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蒙山军-第4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场中德军事对决中,中德双方主要指挥官都没有搞准常数,更遑论变数了。

首先是双方都没有准确地搞清楚对手的兵力。中国远征军因初来乍到且蹲在远离战线的乌克兰,获取敌情的渠道主要依靠俄军的情报,程建国少将率领的航空兵团倒是抵达了前线,一来受制于机场数量,飞行部队正在陆续转场抵达,更主要为了不暴露远征军的空中实力,叶延冰一直未允许展开大规模侦察。对于德军在波兰方向投入的兵力自然就搞不清了。俄军通报沿维斯瓦河东岸突向卢布林的德军约10个师,实际情况是整整14个师!霍夫曼将军将主力置于维斯瓦河东岸了,他不击败华军就不能安心进行波兰战役。

而德军对于华军兵力的估计也出现了大偏差。德军一样搞不清华军的实际情况。只知道华军后续部队正在抵达乌克兰,而切尔诺夫策附近的华军一直未动。因此德军统帅部判断华军投入波兰的兵力总数在15个师左右。这显然低估了远征军的实力。

双方既不明确对方的实力,在战略上也多有判断失误。德军没想到华军两路分兵,一路是21军和3军,走北路进入卢布林一线,但两个军隔着三天的路程。石大寿指挥的另外五个军则走了南路,从利沃夫方向进入波兰。远征军的计划是由21军和3军拦头,主力拦腰截击自斯塔洛瓦沃拉向卢布林运动的德军,在卢布林以南合围歼灭其主力。在罗马尼亚战役之后,远征军对战德军的信心提升了,觉着以21个师配属重炮兵及空军,击败10个师的德军不在话下。之所以将第3军置于卢布林方向,完全是出于道路问题。石大寿要求3军隐蔽行踪,不急于进入波兰,以免吓住德国人导致战役计划的落空。所以卢布林方向只有一个提前进入波兰的21军。

德军的速度超过了石大寿预计,他没想到斯塔洛瓦沃拉在开战四天后就陷落了。这样一来,德军在维斯瓦河东岸的军队有可能逸出自己预定战场而迅速北上,他亲自指挥的五个军就只能追击德军了。所以他命令21军固守卢布林,而命阎树林指挥的第3军火速西进,与21军靠拢作战,不得让对手一兵一卒越过卢布林一线。

而德军获知卢布林出现了华军后,越过斯塔洛瓦沃拉的德军第20军没有犹豫,直扑卢布林,那是德军计划中一个必取的要点。

波东战役就这样爆发了。

21军进入卢布林后,张作相没有考虑利用城市阻击德军,而是将防御阵地设在了城外。在华军将领的习惯性思维里,一般没有打巷战的念头,倒不是畏惧巷战的残酷,而是舍不得打碎了精美的建筑,中国实在是太穷了,即使在异国他乡,将领也舍不得战火毁掉城市。

张作相将21军主力师61师摆在了城南,将62师一个加强了炮兵的步兵团摆在了城西,为了保证东面道路(3军必定要使用这条大路)不被切断,63师放在了城东。62师主力(张作相的总预备队)和军部直属部队则留在城内。

这是一个中规中矩的部署,方案当然上报给了石大寿上将。石大寿没有提出意见。他也提不出意见,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去过卢布林。

但令21军首长们意外的是德军20军根本就没有主攻城南阵地,他们将主力放在了城东,第一天就突破了63师的阵地。由于63师的疏忽大意,也因为63师战斗力弱,当德军突破188团1营阵地突向后方时,指挥预备队反击的188团团长中炮阵亡,导致了188团的溃散,师部急令左翼189团反击,却被士气高昂的德军打垮,连师部和炮团都受到了严重威胁,紧急转移至187团阵地才避免了更为严重的损失。

仅仅一天,张作相的左翼就崩溃了。

德国人长途奔袭,采取非常规打法是很正常的事,他们严重缺少拖曳困难的重炮,自然不会强攻华军的既设阵地。这算不得什么高招。波兰平原和寒冬季节为德军迂回提供了便利,战争就是这样,总是青睐于因地制宜不循常规的将军。

