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鼎-第6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明白,臣之前已经安排下面的人去做了,现在正在核查。”

    “对了,据说蜀王司徒彻此刻正在对蜀军进行改制,王让你汇总暗影卫和黑鹰卫探查的情况,不知所探的情况如何了?”赵询沉声询问道。对于敌军军事之上的变革,赵询向来都是很小心的。毕竟,在军事之上,任何异常情况,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变化。

    司徒亮沉声道:“回禀大王,可能是此次蜀军与我们在汉中的战败,蜀王司徒彻趁机提出要对蜀军进行改制,将军权更加的集中与他之手。蜀军的此次改制,其大体的情况,与我们有些相似。蜀王司徒彻见军队的征募、训练、调动、领军作战和驻防,分别分配给不同的衙门和将军,让各部军队的将军,不再像以往那般,对一部军队有着很大的自主权和掌控权。”

    “此外,战功考核、军官升迁、饷银发放和后勤粮草物资的分配,也直接有蜀王安排军官负责,独/立与各部将军之外,如此,也将各部将军的全力分去不少。可以说,在军队的制度之上,现在的蜀军,已经与我们有些接近了。”

    赵询脸色一正,凝声道:“如此一来,蜀军的战斗力将会变得更强。蜀王司徒彻对军队的掌控力,也会大大的加强。蜀军是司徒彻继承雍军而来,军中的将领,多为昔日老将。这些老将的存在,对于他这个蜀王对军队的掌控,多多少少有些影响。甚至是,在一些军队之中,这些将军的影响力,比之他这个蜀王还要厉害。现在经过这么一个改制,司徒彻就能逐步替换这些老将,让自己的嫡系接管军队。司徒彻如此做,蜀军的那些重臣没有反对?”

    司徒亮苦笑道:“蜀军重臣之中为首的就是昔日雍王最为信任的林世,而林世则是支持司徒彻的军队改制,其他的诸多重臣,也是赞同的。更重要的是,此次蜀军在汉中败于我们之手,被司徒彻所利用,直接成为他开口的借口。实际上此次蜀军的军队改制,其实早已经在司徒彻的计划之中。而此次我们与蜀军的大战,则使得蜀军的改制变得更加顺利罢了。臣等也没有想到,此刻的司徒彻,竟然有会对蜀军进行如此大的变革。”

    赵询若有所思的说道:“或许,蜀军此次没有立刻反击昔日手下败将汉军,这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除了因为蜀军粮草物资不足,担心受到我们与汉军的东西夹击之外,蜀军军队改制,也迫使其不得不停止征战行动。”

    “虽然蜀军先后与汉军和我们交战三次,让蜀军后勤出现问题。但是,蜀军反击汉军的能力还是有的。在益州东部、交州西北部,宁州东北部,蜀军可都是驻扎有重兵的。他们那里绝对不会缺少反击汉军的实力,也不会缺少短期之内与汉军开战的后勤物资。如此看来,此次不仅是汉军帮助了我们,我们也帮了汉军一个大忙。如果不是我们在汉中驻扎重兵,凉州南部的大军也开始向南移动,只怕蜀军已经对汉军展开反击了。以汉军现在的实力,只怕根不足以抵御蜀军的强力反击。”

    旋即赵询笑道:“不过,即便如此,我们也是不惧。不过,要让汉中的驻军加以小心。那除了军队改制之外,蜀军还有其他方面的改变吗?我们与蜀军之间,可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司徒彻是否在其他方面也开始效仿我们?”

    司徒彻摇头道:“这倒没有,只怕司徒彻也不敢在其他方面效仿我们,毕竟,我们赵国的制度,可是需要顶着诸多压力,需要得罪所有的大族豪强和一部分读书人才可以实施的。我们能如此,那是因为我们赵国自一开始就是这种制度,但其他诸侯可是不行。他们要是效仿我们的制度,只怕他们的势力立刻就会崩溃,不仅不会扩充实力,反倒会自己内乱起来。”

    对于司徒彻的话,赵询和其他人都不置可否。赵国的各种制度,确实是顶着诸多压力实施的,甚至以武力开路。昔日赵询为了将这制度定为赵军的基制度,那可是不知道清除了多少大族豪强,不知道灭了多少地主乡绅,不知道让多少人举家迁移。要是其他诸侯现在敢如此做,只怕立刻就会如司徒亮所言,内部率先崩溃自乱起来。

