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们的1649-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前,满清平南王尚可喜与靖南王耿继茂听闻泉州之变后,一直驻留在南雄关静观变化。

    当确定福建仙霞关毫无动静之后,两人立即驱动大军南下。

    这期间已经白白浪费了一个月左右。

    但是,这两货也没有闲着,又是往韶关城安排了内奸,等满清大军南下之后,又是一个里应外合,攻打下了韶关……后来汉唐集团怎么也弄不明白,鞑虏这一招反复地使用,它可就是好使!

    与历史不同的变化这时候开始发生了。

    当得知漳州也陷落了后,平南王尚可喜立马派了一支轻装部队快速赶往广州城。

    这个原因也很简单,两人决定必须打下广州城,否则南下可能一无所获,还可能侧面会受到威胁。

    他们轻装部队的前行速度出乎了广州城里民众们的意料,他们几乎和传信之人同时到达……大明在广东地区的基础建设方便了鞑虏的进攻。

    还是在明代时期,广东地区开展了农田水利的大规模兴建。

    据史料记载,整个明代全省兴建农田水利工程的同时,还进行沙坦围垦、荒地开垦和开发丘陵地带。

    从洪武二十年至万历二十八年,也就是1387~1600的210余年间,广东的耕地面积由万亩增加至万亩,增加41%强。

    这一时期,农业的耕作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改、进,已经从粗放型的耕作改变为重视选种、施肥、灌溉和季节性的精耕细作,同时发展双季稻连作制和间作制,一些地区如琼州的水稻种植还一年三熟。

    粮食总产和单产都有大幅提高,经济作物得到较大的发展,“桑基鱼塘”耕作制度在一些地区迅速发展。

    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农业的商品性生产提供了条件。此时,广东地区农副业产品不但种类和数量多,而且逐渐形成大小不等的商品生产专业区域和专业户。

    这样,就大大促进了广东地区的交通发展,广东地区的路况远远比别的南方省份要好

    。同样也大大方便了满清大军的南下速度。如同历史上一样,他们又是很快包围了广州城。

    只不过由于后面的火炮还没有跟上来,他们只是战略性包围。

    其实汉唐集团曾经专门讨论过广州大屠杀的事件。

    虽然历史上的相关记载互相矛盾的地方很多,但是他们没有对死亡人数有过争议,那很重要吗?不管是死亡七十万还是四十万,或者是十几万,这就是屠杀,而且是针对平民的报复性屠杀!

    先不提守备军事能力的问题,事先,广州城里的平民们为什么不逃跑,这一点实在是让汉唐集团的人想不通……难到没有脚吗?如果想不到鞑虏的凶残,那么几年前的扬州大屠杀是儿戏吗?最算几个月前的南雄城大屠杀也应该看到啊……如果以前没有地方逃跑,那么汉唐集团这么明目张胆地建成广发物流公司,还不齿地让何斌经理组织人手,四处传播谣传……但是他们就是不跑。

    汉唐集团的人商量来,商量去,算是找到三条理由来说明他们宁死也不跑的原因吧。

    这第一条就是故土难离。如果从明人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一个贬义词。

    明朝时期,广州已是明大陆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城市,与大陆内外的经济、文化交往都极其频繁,成为广东经济最发达地区。

    作为国际贸易的中心城市,明代后期的广州富丽程度,人口繁盛程度能与其他文化中心、政治中心、娱乐中心城市如南京、苏州、杭州、北京等相提并论,成为五个特大型超级城市之一。

    一天消耗的鸡鸭都是以万来数,米粮更是无数。

    这个时期谁愿意离开广州城?无论汉唐集团如何宣传台湾好,谁信?