从未设想过的局面出现了。自然令张作相和郭松龄气急败坏,他们还想着在卢布林打一个漂亮仗为21军及老长官争光呢。现在却面临截断退路独立作战甚至被合围的危险了。63师的失败原因很多,军部没有派出小部队前伸,缺乏有效的侦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但63师未构筑坚强的防御阵地的主要因素。国防军野战筑工有着完善的条例,但63师认为自己不是主要的作战方向,偷懒了,事后检讨的所谓严寒地冻、地下水位过高不能挖掘战壕都是借口。大片的森林完全可资利用,但他们却不知变通。而师部在188团出了问题后的应对措施也很糟糕,那个时候的正确应对不是急于反击突破口,而是命另外两个团固守原有阵地用火力封锁突破口以待援军。

张作相不敢动城南的61师,只好拿出总预备队62师的两个步兵团向东反击,企图挽救63师。而另一支德军则于开战的第2天下午攻击了卢布林以西华军阵地,击破了62师的那个加强团,迫使其向城内撤退。

21军面临被合围的危险。

德军在卢布林东西两翼的得手,严重误判了21军。张作相和郭松龄联名给石大寿上将的求援电报中夸大了德军的兵力,认为攻击卢布林的德军至少有两个军!请求第3军火速增援!

这份电报令石大寿焦虑万分。他迅速回电,严令张作相不得放弃卢布林,如果判断城外阵地不能收复可以将部队撤入城内固守。同时严令阎树林火速西进接应张作相,一面急令南路主力加速行动。张作相的求援电误导了石大寿,他现在懊恼自己的动作太慢了,德军主力显然已经涌向了卢布林,所有的计划都乱套了。现在他只能希望阎树林的第3军靠过去后可以挡住德军,自己再从南面压过去。但他必须考虑维斯瓦河西岸的德军行动,原先反复研究认为横直不会输的战役变得前途莫测起来。石大寿在给王明远的电报中提出了可能的危险,建议至少将第9军西调以防万一。

正文 第二十一节 波东战役(二)

阎树林少将接到石大寿上将救援卢布林的急电后郁闷万分。其实他的第3军完全可以提早进入波兰,却莫名其妙地接到原地待命的军令,白白耗费了两天的时间。在驻地科韦利,远征军随军剧团甚至给部队慰问演出了两场评弹。现在又是万万火急的急电,21军被优势德军合围,卢布林危在旦夕,要他用最快速度靠过去。

一场本来可以从容不迫的仗怎么就打成了这样?

远征军的战略他是了解的。叶司令曾组织过兵棋推演,无论是向西(援助波兰俄军)还是向南(重回罗马尼亚)都有预案。现在证明叶司令的眼光是有的,德国人真的在波兰动手了。叶司令当时制订的波兰战役预案是甲案,也就是第一方案。叶司令的计划是让俄军先和德军死磕,瞅准机会再介入摘桃子。远征军两个集团军军以上将官们都赞同叶司令的打发,这没什么问题。当时计算德军用于波兰的总兵力不过50个师,就算德国人可以从奥匈那里得到一点援军,就兵力对比,中俄两军在波兰方向仍保持了两倍的优势。如果单算南路德军,优势将更大。薛晓才曾大话说但是远征军就足以对付南路了,这话并未遭到大家的反对。

所以研究西进战略时的气氛是轻松的,没人有压力。大家议论的是战果会不会超过罗马尼亚战役。

谁能料到德国人如此骁勇,俄国人如此窝囊?远征军主力尚未进入战场,卢布林就让人家围了,看石司令和王司令的电令,张作相已经吃不住劲了。

军令如山!第3军立即狂奔向西,直扑卢布林。

关兴顺的第8师是全军前卫,自科韦利经海乌姆至卢布林西郊,大约150公里,8师前锋团仅用了32个小时。12月9日晚,该师前锋团24团先是拦截了21军的一群溃兵,紧接着便与德军接火了。

战斗是以遭遇战的形式打响的,蒋红山上校听了前卫营的报告后立即电告师部,“我部在卢布林以西约25公里处遇敌,请示任务。”

关师长的电报马上到了,“卢布林仍在我军控制中。你团立即展开威力侦察,查明敌情上报。严防中伏。”

其实不需要师部的指示,蒋红山明白自己的任务,前卫团不就是干这个的吗?他跑到前卫3营,部队正在攻击一个村庄,机炮连的迫击炮将对面300米外的村庄打着了火,3营的3个步兵连分三路朝村子发起了攻击。

“狗日的,你倒是胆大,连预备队都不留。”蒋红山听了3营长党顺礼的报告后骂道。

“团主力就在后面,留什么预备队嘛。这个村子挡在大路上,不拿下来怎么行?看,上去了……重机枪停止射击!团长,我上去了,您赶紧叫后面跟上来吧。”党顺礼少校不等蒋红山说话,带着通讯员朝村子跑去。

