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归农-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岑二娘的归来,似乎将好运带回了湛洲府城。她归来那日的日中时分,孙知府派出城外的两支搜寻小队,就于绵恒数十里的莽莽深山中,找到了林氏等人的踪影。

    当时情形十分凶险,三十多名黑衣人将林氏、风二哥等十几人围困在一个乱石丛布、杂草横生的小山谷里。风二哥等人在荒山野岭中连续逃亡多日,早已是强弩之末,被那三十几名黑衣人围困时,心中俱一片死灰。可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背叛岑家人的念头。

    林氏身为一行人中唯一的女子,她为了岑三郎,凭着磐石一般坚韧的意志,拖着病体苦苦奔逃数日,可惜最终也没能甩掉黑衣人。被人包围那会儿,她一手抱紧吓得瑟瑟发抖却早已不会哭泣的岑三郎,一手握紧银钗,心中已存了死志。

    只是她不甘死在这里,心底最深处,还抱了那么一丝希冀,期望有人来救他们……

    幸运终究来临,在搜寻小队的先锋军寻迹找到林氏他们时,浴血奋战的风二哥等十位镖师,和景山、玉墨两个岑家随从,已被黑衣人斩杀了一半。而被他们护在最里层的林氏和岑三郎身上却没怎么受伤。

    那三名本来还在慢慢折腾林氏等人,想让他们受尽苦楚而死,以消心头之恨的领头的黑衣人,见着密密麻麻的援兵,心中皆大恨:看来此番无法替死去的兄弟们报仇,也不能完成任务了。他们当机立断,将所有黑衣人召集到一处,不再理会林氏等人,转身便逃。

    那些奔逃的黑衣人,心中都不免大慌:怎么突然来了这么多官兵?后面逃得较慢的十几名黑衣人,被先锋军拦下。

    双方刀来枪往地交手数招,被围堵的黑衣人惊骇地发现:与他们交手的这些人,身手极其悍勇且行止训练有素,身上的杀伐之气比他们这些杀手还重!明显是军中之人,且还是几经沙场的精兵!

    为何军中精兵会来这深山之中堵截他们?很快,他们被打得无暇分心多想,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下糟了!不仅无法完成任务,搞不好还得把自己的小命搭上。

    片刻后,在看到紧随在那二十几名先锋兵身后的大部队的那刻,还在负隅顽抗的十几名黑衣人顿时失去斗志,纷纷缴械投降。

    那二十几名先锋兵惯常在山野中作战,对于此处的地势也十分熟悉,盖因这处山谷是他们曾经训练过的地方。所以,他们能很快地找到林氏等人。

    当搜救小队的所有成员到齐后,领头的两位队正留下五十人,分作两队,一队护送林氏、岑三郎、玉墨、风二哥、柳大柱和李三爷六名幸存者,以及苏老四、景山等几人的尸体回城,另一队则负责押送投降的黑衣人。

    安排好这一切后,两名队正又燃放了两个信号弹,给邻近的搜救队发送信号,示意他们向这里靠近。随后,他们领着余下的人,继续循着黑衣人遁逃的方向追去,并一边走,一边留下隐蔽的信号,给后面的人指明方向。

    *******

    作者有话说:这几章之所以花如此多的笔墨,写营救岑二娘一家的这些人,是因为后面还有他们的戏份。有些人的戏份还挺重。所以,可能大家会觉得有些无聊,也忍忍,马上就要虐高家人啦!

    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岑大郎就是女主最大的金手指。他前世领兵作战,最终成为正一品柱国大将军,威霸一方,手段不可谓不强硬。今生他觉醒了前世记忆,在乱世中定有一番作为,而这些拯救岑家的人,有些以后会成为他的助力。

    另外,岑家有巨款傍身,不经历几番波折,散尽家财,一家人又怎么会苦兮兮地去种田呢。嗯,快要进入散财的戏份了……

    糟糕,好像一下透露太多情节了!呵呵……

第五十二章 落网(二)

    林氏等人被送回府城时,已是第三日下午的事儿了。因为他们一行,伤的伤,弱的弱,所以队伍行进的速度很慢,拖了两三日才回城。

    林氏回城时,岑二娘和岑二爷身体已好转不少,林五爷、赵黑面和苗大,都能下床走动了。只是岑三郎和冯婆婆依旧疯疯癫癫的,还未恢复理智。

    当林氏满面尘霜地牵着岑三郎的手,跨进朱雀街弘威镖局的分局,看到岑二娘、岑二爷只是瘦了些,身上略有擦伤,都还安好,又从他们口中得知大儿和冯婆婆虽精神异常,但也都还不错。她虽对于沈嬷嬷、景山、泠风等人的死深感悲痛,可她心里头,却在感谢各路佛祖和天神,让他们一家人都还好好地活着。

