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蒙山军-第4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9月,张北——库伦——伊尔库茨克铁路正式通车。吴念上将(8月底授予其上将军衔)率远征军最后的部队自伊尔库茨克返回了外蒙,中国彻底离开了战火纷飞的俄罗斯。

国会的中期选举结果并不出预料。依旧是农工党和科民盟两分天下的局面。不过,农工党压倒了科民盟,在众议院和参议院,农工党的席位都是最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党。而且,两党的政治分歧日益彰显,代表广大农民和新型阶层——产业工人利益的农工党更加主张肃贪和组建国家控股的企业集团。而代表知识阶层和工商业主代表的科民盟则主张进一步制定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兴办更多的私人企业,以加速工业化的进程。

国会两院约20%的席位被七个政党所瓜分,他们即使联合行动也很难左右大政方针。原以为可以在本次中期选举大干一场的民党衍生出的小党们深为失望,选举结果导致了小党们的分化重组,新民主党诞生,其政策偏向了右翼,激烈抨击政府在俄国问题和日本问题上的“软弱”。

中期选举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继续当选参议院议长的洪粤诚先生宣布修宪搁置——现今宪法与现状并无严重冲突之处,因此国会不支持修宪之议。

洪粤诚的谈话堵死了龙谦连任的可能。引发了军队系统的强烈不满。

但军队随即陷入了“内乱”。根据龙谦的决定,国防部和总参谋部联合拟定了裁军方案,在8月份召开的最高国防会议上得到修改和批准,初步决定将陆军总兵力裁减一半。

全军将重新编组20个全训师。这20个师将承担国家的战备值班任务,重新确定了编制,第一次实行了根据战区特点的编组,比如西南军区之第13师就体现了山地师的特点,而西北军区之第19师则是重装师,全师的各种火炮总数突破了300门。

国防军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编组了装甲师。遴选了两个战功赫赫的师进行改编,即第9军之25师和第6军之第17师,都是名震全军的王牌师啊。足以看出总部机关对组建装甲师的器重。但每个师目前只编组了一个坦克团,距设计的编制差距还很大。

中国国防军编组装甲师是无法瞒过世界的目光的。一些国家,如英法,对此嗤笑不已。坦克不是中国人的发明,坦克在欧战的表现也不如人意,中国人的做法让英法军队感到好笑。

全训师缩减了步兵数量,在全训师中,除了承担山地作战的两个师外,在其余的部队中,步兵这个最为传统骄傲的兵种总数第一次让位于其他兵种。

其余部队重新整编,编为乙种师,编成后的乙种师兵力只有全训师的一半左右,重装备不足全训师的三分之一。

另外,全军有11个师被撤销番号。

20个全训师自然成为各军区各部队拼命争夺的香饽饽。经过一个月的国防会议讨论研究,确定了20个全训师的归宿,其中北方军区5个师,西北军区4个师,中央军区3个师,东南、南方、西南及卫戍区各2个师。

铁道兵部队则全部转业,划归了铁道部管辖,成为铁道部直管的若干个工程建设局,成为了国有的大型企业集团。

陆军在裁撤,海军和空军却在加强,最高国防会议在裁减陆军数量、调整陆军编制的同时,加大了对海空军的投资。但两个兵种的投资重点不同,空军是加强了研发投入,不仅没有扩大现役的飞行联队规模,反而压缩了40%。但新组建了三所航校和五座航空厂。更多的飞机型号被列入预研,作战飞机的设计方向更为复杂,侦察、作战、运输等功能更加细化,和飞行相关的项目大批上马并被列入绝密管理,比如为了研制一种可以远程探索飞机踪迹的仪器,专门组建了航空第九所,其投入的人力物力和保密待遇极高。其代号为LD,据说还是总统亲自取名的。不过,程建国等在俄国有着实战经验的将领对此既关切又怀疑,如果可以提前半小时发现敌机的方位和数量,空战立即变得简单了。那种玩意儿真的能搞出来?程建国严重表示怀疑。

为了更高效地管理航空企业(含航空研究所),龙谦提出的组建航空工业部的提议得到了通过,相关飞行器研制的部门被从兵工总署、重工业部中剥离出来。一直反对扩大政务院部门编制的龙谦主动提出组建航空工业部,足以看出龙谦对航空的重视。

