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蒙山军-第4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封国柱因山东战役的战功晋升元帅,引发了几个人的嫉妒。他是知道的,特别是叶延冰,中央军区基本是叶延冰带出来的兵,却没有捞到这一立大功的机会。军方最高层对于龙谦适机参加欧战的态度是清楚的,封国柱考虑,龙谦八成会派叶延冰挂帅了,“司令,我们几个都是跟着你过来的,谁去都无所谓。但因为是出国作战,事关国家的声誉,万万不能输,一败就不得了。”

“你说的对。国柱啊,我不知你想过没有,我们走到现在,一是不容易,幸赖大家团结一心没有犯大错误,也赖国内国际局势给了我们机会。其实就本领而言,我们都差得远。就打江山的艰难困苦,我们对照中外历史也不值一提。所以要时时谨慎才行。你们几个已经是军队的核心了,是军队的主心骨,不能出岔子啊。你曾经说过,只要蒙山军在,政权在。这话一点不错。但治国不能只靠军队,我们从蒙山下来的就那么点人,而且还七长八短,良莠不齐。怎么能不吸收天下英才进我们这个团队?当初石大寿是官军,梁华达、司徒均、瞿鸿翔、韩子英等人都是。方声远、洪粤诚也是后来加入的嘛。端方升允是满清高官,段祺瑞、王士珍、唐绍仪、冯国璋、陈宧、曹锟、吴佩孚是北洋系,伍廷芳、蔡元培包括跟我来西安的刘道一是民党,张作霖、汤寿潜、汤化龙、唐继尧是地方实力派,现在不都是我们的战友了?如果没有他们,光靠蒙山下来的老兄弟,能撑起这么大的摊子?”

“那是司令气度大。大寿他们早早投靠我们,怎么能跟王士珍一伙比?方声远洪粤诚也就罢了,顾维钧这伙人年轻,没来得及站队,自然愿意在蒙山军大旗下做事。但我总觉得满清及民党那帮人还是不那么靠得住。今年下半年总统换届,听说竟有人公开准备取代你,这还了得!”

“你呀,不是我批评你,确实学习的太不够了。”龙谦沉下脸,“宪法是根本大法,你当它真是一张纸?宪法规定的权利,我们必须给人家。如果有人能在选举中击败我,那是好事而不是坏事。这个道理,现在你不明白,将来会明白。如果将来也不明白,我也没必要给你解释了。国柱,你的性格不适合搞政治,政治上的事,你千万不要过问。总统换届和军队没有任何关系,不要管。”

“我就懂一个道理,这个国家是你领着我们打出来的。你当总统,军队不会乱。别人当就难说了!我不说自有其他人说,明远懂政治,不讲,司徒均是个书呆子,不说也罢。但延冰、大寿、吴念、宗玉他们我是知道的,除了你,他们谁也不服。”封国柱对自己追随多年的“老主公”基本上有啥说啥,自认没有必要隐瞒,也不需要隐瞒。宪法是你主持定的,就是一张纸嘛。

“军队高级将领如果像你说的就麻烦了,我的事业可能真的要失败。这个慢慢来吧,不急。”对于封国柱所说,龙谦并没有太当回事。的确,这支国防军基本是他缔造的,现在掌军的都是跟随他十几年的老部下。一些人就自己在政治上的考虑想不通也是正常的,一些思想方面的问题,可以搁在自己的下一个任期解决,自己还有时间,“明天我要见史密斯,你也参加吧。不过就是旁听,不要发言了。”

“英国人能给我们什么好处?据我所知,他们现在已经焦头烂额,总不能白帮他们干吧?”

“当然要捞些好处。英国人给不了的,美国人可以给。这个,我心里有数。”

正文 第十二节 条件

次日,龙谦在陕西省府接见了早已等的不耐烦的史密斯特使。英国人在当了两百余年世界老大所养成的骄傲再次受到了挫折。史密斯在等候龙谦接见的数日中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点。

会谈是直率的,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开门见山。龙谦坦率地对史密斯说,“我领导的政府愿意为世界和平的实现做出努力。德国军队在欧洲表现出的残暴令我深感震惊。前不久,威尔逊总统派来的豪斯特使曾与我进行过坦承有效的交流,我完全理解美国人民对欧战规模的扩大,惨重的伤亡以及对无辜民众带来的巨大伤害持有的人道主义的担忧。在目前的情况下,大概只能以战止战了……”

当顾维钧将龙谦这番话翻译给史密斯后,英国人心中一喜,“尊敬的总统阁下,我能否这样理解,您领导的政府愿意加入协约国正义的事业?”

