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蒙山军-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让出几个无关紧要的县份给他养兵。鲁南贫瘠,是养不了多少兵的,他就是要龙谦养不起。但龙谦竟然没来,而是派了个什么参谋长来见自己,这不是藐视自己吗?所以,袁世凯断然拒绝了召见这个姓宁的军官,让他吃了个大大的闭门羹。

可是,龙谦已是两州镇守使,他的军队进驻沂州兖州是合情合理的事情。李纯和曹锟都担心威胜军右翼强行进兵,请示如果发生那样的事该不该动武。袁世凯回复说,如果龙谦的部队强行进兵,坚决抵抗,未经准许,不得放他们入城。

袁世凯评估着开战的后果,他最希望的是借机消灭这支令他如芒在背的武装。只要能一举歼灭之,然后安上一个叛军的理由,未必不能过朝廷那一关,可是,有把握一举将其歼灭吗?他跟几个最心腹的商议过此事,他坦承后悔当初没有举全力对付蒙山军了,如果设计挑起两军冲突,有没有把握一举解决?段祺瑞倒是赞同,但冯国璋,徐世昌及王士珍均反对,尤其是王士珍,认为蒙山军比起当初不是弱小而是强大了,恐无一战胜之的把握。徐世昌则认为龙谦如今已蒙太后赏识,建立威胜军的意图昭然若揭,我们采取武力解决实为下策,小不忍之乱大谋,还是要着眼长远。

那就需要做一个通盘的计划了。山东不想放弃,直隶还想得到。鲁南的那支与自己有宿仇的部队需要解决。袁世凯需要寻找一个能满足以上三个法子的方案。袁世凯觉得,自朝鲜之役后,一直顺风顺水的自己开始遇到麻烦了。

正文 第二十节 中兴实业

山东盐运使张莲芬这年五十一岁。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华德峄县煤矿的中方总办,也就是后世的总经理。

张莲芬觉得,自跟了李鸿章这个“明主”,认定了实业救国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忙前忙后十几年,最后盘点自己的所为,最大的成绩就是峄县煤矿了,其间投入的心血外人是不知晓的,只有他自己清楚。而这座五年前就达到年产200万吨的国内首屈一指的大矿,也跟其他矿山一样,遭到了洋人的觊觎。山东自光绪二十三年(1897)巨野教案发生,德国海军少将带特里费攻胶州湾,进而霸占胶澳,次年二月朝廷与德国签订《胶澳租界条约》,期限九十九年。山东之铁路矿产,悉归德国承办。远在鲁南峄县早已开矿的峄县中兴煤矿也遭到德国渗透,被逼合资,经过以他为首的中方代表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总算将煤矿的经营权保住了。德资一直不到位对于张莲芬而言是好事不是坏事,这样就更有理由拒德国人于门外了。

峄县煤矿自数年前的一场透水事故死了几十名矿工,引发了不小的风波,被朝廷勒令关闭了几年,后经张莲芬活动,终于得以复产。张莲芬意识到,修建自煤矿所在之枣庄至大运河边的台儿庄铁路是办好煤矿的唯一办法。这点,取得了煤矿股东们的一致认可。上报朝廷,几经周折,总算批准了这条小铁路的修建。而修建铁路遇到德国的阻扰,经交涉也解决了。等进入实施阶段,最大的困难来了,那就是钱的问题暴露了。

企盼朝廷拨款是妄想了。庚子事变起,朝廷西狩太原,还需要各地解款呢。山东省也别指望了,新来的袁抚台对修建运煤铁路倒是支持,但不掏钱,一切都靠煤矿自筹解决。尝到了煤矿好处的当地士绅不存在问题,但是掏不出这笔预算近180万两的巨款。而且,煤矿本身也需要投入,老井挖掘的成本越来越高,勘察认为,应当在东、北两个方向新开大井,算一算,没有十几万银子办不到。

辛丑年的春节张莲芬没有回家,是在矿上过的——与几个主要的股东筹划募集银两的事宜。铁路早一天修筑,煤矿早一天受益,这个谁都晓得,但就是筹不起银子。峄县突然遭抱犊崮袭击,张莲芬十分担心响马乘机占据煤矿,让他紧张万分——相距就几十里地,万一遭到响马的洗劫,就更雪上加霜了。响马确实北上了,但没有进矿区,而是掠过矿区直扑费县境内——他们的目标是另一股响马的盘踞所在。这让张莲芬松了口气。

