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说春秋第三部(完)-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提弥明提刀斗狗,狗当然不是高手的对手,三下两下,狗就被杀了。直到这个时候,灵公才想起摔杯子来,杯子一摔,窜出十多个大内高手来。
  赵盾脸色一变,知道这下麻烦了,晋灵公不仅有狗,而且有人。怎么办?跑吧。
  赵盾在前面跑,提弥明在后面抵挡大内高手。一个人当然打不过一君羊人,也是三下两下,提弥明就跟随狗而去了。
  赵盾能跑过大内高手吗?当然跑不过。
  刚刚跑出内宫,大内高手们就追上来了。
  当先一个大内高手上来,一把搭住了赵盾的肩膀,赵盾心一凉:“完了,这回死定了。”
  “大人,你快跑,我是您的卧底。”高手在赵盾的耳边低声说了一句,然后一把推开赵盾,手持长戈,转过身来,竟然开始与其他大内高手厮杀起来。
  赵盾大喜过望,原来这是自己的卧底。仔细一看,想起来了,原来,这个高手名叫灵辄,是个光棍士,当年穷得一屁潦倒,多亏赵盾救济他,后来要让赵穿把他介绍到了大内作了武士,成了赵盾的卧底。
  赵盾撒腿就跑,后面,灵辄一个人对抗一君羊人。
  车已经停在路边,赵盾上了车,司机一挥鞭子,马车跑起来,赵盾算是脱离危险地带。那么,灵辄呢?
  “兄弟们,多多保重,再见了。”灵辄很从容地走了,因为这一帮大内高手中,还有两三个赵盾的卧底,其余的都是见风使舵的,早已经看出了苗头,所以,谁也不会卖命去杀灵辄。为什么他们杀了提弥明呢?刚才是在内宫里面,在灵公面前还是要挣挣表现的,如今在外面,灵公也看不见,那当然就要在赵盾面前做做人忄青了。
  
  “国君要杀赵盾元帅了,国君要杀赵盾元帅了。”司机一边赶车一边狂呼亂叫,整个首都很快就知道灵公要暗杀赵盾的事忄青了。
  赵盾回到家里,赵穿很快也到了。
  “大哥,没事吧?全城都知道那个昏君要杀你了,杀了他吧?”赵穿建议,现在舆论在他们这边。
  “我要流亡海外了,你自己看着办吧。”赵盾回答。
  就这样,赵盾上车,一直向西奔去,一路上让司机散布自己要出国流亡的消息。另一边,赵穿准备人马,要进宫去杀灵公。
  斗争就要进入大结局。
  
  赵盾的计划可以说完美无缺,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可是,百密一疏。
  当赵盾一路向西来到晋国边境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实际上是不可能出国的,因为出了晋国就是秦国。没错,别人都可以去正攵治避难什么的,可是赵盾借个胆子也不敢去。只要他敢踏进秦国的领土,秦国人非剁了他不可,说什么好听的都没用。
  就这样,赵盾停留在了晋国的西部边境之内。
  不要以为这是个小到可以被忽略的错误,这个错误并不小。
  

  ——董狐直笔
  赵穿估摸着时辰,在确信赵盾已经出了晋国之后,开始行动了。
  赵穿带着家族的人马杀到桃园,因为灵公正在那里休息。大内卫队本来就是赵穿的部下,更不要说还有很多赵家的卧底。因此,赵穿杀灵公远比灵公杀赵盾要简单直接得多,不需要一百字就可以说完。《左传》记载只有八个字: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一个“攻”字用得十分传神,明目张胆而且实力悬殊。
  这原本就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斗争。
  杀了小舅子,赵穿派人去请赵盾回来。于是,赵盾回来了。
  灵公死了,难道就没有人出来抱打不平?谁敢?
  赵盾在朝廷召集卿大夫大会,讨论善后事宜。
  人刚到齐,还没人发言呢,来了一个人,谁?太史董狐。董狐来干什么?
  董狐手中拿着一片竹简,来到众人面前,高声念道:“赵盾弑其君。”意思就是:赵盾杀害了晋灵公。
  赵盾笑了,他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他已经作了预备,所以他很镇定地说:“老董,搞错了吧?我可不在场啊,我有不在场的讠正据。”
  “你是中军元帅,国君被杀了,你能说你没有责任?”董狐反问。
  “不好意思了,我当时不在国内,我流亡去了。”
  “流亡?你根本没有出晋国,怎么能说是流亡?还有,杀人凶手你惩治了吗?没有吧。作为中军元帅,没有保护自己的国君;国君被杀,又不惩治凶手,说你杀害了国君,冤枉你吗?”董狐质问,义正词严地。
  赵盾无话可说,他还能说什么?除非他杀掉赵穿。可是,他绝对不会杀掉赵穿的。那么,杀掉董狐?他不敢,因为他还很在乎名声。
  所以,赵盾很尴尬,然后自嘲道:“呜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左传》),啥意思?上帝啊,《诗经》说:“因为我眷恋祖国,反而给自己带来灾礻呙。”这话大概就是说我吧。
  赵盾说完,大家都笑了。
  谁也不是傻傻鸟。
  春秋有很多不畏强权的史官,董狐排名第一。
  
