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做清朝人-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奇怪不奇怪?”
我靠在他肩膀上,低声道:“做你该做的事情吧。我说的就一定会实现,相信我,也相信你自己。”
“我会为我自己,为了你,为了我们的儿子得到那个位置……”胤禛的声音消失在我的耳边,钻进了我的胸口……
然而就在举国上下筹集粮饷的时候,宫里传出消息:皇太后逝世,给康熙很大的打击,几乎一病不起。胤禛床前塌后的忙的人仰马翻伺候康熙,几乎天天宿在宫里。这年的除夕自然也没有什么家宴庆祝了。
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十二日,抚远大将军皇十四阿哥率军出征西北,兵分三路,大军开拔。三路人马,北路以攻为守,防备策妄阿拉布坦;宗室延信中路护送新封的达赖入藏,南路岳钟琪走打箭炉入藏。
固山十四贝子、大将军王胤祯打着代表天子的正黄旗,以天子依仗出了京城,根据丫鬟小草的描述,出城的场面那是相当的壮观。大姑娘小媳妇老少爷们都出门纷纷争先恐后的要目睹他的风姿。
战争不是好玩的,估计胤祯会很快意识到!
弘泰和弘恒也一岁多了,很受胤禛的喜爱,这两个小子明显没有弘历狡猾,比他和小萍小的时候多了些童趣。或许是因为身份不同,两个小孩子居然各有七八名下人伺候着,我倒也省了不少心。每天除了管理整个圆明园的日常琐事就是和一群孩子们玩闹,小萍也时不时的被康熙接进宫里小住一段日子。小乐很少能见上一面,每次见他都多了一分成熟和君王的霸气。和小萍天性使然不同的是,他是渐渐从内向外而发的。小安如今已经能顶半边天,夫子已经辞退,开始了专业的生意人生涯,据说他自己不但帮我处理生意外,还开了几家酒楼食肆。儿子好,男人也好,银子更好,我也很满足。
和战场上的那些将士相比,我们是幸福的多。
无论如何争斗,兄弟永远是兄弟。每天晚上,哄了孩子们入睡后,胤禛总会出神的看着一张中国西部的地图,念念不忘他那同胞兄弟。矛盾重重,也只有我能明白,帝王家注定了一生下来就要舍弃一些东西,十四的确是一个将才帅才,却不是一个能够治理国家的君王。他自负,骄傲,英勇,都是美好品质,可是这个时候只有心怀天下,胸装百姓才能执掌整个大清江山。十四,注定了生不逢时。
所以,那么就让战争来成就这个意气风发的大将军王吧,就在战火与鲜血的洗礼中成就他一生的威名赫赫战功卓著吧。
而我的男人,胤禛,却一方面展露着他卓越的治理政务的才能,一方面因为铁面无私得罪了一批批的权贵。他的苦,别人又如何体会?他的忧国忧民也无人赏识。这个时候,也只有孩子们的欢笑和童年的回忆使得他找到一些快乐,寻回一些力量。
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的十四阿哥胤祯在征剿策旺阿拉布坦时,战功显赫,康熙为赞扬其功绩特命宗人府勒碑纪念。九阿哥胤禟则更加热心的为胤祯试制军备,在经济上给予各种各样的援助。
这时的满朝文武几乎都把胤祯看成了继承大统的不二人选,却忽略了雍亲王胤禛越来越受康熙器重的事实。
正文 山雨欲来风满楼
康熙六十年十月时,十四阿哥胤祯“轻装便京,恭请训旨”,被康熙召回北京述职。
也许是康熙真的没有传位十四的意思,年羹尧在讨伐策妄阿拉布坦的战争中,成为了保障清军后勤供给的功臣,康熙御赐弓矢,并升其为川陕总督,使他成为西陲要员的同时也变成了牵制胤祯军队的重要棋子。
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康熙举行千叟宴,其乐融融,胤祯的身影也出现于除夕家宴。
这年的除夕宫宴上,我带着四个孩子和胤禛以及他的妻妾一起出席了。年氏去年也生了一个儿子,取名福慧,历史上记载只活了八岁的“八阿哥”。因为我的介入,他成了雍亲王府的“十阿哥”。
此次十四是风光最盛的红人,康熙赐酒,并封其为“大将军王”,因为他功勋显著,母凭子贵,德妃也晋升为“贵妃”,成为了后宫之首。这样一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胤禛离那个位置更近了一步。
众人轮番的给十四敬酒,八爷党也是鸡犬升天。我们这一桌说清净也不清净,因为弘历受宠,连带着小萍、弘泰和弘恒也颇受关注。爱新觉罗家两对的双生子成为了康熙孙子辈里最受关注的人物。心里有些不安,因为明显的看到了年氏和李氏射来的毒辣嫉恨的目光。我这些年并没有因为年氏继续得宠而受冷落,反而每到夏季是独宠专房,平时胤禛也没少往圆明园跑,再加上三子奠定了地位,连那拉氏对我都是颇为尊重。站在风尖浪口的确也不是什么好滋味啊!
