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蒙山军-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曾经为嫁了他而倍感幸福。因为他不仅是一个伟丈夫,而且是那样的开明,家里的什么事都顺着她,丝毫没有大男人的架子,对于她喜欢习武读书不喜女红从来没有责备过。最令她感动的是,在生育兴华遇到难产时他首先顾及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他事后对于习惯的要子不要母的风俗深恶痛绝,没有母亲哪里来的孩子?而且,他是反对纳妾的,他手下的军官纳妾总是让他生气。曾经准备在军规中规定不准官兵纳妾,却没有得到支持。看来他虽为一军之主,并不是事事如意的。

她曾为自己扣下那个人的信而内疚。为什么内疚?因为从信函中可以断定,他和那个人是清白的,俩人只是通过信而已,连见面都很少,绝没有苟且之事发生。那个人仰慕他的才华,尤其是音乐上的才华,由此而心生爱慕。她在最后一封信中说,即使他不回信,她也不会嫁人了,但也不愿给他做妾。这句话惹恼了自己,什么意思?难道要他休妻另娶吗?!她曾经想过,若是她甘愿为妾,或许她会接纳。但是要夺走她的位子,她宁愿死也不能答应!

漫长的日子里,她因此备受煎熬。她可以感受到那个与自己同居一城的女孩子同样受着煎熬。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自己有什么过错呢?伤害是她造成的,谁让她无耻地爱上有妇之夫呢?但是她还是感到难过,越是面对丈夫坦然的目光,那份内疚就越发强烈。

有时会产生对那个人的同情。那个人是有眼光的,懂得他是一个少有的伟男子。刻骨相思的滋味她品味过,当初他带兵北上勤王,自己不就是在日夜的思念和担忧中度日吗?她甚至能体会到那个人收不到回信绝望的心情。

这件事她没有跟任何人说,连婶娘和小妹也未提起过。四封信函就压在她的梳妆盒底部,几次想烧掉,几次又默默地放回了匣中。

现在他要南下了。而自己确定留在济南,叔父也不走。这几天他一直在谋划着人事上的安排,哪些人留下,哪些人走,整晚整晚地思考,在客厅的地上不停地踱步。他的压力和担心她完全理解,叔父说有兵就有一切虽说有几分道理,但山东偌大的基业岂能随意放弃?看看那些林立的工厂吧,他走了,那些浸透了心血的厂子可带不走。万一落在他人手中怎么办?

要不要将那几封信给他看?要不要见一见那个女子?陈淑在彷徨中听到丈夫送走了抚台大人,马上又跟叔父回来了,“我决定留下的人选了,你来听听合不合适。淑儿,给叔父倒茶。”丈夫平静的声音在客厅响起。

正文 第五节 圣旨到山东(三)

“喏,这份名单你看一下。”龙谦从衣兜里摸出一张纸递给陈超,“待会儿我就宣布了。”

“总算拿出来了呵,”陈超从衣兜里摸出花镜戴上,开始研究这份至关重要的名单。

院子里传来噪杂的人声,欧阳中进来报告,“师范蔡先生和鲁报章先生来了,见不见?”

“哦,我就估计他们还会来的。那请吧。”龙谦站起身,迎至门外。

山东师范大学校长蔡元培已是第二次求见了,头一次被欧阳中挡了驾,这次却叫上了《鲁报》主笔章士钊联袂到访……这似乎在龙谦的意料之内,陈超收起了那份刚看了一眼的名单,蔡、张二人已经进得屋来,“蔡先生,章先生,请坐。二位是贵客,陈某就不打扰你们了。”

“陈先生请留步。”蔡元培急忙道,“今日我等面见龙将军,陈先生在,那是再好没有。”

“哈哈,我估计二位是来劝阻龙某出兵的吧?”龙谦微笑道。

瘦小精悍的章士钊楞了下,“你何以知之?”

“章先生在鲁报上痛骂龙某,龙某又不是瞎子。”龙谦沉下脸来,“长话短说吧,二位以为,龙谦愿意出兵南下吗?”

昨日的《鲁报》绕过新闻检查处发行的《号外》上刊登了章士钊署名的文章,大骂龙谦甘为朝廷鹰犬,号召第五镇官兵抵制乱命,不要为虎作伥。

听了龙谦的话,章士钊似乎忘记了昨日在号外上痛骂面前这位手握军权的大将了,他生来胆大,不管龙谦脸上的乌云,作喜道,“想不到你已经看过了,章某说的不对吗?你既然不愿出兵,那再好没有。”说罢想了想,“只要你不出兵,章某情愿再出一期号外,向你道歉。”

“《鲁报》的号外忒不值钱了些。”龙谦讽刺道。

“你,你究竟出不出兵?”章士钊想到济南城里城外一片兵马忙乱的景象,“看来你还是铁心要做清廷的鹰犬了!”