    这第二条就是广州的城池高大,防护一流,加上新购买了众多火炮,自信心很足……而且还有火铳队。

    还有第三条就是广东地区的交通确实太好了,谁也没想到满清平南王尚可喜与靖南王耿继茂竟敢先行派出轻装轻骑来袭,这严重骚扰了居民的撤离……但是他们现在还是没有能力阻断珠江的交通,这一点,还算在预料之中。

    其实还有一条,不过是后话了……大家事后总结出,这个郑成功侵占了潮州城后,南下的鞑虏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分兵去潮州,反而是集中了兵力全力围攻,这就使得围攻广州的军队实力更强大了。

    这里面要插一句。在真实的历史上,郑成功在第二次攻打潮州,马上攻下之时,潮州总兵郝尚久一怒之下投了满清,南下的鞑虏大军,分兵一支来到了潮州,帮助潮州总兵郝尚久守住了潮州。

    然后还任命郝尚久为潮州总兵……后来,1653年九月,潮州总兵郝尚久又重投大明,后来被鞑虏围城,城破后全家自杀身亡……接着又是潮州大屠杀。

    真实的历史,真是乱透了。

    但是汉唐集团事先的安排还算不太乱。

    广发物流公司的何斌经理一见到有鞑虏骑兵出现,立刻收拾了各种能拿走的物件,领着手下们坐上船,顺着西壕先跑到了十八甫。

    明永乐四年,也就是1406年,根据大明朝自古以来“化外人法不当城居”的惯例,大明政府在广州十八甫设立怀远驿。

    这个怀远驿名正言顺是官办,由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官方机构市舶使管理。大明官吏在这里检查外国船只运来的货物,并且由朝廷抽税和收购。

    外国商人也可以通过从事中介贸易的商人,把大明政府收购后剩下的货物卖出,买回大明的货物。

    后来,外国船只来得多了,外国贡使和商人的数量日益增加,怀远驿进一步发展,从此西关南部即成为中外商人从事贸易活动及聚居之地,此时广州十八甫的经济地位也才真正凸现出来。

    何斌经理在这里早就建了一处小型的中转站,收留一些外面逃到广州,无力承担去台湾费用的人,待到这里差不多够送一批了,他再转送到位于珠江口的广发物流公司仓储基地,那个基地,他很早以前就建好的,不太费事。

    何斌经理到了中转站之后,马上命令说:“全体人员马上离开,携带上重要账目,沉重的物件都不要了,汉唐集团会为我等要回损失的!快快,把汉唐集团的旗帜拿出来………挂到那最高处!”

    广发物流公司的房子,在临走前,他也现挂上了。

    当初,他有些不明白,就算真是要离开了,挂这个旗子有用吗?

    当时伍大鹏董事长低声地说:“汉唐集团的财产不容任何人侵犯……哪怕是一根草棍……你放心,邪恶一定会被我们清算的,我向你保证。”

    十八甫的各家商铺,看见广发物流公司经理何斌和他的手下们,现在是一幅慌乱无比的样子,不由得也怕了起来。

    街道上忽然有人高喊着:“鞑虏骑兵来了,鞑虏骑兵来了!”

    昔日无比繁华的街道顿时乱了起来。

    幸好此时轻装南下的鞑虏部队,只是针对广州城而来,顾不得搔扰周边这些商人们,给了这些商人混乱的时间。

    街道上的人们乱得像一锅粥一样,无数物件洒落在地上,但没有人捡拾。

    人们都像是没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跑,竟还有人往广州城的方向跑。

    何斌经理拿出单筒望远镜向广州城方向看,他看见了有几名骑兵,像是前哨一样出现了。

    在望远镜里能看到他们狰狞的样子……几名骑兵不可怕,他和几名得力的手下都是有火铳的……可是想到他们后面的大队人马……何斌经理感到毛骨悚然,他怎么能不知道骑兵的厉害?!

    现在十八甫没有丝毫风,刚挂上的汉唐集团旗帜,无力地搭在高竿子上,像一条没有任何用处的红布。

    何斌经理看了看那旗帜,定了定神,毕竟鞑虏离这里还很远。

    他着人四处喊叫:“莫要财物了,快快上船!上不了船的人,顺珠江而下,那里有收容基地,我汉唐集团定会保你安全!莫要财物了……”

    十八里甫的外国商人到是跑得快,他们狂奔到自己的商船上,升帆就跑,期间还不停的高价收留其他的外国人……

    何斌经理看到自己带过来的几条海船上,人还没有装满,就又派出人手四处叫喊。

    这些船中,有一条是潘家的海船,那船长哆哆嗦嗦地说:“何经理,我等快跑吧,我又看见几个鞑虏上来了……”

