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究竟多彪悍-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嬴政在丛台之上,心里在算着一个最简单的算术:赵国灭亡,六国又倒掉了一个。
前太子嘉侥幸没被俘,与王室脱逃人员数百人,一路跑到了赵国北方边境的代地(今河北蔚县),收拢陆续逃来的赵人,自立为代王,依附于燕国。等到后来秦灭燕之后,顺便也就灭了这个微型的代国。太子嘉走投无路,自杀了。赵国的余脉,就此断掉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不是一句虚话。
第二十五章逆潮流而动的绝世英雄(1)
就在秦军横扫赵国的疾风中,相邻的燕国也感到了瑟瑟寒意。
由秦来统一中原,是当时的历史大势,也是被后世史家所肯定的正面潮流,但是,潮流是潮流,有些逆潮流而动的人,也不见得是丑角。
看历史,不能只戴着一副眼镜看。
就在燕国危若累卵时,它的土地上,出了一个以血肉之躯抵抗强秦的英雄——燕太子丹。
燕太子丹年纪已40多岁了,倒有大半生的时间是在别国当人质。燕国势弱,需要不断地跟强国结盟,太子就只有长期做人质的命。
燕太子丹早年在赵国做人质,在邯郸认识了比他小六七岁的嬴政,两人是关系很好的玩伴。
如今时势易矣,邯郸歌女的儿子,变成了气吞万里如虎的秦国君王,也就成了燕太子丹最大的敌人。
此时的燕太子丹还是在做人质,就住在秦国首都咸阳。太子丹的父亲燕王喜,苟且偷安,胸无大志,燕国的灭亡看起来是迟早的事。太子丹忧心于国,曾经上书幼年伙伴嬴政,希望嬴政能放他回国。
嬴政当然忘不了邯郸旧友,但也忘不了秦国的最大利益,他答复太子丹说:“可,然须等到天雨粟、马生角!”
这话让太子丹明白了,友谊无用,利益第一。于是他在嬴政十五年的某一天,伪装癫狂,逃离了咸阳。
嬴政闻报,立即向全国各关塞发下了图形通缉令,捉拿太子丹。却不料,太子丹化装成乞丐,跟在一支送葬队伍后面,混出了函谷关。
太子丹回到了故国首都蓟(今北京市),他的父王一则以喜、一则以忧,竟要求太子丹回到秦国去,向秦王赔罪。太子丹愤而搬出东宫,决心以个人身份集结力量,抵抗强秦。
对他的行为,后世多有赞美之词,因为很符合“威武不能屈”的儒家传统,是以弱抗强的侠义行为。只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的“批儒”运动中,一切观念都颠倒了,连环画中居然把这个人画成了小丑模样。
太子丹想干大事,就留意结交四方豪杰,他的老师给他推荐了一位布衣名士田光。
田光是一皓首匹夫,谋略深远,但他以自己是“老马”不堪重用为由,向太子丹推荐了一位卫国人,这就是千古留名的勇士荆轲。
田光在推荐之前,先卖了一个关子,要求看看太子丹已招纳到的勇士。太子丹就把勇士夏扶、宋意、秦舞阳等人一同请出。待勇士退下后,太子丹忙问田光印象如何。
田光微微一笑,说:“我看太子的这几个门客,无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而面青;舞阳,骨勇之人,怒而面白。我所认识的荆轲,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
太子丹惊喜道:“愿先生引见,得以结交荆卿,可乎?”
田光一口应承:“可以。”
太子丹送田光至门外,扶其登上马车,叮嘱道:“丹之计,先生所言,国之大事也,先生切勿泄于外人!”
田光猛然回首,意味深长地淡淡一笑,说:“好吧。”
老人要隆重推出的荆轲,先祖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荆轲自幼喜欢读书、击剑,年长后周游四方,往来于魏赵。在榆次,曾与着名剑客盖夏切磋剑术,一度十分投缘,后因一语不和,盖夏瞪了他一眼,他便不辞而别。但离开后,荆轲又念念不忘盖夏,认为盖夏是天下独无二的高超剑客。
游历到燕国后,荆轲结识了田光和高渐离。那高渐离擅长击筑(形似筝,演奏时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平日荆轲愿与高渐离厮混,一人击筑,一人舞剑,间或引吭高歌。
两人又喜饮酒,喝到昏天黑地时,忽而大笑,忽而又为人生蹉跎而大哭。
田光弯腰曲背去见荆轲,开门见山就说:“我与你是好友,燕国无人不知。今日太子召见我,他只知我盛年之名,不知我已老迈不堪。蒙太子不弃,嘱托我道:‘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勇士。’我素与你友善,便将你荐于太子,你就追随太子去吧。”
荆轲慨然应允。
田光又说:“年长者行事,不能使人生疑。今太子叮嘱我道:‘丹之计,先生所言,国之大事也,先生切勿泄于外人!’此乃太子疑我也。大丈夫行事而使人疑之,就不是有节之大侠也!”
