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史记人物风云谱-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8226;&;#8226;&;#8226;&;#8226;&;#8226;&;#8226;”
老太后说罢,不再继续说话,闭上眼睛好像已经睡着。尚靳见了,没奈何,只好告辞出去。
尚靳回到韩国,面见韩襄王,对韩襄王禀告了他在秦国的所见所闻。韩襄王听罢长叹道:“秦国是想给我们要报酬啊!可是秦国国富民丰我们能送给他们什么呢?”
尚靳道:“秦国连年征战,粮草必然紧张,我们不如送给他们一批粮草,或许可以讨得救兵!”
“可是我们自己的粮草也不丰富啊,让我们到哪里去筹措如此多的粮草呢?”
“以微臣之计,不如到周王室处去借,雍氏离洛邑较近,我们守住洛邑实际上也等于给周王室守住了门户。我国替王室守住门户,给王室借上一些粮草还不是理所应当么?”
韩襄王沉吟了半晌道:“也只好如此了!”于是命尚靳再次出使周王室去筹措粮草。尚靳走后不久,大夫右相张翠从魏国归国回来。向韩襄王禀报魏国同意出兵救韩,但奈何魏国自身虚弱,恐即使出兵,也及不得多大事。听说尚靳出使秦国无功,便对韩襄王道:“臣和秦国的名将甘茂素来交好,这甘茂胸怀广阔,眼光长远,且素得秦王重用,待臣前去试上一试!”
韩襄王得楚国围攻数月,早已焦急万分,有病乱投医,听说有希望便忙令张翠出使秦国。
张翠到得秦国,见到甘茂,对甘茂说了来秦国的目的,甘茂道:“秦韩本是近邻,韩国有事秦国当鼎力相帮,相国且在这里等待,待我向我加大王禀报!”
说罢,安排张翠休息,待次日早晨早朝向秦惠文王禀报。
次日早朝,甘茂向秦惠文王禀道:“秦国强大,诸侯恐惧,但臣认为我们还缺一些东西啊!”
惠文王道:“爱卿请细细道来,我们还缺少一些什么东西?”
甘茂道:“我们还缺威望!”
“如何树立威望?”
“救人之急,解人之困,使人人心怀感激,则威望自来!”
“爱卿是说&;#8226;&;#8226;&;#8226;&;#8226;&;#8226;&;#8226;”
“对,楚国无故伐韩,是为不义,我们解韩国之急,则不但韩国感激,诸侯见了也会感佩秦国,我们的威望不就建立起来了!”
“啊呀,是寡人看得浅了,寡人本想让韩国给我们提供一些粮草再去解韩国之围,那韩国的使节等待不及,刚刚离去,这可如何是好,。”
甘茂道:“大王不必着慌,那韩国又换了一个使节,现正在我处。”
于是秦惠文王令樗里子带领五万秦兵,往救韩国,去解韩国之围。
樗里子带领秦军从栎阳出发,经阳普、函谷关直奔韩国边境。还没等秦军到得韩国,前面却有探马来报:“楚国退兵回国,雍氏之围解了!”
欲知楚国为何无故撤军,请听下回接着说。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一百三十二回 拒借粮出使韩国
书接上回,且说那樗里子带领秦军直奔韩国,解救韩国之围,还没到韩国边境便听说楚国已经罢兵而去,令樗里子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大惑不解。经仔细打听才知道原因。
这件事还得从尚靳出使周王室说起。
且说这尚靳奉韩王之命,出使周王室。快马加鞭,只需两日,来到周天子都城洛邑。面见周天子赧王延。对周天子赧王延具道接粮之事。请周天子看在韩国为周王室把守大门雍氏的份上,暂借粮草若干,待年底归还。周天子心道:“说得好听!还不是有借无还!”近年来,周王室贫弱,诸侯不但不再向王室进宫,还多次勒索王室,动辄向王室接粮借钱,还常常泥牛入海,有借无还。此令周王室更加拮据,赧王延有心不借,但又不敢直接拒绝。只好先让尚靳退下,待周王和大臣们商议一下再做决断。尚靳扔下一句:“请大王快些商议,否则,雍氏一旦被楚国攻克,恐将对王室大大不利!”自行告辞。
尚靳出去以后,赧王延愁极而涕,对众臣道:“大周日渐衰落,屡遭诸侯勒索,王室费用拮据,今韩国又借故向我接粮,我们又哪里拿得出来如此多的粮食,请诸位爱卿想一个两全的法子,既不伤情面,又能把韩国使者打发出去!”