“是的。您理解的完全正确,”龙谦肯定地说,“但是,要说服我的人民,特别是国防军,很难,”龙谦看了眼坐在一旁抚摸着下巴沉思的封国柱,“您应该知道,中国与德国,华军与德军有着传统的友谊。尽管我们为了表示中立的态度曾与德军在青岛打过那么一小仗。欧洲的战火距离中国很遥远,如果议会的先生们问我,国家并未受到安全方面的威胁,为什么要将中国军队派到遥远的欧洲打仗呢?我很难回答。不,尊敬的特使先生,您不要讲所谓的正义事业,在国会绝大多数议员眼里,德国是中国可靠的朋友。”

史密斯知道对方要开出条件了,这很正常,没有一个国家会“无私”帮助地别人打仗,“总统先生,德国给予中国的东西,我们同样可以给予。”

“那好极了。”龙谦哈哈一笑,“这样的话我们就好办了。”

“您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方总理已经向您阐述了我们的原则,我基本同意方总理的意见。史密斯先生,如果您可以代表协约一方,那么我建议由一个小型的委员会跟您进行具体的磋商以确定一些细则。我很忙,领导一个被英国在内的强国压榨剥削了近百年的东方大国实现民主富强是一件艰巨的任务,您在西安游玩的几天里,我去了陕北。那里的贫困不是您所能想象的。为此我感到责任重大。请您理解。”

史密斯眨眨眼,“我对您领导的政府在短短几年内带给中国的文明进步表示钦佩。我需要您关于中国参战的细则,这是我国政府深为关切的。”

“什么样的细则?”

“比如,您可以派出多少个师?何时派出?”

“这个问题,恐怕还为时过早吧?史密斯先生,您能否代表您的国家乃至协约一方?”

“这要看什么性质的问题……”

“问题有两方面,其一是关系到我国民众的自尊心方面的,这也是先决条件。具体地讲,比如关税和租界,以及庚子尾款问题。如果协约方视中国为平等的伙伴,这些问题就很好解决了,难道不是吗?其二是具体的困难,中国要将自己的军队派到欧洲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中国很穷,而欧洲的战争特点又是如此残酷。我想这样吧,如果贵方能够解决我国政府及民众关系的先决条件,具体的问题,我们可以慢慢谈。反过来讲,如果贵方不能满足我们的合理要求,其余的问题也就不必要谈了。”

史密斯沉默了。他来华之前曾奉阿斯奎斯首相之命访问了美国,见到了威尔逊总统以及刚回国的爱德华·豪斯。从豪斯那里已经得知了中国人的基本态度。并且讨论了中国如果参战可能发挥的作用。爱德华·豪斯认为中国的作用是巨大的,首先是打消了俄国对于远东的担忧,为此,俄国可以从远东再调20个师出来。第二,中国可以援助俄国粮食、弹药以及其他的军需品。虽然中国的工业还很弱小,但他向史密斯保证,中国可以向俄国提供他们急缺的枪炮、炮弹以及军用卡车,这些东西美国都有,但中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可以更方便地援助俄国。而目前,特别在今年这个关键的年份,美国政府必须有所顾忌。第三,中国至少可以派出30个师的军队。豪斯强调,中国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其战斗力不需怀疑,他们击败日本已经是最好的证明。30个师虽然不是决定性的力量,但在目前的情况下,每一个师都是极其宝贵的。

史密斯回到英国后,在伦敦,英法俄对史密斯的美国之行进行了专门的磋商,俄国人最为心动,他们迫切需要中国立场的确定,他们更需要中国的物资,尤其是粮食。

对于中国人开出的条件,英法俄三国进行了充分的讨论。首先是庚子赔款。无论中国加入哪一方,这部分款子都拿不到了。中国加入德奥,自然不会再给他们。中国加入协约,也不能向中国索要赔款了。在目前的情况下那点钱根本不值一提,所以这一条不是问题。关税方面,阿斯奎斯首相认为既然美国人不在意将关税自主权交还中国,我们不应考虑此项。因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伙伴是美国。所以这一条也无所谓。剩下的就是租界问题了,英法在此问题上却表现出强硬的立场,那就是不能将租界取消,细节问题可以谈,但不能取消。