    司徒亮接着说道:“现如今不仅是蜀军在效仿我们,就是荆州的汉军,也开始有些向我们靠拢了。只不过,蜀军是在军队之中做改制。而汉军,则是在民事上效仿我们。而却,还是与田地有关。”

    “什么?汉中王敢效仿我们?还在民事制度上?他就不怕那些大族豪强反对?”赵询不由一愣,与民事有关的不少,但是,影响最大的确实限制豪强大族对田地的拥有数量,对田税的等级征收制度以及限制拥有大量田地的大族对租种他们田地收取的地租。以前赵军是强制限制每一个大族的田地数量,但随着赵军在西域两州和东北辽州的不断扩张,不断的向这两地迁移百姓,使得一些地域地广人稀,所以,对田地的强制限制更改为等级征税制度,使得田地越多,征收的田税就越高,从而限制土地的兼并。

    赵询感到吃惊的是,汉中王竟然敢在这个上面下手。即便汉中王不是效仿赵军以前的那种强制限制所有百姓对田地的拥有数额,只是等级征税制度,那也要伤及无数大族豪强的根基。这些大族豪强哪里会甘心?汉军治地内的大族豪强,必然会不满,以汉军现在的实力,应当不会做这种伤及自身的事情才对。

    司徒亮解释道:“据我们所知,汉中王只是在武陵府实施均分田地制度,而武陵府的大族豪强,也被汉中王以蜀军余孽为由,清理的差不多了。可以说,在武陵府,汉军在田地之上实施的措施,基上就是我们实施的制度相同。此外,汉中王还挥刀对自己治下数十家大族豪强出手,将他们抄家灭族,借用的则是与汉军勾结。”

    “汉中王的此种做法,确实引起了汉军之地大族豪强的一连串反应。不过,汉中王没有在其他地域实施这种制度,也没有继续对其他大族豪强出手,在加上汉中王麾下重臣的安抚,并没有出现大的乱子,甚至,在清楚这些大族豪强之后,汉中王还获得了不少的钱粮物资,还借此扩军。”

    赵询沉声道:“按照你所说,汉中王如此做,应当与昔日其势弱之时,被这些大族豪强轻视有关。”

    司徒亮点头道:“确实如此,从外面搜集的情报看,昔日汉中王在汉中大败,缺少粮草物资,因此,他派人向治地的豪强大族开口借粮,但大都被拒绝,甚至冷眼相待。所以,汉中王对这些大族豪强很是不满,想来,武陵府的大族豪强之所以被汉军清剿一空,也与汉中王不满那些大族豪强有关。”

    “另外,武陵府的均分田地措施,不是汉中王麾下重臣建议,而是汉中王率先提出,而且还是在汉中王拿下武陵府,扩充军队之后,当众所言,让去麾下的臣子都大吃一惊。而在其后,汉军治地的诸多出身大族豪强的官员都提出反对意见,此外,汉军之地的大族豪强,也提出了向其购买武陵府田地的想法。”

    “不过,最后汉中王还是以安抚武陵府受兵祸百姓为由,将这些除开赏赐有功将士的田地,均分给武陵府的百姓了。因此,汉军在武陵府征召新兵很是顺利,也很快就得到了武陵府的民心。”

    听司徒亮如此说,赵询凝声道:“如此说来,汉中王已经对那些大族豪强不满,不愿武陵府被大族豪强所渗入。应该是其经过汉中之败,汉中王已经看出来这些豪强大族的真实嘴脸,所以,他直接将这些田地分配和下面的百姓。虽然是借着其他借口,但是,其还是成功的在武陵府将大族豪强拒之门外了。”

第921章() 
013…10…31

    听赵询所言,司徒亮也沉声道:“正是如此,虽然看起来汉中王只是为了报复那些大族豪强,但是,他的意,却是想让自己的治地,不再受到大族豪强的影响。或者说,汉中王想要让自己的治地,变得如同我们赵国一般。”

    “只是这汉中王没有大举动手,还找出了一个很好的借口,让其他人没有怀疑到罢了。不过,也正是因为汉中王与其他诸侯一样,不得不顾忌自己的内部情况,所以,这种方式,汉中王也不敢在自己治下全面改制。”