言毕,田老爷子猛地拔出佩剑,高声呼道:“愿荆卿立即去见太子,就说田光已死,绝无泄露!”就在呼喊的同时,他举剑刎颈,血喷如柱。
荆轲惊诧万分,欲夺其剑,但为时已晚。
漫漫岁月,只在春秋战国才有这样的豪侠。一代豪杰,就用这样极端的行为,激励荆轲赶快去助太子丹。
第二十五章逆潮流而动的绝世英雄(2)
荆轲内心震撼,但丝毫未露悲戚之色,转身就去找太子丹,向太子丹报告了田光的死讯。
太子丹不禁愕然,对荆轲拜了两拜,跪倒在地,默默流泪,过了好一会儿才重新就座,说道:“我之所以嘱老先生万勿泄密,是想成大计罢了。现在田先生以死明志,这哪是我的本意啊!”
荆轲坐定后,太子丹又离席,对荆轲叩头说:“田先生让我见到您,对我能有所指教,这是上天怜惜燕国。窃以为:能得到天下最勇之士出使秦国,以重利引诱秦王,秦王贪利,我们就能如愿以偿。如能劫持秦王,让他归还侵占的诸侯之地,那就更好了;如秦王不从,就杀掉他。列国可趁这个机会合纵而起,必能破秦。此乃我之大愿,但不知将此使命托付给谁才好,望先生帮个忙。”
荆轲完全明白,太子丹这是在道义上施压,于是说:“此国之大计,我才能低下,恐不能胜任。”
太子丹又上前叩头,坚请荆轲不要推辞。荆轲这才答应下来。于是,太子丹尊荆轲为上卿,安排他住在上等的馆舍。太子丹每天前去问候,供给牛羊猪“三牲”,备办奇珍异宝,不断向荆轲进献车马、美女,让荆轲放手享用。
据说,一次荆轲偶然说到太子丹的爱马:“千里马的肝一定很肥美吧?”
结果,这千里马的肝,当天就成了荆轲的午餐。
还有一次,太子丹陪荆轲在华阳台喝酒,旁边有美女弹琴助兴,荆轲不经意地赞叹了一句:“好一双巧手!”
未等酒樽放下,太子丹就悄悄下令将那美女的手砍下,用托盘呈献到荆轲面前。
在这样的道义压力下,不容荆轲不答应献身。
这样的事,令人惊骇。但考虑到战国末期奴隶制的残余犹在,不能做到“以人为本”,这事也就顺理成章了。即使在今日,弱小者被砍掉别的东西的事,也是经常发生。因此,我们就用不着对太子丹的冷酷感到特别惊诧了。
就在太子丹着意笼络荆轲的时候,王翦麾下的10万秦军已灭掉了赵国。秦人的脚步,已经踏在了易水之滨。燕国边境之南,满眼已是所向无敌的黑穗旗了,但荆轲仍无动身去刺杀秦王的意思。
太子丹非常恐惧,向荆轲请求道:“秦军就要渡过易水了,我虽愿长久奉陪您,但哪里还有可能呢?”
荆轲这才正色答道:“就算太子您不说,我也想去拜见您了。但是有个问题,现在去秦国,要是没有足以让秦王相信的信物,就没法子接近他。现在秦王正以千金和万户封邑悬赏,缉拿逃到燕国的秦将樊於期。如能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定会接见我,这样我才有下手的机会。”
这里提到的樊於期,是因得罪了嬴政才逃亡到燕国的。至于因何故得罪,史料不详。反正嬴政终其一生,只通缉过他这一个叛臣,可见他所犯的事很大。据《东周列国志》演绎,樊於期曾经帮助长安君成蟜造反,这也算聊备一说吧。
太子丹颇为犹疑:“樊将军在困厄中来投奔我,我不忍心为自己的私事而伤害这位忠厚长者,还望您另想办法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就自己去见樊於期,说道:“秦王对待将军,何其狠毒!您的父母与族人,或被杀或被收作奴婢,现在又悬赏千金和万户封邑来求您的头颅,将军打算怎么办呢?”