借着村子腾起的火光,蒋红山上校从望远镜里可以看到攻击部队已经接近了村子。

“让1营从右面迂回上去。”蒋红山对跟在他身边的参谋下了命令。

大约过了一刻钟,村庄上方腾起一颗绿色的信号弹,报告已经夺回了这个挡在大路上的村子。

不等连排长下命令,重机枪手张狗娃爬起来对副手周钦义叫道,“赶紧上去!快!”说着动手拆开枪身和支架。而周钦义则飞快地整理弹药箱。

张狗娃操作的这款重机枪是风冷式的,总重量比原先水冷式轻了约10公斤,即使拆开了,行军仍需三个士兵,一个负责枪身,一个负责三角架,最后一个负责弹药。

“机炮连,跑步前进。”连长的命令传了下来。

蒋红山上校跟随机炮连进入了燃烧的村庄,村口当街躺着一具尸体,两个士兵押着五个俘虏过来,“赶快送团部审问。”蒋红山喊道。

上士认出了团长,大声重复了命令,“是,赶快送团部审问。”

“你们营长呢?”

“没见到……我是9连的,敌人已经上来了……”

村子西南的爆炸声和枪声越来越密集,估计是3营和增援的敌人接火了。蒋红山拔出手枪,对押送俘虏的上士叫道,“不要走了,团部就设在这里。”他对跟着他的警卫说,“跑步回去,命令2营赶紧上来。”

3营立足未稳便遭到了德军的反击,追逐着德军冲出村外的3营被赶了回来,一度时间又被德军夺回了半个村子,3营和德国人在村子里逐屋争夺,隔着十几米互掷手榴弹,在2营抵达后再次将德军赶出了村庄,由于地形不熟,蒋红山传令部队停止进攻,就地构筑工事等待天亮。

24团转入防御后,德军的反击也停止了。爆响了半夜的枪炮声沉寂下来,蒋红山检查了顶在前沿的3营阵地,派人联络了从右翼迂回的1营,并向南北两翼派出了警戒部队,然后回到了临时设立的团部。

团部配有德语翻译,蒋红山上校亲自审问了俘虏的德军,确认对手的番号是德20军,敌情通报中赫赫有名的王牌军。

“只有一个20军?”蒋红山有些不信。

被俘的德军最高军衔是个中尉,胳膊负伤了,被胡乱包了一条绷带,鲜血不停地往下滴,俘虏脸上有一大块乌青,赌咒说他说的完全是实话。

“立即报告师部。”蒋红山对参谋长说,“派人将这个中尉送师部,给他重新包扎下。”

一个军就将21军打的落花流水?蒋红山有些不信,派人将本团收容的21军散兵找来,详细问了情况,溃兵都是63师187团的,得知这个村子原是187团团部所在,溃兵中军衔最高的是一个少尉,在蒋红山上校面前不停地发抖,担心会按临阵脱逃的军法受到处置,蒋红山现在顾不上处理他,详细了解了少尉所接受的命令和经历的战斗,确认187团朝卢布林市区方向突围了。

“将他们押送后方,交他们部队处置吧。”蒋红山冷冷地说。

“看来21军主力缩回卢布林了,63师……”参谋长斟酌着用词。

“21军给国防军丢脸了,如果敌人仅是一个军的话。”蒋红山说,“如果情况属实,我们可以在这里狠狠教训一下德国人。伤亡情况统计出来了?”

“还在统计。主要是3营,其他不要紧。”

“3营干的不错!”蒋红山肯定了3营主动攻击的精神,“军里马上会有命令,抓紧让部队休息,这一路狂奔给累坏了。”

的确,当关兴顺准将在凌晨3时来到24团据守的村庄时,到处看到正在酣睡的官兵。

“军部决定我师正面突向卢布林,敌人应当就是一个军,阎军长已经跟21军沟通了联系,他们的南面,西面都有敌人,由此推断我们的正面之敌不超过一个师。明天早上七点整发起攻击,22团在你们的左翼,23团在右翼,炮团掩护你团方向,他们正在你们身后构筑阵地。你团不必等友邻部队,有没有问题?”关兴顺问蒋红山。

“没有问题。”

“那好,就这样办。我的师部就设在这里了,你赶紧搬家吧。”

