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蒙山军-第4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希望。那样最好将北翼的重炮1师也调来。我在想,司令你让炮兵朝文尼察打了几百发炮弹,是不是要告诉德国人什么?”

“是的。我们两家没必要在文尼察血拼。德国人急着要将东线主力调走,这是毫无疑问的。援救文尼察要调来多少部队?耽误多少时间?他们不会不考虑。而我们呢?打赢这一仗,会付出多大的代价?”

“明白了。”范德平点点头,“可是,就这么放走德国人吗?”

“当然不行。他们必须留下点什么。你写封信,翻译成德文,再选个人。不,找个德国俘虏吧。第9军手里就有。”

三个小时后,在科林斯克镇被俘的德军上尉被钟石中校带至16军军部。

“汉斯上尉,这位是我们的总参谋长范德平将军。”钟石用结结巴巴的德语告诉了中国将军的身份。

细高个的汉斯上尉利索地打了个立正。

“上尉先生,你们集团军的主力被我军合围在了文尼察,不过直径25公里的圈子里,你明白吗?”

汉斯眨着眼,没有说话。

“我们的总司令官有封信带给胡蒂尔将军,我希望你把这封信带回去。请胡蒂尔中将给我们一个正式的回话。陈豪!”

“有。”站在暗影里的陈豪少校跨前一步。

“这位陈少校将陪你同去。回信将由陈少校带回来。”

等钟石翻译毕,汉斯上尉说了句什么。

“他说,他将保证信使的安全。”

“这个我们不担心。如果出了意外,你在科林斯克被俘的部下统统枪毙。”

“祝你顺利。”范德平向陈豪伸出手,“不需要解释什么,也不需要硬讨什么回信。完成任务,你就可以增加一颗豆豆啦。”

陈豪想,我在两年前就是中校了。但他面无表情地立正向范德平敬礼,然后带着汉斯走出了军部的临时指挥所。

曾经发誓,除了在战场上,他不愿再见到德国人了。但王明远问题愿不愿意去文尼察走一遭时,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服从是军人的天职,即使让他去趟地雷阵,他也会毫不犹豫地答应的。

此刻,胡蒂尔中将正在部署突围。这既是他强烈的要求,也是柏林总参谋部的命令。柏林决不允许丢掉这8个师,既然不允许在乌克兰跟中国远征军决战,突围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了。

方向也没得选择,只能掉头杀回去!不仅要突破华军西南面的封锁,还要冲开捷尔诺博尔的拦阻线。情况很糟糕,胡蒂尔在内心咒骂霍夫曼和鲁登道夫,更在咒骂自己。将部队陷入如此困境,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太没有担当了。

胡蒂尔在5号下午将自己关在屋子里苦苦思索了两个半小时,最终发现,自己并无更好的办法,除了要求空军全力配合外,他只能拼命冲破华军在科林斯克一线的阻击了,这绝对是一场血战。他现在尚不清楚占领科林斯克以及周围高地的华军部队的番号,但推算应当是华军精锐第9军。集中主力击破这个第9军并不难,但文尼察周围还有华军三个军虎视眈眈,当自己撤离文尼察时,华军必然乘机抄自己的后路。殿后的兵力太少很危险,但留下太多兵力又影响突击力量。真是难啊,如果固守文尼察,他有信心守住这座城市,但现在攻守异势,自己的兵力就捉襟见肘了。另外,如果自己冲不开包围圈,而文尼察又丢失,十几万部队将被困于冰天雪地的野外,那就更惨了……必须想好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必须将这支部队带出去……就在胡蒂尔对着地图苦苦思索时,参谋报告,华军派了信使来了。

“唔,”胡蒂尔很是意外,但还是冷静下来,“带他来吧。”

胡蒂尔很客气地让参谋给陈豪上了咖啡,然后专心致志地读起了那封存在两处文法错误的信函。

妈的!中国人真是太狡猾了!胡蒂尔在内心大骂,但脸上没有丝毫的显示,“少校,我需要跟我的将军们研究一下,所以不能立即答复你。请你在我的司令部休息一晚吧。来人,带客人下去休息,要好好招待。”