蔡元培本不赞成章士钊发行号外辱骂龙谦的行为,急忙扬手制止了章士钊,“龙将军,蔡某应邀来山东主持师范大学校务整整两年了。这两年里目睹了将军治鲁的种种举措,钦佩无已啊。不知多少次对友朋言,若是吾国再有两个山东省,再出两个龙谦将军,何愁国家不兴?可是,将军此次奉召南下,却是倒行逆施,令人唾弃之举!”蔡元培看到端着茶壶惊讶地张大了嘴巴的陈淑和一脸阴沉的陈超,“夫人莫怪蔡某出言无状,正是因为龙将军一贯的为人,才让蔡某出言无忌。清廷气数已尽,稍有眼光的者都看得明明白白。本次湘赣举义,乃是顺天之举,将军一向提倡军队乃保家卫国之武力,职责在外不在内,何以如此不明是非呢?将军既然不愿做亲者痛仇者快之举,有何难处,不妨讲出来,元培虽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但还有一张嘴,一支笔,情愿为将军摇旗呐喊……”

章士钊反清立场鲜明,蔡元培更是江浙一带最大的反清组织光复会创始人之一。龙谦知道他决定出兵南下,必然遭到此二人的反对。

“蔡先生、章先生,请坐。既然亲来鄙所,那就耐心听龙谦一言。”龙谦接过陈淑手里的茶壶,为两人倒上茶,“龙谦有四点不明,请蔡先生解惑。”他故意不理章士钊,“第一,蔡先生是否以为,第五镇不出兵,湘赣暴动便可成事?进而席卷全国颠覆满清?第二,倘若举事成功,满清就此垮台,谁来出面组建政府?是湘赣举事的会党吗?政府的性质是什么样的?再进一步,湘赣举事之人,可有号令全国的威望?倘若没有,会不会出现中枢已经崩塌,各地自行其是,全国就此陷入长久的内乱?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蔡先生凭什么认为龙某会听从您的建议,举兵反清?又怎知龙某的手下会不顾一切地跟着龙某造反?一部中华历史,造反者不胜枚举,成事者几何?有一成没有?那些失败者是什么下场,蔡先生可以告诉我吗?最后一点,举国都知道是太后简拔龙某于草莽之中,而立之年执掌一省军事,说个天高地厚之恩也不为过。山东乃大清之山东,第五镇乃大清陆军第五镇,就不怕龙某治你一个反叛之罪?”

“这个……”蔡、章二人似乎没有想到龙谦所说的四条,章士钊年轻嘴快,“你不会抓我们的。”

“为什么?”

“你虽然鼓动官府设立新闻检查处。但做事还算明白,极少不教而诛。兴办教育、关心民瘼当今更是少有。反清乃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我不信龙将军会倒行逆施,为千古所骂……”

“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名。龙某哪里管得了那么久远的事!章先生未免高看龙某了!”龙谦冷哼一声,“既然说到新闻检查,《鲁报》擅出号外,违背了我省《新闻检查条例》,刚才你说了我极少不教而诛,条例在,那就公事公办好了。”

“龙将军要报复章某,那便对章某好了,何必牵连《鲁报》?”章士钊可不愿自己手创的《鲁报》受到牵连。

“《号外》是以你个人的名义还是以《鲁报》的名义?”龙谦追问一句。

章士钊后悔了,情急之下,只顾着绕过新闻检查,忘记了去掉《鲁报》的报头了,“龙将军……”章士钊来山东两年余,深知山东军政实际掌控在龙谦之手,而龙谦治鲁,走的是基本是法治的路子,凡事先立规矩,违反规矩必定受到处罚。但遵循规矩,定可安然无事。《鲁报》虽然不能公开刊登反清的文章,但鼓吹宪政,评论朝政之缺失,甚至发奸刺幽,只要事实清楚,从未受过处罚。因为《鲁报》犀利的文风,这两年订阅量节节攀升,大有超越官办的《山东新闻》而成为在山东发行量最大的报纸,章士钊干的确实顺心,现在龙谦指出要依章办事,章士钊不免有些着急了。