在这次会议上,三国更主要谈了中国出兵的问题,英法需要这30个师,当战争成为一种残酷的数字游戏,每一场战役都消耗几万几十万生命的情况下,30个师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耗品。但俄国希望中国将军队直接投放自己的战线,俄国更需要这30个师。

这个问题未取得结果。但前线的情况不允许拖延更多的时间了,阿斯奎斯决定授权给史密斯,派他立即出访中国,无论如何要将中国拉到自己的阵营来……

“尊敬的总统先生,除了租界问题需要进一步磋商外,其余问题可以满足贵方的要求。现在我需要您具体的承诺,中国何时可以出兵?第一批可以派出多少个师?”

“为什么不能归还租界?”封国柱忍不住问了一句。

“元帅先生,”史密斯看着军装笔挺的封国柱,“这同样涉及尊严问题,需要一个过程。请您相信,英国政府是有诚意来解决租界这个历史形成的问题的。当中国成为英国的战争盟友,政府说服民众就容易多了。”

“治外法权必须取缔。”龙谦沉声道,“租界的争议可以搁置。但治外法权不能继续下去了。实话对您讲吧,这个问题国会反应强烈,即使没有欧洲战争,我们也准备单方面终结。”

“这个,请允许我向我国政府报告。总统先生,我们可以进行实质性的商谈了吗?”

“我理解您的心情。我可以对您做出承诺,在签署协定后,我们将着手动员及编组部队。最快的话两个月至七十五天,第一批部队即可出动。但方向是俄国而不是西欧。我的参谋部给我的意见是俄国战线更为危急。如果俄国崩溃,这场战争就危险了。”

“您说的第一批部队是多少?”

“一个辖15个师的集团军。在此之前,需要进一步的磋商,我建议我们进行一次多方会谈,以确定出兵的细节。”

“我同意您的建议。您希望在哪里谈呢?”

“美国。”

“我注意到您刚才说的‘第一批部队’,您的第二批部队什么时候可以准备好?”

“这要看谈的情况。”龙谦严肃地说,“鉴于俄国在物资供应上存在巨大的困难,我们初步决定远征军的弹药补给将直接由国内供应。但中国的工业基础还很薄弱,虽然近年有所进步,但比起俄国尚多有不如,我们希望盟国在这方面提供实际的帮助。在解决一些关键的瓶颈后,后续部队不是问题。这方面我们有着巨大的优势。”

“那么可不可以这样,我们预定在6月1号在华盛顿会商有关细节。相关的协定也在那次会议上签署。而贵方第一批军队,那个辖15个师的集团军最迟在7月1日前出动?”

“我认为可以。”

“非常感谢您的神圣承诺,对于人类历史的责任将我们连在了一起。我将用最快的速度回去向首相汇报您的决定。”史密斯一刻钟也不愿意耽误了。

“很好。请您通知俄国方面派能够决定有关我国军队使用方向及方式的军方人员参会。有关远征军的军事问题需要跟俄国进行磋商,当然是原则性的。如果确定使用原则,具体的细节我们可以直接跟俄国谈。”龙谦提了一个要求,史密斯痛快地答应了。

龙谦跟史密斯一同返回了北京。史密斯将从天津走海路返回英国。龙谦则开始了参战前的准备,首先是国会,5月1日,龙谦向参议院国防委员会报告了与史密斯会谈的内容,国防委员会成员们接受了总统的建议,同意中国“适度”参战。关税自主、取消庚子尾款的赔偿不仅改善财政紧张的状况,而且将极大地振奋民心。取缔治外法权也是外交的重大胜利。龙谦所说的“细节”不是协约国对军费的支援,而是协约国对中国工业化基础投资的支持,设计到电力、机车车辆、造船及大批机械加工机床的投入,龙谦认为美国会满足中国的要求,这部分投资如何实现,需要成立一个有军方参加的委员会细致研究。

