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2012-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质,就像虔诚的基督教徒可以凝视受难的基督像,然后被引向永恒之爱的神秘整体。可能这是理解汤普森内在矛盾的最好方法,因为在每个老师之后都站着一个灵知者,告诉他他错了。
  我对汤普森和玛雅人宇宙观的理解与碑文研究家们(那些破译碑文的人)的观点非常相似。例如,斯蒂芬·霍斯顿(Stephen Houston)写到了建造环境和玛雅人的信仰,认为两者相互定义,相互巩固,就像鸡和蛋一样。他问道:“宇宙像房屋还是房屋像宇宙?”(这个极端问题可以这样表述:“是微观世界反映宏观世界还是宏观世界反映微观世界?”这适用于任何悖论。)他回答:“互喻的概念使我们通过找出语义范围之间无解的、戏谑的联系从而解决这些问题。” 换句话说,两个范围互为原因。霍斯顿在这里说的,掩盖在抽象的术语之下的,是玛雅人信仰终极不二的哲学。他们的世界观受到对立面超验性这一神秘思想的影响。这既是诺斯替派的,又是理想主义的。当然,如果我直率地说出来,在学者们听来可能很刺耳;最好把它隐藏在复杂的语法结构中,就像汤普森一样,但别学勒·普朗根,不然人们就会批判你是玛雅神秘主义者。
  即使在今天,讨论古玛雅人超凡的成就很可能会当作汤普森不切实际的仰望星空者的老调重谈而遭到嘲笑。几十年来,这个趋势一直存在于学术界。一方面,人们倾向于把古玛雅人看做是高尚的哲学家,推进人类知识的方式可以和希腊、埃及以及印度哲学家相匹敌。另一方面,学者摒弃这样的观点(即使它们是正确的),转而关注战争、牺牲、资源管理、实力强大的军队,以及孕育文明的所有实实在在的基本要素。
  关于学者们如何强调古文化的某些方面有个问题。把古玛雅文化和现代文化对应起来会强调我们自身文化一些可辨别的性质——一种叫做物化的反射。这种本土中心的倾向性经常无意识地漂浮在调查领域;找出古玛雅文化中我们可以对应上的一些方面的冲动似乎很自然。因此学者们不再试图转换他们的意识以发现古文化中独特的东西,而是满足于通过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假设这样一成不变的筛子来解释玛雅文化。
  于是,大众认为古玛雅人是野蛮、嗜血的好战者。这可以通过玛雅历史中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但是不应该一般化,把整个玛雅文明都归结于此。同样,美国出于自身利益,毫无理由地发动战争,牺牲了成百上千万人民,这也是部分事实。但那不是事情的全部真相,任何高度文明都是所有活动、成就和动机的组合。那些把古玛雅看做好战者的人说不定是在进行心理阴影投射,否定自身的愚昧和野蛮,把它们投射在现成的“他者”身上。同样的投射也发生在2012这个主题上,2012已经变成了天启,而相信周期时间哲学的玛雅人从来也没有以这种方式看待周期终点。很多人把天启的观念投射到2012上,但起初它们之间并没有关系。

摄影术促进了解密(8)
汤普森愿意推进并维护这个观念:符号不仅仅是声音、音素或者是容易破解的符号。他倾向于比喻符号的观念,像古德曼一样,认为象形文字不包含历史。他所描绘的古玛雅人是一个理想化的仰望星空者,像古希腊人一样在一个高耸的瞭望台上思考哲学。这些景象最终被颠覆了,但是在他早期生涯中,他在古德曼和马丁内斯的帮助下,凭借解密换算问题成名。换算首先以原版古德曼—马丁内斯—汤普森(GMT)换算为人所知。到了1927年,事情变得明朗了,长计历中虚构的基日可能位于公元前3114年8月中旬。
  有了这个日期供专家们研究,我们可以期待他们很快就能利用古德曼在1897年发表的自由浮动表格计算出长计历时间段。由莫利发现、古德曼评论的基里瓜纪念碑上记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长计历时间段是13个伯克盾“创世”周期。于是我们在汤普森1927年的一篇文章中发现了一个计算不同卡盾和伯克盾终结的表格,其中采用了前所未有而且很少修改的古德曼换算。遗憾的是,该表以结尾,换算为1934年2月15日(原版GMT)。但是,精明的读者可以轻易地分离19~21页表格中提供的伯克盾并推测13个伯克盾大周期结束日期。