海军则实实在在扩大的规模。除了购买美国的两艘欧战前设计定型的装巡外,海军还上马了一批驱逐舰,总计六艘,吨位为三个级别,最高的为3000吨,最低的为1500吨,以检验海军船厂的设计和制造能力。三种驱逐舰的使用方向不尽相同,反潜、破交等定位十分明确,海军在作战舰艇的发展方向上一直存在巨大的分歧,现在被批准开工建造的六艘驱逐舰则表明在水面舰艇上将走“专业化”而不是“综合化”之路。

从建国初接收满清那点可怜的海军家底,经过十年的奋斗,海军在舰艇吨位增长缓慢根本不为海军大国所重视的情况下(除了潜艇),拼命加强基础,将投资重点放在了研究所和船厂上,买入美国和德国的大批技术,特别是发动机和舰炮技术,按照龙谦确定的海军发展总体思路隐忍地发展着。现在终于到了收获第一批果实的时候了,六艘小吨位舰船其实算不了什么,但这六艘船却从里到外完全是自己的设计,自己的技术,所有的零件,包括发动机都是自己制造的。在小吨位军舰上,中国海军终于摆脱了购买和仿制,走出了自主研制的路子。海军副总司令萨镇冰上将为此激动的老泪纵横。他在海军是主管装备的,十年来付出多少银子,耗费了多少心血,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现在他完全理解了龙谦对海军发展的思路的正确性了。

“造船和买船完全是两回事,中国是个大国,不能跟小国的国防思路一样,决不能寄希望于盟国和友好国家之上,国家间没有绝对的友谊和盟约,永恒不变的利益。所以,我们必须学会造船,不仅要造出民用的远洋大轮船,还要造出一流的军用舰船!不过,我们不能跟在别人后面爬,以我们的工业基础,如果不采取些非常规手段,目光不能穿透时空看到未来的海战形式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我们就永远不可能成为海军强国……”昔日总统在海军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还言犹在耳,萨镇冰将军已经看到了海军开始发力了。购买美国已经过时的装巡,完全是为了吃透大吨位军舰的某些技术,即使总统的将来的海战将是海底、水面、空中一体化的战争形式,而且飞机将扮演其中的核心武备角色的预言是正确的(萨镇冰严重怀疑飞机可以携带鱼雷并且投放攻击),也离不开大型的水面舰艇,这个观点已经为总统所接受,所以在下一个十年,海军将大力充实南北两洋舰队,特别是北海舰队,假想敌即为萨镇冰朝思暮想着的日本。由于历史的原因,北方舰队取名为北海舰队,听起来总不那么威武,但这支规模远比不上南海舰队的内部名字是太平洋舰队,而南海舰队则为印度洋舰队。从这两个雄心勃勃的名字上,萨镇冰知道北海舰队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正文 作品相关 不是尾声的尾声

由于某种原因,《蒙山军》不得不提前收束了。本来设计了一个不算结尾的结尾,用“十年盘点”这个题目对龙谦建国十年方方面面做一个总结,成绩和失误都拿出来晒晒,最后的结束是建国十年大阅兵。本书名为蒙山军,主线就是主人公所创的这支军队,用军队辉煌的亮相来结束,也是可以的。

但不行了。留下了一个断尾,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如果你喜欢这本书,就去想象吧,如果有一天允许了,也可以续下去。

但我觉得非常对不起追这本书的朋友们,以及那些慷慨打赏鼓励阿龙写下去的书友,有能力、很神秘,06,等等等等,虽未谋面,但阿龙一直记着你们,在此向你们表示深深的歉意,没有按照预定的构想讲完这个枯燥的故事,对不起你们了。请你们相信,阿龙不是那种有头无尾的烂人,也不是没能力写下去。我一共在网上写了三本书,前两本都是完本,不存在别的图谋。

蒙山军的构架很大,到目前,大概进行了一半左右,中部还有龙谦退位带出的激烈权力之争以及龙谦的平民生涯,下部完全是二战背景下的设定,军方不满政府,发动了流血的军事政变,国家面临走上军事独裁的危险,龙谦不得不重新在一直支持他的将帅们的拥戴下重新出山以收拾残局……下部是对龙谦苦心打造的政体的反动,彰显了新政体在古老国度生根成长的艰难,也是龙谦梦想的破灭过程。