弘泰和弘恒前些日子刚过了四岁生日,身材和个头都差不多,只有长相略有差异。康熙也喜欢的很,居然也能分别出他们谁是哥哥谁是弟弟。两个孩子周岁抓周的结果很有意思,弘泰抓了一只铁弓和一块玉佩,弘恒着抓了一本《论语》还有他哥哥弘历的衣袖(因为里面揣了一块我偷买给他吃的烤地瓜!汗!),这样的征兆连康熙都摸不着头脑!
小萍如今已经十岁,那性子,哎,别说我们圆明园,就连雍王府的下人以及主子们看见她一瞪眼吓的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也只有在我和胤禛面前还算有些笑模样,弘历也是越来越怕这个冷面姐姐,基本上小时候两小无猜的情景不复存在。不过说句公道话,她对一对小的还是很友爱的。最另人啧啧称奇的是,十岁的她武艺身手已经和我有一拼了!这连胤禛都是大为赞叹,而且非常有主见,(主要是我这个妈不怎么管她),每天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六艺里只有骑射和兵书是她的最爱,其他的人家公主不屑!德妃也因为这点象十四也比小时候亲近了她不少。只是她爷爷说“这丫头,投错了胎,若是男孩就好了!”根据小付的消息,康熙居然有了让我女儿和亲蒙古的想法,理由是小萍嫁过去绝对不吃亏!害的我难过担心了好久,最后在胤禛简单的解释后才释然——人家才十岁,满人最早也得十三四出嫁!
综上所述,我们一家在宴席最后被康熙隆重接见,弘历和小萍连手表演了一场鼓瑟舞剑,哎,我们家儿子女儿都比我有才啊!连五岁的弘泰和弘恒都演了个我从现代抄袭的小品哑剧《照镜子》。不得不说爱新觉罗家的孩子都有演戏天分,小小年纪已经使得众人捧腹大笑了!皇帝一高兴,咱就发财了!抱了大堆赏赐我们满载而归。
唯一不好的是,弘时因为才艺平庸回去被他爹训斥了一顿。胤禛也太严厉了,也不能怪人家孩子啊,俗话说的好,龙生九子还子子不同呢!不过尽管我替人家抱不平,结果还是被人家认为别有用心。眼不见我心不烦,出不了城,回我的蔡府去!我又不是没产业!
小安,如今我叫他子安,因为已经成年了!本来想给他说房媳妇,可人家说非要等几年再说,我也只好作罢。孩子们和子安一起下榻竹水居,我还是住进了好久没来的临风阁。因为老管家已经告老还乡,所以子安自己当了家。这个家越来越热闹,虽然丫鬟仆人换了不少新面孔,但都是信的过的,所以住的也比在王府安心。
过了年,抚远大将军十四贝子大将军王胤祯又被打发回西北,但这回不是去西宁老本营,而是去西宁后方和哈密前线之间的甘州(今张掖),像是被两个大张的钳子——四川和陕西——牢牢夹住。这各党交织的局面,真不知是皇上圣明,还是年老无力整治所至。
子安因为出色的经济头脑和对京城纺织刺绣业的熟悉了解,被康熙的一次召见后得到赏识,赐了我名义上娘家的姓——富察,给了六品内务府的虚衔主管“京绣”采办。由我这个名义富察家的大小姐带着去认了门,意外的见到了我的“侄子”传说中的傅恒,他现在才十三岁,看不出绿帽子的光环!因为我的缘故,我的养子“富察子安”成了他们家另一个老国公的孙子,于是子安官商结合的开始了他的发财路。
而登基六十年、自古罕见的康熙帝,则更加热衷于扮演一个好父亲、好祖父的角色,每天花很多的时间与皇孙甚至皇孙女们相处,其中我的四个儿女几乎占用了他一半时间。而和硕雍亲王胤禛,仍然作个对百官强硬、对农民怀柔的四阿哥,最多学会了将报喜的折子明着上、报忧的折子暗着上,拼凑出一个太平盛世的表面景象。
五月,皇帝带着大队人马去热河。胤禛随扈。出发之前,他把我这个“离家出走”的逃妻抓回了圆明园,我再次开始了王子福晋的无聊生涯。
九月,胤禛随着康熙的大队人马回来了。先是回王府慰问了留守的怨妇们,而后搬回圆明园和我述述“离别衷肠”。因为从去年年底年羹尧回京述职,他为了抚慰年氏兄妹和那个新生的“十阿哥”基本上一直住在王府,从而“冷落”了我。除了与我共赴云雨和教育孩子外,他另外一个重要目的是监视陪伴康熙,因为皇帝现在畅春园。
人老了就会特别的念旧,十三终于被放出来了。去年听胤禛说大病了一场,三十六岁的胤祥居然比四十五岁的胤禛还显的憔悴和衰老。看着曾经的阳光少年,那个在太行山深夜里关切的问我“姑娘,你怎么一个人在深山里?”的那个“侠王”不见了,如今站在我面前表情拘谨的风霜满面的面色苍白的身材削瘦的人是他吗?