  基于简单的预测,顺序中下面一个日期,可能在公元2012年12月23日或那天附近。根据汤普森主张的原版GMT换算,确实在公元2012年12月23日这一天(后来更正为公元2012年12月21日)。很难想象这个假设从没有完成,我们不知道汤普森或其他学者如何猜测13个伯克盾周期在至点附近结束可能意味着什么。我没发现这方面的任何随笔或论文。我认为原因是两面的。首先,原版GMT换算仍需微调两天。直到1950年才作出调整,直到那时,周期结束日才和12月21日这一天吻合。如果不调整,学者们可能计算出13个伯克盾周期结束日期,但是看到这个日期是12月23日,可能会认为它不相关。另外,直到1930年,然后是1934年,汤普森才对换算问题作出更详细的论证。当时正值经济大萧条,可能大家的心思都在别处。
  我认为,第二个是真正的原因,它涉及学者们怎样看待玛雅历的观念性偏见。西方科学和犹太基督教(Judeo…Christian,指被犹太教与基督教共同接受的观念,被认为是西方社会法规及道德规范的基础。——编者注)世界观传统的观念可能都支持这种偏见。科学说时间从过去流向未来,所有的事件都是之前各种原因作用的结果。这种因果关系模式反对未来状态可能决定被带向未来状态的事件这一观点。这被称为目的论,是科学因果关系论的对头。目的论在哲学语言中更受欢迎,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是这个观点最著名的支持者,泰伦斯·麦肯纳采纳了这一观点。
  犹太基督教的时间哲学是线性的;创世发生在很久之前。学者们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内在不同的时间观念,这在中美洲历法和宇宙观中很明显:周期时间哲学认为过去和未来的创世事件在周期终点中以相似的方式统一。认为古玛雅历法创造者预测了未来,以未来事件为目标,这个论点有两个论据:第一,玛雅思想认为,重要事件(如出生)发生在一个时间过程的结尾——以此为例,260天周期循环的最后时刻,胚胎形成了。第二,长计历中采用终点命名法,某个时间段以它最后一天命名。例如,我们现在正处于4阿哈乌卡盾,因为最后一天在4阿哈乌这个位置上。
  这些考虑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学者似乎无关紧要,因为他们需要关注其他挑战。例如,墨西哥和中美的民族志研究正在兴起。奥利弗·拉·法奇(Oliver La Farge)、J。林肯(J。 Lincoln)、茉荻·奥克斯(Maud Oakes)等人类学家正在偏远的玛雅村庄中,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记录幸存的日历仪式上,人们认为这些仪式早已被遗忘了。当然,破译一直神秘莫测的玛雅象形文字手稿成了重中之重。但是汤普森拒绝研究这个能让一切难题迎刃而解的问题。
  20世纪30年代,天才的独立语言学家本杰明·沃夫(Benjamin Whorf)破译了碑文中的语音元素,汤普森出击了。他巧妙地抓住了论证中不可靠的细节,却绕过了新视角的重要性。沃夫44岁就去世了,之后汤普森对他的研究成果大加鞭笞。这在汤普森和沃夫的历史上都是艰难而启迪人的一章。事后看来,汤普森对于沃夫所犯错误的批评是非常中肯的。但是,沃夫的整体直觉是正确的——铭文确实包含着语音元素。两位先驱人物即将出现,他们出生于俄罗斯,很遗憾的是,汤普森跟这个国家有过节。就像很多人一样,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汤普森对共产主义心生敌意,在他一生中对俄罗斯都没有好感。
  俄罗斯艺术家塔提亚娜·普罗斯古利亚可夫(Tatiana Proskouriakoff)作为艺术家在彼德拉斯内格拉斯(Piedras Negras)的玛雅遗址工作时,很自然地被玛雅文字吸引了。在不断复制那些铭文的过程中,她熟悉了重复的文字。不久她就指出了她认为的历史事件和统治者名字的铭文。从汤普森非历史的观点来看,这是不可接受的。但是最后他不得不承认,而且几乎是在临终时才承认她是正确的。
  第二位著名的俄罗斯人尤里·科诺罗索夫(Yuri Knorosov)也经历了非专业学者推进新观点时的遭遇。他的见解震惊了权威人士,因为他的观点并不是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得出的;不是这样的,数据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了,只是等着这个人到来,重新组合材料,使正确的解释变得清晰。20世纪60年代科诺罗索夫在象形文字破译上所取得的突破正是这种情况。有一把钥匙早已存在很多年,但是从来都没人注意到。这把钥匙就是几十年前本杰明·沃夫所提出的,碑文既是语音的,又是标志的(表示一个口头词)。汤普森抵制科诺罗索夫的工作,好像这预示着共产主义入侵一样。1975年,汤普森去世。他去世之后,铭文破译才取得重大进步。
  

谁说这是周期终点?
