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遥想沙场--话说二十二军(上)-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章 桃子熟了(一)
遥想沙场,是遥想父辈的旗帜,二十二军八千里云月,还要从八师“出山”的时候说起……

  八师“出山”的日子,是一个“桃子熟了”的季节,是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的时候。

  七月流火,炎夏将逝,秋凉未起。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刚刚过去第八个年头。日本长崎和广岛突然升起两颗血色火球;滚滚铁流又从大兴安岭呼啸而下。美国投下的原子弹和苏联红军发起的远东战役,加速了战争进程,帝国军刀在烈焰中消熔,樱花飘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血幕即将落下。

  公元1945年8月,中国——“桃子熟了”。

  如果站在历史的断崖,你永远有许多难解的迷团;然而在岁月帏幕里穿梭,多少能听到些许遥远的回声。“桃子熟了”,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这是我小学课文中的一句话。岁月悠悠,弹指间,往事如烟,又恍如昨日。

  毛泽东,真语言大师也。

  “这个命令你是下错了,而且错的很历害。我们不得不向你表示,坚决地拒绝这个命令。”中国共产党人愤怒了。这篇电文虽然是以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的名义发给蒋介石的,但文风完全是“毛式”的,也就是说电文完全出自毛泽东之手。之所以让中国共产党人怒不可遏,是蒋总司令自8月11日起连发了几份电文,命令国民党各战区部队“积极推进,勿稍松懈”;命令十八集团军“原地驻防待命,勿再擅自行动”:命令伪军“维持治安,保护人民”。并严令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中国境内之非法武装组织擅自向日军收缴武器,应负责作有效防卫;如果各地为股匪所占领,日军应负责任,并应由日军将其收回”。

  八年抗战,中国军民热血筑长城,盼来了胜利的果实。国民党要“摘桃”,却不让共产党“摘桃”,这天理何在?蒋介石远在峨眉山,想摘桃子,无奈手长腿短,只能想到“曲线救国”的弟兄。山东伪军第三方面军总司令吴化文摇身一变,立马就成了国民党济南“绥靖”区司令。于是,吴化文也成了受降仪式上的座上宾。得知此事,山东军民无不义愤填膺。

  是时,山东有“八路”27万,差不多占共产党全部人马的四分之一。虽说山东军区兵强马壮,但直到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之时,山东不要说“八师”,实际上“一师不师”——一个整师没有。从军队的编制上看,山东八路军“地方化”非常彻底,如果依照一些人的眼光,山东几乎没有正规军,最大编制也就是“团”,全由军分区节制。“主力地方化”,当年各抗日根据地都普遍实行,但“地方化”的程度因地而异,这是和抗日战争的游击战略相辅相成的。

  但是,“游击战争的时代过去了”。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在会议上握着中央来电说。

  抗日战争的胜利,意味着一次战略转变的来临。第三野战军战史中是这样记述的:“在日本宣布投降的第二天,山东军区即根据*中央的指示,将滨海、鲁中、胶东、渤海、鲁南军区的部队约60000余人,编成第一至第八师,担任机动作战任务。”这8个师,个个“身手不凡”,若按当年新四军标准划分,毫无疑问地可列入甲等部队序列。一师和二师,是以后“万岁军“的主力师;三师是“旋风部队”四十军的主力师;四师是二十六军的主力师;五师和六师是四十一军的主力师;七师被称为“攻坚老虎”,即以后四十三军一二八师,因“手上”有绝活,当年东野首长极为看好,与二纵五师并列为东野最强的两个师,实为“超一流”。

  当年山东的8个师有6个去了东北。留下主力有鲁中军区的四师,再就是鲁南军区的八师。当然要确切的说,还有胶东五师的一个团,听说还是许世友硬是抓住不放,这个十三团是胶东军区王牌中的王牌,他舍不得把这张王牌送了“别人”。十三团还真给许世友“长脸”了,这就是响誉全军的“济南第一团”。总之,当年山东主力纷纷开拔东北后,八师将勇挑重担,这也是意料中的事。

