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千秋帝国史-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相视而笑。

    会面之后不久,吴晓青还让人送了一个礼物给韩博家,一箱法国原装进口的波尔多红葡萄酒,这可是韩博最爱的,显然吴晓青花了很大的力气来拉拢韩博。

    外交上就找到了合适的代理人。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五十三章 婚礼
    除了努力工作以及部署关系网之外,对于吴晓青最重要的事情恐怕就是结婚了。

    吴晓青跟方琴也谈好了,2017年的元旦之后,就选择1月10日举行婚礼。

    他不喜欢奢华,因此特别要求简约风格,宴请宾客也不要太多,主要是同事和朋友,他没有亲戚。方琴也是个聪明人,她没有过于要求排场,父亲张九王是国安局的高层,但是也希望低调一些。

    对于兄弟会而已,这也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选定的接班人跟现任首领的女儿结婚,当然是非常正确的事情,可以确保权力依旧掌握在家族的手里。

    1月10日的北京,因为不久前才下过大雪,虽然是阳光普照,但是寒冷依旧是城市的主题。

    上午10点整,在北京西郊军队的一座礼堂里,婚礼举行了。看起来是西式,但是又是中式,老实说是个混合的新式婚礼。

    作为一名正规军人,吴晓青把婚礼办在这里是很有意义的,他渴望荣华富贵,但是并不喜欢奢侈,他内心深处对于社会大众的生活更加贴近,毕竟是**丝出身。

    这座礼堂有些年头了,是那种苏联式的红砖建筑,尖尖的塔尖正在礼堂顶部中央,礼堂的彩色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投射出斑斓的光,倒映在礼堂的砖头地板上。

    参加婚礼的数百名客人,很多是军队的军官将领,政府的官员,和一些地方的知识分子、商人。客人们情绪很高,在座位上纷纷落座之后,注视着主席台上。

    吴晓青笔挺的身着灰黑色军服,头戴军官帽,双目有神,站在主席台一侧。

    另外一侧,是穿着传统中国旗袍的方琴,深红色的旗袍衬托着美好身材,方琴化了淡妆,眉目含情。吴晓青看了,还是觉得很有气质。虽然方婷的脸在他脑海里一闪而过,但是不可否认,他还是喜欢这张脸蛋的。

    中间是一位军队的牧师,在北方的军队里都会设立专职的牧师,也就是精神慰藉的功能,结婚的时候也用得上。不过不是信天主教的。

    台上还有一名男主持人,个子不高,白白胖胖,一脸福相。

    他铿锵有力的声音说道:“女士们、先生们,今天,很高兴邀请大家来见证一段幸福的婚姻开始。有请新娘新郎上台来。”

    大家顿时鼓掌致意,吴晓青跟方琴从两侧往中央的牧师走去。

    两人眉目传情,吴晓青的鼻子有点红了,看到这么多人望着他,不紧张是不可能的。方琴倒是泰然自若的样子。

    主持人接着说:“那现在就请二位新人致辞。”

    发言稿是早就背好的,吴晓青跟方琴都练过了,自然是没有问题,内容就是说说自己的感情,希望可以天长地久之类的。

    吴晓青觉得自己就像机器人一样被设定好,做这个做那个,其实他根本不喜欢婚礼。这个世界上哪里有天长地久的事情?

    方琴毕竟是个女孩子,对于婚礼的庄重还是很看重的,至少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接着就到了交换戒指的环节,两人互相给对方戴上戒指,下面的客人都在鼓掌。

    吴晓青眼睛一瞥,就看到第一排坐着的张九王,因为这父女关系是隐蔽的,很多人并不知道,所以他也只能装作客人来参加。再看另外的地方,居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就是大老板,她妈啊?真是神神秘秘的。

