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道君-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太子一起留下来监国的人选陛下可有决定了吗?”武后开口问道。
    “朕还没有想好究竟让谁辅佐太子。”高宗摇头说道。现在的宰相团中武后一家独大,他很难做出取舍。因为留下他的心腹给李弘,他到洛阳之后跟武后的交锋中会落了下风,要是留下武后的心腹,他们要是对李弘监国掣肘怎么办?不是给李弘留下了隐患吗?因为监国可不是小事儿啊!
    “要不就让乐彦玮、姜恪、窦徳玄三人留下辅助太子吧?”武后询问道。
    既然不能将李弘带在身边,就只有留下姜恪和窦徳玄两人监视和掣肘李弘了,不过她也不能做得太明显,就又给李弘将乐彦玮给留下了,谁叫乐彦玮不受她待见呢?
    高宗微微一想,就点头答应道,“就这样吧!”
    因为姜恪是个老好人,对李弘的掣肘不是很大,仅凭窦徳玄一个人想要制衡李弘恐怕有难度,再者不是还有一个跟李弘走的比跟他走的还要近的乐彦玮嘛。
    然而,这个时候,大家却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大唐现在宰相不止是七位,还有一个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苏定方,武后的如意算盘打的好,可她也忽略了苏定方,要是他们离开东都洛阳,苏定方回到长安城,以苏定方在军中的威望,再加上他太子少保、北衙大都督的权势,窦徳玄又岂能是苏定方的对手?估计大唐也只有李绩和许敬宗才能跟苏定方一较高下吧!
    见高宗对自己的决定没有异议,武后也很满意。
    两件大事商量完毕,高宗也累了,就让大家退下,不过却留下了李弘。
    待到宰相们退出了紫宸殿,武后便开门见的问道,“太子,长安城的白鹭书坊是你开的吧?”
    “回母后的话,是儿臣让闫庄开的书坊。”李弘诚恳的回答道。
    “活字印刷术也是你发明呢?”武后继续问道。李弘不敢隐瞒武后如实的回答道,“这倒不是,儿臣只是有一个想法,具体是安排少府监安良臣做的。”
    “那现在长安城人手一本的《道德经》也是你下令刊印售卖的?”武后的脸色有点阴沉,声音也大了几分。
    “对。”李弘回答道,“因为《道德经》只有五千言,字数少,容易刊印,而且价格便宜,大家都买得起,儿臣才会这么做。”
    “弘儿,你身为大唐太子,自开书坊经商,这不合你太子的身份吧?”武后将目光移向高宗问道。实则是告诫高宗,太子做了有失他身份的事情,现在需要你惩罚他。
    “回父皇和母后,儿臣开设书坊,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大唐读书人,因为长安城的书坊一本书要卖一贯钱,有的书要卖十几贯钱,很多寒门子弟都买不起书看,科举也就成了士族门阀子弟的科举,而儿臣的书坊一本书籍只卖二百文,儿臣开书坊,就是想通过便宜卖书,能让大唐的读书人买的起书,读的起书,全都是一片爱国之心啊!”李弘诚惶诚恐的说道。
    话说,他开设书坊,不光是为了挣钱,还在于收买天下读书人的心。因此,说什么他也不能将书坊给让出去了。
    “爱妃,朕倒是觉得太子这么做没什么过错,这件事情就算了吧?”高宗说道。他本来也不想李弘开书坊卖书,可一听到李弘说,能够让寒门子弟有书读,今后的科举不再是士族门阀子弟的科举,他就心动了,因为高宗也很厌恶士族门阀左右大唐的朝政,很厌恶大唐的科举成了士族门阀子弟的科举。
    武后心里也很清楚,李弘这么做对大唐的统治有好处,她清楚高宗之所以支持李弘,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她也不想在这件事情恶了高宗,就淡淡的说道,“陛下说的是,不过太子刊印这么多《道德经》售卖,让长安百姓人手一本道家典籍,这是否会引起佛教的不满呢?以为朝廷偏袒道家,这样做会不会激起佛道之间的矛盾呢?”
    高宗彻底无语了,大唐离国之处,就尊道教之祖李耳为始祖。那么道教就是大唐的国教,李弘刊印《道德经》怎么了?只是他也知道不能因为这件事情就跟武后交恶了,就向武后说道,“那爱妃的意思是?”
