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丰水东注-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从叔孙通为朝廷定了这套礼仪之后,刘邦这段时间每次见了叔孙通总是禁不住的要赞赏他几句。一天,叔孙通趁刘邦高兴之时,向刘邦提了一个小小的请求,“皇上,臣有一些弟子,他们个个都学富五车,精通六艺。前些日子,他们随臣一起演练朝仪,可谓劳苦功高。蒙皇上厚恩,臣已得尊贵显赫的上卿之职,可他们现在还一个个的都是布衣呢,乞求皇上略施恩泽,给他们一个报效朝廷的机会。”
“好,先每人赏赐一个郎官,以后再择才晋升。”刘邦心情好的时候办事特别痛快。
“谢皇上隆恩。”叔孙通大声说道。
弟子们得知老师为他们求来了富贵,欢呼雀跃的同时,也在诚心诚意地向老师道歉,“先生审时度势,真乃圣人也,我等确也不识时务,差先生远矣。”
道歉为了何来?原来当年叔孙通投靠刘邦之后,很荣幸地得到了一个博士的头衔,博士随无实权,但可以参政议政,也有推荐人才的权力。叔孙通的弟子们都指望老师能把他们推荐给刘邦,谁知此时叔孙通向刘邦推荐的都是一些不懂文墨的赳赳武夫,而对这些跟随自己多年的弟子们则是不管不顾。
时间一长,众弟子渐渐地有了怨言,“老师得了富贵,把我等都给忘了。”“老师现在眼里只有乡曲武夫,即使盗贼也比我等高贵啊。”
叔孙通听到弟子们的议论后有些生气,“你等也太不识时务了,方今我主率兵征战天下,此刻需要的是壮士,似你等手无缚鸡之力能上阵搏杀否?且莫心急,他日天下太平之时,定有你等出头之日。”
现在,当一切都遂人所愿的时候,众弟子们才相信老师所言不谬,并开始争相传诵老师的恩德,叔孙通的那个所谓的“汉家儒宗”的地位也由此确定。
话说开国元勋曹参也参加了那个新年朝会,当他从京城回到齐国后,受刘邦用叔孙通的启发,他也从齐国当地征集了一批儒生。
当时的齐国和别的地方一样,在经受了这么多年的战乱后,已经成了一个满目苍夷,社会混乱,民不聊生的社会。踌躇满志的曹参觉得齐国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迅速恢复社会秩序,迅速恢复国计民生。但到底怎样做才能尽快地达到这个目的呢?都说儒生博学多才,知书达理,曹参觉得请他们前来共商国事那是再好不过的了,于是便把他们请进了相府。
曹参把自己的想法给众儒生说了一边,然后就非常诚恳地请大家发表意见。
曹参的话音刚落,一个儒生马上就开始发表起了他的高见,“丞相,小生以为我齐国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地在我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要让老百姓人人知道礼义廉耻,人人知道上下有序,尊卑有别,正所谓‘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若如此,丞相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可是,国计民生的问题如何解决呢?”曹参问道。
“丞相,‘君子忧道不忧贫’,国计民生事小,礼义廉耻事大啊。”又一儒生说道。
曹参不置可否地看着他们微微地笑了笑。
看到曹参微笑,众儒生仿佛得到了什么鼓励似的,争相开始发言,几个时辰下来,这些人说来说去除了礼仪还是礼仪,只把个曹参听得有些不耐烦起来,正在这时,曹参又听到一个儒生说道,“应该在我国的主要道路中间都划上一条线,男人走一边,女人走另一边……”听到这里曹参再也听不下去了,只见他站起来说道,“诸位先生,今天我们就先议论到此,等我以后有闲暇时间的时候再请你们来给我讲礼仪吧。”
等这些人都走了以后,曹参对他儿子曹窋说道,“此等儒生只知礼仪,不明庶物,难以与之共事。”
曹窋立即给曹参说道:“父亲,听说胶西有位盖公,老成持重,德才兼备,在当地很有名望,可否请他前来一晤?”