    吴晓青身上有点起鸡皮疙瘩,没敢继续看,他祈祷这仪式赶紧结束。

    听完了牧师对他们的祝福话语之后,仪式基本结束了。

    二位新人在客人们的簇拥下走出礼堂大门,外面白雪皑皑,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耀眼。早就准备好的几个下属在门口拿出数百朵红色的鲜花,喷向天空,如同天女散花,在白雪衬托下显得那么壮观美丽,客人不禁欢呼起来。

    吴晓青看着身后的人群,他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幸运了,在另外一个世界都没有可能的事情他在这里都实现了。将来,他要迈向更广阔的未来,这个宇宙里有无限的可能。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一章 高升
    结婚以后,来不及度蜜月,吴晓青很快就接到了提拔命令,成为了史上最年轻的国防军副总参谋长。虽然比李家诚许诺的时间稍微几个月,但也算是兑现了。

    首都师的新师长由吴晓青推荐担任,他推荐了副师长严明,严明一直都在特种部队任职,忠于职守,这个人虽然不是那么机敏,但是足够可靠。

    总参谋长是老派军人江大卫上将,接近65岁,比较保守,对于政府不是很亲切,自从102师叛变之后,一直都忙于维护军队荣誉,自然会跟文官政府有抵触情绪。但是毕竟年资威望摆在那边,李家诚对他也是表面尊敬。

    另外还有4名副总参谋长,分管不同的部分,章路是管后勤装备,如后勤保障,武器装备更新,李毅群是管培训宣传,李大明分管常规作战,如陆海空军,吴晓青这个职位是分管特种作战,如特种部队、空降部队、海军陆战队等等。所以权力仅次于李大明,算第三号人物。

    总参谋部一直都是军队的大脑中心,由于那次叛变事件,已经被政府削弱了一些权力,转移给了国防部。

    第一天上班,吴晓青就来到了总参谋部所在大楼,离国防部就一街之隔。这是一座黑色的10层楼,外面看不出异样,只挂了一个牌子:“总参谋部”,几名全副武装的卫兵把守在门口,没有许可不得入内。

    吴晓青进入到大楼内,里面虽然有灯,但是大白天就觉得阴森森,跟国防部的大楼完全不一样。他觉得自己有点背脊发凉。按照惯例,他来到7楼顶去见一下江上将。

    顶楼稍微好点,窗子透进一些阳光来。

    吴晓青进入到总参谋长的办公室,那是一件非常宽大的房间,红色的实木家具,一尘不染,桌子上放了一台电脑,跟一堆资料文件。

    江大卫上将坐在桌子后面的木头椅子上,白花的头发,身板依旧笔直。

    吴晓青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江大卫眯着眼睛,示意坐下。

    然后就听他那浓厚的陕西口音,吴晓青费劲的听着,深怕听错。

    江大卫说:“吴晓青同志,我早就知道你,是个好同志。”

    吴晓青没有点头,说:“我只是按照制度做事罢了。”

    江大卫继续说:“现在上级提拔你来担任副总参谋长,是看中你的能力,年纪虽轻,大有可为啊!”干笑了几声。其实可以听出来他也是不情愿的接受总理府的指派。

    吴晓青自然明白这道理,还是装作一副严肃的表情,说道:“尽忠国家,是我们军人的天职,我会好好干的,不辱使命!”

    江大卫的眼睛眨了眨,突然站了起来,踱了几步。看着吴晓青说道:“没错,军人的天职确实是这样。希望你可以实践诺言。”

    然后就挥了挥手,示意结束谈话。

    吴晓青看了看江大卫那神情,没料到这么快就结束了,还算干脆的一个人。听说也许明后年就得退休了。

    这批老人在国防部跟总参谋部占据了多年的领导岗位,一直到102师叛变,情势有了变化,一些将领不得不下台,换成了温和派。吴晓青就是政府看中的少壮派,可以委以重任。

    吴晓青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在六楼,也算宽大,摆设也是中式风格,比较传统,他并不喜欢这样严肃的装修风格,中规中矩不是他的个性。马上让人换了配置,弄个白色的墙壁,加上几盆绿色植物,好歹活泼一些。