    “佛教和道教都是大唐宗教,我们都该一视同仁,不该有所偏袒,太子既然刊印了这么多《道德经》典籍,不如也刊印相同数量的佛教典籍放在白鹭书坊售卖吧?陛下以为呢?”武后终于说出了她心里的想法。李弘的道家气运,她是佛教气运,她跟李弘争权夺利,说白了就是气运之争,现在李弘的道家气运因为《道德经》而增强了很多,她想扳回局势,就得做同样的事情才行,因此让李弘刊印佛教典籍,再放到白鹭书坊卖才是正道。
    “太子,你说呢?”高宗将目光移向了李弘。
    “既然是母后的意思,儿臣必将照办,半年之内刊印佛教典籍二十万本,放于白鹭书坊售卖,母后认为如何?”李弘说道。
    武后对李弘的态度很满意,就微微点头道,“弘儿能顾全大局,母后自然很高兴了。”
    随后,武后又询问了一些关于**印刷术的具体事情,发现李弘已经将彻底控制了这门技术,是她想插手的计划落空了,因此她跟李弘简单的手了几句话,就让李弘离开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的思路
    回到东宫,李弘就将刘祎之召到了书房。刘祎之见太子殿下的脸色有点难看,他表现的很小心翼翼。虽然李弘很少在众人面前发火,可随着他不断的取得成就,他的威望在众人之中也提高了不少,给众人的压力自然也就大了很多。
    “殿下找臣来不知道有什么吩咐?”刘祎之开口问道。
    “白鹭书坊的收益怎么样?”李弘没有回答刘祎之的问题,而是向一旁的闫庄问道。
    “上个月收益十三万贯铜钱,这个月估计能达到二十万贯。”闫庄思量了一下回答道。
    李弘沉吟了片刻说道,“除了在长安城再开两家外,在益州、扬州、荆州和并州也各开两家书坊,至于书坊的掌柜,你自己选几个心腹吧。”
    “臣明白!”闫庄躬身领命。跟在太子身边十年时间,太子对他的这点信任,闫庄还是能够承受的。不过他也清楚,这四州开设书坊只是一个开始,今后白鹭书坊会开遍大唐的每一个州,到时候才是真正的厉害。
    刘祎之听到李弘的话心惊不已,现在长安城两家书坊,就已经让典籍署的工匠们连夜干活了,现在又要在长安城开两家书坊,还要在益州、并州、荆州和扬州各开两家书坊,就是八家书坊,再加上长安城的四家书坊,一共十二家书坊,这都需要多少工匠拼命的干活才行啊。
    “另外,你在长安城找一块地方,孤准备将典籍署的印刷作坊迁出去,这样就能扩大规模,不然书籍的印刷速度满足不了十二家书坊的需求。”李弘淡淡的说道,“当然,典籍署核心的书籍校对和甄选还是要放在崇文馆。”
    “诺!”闫庄躬身领命。
    “闫庄,你算算在长安城开一家大型的印刷作坊需要多少钱?”李弘又问道。
    “十三万贯足以,不过要雇用手艺娴熟的工匠,可能还得需要六万贯钱。”闫庄想了想回答道。
    “这次孤不给你钱了,你就用白鹭书坊盈利的钱吧。对了,要善待工匠们,让他们连夜干活,我们也要给他们发工钱,少没关系,不能什么都不表示。”李弘眼里的说道。
    “诺!”闫庄和刘祎之躬身领命,因为典籍署也在刘祎之的管辖范围之内。
    说完新建印刷作坊,继续扩大白鹭书坊的事之后,李弘将话题放到了武后的命令上,“今天,母后吩咐儿臣,让我们半年之内印刷出二十万本的佛教典籍放到白鹭书坊售卖,孤已经答应了,只是关于刊印哪几本佛经她没有说,你觉得我们该怎么选?”
    刘祎之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思量了一下之后问李弘道,“对娘娘的旨意,殿下是什么态度?”
    李弘表情萧瑟的说道,“孤很不愿意这么做,只是母命难为啊!”
    刘祎之懂了太子殿下的意思,就笑道,“既然殿下这么说,臣就有主意了。《道德经》卖的快,人手一册,是因为它字数少,价格又便宜,谁都可以买得起。要是我们刊印的佛教典籍很厚,而且价格比《道德经》卖的贵,谁还会买?这样一来皇后娘娘的目的不就达不到了吗?当然,我们刊印厚重的佛教典籍,等到书卖不出去的时候,娘娘问起来殿下也好回答,就说为了重视娘娘的旨意,特意选了内容详实又丰富的经典,但是百姓们不买,殿下也没有办法啊!”