毗邻的费县境内长期盘踞着另一股响马也是张莲芬的心病。直到他们被招安,张莲芬才放心下来。接着就是抱犊崮的覆灭——那支被招安后奉旨勤王的队伍突然回到了鲁南,从滕县潜入,包抄了正在攻打郑家庄的抱犊崮人马的后路,将这股为祸鲁南数十年的巨寇一举消灭了。新任兖州镇守使和兖州知府还亲赴峄县,罢免了临阵脱逃的峄县县令,抚慰居民商号,颇得好评。张莲芬以为至少那位吴知府会到枣庄来,因为张莲芬的品级是远高于这位新到任的父母官的。谁知这两位急匆匆地返回了郑家庄老巢。随后,留在峄县的一名口吃的管带(他们自称为营长),以追缴漏网土匪的名义带了一队兵到了枣庄,见了自己,除却他的本意,竟然询问煤矿事宜。张莲芬感到奇怪,那位口吃的管带声称是奉了镇守使大人的命令了解当地经济。张莲芬感到奇怪,一位武将竟然关心起经济问题来比较少见。但张莲芬并未反感,也未摆架子,倒是简单跟那位看上去很是憨厚的口吃管带讲了修铁路的事,夸奖了他们一举歼灭抱犊崮的壮举,说绥靖地方便是为修建铁路做了铺垫。那位管带说,他一定将张大人所说的禀报他们的龙镇守使。

张莲芬并不希望驻军能帮助自己。他们消灭土匪,使地方平静就很好了。张莲芬知道这支驻军的出身,心忧峄县的治安,在那位管带走后便返回了峄县。但峄县的情况很平静,距商会的人说(张莲芬跟商会的人很熟),威胜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公平买卖,并未向当地伸手索要一分银子。这使得张莲芬放下了悬着的心。

不久,龙谦与兖州知府吴永再次到了峄县,他们拜会了张莲芬,开门见山便讲此次专程为解决铁路的资金而来。这令张莲芬大喜过望。

龙谦解释道,程营长向他汇报了修建铁路的事,认为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兖州官府和驻军责无旁贷。他已经联络了费县的士绅和北京的一家票号,已筹集部分银两。此次前来,就是与张大人商议如何尽快让铁路开工。

张莲芬头疼的就是钱。他对煤矿有着旁人无法理解的感情,只要不是外资,张莲芬是举双手欢迎。于是设宴宽待两位文武官员,从铁路的修筑到煤矿的发展,与那位龙镇守使相谈甚欢。张莲芬高兴的事,这位年轻的武将对经济的见解非常深刻,不仅支持铁路的修筑,而且有着更大的雄心,建议在完成枣庄至台儿庄铁路的修筑后,再修建一条枣庄至海州的铁路,打通出海口,将兖州与沂州联络起来,必能对鲁南的经济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修铁路,这位镇守使还对煤矿的改扩建和综合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令张莲芬很是兴奋。两人秉烛夜谈,直至天明,张莲芬放知龙谦竟然是归国华侨,难怪对办实业如此热衷,其提出的对煤炭综合利用的设想让张莲芬大开眼界。按照这位龙镇守使的设想,依托枣庄煤矿,将兴建一系列的实业,包括电厂,炼焦,机械加工等等,峄县将成为山东省一个崭新的实业中心。而沟通沂州的联系后,将枣庄的煤和沂州的铁结合起来,鲁南经济大有可为。

张莲芬十分兴奋,对龙谦提出的重新成立一家公司来筹办实业的建议表示完全赞同。对龙谦表示仍以中兴煤矿为核心组建新公司感到满意。龙谦的意思是要组建一个以煤矿、铁矿和铁路为核心的综合性股份公司,但下面要成立一系列的公司,各自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官府绝不介入公司的运营,将公司交给商家来办。

对于这点,张莲芬完全赞同。他跟着李鸿章办洋务多年,对其中的利弊有着一般人不及的深刻,早就认为实业绝不能由官府插手了。总算遇到一个明白事理的地方官了,这令张莲芬很是高兴。对于龙谦承诺的多方集资,细分股份,分设董事会和经理层,聘请专家治理实业的建议深为赞赏。

俩人用两天功夫细细商议了成立新公司的事宜。初步决定整合中兴煤矿,在其基础上成立中兴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初步确定为三百万两,中兴煤矿以现有的资产入股,其余由龙谦游说沂州、兖州两地富绅商户筹集。根据股本投入决定董事会人选,由董事会商定总办人选的方案。