大臣们议论纷纷,哪里有什么法子?众人正忧愁间,突然听得外面喧哗,众人正疑惑间,突见一人,从殿门外飘然而入,那人频频和众人点头示意,来到周王面前,躬身施礼道:“闲人苏代参见大王!”
赧王延定睛一看,但见此人身材殷长,一袭白衣,头戴冲天冠,手持象牙芴,飘飘若仙,一派仙风道骨,正是洛阳苏代!赧王延一见此人不由得心中大呼:“周王室有救了!”
连忙走下龙椅,拉住苏代的手道:“苏爱卿救救周王室!”
苏代问得情由,纵声笑道:“区区小事,大王不必忧心!待我去一下韩国,臣保他韩国不但不会再给大王要粮,还要他把高都献给大王!”
赧王延一听大喜过望,说道:“如爱卿能够说的韩国不再向我要粮,寡人将周朝的一应国事尽皆交给爱卿打理!”
苏代谢过赧王延,随即出去,来到尚靳所住的馆驿,约同尚靳一起回韩国复命。尚靳说道:“周王准备的粮草可曾准备完毕?”
苏代说道:“你不是说要退楚军么?我替你把楚军退了,你还要粮草作甚?”
尚靳将信将疑,但见苏代说的恳切,只好跟随苏代来到韩国。到得韩国后,苏代教尚靳暂避一时,不要立即出来。遂只身来见韩襄王。
韩襄王见到苏代,畏苏代之名,不敢怠慢,连忙执手迎入内殿。
二人到得内殿落座,奉茶寒暄完毕,韩襄王说道:“先生来我国所为何事?”
苏代道:“我乃周室闲人,奉周王之命,闻听楚国伐韩,韩国无粮,特来看望看望。”
韩王道:“是啊,楚国伐韩,围困数月,诸侯皆道,欲救韩国须先解决军粮,韩国国小力薄,粮草不丰,想来想去,唯有先向周王室借上一些,待来年收成好了,再行还上。不知周王能否允许,先生此番前来,可带来了粮食?”
苏代道:“依苏代看来,韩国不需王室来救,楚国不久自会自行退去。”
韩襄王道:“何以见得?”
苏代道:“楚国远来,韩国未动。楚国围攻雍氏数月而无功,韩国坚守数月而功成。以我来看,韩国既然也感觉到了粮草不足,那楚国的粮草恐怕早就将尽了!因此以我来看,即使诸侯不来救援楚国也一定会在这两天退军了。况且,据苏代得到的消息,秦国已经派兵前来援助韩国了,因此楚国退军是必然的。只是,这一切的前提是——韩国没有向周王室接粮!”
韩襄王说道:“这是为何?”
苏代道:“自古道兵不厌诈,您试着想一下,如果您没向周王室接粮,在楚国人的眼里,说明您的粮草还很丰沛。可是您向周王室借粮了,这就暴露了您的虚弱!这时,以我的推断,说不定楚国会破釜沉舟,在救兵到来之前,加紧进攻,一举拿下韩国,如果这样的话,韩国就危险了!”
“那可怎么办才好?先生一定要救救韩国!”韩襄王说道这里眼泪差点流了出来。
“为今之计,唯有一个办法可救韩国!”苏代缓缓地踱着方步,慢慢地道。
襄王急道:“求先生快些道来!”
苏代慢慢地踱着步,没有说话,襄王的眼睛随着他转了一圈又一圈,想要说话,又怕打扰了他的思路,慢慢地襄王的腰竟然躬了下来,眼睛里流露着焦灼的光芒。
襄王上前,试探着说道:“要不&;#8226;&;#8226;&;#8226;&;#8226;&;#8226;&;#8226;先生您说出来,试试看&;#8226;&;#8226;&;#8226;&;#8226;&;#8226;&;#8226;”
不知苏代如何回答,请继续关注下回。。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一百三十三回 凭利嘴计赚高都
第一百三十三回 凭利嘴计赚高都
书接上回,苏秦虽见韩襄王言辞恳切,语带哀求,但还是不相信,襄王会真的不惜一切,挽救韩国之围。
为了试探韩襄王,苏代道:“我说出来,就怕您不舍得啊!”
襄王像是下定了决心,说道:“先生您说出来吧,为了韩国我一定会答应!”
苏代又沉吟了半晌,自言自语道:“您现在说得好,说不定一会又改变了主意呢,还是不说了吧,省得落人埋怨!”