重要人物的结局有必要交代给关注本书的朋友们。

方声远在龙谦退位后继任总统,因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的巨大成绩,六年后再获连任。在他第二任任期的最后一年,因为图谋和平解决东北事变,导致了军事政变的发生,被激进的青军联军官在“8…28”事变中枪杀于总统府,包括他的妻子和家人。

洪粤诚因竞选总统败于方声远,辞去了科民盟主席的职务及参议院议长,重组共和党,成为最大的在野反对党领袖。“8…28”事变后临时出任总统,一个月后因其涉嫌操纵“8…28”事变被迫辞职,经特别法庭审理宣告无罪,永远离开了政坛。洪氏在下野为民后专心著述,其回忆录追忆了蒙山军反清举义至“8…28”事变爆发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内幕,对中华共和国的重量级人物有着犀利的评价。但书稿送审后被封杀,直至龙谦辞世才得以出版,一时间洛阳纸贵,一版再版,被译成了数十种文字,累计发行数千万册。

陈超在龙谦退位后辞去了众议院议长职务,彻底离开了政坛。含饴弄孙,再不问政治了。他的政治才能很一般,但因其淡薄名位,在民间威望颇高,尤其在鲁南更是如此。每次回乡祭祖,都受到当地政府的隆重接待以及故乡百姓发自内心的拥戴欢迎。

司徒均在龙谦退位后辞去了他一直担任的总参谋长职务,出任国防大学校长,专心于军事教育,其人目光超远,追随军事科学的最新成果,并将其应用于国防军的战略战术中。司徒均在军队地位超然,“8…28”事变后稳定军队的工作就是他和王明远共同完成的,激进的青军联军官对一直不是青军联成员的司徒均却充满了敬意,大概他们都算是司徒均的及门弟子,面对司徒均的破营夺权,没有人敢于反抗。

王明远放弃了竞选总统的机会,专注于国防建设,在方声远出任总统后一直担任国防部长,对国防军转型做出了巨大贡献。方声远第二任期时,俩人对于国际局势的判断和军队建设发生了矛盾,王明远被迫辞职。王的辞职是导致“8…28”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龙谦再度出山后,王明远再次出任国防部长,辅佐追随了一生的老长官稳定军队并在大战中出任了陆军总司令。

叶延冰长期领导国防科技工业,1922年获元帅军衔。他领导的国防科技委员会硕果累累,第一台对空雷达,第一部电子计算机,第一枚远程制导导弹都诞生于中国。特别是经长达十五年的秘密研究,在投入了天量资金和人力的前提下,终于破解了原子武器的秘密,成为中国迫使美国签署停战协定的终极武器。

长期担任联勤部长的宋晋国上将在龙谦退位后也选择了辞退。宋晋国是国防军后勤战线的奠基人,长期默默无闻却拥有巨大威信。退位后随龙谦寓居杭州,两家做了好邻居。寄情山水之间,宋晋国是蒙山军元老中最长寿的一个。在他百岁寿诞,政府、国会及军队最高领导人亲赴杭州为其祝寿,总统手书“元勋栋梁”以赠。

有国防军双壁之称的封国柱元帅因直接发动了“8…28”事变,被特别法庭禠夺军籍军衔,判处终身监禁,在龙谦去世前三个月获释,军籍和军衔也恢复了,但在新的世界大战中再没有获得带兵的机会,算是荣养晚年了。

江云直到其意外飞机失事罹难一直执掌国安总局。龙谦退位后,其安全保卫工作一直是由江云负责的,从未出过任何意外。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国安总局成为令人闻之色变的恐怖机构,其组织、运作方式成为全球各情报机构争相效仿的对象。其实,国安总局最初并不更多地介入国内政治,至少在龙谦执政的时期是如此。但后来情况变了,国安总局抓住了机会,成为左右政治局势的强大力量,方声远最初利用了它来掌控局势,但又深畏其潜在的力量,因为他发现几乎没有国安总局不知道的东西。曾计划将江云赶出这个令人生畏的秘密机构,却未能如愿,因为江云掌握着足以让他身败名裂的东西。江云根本不把方声远放在眼里,他终生效忠的只有一个人。方声远在江云亮出部分底牌后放弃了自己的计划,转而与江云合作以维护其权威。

