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之虎-第6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历史已经证明了就算蒋中证拿到了先进的武器也打不过哪怕是战斗力差的日军。



    在抗战的最后几个月里,已经有了美械武装的国府部队照样被日本揍的满地找牙。日本人藤原彰在《中国战线从军记》里面记载:他在1945年打下江西省西南部、靠近广东省边界的大庾后不仅仅得到了大量用于预防疟疾的药物奎宁的糖衣片剂,还缴获了500吨大米



    藤原彰说“因为都是已经脱了壳的大米,所以应该是军用大米。有了如此之多的粮食,日军无须再为部队的主食供应问题担心了。”



    同时藤原彰还说“在大庾获得的大量医药材料对于日军可以说是一个难得的喘息之机,因为日军医药材料供应的断绝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难题。”



    “由于医药的供应跟作战的胜负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日军对医药材料的供给一点儿也不重视。但是,缺乏医药材料的危害实际上可以达到夺取人命的程度,进而使部队的战斗力无可挽回地、不可估量地下降。”



    “没有治疗疟疾的奎宁,至今为止已经导致大量的人患上了疟疾,而且很多人因此而死亡。”



    从这个角度来说,某公不但是赤色的运输大队长还是侵华日军的救命恩人。着实是慷慨无比。(未完待续)
正文 七百三十七章 全线战役
    1938年1月初,作为剥夺日本在美资产的先兆,美国终止了对日一切原材料贸易。( )同日美国驻日大使已经准备领回护照,为美日断交做准备。



    1月28日,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立即增加20%的海军建设费。同日,美国陆军和海军部长分别批准了美英联合对日作战的“蓝红—橙色”作战计划。



    2月初,美国国会批准了扩建海军的第一次“文森法案”。2月11日,国务卿赫尔在谈到日本轰炸广州的问题时表示,美国政府不批准向轰炸平民的国家出售飞机和航空装备,此后美国对日本展开了称为“道德禁运”的军火禁运措施。



    至此,美国几乎是和日本全面的撕破脸皮!在美国的强硬举动下,日本当局罕见地退缩了。



    2月12日,日本海军次长山本五**将奉命前往大使馆进行解释,在格鲁的书房里,美日海军军官摊开地图,席地而坐。



    由于担心美国断交、进而与中国结盟,日方在裕仁强硬的要求之下坦承“帕奈”号事件是自己的过失,迅速地答应赔偿美方的一切损失。



    1938年2月20日。日本东京涩谷代代木练兵场。



    这里原来就是一片树林和荒地,由于世世代代都出产一种名为“从木”的大树而得名“代代木”。自从明治维新之后,这片原本用来种树的土地被日本陆军看中成为了练兵场。



    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原本仅仅是出产“从木”的代代木练兵场已经变成了现在已经拥有了五十四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还修建了大片的操场、靶场和兵营巨大练兵场。



    而代代木练兵场主要的作用并不是练兵,而是充当日本天皇检阅部队的场所。从1936年底开始,这个原本也对平民开放的练兵场突然变成了军事禁区,在练兵场周围垒砌起了高高的砖墙,大队大队的工兵被从日本各地抽调到这里,在围墙里面日夜不停的施工,用人工搭建起模仿的山地、树林、泥地、沙丘等复杂地形的样子。



    在日本陆军省的规划当中。这个代代木练兵场将会变成一个日本新式陆军武器装备的检验基地。而现在,裕仁骑着一匹白马,肃然的在代代木里检阅着日本陆军。



    随后。裕仁在阅兵式上发布了早已经拟定好的《战争动员令》!整个日本,随即进入了全副战争状态!