之所以将中兴煤矿改为中兴实业,预示了业务的拓展,即将开始的地方小铁路的修建和火力发电厂的兴建将由中兴公司负责。

最后就是资金了,张莲芬急于筹集资金开建铁路,龙谦同意。建议先将公司筹办起来,设定股份及章程,这样筹集资金便有了名义,不然他无法说服投资的股东。

至于德方,张莲芬有信心克服其干扰。目前正在紧张施工的胶济铁路也遇到麻烦,施工中发生的与民众的纠纷导致了民众大规模的反对,迫使德国已经开工的铁路停了下来。现在德国人根本没有精力管这边的事。而且,德方的资金也未到位。乘此机会,彻底摆脱德国是张莲芬的愿望,至少要将煤矿电厂与德国不发生任何联系。张莲芬将先期进行的勘探情况和预算情况毫无保留地告诉了龙谦,龙谦说他马上可以调集二十万两银子,之后在半年之内可以再投入八十万两白银。这些银子足以启动铁路工程了。

龙谦想,有半年时间,足以让贾继英在鲁南设立晋源票号的分号了。藏于北京的金银,将通过晋源票号源源不断地“洗”出来,投入到实业中。

张莲芬没有问龙谦手里如何会有二十万的银子,他更怀疑龙谦是否有能力在半年之内筹集八十万两银两。转而一想,他既然表示可以先期投入二十万白银,足以解决眼下的困境了,即使将来他的银子不到位,自己也没有任何损失。所以也就不再提后面的事。俩人做了分工,张莲芬负责筹建新公司并打通所有关节,招募工程技术人员等。龙谦负责地方治安并在新公司成立一个月内交付二十万两,作为先期的启动资金。

虽然两人年龄迥异,文武殊途,但两天的交谈让两人迅速消除了距离。从公务谈到私事,从庚子国难到眼下正在进行的和谈,从洋务运动到西洋各国工业的发展,从朝廷将开的新政到鲁南如何实施新政。话题越来越宽,越谈越投机。张莲芬亲耳聆听了龙谦对西沽大捷细节的讲述,感佩龙谦率军痛击洋兵擒获英国将军的壮举,对龙谦将一支盘踞蒙山的响马改造成朝廷劲旅深感钦佩。龙谦则深切地感受到张莲芬眼界的开阔,对国事的忧心以及务实的精神。这个人不像一般的官僚,倒像个商人和技术员的混合体。龙谦想,或许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昏聩颟顸,地方上其实隐藏着大批的人才,因朝廷腐朽的体制将他们逐步埋没了。

龙谦郑重表示,新整合的中兴实业还是要由张大人来掌舵,即使自己这方投入的资金超过一半,他也将负责说服新股东,将经营权交给张莲芬辛苦打造的班子。之前张大人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不能全部改弦更张。张莲芬之下,需要聘任何人,完全由张莲芬说了算。但张莲芬为首的经理层必须执行董事会的决议,对董事会及股东负责。如果不能使股东满意,董事会有权调整经营负责人。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并不是什么西方的发明和专利,在中国的某些行业,比如山西票号业,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运作规则。但龙谦清晰地讲明了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区别,还是让张莲芬大为赞叹。他认为龙谦一定是因为生长于美国才有对公司运作如此清晰的认识。所以,张莲芬诚恳地邀请龙谦参予新公司的管理,但被龙谦婉拒了。龙谦表示,新的投资方估计会派遣代表进入中兴公司的经营层,这是人家的权力,我们不能拒绝。但公司运作良好的前提是各方各面要共同遵守一致通过的公司章程,这是一个关键。自己身为负责两州军事的官员,不适宜参与公司的运作。

张莲芬自己也是官员,但他似乎对官职不是那么在乎。当龙谦问及如果朝廷,包括山东巡抚衙门不准其将全部精力投入中兴实业呢?张莲芬竟然慨然说,宁肯不当官,也要将这摊子事情办好!龙谦笑了,张大人如此热心实业救国,不当官实在太可惜了。假如有机会进入更高层,实是百姓之福。万万不可轻易放弃。

张莲芬对于龙谦提出的提高煤炭“附加值”的设想深表赞同。赞叹龙谦所说的“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十二字方针是至理名言,越想越是精辟。憧憬华源公司将铁路,电力和机械加工逐一兴办起来,鲁南的经济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两天多的商谈中,吴永倒成了听众。张莲芬在大计已定后,执意拉着龙谦去枣庄,实地去看煤矿的现状。

