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学第一课-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脱离高压触电电源。电话联系有关部门停电,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运作,断开电源。
  2.对症急救
  如果触电者伤势较轻,神志清醒,只是出现心慌、四肢发麻、全身无力症状,可使其卧床休息,对皮肤灼伤处,用干净布料覆盖包扎,随后送往医院接受检查治疗。
  如果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仍有呼吸,心脏还在跳动,那就让他卧床休息,并解开他的衣领,保证他呼吸顺畅,随后送往医院接受检查治疗。
  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心跳停止,应立即施予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并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急救。在送伤者去往医院的途中,急救仍要继续。
  心肺复苏法
  (医护人员参考内容)
  如果遇到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人,先要对病人的现状进行判断,如呼唤病人、拍打病人的肩部,以观察病人是否有意识,若病人没有反应,则说明无意识。如果病人无意识,则请他人打急救电话“120”,如果现场只有救援者一人,则先进行1~2分钟的心肺复苏后再打电话求助。

自救互救篇(3)
心脏复苏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保持呼吸顺畅
  (1)使病人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两手贴紧身体。救护者两腿(膝)自然分开,与肩同宽,站立(跪)贴于病人的肩、腰部。
  (2)救援者解开病人的衣领口、领带、皮带等,以便观察其胸部和腹部起伏。
  (3)打开伤员的嘴巴,清理口腔内的异物,使其口腔气道通畅。
  救护者用手掌(小手指一侧)压住病人的前额使头后仰,用另一手握空心拳,用食指和拇指顶住下颌骨,使头后仰90度(下巴尖朝天)。此时病人的舌头会随之上抬而使气道通畅。
  2.进行人工呼吸
  通过观察病人胸或上腹部有无起伏、听口或鼻孔有无气流声以及感觉有无气流拂面来判断病人是否有呼吸。如果病人没有呼吸,要立刻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用压病人前额的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紧病人鼻翼,救护者深吸气后将自己的口尽量张大,用双唇包严病人的口唇四周,慢慢地持续将气吹入,并用眼睛的余光观察患者胸部上升,然后松开病人的鼻翼,随后,救援者吸入新鲜空气,并观察其胸部下降,再重复吹第二口气。注意,对儿童和婴儿还可将口鼻一起包紧进行吹气,即“口对口鼻”吹气。一般说来,每3~4秒吹气一次。
  3.胸外心脏按压
  如果病人的颈动脉搏动消失,则需要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救援者先手握拳猛击病人心前区1~2下,拳击能够产生微量电流,使心脏恢复跳动。然后左手掌根部放于病人胸骨下1/3处,右手掌根部交叉重叠于左手背上,两臂伸直与病人胸骨垂直,以臂肌及腕部的力量,有节奏地、冲击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3~4厘米,心脏因受压而排空血液。随即放松按压手臂,以利心脏舒张,心室充盈,胸廓扩张,吸引静脉血回流。如此连续进行,按压频率保持在80次/分钟左右。一旦发现病人呼吸心跳恢复,就表明急救成功了。
  创伤处理
  如果是胸腔内、腹腔内或颅腔内等内出血,情况比较严重,现场无法处理时,必须及时送往医院处理。如果是外出血就可自行包扎,常用的三种简单止血法分别为指压法止血、血带止血和包扎止血。
  1.指压法止血
  这种方法常用于急救处理较剧烈的动脉出血。此法比较简单:手指压在出血动脉的近心端的邻近骨头上,阻断血运来源,但缺点是止血不持久。