陈豪被带至了另外的屋子,干净、暖和,就是没有了自由,即使去厕所,也有两名身材高大面无表情的德国兵跟着。晚饭很丰盛,肉汤和面包,还上了一瓶酒。

陈豪没有喝酒,细嚼慢咽地将食物吃了个干净。假牙没有来得及镶,他总是在吃饭时想起了那个漂亮的乌克兰姑娘娜塔莉娅。那个女孩真的说服了王司令,她参军了,而且她和工兵2团的杨上尉的婚事也得到了王司令的批准。陈豪已经忘了上尉叫什么名字了,只记得他姓杨,也是山东人,老家在曲阜,他确实是个仪表堂堂的美男子,难怪娜塔莉娅爱上了他。上尉很是感谢,约好回国后举行婚礼时一定邀请陈豪参加,而陈豪也愉快地答应了。

娜塔莉娅……陈豪不止一次地想,如果自己找一个俄国姑娘为妻,母亲会不会赞成?当然,现在只能想一想了,自己已经有了老婆,老婆还给自己生了个可爱的儿子,怎么能再想别的女孩呢?而且还是外国人!徐怡应当接到自己的信了,这一年来,她肯定担心死了……

德军勤务兵取走了餐具,给他抱来了一床军毯。

枕着胳膊躺在木板床上,陈豪似乎回到了战俘营。那种恐惧的记忆惊着了他,让他从床上一跃而起。走到窗户前,看见院子里有不少的军官,那间会议室已经亮起了灯,不过被窗帘遮死了。

他们被飞机吓着了。陈豪无声地笑了。任何时候都要靠实力说话,陈豪不担心自己被杀,因为外面有我们的十几个师,他们不敢将自己怎么样。而且,那个德军司令官肯定动心了,不然他不会让自己等在这里。

果然,那个德国少校又来了,说司令官要见他。

陈豪认真地整理了自己为了担任信使而领取了崭新军装,确保没有一丝瑕疵后,跟着德军少校回到了刚才面见德军司令官的屋子。

屋子里坐着六个德国将军。跟国防军不一样的是,德国的将军们年纪都不小了,足以做陈豪的父辈。

“少校,我们认真研究了贵军总司令官的信函,”胡蒂尔中将说的很慢,保证可以同步翻译给华军信使,“首先,我对贵军总司令官释放的善意表示感谢!我同意他的某些看法,我们两军确实在错误的地点进行着一场错误的战争!我原则同意将我军撤出文尼察……并且保证不攻击在捷尔诺博尔附近的贵军部队,但是,贵军总司令官开出的条件太苛刻了,等于让我军投降,我不能答应。”

陈豪知道王明远上将的条件,他开放道路允许德军安全撤出文尼察的条件是解除德军的重武器,即将75mm口径以上的火炮全部留下,包括炮弹。而且必须保证火炮和弹药的完好。在此条件下,德军第9集团军主力可以在规定的时间,按照规定的路线“突围”,华军绝不拦阻。

看来,胡蒂尔刚才已经与他的助手们商议过了……陈豪平静地目视着在屋里走来走去的德国中将,一言不发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贵军司令官是不是认为我的军队都是废物?嗯?”胡蒂尔走近陈豪,逼视着,“我军可以撤出,但必须带走一切的军资,连一颗子弹都不会留下!不会!嗯?你为什么不说话?”

“我可以认为这是您最后的答复吗?如果可以的话,请将军写一封回信吧。”

“不!我不会写什么回信的!你走吧。来人,”他喊进那个德军少校,“送少校先生回去!”

陈豪微微对胡蒂尔点点头,迈着军人的步伐走向门口。

“请留步。”另一位矮胖的德国中将叫住了陈豪,“少校,既然贵军不愿意打,为什么还要提这些不合理的条件?刚才司令官阁下已经表示了足够的诚意,我们撤出文尼察难道不够吗?”

“将军,现在被包围的是你们。如果你们认为可以坚守到援军到来,为什么要撤退呢?”陈豪感到好笑。他突然对王明远心生感激,是司令官给了他如此的机遇,使得他可能在有生之年将这奇特的一幕讲述给自己的子孙。

“卑鄙的中国人!我改主意了,少校,你失去自由了,现在成了我的俘虏了。”胡蒂尔再次来到陈豪面前。

“无所谓。我来这里就没想着回去!”陈豪面无表情,“我曾经做过你们的俘虏,从未屈服过你们,以后也不会。”

“带他下去!”

