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路军抗战秘档全公开-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两伏七亘村(1)
部队出师受袭。自责和难受中,陈赓并没有被压倒,他开始琢磨着在七亘村方向与敌人打一仗。这并不仅仅是想雪耻,他确实以一个优秀指挥员的敏锐,感觉到了可能的战机。
  电话铃声急促地响起,此时还是凌晨3时左右。四周万籁俱寂,这铃声就显得格外惊心。刘伯承一骨碌从炕上爬起来,一把抓起了电话,话筒里传来的是第386旅旅长陈赓那焦灼的声音:
  “师长,我第771团在七亘村被日军偷袭了!”
  “什么?”刘伯承从床上跳了起来:“现在情况如何?”
  “部队被打散,其他情况尚不明了。”
  “你稳住阵脚,尽快收拢失散部队,我立刻就到。”
  放下电话后,刘伯承就带着参谋处长李达及参谋、警卫人员,趁黑夜上路了。一行人脚步匆匆,在暗黑的山道上急驰。
  刘伯承有一种被火烤的感觉。事情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部队收拢了吗?损失严不严重?对整个战局影响有多大?
  他想起来了,感到这事似乎与国民党军的防守疏忽有关。
  10月21日,为协调和娘子关以南国民党守军的配合,刘伯承专程赶到了柏井国民党第3军指挥所,当时正值日军猛攻国民党第3军主要防守阵地新关。原来,日军第20师团自正太路进犯娘子关,其指挥官鉴于娘子关的险峻和国民党军重兵防守的情况,遂决定避开正面,以第39旅团77联队为主的4个大队,配属两个山炮中队,绕至娘子关右翼,对右翼要点新关发起了突击。但新关也曾是阎锡山经营的防御要点,关内纵深4公里布设了环形阵势,构筑了大量窑洞式的半永久性工事和无数钢筋水泥永久性火力点。所以,日军的突击未能奏效,多次冲击都被打退。
  对此,国民党第3军军长曾万钟认为自己很是了得,放出话来说:“日军想突破我军的阵地防线,比登天还难。”但是刘伯承却看到了这其中潜在的危机,对曾万钟说道:“日军不攻娘子关而攻新关,显然是研究娘子关防线的特征,想避实击虚,现在他们发觉新关也不易得手,很可能会往南继续迂回,攻击新关之南四十里的石门口,必须火速派兵防守。”可是,曾万钟一则对刘伯承的话不当回事,二则不想拉长自己的战线,说了句“不会吧”,就不了了之了。这样的防御要点不防,给敌人留了一个巨大的空隙。然而,刘伯承是实实在在看到了这种危险性的,于是打电话给陈赓,要他速派第771团赶到石门口一带,侦察敌情,在运动中相机拒敌。与此同时,刘伯承还专门补充了一句:石门口事关娘子关全局,一定要小心谨慎啊。
  可是,不该发生的事还是发生了。
  刘伯承一行来到七亘村附近时,天已露出了亮光。在村子右翼一个山头上,刘伯承见到了陈赓。他已将大部分失散人员归拢,但仍有200多人下落不明,四周山野里也还有零星的枪声传来。他惭愧地低着头,说:
  “师长,我……”
  第771团是10月22日中午赶到石门口的,几乎同时与迂回偷袭的日军先头部队赶到石门口。事实上,刘伯承可谓是料事如神,日军在对新关形成强烈攻势的同时,即令步兵第40旅团四个大队,配属了山炮兵一个大队,组成了右翼突击队,秘密向南运动,试图形成侧面迂回。但日军也闹不清石门口中国军队的虚实,就用一个大队在前面探路。这样,便与第771团碰了个正着,打了一个遭遇战。还好,第771团抢先占领了村东老爷庙后山高地,对日军构成了封锁阻击之势,日军虽多次发动冲击,却均被打退。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才结束。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两伏七亘村(2)
夜间,第771团准备撤至七亘村集结,天明前再进入新阵地。但由于轻视敌人,集结时没派警戒,也没对四周地形作仔细勘察,在几条隐秘的小路未加防范,凌晨时日军便实施了偷袭。日军是早有预谋的。凌晨两点多,日军派出一个联队,避开大路,从小路而来,绕过警戒哨,摸到了第771团集结地左翼。与此同时,他们还派出300余名骑兵,置于第771团集结地正面,对第771团实施夹击。日军是想把第771团全部吃掉。
