船头各自安装了一门。由于好歹也算是管退炮了,后坐力不算太大,甲板上只是做了简单的加固。但是其它火炮就不行了,还要专门加工一番。
只有两门火炮是远远不够的,汉唐集团还要给它们配上一定比例的副炮,这个一定比例不是考虑战斗力,而是考虑红星铸造厂的生产加工能力。
用锻铁和锻制火炮的工艺比较简单,但是占用设备和人力,这个得汉唐集团的技术人员亲自上马。
另外,只为了一些前装滑膛炮就动用宝贵的大型设备,性价比太低了,那些副炮,就直接浇铸成型吧,铸造的后处理也方便一些。
当时,即将上任的海安大队长孙瑜来到了红星铸造厂,他看到了令狐轻侯厂长正在冲天炉前的搅拌窗口,用长长的钢棒将炉中的金属溶液加以搅拌,他这时挥汗如雨,后背全湿透了。
那红红的炉火将他的全身都映红了。
这就是所谓的搅炼工艺,用长长的钢棒将反射炉中的金属溶液加以搅拌,使炉面溶液翻动,全炉的溶液都能接触空气,从而使脱碳更加彻底,成为可锻铸铁。
用搅炼法生产的锻铁,质量上显然远远不如电炉、小高炉冶炼出的产品,但是它胜在简单,产量还要比它们两样高一些。
当然,这里还加上了预热鼓风技术,那鼓风管道可都是搪瓷产品……
令狐轻侯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