    2月15日,南京市郊淳化镇。



    “南京打不下来。那就暂时不要浪费兵力!我们的目标是首先歼灭蒋中证为首的国民政府。”朝香宫鸠彦王已经从军部哪里得到了裕仁的答复。



    很简单,如果三个月内还无法将关内的蒋中证部队歼灭那么这场战争继续下去意义不大。当然,这并非陆军、海军和朝香宫鸠彦王等人愿意看到的。



    所以,他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把战争继续下去。把战争继续下去最好的方式,便是彻底的摧毁蒋中证所代表的原南京国府。



    “帝国牺牲了三十几位最为优秀的情报人员,得到的消息是守备南京的部队便是帝国的死敌——满洲国防军!”朝香宫鸠彦王深深的吸了口气沉声道:“我们必须承认,国防军的战斗力是极为强悍的。”



    “但我们没有必要把自己绑死在这里,对于南京我们实施围困战术、袭击战术便可以。”朝香宫鸠彦王说着顿了顿,手指从地图上划过一直点到了武汉!



    “这里,是现在蒋中证的经政中心。我们的目标是彻底的摧毁、占领这里!为此。福建派遣军已经向着江西进攻,我们的任务是要做一个大迂回直接绕到武汉发动进攻!”



    其实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现在裕仁为了轰炸美国炮舰的事情恼火不已。三个月攻陷的命令,实际上就是一种惩罚。



    “明日,由朝鲜、青岛再到我们、福建、广东……等等地区将会发动全面的进攻!”朝香宫鸠彦王深深的吸了口气:“诸君!帝国之命运。便在此一战了!!”



    “哈伊!天皇陛下板载!大日本帝国板载!!”



    1938年2月16日,凌晨。



    天色微明,朝鲜的日军秘密机场传来了“嗡嗡嗡……”的飞机轰鸣声。寒风中穿着陆军军装的将官们肃然而立。



    随即,便见的数架战机冲天而起!向着三八线扑杀而去,地面上的将官们对着飞机缓缓的行了一个军礼!



    “诸君!祝武运昌隆!!”



    “呜呜呜……”朝鲜国防军控制区,机场的警报声刺耳的震天响起!无数的飞行员们匆匆的从床上爬起来。向着机场赶去!



    高志航已经升任国防军朝鲜战区空军司令,而现在他在空军指挥部里肃然的看着那些赶来的下属们沉声道。



    “我们在三八线的雷达站传来消息,发现大量的日军战机正在向着我边境飞来!我不管他们是来旅游的还是来演习的,总之你们的任务就是把他们干死在那里!我命令,执行一号预案!行动!”



    “是!!”高志航和他家的总司令一个德行,废话少!下令就是杀招,往死里整。下面的各部军官们自然有样学样。



    司令说了,干死他们。那毫无疑问自己要做到就是真的往死里整,整不死的回来自己刷马桶去。



    日军的战斗机刚刚起飞,而朝鲜这边的国防军战斗机也同时拔地而起。向着边境便杀去。



    2月16日凌晨,山东济南。



    “轰!轰!!轰……”城外的炮火极为猛烈,毫无疑问那些原本沉寂的日军终于是发动了全面的进攻。



    韩复榘在自己的指挥部里脸色铁青的看着地图,传回来的消息显示战局并不妙。整整一个师的部队正在和日军厮杀。



    民团的战斗力就不要指望了,唯一能一战的也只有作为主力的三个师而已。



    重炮部队早已经被蒋中证调走,要不是国防军给弄过来一批迫击炮现在估计早就被日军攻到济南城下了。



    “主席,怎么办?!现在情况不妙啊……”参谋长刘书香忧心忡忡的道。



    “老子当然知道情况不妙,但咱往哪儿撤?!”韩复榘暴躁的对着自己的参谋长刘书香吼道:“奶奶个腿儿!这些日本人不讲道义啊,话都不说就开打了!”



    韩复榘伏下身子,看着地图狠声道:“荫亭那边什么情况?!能顶住多久?!”