时间很紧迫。龙谦在取得国会的支持后,连续召集了几个专题会议研究参战问题。首先是六月初华盛顿会议的人选,龙谦决定委派方声远带领一个有军方人员参加华盛顿会议。除了以正式外交文件来解决有关关税、历史赔款及治外法权等涉及主权的问题外,更为关键的是要借机索取一些好处。中国的工业化已经起步,现在是什么都缺,但除了技术,关键的还是电力、交通、采矿和机械加工上的巨大差距。所以,龙谦指示政务院组织一个有工业、财政、水利、交通、铁道、兵工总署及总参谋部组成的委员会,根据国会批准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大纲,搞出一份援助清单。请求协约国以及已经决定加入协约方的美国予以满足。除了求援外,龙谦还要求政务院拟定一份援助俄国的方案,主要是粮食和轻工业品。这部分援助并非免费,而应当冲抵他们在重工业方面的投资。

龙谦指定司徒均总长参加这个代表团,担任副团长。司徒均的任务是在华盛顿会议上与俄国军方就中国远征军的使用原则进行磋商。龙谦强调,远征军可以接受俄国统帅部乃至某个方面军的指挥,但必须集中使用于某个战场而不是分割使用。相关的后勤供应问题也要将原则定下来。

“会满足我们的要求吗?”龙谦自问自答,“我认为会的。这个时候他们别无选择。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借欧战的良机为我国工业化的实现奠定基础。一句话,用国防军的牺牲,农业和轻工业的付出来换取重工业。如果失去这个机会,我们依靠农业的积累来建设工业化将困难的多。”

最后就是远征军的组建了。首先是统帅的人选必须确定下来了。5月4日,国防部长王明远上将奉龙谦之命召集秘密会议,确定由中央军区司令官叶延冰上将出任远征军第1集团军司令官,北方军区副司令兼第9军军长熊勋中将为副司令官,中央军区参谋长薛晓才少将为参谋长。选调第5、第7、第9、第12、第16军、北方军区独立骑兵师、总参直辖重炮兵第1师共14个师组成远征军第1集团军。

从部队的选调看,北方军区调用了三个军另一个骑兵师,西北及中央军区各调集了一个军。总参将仅有的两个独立成建的重炮兵师也派出了一个。

5月8号,远征军司令部在北京正式成立,相关部队正式转隶该集团军。龙谦连续两天会见远征军第1集团军主要将领,就出国作战的相关问题与叶延冰、熊勋、薛晓才、高虎子等人进行沟通。

部队集结随即开始。整个五月份,北方仅有的几条铁路以军事演习的名义实施了军事管制,总参重炮1师,第7军及第16军通过铁道线向哈尔滨地区运送。

正文 第十三节 陈超和叶延冰

5月12日晚,连日因司令部组建与国防部、总参、联勤总部、空军司令部等单位协商人事的叶延冰终于腾出时间去了总统府拜见岳父及妻姐。自去年总统府投入使用,叶延冰还是第一次登门。

电话是陈淑打给他的,说有时间的话今晚来家里坐坐,叔父也在。

或许是龙谦有什么交代需要私下讲,叶延冰推调了与宋晋国的宴请,乘坐古小林派来的车去了西郊的总统府。陈娴及两个孩子尚在南京,他重回中央军区,屁股还没有坐热,又得离开了。

夜晚看不大清楚,只是觉得这一片政务办公区的街灯极为漂亮,街道也宽阔整洁,不过行人寥寥,显得有些阴森。

总统府并非想象中的戒备森严,甚至没有大门,只有两名身穿军服的警卫检查了车内的乘客便放行了,轿车直接驶到主楼下面,叶延冰钻出轿车时,看到了佩戴少将肩章立正给他敬礼的总统办公厅主任古小林。

叶延冰认真地还了个礼,“古小林,你还穿军装啊?”

“报告叶司令,舍不得脱。好在司令允许了。”古小林随即压低了声音,“叶司令,能不能跟司令请个情?让我跟你去打仗?”

“嘿!你小子!”叶延冰笑道,“不知有多少人羡慕你,竟然想着离开?”

“不是不愿意伺候司令,我实在不是干这个的料……”

“不会就学嘛。司令身边,总要有个靠得住的。你是司令的老警卫了,现在还兼着警卫局长,担子不轻哪。我警告你,千万别马虎,我看你这总统府的警卫措施就很稀松,如果出了差错,仔细我剥了你的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