  在山东军区抗日战争中的5个二级军区中,有一个军区最小,小到“一枪能打透”,这当然是说,1943年鲁南根据地最“缩水”时候了。鲁南军区地处蒙山、临(沂)滋(阳)公路以南,陇海铁路以北,微山湖以东,沂河、沐河以西。从形势上看,北连鲁中,东傍滨海,西面即鲁西南,鲁西南当年是晋冀鲁豫根据地的湖西区,与山东不是一个战略区了。作个比喻,鲁南根据地应是山东解放区的“中下腹”,南面紧挨新四军的淮北军区和苏北军区。可以说,鲁南是华北和华中交汇的节点,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于1939年6月进入鲁南后,首先创建了以抱犊崮为中心的根据地。1940年10月25日,一一五师第一军区组建,这就是鲁南军区的前身。鲁南是当年一一五师重点“经营”的项目。如果从历史上看,山东八路军是由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两部分组成。从军队的建制上看,鲁南军区属于一一五师体系,虽说在一一五师入鲁前,这一带就有我党抗日武装活动了,但发展壮大却是在一一五师的大旗下。所以,以鲁南军区和滨海军区八路军部队为基础组建的二十二军,也可以说是八路军一一五师根脉的延伸。

  1945年夏秋,中国抗日战争已进入尾声。但鬼子投降了!国人在狂喜的同时还是感到突然,尤其是对大多数八路军将士来说,他们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胜利曙光已经在升起了,虽然他们已经非常强烈的感受到自1944年起,中国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形势已大大改观。 。。

第一章 桃子熟了(二)
1945年8月初,鲁南军区的两个主力团,三团和五团;正向日伪军据地发起连续不断地攻击。8月16日,胜利的捷报传到鲁南军区时,部队刚打下闫村,歼灭保安第二师师部和一个整团,俘虏就有1000余人,师长申宪武也没逃脱。就在在欢庆胜利的同时,鲁南军区接到组建第八师的命令。鲁南部队的番号为什么排在未尾,这我是很难说清了,但据亲历者回忆,八师的师长人选是8个师中最后定下的。副师长何以祥在*中说:“商量结果,大家认为鲁南军区政委王麓水同志比较合适,他不仅政治水平高,而且有实战指挥经验,可以任师长兼政治委员……”同时认为,八师还须任命一个副师长,这时何以祥自告奋勇提出赴命。

  何以祥时任山东军区参谋处副处长。山东军区没有参谋长,司令部有参谋处,参谋处有处长,当年的那个“处长”在*时期算得上风云人物,那就是副总长兼海军政委李作鹏。处长从职权上看来没有参谋长“大”,是否相当于二级军区首长呢?依我看差不多吧。军区首长考虑王麓水任教导二旅政治部主任时何以祥是该旅参谋长,有过配合工作的经历,这事很快就这样定了下来。

  说了师长,又说了副师长,就轮到说参谋长了。和山东军区一样,八师也没有参谋长。鲁南军区参谋处处长名叫来光祖,八师组建后不久,就返回了鲁南军区。但来光祖和这支部队很有缘,淮海战役后,又坐到二十二军参谋长的位置上。这时候主管司令部日常工作的人名叫马冠三,马冠三原是鲁南军区作战科科长,来八师任参谋处主任,马主任在这张板凳上差不多一直坐到百万雄师过大江。

  虽然司令部没有参谋长,但政治部主任却是没有“缺席”过。虽然同是主任,政治部主任“官帽”要比参谋处主任要大,要论八师的师首长,也就是王师长和何副师长,再就是政治主任刘春了。刘春,河北人。王师长是“老表”,何副师长是“川娃子”,所以刘主任在山东算得上是“半个地主”了。依何以祥的话说,刘春是个能说会写的知识分子干部,填表的话,也就是学生出身。刘春1937年入党,但不知是不是在红军时期。不过,稍稍作点补充,刘春是在二十二团政委任上提升的,但提的是副主任。师副主任和团政委今天是平级,但当年副主任就是“准师”的上级了。实际上,刘春任副主任时间很短,很快就升任八师政治部主任,直到解放战争胜利后才离任。