  日军趁部队不备,摸掉岗哨,进至离771团集结地竟不足两百米的地方,才被一个查岗的连长发觉,便赶紧鸣枪示警,这才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
  枪一响,日军立即改偷袭为强攻,侧翼的突上去,正面的压过来。第771团两面受敌,只好仓促应战,且战且退,被迫撤出集结地,队伍被打散了。好在第771团指战员都经历过不少硬仗,分散之后又陆陆续续集中了。
  可是,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全团牺牲、失散了40余人。
  刘伯承了解到事情的经过后,半天没说话,能看出他内心的沉重。过了片刻,他开口了:
  “这次部队遭袭,不应把它当作一个偶然事件。最起码说明我们的指战员在作战指导思想上并没有完全拧过来,是个很深的教训。”
  陈赓的心情更是难以言说。出师以后,他见兄弟部队打了那么多胜仗,心里总想着也要打一次胜仗。心情有些迫切。谁料想,一出手,迎头的却是一瓢凉水。
  第771团遭突袭的事让毛泽东非常生气。他得知消息,就立即发电给129师,在电文中的批评相当严厉——
  屡胜之后,必生骄气,轻视敌人,以为自己了不得。第771团七亘村受袭击,就是这种胜利冲昏头脑的结果。你们宜通令于全军,一直传达到连队战士,说明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是一个艰苦奋战的长过程。那种自称天下第一、骄气洋溢、目无余子的干部,须予以深切的话告诉他们,必须把勇敢精神与谨慎精神联系起来,反对军队中的片面观点与机械主义。
  陈赓此时还没读到毛泽东的电报,但他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这两日,他正忙着和刘伯承等一道在七亘村附近察看地形。但是,陈赓一直陷在一种深深的自责里,由这种自责带来的痛苦不难想像。这些日子,兄弟部队都是捷报频传,而自己的部队却来了个“开门黑”,这的确与陈赓的风格不符。国民党方面也开始冷嘲热讽,更让陈赓恼怒!被袭的当天,黄绍就打了个电话给刘伯承,一股子阴阳怪气:“伯承兄,你们八路军的游击战不行啊,还得靠我们的正规战。”刘伯承这一下动气了,也毫不客气地说:“难道这次受袭没有你们的责任吗?当时我就说过敌人可能迂回攻击石门口,而你们那位曾万钟军长并没把这些提醒当回事,如果真按我当时说的去做,还会有这种被动的事发生吗?”
  自责和难受中,陈赓并没有被压倒,他开始琢磨着在七亘村方向与敌人打一仗。这并不仅仅是想雪耻,他确实以一个优秀指挥员的敏锐,感觉到了可能的战机。他思忖:日军突破石门口阵地后,为对新关和娘子关形成威慑,可能会不顾一切往西插,这便与后续部队间留下了一个空隙,若设伏巧妙,战术运用得当,是可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的。但他也有一种担心,刚刚受挫,刘伯承师长会不会赞同这一观点呢?

两伏七亘村(3)
他还是找刘伯承谈了自己的想法。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刘伯承听陈赓一说,便道:“我也正在琢磨这个事,走,实地去勘察一下。”
  于是,两人带着几名参谋和一个警卫班,来到了七亘村附近的一个制高点上。一眼望去,绵绵山岭,险峻陡峭,如巨龙蛰伏。直到石门口地势才稍有缓和。一条宽不过五六米,高却数十米的峡谷,前后足有*里,一直到七亘村东边,方才被一块断崖阻断。至此,必得转而攀山,爬上山腰,就是七亘村了。村子坐落在沟谷叠峰之间,险要丛生。
  村前,是深不见底的百丈深涧;村后,则是高不可攀的悬崖峭壁。从村子里往西,必深入涧底,再爬上山腰,沿着陡壁凿开的崖缝崎岖过去,才略显宽阔。从石门口到这一段,虽长不过20里,却是西进平定、太原的必由之路。
  陈赓看过情况后,道:“师长,这可是个张网捕鱼的好地方啊。”
  刘伯承一边抬着望远镜远眺,一边说:“是的,从地势看,确实是个设伏的好地方,但准备工作要做充分。现在,第771团可进至七亘村以东,在桃花岭至七亘村的隘路间运动;第772团速调五德寨与川口间集结,一有情况,立即出动!”