“请你记住,当我今晚不能返回,我军明天将发起进攻。”陈豪昂然离开了会议室。

2月6日凌晨,当第一缕曙光穿过乌克兰阴冷的天空,照亮了积雪皑皑的大地,华军自基辅附近几个机场起飞的大批轰炸机飞临文尼察上空,开始集中轰炸德军可能的炮兵阵地及物资仓库。在城市周围连夜占领阵地的华军的炮兵在飞机轰炸的同时开始了向文尼察的轰击。德军炮兵开始还击,并组织了对空防御。上午十时整,德军集中了4个师的部队出动了,沿着公路向科林斯克方向运动。远征军空军将打击对象转到了德军行军纵队。不知为什么,德军飞机一直没来迎战,天空被华军空军所主宰,暴露在开阔地带的德军损失惨重,但仍坚定地扑向了科林斯克。中午一点左右,德军突围部队开始与9军全面接火。而华军部署在文尼察以北的16军部队在炮兵的掩护下发起了第一波攻击。

正文 第三十一节 文尼察之战(三)

2月8日,文尼察之战已经进入第三天。向西攻击第9军的德军突围部队曾夺占卡在要道上的科林斯克镇,但立足未稳便被第9军犀利的反击赶了出来。只有南翼的一股德军突破了第27师的防御,大概有一个团的德军突出了包围圈,突破口旋即被9军预备队封闭。

而胡蒂尔留下四个师据守的文尼察已经在华军9个师的合力猛攻下摇摇欲坠了。其中第21军62师和11军31师攻得最猛,两师均已突入了城区,跟德军展开了血腥的巷战。

张作相指挥的21军是为了洗刷卢布林之战的耻辱,自然格外卖力。而11军31师的前身是第1师第1旅,山东战役后的陆军整编,全师被调入新成立的第11军,番号也改为了31师。该师参加过山东战役北线作战,表现出色,自诩为龙谦的起家部队,进入俄国的第一仗,自然要努力证明自己。

德军第9集团军司令官胡蒂尔中将的司令部已经被迫搬了次家,以避开从东南攻入的华军31师的军锋。由信使沦为囚徒的陈豪也被带入新的指挥所——一所坚固大楼的地下室。即使德国人未曾向他通报战况,陈豪也清楚德国人完蛋了。所以,当胡蒂尔再次将他带入其居室,陈豪脸上挂上了讥讽的微笑。

“少校,我承认低估了贵军。”胡蒂尔依旧军装笔挺,领口挂着一枚蓝黑相间的十字勋章,“我决定将您放回去,带封信给贵军司令官。”

“不。你已经失去与我军对话的条件了。”

“年轻人,不要意气用事。”胡蒂尔竟然笑了笑,“你不知道,我军在下午已经终结了贵军的进攻,巷战是极端残酷的,少校,这事关几十万人的生命,不能意气用事。你不是懦夫,你是一个勇敢称职令我钦佩的军人。我已经在给贵军司令官的私人信函里做出了说明。为了贵我两军数十万官兵的生命安全,你最好走一趟。”

陈豪没有再拒绝。他当然愿意回家,而且,一些情况需要向长官报告。

那个一直负责他食宿安全的并且懂汉语的德国少校马克斯举着白旗,跟他一起穿过两军之间的空白地段,有惊无险地进入了31师的阵地。

非常巧,王明远上将正在31师师部。他是实地了解战况及伤亡的,31师一直攻的很猛,有些孤军突进的样子了,王明远担心该师的伤亡过大,更担心遭遇对手的埋伏或反击,不顾范德平和薛晓才的反对,亲自跑到了31师。了解了该师的情况后,王明远下达了全线暂停进攻的命令。

三天来,31师已经付出了1900余人的伤亡,其中阵亡700余,三分之二的伤亡都是在攻入市区后产生的。两军扭在一起,重炮及飞机都失去了意义,只能靠步兵逐街逐屋争夺,尽管31师师长季好古准将豪气不减,但王明远对超出他预期的伤亡感到痛心。31师战前总兵力为15500人,就伤亡比例而言,损失不过八分之一。但帐不能这样算,伤亡的1900人基本是“战斗力量”,而“战斗力量”在全师所占的比例大约是65%,这样算来,31师的损失就比较惊人了。

王明远认为需要总结一下巷战的战术问题,更需要从全盘角度考虑文尼察战役下一步的行动。现在,不仅文尼察在激战,第2集团军的另外两个军还在捷尔诺博尔近郊与德24军激烈搏杀着,石大寿上将亲自去了那边指挥第15和第7军。而北线第1集团军也在与疯狂东进的德第11集团军展开了激战。

