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中医师亲授养颜秘方:脸要穷养,身要娇养-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男补阳,女补血”,这是中医保养调理的大法,补血对女人很重要,始终提倡补益的金元名医李东垣自然认同此法。但是,有统计发现,在李东垣的64首妇科方剂所用到的116种药物中,有39首方剂中使用了当归,占;有28首方剂中使用柴胡,占;有24首方剂中使用炙甘草,占,而被现在女人最看重的阿胶并不在其列,为什么?
  就是因为,“气为血之帅”,没有气的统率,补进去的血也是死血,不能为人体所用。从这个原理上也可以看出,单纯地补血,或者是单纯地靠性质滋腻的食物药物去补血,是有可能欲速而不达的。
  胶原蛋白的滋腻性质和阿胶一样,暂且不说能不能直接吃到面部的皮肤上,如果你本身是个湿气很重、胃口很差的人,吃了之后“碍胃”的发生是肯定的,虽然它里面真的含有足量的胶原蛋白,对它的吸收也就可想而知了。凡此种种说明两点:
  1。 胶原蛋白不可能直接作用在面部皮肤。
  2。 不是所有人都能吃胶原蛋白的,吃的前提是:胃口不错,消化能力正常,舌苔很干净,非此,肯定欲速则不达。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果蔬面膜吸收不到脸上
那么,胶原蛋白做成的面膜效果又如何呢?这个结果更令人失望,因为皮肤有个特点,只能透过皮肤吸收一些分子很小的物质,而胶原蛋白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分子!
  皮肤是身体的第一道屏障,所以它首要的功能不是吸收而是屏蔽、阻挡!就是对外来的物质要有选择地吸收,否则,我们去海里游一次泳,就会因为对盐分的吸收产生“爆腌”效果。其一,皮肤不可能让大分子的物质透过皮肤;其二,皮肤能吸收的一般是脂溶性的。这就得出了一个结论:胶原蛋白这种大分子,就算做成面膜贴在脸上,最多能达到的是对皮肤的洁净作用,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将因为缺少胶原蛋白而出现的皱纹抚平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皮肤根本无法吸收。之所以有的人用了之后还是觉得自己变年轻变漂亮了,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皮肤被彻底清洁了一次。因为很多微小的皱纹其实是因为角质层堆积造成的,通过面膜,特别是胶原蛋白这种清除能力很强的面膜,能起到的是对角质层的清除作用,细小的皱纹也因此消失了,所以感官上看着有去皱效果。另一个是,美容之后人多少会换一种心境,此时再看镜子里的自己是带着期待的,相对乐观的。所以,这种感觉还来自审视自己的心理角度变化了,就像心情好了之后,看什么都顺眼一样。所以,更加客观地应该说,胶原蛋白面膜其实不是敷在脸上的,而是敷在心里的,其实更多的是种心理安慰。
  皮肤的这个特点同样可以推演到其他面膜,很多人喜欢用黄瓜、苹果之类的做“果蔬面膜”,期待果蔬中的维生素C能透过皮肤被吸收。
  还是上面的原则,皮肤能吸收的营养物质必须是脂溶性的,这种含在水中的营养素不可能被吸收。所以我们用的化妆品一般都是“水包油”或者“油包水”的形式,就是为了使化妆品中的营养物质,比如维生素C之类,通过这种脂溶的形式为皮肤吸收。因此,这种果蔬面膜起到的最多是局部保湿、补水效果,而不是营养素的吸收滋润效果。
  其实,生活中最简易又有效的面膜是牛奶,因为牛奶含脂肪,其中含有的维生素可以通过牛奶这种脂溶性的方式透过皮肤被适度吸收,因此,你可以在每天清洁面部或者桑拿之后,将一袋鲜牛奶一点点地涂在面部或者全身。干了以后再涂,使牛奶在皮肤上停留的时间尽量延长。