韩襄王语带哀求,说道:“先生您就说吧,无论是何等条件,我都答应,绝不怨您,如若不然,天打五雷轰!”
苏代这才说道:“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您从现在开始您不但不能再给周王室借粮,还要把高都送给周王室,这样才能让楚国对韩国的实力琢磨不透!”
韩襄王说道:“我只是不再继续给周王室借粮不就行了么,为何还要把高度献给周王?”
苏代道:“兵者诡道也,用兵重在出其不意,您不再给周王室借粮,在楚国人的眼里,仅代表两个可能,一是您的确可能不缺粮食。第二种可能就是,有人已经提醒了您,为弥补过失,你这才采取了这种亡羊补牢的策略。第一种可能性并不让人信服,因为您既然已经提出了借粮的请求,木已成舟,即使再收回成命,也难免不会引起别人怀疑。因此,最有可能的也就是第二种可能性了。”
见韩襄王不说话,苏代继续说道:“如果您把高都送给周王室,效果就会大大不同了。其一、这会大出楚国的意料,使楚国确信您真的很有实力。连高都这样的地方都不在乎,岂不是证明韩国大有实力?其二、会由此而使天下诸侯认为您是一个忠义之人,韩国是一个尊重周王室的国家。如此这般,不但诸侯会因未及时救韩而内疚,就是连楚国也会害怕您会由此而得到周王室的支持,振臂一呼,联合天下诸侯,共抗楚国,而不敢再对韩国用兵。这样韩国之围就会迎刃而解!”
苏代说道这里,见韩襄公还在犹豫,便对他说道:“我知道我说了您也不会相信的,既然您不相信,我那何必多费口舌?我走了!”
说罢,就要转身离去,韩襄公连忙拉住苏代,说道:“谁说我不相信先生,我这就把高都献给大王!”
苏代所料不差,见韩国把高都献给周王室,秦国也已经出兵,心知以楚国之力断不敢和诸侯为敌,随即撤兵回国。
见楚国撤军,苏代回国复命,周王果然封苏代为上卿,命其主管周王室的一应大事,不提。
樗里子见楚国撤兵,韩围以解,秦国军队无须再继续向韩国进发,随命令秦军后队变前队,撤兵回国。
大军刚往秦国方向行了不到二十里,突见前面驶来一匹快马。那人驶到秦国大队面前,勒马站住,见到樗里子,对樗里子说道:“秦王口谕:令樗里子将军暂不回国,立即赶到韩国,协同韩国*齐国,不得有误!”
说罢,从背囊里取出一封书信,交给樗里子,对樗里子说道:“大王令将军将这封信令交给韩襄王,韩襄王接信,自会立即派兵,随同将军进攻齐国。”
樗里子接信,令大军再次向韩国进发。我们暂且放下樗里子这端,回头来说一下惠文王之所以联韩伐齐的究竟。
我们在前回书中说过,秦国东北的燕国两年前发生了子之之乱,齐国以助燕讨逆之名扶燕昭王即位,并以维和之名扶燕昭王即位后,在燕国强行设立军事基地,驻扎军队,赖着不走,时至今日,转眼之间,已经两年。
这齐国在燕国驻军,目的有三个,一是想借扶持一个傀儡燕王,借机控制燕国。二是,在秦国的东北驻军有威慑秦国之意。三是,时机成熟,还可以乘机南下控制韩魏,借以控制中原。
齐国在燕国驻军,如能做到威武文明,对百姓秋毫无犯倒也罢了,可它偏偏并不是这样。自从齐国在燕国驻军后,齐国士兵常常在燕国耀武扬威,横行霸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渐渐地还把触角伸进了燕国的经济领域,控制着燕国的经济命脉。燕国的对外贸易几乎全由齐国军队控制。由于经济命脉被其国军队控制,燕国国库渐渐空虚,以至于民不聊生,饿殍遍野!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接着说。
第一百三十四回 现灵异惠文王伐齐
书接上回,这燕昭王自然知道齐国在燕国驻军的真正意图,更知道齐国所谓的维护国际秩序呀、*呀,*呀等光明正大的旗帜下所掩盖的真正目的。他知道这齐国只是一只披着菩萨外衣的狼,齐国在燕国驻军,并不是为他,而是为的他们自己!