江云之死充满了谜团,看上去完全是一次航空意外,但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背后有阴谋。像江云这样终生在阴谋圈中打滚的人,不可能不充分考虑自己的安全,但找不到任何证据证明那次空难是一次谋杀。

龙谦对江云有着极高的评价,其撰写挽联一时哄传天下。挽联云: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为定;名满天下,谤满天下。治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舆论认为,江云不幸早死是国家的重大损失,如果江云在,绝不会发生导致国家剧烈动荡的“8…28”事变。这算是对江云最高的评价。

“8…28”事变牵涉到大批国防军耆宿,范德平、熊勋、商凤春、胡宗玉等牵涉其中,这些力主请出龙谦主持大局的蒙山军元老们在龙谦重新出山后并未获得龙谦的原谅,尽管最终摆脱了牢狱之灾,但永远失去了重新披挂出征的机会。特别是熊勋元帅,是国防军装甲兵的创始人,对装甲突击有着超越世人的独到眼光,国防军在世界大战中威震欧亚的装甲雄师正是此人一手打造。因为那次在国史上留下无数谜团和惋惜的军事政变,熊勋元帅提前告别了军旅,只能枯坐家中,在报纸、收音机和内部通讯中评点战局了。

在新的世界大战中,除了吴念、蓝心治、瞿鸿翔等少数人外,蒙山军元老级的宿将基本退出了军队。即使他们几位,也不过是担任位高权不重的虚职,征杀疆场决战决胜的方面军司令、集团军司令等职务已与其无缘了。担任那些职务的是季好古、陈豪等国防军新一代将帅了。

陈淑强烈反对龙谦辞位。夫妇俩因此闹了很长时间别扭。但龙谦离开北京定居杭州,陈淑还是跟随丈夫当起了家庭主妇,在龙谦匿名外出调研时一般陪侍左右,成为了龙谦得力的助手。她在每年不少于半年的外出调研(旅游)中亲眼看到了国家的巨大变化,更看到了巨大的隐忧,对于丈夫的选择有了深切的理解和同情。在“8…28”事变爆发后,陈淑坚决反对龙谦的再次出山,对丈夫说,你的使命业已完结,你的功勋和失误已经铭刻于历史,我坚信他们会比你处理的更好,你就不要再画蛇添足了。但龙谦还是“被迫”出山了,陈淑只好跟着龙谦回到了久别的北京,再次成为第一夫人,但她曾居住过近十年的总统府已经物是人非了。

龙谦长子龙振华学成归国,就职于其姨夫领导的秘密机构,成为中国原子武器研制的领军人物,是国家最优秀的科学家之一,是数学、应用物理特别是核物理方面的权威之一,长期默默无闻但贡献极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他不顾危险亲临爆心采集数据承受了过强的放射剂量,不幸身患癌症,英年早逝,对于国家和家庭都是无可挽回的损失。

龙谦次子龙兴华在空军学院毕业后担任了海航舰载轰炸机中队长、大队长、副联队长。在因东北事变而引发的中日战争中跟随舰队邀战日本联合舰队,功勋赫赫,他所在的轰炸机联队是太平洋舰队最负盛名的王牌联队,成为日本联合舰队的噩梦。龙兴华中校在台湾战役最后阶段中战机中弹,自虑无法返回母舰,决然驾机撞向了日舰信浓号,壮烈牺牲。追授海军准将并授予共和国英雄勋章。

许东翔,本书下部的主人公。跟随母亲长期生活在无锡,籍籍无名。中学毕业后因自主报考军校遭到母亲的坚决反对,但还是考取了南京高级步兵学校,就此加入了国防军。他对于自己的身世早有怀疑,因为他在考取军校后异事连连,学校对他无微不至的关照已经很难解释,连那些嚣张气盛的军二代对他也无不退避三舍,不敢正面撄其锋。这就太诡异了。母亲不过是红十字会的地方负责人,外祖父不过是无锡的社会名流,无论如何不能与那些父亲是中将上将的军二代相比。他几次追问母亲,父亲究竟是谁?!母亲坚持着她的解释:你父亲建国初就牺牲了,他是秘密战线的英雄,为了这个国家的诞生,秘密战线死了多少人,你连想都想不到。

他在毕业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