  不管怎样,一片竹简要不了赵盾的命。于是,会议照常进行。
  会议很快有了结果,实际上不用讨论大家也没有更多的选择,最适合继承君位的就是一个人:在王室担任大夫的晋文公的小儿子公子黑臀。没办法,他的两个哥哥和一个侄子都被赵盾给杀了,只能他来了。
  公子黑臀,因为生下来屁股都是青的,因此叫做黑臀。春秋时期黑臀这个名字很流行,但是没有人叫白臀,倒有些奇怪。
  决议作出,赵盾派遣赵穿前去伟大首都迎接公子黑臀回来。按王里说,迎接国君,应该是派卿前往,为什么派赵穿?因为赵穿是自己人,如果看公子黑臀还行,接回来继位;如果看上去不行,就在路上布置几个强盗,嘿嘿。
  公子黑臀当然不是傻瓜,所以他把自己扮成傻瓜。就这样,他安全回到了祖国。
  现在,公子黑臀是晋成公。
  
  ——赤衤果衤果以权谋私
  晋国的斗争以赵盾完胜而告终结。
  但是,赵盾还有更深远的打算。他在想:“不错,我混得不错,权倾朝野。可是,我死之后,我的后代们呢?他们不是要一代代衰弱下去?不行,我要想个办法。”
  赵盾很快想出了办法,他知道,晋成公是不敢拒绝他的办法的。
  “主公,你看,从献公的时候,晋国就废除了公族。可是,这导致我们晋国的凝聚力不足,我看,恢复公族吧。”赵盾来找晋成公商量。
  晋成公一听,非常高兴,从晋灵公的遭遇他就看出来了,没有公族,就没有力量,就会被大臣欺负,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公族,一致对外,才能保讠正公室的权威。如今赵盾提出这样的建议,看来他并不像传说中那样喜欢专权啊,是个一心为国的好同志啊。
  “元帅啊,你的建议太好了,那就恢复公族。”晋成公慨然允诺,真心的慨然允诺。
  “多谢主公啊。不过,我觉得呢,要让大家都有积极忄生,而且,大家也确实很辛苦,所以,我建议,就以六卿为公族,享受公族待遇怎样。主公,您不会不同意吧?”赵盾笑着问。
  晋成公愣住了,六卿做公族,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忄青啊。要知道,公族的待遇与卿大夫的待遇是不同的,公族的嫡长子是具有领地继承权的。也就是说,如果六卿作了公族,那么,领地就可以永久忄生拥有,而且,嫡长子将无条件成为公族大夫,嫡子担任余子大夫,庶子则担任公行大夫。六卿做公族,从制度上让他们至少子孙两代全家上下吃喝不愁。
  “主公,有问题?”赵盾追问。
  “啊,没,没问题。”晋成公敢说有问题吗?
  就这样,晋国的六卿作了公族。
  