“龙将军,”蔡元培再次打断了章士钊,“行严(章士钊字)出号外辱骂将军,确有不之处,蔡某已经责备于他了。但其心迹,却是怕将军就此葬送一世英名,还望将军念及行严年轻气盛,多加谅解。将军虽出身草莽,但战联军,平匪患,办实业,兴教育,乃至以自治之名改善乡村弊政,其功惠及山东全省,历史当记载将军治鲁的丰功伟绩。但将军此番奉清廷之命,发兵南下平叛,却是大失人心之举……”

“对不起。刚才龙某提出的四条,孑民先生尚未作答。”龙谦看看手表,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他不想跟这两位文化名人多扯无用之事。

“这个……”蔡元培一直在想龙谦所说的四条,实在是难以对答。第一条问及湘赣是否可以成事,他认为难。即使第五镇不出兵,凭靠湘赣官军也足以平定。何况第五镇背后,还有一个更加庞大的北洋呢?第二条更是令他惶恐,如果在两年前,他会理直气壮地提出孙文、黄兴等人来组建中央政府,但现在就有些说不出口。革命党闹事了这些年,除了煽动人心反清外,没有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更没有掌控哪怕一个标的军队。要龙谦这样于军于政都功绩斐然的实权派效忠无兵无钱的革命党?其他省份?更是不要想。至于内战问题,更是没有想过。想到这里,蔡元培直感自己过于幼稚了。第三条更是直指人心,龙谦可不是那些身处社会最底层的只凭一腔热血起事的会党,岂能不考虑万一失败该当如何?更不要说他的部下了。倒是第四条,就像章行严所说,凭着两年来对龙谦的了解,此人定然不会拿下自己去邀功,拿一个用嘴巴去反清的文人,对于一个手握军权威震一省的提督,又算得了什么了不得的大功?“将军思虑深远,蔡某一时间难以回答……”

他也是闻听第五镇集结准备南下的消息,进而方知湘赣一带贸然举事,也不知是谁策划了这次武装反清。立即萌生阻止龙谦出兵的念头。但龙谦四个问题,含义颇深,直指人心,一时间却找不出说服龙谦的理由。近十年来反清义士在南方不断举义,但大半未曾发动便告夭折,其余的更是不堪一击便告失败,实在是令人扼腕。以第五镇之精锐,义军万难抵挡,所以连着两次登门,意图说服龙谦顺应人心,甚至举兵响应南方,就此推翻满清,建立共和。

龙谦不等蔡元培理顺思路,“蔡先生,您的政治主张,龙谦清楚。千万不要说出鼓动龙谦举兵反清的话来,那样就不好收场了。而且,湘赣之局,龙谦不去,自有人去。到时候结局或者更惨。龙谦所提的四条,还望蔡先生深思。蔡先生大才,这两年筚路蓝缕,创建山东师范大学,做的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千秋伟业,说起来比龙谦做的那点事重要多了。龙谦以为,国家之所以孱弱,国民受教育程度太低是重要因素。师范大学每培养一个学子,便是在黑暗中点燃了一粒文明的火种。龙谦还认为,建设远比革命更难。推翻一个旧政权不易,改造落后的经济乃至人心怕是比之还要难上十倍!二位都是难得的人才,希望多做一些建设之事,少谈些主义之争。龙谦此去,或许再难返回山东。山东有此局面不易,千万珍惜。龙谦走后,希望二位不要公开说出让朝廷难以容忍之事,也算为国惜身吧。龙谦可以保证,对于举事之人,能网开一面,定当宽宥,都是炎黄子孙,龙谦不愿做仇快亲痛之事。二位来意已明,该说的也都说了,龙谦军务匆忙,诸事缠身,就不陪二位了。二位宽坐,恕龙某不能相陪了。越之先生,您就陪二位贵客聊聊吧。”

章士钊和蔡元培确有鼓动龙谦反清之意,但龙谦未等他们开口,已将话堵上了,“那,那好吧。还望将军记得今日之言。”蔡元培起身,龙谦抱拳行礼,出去了。

龙谦确实有事,一个很重要的会议需要他主持,那就是关于军队人事上的安排。本想着征求下陈超的意见,但蔡元培和章士钊的突然造访耽误了时间,龙谦决定不等了。从家里出来,龙谦带着欧阳中直奔会议室,通知参会的军官们早已等在那里了。龙谦一到,直奔主题,当即宣布人事调整的方案。