  这个过程中,牛奶中含有的营养素就可以被皮肤吸收了。所以史书中常记载皇后、高官夫人用牛奶洗澡美容,从皮肤生理学上,确实是合理的,至少比吃胶原蛋白和果蔬面膜能使皮肤有更多收益。
   txt小说上传分享

把下垂的皮肤刮上去
皮肤下垂是自然衰老的现象,是皮肤失去弹性造成的,这个问题出在了皮肤的真皮层。这一层里包括支撑皮肤使其显得圆润的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它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了日积月累的日晒受损并逐渐变薄,功能也随之减退,皮肤因为失去支撑就垂了下来。
  老年人的皮肤会越来越薄,即便是个挺胖的老年人,皮肤也和透明的一样,就是因为他们的真皮萎缩了,即便脂肪还丰富,但最具有弹性的那一层萎缩了。所以用手把皮肤揪起来之后再恢复原状,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是衰老的极致,而真皮层从变薄开始,人就开始出现老态,皮肤变薄、没有弹性乃至下垂一般是同时发生的。只有你的身体处于一种代谢旺盛的年轻状态,面部的下垂才会缓慢发生,在这个基础上,倒是可以实施一些针对面部的局部手法。
  中国传统的“刮痧”疗法经常被介绍到国外,特别是日本,日本对刮痧的推崇远高于国人。我的大学同学在日本讲课,她有个日本学生很用心,自己给自己的面部做实验,一边的面颊每天用刮痧板从下往上刮,另一边不刮,这样坚持了3个月后自己拍了张照片寄给中国的老师,结果非常明显,接受了3个月刮痧的那边面颊明显地紧致、上提,而那边没有实施任何治疗的面颊,就显出了下垂松弛。
  前面说了,面部皮肤的保养是以全身肌肤的良好状态为基础的。保证身体整体的血液循环通畅,营养物质输送正常也自然是美容护肤的大前提。因此,这种刮痧最好能结合运动一起进行,这样可以使旺盛的血液更好地上荣面部。
  比如每天早上慢跑20~30分钟,让心率增加40%。也就是说,如果你原来是每分钟80次心跳的话,慢跑之后最好能提高到110次,这个运动量对女性逐渐地改善体质比较合适。
  此时,身体的活力已经被唤起,血液循环开始加速,全身的新陈代谢开始了,你自己也会觉得脸上发红发热。这个时候,正好趁热刮痧,将正要上荣于面的气血直接导引到面部皮肤,等于在刚织好的锦上添了一朵花,这样每周保持三四次,面部皮肤的下垂问题会明显好转。
  

“黄脸婆”多是血虚的女人
“男补阳,女补阴”、“男精女血”、“女子以肝为先天”,这是 一般的认识,所谓阴其实就是阴血。肝主藏血,“以肝为先天”,也就是以血为养生之本。所以,很多人一说到女人补养,就首先提到能补血的阿胶,吃着阿胶似乎就能想象出自己逐渐变得红润的面容,这确实合乎中医原理,因为血虚的女人一般都有“黄脸婆”的嫌疑。
  “黄脸婆”除了气色不好之外,还有很多身体上的问题,即便刚刚30岁,但很容易疲劳,特别是下午容易没精神,如果赶上开会,室内空气不好,又要头痛、疲惫了。头痛之所以容易发生在下午,就与她们的气血虚弱有关。
  中医有个理论,“烦劳则张”,意思是,劳累之后症状加重。很多女人累了之后疲惫、头痛,甚至发低烧,都符合这个理论,都提示她们的体质虚弱,而且主要是气血虚。这种人的美容护肤是要从身体抓起的,否则只是表面文章,具体说就是要补血。
  我就遇到过这样的病人,疲劳、面色不好,从颜色到肤质都不好,而且显得比同龄人憔悴。她的护肤品一年四季都用油脂的,就是平常人用了之后抱怨太油腻、泛油光的那种,为的是使自己没有光泽的皮肤显得润泽一点。但即便如此,到了下午,护肤品中的油脂所剩不多时,她就又变得像枯萎的“黄脸婆”了。去看中医,每次诊断一般是血虚,但去查血,并没有明显的贫血指标,血红蛋白不低,她就问我:“既然不贫血,还用补血吗?”