    “因此,汉中王对我们的威胁并不大,即便是他增强了实力,对我们而言,也是有利的。汉军现在已经有一明一暗两个敌人了。无论是蜀军还是洛军,都不是汉军能轻易对付的了的。所以,汉军实力越强,越能地域住两方实力的压制和反击。”

    负责南方荆州与齐军情报的刘契接着说道:“汉中王此次的行动,不仅在武陵府禁止大族豪强伸手,更是因为昔日那些大族豪强对待他所派使者的有态度,数日之间,对数十家大族豪强灭族。而这些大族豪强基上,都有家族子弟在洛军之中为官。或者说,这些大族豪强其实都是见到汉军败于蜀军之手,损兵折将,向实力强大的洛阳王投靠、依附的豪族,背叛者。但他们现在都已经与洛军搭上联系,也算是洛军的人。所以,汉中王与洛阳王之间的问题,只怕要更加严重了,甚至可能让双方直接变成敌人。”

    赵询皱眉道:“这个司徒飞,刚刚对蜀军出手,夺去了武陵府,现在有直接与洛军对上了,他可真会惹事!该不会是他将我们当作他的依仗了吧。”

    刘契道:“司徒飞敢如此行动,除了对这些大族豪强极为恼怒痛恨之外,与我们的态度也不无关系,司徒飞很清楚,我们不希望荆州被一个诸侯独占,而现如今洛军的实力又远远强过汉军,所以,司徒飞想以此来扩充实力,即便是现如今与洛军翻脸,他也能借助我们的力量来压制洛军可能的反击。”

    “不过,司徒飞并并没有对洛军直接出手,其针对的对象,也不过是其汉军内部,所以,想来即便是洛阳王现在有所不满,也不会因此直接对汉军出手。臣以为,此事对我们而言,并非全部都是坏事,最起码,如此一来,汉军和洛军之间的矛盾就会激化,让二者之间,再无昔日联合之意。两个互相对立的诸侯,对我们来说,更加有利。”

    赵询微微的点了点头,道:“如此说,也并非没有道理。洛军的实力,现在确实涨了许多,让汉军与他对上,也好!对了,从即日起,我们与荆州两个诸侯的贸易,将不再有优惠,对于兵甲器具的出售,也开始减少。毕竟,我们的制式武器是不能出售给汉军和洛军的,而我们缴获的战利品,也不是无限的。尤其是对洛军的兵甲器具贸易,必须要限制,如果他们对齐军动手,我们可以酌情增加,以扶持他们与齐军对战坚持的更久,亦或者战胜齐军。”

    “至于商人之间的商贸,则继续保持,甚至可以扩大。来往通商,不仅让我们雍州更繁盛,还能获得不菲的税收,更重要的是,随着我们与南方荆州之地的通商,不仅让大量钱物流入我们治地,还让荆州百姓知晓我赵国的情况,这也方便我们赵国日后南下攻略荆州。

    想了想,赵询又问道:“对了,那洛军可有对齐军动手之意?汉中王拿下武陵府,声望大涨,他洛阳王不会无动于衷才是。”

    刘契苦笑道:“洛阳王虽然在汉中王夺取武陵府之后有所意动,而且,还暗中采取了一定的行动,但是,到现在为止,洛军都没有大的动作,各部军队,也没有向东南汇聚之意。而江夏府在蜀军的武陵府被汉中王突袭之后,似乎也开始忌惮洛军会对他们采取什么行动,在江夏府加强的防备。所以,直至目前,洛军都没有直接的行动。”

    赵询疑声道:“奇怪,难道洛阳王愿意看着汉中王重新崛起,愿意看着汉军逐步扩大,步步紧逼?拿下武陵府之后的汉中王,现在可是实力大涨,他不该如此毫无作为才是。”

    刘契接着说道:“不仅洛阳王没有采取什么行动,而且,现在有传言,似乎蜀王司徒彻准备派人与洛军和齐军结盟,共同对抗我们和汉军。据我们在成都府的密探所查,此情报应该是真的。”

    “难道是我们与汉军配合对蜀军采取行动的原因让洛阳王不得不停止了对齐军的行动?”司徒亮不解的说道,“即便是洛军现在与蜀军结盟,对他而言,也没有什么好处呀,除非他们要对汉军采取行动。可是,现在荆州北面有我们的存在,他们就是联合起来,也不会轻易对汉军采取什么行动。”