这次参加会议的,除了第五镇将领,巡防军团长以上军官也参加了。

自决心统兵南下,龙谦最费心思的是关于山东留守人员的配置。而军队的安排是最关键的,只要朝廷不对山东用兵,有第五镇留守部队及基本改编完成的巡防军,足以震慑山东不致偏离自己设定的轨道。

宁时俊、王明远、封国柱都是靠得住的,王、宁、封三人各有所长,军事王、封皆胜于宁,政治上宁却远胜于王、封。考虑到山东自自己走后,政治问题远大于军事问题,而宁时俊这两年一直主管巡防军,临阵换将弊端太多,所以龙谦决定以宁时俊为首坐镇山东,王明远、封国柱皆跟自己出征。但只有一个张玉林(时任巡防军参谋长)似有不足,龙谦必须再留下几个人协助宁时俊。

想来想去,龙谦决定调叶延冰做宁时俊军事上的助手。再从第五镇抽出四个步营,一个炮营及一个骑兵营,编入巡防军充实其力量的同时,加强对巡防军的改造和控制。目前第五镇四个步兵标都是四个营的大编制,正好每个标抽出一个营来。

如果不打仗,这些部队足够了。

之所以不留王明远或者封国柱,是因为这二人资历威望皆不弱于宁,龙谦担心会出现争权之局。叶延冰服从性好的多,原先一直认为叶延冰难以独当一面,但本次彰德秋操,叶延冰的表现可圈可点,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龙谦对他的看法。至于忠诚,就更不用考虑了,姻亲也是重要的因素,自从他娶了陈娴,就彻底与自己绑在了一起。

除掉军事将领外,龙谦还将他的后勤大管家宋晋国、情报头子江云以及越来越正规的武备学堂留在了山东。宋晋国不仅掌管蒙山军的财权,还负责与实业集团及晋源银行的联系,担子极重。江云留下,肩负联络关外及南下主力的重要使命,更不能离开。而且,监视山东军政的重担,非得江云亲自担当不可。至于武备学堂,因司徒均随自己南下,不能再顾及武备学堂的事务,龙谦免掉了司徒均武备学堂副校长之职,由瞿鸿翔担任主持校务的副校长。校长之职,仍旧由龙谦兼任。

龙谦讲了叶延冰、宋晋国、瞿鸿翔及江云的安排后,继续补充道,“王之峰提升为情报处副处长,出征之际暂代处长之职。连树鹏代理后勤处长一职。叶延冰留山东后,杜三立接任十九标标统。为加强山东部队的实力,巡防军要做必要的整编,我们不管朝廷批不批成立新镇了,先按镇的编制搞起来。原来的三个团的编制扩大为四个团,从现在起,山东部队整合为山东纵队,以宁时俊为司令官,叶延冰为副司令官,张玉林为参谋长。纵队暂辖两旅,第一旅旅长由叶延冰兼任,辖第一、二两团;第二旅旅长由二十标副标统吴念担任,辖第四、五两团。各团及司令部各处军官配置,由宁司令宣布吧。哦,注意对外还是用巡防军的称号。主要的调整安排就是这样,”龙谦话锋一转,语气中便带了肃杀之气,“不管是随主力南下的,还是留在山东的,都是为了蒙山军的大业。今日不涉及调动的军官,会后立即返回部队,做好开拔的一切准备。涉及岗位调整的,限两日内做好移交,到新岗位报道。这次调动,是我军命运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各位军官要提高警惕,严守机密,严格执行命令!自我而下,家眷一律留山东。大家也看到了,之所以要选一部分军官留下,便是要将我们辛苦打造的这块根据地牢牢握在手里。所以,家眷留下,没什么不放心的。一句话,山东,我们还是要回来的!我的话完了,请宁司令宣读山东纵队的相关任命。”

龙谦做了个手势,请宁时俊上台前来宣读命令。

正文 第六节 圣旨到山东(四)

“喔,三立也就罢了。吴念这小子升得到快!一下子就是旅长了。”在宁时俊宣布山东纵队的军官配备时,坐在周毅身后的冯仑低声道。

“闭嘴。”周毅转头喝道。

坐在第一排的周毅心情复杂。宁时俊宣布调出第五镇哪些部队,巡防军的编组方案都没有听得进去。因为这个结果他已经知道了。

龙谦会留人加强山东部队他已经想到了,之前他也被龙谦征求过意见。但他没好意思说出自己想留山东驻守,一来估计龙谦不会让他取代宁时俊,二来估计龙谦不会让他留下。所以表示完全同意龙谦的安排。

自彰德那个晚上被段芝贵拖着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