    “不知道……”刘书香叹了口气道:“荫亭最新传回来的消息,日本人是已经打到淄博了。估摸下一步他们是要打章丘。”



    韩复榘沉默了,孙桐萱的第二十师、谷良民的第二十二师和李汉章的第七十四师现在正在淄博和日军开战。谷良民的第二十二师打的最苦,已经是损失过半了。



    “我去他奶奶个腿儿……”韩复榘骂了一句,缓步走出了指挥部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2月16日凌晨,天津。



    “啾啾啾……轰!轰!!轰……突突突……”枪炮声已经响起了好长一段时间了,已经增至数万的日军终究开始了动作!



    整个天津城外厮杀的一片硝烟,无数的二十九军将士们赤红着眼珠子向着日军扑去!



    “杀敌啊!!”城外的旷野上,日军挺着刺刀而二十九军则是背负着他们那把著名的大刀厮杀做了一团!



    天空上,日军的战斗机并不能给予下面的部队太多的支援。因为国防军的战鹰们早已经接到了命令,飞越了山海关来到了这里和日军厮杀做一团!



    “嗵嗵嗵……轰!!”一架日军的战斗机被凌空打爆,地面上的二十九军士气大振!而指挥作战的香月清司则是愤怒的命令飞行团继续出击,必须要占领整个天津!



    “哈哈哈……”在二十九军的指挥部里,佟麟阁看似大笑实则老泪纵横!曾几何时,我们也能够有自己的战斗机了?!



    “告诉弟兄们!国防军的弟兄就要杀过来了,让他们努力奋战!别丢了我们二十九军的脸!”佟麟阁对着参谋长便道,而参谋长张维藩则是大声应道:“是!!”



    二十九军,现在已经被改编为第一集团军。但习惯上,所有人都叫自己的这支部队为二十九军。宋哲元现在在天津城里坐镇,而作为副军长的佟麟阁则是直接来到了前线做指挥。



    第38师师长张自忠、第132师师长赵登禹等更是红着眼守备在了第一线!日军的重炮极为猛烈,但整个二十九军无人退缩!



    出现在天空的国防军战鹰,和来自于国防军的那封“国家之战,岂能缺我?!望诸位稍后,留些敌寇与我祭刀!”



    整个二十九军的心里只有两个字:提气!



    国防军就是不含糊,说打就打。战斗机派来了和日军的战机在天空上厮杀,地面部队已经从山海关出发,奔赴天津!



    “杀敌啊!!”从心底里发出的怒吼,响彻了整个战场!



    2月16日凌晨,江西庐山。



    “娘匹希!这日本人吃了枪药了?!”蒋中证拿着最新的战报怒骂道,江西已经沦陷大部。日军正在向着庐山杀来,山东、天津、广东……等等日军占领地区皆传来日军大面积进攻的消息。
正文 七百三十九章 国府困局
    。【 高品质更新 】



    蒋中证收到宋哲元的电报的时候,他的办公桌上摆着来自于韩复榘的电报。韩复榘的电报很简单,自己五个师先已经损失了近三个师的兵力日军已经打到了章丘。



    现在韩复榘的来电就是询问蒋中证自己应该怎么办,打下去没有把握撤退又不敢。蒋中证也知道,自己要是不给回应这些人毫无疑问的会选择自己撤走。



    但蒋中证能给什么回应?!江西熊式辉把南昌都要丢了,自己都从庐山跑回了武汉还能怎么样?!



    广东的余汉谋也发来电报,粤府的日军也加大了攻势试图要打通南粤到江西的道路。可以说,现在情势极为危急。



    若不是南京现在未曾失城,蒋中证或许就选择撤到重庆去了。



    “大家都看看,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仗打成这样,总该有个章程吧……”蒋中证揉了揉自己的眉心,对着众人便道。



    杨永泰、陈布雷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有吱声。战局分明是已经糜烂,武器装备不如人、训练不如人甚至士气更是低落。



    这种情况下,怎么和人家去打?!打那就是找死,根本没办法抵御住日军的轰炸和重炮。至少现在没有任何办法是能够抵御住日军的重炮和轰炸的。



    打不过,但要说撤谁敢提这个话题?!南京的撤离导致的是一大堆的学生和技术人才纷纷放弃了武汉、重庆等国府控制区域,转而向着东三省奔去。



    原本淞沪累积的声望,在南京一役全部损失殆尽。现在基本各界想要抗日的人都用着各种方式向着东三省奔去。没办法,谁叫人家真打的好呢?!