    何斌经理又举起单筒望远镜观察,果然,又到了一批,大概七八个有了。他算了一下距离和自己的抵抗力,说:“莫要怕,他们还是哨兵,不会冲到这里的………看看还能不能再上来一批人。莫要怕,我也在此地陪你……你家公子可是说过,这船可是要完全听从我的。”

    那个船长没有争辩,又哆哆嗦嗦地回到了船上,他不停地向着鞑虏骑兵的方向看,想着如果他们一旦冲过来,他可会启碇而去,再惹不起的人,也没有比能要自己性命的人可怕……扬州大屠杀,他可是知道呢。

    还好,鞑虏骑兵确实没有冲向这里的意思,他们确实是随便张望了几下,但是平南王尚可喜事先有令,让他们抢先封住各个城门……他们被分到这个城门,可不敢乱跑开,平南王会尚可喜会直接砍了他们的头。
第三百五十四章 我有大义你没有(这一章我又发重了)
    潮州总兵郝尚久最终还是被郑家军生擒活捉了。

    潮州城破了之后,他带着最后的数十个亲兵,在总兵府里死守。

    上一次打败了郑家的攻城,这死仇就算是结下了,如果被郑家抓住,不会有好结果的。

    郑家军仗着人多,抬着大木头来撞总兵府大门。

    潮州总兵郝尚久他们几十个人,就站在高高的总兵府高墙上,不停地向下放箭,射死射伤不少抬大木头的士兵,时常就延缓了撞门的行为。

    还有郑家弓箭手也向上射箭,但是由于人家有高墙掩护,对方伤亡不大。

    双方斗得激烈…别说,这潮州总兵郝尚久很是能抵挡一阵子。

    后来,不知道从哪里扔进来数十枚冒着火星的小铁柱子,然后就轰轰地响了起来,潮州总兵郝尚久眼前一黑,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醒来后,他发现自己被五花大绑,仰面躺在地上。

    他听到了自己老妻的哭声,他努力扭头向那哭声之处看去,还好,一家子妇人都在,男人们都被绑起来了。

    “郝尚久,别来无恙乎?我郑成功来也!”

    敢在这时自称郑成功的,只能是他本人了。

    潮州总兵郝尚久慢慢转过脸来,看见披着大红战袍,手执马鞭的国姓爷郑成功快步走了过来,大红战袍在他身后飘舞……

    郑成功的脸上笑吟吟的。

    哼哼,我自己也做到了,正如施琅所说的那样,族叔永胜伯郑彩可以用最小的代价得下漳州,那么,他又何尝不是。

    但有这破城利器,他以前能总用围城之法来攻城吗?!

    潮州总兵郝尚久惨然闭上了眼睛,他不愿意看到那张因年轻而发亮,得意洋洋的脸。

    他低声说道:“国姓爷,在下输了,千刀万剐都可以……放过我的家人。”

    “哈哈哈,郝尚久,你竟然到现在还认为我是要杀你!夏虫不可语冰……我只要这潮州之城,借此地誓死与鞑虏抗争!可你却在阻挡我!

    我再三说过要与你联兵抵抗鞑虏,可你竟然能百般推辞,是何道理?!莫非你不信我征讨鞑虏之心?实在是没有道理……”

    年轻的国姓爷郑成功,用马鞭子指着地上的潮州总兵郝尚久说:“我来见你,就是为了明白一件事情,你明明知道我只是借城抵抗鞑虏,你为何拒绝?!莫非你真是想要勾通鞑虏?!但说无妨,只要说出你的道理,哪怕你真是要私通……我定会放你……还有你全家,你信我不信?”

    潮州总兵郝尚久叹了口气,说:“我信。只是潮州百姓不让……”

    “哈哈,一派胡言……莫非潮州之民全都心向鞑虏,愿为鞑虏之奴??”

    “非也,国姓爷在粤东地方,平常征粮之举,太过严苛……”

    年轻的国姓爷郑成功听后并没有生气,却是叹了口气,点头说:“是,我等自知……可是,我不如此,何来军粮以抗鞑虏?这潮州之民为何不理解我等?