  2.止血带止血
  这种方法常用于较大的肢体动脉出血。为运送伤员方便起见,止血带可以采用橡皮带、宽布条、三角巾和毛巾等。使用止血带应严格掌握要领,如扎得太紧或时间过长,均可引起软组织压迫坏死、肢体远端血运障碍、肌肉萎缩等;如果扎得不紧,动脉远端仍有血流,而静脉的回流完全受阻,反而造成伤口出血更多。扎好止血带后,一定要做出明显的标志,写明止血的部位和绑扎时间,以免忘记定时放松,造成肢体因缺血时间过久而坏死。
  3.包扎止血
  包扎止血一般限于无明显动脉性出血情况,即小伤口出血。可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再用消毒纱布覆盖创口,然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常见外伤的包扎方法主要有:
  (1)环形螺旋包扎法。先环形缠绕肢体两周,而后做螺旋形包扎,最后用胶布固定。
  (2)八字形包扎法。主要用于关节部位,从关节正中开始向关节上下方向扩大包扎。
  (3)面部十字形包扎法。将三角巾迭成宽约10厘米的长带,兜住下颌,一端绕过头顶到对侧颞部,与另一端绞成十字形,横向包扎于头部。。 最好的txt下载网

自救互救篇(4)
(4)上肢三角巾包扎法。主要用于前臂受伤,用三角巾将伤肢悬吊在颈上。
  包扎的一般原则是:包扎时病人应坐下或躺下;包扎应松紧适度,起到固定纱垫、止血、防移动而不影响血循环的作用;包扎四肢时应露出手指和脚趾,以便经常检查皮肤的颜色,防止包扎过紧影响血流。
  骨折固定法
  (医护人员参考内容)
  运动强度过大或受到较强外力冲击时,容易造成骨折。骨折发生后,须及时按照操作要领固定骨折部位,避免断骨加重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减轻患者的疼痛,为后续治疗打下良好基础。不同部位骨折时,要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例如肱骨骨折时,应让患者骨折手臂屈肘,用两块夹板从内外两个方向进行固定,一块放于上臂内侧,一块放于外侧,同时用绷带固定。只有一块夹板时,将夹板放在上臂外侧,用三角巾悬吊伤肢予以固定。
  骨折固定的注意事项:
  (1)要正确判断是否出现骨折。如有骨折,骨折部位会形成明显痛点,局部可见明显肿胀,轻轻叩击会引起明显的叩击痛,患肢一般不能负重,外观呈现畸形,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烧、焦虑症状,出血较多时面色苍白、脉搏细弱,甚至昏厥。
  (2)患处出血的,应先行止血、消毒,包扎好伤口,然后再行固定。患者休克的,要首先抢救。对于大腿、小腿和脊椎骨折,就地予以固定,不能随便移动患者,要固定住骨折的两端和上下两个关节,力求稳妥、牢固。
  冷敷疗法
  冷敷疗法,就是将冷的冰袋或冷巾等冷敷用具放在*、肿痛的部位,以促进皮下毛细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能够起到有效减轻疼痛、散热、降温、止血、止痛及防止肿胀等作用。
  采取冷敷疗法治疗时,首先要选取患处附近的适合部位,以既能暴露患处、又能使患者舒适地保持一段时间的固定姿势为选择标准,然后将预先准备好的冷敷用具轻轻放在患处,每次冷敷时间以20分钟为宜。
  1.一般多用冰袋和冷巾实施冷敷疗法
  冰袋敷法。将碎冰(或冷水)放入橡胶制成的冰袋,平放在桌上,提起袋口,用手轻压袋身挤出袋内气体,最后扎紧袋口,擦干表面的水,套上布套子,就可以进行冷敷了。
  冷巾敷法。取一盆冷水,放入小毛巾或纱布,浸透后取出拧至半干后敷于患部。
  为保证冷敷效果,4~6分钟要更换1次冷敷用具,1次冷敷时间大约在30分钟左右,一天之内可以多次冷敷。冷敷完毕后,应用毛巾将冷敷部位的皮肤擦干。
  2.以下情况,不宜或不能冷敷
  (1)患处出现红肿热痛、炎症进入后期,患者在劳累后感到疲乏,患处已经有水肿症状出现以及角膜发炎等情况下要避免冷敷。不得在心前区(即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隙处)附近实行冷敷疗法,避免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而发生危险。
  (2)患者感到不适或疼痛、皮肤发灰、出现紫斑或水泡时,应立即停止冷敷。对老人、幼儿、身体极虚弱者、失去知觉、瘫痪病人实施冷敷时要特别小心。