    李大明的办公室就是正对面,其他两位副总参谋长在五楼。

    吴晓青琢磨着,还是得跟他打个招呼为好,于是第二天一上班,他就去对面办公室找他。

    通报了守卫之后,就见到了李大明,他个子不高,170,比吴晓青矮一个头,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一看就知道是个学究风格的。

    李大明看到吴晓青,表示热情欢迎。个性蛮不一样的。

    李大明负责军队改革策划,这是个棘手的事情,其实就是要对陆军精兵简政,现在北方有50个陆军师,每个师有15000人,装备也多年不更新了,战斗力呈下降趋势。

    李大明说:“吴兄你好,听说你那个特种部队搞得不错。”

    首都师已经成为北方军队的佼佼者,自然名声在外。

    吴晓青笑了笑:“一般般啦,李大哥统管三军呢!”

    李大明尴尬的说:“陆海空虽然人数众多,但是质量参差不齐,改革起来不容易额。”

    吴晓青笑道:“这是领导给你的信任啊!”

    李大明是个直性子,说话很坦率,很快就说了这个改革的困境。

    第一、 财政没有那么多钱,军费没有增加,只有下降的趋势。

    第二、 北边有俄国,西部有印度,东部有美韩,南部有国民党,数千公里国境线上,用50个师要保持国防态势是不容易,何况现在要求减少。

    吴晓青当然知道这事情,这个跟李家诚政府不重视国防有关系。军费确实不够,而精兵简政,意味着要维持和平才行,但是现在南北关系生变,给了军队更大压力。不少权力又给了国防部,总参谋部确实不好做事了。

    吴晓青很快就了解完情况,他沉思了一会儿,说:“大趋势还是这样,我们只能按照要求办事了。”

    李大明喝了杯茶,继续听他说。

    吴晓青说:“可以考虑在减少每个师的兵力的情况下,增加装备预算,总的来算还是有结余的。”

    李大明点头,说:“愿闻其详。”

    吴晓青说道:“我在特种部队的经验就是,要尽快使用最新科技来武装部队,虽然人少一样可以办大事情。”

    李大明突然说:“如果南北开战,我们能取胜么?”

    吴晓青摇头:“以现在的情况来讲,基本不会的。”

    李大明说:“我是提议不要减少人数的,哎。”

    吴晓青拍了拍他肩膀说:“我其实也同意你的看法。”

    李大明吃了一惊的样子:“真的假的,早就听说你赞成裁军的。”吴晓青是总理府的人,大家都知道。

    吴晓青笑道:“如果不打大规模战争,维持现状自然是不需要这么多部队,但是将来国际形势变化,不得不由准备。”

    李大明知道他指的是南北战争的可能性。

    吴晓青接着说:“我们先把部队质量搞上去,提高效率,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大规模扩充部队。你知道,政府也是一届换一届,军队要做好准备才行。”

    李大明恍然大悟,说:“还是吴兄高见啊,以后得多请教才是。”

    吴晓青连忙说:“哪里哪里,还是多向你学习的。”

    李大明低声说:“你也知道的,现在政府不信任军队啊。还是你做的好。”

    吴晓青知道李大明其实也做了很久的副总参谋长了,一直没有提升,所以也早有准备来拜访他。

    吴晓青说:“李兄也是军中老资格的领导了,我很佩服啊。”

    李大明看吴晓青这么恭敬,自然心里舒服多了。

    吴晓青接着拍马屁说:“军队改革势在必行,只要这个办得好,您前途还是不错的。”

    李大明确实心急这事情,他可不想一辈子就做到这个位子,以前有没有路子通总理府,现在吴晓青的到来恰好提供了一个机会。而且依照吴晓青的年资,要早他一步升为总参谋长是不大可能的。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二章 改革方案
    李大明作为主要的负责三军日常事务的副总参谋长,他近期就是在弄军队改革方案,因为三军里面主要是陆军数量太多,50个师,足足有75万人,政府打算精简。为了这事就是想破了脑袋,非常难搞。