在玛雅研究发展中,所有这些玩家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为2012学说的关键问题作出了贡献:换算问题。尽管汤普森肯定了古德曼曾被忽略的贡献,换算问题还是困扰着各位学者。20世纪三四十年代间收集到的一些民族志信息显示,幸存的260天周期和原版GMT换算不一致,相差两天。汤普森重新研究了历史文献,发现遗漏了迪·兰达材料中的两个闰日。于是,1950年,经修正的GMT…2换算成了最后修正版,所有数据在这个版本中都达到一致。
  1946年,老年的西尔韦纳斯·莫利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古玛雅》(The Ancient Maya)。书中有一张奇怪的表,表中的卡盾和伯克盾终点和它们的公历相对应。但是表格以,8阿哈乌,公元1717年4月4日结束。但是,和汤普森1927年的图表一样,敏锐的读者可能追踪已知的伯克盾终点,很容易就推算出第13个伯克盾大约在2012年12月23日结束。整张表根据原版GMT换算计算。《古玛雅》第三版(1956年)根据GMT…2换算的新值把表格中的日期微调了两天,但是该表和第一版中的一样,还是不完整。不管怎样,该表提供了便利的资源,可以很容易地将其扩展到2012年的周期终点。事实上,玛雅碑铭研究家芭芭拉·麦克劳德(Barbara MacLeod)告诉我,1973年她在伯利兹担任和平志愿者时就那么做了。直到《古玛雅》第四版(1983年),表格才被扩展到13个伯克盾周期终点:,4阿哈乌3干金(Kankin)=2012年12月21日。
  到了那时,迈克尔·科1966年出版的《玛雅》(The Maya)中已经提出了13个伯克盾周期终点,这成为有记载的最早记录。但是有一个问题。尽管迈克尔·科知道并且遵循了正确的GMT换算,他提出的日期(2011年12月24日)确实是错误的。目前还不清楚他是怎么得出这个日期的,特别是很容易就能查到莫利书中的参考表。科的错误在后来的版本中改正过来了,但是破坏已经形成。到了1971年,有关这种古老历法的流行解读不断发展。托尼·沙瑞尔(Tony Shearer)在那一年发表了诗一样的论文《奎兹尔科亚特尔:黎明之王》(Quetzalcoatl: Lord of Dawn),他认为1987年可能是古阿芝特克人预测的大周期终点。不久,弗兰克·沃特斯(Frank Waters)出版了关于玛雅周期终点的书《墨西哥之谜》(Mexico Mystique),引用了迈克尔·科的日期。在这里,转折点出现了,隐秘的学术讨论进入了公开领域。以2012为主题的畅销书的第一次浪潮即将到来,而浪潮背后的海啸越来越汹涌。
   。 想看书来

诱人的符咒(1)
哦,我的孩子,没人能够确定这一神秘的幻觉是如何产生的。至于它为什么产生,是因为人类缺乏有见识的探究能力。
  ——《凯瓦尔雅·纳凡尼坦姆》(The Kaivalya N*anitam)
  2012迷因究竟是如何开始得到公众关注的;我一直以来都很感兴趣。我们从第一章可以了解到这个说法是如何四处散播的,而它本可能早在1905年就从古德曼的图表中推断出来。那年,古德曼的换算理论问世。2012迷因本可以很容易就能从汤普森1927年的不完全表格中推断出来,或从莫利1946年的作品《古玛雅》附录中推断出来。但是,直到1966年科的那本《玛雅》问世后,13个伯克盾周期的结束日才得以被计算和讨论,虽然并不细致。遗憾的是,尽管科采用了正确的换算方法,他所报道的日期还是比实际差了一年零三天。因而,其他作者选择了2011年12月24日这一天。这种情形的可悲之处在于广受欢迎的玛雅2012日历的处理方式自始至终都是错误的,因为一开始就被搞错了。