  (3)尽量不在肢体的末端进行冷敷,避免引起循环障碍,进而造成组织缺血、缺氧。
  (4)对患处有伤口或手术后以及眼部冷敷时,一定要严格消毒冷敷用具,避免污染伤口。
  热敷疗法
  与冷敷作用相反,热敷可以升高体表温度,舒展皮下组织,扩张血管,加快血流,促进肌肉、肌腱、韧带松弛,因而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生肌、消炎、消肿、止痛及软化瘢痕组织等作用,还可以解除因肠胀气而引起的疼痛等。

自救互救篇(5)
常用的热敷疗法包括热水袋法和湿热敷法两种:
  (1)热水袋法,是干热敷法的一种。将50℃左右的温水灌入热水袋,灌入量保持在热水袋容量的1/2~2/3,然后提起带头,挤出袋内空气,拧紧塞子,倒提热水袋观察是否漏水。确认不漏水后将热水袋用布套或毛巾包裹,放于患处。热水袋法用于解痉、镇痛、保暖,一般情况下每次热敷20~30分钟,每日3~4次。
  (2)湿热敷法。使用纱布或毛巾作为敷布,将其浸在热水盆内,取出并拧至半干,用手掌测试温度是否适当(以不烫手为可敷用标准),敷布上面要加盖棉垫,以免热气散失。湿热敷法可以消炎、镇痛。一般情况下,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可以每5分钟换1次敷布,更换敷布时要观察皮肤颜色。
  身边常见物品的急救使用
  灾难常常不期而至,无法预料,但又往往来势汹汹,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随身携带急救物品,但只要有心就会发现,在灾难发生时,身边的每一件物品都有可能被用来救急。
  (1)衣服。在野外遇到灾害事故时,衣服是一件功能齐全的急救物品。比如,穿着严实的衣服既能防止草木的划伤、割伤,也能防止毒虫的叮咬;颜色鲜艳、宽大的衣服可以用来做发求救信号的旗子;将两三件外套的衣袖内面翻过来,再用两条结实的棍子,分别穿过两边的衣袖,扣好纽扣或拉上拉链,可以充当临时担架。
  (2)袜子。袜子可以当作救命或勒住坏人脖子的绳索,装满泥沙的长袜,威力比木棒还厉害。
  (3)鞋跟。遇险时,可用鞋跟踢歹徒的小腿或踩其脚背。
  (4)皮包或者皮带。皮包或皮带可以用来旋转打击歹徒,宽皮带还可当作背负伤员的悬带。
  (5)发卡。金属发卡可用来刮击歹徒或刺其眼睛。
  (6)雨伞、柺杖、圆珠笔、钥匙、梳子等坚硬物品也可用作随身的“武器”,戳对方的脸或者眼睛。
  (7)放大镜。放大镜可当作凸透镜,其聚焦后能产生足够的热量点燃火种。
  (8)手绢。干净的手绢可用作敷治伤口的辅料;徒步旅行时,手绢可以和帽子配合使用,从颈部垂下来充当头巾,避免中暑。
  (9)树枝。折断腿骨的时候,可用树枝充当临时的夹板;再大一点的树枝,可以作为拐杖或防身武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相对处于弱势的学生,安全第一,生命第一是时刻遵守的法则,每一个家长和老师的最大期望都是学生的安全。因此,在遭遇不法侵害时,首先要想到的是如何保护自己。上文所述攻击部分内容只供成年人参考,小学生不可盲目模仿或尝试。
  搬运病伤者有窍门
  1.常见的搬运方法
  (1)担架搬运法。主要用于搬运重病患者和远途病人。常见的担架有走轮担架、帆布担架,也可用替代品(如绳索、被服等)制成结实的担架。3~4人为一组,病人头在前,脚在后,大家行动一致。其中搬运脊柱损伤病人要用硬板担架,并将病人身体固定在担架上。
  (2)徒手搬运法。主要用于病情轻、路途近的病人,而一时又找不到担架的情况。主要有背负、抱持、托举等方法。
  背负法。对于有意识的病伤者,只需把伤者放在背上,抓住伤者的手腕即可;对于没有意识的病伤者,则需采用交叉双臂紧握手腕的背负法。背负法不适用于脊柱骨折、股骨干骨折和胸部损伤的伤者。

自救互救篇(6)
抱持法。一手抱病伤者背部,一手托其大腿将伤者抱起。
  拖拉法。从病伤者后面抱住将其拖出。
  (3)双人搬运法。两名救援者面对面分别站在伤者两侧,各伸出一只手放于伤者大腿之下并相互握紧,另一只手彼此交替搭在对方肩上;或者一名救援者将两手伸于病伤者腋下,将其抱入怀中,另一名救援者站在伤者的两腿之间,抱住双腿,将病伤者抬起运走。
  2.搬运注意事项
  如果对病伤的病情不明时,尽量不要移动他,在搬运过程中,要注意病伤者的气色、呼吸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立即抢救。尽量不要一个人行动,要学会向周围的人求助。