正文 第二十一节 沂州遇伏(一)

煤矿在峄县城北三十里,一条大路相连。就当下的时代,这条明显垫了三合土的公路算是高等级的了。修筑如此“豪华”的公路当然是为了将煤运出去。目前的出口只能是峄县以南的台儿庄,从那里装船运往南京上海等地。

这条路龙谦还是第一次走,上次从峄县折返郑家庄,是在一名峄县籍士兵的带领下抄近道翻山回去的,并没有走这条稍有些绕远的大路。

目前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的效率是不能比的,尤其是公路缺少大型车辆的情况下。龙谦粗粗估算两种方式的效费比差距至少在十倍以上,难怪张莲芬如此青睐修建专线铁路了。

想到铁路,龙谦灵光一闪,猛地想到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詹天佑。詹天佑肯定是第一批留美的神童,却不知其现在何处。彪炳史册的京张铁路也不知动工了没有……“啊,我真傻,怎么竟然忘了他!”骑在栗色马上的龙谦一拍脑袋。

“龙大人想起了什么?”张莲芬笑问。

“啊,张大人直呼我名字便是。论官职年龄,龙谦在您面前可当不起大人之称。我是想起了沂州知府唐少川。”龙谦遮掩道,“咱们想在鲁南做一番事,要和沂州一同做才是。”唐绍仪可是詹天佑的同学,詹天佑的下落,唐绍仪应当清楚。

“沂州也是退思的治下,这有何难?以唐少川的见识,不会不懂得办实业的好处。”张莲芬答道。

“那是。唐少川可是个聪明人。”龙谦回头道,“张大人,要不要下马歇息片刻再走?”

张莲芬是文官,出门一般都是坐轿的。看他骑马的样子比不得吴永,龙谦体谅其年纪大了,出言关心道。

“无妨,这条路还是老夫主持扩展的。走了不知多少趟了……”

来煤矿视察的人并不多,除了张、龙、吴三人及张吴的随员外,只有龙谦护卫龙谦的警卫班江云、王之峰两人。本来警卫连长丁小富要亲自来,龙谦没让,警卫连也不满员,且调出了一半以上的老兵充实战斗连队,补进来的新兵倒没有俘虏,都是根据地招收的青壮,急需训练。带出来的这个班就是全连的精锐了。

带江云一同来峄县,并不是让他担负自己的警卫任务。龙谦的目的是抽空指导下江云一般性的谍报常识。昨晚龙谦便手把手教了江云两种密语的书写方式和密码本的知识。

江云带了王之峰来,龙谦也同意了。王之峰的职务尚未确定,因为江云尚未提交情报处的机构设置。这次龙谦不给他指点了,逼江云自己考虑。王之峰是龙谦组建情报科的老班底,江云的主要助手之一,勤王之役东奔西走,联络各部,出色地完成了所有的任务,受到龙谦的夸奖,蒙山军已初步建立评功体系,王之峰荣获银奖。目前有金、银、铜三种奖励,各对应200、100、50两白银的奖励。除物质奖励外,金奖获得者军官官升一级,士兵提升为军官。银、铜奖的官兵有不同的休假权和优先提升的资格。

龙谦曾打算铸造正式的奖章,但条件不具备,只能押后了。

骑马走在队伍最后的江云和王之峰一直嘀咕着,队伍走的很慢,给他俩提供了交流的机会。江云更愿意让老成持重的王之峰出任情报处副处长,但龙谦已明确表示由田书榜出任情报处的副职,看来只能在下面科一级的单位安排王之峰了。

对于情报处内部的机构设置,江云并不隐瞒王之峰,所以一路上两人的议题就是机构的设立。目前已经成立的机构只有一个由蒋存先领衔的行动队,人数只有十个人。其余的人员大部分“飘”在北京和已经设立的几个小规模的情报站。

“对外当然是重点,但不能由一个科来管,应当分一分类,官军和官府就应当分开……”

“你说的有道理,担心司令不会给咱们那么多人。”江云目光流动,扫视着四周,春天已经来到了鲁南山区,迎面吹来的风带着温和的暖意。

“选好的那几个人跟司令说了吗?”

“还没有。你眼光不错,但也不能把人家的好兵都调走,难怪二虎哥跟你急。哈哈。”江云难得开心大笑起来。这次来峄县,他有一个目的就是从程二虎的二营里挑几个人,人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