我惊讶而哀切的看着他,泪流满面,辛酸无比。他却凄惨的一笑:“嫂子,你说的我人生的第四个转折点似乎要出现了!”我拉着他枯瘦如柴的手道:“多么希望没有被我说中!”胤禛在一旁咳嗽了一声,喜悦而又伤心的矛盾让他也无话可说。
终于沉重的气氛被小萍打断了:“十三叔,快来看,这三个小鬼就是我弟弟!”我愣神的看着小萍:“我说四格格,你怎么知道他是你十三叔?”小萍难得一笑:“额娘,你以为我这两年晚上溜出去真的只是逛园子啊!”我诧异的看了一眼十三:“这么说你们叔侄俩早就见过了?”和着缠着侍卫非要学“轻功”的原因是这个啊!也不怕他爷爷把她当乱党抓了!
“弘历(弘泰、弘恒)见过十三叔,叔叔吉祥!”三个孩子忽忽拉拉的跪了一地。十三惊喜的一个个扶起来打量,之后冲我点头:“没想到那日梅花林君子亭中全被说中了!”的确,那日我们相命,如今就要一一实现了。
叙了一些家常话,我从地窖里搬出了康熙四十六年酿的葡萄酒,亲自给十三倒上:“十三,这些都是那年你送我葡萄酿的,我可一直没舍得喝,就等着你出来陪你喝呢!”
胤禛也难得的开了玩笑:“是啊,连我偷喝一口都要背着她!”
十三的心情似乎也放松了:“多谢四哥和嫂子一直照顾我,嫂子也真是厉害,一下子给四哥生了三个好儿子!”看小萍目露凶光,赶紧拍她马屁:“更厉害的是,居然培养了不逊须眉的好女儿!”
众人大笑。
在我的严重提醒下胤禛召集了几个重要谋士开始收紧了手中的情报网。十三虽然目前暂住畅春园,也把多年暗地经营的武将名单和江湖死士交给了胤禛。别人不知道,我却明白:康熙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这个秋天,冷的让人想起了那句话:“山雨欲来风满楼!”
十月,西北战事将平,十四阿哥胤祯即将功成返京。胤禛则代替他去祭天。十月要结束了,底牌终于要翻开了。
正文 我的男人胜利了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皇帝病了。根据史学家的考证,康熙可能是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情绪大的波动或是寒冷的天气会刺激血管收缩。而不久之前的西苑的冬猎时感冒加重了心脑血管方面的病情。太医院的大夫一个个一筹莫展,加上如今正是三九隆冬,一时间也让别人觉得老人家只是受了风寒。
我清楚的记得康熙宾天是个不吉利的数字“十三”,所以前十一月初九,我带着弘历兄弟提前去探了病。老皇帝已经是面色蜡黄,但求生意志十分顽强,弘历红着眼睛强装出笑脸:“皇玛法,您得好好养病,您不是说还要等明年开春带孙儿去江南看看吗?”