樊於期仰天长叹,泪流不止:“我每次想到这些,就痛入骨髓,思之再三,只是不知如何才能报仇!”
荆轲说:“我现有一计,不但可解燕国的祸患,且可以为将军报仇,将军以为如何?”
樊於期立刻移席上前说:“我该怎么办?但说无妨。”
荆轲说:“我希望能得到将军的首级,拿去进献秦王,秦王必定乐于见我。到那时,我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以匕首刺其胸膛。如此,您大仇得报,燕之耻辱也可雪洗了,将军以为这办法如何?”
樊於期一听,眼里精光一闪,袒露出一条臂膀,扼腕走近荆轲说:“这正是我日夜咬牙切齿、痛彻心肺的事,今日才听到您的指教!”
说完,他就自杀了。
太子丹听到消息后,匆匆驾车赶来,伏尸痛哭,直哭得天昏地暗。但事已至此,太子丹也只能收起樊於期的头颅,装入匣子封好。此前,太子丹已花费百金,从徐夫人那里买到了天下最锐利的一把匕首,命工匠用毒液加以淬砺,以人来试,见血即可毙命。
现在,武器和诱饵都齐备了,太子丹便为荆轲打点行装,准备送荆轲启程。
荆轲此行,要带一个助手,太子丹决定派秦舞阳去。这秦舞阳,是燕国名将秦开的孙子,勇悍过人,12岁时就杀过人,别人都不敢正眼看他。但荆轲却一直在等另一个人,这人是过去他在榆次认识的盖聂。他与盖聂仅有短暂的交往,却是情投意合。这次荆轲特地派人去邀约,只是迟迟未见回音。
第二十五章逆潮流而动的绝世英雄(3)
荆轲很耐心地在等候,但太子丹却等不及了,他看荆轲磨磨蹭蹭,就有点怀疑荆轲要反悔,跑去央求道:“时已无多,你难道不打算去了?请让我先派秦舞阳去吧。”
荆轲圆睁双目,喝斥太子丹说:“我今日去了倘若不能回来,大概就是因为秦舞阳之辈!我拿着一把匕首,到吉凶莫测的秦国去,之所以还不动身,是要等我的朋友一起走。您既然嫌我行动迟缓,那么就诀别吧!”于是他把给盖聂准备的行装弃之一旁,决定出发了。
太子丹和少数几个宾客,都身着白衣白帽前来为荆轲送行。一行人到了易水岸边,祭祀了路神之后,诀别的时刻就要到了。
易水这条河,宽不过十丈,在中国历史却是大大有名。它的盛名,就来自我们正在讲述的故事。
易水在荆轲出发的时候,已成了秦燕的边界,跨过它,无异于跨过生死界。
人在理性中等待死亡已属不易,而主动去迎接死亡,就更需要有超人的勇气。
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心中惨痛,击起了筑乐,荆轲和着乐曲放声高歌。情景一如往日,但今日实有不同。歌声凄厉高亢,送行者闻听无不泪下。
筑声突然变调为悲凉的“清商”,荆轲踱上前几步,仰天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接着乐音又变作慷慨激昂的“羽调”,竹尺击于弦上,如急雨、如奔马,人们莫不嗔目奋励,怒发冲冠。
歌声余音未止,荆轲便一掠衣襟,登上车,疾驰而去,连头也没回。
今人未可笑古人。古往今来,自诩为英雄豪杰的比比皆是,但敢于这样放声一歌的,寥寥无几!
荆轲到了咸阳后,撒出大把的钱来砸路。他先去见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奉上千金巨贿,请蒙嘉在秦王面前美言几句。
蒙嘉收了钱,还真就办了事,他对嬴政说:“燕王是怕了大王啦,不敢发兵抵抗大王,情愿让燕国人都做大王之臣民,就像秦国的一个郡县那样进奉贡品,只求能让他们奉守宗庙。燕王是没胆了,不敢来向大王面陈,特地派出使者,献上樊於期的脑袋和燕国督亢的地图,封在匣中。燕王还亲自在朝堂上隆重送行,现燕使就在驿馆等候,请大王明示。”
秦王听了,喜上眉梢,于是忙不迭地穿上朝服,设九宾之礼,传谕在咸阳宫接见燕使。
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颅的匣子,秦舞阳双手托着装地图的匣子,按顺序走进咸阳宫。
那咸阳宫壁垒森严,刀枪剑戟四处闪光。此行哪里是谒见秦王?在荆轲他们看来,分明是踏进了有去无回的鬼门关!