“盖公?我好象也听说过此人,好,明日你就陪我去胶西寻访他。”曹参说道。
父子二人到了胶西以后,很快就寻访到了盖公,曹参言辞恳切地说明了来意,曹窋也代表父亲献上了他们随身带来的重金厚礼。看到二人为国为民求贤若渴的这种诚恳心态,盖公也就不好再推辞了,第二天他就跟着曹参父子来到了临淄。
这位盖公年近七旬,平素专志研习黄老,一生清净恬谈,不喜与官家交往。盖公告诉曹参,“治道毋烦,治道贵清净而民自定。”接着他又形象地给曹参做了个比喻,“治国之道如同烹鱼,切勿翻动过勤,否则,鱼肉非成烂泥不可。”
盖公说的话虽不多,曹参却觉得大为受益,敬佩之余他又问盖公,“请问先生,当务之急,我应该先做什么?”
“目前,你只需多留意市场和监狱就行了。”盖公指点道。
曹参闻听此言,豁然有茅塞顿开之感,于是立即起坐相拜,从此曹参便以盖公为师,所有举措无不奉教施行,后来齐国果然大治。
曹参相齐九年,盖公也陪伴了他九年。这期间,相府的正堂里居住的是盖公,曹参则住在厢房,以此表示对盖公的敬重。
惠帝二年,曹参担任了汉朝的第二任丞相。
曹参继任丞相后,所有萧何时期定下的政策法令均未曾改动,一成不变地保持了原样,这主要是缘于曹参对萧何的信任,缘于对萧何所定的那些政策法令的理解,后人把这个现象叫做“萧规曹随”。
萧何、曹参是汉初的两位贤相,由于他们勤恳的工作,才最大限度的抵消了吕氏祸乱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才基本保持了汉初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惠帝六年,曹参去世,朝廷还是按照刘邦生前的安排,任命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后来王陵被免,陈平任右丞相,审食其为左丞相。直至刘恒登基后,周勃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
去掉一个丞相就节省了一份朝廷的开支,这是刘恒只设一个丞相的主要目的,不过当时大家都没猜透刘恒的用意。
一天,散朝后有人给刘恒送来了一匹千里良驹,该马通体毛色赛如枣红,四肢强健,臀部滚圆,嘶鸣咆哮声可传数里。刘恒喜欢骑射,自然懂得这匹马的优劣和价值,他抚摩欣赏了一番后感慨地说道:“朕既不上阵厮杀,又不长途奔驰,此等好马与朕无用啊。且价值昂贵,送马之人一定破费极多,朕受之心中难安,你们还是把它牵回去吧,朕不敢受此厚礼。”
刘恒回到宣德殿后,北宫伯子进来禀报道,“皇上,皇后娘娘来了。”
“快请她进来。”刘恒对北宫伯子说道。
窦漪一进门就微笑着问道:“皇上,臣妾听说有人给皇上送来了一匹千里马,不知皇上喜欢否?”
“马确实是一匹好马啊,不过,朕没有收下,已经叫他们牵回去了。”刘恒微笑道。
“皇上,臣妾已经记不清您这是第几次退回他们进贡的物品了,您这样一件件的退,臣妾觉得也太麻烦了,何不下一道诏书禁止各地给朝廷进贡呢?”窦漪说道。
刘恒严肃地说道:“皇后所言极是,其实朕刚才也正在想这个问题呢。各地给朝廷进贡的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已是一个不成文的制度了,很少有人反对这项制度,更没有人去考虑这项制度所带来的不良社会后果啊。”
“进贡者尽管名义上是他们在进贡,但是其进贡的费用却不见得是出自于他们的钱袋,这些费用最终还是会转嫁到老百姓的头上的。”窦漪插话道。
刘恒感慨起来,“是啊,老百姓承受皇粮国税的负担已经够受的了,如果再把购置这些奇珍异宝的高昂费用加到老百姓头上,老百姓怎么承受得起啊?老子说的,‘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啊。好,明天朕就发诏书,禁止各地给朝廷进贡。”
听到刘恒这样说,窦漪笑了,她笑的是那样的甜美。“臣妾代表老百姓感谢皇上。”
不知怎么刘恒觉得窦漪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美,虽然窦漪还是穿着平时常穿的那套没有任何花纹图饰的普通的帛布衣裙,但仍然有一种高雅华贵的气质通过她的眉目举止透露了出来。刘恒心想,看来人美主要是靠内在的美,完全不用凭借名贵服饰之类的那些俗物啊。
