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蒙山军-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一个受伤的土匪嚎叫着往回爬,身后留下一串血迹。还有一个不能动的,大声叫着让同伴救他。

“不要打,”龙谦抬手压下了身边高虎子的正在瞄准的步枪,“让他们自己处理……”

“检查下子弹,节省着用。”龙谦交代一声,转眼见张莲芬仍呆呆地站在那里,“快回去!子弹壳不长眼睛!”

张莲芬清醒过来,刚才的战斗给了他信心,击毙了至少四个土匪,但自己这边毫发无伤……看来坚持一个时辰是有希望的。

但西边想起的枪声打碎了他的梦,守在山门前的龙谦一下子跳起来,“他们从西面上来了。快回去!”

张莲芬跑回了大殿,经过了包扎的吴永还在靠着大柱闭着眼呻吟,看见张莲芬,“毓蕖兄,有没有水,口渴甚……”

“怕是只有血水了。刚才没听见吗?土匪差一点就杀进来啦。”吴永的话让他想起了三国时袁术败亡时的情景,“都什么时候了还讲什么口渴!”吴永的怂样让张莲芬心生鄙视。

“我这是干什么呀,好好的跟他来什么沂州!他被仇家盯上了干我什么事?”在西边激烈的枪声中,吴永开始痛哭,好不容易混到了知府,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死在这里?吴永想起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多病的妻子,怕是见不到她了……

张莲芬要比吴永镇定的多,他只在大殿里停留了片刻,又冲出去了,动作迅捷的不像是一个年逾五旬的官员。转过墙角,大殿西边的场景立即镇住了他,使他如被人念咒一般定在了原地一动不动了。不过与吴永几句话的功夫,大殿西面已变成了修罗场:三具尸体叠卧于一处,两个从翻墙而入的土匪手挥大刀与两名士兵拼杀于一处,其余数名士兵仍把守着豁口朝外射击着,更多的土匪翻墙而入,只见正在射击的龙谦将步枪交在左手,右手拔出短枪近距离连连开火,一连将爬上墙壁正准备跃下的土匪打下了墙壁,龙谦调转枪口继续射击,将两名正与其部下拼杀的土匪打倒,然后劈手将手枪砸出,正好砸在一个冲过来的土匪胸口,立将其打的一个踉跄,不等其缓过气来,龙谦的步枪刺刀已经扎了那个土匪的肚子,使劲一搅,在土匪惊天的惨叫声中,龙谦飞起一脚将其踢倒,顺势抽出了刺刀,而另一个身上沾着血的士兵喊了声司令,将一支手枪朝龙谦扔过去,龙谦右手一捞,将手枪抓在手里,略一瞄准,将一个正从墙上往下跳的土匪脑袋打开了花……由于龙谦准确的手枪射击,将已经崩溃的形势挽救了,腾出手的威胜军士兵再次把住了豁口……土匪发起了最凶猛的一次进攻被击退了。

短暂当过兖、沂、曹、济兵备道的张莲芬是监斩过死刑的,身首分离的场景并不是没见过,但如此贴身肉搏舍命相争的搏斗还是第一次见,再仔细去看,地上的死尸中有一具身穿灰色军装的,还有一个半靠在墙壁的士兵胸前一片鲜血……刚才丢手枪给龙谦的那个娃娃脸军官过去去扶那个负伤的士兵,扭头对龙谦摇摇头,示意那个士兵不行了。

一下子损失了两个士兵!

“张大人,他们不是土匪,是官军!”龙谦目光炯炯地盯着张莲芬,“假如毓蕖兄得幸逃脱,请上奏朝廷,是沂州官军要置龙某于死地!”

“啊!”张莲芬被这句话惊呆了,“如何得知是官军?”

“刚才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好一个李纯!好恶毒的袁世凯!”龙谦换了支步枪,检查枪中的子弹,“至少沂州兵参与了伏击!奶奶的,非要置龙某死地吗!”

“将军听到了什么?”张莲芬追问。

“不信?”龙谦回到豁口处,斜着身往外面望去,“他们退了,去两个人到别处看看。”

江云和高虎子答应一声离开了。

这一次的进攻让伏击者遭遇了惨重的损失,十几个最为骁勇的战兵阵亡,使得进攻者有些泄气,喊话声清晰传来,“里面的人听着,俺们要的是龙谦的人头,与他人无关。只要绑了龙谦,俺们便放其他人走……不然将尔等碎尸万段!”