  王麓水原来就是鲁南军区政委,八师指挥机关其实就是鲁南军区前指的原班人马,两块牌子罢了。出门打仗了,就挂“前指”;“回营”了,就是军区。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八师”论级别应该是军了。以后,从八师在山野中的地位上看,好象也是如此。但所谓的“高职低就”都是现代人发明的,当年没这一说,反正就是这么一回事。战争,今天不知不明天事,不要想得太多了。

  八师直属队除了通信队、还有侦察队,但最值得一提的是特务营。特务营原来是军区特务营,这个营很有战斗力,以后多次在关键的时候出马,这次被“挖”到八师,军区基本就空了,鲁南军区从此“一蹶不振”。如果读一些战史,你会看到山东许多二级军区一茬茬的升级主力,如胶东最早送走的是四十一军(东野四纵);接下来是二十七军(华野九纵);再是三十一军(华野十三纵);还有呢,三十二军也是胶东部队吧。以后华野有个鲁中南纵队,顾名思义也就是鲁中和鲁南的部队,鲁南充其量“半壁江山”。不过,话也要说回来,鲁南根据地面积最大时也不过三千平方公里,就这点资源,浑身是铁,能打多少钉啊。

  八师的指挥机关非常精干,作战科除了科长就是两个参谋,侦察科也是如此。政治部两个科,几个干事。后勤部门人员稍多,以适应战勤需要。这样的编成,指挥机关非常高效。作战部队有3个团另1个营,兵员近万人。以后去东北的一师、二师也就是7000来人。但万余人的一个师,还不值得大惊小怪。美军的师一直是近两万人,抗美援朝中,我军一个师,也有一万五六千人的。但让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的是,八师作战部队加上特务营,也就是10个营,每个营你可算一下有多少兵。组建8个野战师时,军区要求每个团都为甲等团,也就是说兵员2500人左右。但对八师来说,只多不少,二十二团和二十三团是当时俗称的“大团”,团首长又兼军分区首长,一个团超过3000人,要以今天的编成来看,差不多就是一个旅了。所以说,八师不仅师首长级别高,团队也是超乎寻常,说是团长,其实都是当过司令的。

  可以说八师的组建是在出征之中完成的,也可以说是鲁南军区前线指挥部换了块牌而已。但短短几天,罗荣桓手下就有了8个建制师,而且齐装满员。这个经常被当代人称作政治元帅的罗荣桓,欲将何为呢?这就是战史上的山东军区发起的五路反攻大军。要问八师兵发何处?军事科学院编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二卷》中是这样记述的:“向徐州进军的鲁南军区主力,在地方武装配合下,直逼徐州近郊。”

  8月22日,八师逼近徐州。二十二团团长王吉文和政委刘春(刘春9月初任副主任)甚至在晚上登上了九里山。眼望灯火明灭的徐州城,真是一颗肥硕的“桃”啊!不过,也是桃子好吃,桃难摘。战史中提到的近郊,就是今天的徐州市的贾汪区。许多人知道,贾汪是个矿区,更因为淮海战役时共产党的两个“卧底”在这里发动兵变而名噪一时。

  说来贾汪这一仗,是八师从警备九旅十八团接手过来的。当时我父亲在该团七连任指导员,对打贾汪曾写有回忆文章,现摘其中一段以佐证:

  “就在我们积极准备组织攻击贾汪南门的时候,却接到要我们撤出战斗,去执行新的命令,说是攻击贾汪的任务上级交给鲁南来的主力部队了……”

  当时让我父亲好生不服气,主力就是主力,下回说一说“主力”这话题。

第二章 辉耀双雄(一)
主力就是主力!谓此言者,三十八军梁大牙也。

  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三十八军因动作迟缓,贻误了战机,“主力个鸟!”据说军长被彭大将军骂得狗血喷头;第二次战役,三十八军知耻而后勇,勇冠三军,力夺头功。“万岁军”声名鹊起,梁兴初喜不自禁,乐不可支,故有此言耳。

  其实,我想这多半是文学语言吧。但即便如此,我还是以为坦露的是一个军人的真正豪情。我父亲在华东军大时有个战友姓陈,河北沧州人。俩人关系不错,一次我听父亲说他是“地方的”。多少年后,我才知道这“地方”,无非就是县大队,区小队罢了。今天我要是搬出俺老爷子的“潜台词”,那就是说“咱可是主力啊!”