  我告诉她,要补。因为中医的“血”包含的意义,比西医的“血”要广泛得多,其中首先包含了“气”。
  “气”,是中医独有的概念,西医里面有血,有水液,但唯独没有“气”。中医所说的“气”,简单地概括就是功能和能量的意思。比如,我们说一个人死了,俗话会说“没气了”,而不会说“没形了”,因为死人是可以身体完好的,五脏俱全,但功能却完全丧失了。所以,人可以“瘦得脱形”,但和“没气了”比起来,还是后者更严重。这就是说,对生命来说,功能、能量比形态、结构更重要,因此补血离不开补气。
  如果一个人气虚,即便他的红细胞正常,查不出贫血,但那些血细胞、血红蛋白也仍旧是死血,不能发挥功能。大约5年前,我在北京协和医院的ICU病房,和专家一起会诊一个因为脑出血手术后昏迷不醒的病人。那病人做了开颅手术,已经把脑子里出的血取了出来,但始终昏迷高热,神志不清。我们去的时候,他手术刀口的血迹还在,但翻在缝合线外的皮肤却干枯了,变得很焦很薄,好像不是活人身上的伤疤。去会诊的中医专家看了看病人状况,不乐观地摇头说:“元气不行了,没火力了,气血双虚呀。”
  陪他一起会诊病人的是协和医院的主治医生,他有些不解地说:“这个病人刚化验的指标都还正常,并没有贫血的迹象。”中医专家指着病人的刀口说:“就算是有血也是死血了,身体不能用,你看这里,都干了……”就在那次会诊后的第三天,那个病人带着一个都没有少的血细胞去世了。
  可见,即便血细胞一个都不少,血红蛋白充足,从指标上看不出贫血,但只要没有“气”,指标合格的血仍旧不能被利用,仍旧是死血。
  因为中医认为 “运血者气也,人之生也全赖乎气”,“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要想使全身的血动起来,由死血变成活血,一定要有足够的气,就是说,器官脏腑的功能要强,才能推动血液。
  “黄脸婆”这个审美概念是中国独有的,因为气色不好、面色发黄的女人太常见了。黄色也是中国女人的“国色”,特别是当她们开始衰老,开始脾气虚,发黄的气色就更常见,这是中国人身体上的薄弱环节。为此,中医在创始之初就特意强调“脾为后天之本”,脾的“职称”之高,仅次于“先天之本”的肾,所以补血,改善“黄脸婆”的状态,一定要兼顾到补气,特别是补脾气。
  如果你是个血虚的人,找到的是个水平足够的正经中医,他肯定不会单开补血药,也绝对不会让你只吃阿胶、大枣、龙眼肉,他更是绝对不会相信单纯的补铁,比如吃“硫酸亚铁”,因为那只解决了血这个“母”的问题,还需要有个使血动起来的“气”。
  因为单纯的补血药物也好,食物也罢,有时候只能使你不贫血,使你的血细胞指标达标,但不能改变你的血虚状况。你可以有并不异常的指标,但就是没精神、没力气,因为你功能不行,有点像“有米无炊”或者“米多火小”,饭是熟不了的。
  所以,即便不贫血,只要属于中医的血虚,仍旧需要补血,而且一定要在补血药,比如阿胶、生地黄、龙眼肉之外,加上黄芪、党参之类的补气药,才能使血细胞背负氧气的能力增加,否则,就算是血细胞不少,但仍旧怠工或者不能负力,人也依旧会觉得疲倦,面色难看。
  具体到这些“黄脸婆”,除了用阿胶之类的经典补血药,药店里就能买到的“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也是她们补血时离不开的“拐杖”。在秋冬季节,可以每隔一天吃一次,一次吃一丸,和缓地改变体质,给脸色“扫黄”。
  

冬天是最好的“扫黄”季节
中医有个著名的补血方剂名为“当归补血汤”,对改善女性血虚、面色无光的状态非常有效。其中只有两味药,一味是当归,这是妇科“圣药”,补血作用极佳,所以中医妇科方剂有“十方九归”的规律,就是十张治疗妇科病的方子,有九张里面有当归,因为女性疾病向来离不开补血问题。另一味就是补气的黄芪。
  有意思的是,虽然号称“补血汤”,但补气药黄芪的剂量却要5倍于补血药当归!这就充分说明,必须通过补气才能最终生血,气不虚是血不虚的前提。更重要的是,一个气血虚的女人,月经还经常拖延很久,本来就虚,失血再多,反过来加重血虚,为什么“黄鼠狼专咬病鸭子”?还是因为气虚,没有力气管束住血液了,所以月经拖延时间长,到最后颜色都变得很淡,质地很稀了。有了黄芪这个补气药来固摄血液,月经淋漓不尽、颜色浅淡等症状也会得到控制。