龙谦对张莲芬说的是谎话,他并没有任何的证据证明沂州官军参与了伏击,但他猜中了事实,因为喊话的正是郑诚。

“严当家,他们不行了!再来一次肯定完蛋,千万要一鼓作气……”

“说的好听,要打,让你的人上去打!”严金龙红着眼,死死地盯着郑诚。

伏击发动至今,已经造成了二十多人的死伤,其绝大多数都被打死了,严金龙——陶三手下四大金刚之一暴跳如雷,死伤的几乎都是他的手下,就算拿下土地庙,全歼这股蒙山军,自己的老本也要赔光了。

前日郑诚联络上他,说龙谦带人去了峄县,估计很快即折返郑家庄,郑诚提议在峄县至郑家庄的路上伏击龙谦——他带的人不多,敌明我暗,正是为陶老当家报仇的良机。严金龙当然希望为陶三报仇,更因为蒙山军虽然公开杀了十六个大小头领,但陶老当家还被羁押着。如果能抓获龙谦,最少可以换出陶三。自从陈家崖庄外逃出来,严金龙收拢了大约一百人,一直躲在山里,没敢回抱犊崮老寨,据说那里也扎了蒙山军的兵。

严金龙发誓要报此大仇,当初打下峄县,就是听了郑诚这厮的话,说郑家庄藏着大批的金银,光是郑经那厮积攒的金银便在二十万以上,而守军只有一个营,还不是精锐。郑诚与抱犊崮建立联系是在蒙山军打开郑家庄之后的事了。按说他与山寨也是有仇的,当初山寨攻打费县境内最富裕的郑家庄碰了壁,挫了锐气。这个大肥桃却被蒙山寨的人马摘了。随后就是官军对蒙山寨的连续进剿,陶三坐山观虎斗,官军与蒙山寨的人马越是死磕,对抱犊崮越是有利。谁知道蒙山寨竟然如此骁勇,连袁世凯带进山东的精锐部队都吃了大败仗!这一战果镇住了陶三,使得他在龙谦被招安带兵北上勤王后一直下不了决心对郑家庄动武。陶三很是钦佩蒙山寨的人马,几次夸奖蒙山寨为绿林道长了脸,争了光。但后来蒙山寨竟然投降了官府,让陶三鄙视万分,大骂龙谦给孙德旺丢了脸,是绿林道的败类,叛徒!几次对手下说,有机会一定收拾这个败类。

直到郑诚费尽力气联系上山寨,告诉山寨说如今郑家庄只有很少的兵力,希望抱犊崮出兵替他夺回庄子。抱犊崮雄立鲁南数十载,与官军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不知多少,让陶三懂得了在官府建立自己的耳目的重要性。郑诚的身份和郑家的遭遇让陶三很重视郑诚,有了郑诚这根钉子,沂州官军的一举一动将瞒不过山寨了。春节前,郑诚亲自上了抱犊崮,送了一份重礼给山寨,并详细汇报了郑家庄的兵力和防御,让陶三动了心。自袁世凯部进驻沂州兖州后,山寨的活动范围是越来越小了,粮食、兵员以及金银几乎断了来项。而与官军的几次交锋都吃了亏,陶三遂决定放弃抱犊崮,全军出动,狠狠捞一把后转道江苏去发展。与其坐等覆灭,不如拼死一搏。但陶三没有直接去打郑家庄,而是突然袭击了峄县,计划声东击西,调动兖州境内的官军后再北上打开郑家庄。峄县倒是打开了,但收获有限,闻听曹锟所部已经南下,陶三便在峄县大捞了一把后挥军北上,没有走大道而是抄小路直扑郑家庄。没想到蒙山军留守部队战力顽强,陈家崖像一块巨石挡住了抱犊崮的强攻,境况竟然如数年前攻打郑家庄一样!就在陶三犹豫不决之际,蒙山军主力突然出现在身后,抱犊崮人马登时大乱,断后的严金龙带着数十人乘乱逃出了战场,陶三之下几乎都当了蒙山军的俘虏。随后传来龙谦将十六个头领公开枪决的消息,让严金龙痛彻肺腑,发誓为死去的兄弟报仇雪恨。

郑诚带来了七八个人,都换了便衣。鼓动严金龙打龙谦的伏击。这一带的地形严金龙了如指掌,他一面畏惧蒙山军的战力强悍,一面又不愿放弃这个机会。于是集合了全部人马向峄县以南移动,准备看情况再做打算,谁知竟然在沂州境内发现了一股顺着山道向沂州进发的官军!他们提前发现了龙谦,但却没被龙谦所部发现。他们在卫家寨打尖时,寨子里就有提前混进去了手下,跑回来告诉他,那股官军里有几个大人物,其中就有蒙山军的大头领龙谦,细作是听到了他们的对话确定的,司令只有一个,肯定就是龙谦。蒙山军一直这么叫的,没错,肯定是他。

这个消息让严金龙兴奋起来,对方只有十几个人,而自己有百十号人马,又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从哪儿找这样的机会?不用郑诚鼓动,严金龙立刻决定吃掉这股官军!至于细作报告的还有其他官员,严金龙根本不放在心上了,只要捉了龙谦,一定能换回陶当家的和被裹挟入蒙山军的兄弟们,抱犊崮重振威名不是难事!