陈豪和马克斯被带至师部时,王明远正在给季好古上政治课,教训这个老部下要学会从更高的层面考虑问题,而不只是从军事出发。

“陈豪?”看到陈豪,王明远面容一喜,随即平静下来,“我就知道他们不敢将你怎么样!”王明远没有理会马克斯少校,而是在陈豪肩膀上重重拍了一掌。

“司令,胡蒂尔有信给你。他叫马克斯,会说咱们的话。”

马克斯上前一步,立正敬礼,双手将信函递到王明远面前。

“唔?”王明远没有接信,看着马克斯,“少校,既然懂汉语,你来说吧。”

“胡蒂尔将军愿意与贵军实现停火……”

“晚了!四天前他为什么不答应?还扣留我的信使?我军已经攻入城市,现在谈停火,不觉得可笑吗?”

马克斯仍捧着信函,却不再说话了。

季好古准将取过信函,交给了王明远。

信函是用中文手写的,通篇只有最后那个花体签名王明远看不懂。看来德国人恪于形势,不得不更多地配备通晓汉语的人才了。胡蒂尔中将签名的这份信件中,没有对他拒绝王明远四天前的“和平”提议表示懊悔和歉意,而是大讲了一通中德两国并无宿怨,更无领土之争,因此两军也不应在“错误的地点进行无谓的厮杀”。为表示对中国以及华军的友好之意,他指挥的德军愿让出文尼察……如果华军接受德军的友谊,而华军应开放文尼察——利沃夫交通并将捷尔诺博尔附近的部队东移至赫梅利尼茨基以东。当然,北线奥列夫斯克——萨尔内一线的战事也应相应停止。两军划定的停火线为赫梅利尼茨基——奥列夫斯克。在未得华军允许之前,德军绝不跨越该线……胡蒂尔话锋一转,如果王将军认为文尼察及捷尔诺博尔两地的德军部队软弱可欺就大错特错了,德军为了自己的荣誉将不惜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在信函的最后,胡蒂尔赞扬了陈豪,认为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军人,捍卫了军人应有的荣誉。

“少校,用我们中国人的话形容你们司令官,他就是个无赖,根本不配坐在现在的位子上!”坐在椅子上的王明远慢声细语地对马克斯少校道,“你将我的原话带给他,如果代表我自己,我不会理会这样毫无信义毫无廉耻的人,但我代表的是百万中国远征军!所以,我还是要跟我的同事们研究一下他的意见,我不怕他搞鬼,更不怕他撕毁协议。在他给我的信里,他重复了我给他的话,我现在仍坚持那个观点,中德两军是在错误的地点进行着一场错误的战争!我痛心我的士兵,所以我要对贵军司令官的信件研究一番。我不会扣留你,少校,请你记住,我们中国人历来奉行言必信行必果,最晚明天,你就可以回去了。”

“立即返回司令部,陈豪跟我一起走。再次传达我的命令,各部保持现有态势,不主动进攻。”王明远对跟随他的参谋下令道。

天已经黑了,两辆越野车驶离了文尼察,向着30公里之外的第2集团军司令部开去。帆布车棚挡不住刺骨的寒风,陈豪很快就感觉到脚冻的厉害。乌克兰的冬天很难熬,不仅绝对气温远比中国北方低,而且湿度大。

刚才司令官叫他上了自己的车,并且跟他并排坐在了后面。在颠簸的路上,陈豪汇报了他在德军司令部四天来的情况,希望能给司令官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但王明远似乎不太重视他的汇报。

文尼察战役爆发后,石大寿上将去了捷尔诺博尔,王明远也离开了基辅抵达第2集团军司令部,亲自掌控文尼察战局。

“如果你出了事,我会自责的。也很难向陈先生交代,他一直视你为子侄。好在你平安回来了……陈豪,你已经看过德国人给我的信了吧?”

“没有。”陈豪想表示感谢,感谢司令官对自己的关心,但最终没有说出来。

“德国人陷入了被动。他们没有突破9军的阻击,文尼察又被突破了……但就此认为胡蒂尔那个混蛋吃不住劲儿的判断是缺乏依据的,审问近两天来俘虏的德军,还没有看到我希望的局面。我本来就是要用行动迫使胡蒂尔不得不重新考虑我的建议,现在已经收到效果了。现在他建议让我敞开一个口子放他们走!你认为应该这样做吗?”

“不应该。”

“为什么?”

“我以一个下级军官的视角看,认为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