  陈赓这下才松了口气,真正与敌人交战的日子总算快来了。
  10月25日傍晚,据侦察员报告:日军第20师团开始向平定突击,后面拖有一支近千人的辎重队,当夜在距七亘村十余公里的测鱼镇宿营。闻讯,刘伯承手一扬,粗大的铅笔迅速在地图上七亘村的位置圈出一个红圈来。
  他说:“日军明天必定过七亘村向前方运送军需物资,这送到嘴的狗肉,一定得把它吃掉!”
  次日拂晓,设伏的主力第772团3营按计划进入了设伏地域。现场指挥设伏的是第772团副团长王近山。他将第11、12两个连及团特务连一个排置于七亘村至甲南峪间的大道两侧,准备接敌作战;将第9、10两个连置于七亘村以南高地,作为战斗预备队,并由他们派出侦察队到东石门村一带活动,以及时掌握敌情;指挥所则设在离大道约半里外的崖石北边山头上,从那里俯视山下,七亘村及大道两旁地形一目了然。此外,指挥所还配备了一挺重机枪,用作战斗火力指挥信号。
  上午8点钟左右,日军隐隐出现,在距七亘村六七里地的小路上,长长的队伍如蚯蚓一般在扭动。侦察员也送来了情报,说日军是一支约有300余人的辎重部队,前后共有100余名步兵作掩护。根据敌情,王近山立即在指挥所召开了营、连干部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战斗任务:第12连担任正面突击日军辎重部队,夺其辎重;第11连担任穿插、阻击和包围任务,战斗打响后,沿山沟迅速占领七亘村南大道两侧,切断前面敌步兵同辎重部队间的联系,并阻击敌步兵对其辎重部队的火力援助,同时分出一部分兵力抢占七亘村西南边的制高点定盘山,形成对敌军的包围,防止敌步兵抢占和利用村庄负隅顽抗,力争将敌全歼在大道上,以保证第12连顺利夺敌辎重;特务连那个排则负责阻击后退之敌。
  一切准备均已就绪。
  一小时后,鬼子终于出现在设伏部队的视野里了。这些家伙沿正太路西犯以来,确实未受到过沉重打击,加上国民党军的无能,他们显得十分骄狂,根本没把中国军队当回事。先头部队距辎重部队有半里路还多,后面掩护的步兵离辎重部队更远一些,警戒搜索也相当疏忽。特别是前面那个扛着太阳旗的日本兵,像会操表演一样,煞有介事。

两伏七亘村(4)
王近山一看敌人那神气十足的模样,快把肺气炸了,他在心里骂道:狗日的,马上就够你喝一壶。他强抑住怒气,耐心待日军先头部队通过,辎重部队行至第12连伏击阵地前时,他才果断地下令:“打!”
  重机枪向日军扫了过去,这就是发出的战斗火力信号。紧接着,第12连也向日军发动了猛烈的火力攻击。刹那间,子弹和手榴弹如雷雨,劈头盖脸从山崖上向鬼子飞泻过去,一下子让正在行进中的鬼子懵了头,还没弄清青红皂白,便一个个滚到路边。
  见第12连打得火热,第11连则依原计划迅速抢占了七亘村南大道两侧及山坡,将日军先头部队与辎重部队快刀斩蛇般拦腰截为两段。等鬼子先头部队企图回援时,为时已晚,说啥也冲不过第11连用几挺机枪织成的网;鬼子后续部队试图往前冲接济,又被第12连击毙的骡马、骆驼及抛弃的军用物资所阻,冲不上来;被截击在中间的辎重部队,被紧紧地夹在中间,完全丧失了控制。骡马和骆驼受到惊吓后四处奔跑,人四处躲藏,于是畜撞畜、人撞人、人畜相撞,在狭窄的小道上撞个死去活来,自相践踏,血肉四溅。后面掩护的鬼子见势不对,连忙一窝蜂朝东石门方向逃去,但刚到甲南峪,又遭到预先埋伏的特务连一个排的猛烈袭击,将他们打回去,整个队伍就像无头蛇一样在峡谷中乱窜。
  王近山见时机已成熟,便令第9、10连立即投入战斗,封锁各通道及小径,呈包围之势,又令第11、12连立即发起冲锋。接到命令,第11、12连便在第3营副教导员尤太忠的率领下,一个个如猛虎下山,奋不顾身地朝日军扑去,展开了肉搏战。
  战斗持续3个多小时,日军除掩护部队的几十个人逃出外,其余300多人均被歼灭。同时,还打死和缴获了300多匹骡马及骆驼。
  枪声停息后不久,陈赓来到了战场,映入眼中的是满地堆积如山的战利品:炮弹、子弹、无线电器材、药材、毯子、黄呢子大衣、日本罐头等。这回他是乐得合不拢嘴了。这时,第3营营长郭国颜牵着一匹枣红马过来,对陈赓道:
  “旅长,这匹马就送你吧。”
  “好,我收下。不过,请你们再挑几匹,送一匹给刘师长,再送两匹去延安,给党中央报喜。”
  接着陈赓又说:“还要挑一匹,送给那个爱说风凉话的黄绍。”
  郭国颜不解:“送给他干啥?”