由于战斗素养的差距,一场看来轻而易举的伏击战打的走了样!如果知道这股官军如此难打,还不如一开始就集中火力打死龙谦呢!这倒好,让他们躲进了土地庙,两次攻击,竟然没能打下这座小庙,还折损了自己手下二十来名最精锐的弟兄!

其实不用郑诚提醒,到了这一步,严金龙已经红了眼,就算再死上二十个人,也要将龙谦那厮拿下!

“去,告诉潘拐子!咱们东西两边一起打,他就那么几个屌人,淹也把他们淹死了!弟兄们,他们已经撑不住了!下一次一定能打进去!活捉了龙谦,每人赏白银一千两!打死也赏五百两!”严金龙将几个骨干聚拢过来,做了战前动员,又对郑诚说,“郑大公子,这次你的人不能看戏了,一起上!否则别怪老子不客气!”

“好!一起上!老子豁出去了!”郑诚挽起了袖子。

严金龙意识到,刚才的失败在于两边的进攻脱节了,潘拐子不等西面动手便发动,导致对方可以集中兵力各个击退。

命令传下去了,严金龙发现郑诚手下一个家伙慌慌张张地跑来找郑诚报告,郑诚立即惊慌起来,刚要开口相问,严金龙听见了西面传来的马蹄声,那是大队骑兵疾驰的声响……糟糕,官军的援兵上来了!

正文 第二十四节 宁时俊(一)

宁时俊与大卫在济南分手,大卫由情报科的第一批成员胡福才护送去了天津,宁时俊开始办龙谦交给他的“外交”使命。但第一件就办砸了,袁世凯根本不见他,有关部队驻扎,编制,军费,武器等一系列问题便无从谈起。等了数日,仅见到了袁世凯的参谋长徐世昌,此人的头衔一大串,但就是参谋长的职责,哪里有这三个字直截了当,含义明白?这算是对等接待?宁时俊发现,当初办理招安事务时的徐世昌判若两人,当初的谦恭之态再也看不到了,架子彻底端了起来,言语间除了傲慢还是傲慢,唯一的收获就是将报告递到了徐世昌手里,没有任何的答复,也不会有答复了。

宁时俊清楚了济南的态度,出于礼貌,又等了两日,再去见徐世昌,下面的人说徐大人跟袁大人出去视察部队了,还不晓得何时回来。宁时俊不再耗费时间了,掉头去了太原。

宁时俊是蒙山军中极少数理解龙谦打通关节意义的将领。也懂得当前最重要的不是军费和武器,而是真正控制沂州和兖州。所谓真正控制,就是军事占领,就是挤走袁世凯武卫右军直属部队,由蒙山军接管沂州兖州的防务。做不到这一点,龙司令所有的宏图大计都是纸上谈兵。

蒙山军内部不是没有意识到此问题重要性的人,而是没有几个真正理解龙谦采取外交斡旋的方式达成目的的含义。龙司令需要的是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猛烈地发展自己的势力,而不是重新与官府开战。

被招安成为官军已经九个月有余,部队内部没有几个人认为自己已成为官军了。这种现象是宁时俊乐于看到的。从蒙山贼到蒙山军,再到威胜军右翼,短短两年内天翻地覆的变化已经征服了宁时俊,他坚信龙谦会让这支部队得到更大的发展,最近龙司令总是用“团体”一词,很形象,很贴切。

龙谦出任两州镇守使让部队高层欣喜若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整编的逐渐完成,高层渴望占据兖州及沂州的心情更加迫切。数千人局促在十几个乡村里,又是冬季,住宿,训练都很成问题。龙谦曾开玩笑地说,我这个镇守使不急着进城就位,他们比我还急。不就是希望过上更为舒适的生活吗?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这种苗头很值得注意呢。

作为统管部队训练和后勤的参谋长,宁时俊理解诸将的心情。认为不能简单地视为诸将渴望过上更为舒适生活是他们急于进入城市的主要动机。他们主要是要占据地盘。在部队离开蒙山后,建立根据地的好处算是尝到了。现在有了更大的舞台,更大的回旋空间,不急迫地实现是不可能的。但宁时俊鄙视团体内大部分人迷信武力的态度。他们认为既然龙司令已是两州镇守使,占领沂州和兖州是理所应当的事。完全可以用武力驱逐李纯和曹锟两个手下败将。这种态度以鲁山为代表,封国柱、冯仑是其坚定的支持者,他们认为,如今蒙山军实力达到有史以来最强,当初可以战胜官军,现在没有理由做不到,他们甚至私下埋怨龙谦对官府的软弱,他们不退兵,赶走就是了!反正咱们占着理,怕球!