  1967年,中美洲历法运动的祖先托尼·沙瑞尔自费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名叫《神圣的日历》(The Sacred Calendar)。沙瑞尔是美国混血儿,他曾放弃了丹佛新闻界收入颇丰的一个职位,而渐渐对墨西哥及其神话产生了兴趣。1971年,Sun Books出版社出版了沙瑞尔的《黎明之王,奎兹尔科亚特尔:墨西哥的羽蛇神》(Lord of the Dawn; Quetzalcoatl: The Plumed Serpent of Mexico)。据沙瑞尔解释,这本书探究了周期为260天的阿芝特克和托尔特克神圣历法(Atzec and Toltec Sacred Calendar)的精神实质,该历法被称为托纳尔波瓦利历法(tonalpohualli)。沙瑞尔在20世纪60年代曾多次旅行,从丹佛到墨西哥中部,又到瓦哈卡州(state of Oaxaca)。在那里,他漫步于萨巴特克(Zapotec)首都蒙特阿尔班(Monte Alban),也拜访了居住在偏远山村的马萨特克(Mazatec)的印第安人。他喜欢上了这样一种新生活,心中萌生了一种富于灵感的诗意想法,即古代历法能从精神上唤醒并感化那些遵循它的人们的强大力量。
  作者文森·布朗(Vinson Brown)介绍沙瑞尔的那本书时写道:
  这是一场冒险。你也可以去追随,去发现彩虹和晨星背后所蕴涵的意义,去踏上银河这条虚反射路径,去品味产生于古老的、已消亡的文明时代的雕刻艺术。这个文明的灵验之梦和警告也许能及时挽救我们共同的世界,使其免受毁灭和堕落之灾,而这些都可怕得令人难以想象。
  20世纪60年代具有自我意识觉醒意义文化以及*纪事,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时已经被其他一些关注焦点所取代。青年文化开始公然反对工业污染带来的种种威胁。人们对汽油短缺和即将来临的环境大浩劫的担忧日益增长。布朗的话表达了他对这种种担忧的看法。这一点沙瑞尔在他的书中也大花笔墨进行了说明。我们也能捕获到这样一种暗示,即灵验之梦或许来得正是时候。沙瑞尔的论著源于灵感且诗意盎然。从该书第184页我们可以看到,根据沙瑞尔古代历法语言的重组理论,地狱般的现代物质主义噩梦将于1987年8月16日结束。至于这个日期是怎么算出来的,书中没作详细介绍。
  现代社会疯狂的物质主义在2012讨论中是个永恒的主题。这或许也是许多人的著作中贯穿的一条共同主线,尽管他们的观点彼此大相径庭。要理解这个特殊的主题,长青哲学是一个很有效的框架。它认为自然界中所有循环都要经历增增减减的周期。因此,可以预期,在一个历史性周期结束时会出现物质主义和*。它们标志着即将来临的转向。在这个转向中,人性被忽视的那一面,即人的灵性和正义愈发得到强调。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诱人的符咒(2)
1975年,沙瑞尔的《就在那月光下、阳光下》(Beneath the Moon and Under the Sun)出版了。这本书包含了关于他的研究中的诗意元素和解释。书的致谢部分写于1974年9月13日,其中他衷心感谢了许多人,包括“何塞·阿奎勒斯和米利亚姆·阿奎勒斯(José and Miriam Argüelles),因为他们对我关于存在13个天堂和9个地狱那篇论文很感兴趣”。这一点清楚说明作为美术老师、创作者和梦想家的何塞·阿奎勒斯后来是如何成为1987年8月16至17日和谐汇聚(Harmonic Convergence)的领军人物的。
  上文沙瑞尔提到的那篇论文是他所提出的一个重组理论。该理论解释了阿芝特克大时代(the Aztec World Ages)是如何计时的。他指出,阿芝特克人的世界观是这样划分的:上有13个天堂,下有9个地狱。这就将整个宇宙划分为22个鲜明的层次。沙瑞尔认为,这种划分模式对时空均适用。他的这一有效见解考虑到阿芝特克人幻想中时空交错这一特性。因此他将这22个区域和时间联系起来,每一个区域代表一个长达52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