康熙也扯出一丝微笑:“朕答应的事从来都是做数的……”
可惜的是他这次真的要食言了。
胤禛和十三忍着悲痛,暗地里把畅春园的侍卫以及京城守卫按照当初商议的统统都换了,小付此前已经听我的嘱咐告了假。我是知道胤禛的,若这次小付趟了这个混水,只怕连我也保不住他了。
而我自己,从十月初九回来后,就闭门不出。胤禛的事我不打算过问,毕竟好奇心太强是不好的。他也许不会和我翻脸,也保不齐别人不会拿这个做文章。所以要想让人爱,得先爱自己。
所有在京的阿哥被传旨,火速赶至畅春园。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康熙临终前总结了自己的功过,我这个现代人看来也是十分中肯。十一月十三日戊刻康熙帝逝,终年六十九岁。至于胤禛究竟是得正统还是矫诏都不重要,本身这场争斗靠的就是手段不是?
接下来的就是封闭九门封锁畅春园。其他内容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从十月初九到现在,我也没见着胤禛的面。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康熙皇帝大敛,诸王文武大臣入乾清门举哀。胤禛紧接着又下了一道旨意:八阿哥允禩,十三阿哥允祥,武英殿大学士马齐,理藩院尚书隆科多四人为总理事务大臣。封允祀为和硕廉亲王,允祥为和硕怡亲王,允祹为多罗履郡王,废太子之子弘皙为多罗理郡王。(为避讳,胤禛下令将兄弟们排行的“胤”字一律改为“允”,而十四阿哥胤祯则更名为允禵)。
与此同时,急诏下令十四阿哥允禵只带十名近侍回京奔丧,按日供应西北十万大军的粮草。年羹尧带领大军在四川待命。且诏令所有皇子在寿皇殿康熙灵前守灵一个月,不得借故外出。相当于把他的敌人们都禁锢在了康熙的灵堂上。预防一允禩为首的拥有极大政权与部分兵权的阿哥党和允禵里应外合,颠覆自己现在还不太稳固的皇位。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即康熙死后七天,封闭六天的京城九门开启的第二天,爱新觉罗胤禛御太和殿登极,改国号为雍正,自明年起即为雍正元年。给康熙上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智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与直隶遵化景陵。
因为诸事未了,我并没有和胤禛其他妻妾一起搬入宫中,只是在大行皇帝扶丧时露了面。之后还只住在圆明园,他的事情多,我也不想在后宫里待着,只是留了弘历和小萍住在宫里。如今后宫名分未定,我也没必要天天去晨昏定省的,所以依旧带着弘泰和弘恒在圆明园里住着,无论以后如何,这圆明园可是先帝赐给我住的,在这里我才是老大!
听说十四回京之后,居然没有直接见胤禛而是让人去问:“先拜梓宫还是先见新君?”挑衅的意思很明显,而且连以前的德贵妃现在的皇太后也连番的跟自己儿子过不去。估计他也挺郁闷的,这皇帝是好当的么?
这一年事真多,因为康熙死了,丧期不得饮酒以及欢庆,所以除夕夜只是简单的吃了年夜饭就哄了孩子去睡了。
初一早上,雍正皇帝也就是我男人派了人诏我们娘三进宫。不得已,现在不听话就叫“抗旨”很大的罪名哦!进宫先去养心殿(自打雍正以后历代皇帝不住乾清宫了)给胤禛装模似样的行礼拜年,胤禛也不顾那么多宫女太监的,居然一把我拽进他怀里,指着俩儿子道:“转过身去!”俩孩子做了鬼脸自己溜出去玩了。我这才怒视他:“大年下你干吗啊?”
胤禛呵呵一乐,然后绷了脸道:“隶隶儿居然敢这么久都不来看我!看我怎么收拾你!”说着还伸手挠我痒痒。我连连求饶:“行了,你现在也是皇帝了,怎么还一句一个‘我’来我去的?”他笑道:“你这也不是对着我这个皇帝‘你’来‘你’去的吗?”
我赶紧假装惶恐,挣脱了他:“皇上恕罪,臣妾再也不敢了!”他绷不住,哈哈的乐了起来,拉了我往外走:“走吧,咱们得给皇额娘拜年去。”
结果,吃了好大一陀闭门羹!
皇帝不高兴,我陪着安慰了许久才算完事。按照规矩,我现在得给嫡福晋请安,这次有点不太好搞定,因为似乎有人给她扇风说我要抢皇后位置。结果被我连削带打,指桑骂怀的消除了误会。背后作梗的人很好猜,年李二人!皇后?我不稀罕!的
这次进宫真是有来无回啊,我被赐居“景仁宫”并七岁的八阿哥弘泰、九阿哥弘恒。其实真的很郁闷,我一点都不想住在宫里,但是看着几个月不见变的消瘦的孩子他爹,也只好忍气吞声了。
按照规矩,弘历和小萍如今也到了独立居住的年纪,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