冯仑封国柱甚至认为,龙司令完全是因为投降了朝廷后专心要做朝廷的忠臣,变的胆小了,畏手畏脚。

宁时俊现在相信,龙谦绝不是满清朝廷的忠臣。尽管他在护送朝廷的路上表现出尽职尽责的一面,而他在威胜军右翼成立后,时不时也会在一些场合讲一些忠于朝廷,为太后分忧的话。宁时俊注意到,这种话一般是有外人的场合才讲,比如唐绍仪、吴永在场的场合。而内部的会议,龙谦极少提朝廷,还是蒙山军整军以来的那一套。最大的证据在于,龙谦抓住机遇断然打劫王府的行为,证明了他根本就没有准备跟满清朝廷站在一条船上。这个判断对于宁时俊是乐于看到的,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宁时俊便对朝廷彻底失望了,或许是给家族带来灾难的甲午海战的失败,改变了他的命运,或许是在蒙山寨的时光,让他萌生了改朝换代的念头。但可以确认的是,是在龙谦接掌蒙山寨后,才在宁时俊眼前打开了一扇窗子。

首先是他命运的改变。孙氏兄弟是歧视知识分子的,如果不是龙谦掌权,他不会跃升至幕僚长的高位,特别是“二一”整编,他一跃而成为蒙山军名义上的第二号人物。

其次是部队的发展,从一支注定不会有结果的响马队伍在短短两年内实现了不可思议的转身,成为朝廷新建陆军的一支,有了自己的编制和地盘。

第三是龙谦令人惊异的深谋远虑,比如对去年天下大势的运用,除掉那个人,谁会想到发生在北京和天津的一场战争,彻底改变蒙山军的命运呢?谁能在三月份就着手布局应对这场战事呢?龙谦对江云的任务并未瞒着他,他完全清楚,当时他心里纳闷龙谦是否想当然了,因为义和团,朝廷真的会和洋人打起来?即使打起来,又干蒙山军何事?结果使他无法用语言形容。身处鲁南腹地的一支响马,一战成名,彻底实现了又造反者到官军的华丽转身。不仅如此,勤王一战,让蒙山军有了雄厚的物资基础,靠着抢来的金银,什么事不可做?坐吃山空也够了!而龙谦却深谋远虑,拉来贾继英,利用大卫,展开了他商业上的布局。有了这个不可思议的基础,假以时日,蒙山军在龙谦的带领下会发展到什么地步?他简直不敢想象。

第四就是龙谦对于经济的重视。如果练兵整军作战展现了其在军事上的才华,关心民生,谋划实业,发展经济则是更重要的一面。一些短视的家伙总是习惯于抢掠,一支数千人的部队或许可以依靠打家劫舍来生存,如果部队发展五倍十倍乃至更多呢?没有自己的地盘怎么行?没有自己的实业怎么行?从曾国藩、李鸿章到张之洞,那些注定留名青史的大人物哪个不是扑下身子亲自打理经济?龙谦对于经济的一些想法他不是很懂,尽管他是有最多机会与其交流的,而龙谦也没有对他隐瞒任何事。他认为龙谦很多另类的想法可能与他海外经历有关,自己这方面是差多了。可有钱才能练就强军的道理自己一清二楚。当初伯父亲口讲过,北洋水师十几年发展缓慢,都在吃老本,已经被日本海军超越,盖因朝廷无力添置新船之故。一国如此,一家亦如此,没有钱粮,你还养什么兵!

最后就是龙谦个人的魅力了。宁时俊与“团体”内其他人不同的是,他是读过书的,四书五经不必讲,《纲鉴易知录》、《资治通鉴》以及前四史,他都是通读过的。这是这个时代追求功名的书生们的必读书,他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或许他对历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不如陈超等人。自蒙山整军,他便悄悄地将龙谦与他所了解的历代开国帝王做着比较,这是不能对人言的。聪明天授,豁达大度,知人善任,通晓天下大势这些共性的东西,那个人无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