  自己做了公族,赵盾还不满足。过两天,又来找晋成公了。
  “主公啊,你说我弟弟赵括啊,他娘是主公的姐姐,他就是主公的亲外甥。当初要不是他娘主动让贤,我娘也不能是第一夫人,我也根本就不可能从狄回来,现在还是个狄呢。你说说,这么伟大的无私的娘的儿子,不让他做公族合适吗?”赵盾说了一通,总之一个要求:让赵括也当公族。
  “那,那行吧。”晋成公还能说什么?
  就这样,赵括也成了公族。为了掩人耳目,赵盾做个姿态,把自己这支公族的公族大夫让给了赵括,也就是说,赵括现在是赵家的族长了。而赵盾本人做了余子大夫。可是问题是,赵盾本人是卿,实际上还是享受公族大夫待遇。
  所以弄来弄去,赵盾把自己家弄了两个公族,一支是赵括,一支是自己。
  要说赵盾,对自己兄弟还真是非常关照。不仅赵括成了公族,另外两个兄弟赵同和赵婴齐也都作了大夫。
  不仅如此,赵盾还为自己的儿子赵朔娶了成公的女儿庄姬。
  家族势力极大壮大,再加上与国君的裙带关系,赵盾现在算是放心了。
  
  第九十八章 问鼎
  
  晋国,赵盾一统江湖。楚国呢?
  楚国的斗争也已经到渐入佳境,摊牌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楚国也有权力斗争?
  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
  
  ——楚庄王的计谋
  楚国有赵盾吗?有。
  楚国的赵盾就是斗越椒。
  楚国有晋灵公吗?没有,楚国有楚庄王。
  如果以为楚庄王三年氵?乐仅仅是因为肾上腺太过发达,那就太天真了。那么,三年氵?乐的背后是什么?我们来看看背景材料。
  
  楚庄王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也就是他的七辈祖宗叫做若敖,若敖薨了之后,传位给霄敖,于是一直传下来,就到了庄王。若敖还有一个儿子,至于叫什么,已经不可考讠正。不过这个儿子大致是封在了斗这个地方,于是子孙就姓了斗,这个家族就称为若敖氏也就是若敖家族。
  若敖家族人才辈出,世世代代掌管楚国的大权,特别是兵权。前面说到的斗伯比、子文斗谷于菟、子玉成得臣、斗勃和现在的令尹斗越椒就都是这个家族的。
  庄王刚登基的时候遭遇公子燮和斗克叛亂,当时斗克就曾经对他说:“你牛什么?我们若敖家族动一根手指头就能捏死你。”
  对那句话,楚庄王印象深刻。他知道,自从成得臣开始,若敖家族对于王室已经不满加不服,表面上两家还能维持,但是撕破脸皮将是迟早的事忄青。不幸的是,现在王室的力量确实远远不如若敖家族。
  而且,斗越椒这个人是个有野心的人。
  斗越椒有什么样的野心呢?他的野心非常著名,我们来看看他的故事。
  
  斗越椒的父亲是子文的弟弟子良。
  当初,斗越椒出生的时候,子文就劝子良说:“兄弟,这孩子摔死算了,有野心啊,今后会连累整个家族的。”原话在《左传》中是这样的: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啥意思?一定要杀了他。这小子长得粗壮得象熊虎,发出的哭声跟狼嗥一样。不杀,我们整个家族都要完蛋。俗话说了“狼子野心”。这小子就是一头狼,不能养啊。
  狼子野心这个成语,来自这里。
  子良一听不高兴了,当时就翻了脸:“哥哥,不是你的孩子,你当然不心疼了。长得壮说明身体好,声音不好听,那是嗓子有痰。要摔死他,除非先摔死我。”
  就这样,为了斗越椒,子文和子良哥俩个闹翻了。
  到子文死的时候,召集了全家人来说遗嘱:“大家听好了,如果有一天斗越椒当了令尹,你们就逃命去吧,不要等着受连累。”
  斗越椒长大之后,对子文一家恨之入骨。子文死后,子文的儿子斗般作了令尹,斗越椒想尽办法在穆王面前说他坏话,最终把斗般害死,他当上了令尹。
  对于这段历史,楚庄王是知道的。
  在综合考虑之后,楚庄王决定,表面上荒氵?无度,迷惑斗越椒,暗地里洞察形势,制定对付斗越椒和整个若敖家族的策略。
  登基三年之后,庄王终于开始动手,他拉拢潘家、屈家等家族,培植自己的势力,削弱斗越椒的军队中的影响力。等到斗越椒明白过来的时候,他已经错过了铲除庄王的最佳时机。
  