公元前一百七十八年,即刘恒即位的第三年夏,刘恒下了一道禁止各地给朝廷进贡的诏书。
刘恒由那匹千里马联想到了长安城内的泛滥成灾的公用马匹,他下令全面清点所有的公用马匹,无论是皇家的还是其它部门的,只要是多余的,一律送到驿站使用。
马的问题处理完了以后,刘恒紧接着又下了一道诏书,要求各地官员节俭,并撤消了自己的南北禁军。
诏书略云:“饬令各地官员务必节省开支,切勿扰民劳民。朕既不能远德,却又这般重兵厚卫,实是朕之大不德也,今撤消南北禁军。”
南北禁军的将官们一部分被分调到各个边关要塞,士兵们则是全部都回乡务农去了。自然,节省下来的军费也都补充到边防各处了。
第六回 赵佗自立朝廷 陆贾出使南越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趁天下大乱之机,很多地方借保卫家乡为名纷纷发展起自己的武装。岭南地区也就是地处广东、广西、以及福建南部、江西南部、云南东部、越南国北部一带的许多秦属州郡也借防止盗兵为名大力的发展自己的地方武装,企图搞所谓的封建割据,这其中当数南海郡(在广东省)的势力最大。
时任南海郡尉的任嚣此人颇有见识,正当他雄心勃勃地准备大干一番事业的时候,却突然身患重疾一病不起,在生命垂危之机,他把时任龙川县令的赵佗叫到了番禺(南海郡的行政首府,今广州市)。
任嚣躺在病榻上对赵佗说道,“闻陈胜等作乱,豪杰相继叛秦自立,南海虽辟远,然亦须防盗兵侵此。吾欲兴兵断绝岭南通往中原之路,自备以待天下大变,无奈天将弃吾。南海之地幅员辽阔,且负山险阻,更有许多中原人相助,此等风水宝地足以立国,只是郡中官吏无人可与之谋,唯公能托也,即日起南海郡就交付于公了,望好自为之。”
任嚣说完,便从枕边拿过郡尉符印交给了年轻的赵佗。
郡尉本来只是军事长官,但由于岭南的地域特殊,秦政府并未设专职的行政长官郡守,而是把行政、军事大权一并交给了郡尉掌管,因此郡尉便是当地的最高统治者。
赵佗,恒山郡真定县人(今河北省正定县),秦朝著名战将。
强大的秦王朝统一六国后,挟着余威,继续对六国以外的周边地区进行着兼并和蚕食,秦王朝的版图在不断地扩大。公元前二百一十九年,秦始皇命令大将军屠雎率五十万平楚大军继续挥师南下,屠雎大军遂翻过南岭,进入了荒蛮的百越之地。
由于地形不熟,后勤保障不畅,再加上士兵过于疲惫,屠雎大军在百越土著武装的强烈抵抗下,几乎寸步难行,后屠雎被百越人击杀,全军失去主帅,自然无心再战,秦始皇的第一次征服百越行动于是宣告失败。
四年后,即公元前二百一十五年,秦始皇再次谴派任嚣和赵佗两员大将率兵五十万继续征战岭南。这一次,由于准备充足,由于任嚣、赵佗两员虎将能征惯战,秦军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平定了百越诸地。
公元前二百一十四年,山清水秀、土地肥沃、幅员辽阔的百越之地第一次正式纳入了中国版图,即秦王朝的版图,秦政府在此地分设了三个郡,分别是南海郡(广东大部及江西、福建南部)、桂林郡(广西大部及越南中北部)以及象郡(云南大部)。
百越诸地平定以后任嚣和赵佗奉命留守,任嚣被任命为南海郡尉,赵佗被任命为南海郡属龙川县(今广东龙川县)首任县令,由于龙川地处边关军事要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才由征南大军的副统帅赵佗亲自担任,赵佗这时候才年仅二十三岁。
任嚣和赵佗本是行武出身,但形势逼迫,他们不得不尽快地开始着手学习研究地方上的有关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行政管理业务。
年轻的赵佗为了能深入地了解越人的思想,文化以及生活习俗,他首先改从了越人的装束,他经常深入到越人的居住区,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他发现这些越人勤劳、质朴、头脑很聪明,生存和适应能力也很强,但他们的身材太过于精瘦矮小,远不及中原人那样的高大魁梧,而且由于地域闭塞,和外界交往的太少,他们的文化、生产方式和中原比起来也显得非常的落后。