    不要是旁人了,其实就连杨永泰自己心里对于蒋中证也有些日薄西山之感。若说之前东三省和南京两方相对而言南京占据了正统,而且人才优势极高的话。



    那么现在双方之间已经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了,东三省是数次和日军激战并取得最终胜利的地区。而相较起来,南京国府先是在上海想要出头结果却败退。



    其次首都丢失,广东、江浙皆被日军占去大部。甚至现在南京的守城部队虽然没有明着打出国防军的旗号,但明显就是国防军的力量。( )



    天津方面空中优势几乎都是国防军的战机在维持。南京莫说鞭长莫及就是有战斗机能派过去也舍不得派啊!



    上海的空战,南京方面损失极大。而历史上原本苏联给予的援助因为苏联本身的内战也不可能到来,仅仅靠着南京那虚弱的空军和日军的精锐战斗机相斗结果可想而知。



    现在国府的主要防御力量还是集中在武汉,为的是保住武汉不失重庆无虞。



    “委员长,要不……我们让宋哲元相机处理。若有不济可撤至保定……”杨永泰沉默了良久对着蒋中证便道:“韩复榘也是如此,若是不济可以撤至河北再行整顿。”



    说着,杨永泰叹气道:“两位再不济,那也是党国栋梁。若是如此战损。恐人心生变哪……”



    蒋中证沉默了,他知道杨永泰这是在告诉他:这宋哲元和韩复榘再不济,那也是承认南京国府的人。若是让他们去死,对于局势无异还有可能逼得他们投向东三省。



    国府的损失已经太大了,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损耗。如果继续下去,最终导致的将是政权的偏移。最终,东三省会取代南京成为真正的中央权力机构。



    事实上,东三省在某些方面已经取代的南京的职权。比如对日宣战,比如各地的抗战事宜等。好在是东三省至今为止没有直接和南京撕破脸皮。终究是还在承认国府的账。



    若是他们强行要自作主张,未必就不能取代国府。这点其实也是蒋中证心中极为疑惑的,但既然对自己有好处他便不会多想。



    这却也正常。蒋中证所思所想不过是仅仅限于自己的权利。或许,再多一点儿便是自己的利益。



    一个政客,你能如何指望?!若是将蒋中证放在后世,他将会是个不错的政客。可惜的是生逢乱世,仅仅是一个不错的政客是完全不够的。



    没有政治家的思考和眼光,没有纳百川望世界的胸襟,你想要成大事不过是痴人说梦。



    杨子任与他最大的不同便在此处,蒋中证的着眼多数时候仅仅是国内和自己的利益。但杨子任哪怕是居住在延安窑洞的时候思考的依然是环球之大势。



    如果有稍稍看杨子任的选集,特别是早期他的书信、电报及文章就会发现他的着眼点完完全全的高于蒋中证。



    无论是在与南京战争的决策上。还是在抗美援朝的选择上杨子任的思维和行事是蒋中证绝对不会做的。



    一定程度上,杨子任吸收了斯大林关于重工业发展的想法。由此也让整个国家在早期便拥有了完备的工业化基础。



    这点甚至到后世皆受益匪浅,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能够自主成小到螺丝钉、大到航空航天皆可自行制造的国家能有几个?!



    刚刚起步的时候,印度的基础比之我们要好。甚至一度的发展强于我们,但他们可曾有完备成我们这样的工业基础?!



    印度号称完全自主的火箭。在2010年发射。而我们呢?!那是1964年!



    他们在发射第一颗“自主”研发的火箭的时候,我们已经在研究并发射载人航天了。而这一切的基础,便是源于那些有着长远目光、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