    大义之事,终将有人要为此牺牲……不知何时也会搭上我郑大木的性命,我到时定然不会退缩!你可信我?随意说些,我早声言过,定不会杀你……”

    年轻的国姓爷郑成功脸上竟出现了些与年纪不相符的忧伤。

    这天下还有多少愚民……

    潮州总兵郝尚久说:“在下不是怕死,知道国姓爷定能做到!”

    “那你还拒绝与我联兵,让出潮州!哼哼,若是鞑虏来攻潮州,你定然就会让了……”

    “休想!在下仍会抵抗!甚至,若是潮州丢失,在下定然以死殉国!”

    年轻的国姓爷郑成功气得脸发红,双眉紧锁;那潮州总兵郝尚久也是青筋暴露,双目怒睁。

    年轻的国姓爷郑成功想举起马鞭子狠狠抽这个胡子大叔,但见他还气得厉害,狠狠地一顿足就走了。

    “蠢笨之极,蠢笨之极!”年轻的国姓爷郑成功走时,头也不回,他扬着马鞭子,对左右之人喝道,“把他们都松绑,然后都给我关起来!”

    年轻的国姓爷郑成功在潮州的收获是巨大的,他终于有了充足的军粮。

    潮州之地,可是广东的粮仓……

    在潮州总兵府中,郑家军中的骨干们欢聚一堂。

    一张大比例地图挂在了堂中,众将们正努力往东南下角的潮州地区看。

    那里被用朱砂点了一笔,据说是国姓爷郑成功亲自点的。

    这张地图,还有那地球仪,这些新鲜物件都是左前锋施琅带回来的,真是一笔写不出两个郑字,厦门永胜伯郑彩这个族叔,相当有情有义了,这让年轻的国姓爷郑成功心头一暖。

    我郑家定会重新兴起!

    看过试用郑家火箭之后,定国公郑鸿逵正色正言地对郑成功说:“大木,我心里放下一块大石,若是你族叔郑彩能将此物送于我等,这郑家情义还在,若有不测之日,那里便是我等容身之处……”

    年轻的国姓爷郑成功笑着说:“四叔多虑了……这个族叔是想要我等的米粮而已,给他便是。”

    定国公郑鸿逵轻轻摇了摇头说:“这里,还是有一份情份…”

    年轻的国姓爷郑成功没有再接话,心里道,这个四叔啊,太看重人情了……鞑虏之所以百战百胜,正是倚仗他们从没有情义一说。

    父亲为何会上当?他竟然信了他们的许诺!不相信我等的劝谏……

    年轻的国姓爷郑成功恨恨地想,若有一日,这欺诈之法,当我不会使用?

    鞑虏只不过用了笑里藏刀、调虎离山二计罢了,可怜父亲英明一世,竟被腥臊之族欺骗!

    定国公郑鸿逵看着郑成功阴晴不定的表情,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在潮州总兵府的大厅里,左前锋施琅就着这张大地图把整个局势分析了一下,大胆地得出一个结论,南下的鞑虏大军,很可能不会来袭潮州城。

    众人拊掌称善。

    年轻的国姓爷郑成功大为赞叹,施琅所言句句在理,契合实际。

    这潮州城高池深,他尚可喜、耿忠茂不可能分兵来攻……若不如此,他们不可能听闻泉州之地陷落后,竟逡巡不前,他们貌似怕后路被断,自然不可能分兵了。

    年轻的国姓爷郑成功总结道:“先固我潮州城,以窥南下之敌,待紧要关头,给鞑虏致命一击!”

    郑成功的双指如戟,一下子戳到了地图上的广州地方,那大地图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他心中一惊,生怕戳破了地图,连忙把住晃动的地图细细观看,还好,没破。

    会后,年轻的国姓爷郑成功把施琅和四叔定国公郑鸿逵都留下了。

    “施兄,还是有劳你再去一趟厦门,定然要再多换回一些此物,我先不去亲自拜访了,留个转圜之机……台湾之地,你可以见机行事。

    我等擒获的这些士卒,不可杀,毕竟名义上他们还是大明之军;又不可留,毕竟已经与我结下深仇大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