蒋红山立正答了声是。看看表,距离预定的进攻时间只剩三个半小时了,他必须研究布置各营进攻的方向和位置,还要和炮兵协商,时间很紧张,“请允许我安排进攻事宜。”

“允许,你去吧。”关兴顺准将的时间也很紧张。

当第一缕晨曦照亮了村庄小教堂顶端的十字架的时候,炮8团的24门75mm榴炮的轰击拉开了进攻的序幕,8师的三个步兵团在两个小时内先后投入了进攻。

关兴顺准将在24团夜战夺取的村庄建立了观察所,尤其关注位于中路的24团的攻击。和一般部队不同的是,在8师,24团这个番号排在最后的团队却是当之无愧的主力。所以关兴顺才将该团充作了全师的前锋。在关兴顺看来,只要24团达成中路突破,这仗就赢了。不就是20多公里吗?搞得好今天就可以突入卢布林跟21军会师。

关兴顺不去考虑跟在自己身后的两个师的任务,既然军长下令突入卢布林,那就简单了。

但24团的攻击却不顺利,在一片起伏不平的丘陵地带,德军构筑了坚强的防御阵地,24团在炮兵的掩护下接连发起了两次营级规模的攻击都被打了下来,望远镜里,关师长估计两次冲锋至少付出了100人左右的伤亡。

“叫蒋红山停止攻击!问一下22团的位置!”关兴顺焦躁起来。

很快,蒋红山上校来到了临时师部,“师长,不能停止,我要求全团出击!”

“我不是叫你停止吗?正面敌人的火力太强,等侧翼支援一下就好办了。”

“我的兵还钉在敌人前沿,你让我怎么撤?”蒋红山朝西一指,“3营还钉在阵地前,我要求全团出击,一锤子砸死它!”

从24团左翼发起攻击的3营的确还钉在阵地上,灌木林挡住了师部观察所的视线,使得关师长看不到3营的战况。当攻击失利时,党营长没有指挥部队退回攻击阵位重振队势,而是命令部队就地卧倒寻找掩体,和德军激烈地对射起来。这是没办法的事,看过地形后,党顺礼少校发现撤退很难,那样做所遭受的伤亡不比进攻少。

而部队已经红了眼,昨晚到现在,这个主力营已经承受了重大的伤亡。

步兵在做再次攻击前的调整,机炮连的四挺重机枪和四门迫击炮则拼命压制着德军的火力,为步兵撕开调整做火力掩护。

班长、重机枪手张狗娃的重机枪阵地就建在一块高地上,所谓高地,不过比周围地势略凸出一点而已。匆匆架好机枪后,张狗娃上士便开始了他疯狂的射击,一连打光了两个弹箱,对面的一挺重机枪被他彻底打哑了,但副手周钦义拎上来的子弹打光了,“班长,我去取子弹。”不等张狗娃放话,周钦义爬起来便往后跑,心急忘了隐蔽,一梭子机枪子弹钉上了他,从右腰到左肩,一排血洞出现在这个年轻士兵的背部,周钦义一声不吭就栽倒了。

射手和副射手是形影不离的战友,目睹了小周的阵亡,张狗娃叫了一声便跳起来,尚未跑出半步,一颗子弹将他击倒在机枪阵位上。副班长卢兴明匍匐着爬过来,见张狗娃还活着,神智也清醒着。子弹击中了张狗娃的肩部,却不致命。

“班长,我送你下去。”用急救包简单处理了伤口,卢兴明向班里的另一名士兵招手。

“胡闹!别管我,赶紧的拿子弹,部队马上要冲锋了,不要让机枪停了……你来打……”张狗娃上士努力移动身体,让出了射击阵位。

子弹送上来了,冲锋的哨子也吹响了,卢兴明接好弹链,抹了把泪水,喊道,“周钦义,兄弟给你报仇了……”重机枪再次呼啸起来。

当22团在24团侧翼投入进攻后,德军无奈撤退了。中午时分,8师进抵德军匆匆构筑的二线阵地。如上午的血战再次上演,冲锋,反冲锋,不同肤色的两支军队为了各自的国家殊死搏杀着,成百上千名风华正茂的青年血染疆场。

关兴顺准将以为今天不会突破德军阵地了,一直没使用的23团仅仅一个下午就付出了400左右的伤亡!他叫停了进攻,用无线电报要求军里调炮兵支援。然后召集手下的主要军官开会,拒绝了蒋红山提出的夜袭意见,认为部队连续行军作战过于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