  陈赓笑着说:“让他也了解了解八路军的游击战。”
  第772团在七亘村伏击成功,刘伯承正想品尝一下胜利的喜悦呢,汤恩伯却打来了一个电话。
  汤恩伯是国民党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兼第13军军长。他告诉刘伯承,他们准备放弃娘子关阵地,向榆社、太谷一线收缩,再适时后撤。
  刘伯承听了,好不震惊,他真不明白,国民党军到底想要干什么?在娘子关防御中,首先是疏于石门口的防备,留了一个完全不应该留下的空隙。这一点,刘伯承向新关守将曾万钟提出过建议,也电告了娘子关前敌总指部,可国民党就是不肯调拨一兵一卒。再就是对柏井至东回阵线间的轻易放弃,又失制敌先机。日军窜至石门口后,其纵深迂回的企图已完全暴露。依正确的战略指导,国民党军本应调动预备队,先抢占柏井至东回地区,遏止日军的穿插。若能这样,在八路军的配合下,消灭四个大队的穿插日军是完全有可能的,至少也能达到驱逐他们的目的。

两伏七亘村(5)
但刘伯承马上想明白了,国民党军早在作放弃太原,乃至放弃华北的打算。他只能做一声长叹,谁让友军都是这样一些窝囊废呢。古有“攻不破的娘子关”之称的咽喉要地,就这样被他们轻而易举地送给日本人了,苦战了近20天的忻口之战,也只能是一场空。
  汤恩伯倒没有忘记提醒刘伯承:“伯承兄,你们也快撤吧,万一落入日军的包围圈中就麻烦了。”
  刘伯承一肚子的气,冷冷地说:“我们暂时不撤,还要打一仗。”
  汤恩伯问:“还要打一仗?别开玩笑了。”
  刘伯承说:“汤长官,你什么时候见八路军拿战事开过玩笑?”
  汤恩伯听出了刘伯承的言外之意,只好说:“好,好,那我就等着贵军的捷报了。”
  刘伯承当然不会拿战事开玩笑。实际上,当他接到在七亘村设伏成功的消息后,便产生了在七亘村再打一仗的构想。
  他想好了:正太路西段的日军正向东运动,娘子关右翼的日军也在继续向新关左翼的旧关抄袭,从他们的意图来看,显然是急于打通正太路,从后背威胁太原。据此,他判定七亘村仍然会是日军进军的必由之路,因为别无它路可走。目前日军与国民党军作战屡胜必骄,对一些小的战斗损失毫不当回事。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八路军会在同一地点重复设伏。于是,他断然决定还在七亘村给日军打一个冷不防。
  10月27日中午时分,日军派出一支部队到七亘村来收尸。陈赓便令第772团主力当着日军的面佯装撤退,造成七亘村无兵把守的假象。其实,第772团仅在山背后绕了一圈,很快又返回了集结地。
  第二天凌晨,王近山再次带领第772团3营进入设伏阵地,不过,设伏点略微作了挪动,改在七亘村西边的大道南侧。此外,设伏的几个连的任务也对换了一下:第9、10连打突袭,第11、12连及团特务连作为预备队。
  又到了上午10点左右,日军的辎重部队果真又出现在通往七亘村的小道上。上次吃了亏,这一回他们加强了保护,前面不仅加上100余名骑兵开道,后面有300余名步兵掩护,还配备了10余门小钢炮。王近山立即把情况报告了陈赓,陈赓有些惊异:
  “好家伙,小鬼子这回是有防备的。部队的士气怎么样?”
  “没问题。”王近山坚决地回答。
  “那就坚决揍它。注意,一定要隐蔽好,必须是突袭才会出效果。”
  陈赓放下电话后,考虑到兵力怕不充足,便令第2营和第1营1连火速增援。
  11点左右,日军的先头部队进入伏击区。因为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