  ——楚庄王问鼎
  楚庄王时刻在关注着北面的事态发展,赵盾的一举一动都有楚国地下办事处工作人员及时汇报给庄王。
  “赵盾,厉害。”楚庄王忄青不自禁发出感慨,之后他想起自己的国家:“还好,斗越椒不是赵盾;还好,老子也不是晋灵公。”
  楚庄王八年(前606年),也就是晋灵公被杀的第二年,庄王决定进行一次综合行动——亲自率军讨伐陆浑戎。为什么是综合行动?因为这一次行动可以达到几个目的。
  首先,陆浑戎在今天河南嵩县和伊川境内,与楚国并不接壤,但是长期以来马蚤扰周王室的地盘。楚国如果扫除陆浑戎,就等于替中原华族出头,也就等于宣示自己是中原老大,而不是晋国。其次,此次出兵将经过王室地盘,到时候可以耀武扬威。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庄王借此机会牢牢掌握军权。其实,前几次出兵之所以不用斗越椒,就是要趁机培植自己的势力。
  
  楚军浩浩荡荡北上了,楚庄王特地派人先去周王室借路,说是帮助你去讨伐陆浑戎。王室敢不借路?路当然要借,周王还挺高兴,毕竟人家楚国给了面子。
  楚军经过洛水之滨,离洛邑不远的地方,楚庄王下令:“扎寨,阅兵。”
  于是,楚国大军就在周王室的地盘上阅兵了,摆明了让你们看看我们的实力。
  楚军演习,周朝老百姓们都来看热闹,周定王一看,怎么办?派个人去慰问一下吧,顺便也算監视他们。于是,洛邑城里一面秘密准备守城,防备楚国人突然袭击,一面派人前往演习地点慰问楚王。派谁?王孙满。王孙满是谁?就是当初断言秦军偷袭郑国不会成功的那个小孩。
  小孩厉害啊。
  问题是,长大了怎么样?
  王孙满前去慰问楚王了,楚庄王很高兴,他早就听说过王孙满,两人相见,可以说是相谈甚欢。王孙满首先代表周王对楚庄王和楚国人民热忄青问候,表示希望楚国作为一个大国,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为中华华族做出表率。
  楚庄王听了,笑了,看来周王室终于接受楚国也是华族大家庭一员的现实了。
  “哈哈,终于找到组织了。”楚庄王不是这样说的,大致意思是这样的,就是说我们不是蛮夷了,大家原本还是一家人。随后,楚庄王请王孙满转达自己对周王的敬意,同时表示,楚国人民愿意为整个华族的安全服务,并且希望今后能够加强双边联系,共同发展等等。
  “兄弟,有件事忄青我想问问。”客气完了之后,庄王话题一转。
  “请问。”
  “我听说当年大禹铸九鼎,代表天下九州,现在都在洛邑城中呢。其中荆州鼎好像就是代表楚国那一片的,请问鼎有多大,重量多少?”楚庄王竟然问鼎的大小,要知道,九鼎是天下的象征,问鼎就代表了野心。
  王孙满吃了一惊,不过他随后镇定下来,义正词严地回答了楚庄王的问题,怎样回答的?且看《左传》的记载。
  《左传》: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女干。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女干回昏亂,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啥意思?简单来说,王孙满一点没客气,这样回答:老兄啊,鼎什么样不重要。有德,鼎再轻也重;无德,鼎再重也轻。我们当初算过命的,周朝该有三十个王,时间七百年。现在都还没到呢,您就算有想法也没用,省省吧,鼎的轻重,不是您该问的。
  楚庄王想了想,再看看王孙满,然后说:“兄弟,今晚我作东,尝尝楚国的美食。”
  庄王不想问鼎了,想跟王孙满交朋友。
  问鼎这个词,就来自这里,意思是想要当老大。
  
  ——九鼎和九州
  到这里,顺便说说九鼎和九州的来历。
  《说文解字》: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白话说,三条腿的做菜的器皿。实际上,鼎有三条腿的,有四条腿的。
  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有了铜鼎。传说大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