    林氏和岑三郎连番逃奔,身体和精神都万分疲惫,与岑二娘和岑二爷拥抱着大哭一场,又说了几句话,两人就撑不住晕了过去。他们的身子本就虚弱,这一晕,就在床上躺了十几日。

    在林氏和岑三郎卧床三日后,孙知府的人就从深山里,把逃亡在外的大部分黑衣人,都抓捕归案了。只余几个仍旧逍遥法外。

    不过,因此次案件涉事体大,涉案人员众多,已超出了一州知府的管辖范围,孙知府早便将此案上报刑部和大理寺,上面已经发出通告,呼吁各州官兵全线缉捕那几人。相信用不了多久,也能将那几个逃犯抓捕归案。

    在此期间,岑二娘和岑二爷商量后,请林四爷的两名亲信,携带了两封厚厚的家书,送到弘安府岑家族长和岑三老爷手上,另一封更加厚重的,则由林四爷亲自送至了京城内阁大学士岑墨山的手中。

    岑墨山是岑家嫡长房的嫡长子,不仅学识过人,为人端方正肃,惯会为人处世,在官场上更是游刃有余,很得圣意。不过年满四十,便坐到了内阁大学士之位。他也是如今大景最年轻有为的内阁官员,更是岑家这代最杰出的人物,没有之一。

    岑二娘让林四爷亲自送信与岑墨山,是因那封信十分重要。里面不仅有高氏和冯氏祸乱后院、构陷二房的证据,还有高家聘凶杀人的证据。岑二爷还亲自提笔,写信恳请岑墨山出面,严惩高氏和高三老爷。

    岑二爷之所以写这么一封信,主要是仗着他昔年与岑墨山的交情。以他对岑墨山的了解,岑墨山此人嫉恶如仇,且十分看重岑家的名声和荣誉,不会容忍任何人给岑家抹黑,也不会允许旁人欺负岑家人。他们二房虽被赶出岑家,但身上总归留着岑家的血,岑墨山若知晓了高氏和高三老爷的所做所为,绝不会让他们好过。

    然而,高氏的两名兄长都在朝为官,且职位都不低,岑二爷怕他们出手,将此事抹平。便在他被救回的那日,面见了孙知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服孙知府,让他直接将此事上报与他相交甚笃的刑部尚书刘尚书和以公正严明、铁血无私出名的大理寺卿段山岳,算是绝了高大老爷和高二老爷掩盖此事的后路。

    岑二老爷在岑二娘的提醒下,还给老族长和岑三老爷各自修书一封,在信中将冯氏、高氏和高家的所做所为,全都披露出来。算是做第三手防备。

    岑二娘和岑二爷此番,对高氏和高家深恶痛绝,他们不知冯氏是否也参与了此事,但秉着宁可错杀也不放过的精神,他们将冯氏淫、乱后院和帮助高氏陷害二房的证据,都一并交出。就算冯氏此次没有参与到杀害他们一家的谋划中,可她本人也不算无辜。

    上次因他们不想将事情闹大,放了高氏和冯氏一马,结果酿成大错,害得十几名镖师和沈嬷嬷、泠风、景山、秦大夫惨死。他们这些幸存的人,也都受伤不轻。可谓是伤亡惨重。

    所以,这次岑二爷和岑二娘彻底狠心,要让冯氏、高氏和高三老爷,为他们的所做所为付出代价!还有高大老爷和高二老爷,身为兄长,不管教好高三老爷,放任他胡作非为,也该受到惩罚。

    岑二爷在写给岑墨山的信中,还有一段话,大意是提醒岑墨山可借助此事,打压高大老爷和高三老爷,削弱高家的势力。

    这主要是因岑墨山在朝为官十多年,处事圆滑,没有利益驱动,他做事一般都喜欢留有余地。岑二爷怕他关键时刻心软,不将高家一网打尽,留给高氏和高三老爷翻身的余地,让他们以后有机会,继续谋害他们一家,才出言提醒一二。

    在岑家,岑墨山甚至可以左右族长和族老们的意见。因而,他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重要。所以,岑二爷才让岑二娘把她所有的证据以及孙知府手中一些比较关键的证据,都交由林四爷,送到岑墨山手里。