走到殿前的台阶下,秦舞阳因太过紧张,脸色忽变,浑身颤抖。秦国大臣们感到奇怪,目光都集中到这位脸色发白的副使身上。
荆轲心知不妙,但仍保持镇静。他笑着回过头看了看秦舞阳,上前向秦王谢罪道:“他是北番蛮夷的下等人,从未见过天子,故而发抖,望大王稍微宽容,让他能完成使命。”
秦王听了,方才释然。其实他对樊於期死不死的不大关心,关心的是不劳而获的土地,便吩咐荆轲:“把舞阳所持地图取来。”
荆轲走下台阶,从秦舞阳手中取过地图,呈递上去。秦王激动不已,展开卷轴细细观看。当地图完全展开时,就出现了一个经典成语——“图穷匕见”!
这是秦廷有史以来罕见的外交事故!
没等秦王有所反应,荆轲左手死死拉住秦王衣袖,右手抓过匕首,猛地向秦王刺去。
可惜荆轲太过紧张,没有刺中。秦王大惊,急切中抽身而起,因用力过猛竟然挣断了衣袖。
刺客贴身,命在旦夕。秦王一边闪避,一边伸手拔剑。他这剑,名叫鹿卢,长达八尺,情急之下竟一下子拔不出来!
咫尺之间,哪有什么天子与平民之别,全是以勇气相搏。荆轲挥舞匕首,追赶秦王,秦王只得绕着柱子躲避。群臣完全被突发事件吓呆了,束手无策,各个失态。按照秦国法律,大臣在殿上,不得携带任何兵器,宫禁卫兵“郎中”虽然持有武器,但只能立于殿下,秦王不下令就不能上殿。
秦王跑得气喘吁吁,哪里能分神命令卫兵上殿?于是在秦廷上,就出现了卡夫卡式的幽默——在警卫最森严的地方,秦王的安全最无保障。
大臣们想找点砖头瓦片来投掷荆轲,可是殿上哪有这些东西?只好徒手去抓荆轲。荆轲此时已进入忘我状态,神勇非常,几个大臣怎能拦住他。
此时,御医夏无且(音“拘”)回过神来,他手上正捧着一个药箱,连忙把药箱向荆轲砸去。荆轲没防备,用手臂一挡,也就分了一下神。
第二十五章逆潮流而动的绝世英雄(4)
秦王正绕着柱子跑得晕头转向,此时有了一个喘息机会,连忙拼命拔剑,但这剑实在太长,还是拔不出,惶急中不知怎么办才好。忽然有人对他大喊:“大王背剑,大王背剑!”
秦王被提醒,忙把剑鞘移到背后,右手从头顶伸到背后一拔,利剑果然出鞘。
这才是“扬眉剑出鞘”,既然要较量匹夫之勇,那就来吧!
荆轲的匕首,不过一尺八寸;秦王这剑,可是有八尺之长。嬴政的功夫也是了得,一剑就斩断了荆轲的左腿。
荆轲受重伤倒地,知道此番休矣,但又于心不甘,遂使出全身之力,将匕首向秦王投去,可惜偏了一点,投在了铜柱上,“砰”的一声火星四溅。
秦王这下来了精神,举剑连连击刺,眨眼间荆轲身上就连受八处剑伤。
荆轲自知事败,便倚柱而笑,坐在那里大骂:“事所以不成,皆因我想活捉你,逼迫你签下契约归还燕地,以回报太子。”
这时,侍臣们一拥而上,将荆轲击杀。而站在阶下的秦舞阳,早就被宫禁卫士们剁成肉泥了。
这一惊吓,可是不小,秦王闷闷不乐良久。
过了不久论功行赏,群臣受赏赐的和负有责任的,分别视当天表现而定。秦王还特别赐给夏无且黄金二百镒,说:“无且爱护我,所以才用药箱砸荆轲。”
“荆轲刺秦”,不幸以失败而告终。
这次失败是一种必然。秦的强大,以及它问鼎中原的趋向,是积累了几百年的历史能量,不是说挡住就能挡住的。再说,华夏大地上诸侯国割据、关塞林立,这个状况与民族的期待也有巨大悖逆。因此,强秦的脚步,不可能因为一次暗杀而终止。
当然了,荆轲所表现出来的抗暴精神,也有它独立的文化意义,并不一定要受上述“政治正确”的检验。
正因如此,后世对荆轲的评价,也就有了两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