一开始阖着齐国扶他登基的情谊,还不好明言反对,渐渐地,见到燕国在齐国的“帮助”下越来越穷,越来越衰弱。为让燕国彻底依赖齐国,齐国还“好心地”给燕国训练军队。训练燕国军队的齐国将军给燕国军队配备了大量中看不中用的装备,纵容军人违反军纪,为所欲为。在他们的“训练”下,燕国军队由原来的虎狼之师变为一支军容不整、志气不振、纪律松弛的二流军队。由于燕国军队不能保护国家,齐国便有了在燕国长期留下来的理由。
公元前312年下半年驻燕国的齐军基地出现了一件怪事!值班的小军早上出得大营,见基地军营外不知从哪里突然冒出无数的毒蛇,这些毒蛇密密匝匝地缠绕着,蠕动着,腥味扑鼻,只看得人脊背发凉,浑身直起鸡皮疙瘩!那小军只吓得尖叫一声,转身只向帅帐跑去,边跑边叫道:“元帅大事不好!军营外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些毒蛇,把整个军营围了个水泄不通!”齐军元帅韩章听罢大感蹊跷,随同那小军来到军营外,见果然有无数毒蛇把齐国住,且看起来好像源源不断,还有无数的新的毒蛇赶来,加入围攻齐军的队伍。为首一条大蛇,通体乌黑,粗如碗口,仰起身子,嘶嘶直叫,血红的信子闪闪烁烁,令人胆寒!看来这大蛇是蛇群的首领。只见它高傲着透露,纹丝不动,群蛇纷纷望向它,只似在等待它的号令。
韩章吩咐手下士兵:“快快前去,把那条大蛇砍了!”
十几个胆大的士兵,闻声抽出钢刀向那大蛇冲去!还没等他们到得大蛇的近前,早有几条蛇冲了过来!那士兵挥动钢刀斩断了几条冲在前面的毒蛇。群蛇大怒,如潮水般冲向那十几个士兵,转眼间十几个士兵葬身蛇海!韩章看那几个死去的士兵通体乌黑,浑身抽搐,转眼毙命,心中大惊!其余士兵均不敢再度上前,他们平时杀敌倒也顽强,但这次面对的不是人而是毒蛇,谁还敢冲上前去妄自送命?
韩章见那些毒蛇咬死几个士兵后,并不在继续向前,心道:“难道他们只是想警告告我们,并不想赶尽杀绝?”正在无计可施之时,突然一个浑身颤抖,翻身跪倒,冲着蛇阵拜了起来,口中喃喃自语,似是求神保佑,其他士兵见状也纷纷跪倒。韩章看罢令人取来香烛祭品,摆设好了,自己也给群蛇扣起头来。说来也怪,那蛇群似有灵性,见他们跪倒,也不继续紧逼,绕营三匝似是警告,这时那大蛇才把头一抬,长嘶一声,回头向蛇阵游去,只见蛇阵悠忽分开,让出一条道路,那大蛇缓缓地游去,群蛇瞬间闭合,紧随着那大蛇而去,转眼间蛇群走的一干二净!
燕昭王听到这个消息,令燕国太史召卜了一卦,太史召道:“黑色即是玄色,此主一尚黑的国度当带领诸侯解救燕国之危!”
燕昭王问道:“当今诸侯何国尚黑?”
太史召道:“当今诸侯,唯秦国尚黑,主公可前往秦国,求秦国出兵,秦惠文王当会出兵相助!”
燕昭王道:“寡人在即位之初,就已经前往秦国,没有想到,强大的秦国的君王,秦惠文王对寡人说了一番我本来是想帮你啊,只是我现在也很忙啊之类的不咸不淡的话后,就把寡人打发走了!我们再次相求,他们是不是会同意呢?”
太史召道:“此一时彼一时也,齐国之所以在燕国驻军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威慑秦国。这一点秦惠文王不可能不知道。秦国之所以当时不派兵,是因为当时齐楚结盟,秦国怕力不能抵。现在不一样了,齐楚之盟已被秦国拆散。秦国通过两年的征战已雄霸诸侯。此时正是他们派兵的最佳时机啊!大王到得秦国不必求他,只是把群蛇围齐军之事告诉秦惠文王就行了!臣保他会立即发兵讨齐!”
燕昭王来到秦国,果然没有求秦国出兵,只是给秦惠文王讲了群蛇围齐的故事。
秦惠文王大奇道:“真的有这等事?”
燕昭王道:“千真万确!”
秦惠文王说道:“既然天命如此,我国当助燕国伐齐!你先回去,与我国里应外合,我会立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