    吴晓青跟李大明说了此事以后,又去找另外两名副总参谋长会面,李毅群因为出差不在北京,章路倒是在。

    章路年纪有四十几岁,大腹便便,跟李大明完全不是一个类型,可能是中年发福,日子过得不错。

    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半躺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嘴上叼了根雪茄,给吴晓青递来一根,吴晓青婉拒。

    章路呵呵的笑着,一边继续抽着雪茄,仿佛已经是离不开一样。军服都有点爆开,肚子实在是有点大。

    那烟雾缭绕在办公室内,闻着都想吐,吴晓青还是忍住了。

    吴晓青礼貌的问候章路,毕竟人家是前辈。

    章路小眼睛滴溜溜的转着,他看到吴晓青如此年轻,可能有点不在眼里吧。

    章路说道:“吴兄年纪不大,已经是飞黄腾达了啊。羡慕羡慕额。”

    吴晓青干笑:“哪里,实在是运气好罢了。以后不懂的还是要多请教您呢!”

    章路恨恨的吸了一口烟,白色的雾状从鼻子里喷出,形成一道风景线。吴晓青内心很厌恶这烟气。

    章路接着说:“这个嘛,好说啊,吴兄执掌特种部队多年了,你们那边武器装备算是精锐了。”

    多年来,特种部队的武器采购都是最好的等级,惹得别人羡慕。吴晓青自然知道这事。

    他忙说:“还不是都靠您的提点啊。”这个武器交易肥水不少,看样子章路也是吃饱了。

    章路继续:“你懂的啊,哎,这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说什么要裁军?晕,怎么搞呢。”

    肥头大耳的看着空气中的烟气,两眼都迷离了。

    吴晓青笑道:“李将军那边在弄改革方案呢!”

    章路摇了摇头:“他个书呆子,就知道在这方面努力,都是无用功。”

    看起来,章路确实看不大起李大明。

    接着,吴晓青问:“李将军很是勤勉呢!”

    章路笑了笑:“他一直都这样,我们是校友,说话都这样。别介意。”章路跟李大明都是陆军军官大学出来的。

    吴晓青是特种部队学校毕业,自然跟他们不是一路子。早听说陆军**,今天一见章路果然。

    吴晓青又继续呆了几分钟,还是离开了,临走的时候送了一本书给章路,不过那本书可不是普通的,里面有附页,一张崭新的支票早就躺在里面了。

    章路翻了翻书皮,心领神会,然后皮笑肉不笑的说:“吴兄果然豪爽,以后多多合作嘛。”

    章路掌管这个后勤和武器采购三四年,一直都是肥差事,捞了不少了。大家都知道,但是因为他做人还算厚道,各方面打点的都周到,没人动他。据说李家诚的家族集团也有做这方面生意的,章路都照顾到了。

    吴晓青心想,以后还是得除掉这家伙才行,军队素质才能提升,不过现在还是隐忍为好。

    这样过了两个月左右,李大明的改革方案终于出炉了,他的方案里,陆军50个师不变,但是每个师从15000人减到12000人,足足减少了15万人。江上将看到这个方案时候都无语,但是没法子,眼下政治上就是需要减少陆军。他只好同意上报了。

    吴晓青觉得,减少这么多其实是不利的,要想发动对国民党的进攻基本没希望了。他对于文官政府如此轻视国防日益不满了。但是谁叫他是李总理提拔的呢?他在总参谋部里顿时也尴尬起来。

    在一周后,国防部打回了这个改革方案,要求在此基础上,继续减少10%。

    江上将气炸了,但是没说什么话。

    李大明也蔫了,他辛辛苦苦完成的方案又被打回来,心情低落。

    章路还是那样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武器采购不削减,就没他事情。

    李毅群返回来北京,看到那方案也是不满意,不过他是温和派,主张还是妥协为好。

    大家来问吴晓青,吴晓青脸色发白,他如果支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