    林四爷快马加鞭,抄近道,只花了两日就将信送到了岑墨山跟前。

    岑墨山看了信,问了林四爷一些话,又留林四爷在他府上住了两日,派亲信四处打听,确认林四爷和信中所言俱属实后,提笔给岑二爷回了封信,说他会妥善处理此事,让岑二爷尽可放心,以后不会再有人危害他们一家的安全。

    林四爷将信带到岑二爷手中那日,孙知府就到朱雀街弘威镖局的分局,探望岑二爷,告诉他上面已下令严惩凶手,让他们一家安心养伤。

    再过半月,林四爷去拜见孙知府,从他口中得知,那些被捕的黑衣人全部被判了斩立决,至于幕后主凶高氏、高三老爷,由于高家出面奔走,被判了明年秋后处斩,连带着高大老爷和高二老爷也被圣上怒斥,贬到边远地区为官。

    很快,刘家的管事,亲自来到湛洲府城,带来了刘尚书、刘夫人和刘家两位小姐写给岑二爷、岑二娘的信。

    刘尚书在给岑二爷的信中,大概说了高家的景况和高氏、高三老爷的下场,与孙知府所言一致,只不过比他说的更为详尽。

    刘夫人和刘家两位小姐,除了在信中安慰岑二娘,还告诉她,冯氏和岑玉廉被岑三老爷秘密沉了鱼塘,对外宣称他们都是暴毙而亡。至于岑玉廉的妻子冷氏,因不知岑玉廉和冯氏私通,反倒成了西府得利最大的人。如今冷氏暂时掌管着西府的中馈。

    刘家两位小姐在给岑二娘的信中,提及了一桩关于岑三老爷的秘事,令岑二娘讶异得不行。

    原来,岑三老爷在外养了外室。且据说那外室还怀有男胎在身,已经有五个月了。在高氏被捕入狱前几日,她便派赵嬷嬷带人喂了那外室猛药,那外室已然流产。

    听说因为赵嬷嬷的药药力过猛,使得那外室往后不可能再有生孕。高三老爷得知此事,大怒,他当着冯氏的面,杖毙了赵嬷嬷和助赵嬷嬷行凶的她的两个儿子,还扬言要休了高氏,但被高大老爷压了下去。

    后来,岑三老爷拿银子打发了那外室,又买了两个更加年轻美貌的良家女子入府,并带着两位娇柔似水的美妾到高氏面前耀武扬威,还严词警告高氏,不准再为难他的美妾,说是若是那两名妾室出了问题,他就拿高氏是问。高氏被他气了个仰倒。

    刘家小姐在信的末尾告诉岑二娘,官兵进岑府逮捕高氏时,她已在床上躺了三四日了,整个人精神萎靡。如今她被下狱,估计等不到明年秋后问斩,就会病死狱中。她们说不仅高氏的下场凄凉,高三老爷也没比她好哪儿去。他的妻子儿女在他出事后,便去官府立书,与他断绝关系,还卷了他为数不多的家财回了娘家。

    刘家两位小姐安慰岑二娘,不要太悲伤,恶人终归会有恶报。

    最后,她们还对岑二娘说,刘尚书和岑墨山都已分别警告过高大老爷和高二老爷,如若岑二娘他们一家再出事,就算到高家头上。所以,高家往后不会再为难他们,让岑二娘放心。

    *****

    作者有话说:实在抱歉,今天有事,更晚了。

第五十三章 详情(一)

    岑二娘和岑二爷看完信后,很是感谢刘家人对他们一家的帮助,知道害过他们一家的仇人都得到报应了,他们心里却没有一丝放松和愉悦。毕竟惨案已经发生,死去的人,也不会因高氏他们得到报应就能回生。

    不过,有高氏这些人给沈嬷嬷他们偿命,相信那些亡魂若有在天之灵,应会得到安息。

    岑二娘和岑二爷用心地分别给刘家诸人写了回信。岑二爷还给岑家老族长、岑三老爷和岑墨山写了封言辞恳切的感谢信,又给刘家管事封了个厚厚的红包,让他把给刘家和岑家的信,捎回弘安府去。

    那管事得了丰厚的赏银,喜笑颜开地辞别岑二爷和岑二娘,坐上马车走了。

    刘家管事离去后,岑二娘和岑二爷在林四爷和他两个亲信的护送下,去了朱雀大街街头的祥福记钱庄,把所有的兑票和金票都换成了银票。

    随后,他们回到分局的偏院。岑二爷拿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给林四爷,让他请另外两人去酒楼用膳,算是岑家答谢他们陪他和岑二娘走了一趟钱庄。他自己则和岑二娘关门,聚在一起,算了算他们身上的银两。除去一路上的各种花销和打赏,大约还剩有四万七千两。可惜林氏身上那装有价值两万两白银的银票和兑票的荷包,在逃亡期间不慎遗失了。