    刘祎之说完,李弘就笑了。
    因为刘祎之的办法太坑爹了,而且还是坑的武后没有办法。
    很多佛教典籍中的经文都长到好几卷才能记录完成,要是刊印这样的经文,大概需要刊印好几本书才行,而好几本书的价格跟一本书的价格相比就要贵好几倍,谁要是单独买一本的话肯定会看不懂,可要是全部买回家,一本书就是再便宜,可一套书就贵了,寒门子弟买不起,这样李弘就是刊印书很多佛教典籍,百分之九十的大唐百姓买不起,武后的目的就没有达成,这不就是李弘想要的结果吗?
    “真不愧的刘祎之,这办法太绝了!”李弘赞叹道。同时他心里也高兴,因为刘祎之出了这么易损的办法对付武后,这说明他是真心归顺了自己,真心为自己着想。
    “孤一向赏罚分明,刘卿的注意不错,赏钱一千贯。闫庄,晚上你就送到刘卿府上。”李弘朗声说道。
    “殿下,这——”刘祎之没想到太子殿下这么慷慨,本想拒绝不受,可略微思量了一下,他还是躬身谢道,“多谢殿下的赏赐!”
    刘祎之之所以接受了李弘的赏赐,是因为他突然懂了李弘的意思。李弘这段时间查贪污,很厌恶做官之人贪污国家钱财,而大唐官员的俸禄不是很高,寒门子弟要是不贪污点钱,生活就难以过的体面一点。因此李弘想用赏赐的方式让刘祎之等寒门子弟的生活能过的体面一点,同时也不希望他们因为没钱而贪污国家的钱。
    这就是所谓的高薪·养廉了!
    “刘卿,你先别急着谢孤,孤还有任务要交给你。”李弘说道。
    “殿下请吩咐。”刘祎之一下子来了精神,因为有宰相之才的他,对于管理典籍署,他是驾轻就熟,同样只让他管理典籍署,有点杀鸡焉用牛刀的意思,因此他也希望李弘能够安排更多的事情给他,能够充分展现他的才能。
    “孤准备建立一座学院,除了培养有才的寒门子弟外,还准备培养一些特殊类人才,像算术、书法、绘画、机关术、发明创造等方面的人才、孤准备将这个任务交给刘卿,不知道刘卿愿不愿意做?”李弘征询刘祎之的意见,其实他就是想建立一座综合下的学院,既培养科举人才,又向培养科技人才,还想培养文化方面的人才。
    “除此之外,孤还在想崇文馆建立一座科学院,专门用来研究一些未知的东西,孤也需要刘卿来管理,不知道刘卿意下如何?”李弘继续问道。
    因为这件事情关系甚大,是影响到李弘今后计划的关键因素,因此李弘得到刘祎之的同意,才能让刘祎之去做,这样才能让学院和科学院更加完善,达到他自己的要求。
    刘祎之何等聪明之人,一下子就听出了李弘话里的意思,他没有立即回答李弘,而是思考了片刻,这才开口问道,“殿下,学院建立之后学员从哪里来?学院的教谕又从哪里请?他们是否有官职有俸禄?还有科学院里面研究这些东西的人,他们是否有官职,有俸禄?”
    “学员自然要从全国个州县选拔,要经过考试才能录取,考题方面,等学院建好之后再说吧,到时候你孤再跟商议,关于学员的教谕,可以给他们品级,以便能够领取俸禄,不过没有官职。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也是这样,孤可以给他们品级,让他们领取俸禄,不过不给他们官职。但是,只要他们做出贡献,能够为大唐立下功勋,孤就给他们官职。”李弘想了想回答道。
    见刘祎之微微点头,他又继续说道,“当然,学院里的教谕也要有等级高低之分,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也同样有等级高低之分,同时学院里的教谕有这方面的兴趣,可以同时兼任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孤可以发双份的俸禄给他们,不过一切研究都要保密,不能外露。”
    李弘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在长安城建立一座综合性的大学,再设立研究院。因为他很清楚,想要发展科学技术,就离不开研究。同时他还知道在清朝之前,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因此他相信汉人的天赋和聪颖,现在他需要的就是给大家一个这样的环境。
    “臣愿意为殿下建立学院,管理科学院,臣也必将不负殿下的期望,还请殿下能够将此任务交给臣。”刘祎之听完李弘的诉说,一下子就明白了太子殿下究竟想做什么,这事要是做成功,绝对是恩泽子孙后代的大事情啊!