    “此外,蜀军刚刚与我们大战,内部正在军队改制,就是想要反击,短期将也是不行。况且还有我们的大军在汉中之地,逼近益州呢。至于齐军,现在正忙着围剿东部义军,即便是要行动,也是等到与义军大战之后方可。而他洛军,短时间里将毫无好处,还要收到汉军和我们的联合压制。对于洛阳王而言,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赵询沉声道:“或许这司徒浩另有算计吧,暂时不要理会他们,他们结盟与否,对我们而言,都没有什么坏处。现在南方诸侯之中,汉中王已经与我们联合,其他的诸侯,也都面临各种问题,昔日那般将军队联合在一起的情况,只怕是不会再出现了。所以,即便是他们结盟,他们也是各自为战。这种情况下,这种结盟,已经没有太大的威胁。就是他们想要策应其他诸侯的行动,那也要先解决自己治地的内部问题才行。”

    “齐军不用说,他们想要反击我们,先等他解决义军才行,再说了,齐军北面、南面都是我们的辖地,他就是想要对我们有所行动,我们也是不惧。至于荆州的洛军,除非他能在我们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解决汉军,一统荆州,并得到其他诸侯的支持,否则,雍州的十余万大军可不是摆设。”

    “最后就是蜀军,昔日的蜀军因为不与我们接壤,我们是拿他没有太大的办法。但是,现在这汉中已经落入我们之手,他蜀军只能再次对汉中出兵,但我们会惧怕他们吗?没了汉军治地作为他们联合的通道,这蜀军就是单独被隔离在外。而且,司徒彻对盟友是什么样的态度,作为他盟友,会是什么样的结果,那汉中王可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所以,我们现在无需太过担心他们的结盟,只需要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即可。只要我们能把握住他们的任何行动,他们这所谓的结盟,对我们就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王可不相信这洛阳王会乐意与蜀军以及齐军结盟,结盟之后,对他可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即便是蜀军许诺要与他一起对汉军动手,那也要等到蜀军缓过此次大战的损失才行。另外,他洛军北面可是我们,而我们则是汉军的盟军。所以,就算是蜀军和他联手对汉军下手,最后得利的只能是蜀军,而不会是他。这种不讨好,没有任何好处的事情,洛阳王岂会轻易答应?”

    “对了,我们派去拉拢、收买齐军海军的人,现在可有什么收获?现在齐军对我们还存在障碍的,则就是东部海域的那一支海军了。解决他们,我们就能从南面、东面和北面同时出击,全面攻入齐军辖地。”赵询沉声道,“说起来,南方诸侯之中,荆州是最容易进攻的,但会让齐军和蜀军有回复的时间。而齐军的南北两处都是我们的人,尤其是现在在其东面有我们下属的节义军存在,以齐军为先手,对我们更有利。毕竟,齐军现在的实力,要强与荆州两个诸侯,解决了他,我们接下来的行动,就容易多了。至于荆州,就算给他们时间,他们也无力发展的更大。没了齐军,荆州的东大门就全面向我们敞开。”

    虽然赵军在这一年除了对汉中采取行动之外,其他的地方都没有动武,但是,赵军已经做出了要南方诸侯出击的准备。一年之间,赵军也稳固了他新占之地,后方已经稳妥,再无后患。所以,这南方几个诸侯就有一个是赵国接下来的目标。从现在看,因为有节义军的参与,齐军成为赵国的第一个目标。

    听得大王询问,司徒亮沉声道:“回禀大王,因为我们数年之前已经将三分之一的齐军海军给拉拢走了,所以,现如今的齐军海军,已经被齐王慕容成给换去了不少将士,海军编制,也在之前给进行了一番调整。所以,我们的人进展很是缓慢。

    不过,因为慕容成对齐军海军的怀疑和大调整,再加上现在因为我们的海军掌控了齐军辖地东部海域,让现在的齐军海军没有了收取过往船队好处的权力,使得这些齐军海军将士,也有不少因此而不满。所以,我们派去的人,倒是能拉拢一部分齐军海军将士。不过,这需要一段时间才行,毕竟我们的海军现在大部分都在南北两端,没有海军舰队露面,这齐军海军将士就是想要投靠我们,也要考虑会不会被齐军海军追击的战船给击沉。”

    赵询点头道:“我们上一次已经将齐军海军拉走了一批,所以,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