  建国后,我父亲多在政治部任职,我以为早已修炼成“标准”的布尔什维克了,没想到离开战场多少年后,潜意识还有那么一点“居高临下”的。

  到了1949年,华东有我近百万大军。不用说,其中野战军是主力;野战军16个纵队,以参战和表现来说,我以为有10个主力纵队;主力中,要按粟大将的评点,其中有6个纵队为头等主力,除一支稍逊外,其余5个纵队难分伯仲,各有所长。三纵能列入华野最强阵容,当然要“仰仗”八师。陈毅来山东后,曾打报告给中央,要求留下八师,理由之一,就是要给山东留些种子。种子就是八师的两个团。

  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抗日根据发展史略》中有一段记述。1943年3月,“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所属各旅、各支队番号一律撤销,两大系统的部队编为13个主力团。鲁中军区:一团、二团、四团;滨海:四团、六团、十三团、二十三团;鲁南:三团、五团;胶东:十三团、十四团、十六团;清河:直属一团;山东军区辖特务团。”山东军区兵强马壮27万大军,要说头等主力团也就13个。八师独占两个,看看八师的两把“大刀”,就想起电影《英雄儿女》中的一句台词。团长说:你们这个团,从来就是大腿杆上绑大锣,走到哪,响到哪!

  八师攻打滕县时,师长王麓水问两个团长,打破城门你要多少时间?

  一团长想了想曰:“30分钟”。

  另一团长毫不迟疑答:“10分钟”。

  好!王师长大喜,令箭立马就交给了这个团长。

  这个团长就是二十二团团长王吉文。二十二团在鲁南有鼎鼎大名,习惯上又称老三团,好!我就先说这老三团。

  老三团有多老,有人也许不以为然。要以番号来说,三团是在1941年8月才有的“名份”。以当时实际情况来看,我觉得更应该是叫“新三团”。这是因为山东纵队的教导一旅三团调出,又填补进来一个团,番号自然还是三团。所以,所以这个三团,在教一旅“老”字还不敢当吧。

  倘若一个团队一两千号人,兵是新兵,官是新官,一仗没打,一枪没放,那当然是个新部队,但这个三团是有来头的。据战史记载,山纵教一旅三团调走后,又有山东纵队特务一团和特务二团(一说是特务三团)合并组建三团,可见这个三团不寻常,是由精锐组建的。也许说是精锐你可以接受,但说“老”可能还是不以为然。常言道:树有根,水有源。一支军队也是有血脉可寻。

  今天,浙江舟山普陀有个海防团的团史馆,这个团史馆被舟山市和普陀区两级人民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军史馆对社会开放,在全军也不多见。在当地政府网站上有一段话,我不妨录在这里:

  “该团史馆于2004年10月筹建,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由我区区委区政府与普陀山管理局、普陀山佛教协会共同援建。馆内共收录了该部从红军长征时期至今370余幅图片和5万多字的文字资料,客观详实记录了该部自诞生于红色苏区以来,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的光辉历史”。

   。。

第二章 辉耀双雄(二)
这个团史馆陈列的军史,就是老三团的军史,若以上述所言,那岂不是红军团了。不过,从我的角度上看,说红军团那就牵强了,毕竟对红军团的界定,军队有关部门肯定是有“杠杠”的,何况二十二军也从来没有此说,我想这不过是一些“秀才”之作。

  虽然,我以为老三团与红军团还不能划等号,但这个团与红四方面军确实又有割舍不断的血脉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支有红军基础的部队上发展起来的团队。这支有红军基础的部队就是八路军一二九师的津浦支队。

  1938年3月,八路军一二九师组建津浦支队,支队长孙继先,政委王育民(王育民不久牺牲)。同年7月;一一五师第五支队和一二九师津浦支队奉命挺进冀鲁边平原地区。津浦支队入鲁后不久即编入了山东纵队,通常都以山东纵队教一旅四团为津浦支队“主流”。但是,山东纵队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