    “孤的想法还不够成熟,至于具体的细节,还需要刘卿自己去思考,要是还想不到的话,你就找张柬之和李峤、狄仁杰、范履冰他们问问,不过孤只给你一个月时间,一个月之内你拿出一份章程,要是孤满意的话,就立即命令闫庄配合开始实施。”李弘语气严肃的说道。
    “臣遵命!”刘祎之恭敬的领命,就匆匆离开了。
    待到刘祎之离开,闫庄这才低声说道,“殿下,尉迟循俨已经将夜明珠交给了臣,不过臣想问问,难道殿下真的准备让商队带到楼兰去卖?要是放在长安城东市的铺子里,一个夜明珠确实只值二十万贯铜钱,可要是分开售卖给士族门阀子弟,卖到三十万贯铜钱也不难啊?”
    李弘笑了,“闫庄,你知道孤今后的目标是什么?”
    闫庄微微摇头,太子的想法岂能他胡乱猜测的?
    “征服这个世界。”李弘很霸气的说道,“而楼兰也在孤征服的国家之中。将夜明珠卖给楼兰人,不过十年,等孤征服了楼兰,夜明珠还会回到孤的手中,要是卖给士族门阀子弟,夜明珠还能回到孤的手中吗?”
    闫庄听太子殿下这么说,恍然大悟了。同时他也被太子殿下的霸气给吓傻了,征服楼兰,征服世界,然后搜刮所以国家的财富,到时候,这得需要建造一个多大的仓库才能装得下?

第一百二十一章 人傻钱多
    李弘一觉睡到旁晚时分醒来,就见魏志强前来向他禀报,说犬羊虎和薛峰已经到崇教殿等他多时了。李弘起床洗漱,又喝了一碗小米粥,这才慢悠悠的来到了崇教殿。
    他没打算将两人分开接见,因为没必要。将作监里的人,除了主官将作监外,其余之人说白了就是一个匠人,根本就不被当官的人放在眼里,李弘也不例外,当然有才之人李弘还是很爱惜的。
    犬羊虎和薛峰在崇教殿已经等了李弘三个时辰,现在见到太子殿下走进大殿,两人忙匆匆上前向李弘施礼。
    “不用多礼了,坐吧。”李弘淡淡的说道,就走到主位上坐下。犬羊虎和薛峰见李弘落座,他们两人才各自坐在自己刚才的位置上。
    “不知道殿下找臣来有何事?”薛峰开口问道,既然太子殿下不介意在扶桑人面前召见自己,他也没觉得在犬羊虎面前遮遮掩掩什么。
    李弘看了一眼薛峰,笑问道,“绣春刀铸造的怎么样了?”
    “已经完成了一半的任务量,还有一半两个月之内就能完成。”薛峰回答道。因为李弘给了他很多便利的条件,还有在银钱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他的锻造速度也快了不少。
    “将作监是不是有一大批对于冶炼钢铁、锻造很熟悉的工匠?”李弘问道,“要是有的话,你列一个清单给孤,孤对他们另有安排,就先从你将作监借他们几天用用吧。”
    李弘一方面准备用这些人到新开的铁矿冶炼厂去冶炼钢材,另一方面他想用这些人去庄园里研究火炮和火??枪。说实话,他现在不知道大唐有没有这方面的技术人才,不过将作监、少府监和军器监是大唐技术的核心部门,他从这里挖人是必须的,要是有他需要的人就更好,没有的话就只能慢慢培养了。大唐现在还处在冷兵器时代,即便他投入再大的人力和财力,没有个十多年的研究,想要达到热·兵器时代,估计也是有难度的。
    “这个请殿下放心,臣回去之后立马去操办。”薛峰起身回答道。
    “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你都比较熟悉吧?”李弘问道,见薛峰微微点头,他就继续开口说道,“他们有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有的话你也跟孤举荐几人,当人喜欢研究奇巧机关术的人孤也喜欢,你以后也注意一点。”
    薛峰听完,愣了一下,这才躬身回答道,“诺!”
    “这次你事儿办的很不错,孤很高兴,就赏你一千贯铜钱吧,待会去跟闫庄领取。”李弘淡淡的说道。人都是有**的,做官的人的**无非就是权跟钱,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