为了南越的稳定与发展,赵佗知道必须要尽快的引进先进的中原文化和生产方式,于是他和任嚣联名上书朝廷,请求尽快迁移一批中原人到南越来,秦始皇便于公元前二百一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语出《史记》)五十万至岭南,这些人当中有六国贵族的后代,有文人,有工匠,有农民,还有一些非常精明的商人,他们的到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等于是中原文明的到来,这些人和远征百越的留守士兵就成了岭南最早的中原移民。
后来,赵佗又上奏朝廷,请求从北方再迁移一批年轻女子到龙川,为士兵们做饭洗补衣服。实际上他的目的就是为了稳定士兵队伍,因为士兵们一旦与这些女子结合后,在龙川成家立业,自然就不再想着回北方去了。秦始皇给了赵佗一万五千名女子,这点人数显然不够庞大的士兵队伍之需,于是赵佗便鼓励汉越通婚,鼓励士兵婚娶当地女子。
赵佗任龙川县令一职有六年,对于当地民族的思想和生活习俗,他已渐渐地熟悉了解了,这段基层工作的经历为他积累了丰富的从政经验,更为他以后的统治南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元前二百零八年,南海郡尉任嚣病故,赵佗继任郡尉,这时候赵佗才二十九岁。赵佗上任伊始,便下令岭南各关口加强戒备,防止中原乱兵侵入。
公元前二百零六年,秦亡。赵佗趁刘邦项羽打得火热无暇南顾之机,起兵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他的统治范围遂扩大到了整个的岭南地区。
两年后,即公元前二百零四年,赵佗建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市)。赵佗时年三十三岁。
公元前二百零二年,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天下虽已安定,但由于多年的战乱,物价飞涨,粮食极度匮乏,百姓困苦不堪,买儿买女的现象随处可见,个别地区甚至还有易子而食的情况发生。面对这样的一个社会局面,还算圣明的刘邦采取的是一个基本上能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的政策,尤其是在大规模用兵之事上他更是相当慎重的。在对待南越国的问题上,刘邦前前后后考虑了六年,最后还是决定不采用军事剿灭的方式,而是用极优惠的条件让南越臣服汉朝,做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南越国不向中央政府交税,南越自制。
刘邦手下可谓人才济济,各路人才应有尽有,其中就有一位和苏秦、张仪一样善于搞外交的人物,此人名叫陆贾。陆贾学识渊博,极有口才。刘邦便选中了他做为自己的全权大使出使南越,临行前,为了提高陆贾这位大汉使者的身份,刘邦把他擢升为大夫。
公元前一百九十六年,陆贾一行来到了南越。
赵佗在他的番禺城王宫里召见了陆贾,陆贾进门时赵佗故意大大咧咧地斜靠在王座上,两腿大大的分开,微微地闭着眼睛,仿佛是在睡觉似的。
赵佗摆出这种傲慢举止其实就是想试探一下陆贾,他是想通过这位使者的态度来揣测大汉皇帝对南越国的态度。聪明的陆贾并没有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只见他大大方方、彬彬有礼地上前做了一揖,“大汉使者陆贾拜见南越大王。”
见赵佗没有任何反应,陆贾又朗声说了一遍,“陆贾拜见南越大王。”
赵佗终于睁开了眼睛,只见他慢条斯理地说道,“我南越与你们大汉素无交往,今日足下到此有何贵干啊?”
“本使者身负大汉天子之命,前来给大王贺喜。”陆贾微笑道。
赵佗的鼻子里“哼”了一声,“不知喜从何来啊?”
“请大王容在下慢慢道来,”陆贾看着赵佗从容说道,“我大汉天子皇恩浩荡,心怜中原与岭南百姓疾苦,特谴在下前来告知大王,只要大王率南越之国归附大汉,则南越可做为一个藩属国自制,南越不仅不用向朝廷交税,而且还可从通商中获得中原人力物力之援助。若如此,岭南之地即无战争之害,也无税赋之苦,只有通商之利,请问大王,这对你们南越来说算不算是喜事呢?”
陆贾的这番分量十足的话终于打动了赵佗,只见他端坐起身子大声地对手下人说道,“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