  由“当归补血汤”衍化出来一个食疗方,应该是“黄脸婆”女人的“扫黄”专用:“当归生姜羊肉汤”。这其实是张仲景的方子,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当初治疗的是产妇的产后腹痛,虚劳不足。这种产后的腹痛是虚性的,疼而且发空。这种情况在很多女性月经之后会出现,月经完了反倒肚子疼了,而且是发空地疼,想用手摁着,温着。平时就面色发黄,属于气虚血虚的女人月经之后都有这种感觉,这就是典型的虚寒性腹痛,由于血虚造成的,所以张仲景给了这个食药兼顾的方子,其中当归150克,生姜250克,羊肉500克,生姜用得多,也是要增加温散补气的作用,使当归的补血作用动起来。
  如果是日常吃,可以不用顿顿都加当归,因为当归还是有特殊味道的,只要坚持吃,羊肉本身的补血作用也是不能小看的。一般情况下,这个汤应该从立秋之后就可以吃了,吃到开春前再停。之所以选择在冬天常吃,因为冬天人体的消化功能是很强的,夏天消化不了的东西,到冬天都能消化掉,正是通过食补改善体质,改变疲劳状态的大好时机。
  还有一个可以通过补血达到养颜目的的药物,也可以称为食物,可以自己做,叫“益血养颜膏”,其中用了阿胶、核桃仁、大枣。阿胶颜色是紫色的,既补心又补肾。核桃仁长得就像人的大脑一样,既有补肾的作用,又有益脑的作用。大枣,外面是红的,里面是黄的,可以健脾胃。现在很多地方讲究吃膏方,就是立秋之后找个有经验的中医,根据自己体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调养,这个益血养颜膏相对地具有普适性,对自觉是黄脸婆的女人一般都适用。每年冬天,只要不是感冒发热的时候,这个膏可以长期吃,你会觉得疲劳减轻的同时,皮肤也有了光泽。
  

抹在脸上的可以简单,吃进肚里的必须复杂
中国有句话叫“吃在脸上”,这也是我这本书起书名时的依据。意思是,一个人的面色、皮肤要好,关键是吃得好,或者说消化运用得好,能把有用的物质真的运输给皮肤,这个人的美丽才是生动的。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首先是能不能主动地去吃有价值的东西,再一个是即便吃了,能不能被身体消化,前者是意识问题,后者就是身体的生理问题了。
  先说意识问题。北京中医医院有个著名的皮肤科专家,叫陈彤云,我在十几年前见过她和她的儿子,如果不介绍,两人站在一起绝对以为是姐弟,那时候她已经快70岁了,她的皮肤非常好,细腻白皙而且有光泽。后来很多人问她,怎么保养的皮肤?您都吃什么?抹什么?
  她的弟子告诉我们,陈老没有特别的保养方式,她用的护肤品都很简单,几乎就是过去的“蛤蜊油”那类最普通的凡士林。因为陈老知道,皮肤的功能主要的不是吸收,而是屏蔽,所以不是你抹得越复杂就吸收得越多,这种保养远没有吃进的营养更能显效。如果说讲究,陈老在吃上有她自己的标准,首先就是她吃得很清淡。
  作为名医,陈老不断有人宴请,但她都因为不喜欢油腻而婉拒了。她最喜欢吃的是杂粮粥,就是用各种豆类、粗粮在一起熬的粥,吃普通的蔬菜,肉类里面经常吃鱼。和她抹在脸上的单纯相比,吃的东西虽然清淡却是繁杂的。从这个著名皮肤专家的个人护肤经验上可以看出,“吃在肚子里的要复杂,抹在脸上的要简单”是女人护肤颠扑不破的真理,也是本书定名为“脸要穷养,身要娇养”的理论依据。
  现在有很多书籍推广的美容减肥经验,经常是“在一棵树上吊死”的方式,比如,只吃香蕉,或者只吃西红柿就能减肥美容了,号称“香蕉减肥美容法”。事实上,这种办法无非是制造一种噱头,让人因为好奇而跟从,但身体是不可能从单一的食物上获取足够营养的,世上绝对没有一种可以囊括所有营养素的食物!
  我们可以看一个事实: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发达国家,现在都在提倡对食品进行营养强化。比如日本,要在粮食中添加人体容易缺乏的各种微量元素。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人的健康是需要方方面面营养物质相互配合的,缺少一个,可能就会对其他物质的吸收产生制约、影响,营养强化就是要增加食物的复杂性、全面性。从这个趋势也可以看出,单一食物“包打天下”的“创新”,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