  学会求助
  人们遇到突发事件时,往往会求助他人。求助的对象往往是邻居、警察、社会工作人员、公共场所的管理人员、医护人员、陌生人等,或者拨打匪警“110”、火警“119”、医疗急救“120”等电话。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所以,邻居是很重要的求助对象。我们平时就要注意维护邻里关系,尽量不要让邻居陷入危险境地。救助时,要让邻居看到共同战胜灾难后对他们的好处。比如火灾,不帮助一起灭火,只会令自己的家也不安全;还要让他们觉得,只要方法得当,与灾难斗争是一件比较容易做到的事情。
  在紧急情况下,警察是求助的最好对象。每到一个新地方,要留意一下派出所在哪里,交警亭在哪里,哪里最容易看到警察。求助时要使用礼貌的语言,要能够较清楚地描述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准确描述事情的经过。但警察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和重要任务,所以不要期望什么问题都能由警察来解决。
  可以求助社会工作人员。比如,遇到麻烦时,可找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即使他们不能帮助你解决问题,也会积极为你寻找适合的人;环卫工人比较熟悉道路状况,对于礼貌的问路一般不会拒绝;在路口指挥交通的志愿者最热心,有困难尽可以向他们求助。
  向陌生人求助是一件相对复杂的事情,既要有礼貌,也要有智慧。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求助对象。地点不同,求助对象也有区别,比如在商场最合适的求助对象是售货员,在酒店是服务员,在公园是带着孩子的妈妈;单独走散时,不要向陌生游客求助,而是尽量向工作人员求助。
  其次,要选择恰当的求助时机,比如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或被重物压埋时,只要有人经过就应该求助。
  再次,要提高求助技巧,对于胆小怕事者,喊“着火了”比喊“抓小偷”更能得到人们的积极反应。但是切记不要跟着陌生人走,也不能带陌生人回家。
  常用的急救电话
  “110”、“119”、“120”分别是匪警、火警和医疗急救号码。
  拨打“110”是最快捷的一种报警方式。“110”电话台有公安干警昼夜值班,如遇入室抢劫、行凶杀人、被绑架等特殊情况时,可拨打此号码以寻求警方的紧急救援。拨打电话时,最好使用普通话,冷静而清晰地向值班民警说明案件情况,包括时间、地点、情况、要求等。接到电话后,警察会及时赶往案发地点,采取必要行动。
  拨打“119”时,应准确说出着火的地点、时间和火势情况。如果火势不大,在自己可控制范围内,最好不要拨打此电话。
  “120”是医疗急救电话号码,急救中心24小时开通服务,通话方式一般采用急救中心询问、求救者回答的方式。急救中心一般会询问伤者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拟去医院、联系电话等信息。如果有时间,你还可以报告已做过什么样的紧急处理和询问有关的急救方法;如果是灾害事件,拨打电话者还要回答灾害性质、涉及范围、伤亡人数、目前救援状况等,急救中心会视伤者病情轻重选派医生,携带急救设备和药品前往现场。
  通话后,还应派人到路口接应救护车,帮助引路,并为伤病者准备入院的必需品。在救护车到来时,参加救护的人员要配合医生将伤病员送上车,并陪同送往就近或熟悉的医院抢救。在急救车上或是入院后,参与急救的人员要如实向医生汇报伤情,以便医生尽早进行相应的治疗。
  不正确的救助方法
  不正确的急救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随意搬动病人。有人将因车祸等原因造成骨折的伤员生拉硬抱,这样会给伤者造成更大创伤。
  (2)莽撞惊慌。遇到有人触电时,救助者慌乱地用手去推拉,这样做不仅不能救他人还会伤害自己。此时应该保持镇静,尽快切断电源。
  (3)乱用药。遇到急性腹痛患者,乱给其服用止痛药,这样不仅没有减轻患者的病症,还会影响医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