    不过,岑二爷父女俩也就稍稍惋惜了那么一瞬,毕竟钱财乃身外之物,人还活着就好。

    至于沈嬷嬷留给岑二娘的那个锦囊,意义特殊,岑二娘没打算动用它。在她心里,锦囊里的钱财,都是沈嬷嬷的积蓄,应该留给她的家人。

    沈嬷嬷曾说过,她还有一个比她小五岁的弟弟沈茂在世,只是不知他去了何处。想来如今她那弟弟,应该也成家立业了。虽然她也不知那人在何处,但她总会替沈嬷嬷找到他。

    这是沈嬷嬷的愿望,她一定要替她达成。

    岑二娘从四万七千两中,抽出一万二千两,这笔银子是用来犒谢那些曾拼命保护他们一家的镖师的。之前,她和岑二爷曾向林五爷他们保证过,一路同行的镖师,不论生死,每人都有五百两的赏银。而那些已经死去的镖师,自然有林五爷将银子带回去,交给他们的家人。

    另外,还得备礼感谢孙知府、林四爷,给他们看病的分局的孟大夫、救回岑大郎和冯婆婆的曹家兄弟,以及此次领兵搜救他们一家的七支小队的队正,此外,还有最先发现林氏他们,将黑衣人打跑的那二十几位先锋兵。

    岑二娘大致算了算,这大约要花去近万两银子。如此,他们一家只有两万五千两银子剩余了。

    除此之外,之前被黑衣人截杀,置办的那些土仪礼品,都报废了,还得花银子重新置办。

    岑二娘和岑二爷商量,这次他们遇袭,原先护送他们的镖师死了大半,余下的都伤得颇重,多半无法再护送他们回淮州府,还得麻烦林四爷和分局的二十位镖师送他们一送,这又是一笔花销。且分局的镖师他们不熟,也不知其中有没有见财起意、半路反水的,不如便随便买些东西,意思意思一下便是。之前她和岑二爷去祥福记取钱时,就瞒着林四爷三人,那三人只知道他们兑了些银票,具体是多少,却是不知。

    岑二爷听了岑二娘的顾虑,深觉有理,便点头同意了她的话。

    岑二娘便从两万五千两中,又拨出七千两,其中三千两用来聘请镖师,两千两用来在湛洲府城内置办土仪,再有一千两,用来置办衣物药材等旅行必备之物,最后还有一千两,是用来路上吃用花销的。

    如此,岑家余下的财产,就只剩一万八千两白银了。这一万八千两银子,被岑二娘分作两份,她拿了一万两,其余八千两由岑二爷保管。

    分别将岑家仅余的一万八千两银子贴身存放后,岑二爷和岑二娘围坐在桌前,岑二爷拿刀裁纸,岑二娘则坐在一边,心无旁骛地折纸,叠了二十几个红包。

    随即,岑二爷提笔,在每一个红包上,分别写了此次为他们一家牺牲和付出过的镖师们的名字。岑二娘则在一旁细数银票,往每一个红包中塞五百两,再将红包细细封好。

    他们父女配合默契,很快便准备好了所有的红包。

    岑二爷拿起那叠厚厚的红包,小心地将它们堆好,包入油纸内,出了房间,去探望仍在卧床静养的林五爷,兑现承诺去了。

    岑二娘则坐在书桌前,提笔一字一划地写着要买的礼品。她每写几个字,就停下,思考半晌,又继续写。

    也不知过去多久,才将将写到一半,就有人咚咚地敲门。

    岑二娘放下笔,开门一瞧,是看守大门的小厮。那人双手恭敬地递给岑二娘一封信,说是弘安府那边送来,指明要她亲启的。

    岑二娘疑惑地蹙眉:这封信是杨鹏写给她的,只是,那人,为何会写信与她?

    那看门的小厮见岑二娘收了信,便转身跑了,说是孟大夫在门口等他,要与他一同去药房买药。

    岑二娘按下疑惑,目送那小厮离去,关上门,坐回书桌前,用方才岑二爷裁纸的小刀,将信封拆开,开始慢慢地看。

    杨鹏的字,变幻灵动,欹正相生而又清新飘逸,虽还未达到笔走龙蛇、力透纸背的境界,但对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